登陆注册
1455600000031

第31章 “神童”時代(上):楊億(2)

楊億《偶興》詩云:

芳蘭滋九畹,蕭蒿亦旁植。威鳳翔丹山,鴟梟猶接翼。雅琴歌南風,蛙鳴不容息。驪珠媚清川,魚目光激射。薰蕕豈同器,雲壤自懸隔。咄咄來逼人,薨薨止於棘。發蹟由屠沽,操心希桀跖。天形固殘毀,吏曹嘗擯斥。很羊遠刀杌,黠馬委銜策。心同溪壑險,惡比丘山積。天聽本聰明,神道尤正直。當用禦魑魅,豈令為鬼蜮。舂喉魯陽戈,鉤頸子雲戟。肉委餓虎蹊,屍投窮髪北。饑鷹礪吻啄,猰貐磨牙食。魂氣縶酆都,膏血塗荒磧。去草絕本根,決疽恣針石。所居必汙瀦,遺種盡刳剔。渠魁已殲殄,非類彌怵惕。稂莠既芟夷,善苗漸滋殖。君子益知命,視履如平昔。小人競革音,滅身在漏刻。堯民率可封,湯網從此釋。永躋仁壽期,共造華胥域。

此詩見《武夷新集》卷一。這個集子裏的詩歌與《西昆酬唱集》確實呈現著不盡相同的面貌,讓我們可以看到以文采華麗著稱的“西昆體詩人”的另一面。但無論如何,大部分作品仍表現出遣詞造句的精美和溫文爾雅的書卷氣,只有這首《偶興》顯得非常特別。楊億在這裏表達的是對某一個壞人的極度痛恨,開篇的八句就用四個比喻,寫這個壞人混在好人當中;然後寫壞人的劣蹟,全然不是溫文爾雅的貶斥,而是破口大駡;更為怵目驚心的是“當用禦魑魅”以下對壞人的詛咒,要用武器將他殺死,並把屍體投到荒野去喂各種兇猛的動物,連魂魄到陰間也要囚禁起來,而凡留有其人遺蹟的地方都要徹底清剿,其同類都要遭受毀滅。無所不用其極的言辭,簡直令人不忍卒讀——人與人之間的怨恨,竟可以到達這種程度!究竟是什麽人給這位“神童”帶來如此巨大的心理創傷?

依《武夷新集》的編次順序,楊億此詩作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秋後,作者時在處州(今浙江麗水)知州任上。曾棗莊先生《論〈西昆酬唱集〉的作家群》一文注意到這首詩,謂楊億“在處州嚴懲了受賄為奸的酒案吏陳元凱”,因而作此詩,“集中表現了他那嫉惡如仇的精神”[12]。按,楊億在處州所作《郡齋即事書懷十二韻呈諸官》詩有自注云:“鹽酒案吏陳元凱受賕為奸,舞文變法,其事已敗。”(見《武夷新集》卷一)此當是曾先生所據。但是,認真想來,這位貪財的“鹽酒案吏”顯然不會是《偶興》詩裏痛恨之極的那個壞人,因為他無論如何不至於“操心希桀跖”、“惡比丘山積”,而懲罰一個小吏也用不上“天聽本聰明,神道尤正直”,更何況這小吏根本談不上是什麽“渠魁”。

李一飛先生的《楊億年譜》將此詩全文引錄,並云:“憂讒畏譏之思,抑邪扶正之志可見,而意深切,語隱約,已露西昆端倪。然係泛論抑或實指,俟考。”[13]按,此詩語意非常顯露,且一點沒有溫柔敦厚之氣,與西昆風格全不相似,李先生所謂的“端倪”,實在難以看到。在楊億所痛恨的對象不明的情況下,無論是“嫉惡如仇”還是“抑邪扶正”的說法,都過早地認同了楊億的立場。

今考詩中所云“天聽本聰明”,一般當指皇帝而言。由皇帝來處理的壞人,當然不會是偏遠小州的一位吏員,而是有著相當權勢的某個政治派別的首領,即所謂“渠魁”。“當用禦魑魅”,是說此人被貶竄,而“渠魁已殲殄”云云,則此人必是剛剛死去。綜合這些信息,筆者推論楊億所指的這個壞人應當是宦官王繼恩,《宋史》本傳謂其“咸平二年卒於貶所”,楊億想必是聽到了他的死訊,覺得出了一口惡氣,但餘恨未釋,所以寫了此詩來詛咒他的屍體、魂魄和黨羽。詩裏寫到這壞人“天形固殘毀”,可以證明他是宦官。

楊億何以痛恨王繼恩?這完全出於政治立場。王繼恩在太祖時代就參與宮內機要,太祖臨死之夕,王繼恩及時將太宗喚入宮中,使太宗有機會控制彌留之際的太祖,獲得皇位繼承權。所以,他一直得到太宗的信任。到太宗的晚年,他又在皇位繼承問題上自有主張,因為他同情太宗的長子楚王元佐,但太宗卻與寇准密謀,立了壽王元侃為太子(即後來的宋真宗),並派寇准的同年李沆去輔導太子。於是,王繼恩一方面爭取了李皇后的支持,一方面又與朝臣胡旦、李昌齡等聯絡,尋求廢立的機會。胡旦和李昌齡都是太平興國三年進士,而寇准、李沆則是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分別成為擁元佐和擁元侃派,明爭暗鬥。胡旦的同年馮拯首先向寇准發難,使太宗疑心寇准擅權,而本來被寇准提拔的參知政事張洎(楊億岳父),可能因看到王繼恩一派勢大,突然倒戈出賣寇准,致使寇准被貶出京。危急關頭,幸虧“大事不糊塗”的老臣呂端在太宗彌留之際用計誘捕了王繼恩,並控制了李皇后,才使真宗得以順利繼位。繼位之後,當然要貶斥王繼恩、胡旦、李昌齡等人,而呂端老病,相權實際上落入李沆手中,任其副手的參知政事向敏中、樞密副使宋湜,也是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李沆去世之後,寇准入朝繼為宰相,主持了“澶淵之盟”。後來寇准罷相,繼任的仍是其同年王旦。王旦不僅自己做了十幾年宰相,且令他的同年向敏中也一起當宰相,令他的盟友馬知節成為樞密使,在他死後仍掌握朝政,而在向敏中去世之前,寇准已經及時復相。所以,這個基本上由同年進士組成的政治集團,從太宗晚期到真宗一朝,始終在政壇上扮演著主角。而真宗之所以如此信任他們,當然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太宗朝晚期的擁元侃派,雖然王繼恩曾使他們受到挫折,但在呂端的幫助下,他們仍獲得勝利。繼位之初的真宗說過一句話:“朕在宮府,多令楊億草牋奏,文理精當,世罕偕者,宜即加獎擢。”(《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十一)這說明,楊億也早就投入擁元侃派的懷抱,與太平興國五年進士集團同氣連根。所以,楊億不但跟他的岳父張洎在政治上對立起來,那對立一派的“渠魁”王繼恩更是他的生死仇敵。《偶興》一詩為聞其死訊而作,可以無疑。

由於楊億在真宗繼位後馬上成為《太宗實錄》的主要撰修人,而這《太宗實錄》顯然成為此後有關史書的基礎,因此關於太宗晚期儲位之爭的紀錄當然都烙上最初的“秉筆”者楊億的褒貶痕蹟。宦官干政本來就令一般人反感,加上勝利者又是真宗一派,於是王繼恩自然成了十惡不赦的壞人。其實,在儲位之爭中支持皇長子,並不違背中國的政治倫理,問題的關鍵只在成功與否。儲位之爭本是最大的政治賭博,成則雞犬升天,敗則萬劫不復。“神童”楊億在二十出頭的年齡參與了這場驚心動魄的賭博,雖然獲得了勝利,但在《偶興》詩裏也可以看出他心有餘悸。當時王繼恩等人必然花樣不少,連真宗後來也回憶說:“當此之時,朕亦自危懼。”[14]真宗尚且如此,楊億就更不用說了。

《偶興》詩的表達風格不但偏離了楊億的通常作風,在北宋士大夫文學的整體中,也是頗為獨特的。從他本人的政治立場出發,當然不妨說成“抑邪扶正”或者“嫉惡如仇”,但如此激烈的詛咒,其實已不止是“如仇”而已。士大夫在“黨爭”中攻擊乃至咒駡政敵,固然是常有的事,但其言辭到達如此咬牙切齒的程度,則可謂絕無僅有。蘇軾在元祐年間所撰的貶責呂惠卿制書[15],是當時盛傳的駡人文字,駡得痛快淋漓,但與《偶興》詩相比,就是非常溫和的了。如果我們有興趣去作對比,楊億的這番詛咒恐怕還超過大部分南宋士大夫對“金虜”的痛斥。指出這一點,並不是要批評楊億用辭不當,而是要說明其心靈受到傷害的程度,與他處在那個年齡的承受能力實在相距遙遠。這當然是“神童”出身帶來的問題。楊億與真宗朝黨爭

在李沆的援助下,楊億在真宗繼位後只當了不到兩年的地方官,就被召回京城,出任要職,從諫官到知制誥,到翰林學士,他一直是李沆、寇准、王旦的得力助手。值得一提的是,在“澶淵之盟”時,他也跟著真宗和寇准到了前綫,負責起草文書的他肯定給寇准幫了不少忙。他們在真宗朝的“党爭”對手是淳化三年進士王欽若和丁謂。大概太祖、太宗朝尚有進士集團與開國功臣間的“黨爭”,至仁宗後則士大夫以不同的學術和政見立黨,而在真宗朝,“黨爭”的雙方只是不同年份的進士集團而已。由於王欽若和丁謂搞出了“天書”、“封禪”的鬧劇,所以史書上說他們是“小人”,而寇准等便成為“君子”,以同年關係黨同伐異的鬥爭被認作“君子小人之爭”,楊億也有幸而做了“君子”。不過,王欽若、丁謂雖然能使勇任大事、不拘小節的寇准罷相,也經常能欺負一下官位稍低的楊億,卻一直被老謀深算的王旦所壓制。有王旦的保護,加上真宗的念舊,楊億即便意氣用事,也不致於太吃虧。

局勢的變化導源于真宗朝後期上臺的一位厲害女性,就是章獻明肅劉皇后。《宋史》本傳稱:“真宗欲立為皇后,大臣多以為不可,帝卒立之。”按劉后之立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之末,次年五月,就發生了翰林學士楊億擅自離開朝廷,到陽翟(今河南禹縣)去看望母親,繼而稱病家居的事。這一次出走事件,當然引起朝野譁然,而推究其內幕,卻與劉后相關。范鎮《東齋記事》卷一云:

祥符中,楊文公以母疾,不俟報歸陽翟。初,真皇欲立莊獻為皇后,文公不草詔。莊獻既立,不自安,乃託母疾而行。上猶親封藥,加以金帛賜之[16]。

按劉后原諡“莊獻”,慶曆四年改諡“章獻”[17]。楊億不肯起草冊立劉后的詔書,也被看作他不附權貴的正直表現,其實劉后出身微賤,家庭背景決非權貴。在宋代的政治語境中,詞臣不肯草詔,是表達政見的一種方式,就是反對立她為后。可見,《宋史》所謂“大臣多以為不可”,這些“大臣”便包括楊億。除了范鎮外,黃庭堅也提到此事,其《思賢》詩的序文云:

思賢,感楊文公遺事也。公事章聖,以直筆不得久居中。詔欲命公作某氏冊文,公不聽,卒以命陳公彭年。命下之日,全家逃歸陽翟。今者道出故邑,塚木合抱,想見風烈,故作是詩[18]。

同类推荐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吃透道德经

    吃透道德经

    《道德经》概念上的意义,要大过它的本质与内在。很多人在深奥、晦涩的印象前望而却步,只片面地记下 “上善若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网恢恢,疏而不失”之类的句子,仿佛《道德经》是一本可以窥探宇宙奥秘却难以翻开的神书。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

    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没有烦恼,生活的快乐、开心。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对于大多数人,在漫长的一生当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遭受失败,经历苦痛,感到困惑、迷茫。然而,当你面对这些时,还能坚持初衷,过你想要的生活吗?本书对如何选择正确的思想、克服忧虑心理,怎样看待感恩和受批评,以及怎么实现自己的目标、高效地工作、正确处理婚姻家庭中产生的问题等都作了详细解释,旨在引导处于失意困顿中的人们走出迷茫,找到人生的方向。
  • 我快要碎掉了

    我快要碎掉了

    本书试图以我们大多数人外化的存在状态:寻与不寻,猎手与猎物,探寻与之或对立或模糊或平行的内心世界。坏坏和走走相遇,一个寻者,一个等待者。他们相恋,交流,写作,倾诉,分手。“这种悲伤是他们两个人的:无法得到爱的悲伤,无法释放爱的悲伤。她就像个溺水的人,双手挥舞,试图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每一段感情其实都是生命的一次充满希望的挣扎,只有这种挣扎才能证明,她还活着。”就像一些梦境、一些对话、偶发事件、读过的诗歌、看过的小说、一次旅行、某次不起眼的悸动,会触动我们深藏的真实。它不只是在讲一个故事,它需要你放下防备、放下束缚、放下犹疑、放下立场,梳理被遗忘或正被遗忘的片段,走进自己,才能走进它的世界。
  • 健康新知:这样吃不便秘!

    健康新知:这样吃不便秘!

    简简单单,在食物里寻找通畅的秘密;轻轻松松,在吃喝里享受健康的生活。便秘这道难题,只有食物可以解答:最利便的食物;最润肠的佳肴;香醇通便茶;美味果蔬汁……通畅的秘密就在食物里,这样吃,便秘不再来。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 你死了还怎么听我说爱你

    你死了还怎么听我说爱你

    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当你离开时候,我却爱上你,是你走得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我们错过了诺亚方舟,错过了泰坦尼克号,错过了一切惊险与不惊险,我们还要继续错过……到底谁是谁的过客,谁是谁的宿命,谁又是谁的归人?
  • 代嫁丫鬟

    代嫁丫鬟

    商品就是商品,即使没有价值了也会有人惦念,更何况是一件上等货品。连府的清冷的后园里,此刻指头上的夜莺不时的啼叫着,似乎在点缀这个凄凉的夜一般。连伊静静的坐在店堂内,静静的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娘亲,不知该如何说才好。雨心泪为难的看着女儿,她的脾气不若自己这般柔弱,总是那么的坚强,挑起她和儿子两人的担子,为他们母子遮风挡雨。但身为女儿家,实在不是一件好事:“伊伊,你就听娘亲的吧!你这年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祈家福女

    祈家福女

    资深殡葬师魂穿异世成了人人忌讳的棺生女,避世十五年重回祈家,她是该报怨?还是该创造自己的幸福小日子?灾星?福女?姐自个儿说了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本书精选1733年~1758年的穷理查智慧格言,分门别类整理,为每一个人带来累积财富、识人读心、待人处世、成功人生、稳固爱情、幸福生活等的智慧秘诀和生命哲学,迎接富足的全新人生。全文幽默逗趣、一针见血且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