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100000032

第32章 西南地区出土胡人形象与胡汉关系(1)

在第六章中,我们已经初涉有关胡人俑的问题,但出土资料仅以四川为限,本章在前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资料收集范围,拟对整个西南地区汉晋时期出土胡人形象及其相关问题再作进一步的讨论。

“胡”(关于“胡”字的词义与词性,可参考乔永《“胡”字词义考》,《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6月。)作为族称,在古文献中最早出现于战国(战国以前,中原以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称呼周边民族。关于由“北狄”到“胡”的过程,顾炎武《日知录》发之于前,马长寿先生阐释于后,参见马长寿《北狄与匈奴》,页19-21,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从太史公《史记》到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传统的意见一般认为战国至西汉时期的“胡”用来指称匈奴,与殷商之鬼方、西周之猃狁、春秋之戎狄一脉相承(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收入其《观堂集林》(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东汉以后,“匈奴浸微,西域诸国,遂专是号”(王国维:《西胡考》,收入其《观堂集林》(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但近来的一些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实际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张亚初:《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文博》1992年1期;杜正胜:《欧亚草原动物文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二分,台北,1993年6月。)。我们不拟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这里使用“胡”这一概念,是一个泛称,地域上指长城以北的中国北方草原地带、西域及辽远的欧亚内陆地区,种族上指生活于上述地区形形色色的民族,他们在生业形态、体质特征、风俗习惯等方面与“中原”、“华夏”具有明显的差异,从当时中原汉族人士的角度看,他们系“异族”。这是应当首先予以说明的。

研究胡、胡人及胡汉关系的基本材料,不外传统文献资料及考古资料两类。文献资料方面,经历代前贤学者的爬梳罗剔,大多已为学界所知,但仍使学者有“史料严重不足”(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作者提供其绪论及结语部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办之“欧亚学研究”网站上刊载,见http://www.Eurasianhistory.com。)之浩叹,且存在印象化、简约化、刻板化等特点(邢义田:《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资料中的“胡人”外貌》,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美术史研究集刊》第九期,2000年9月。),很难给人以全面具体的认识。考古出土资料,尤其是一大批胡人形象的资料,包括刻画在画像砖、画像石、各种器物及绘制于壁画上的平面形象和用金属、陶等质料塑造出来的立体形象。尽管对它们的史料价值依然存在一定争议(如有人认为,图像的写实程度并不使其必然具备史料价值,而且容易造成“类型化”的误解,图像绘制主体的世界观、异族观与分类观,可能比被描绘的客体更具有讨论的空间,甚至真实性(詹素绢:《文化符码与历史图像》,《古今论衡》1999年2期,转引自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有人提出,文物与图像和集体记忆之间具备密切的关系,个人常将知识与经验图像化,以便于回忆,社会也常以文物或图像构筑来强化集体记忆(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页81,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另外,中国的文字和图像传统虽各有所尚,但对异族文化显露的态度,却又相当一致(邢义田:《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资料中的“胡人”外貌》,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美术史研究集刊》第九期,2000年9月。)),但也有学者指出,图像材料如果善加利用,颇有助于历史的重建,其功不在文字之下,即是说可以把图像资料当作一种史料,与文献结合便能重构历史(杜正胜:《平埔族群风俗图像资料考》,平埔族群与台湾历史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转引自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无论如何,学者们不会否认考古图像资料提供给我们细致入微的直观印象这一文献材料并不具备的功能,且会被其丰富性所吸引:相关资料目前已有相当积累,可以预期今后也会源源不断。

迄今为止,胡人形象的考古资料已经在中国各地被发现,其中所牵涉的问题众多而复杂,但亦令人饶有兴味。本章将在收集、甄别西南地区考古出土胡人形象资料的基础上,就汉晋时期西南地区胡人的来源及胡汉关系进行初步的论述,并从较多数量的所谓“胡人吹箫俑”所执乐器的考辨入手,对其族属、来源、社会地位等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考古出土胡人形象身份的判定

对于考古出土的人物形象资料,学者判定其描述主体为“胡人”,总是有一定的判断标准,尽管大多数研究并没有明确系统地表述这种标准。

一般来讲,我们直观地判断一个人的族属,主要依据其体质特征,如肤色、发色、面部特征、高矮等,及文化特征,如语言、服饰、发式、宗教信仰等。对于考古资料而言,判断其是否为胡人形象,亦可依据这两方面的具体情况,但由于考古资料的局限性,上述标准并不能够在实践中全部应用。体质上的面部特征以及反映文化特征的服饰、发式是最为常用的标准。

根据体质特征判断族属,一般情况下,实际是根据体质人类学的直观观察方法来划分人种。由于传统华夏民族属于蒙古大人种东亚人种,因而具备其他人种特征——我们这里主要指欧罗巴大人种——的一些体质特征的人物形象资料,在原则上可以被断定为“胡人”(有关体质人类学及其分支人种学的具体情况,参考朱泓主编《体质人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历史文献表达汉胡差异,多着眼于此,如《汉书》:“自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其人皆深目,多须髯。”又如《博物志》:“西方少阴,日月所入,其土窈冥,其人高鼻,深目多毛。”其中“深目,多须髯”,“高鼻,深目多毛”等都是典型欧罗巴大人种的体质特征。但在考古研究实践中,具体情况远为复杂。

首先,由于考古出土的人物形象资料在很多情况下并非依据完全写实的原则来制造或描绘,很多具体的细节不会完整表达,如肤色、发色等(当然不排除在有的情况下是由于埋藏条件的限制使得我们得不到完整的信息),而是通过突出某些特征的方式来表达其模拟主题系胡人。一般情况下,面部特征,主要包括脸型、五官、须髯等,是我们经常应用的标准。具体来讲,欧罗巴大人种的脸型较狭长,鼻根很高,鼻型狭窄,嘴唇较薄,眼眶略显凹陷,颧骨不突出,胡须和体毛很发达。

其次,考古出土的胡俑,能否在种族的基础上进而具体地判断其族属、国别,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学者就此进行过实践,但仅是根据胡俑的体质人类学特征来大致判定其来源国家,结论比较宽泛(李刚:《汉晋胡俑发微》,《东南文化》1991年3-4期。)。这样的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中显然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总体而言,由于考古材料的局限性,我们认为,将考古材料与具体族属、国别对应的做法,一定应持审慎的态度。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材料本身可能仅反映一种制作传统,或是一种笼统的印象,并不一定真有现实的参照。

最后,《晋书?王恂传》明确地说“匈奴胡人”,这和我们前面对“胡人”的定义是一致的,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匈奴的种族问题尚无法达成一致。过去王国维先生认为匈奴人深目多髯,与西域胡同种(王国维:《西胡续考》,收入其《观堂集林》(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其后学者多从其说。但马长寿先生认为,匈奴属于蒙古人种(马长寿:《北狄与匈奴》,页43-46,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近来考古工作者应用体质人类学的方法做了不少工作(潘其风、韩康信:《内蒙古桃红巴拉古墓和青海大通匈奴墓人骨的研究》,《考古》1984年4期;潘其风:《毛庆沟墓葬人骨的研究》,收入田广金、郭素新编著《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朱泓:《人种学上的匈奴、鲜卑与契丹》,《北方文物》1994年2期。),但由于种种原因,匈奴人的人种问题迄今尚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林干:《关于匈奴、东胡、突厥三大族系人种的探索》,《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5期。)。因此,完全根据体质特征来判断考古资料是否“胡人”,无法得到全面的信息。

鉴于体质特征在判定考古出土资料胡人身份实践中的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最可靠的标准还是在于资料本身所透露的文化特征上的信息。这主要包括衣式、发式的情况和是否头戴尖顶帽。

衣式的情况较为复杂。据研究,秦汉北方民族服装款式的基本特点是:上衣皆为对襟(或左衽)式的窄袖紧身短衣,衣领、襟、摆均镶有边;下衣为束口长裤,脚穿长筒或无筒之靴(赵斌:《秦汉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服装形制及特点初探》,《人文杂志》2001年2期。)。其中,紧身短衣和长裤的装束,可以作为明确的标准,如云南晋宁石寨山贮贝器上的人物形象,有3人穿窄长衣裤,袖长过手,裤长至足背(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冯汉骥、汪宁生、张增祺等先生虽具体意见有所不同,但都认为他们系异族形象(见下文);又如1982年绵阳石塘乡出土摇钱树上的两个人物形象,穿紧身衣和长裤,年代为东汉晚期(何志国、朱俊辉等:《绵阳市出土摇钱树述考》,《四川文物》1999年2期。)。另外,衣式还牵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左右衽”问题,对此邢义田先生有详细研究,就孔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的论述推演华夏民族文献记载中对于胡汉分别的一个重要标准——左右衽问题——的记述传统,并且指出,实际的情况远为复杂(邢义田:《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资料中的“胡人”外貌》,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美术史研究集刊》第九期,2000年9月。)。我们分析,这种复杂,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左衽”并非是所有胡人的衣式,二是在某些情况下制作工匠并未具体描述或刻画衣式的情况,三是有些汉地的胡人也可能采用右衽的衣式。所以在考古实践中,单单依据衣式来判断其为胡人形象,是不够充分的。发式,即是否采用椎髻、辫发、披发、髡头或光头等在华夏民族中不见的发式(战国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发式的问题,前辈学者多有研究,有关情况可参考赵斌《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发式述论》,《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4期。),情况也大体如此。

在汉俑当中,有许多是头戴尖顶帽的,劳费尔(B.Laufer)早在1909年就指出,汉陶器及石刻中胡服骑士所戴的尖帽为斯基泰式帽(Scythian Cap)(B.Laufer, Chinese Pottery of the Han Dynasty,pp.217-220,reprinted by Rutland; Vermont: Charles E.Tuttle,1962.本文转引自邢义田《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资料中的“胡人”外貌》,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美术史研究集刊》第九期,2000年9月。),这个论断是很有见地的,尽管两者之间联系的细节尚不十分清楚,有的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无论如何,中国出土头戴尖顶帽的胡人形象,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的服饰存在关系,则应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对于当时工匠来说,采用尖顶帽这种与华夏传统区别很大的形式来标明制作或描绘对象的身份为胡人,是一个简便易行的做法。换言之,“尖顶帽”对于当时人来说,应是体现汉胡差异最为明显的文化符号。从考古出土资料看,的确也应用最为广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鉴别标准。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人物形象的姿势也会成为判断标准之一。如四川三台郪江坟台嘴1号崖墓人像石刻,高62厘米、宽65厘米,“头裹巾,面部剥蚀不清。上身挺直,两腿张开,左脚足尖着地,坐在一梯形物上。左手叉腰,右手肘放在右膝上,小臂上举,手指伸出,做讲授状”。发掘者认为,该人像的坐姿有别于我国传统坐势,将其定名为“胡坐人像”,认为或是与外来因素影响有关(三台县文化体育局、三台县文物管理所:《四川三台郪江崖墓群2000年度清理简报》,《文物》2002年1期。)。另外,有些胡人形象的制作或描绘工匠采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对象的身份系胡人。如山东孝堂山石祠西壁画像胡汉交战图东端,在一位凭几而坐人物的背后有“胡王”两字榜题(蒋英炬:《孝堂山石祠管见》,收入《汉代画像石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另邢义田先生曾实地考察过这幅壁画,并拍摄有清晰的榜题照片,见《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资料中的“胡人”外貌》,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美术史研究集刊》第九期,2000年9月。);山东微山出土的“胡将军”画像石(马汉国主编:《微山县汉画像石精选》,郑州:中原出版社,1994年。);山东滕州西晋元康九年墓出土两件戴尖帽胡俑,背部墨书“胡”字(滕州市文化局、滕州市博物馆:《山东滕州市西晋元康九年墓》,《考古》1999年12期。)。这些榜题或墨书无疑为我们确定其身份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但目前这样的发现集中在山东,在西南地区考古出土胡俑的形象中,四川中江塔梁子3号崖墓三室前甬道右壁“胡人舞蹈”石刻画像上端有墨书“□人”,惜无法辨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中江塔梁子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9期。)。综上所述,在考古实践中对胡人形象身份的判定,是一个综合各因素来进行分析推断的过程。明晰不同的判断依据各自的文化内涵和所能发挥作用的限度,对我们认识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西南地区胡人形象的发现

同类推荐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热门推荐
  • 丫头奸商

    丫头奸商

    他,总是心疼的叫我“坏丫头“他,总是笑着叫我“小奸商”他,总是静静的看着我,一句话也不说。最后转身离开。空气中却飘来一句话。“你只能做小丫头,却做不了小奸商!”我,不坏,却喜欢他叫我坏丫头。小奸商是我在唐朝生存的“技俩”呜……我就做我的丫头奸商!专门代理幸福的“幸福代理商”,最伟大的目标是让他们都幸福……永远……可是……一个是拥有双重性格的霸道男人,一个是拥有大唐所有宠爱的太子,一个是拥有帝王之风的大唐皇子,他们,谁将是我最后的归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洛佳儿其他作品:《洛氏神女》已出版《阎王选妃》已完成《天使的恶魔夫君》第一部已完成
  • 网游之剑士无双

    网游之剑士无双

    回了信息,接着又问了地图和坐标。于是我就召唤着天翼火狼朝着她那里赶去。等到了地方之后,果然,在叶晴的带领下开始打BOSS……
  • 妖妃恋吻

    妖妃恋吻

    杨暖暖一个普通的人类却成了魔界的圣女,这里有许多帅哥啊,流口水……可是小暖暖,不是每个帅哥都是善良的,不要被那张英俊的脸蒙蔽了双眼!“是你不要我的,你凭什么不准我和玥在一起?”杨暖暖大声的抗议!銮烬看着这个曾经绕着自己跑来跑去,身体里留着自己血液,已经是自己女人的人现在居然要和自己的弟弟在一起,他的心里就一阵暴躁。“既然你这样选择,我只能告诉你杨暖暖!我銮烬的东西绝对不会给任何人碰!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集)

    正午阳光新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赵丽颖、冯绍峰领衔主演,由金牌编剧曾璐、吴桐、张开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的一部传奇古装剧。宅斗翘楚关心则乱,手把手传授:实用的古代生存指南。历经艰险,在好几次死里逃生之后,姚依依终于在顾府站稳脚跟,顾侯夫人的名声响彻内帷。
  • 魔道独行

    魔道独行

    红颜哭我便怒与天为敌又如何,拔刀一挥血洗一城那堪世人怎么说,为爱之人与世为敌,这等痴心,这等气魄,天下男儿谁人能做到?为你入魔是对是错没想过,只可笑你却和我分你右我左,好男人常有,但懂男儿心的女人却无,所付出的一切,是对是错?真的没想过。看好男儿为心爱之人魔道独行!
  • 夜间刑事部

    夜间刑事部

    “靠!为什么简历里不能自称老娘?老娘从十四岁上网二十二岁毕业从来没改过称呼,从来不用马甲一向使用本尊,ID都叫黑山老娘了,怎么可能不让老娘自称老娘?我靠!”一个穿着黑色连衣裙,蹬着一双莫约十公分的细跟高跟鞋的年轻女子夹着一大堆七零八落的材料怒气冲冲的挤出人山人海的招聘会现场……
  • 痞女囧皇宫:天价皇妃

    痞女囧皇宫:天价皇妃

    其实,我叫花容容,生的是花容月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是公认的校花。我发誓,我绝对没吹牛。后来有一天,我忽然在吃蛋糕的时候一个饱嗝,噎死了,然后就穿越了。也许上天对我以前太贪吃却又胖不了的惩罚,让我穿到一个又黑又胖的女人身上,当时我对着镜子,凄厉的惨叫一声,当场再次撅了过去。
  • 千金王妃买一送一:六王妃

    千金王妃买一送一:六王妃

    第一眼,他看上了那个可爱的小娃娃;第二眼,他觉得这个当娘的真好玩;第三眼,他决定把这对母女收归自己麾下。第一眼,她觉得这个男人不简单;第二眼,她断定他会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第三眼,她答应下嫁,带着女儿坐上花轿。一个是太师府中最为低贱的庶出小姐,众所周知的破鞋,还带着一个小拖油瓶,一个是凤凰王朝最为高贵的嫡出皇子,少女的理想郎君,年及弱冠却无妃无子,两个身份天差地别的人,一段不为世人看好的婚姻,却——照样过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她的男人,他的反应:青梅竹马找上门?简单一个字:滚!孩子她亲爹出现?长腿一踢:你怎么不去死!镇国大将军要带她远走高飞,远离这是非之地?怒气冲天:你当我这六王爷是死人啊?他的女人,她的对策:家有小妾三只?淡然一笑:关我什么事?下属送来美人十个?无辜大眼一眨:你塞给我干什么?邻国公主一口咬定要下嫁?收拾东西:那你娶她呀!我这就让出正妃之位?最后,王爷抓狂了:你这个女人,为什么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呢?最后,王妃郁闷了:你这个男人,为什么非要逼我出离愤怒呢?场景一:——爱妃,本王今天又在朝堂上摆了那个老不死的一道,真是大快人心啊!哈哈哈!——…——你为什么不说话?——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王爷威武,王爷天下无敌,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场景二:——爱妃,本王今天兽性大发,杀了你的狗大宴宾客。——哦。——你没别的话说?——没。——为什么?那可是陪了你和清儿五年的狗啊!——第一,那本就是一只畜生,还是一只年已迟暮正在等死的畜生,王爷杀了它是助它早日解脱;第二,它是臣妾的,臣妾的一切都是王爷的,王爷想拿自己的东西怎么办,臣妾无权置喙;第三,您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只要能让您高兴,牺牲一条小小的狗命算什么?第四…——来人,把王妃的狗还给她!场景三:——爱妃,皇兄看上了咱们的女儿,想把她聘给太子做太子妃。——不行。——为什么?——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你说什么本王听不懂。不过,本王已经答应了皇兄了,圣旨即刻就到。——…——爱妃?——王、八、蛋!——嘎?爱妃,你、你说话了?——你这个王八蛋!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是不是?快快把我女儿的婚姻自主权还来来来来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