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100000010

第10章 滇文化动物意匠与欧亚草原关系的再检视(3)

另外,有的动物形象,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在两地的艺术表现,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如牛,在滇文化的动物形象中,出现最为频繁,而且在多种动物组合中居于最突出的地位(尹绍亭:《云南青铜文化地理初论》,《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6期。)。其原因在于牛在滇人的经济、社会和宗教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成为滇统治阶层所掌握的重要资源,因而牛形的纹样就被滇人视为一种代表财富和地位的标志,并进而被滇的统治者作为掌握权力和地位的一种象征工具(臧振华:《滇青铜器上的牛形装饰》,收入许倬云等编《考古与历史文化——庆祝高去寻先生八十大寿论文集(上)》,台北:正中书局,1991年。)。与之相对应的,在滇文化青铜器上,牛广泛出现于各种叙事装饰题材中,如放牧、赶集、祭祀、斗牛、剽牛、进贡等场面。而在欧亚草原的装饰艺术中,牛形象出现远没有如此频繁,其所承担的文化内涵也没有如此丰富。值得提出的一种动物形象还有蛇,这种爬行动物广泛见于滇文化的装饰艺术中,如兵器、扣饰、贮贝器、祭祀用器等,数量多,出现频率高,使人不得不考虑蛇在滇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认为,蛇是滇王国崇拜的图腾(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页136,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也有学者认为,蛇是滇族的崇拜神,是滇族的护符和族徽,它在滇族吞并周围弱小的氏族过程中,起到了超人的作用,使得滇族在其兵器、扣饰、祭祀重器等器物上统统铸上蛇的形象(田晓雯、霄鹏:《“蛇”在滇文化中的地位》,《云南文物》总19期。)。当然,蛇崇拜在古代中国的很多地区都源远流长,并与多种民俗信仰相关,滇文化中的蛇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如晋宁石寨山出土的一件铜屋模型上,既铸祭蛇内容,同时在屋右后角又铸一男一女作拥抱交合状,其生殖崇拜的含义十分明确(郑岩:《从中国古代艺术品看关于蛇的崇拜与民俗(上)》,《民俗研究》1989年3期。)。又如江川李家山M24出土的一件铜锥和一件铜扣饰,都有相衔的孔雀和蛇,可能即文献记载中“蛇与孔雀偶”的实例,其含义可能十分丰富:如刘敦愿先生认为,鸟蛇相斗题材可能寓意着人们祈求健康、长寿、平安、顺利的愿望,还具有厌胜镇墓的作用,同时可能含有风能御水的思想在内(刘敦愿:《试论战国艺术品中的鸟蛇相斗题材》,《湖南考古辑刊》第一辑,长沙:岳麓书社,1982年。);除此之外还可能是“龙凤呈祥”观念的一个变体,或是图腾时代部族之间亲密关系的反映(郑岩:《从中国古代艺术品看关于蛇的崇拜与民俗(下)》,《民俗研究》1989年4期。)。无论如何,蛇在滇文化中可能具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和意义,这是其成为动物意匠主题的根本原因。后面我们还会提到,在草原地区的动物意匠中,也有蛇的形象,但数量和出现频率远不如滇文化高。

蛇形象在滇文化动物意匠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表现手法,就是在刻画各类动物形象及人类活动场景的自然形扣饰中,往往出现于底部,为人或动物所踩踏,一般情况下,与表现对象并无直接的关联。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里我们当然应当考虑实用的因素,即使用蛇来作为一种附属装饰,以求达到布局的平衡和整体的联结,但数量如此之多,出现频率如此之高,并且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表现模式,背后可能还是应当有其文化寓意。冯汉骥先生认为,蛇在滇族中,很可能是象征“土地”的动物,因此在各种图案中,人物和动物往往皆踏于蛇身之上(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若干主要人物活动图像试释》,《考古》1963年6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解释。

此外,滇文化中的圆形抽象动物花纹扣饰不见于欧亚草原,且从春秋早期到西汉后期长期流行,显然应该是滇地独有的。

三滇文化动物意匠与欧亚草原联系的例证

滇文化动物意匠与欧亚草原的区别,已如上述,那么,是否两者之间就完全没有联系,属于彼此封闭的系统呢?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似乎也很难得出断然的否定结论。从整体来看,滇文化动物意匠流行的年代要晚于欧亚内陆地区,从《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来看,滇人应属于“耕田,有邑聚”的农耕民族,动物意匠的广泛流行,的确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张增祺先生认为,双环首青铜短剑、曲柄青铜短剑、弧背青铜刀、“卧马纹”装饰品、立鹿、马饰、带柄铜镜、金珠与金片、双耳陶罐、“和田玉”、有翼虎银带扣、狮身人面形铜饰、蚀花肉红石髓珠、琉璃珠、铜啄等器物,或来自北方草原,或受斯基泰文化影响(张增祺:《云南青铜时代动物纹牌饰及北方草原文化遗物》,《考古》1987年9期。);在另外的论文中,他又补充道,动物搏斗纹铜饰、骑马猎手图像、杖头铜饰、铜铠甲、石坠、镂孔勺形铜器、旋纹金饰及金片、铜柄铁剑及金剑鞘、战斗布局及战士的装饰、牛角杯和饮“同心酒”等文物表明,滇文化曾受到斯基泰风格影响(张增祺:《古代云南骑马民族及其相关问题》,《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2期;张增祺:《再论云南青铜时代斯基泰文化的影响及其传播者》,《云南青铜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张先生所列举的这些文化因素,其中有些学者已有专文论述,如双环首青铜短剑(霍巍:《试论西藏及西南出土的双圆饼形剑首青铜短剑》,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苏奎:《西南夷地区三种含北方系青铜文化因素短剑的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2005年硕士论文。)、铜柄铁剑(宋世坤:《我国西南地区铜柄铁剑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宋治民:《三叉格铜柄铁剑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考古》1997年12期。)、带柄铜镜(霍巍:《西藏曲贡村石室墓出土的带柄铜镜及其相关问题初探》,1994年7期;赵慧民:《西藏曲贡出土的带柄铜镜的有关问题》,《考古》1994年7期;霍巍:《再论西藏带柄铜镜的有关问题》,《考古》1997年11期;霍巍:《从新出考古材料论我国西南的带柄铜镜问题》,《四川文物》2000年2期。)、蚀花肉红石髓珠(吕红亮:《中国境内出土的蚀花石珠述论》,收入霍巍、王挺之主编《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等,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这些文化因素与北方草原文化多少存在一些联系。

此类文化因素上的相似性,的确对于考察两地动物意匠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上述学界已经注意到的种类之外,我们还拟补充一类器物,即滇文化中的所谓“不对称形钺”,或称“靴形钺”,是中国南方青铜器中的典型器物。根据汪宁生先生的研究,其出土地点分布大抵北起我国长江流域上中游,南达中南半岛南端,而且越过了马六甲海峡到达爪哇;但东面似只到广东,西面似只到缅甸掸邦,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云南和越南北部和中部,流行的年代在战国至西汉时期。关于其起源,汪先生推测可能是由同类青铜器派生出来的,比如半月形铜钺,原始民族为强调器物的神秘性,或为了造成一种恐怖的印象或突然的感觉,有时会把本应对称的事物故意做成不对称,而将半月形铜钺刃之一端稍加缩短便可衍化出不对称形铜钺来(汪宁生:《试论不对称形铜钺》,《考古》1985年5期。)。范勇先生将不对称形铜钺分为滇池类型、红河流域类型和两广类型,起源于我国云南滇西地区,伴随着早期铜鼓的产生,不对称形钺对礼社江—元江—红河水系和滇池水系一带居住的濮僚系统的农业民族产生影响。居住在滇池一带的滇人制造和使用了不对称月形钺,居住在元江和红河上游地区的“鸠民”制造和使用了不对称靴形钺,然后传播到越南北部地区,同时对两广地区的西瓯以及巴蜀等文化也产生了影响。在传播过程中,不对称形铜钺的作用也发生演变,被赋予多种社会功能(范勇:《再论不对称形铜钺》,《文物》1992年6期。)。总之,目前的研究都把不对称形钺的起源归结于我国境内,但我们认为,不对称形钺在战国以前的土著文化中并无确切的渊源线索可寻,战国至西汉时期突然出现,已然是一种成熟的形制,这是值得深究的现象。

同类推荐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朱自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游记、杂论、诗歌、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朱自清大全集》,鉴于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最大,本书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散文作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谁说8090不靠谱

    谁说8090不靠谱

    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生代群体,这注定了他们与以往的任何一代都不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他们都已经长大,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80后、90后独生一代,你如何处世?作为父母,如何调教80后、90后的孩子?
  • 家园

    家园

    已经入了秋,天气却依然像盛夏般炎热。掌柜的张宝生搬了个马扎儿,坐在自家的小饭馆儿门前一边看夕阳一边伸着舌头吹凉风。这狗娘养的天气,就像狗娘养的日子一样难过。暑热一直穿到骨子里不说,连喘息的气儿都粘湿湿的,仿佛灶台边上的污渍般油腻。
  • 坏蛋老公很温柔

    坏蛋老公很温柔

    ◇◆◇◆◇◆故事到结尾,答案总会揭晓!“他因为你毁了一生,而你却在这里幸福快乐的跟别的男人结婚生子,你不觉这太不公平了么?”他钳制着她的下颚,眼底恨意、厌恶还掺杂了许多其它不明情愫。暖暖心被狠狠的揪着,她居然一无所知,对于从容的事,不仅一无所知居然还恨他,一直直……那么怨他。”他的手缓缓放开,她的身体也如断了线的风筝般直坠向地面。“求你,带我去见他!”“真的要走了?”“我会记得生命中出现过一个你!会记得在我最痛苦、最倒霉的时候,你无条件的帮助我、扶持我!我不会忘记你,一辈子,到死那天都不会忘记。”他没有说话,转身,一步步朝着来时的方向,离开!“江承俊……!”我爱你!后面的三个字,被迫止在喉咙处,她没资格喊出。在病床上足足躺了五年,他死在自己的婚礼上,在为暖暖套上戒指的那一刻,他唇边那抹温柔的笑成为了永恒……而她,被绑定,被冠上沈从容妻子的名谓!****友情链接:星期七《豪门儿子特工妈》:漫沙罗《磨牙小相公》沁沐星辰《误睡总裁房》漫沙罗《女色》:没见过的东家《蹂情》:淡笑雾雨《娘子别想逃跑》:风中雀《有限婚姻,无限指责》:乱鸦《墨奴》:阳乖乖《复仇金龟婿》:
  • 宠妻上天:妖王的懒懒小萌妃

    宠妻上天:妖王的懒懒小萌妃

    要说宠老婆这件事,狐王南宫问天敢居第二,就没有人敢当第一了!天上地下唯吾独尊的狐王,竟然为了一个小小的人类女人苏浅浅,变成了言听计从的“妻管严”!并且扬言说:“老婆说一,本王绝不说二;老婆说往东,本王绝对不往西!”
  • 一世浮沉宫心计:帝妃策

    一世浮沉宫心计:帝妃策

    一代影后,拍戏过程中,竟穿越至剧本所在的时空,唯有假戏真做,本以为只要按着历史演好自己的角色便能安然无恙,谁料人事皆非,步步惊险……本该帮助自己最多的贴身丫鬟却死于非命;本该对自己厌恶入骨的他,却看似有爱,但又若即若离,暧昧不明;本该谋朝篡位的父亲却对朝廷忠心不二誓死效忠;本该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太后却冷漠无情……她,失去了自己所熟知的剧本,该如何安然演完这出戏?究竟,宫廷之中藏着什么为今人所不知的秘密……
  • 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
  • 中国现代作品

    中国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