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900000008

第8章 盛中寓衰(3)

肖湘泉(1904-1972),四川竹琴演员。四川开江县人。少年时就喜爱竹琴,19岁投师竹琴名家曾伯仁学艺,以演唱《三国演义》为主。上世纪30年代起,在开江、万县、涪陵、重庆一带茶馆中演出,蜚声川东。1952年,重庆市曲艺队成立,他即加入该队。擅演节目有《三顾茅庐》《水镜庄》《白帝托孤》《华容道》《月下盘貂》《单刀赴会》《哭桃园》《杀家告庙》《书房骂暠》《漂母饭信》《打猎汲水》等。他的唱腔善变口音而一人多角,模仿生、旦、净、末、丑皆惟妙惟肖,擅以声音变化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他的操琴技艺娴熟,一根竹筒一副简板,打尽风雷雨雪的变化、铁马金戈的场景以及人物喜怒哀乐的情怀。1952年12月,他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对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慰问演出,受到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回国后,尝试演唱新竹琴节目,先后演唱过《小英雄牟元礼》《赶猪的人》等,热情歌颂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肖湘泉1970年因病退休,1972年逝世,终年68岁。

逯旭初(1909-1984),四川评书演员。重庆市合川县人。幼时曾读私塾。从小热爱评书,师承评书名家郭子泉,20岁登台献艺。长期演出于合川、北碚、重庆等地。四川评书有“清棚”、“雷棚”之分,前者重在文说,以清谈为主;后者重在武讲,以吼喊表演为重。逯旭初熔“清”、“雷”于一炉,自成一家。他声音清晰,表演细腻,尤其熟悉民间生活,精通四川方言,故其语言丰富,生活气息浓厚,并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他的评书路子宽广,擅长书目也较多:历史说部有《水浒传》《七国志》《三国演义》《岳飞传》;公案小说有《包公案》《彭公案》;武侠小说有《童林传》《三侠五义》《鹤惊昆仑》《铁骑银瓶》;神话小说有《济公传》《封神演义》《聊斋》等。

他于1961年参加重庆市曲艺团,一面将其以前书目择优进行加工整理继续讲说外,更积极拓展新书目。除陆续讲说了《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平原枪声》《破晓记》《创业史》《**》《***之歌》《嘉陵怒涛》《弯柏树》《杀端方》《蒋介石的来龙去脉》等,还参与了将长篇小说《红岩》分段改编为评书的工作。他讲说的《许云峰》《**》《双枪老太婆》和《大石桥头》等篇,均独立成章,思想性、艺术性较强,并具浓郁的乡土特色。

逯旭初最具代表性的长篇说书当首推《王三槐反达州》。该书是他从业师郭子泉门下承继来的长篇条书《得胜图》,经他进行整理、加工,以新的观点突出其人民性,把曾经震撼川北的农民起义领袖王三槐及其斗争故事,讲说得有声有色,使人百听不厌而脍炙人口。他的艺术经验是:细节真实,以情动人,说尽人情便是仙。

1982年退休后,逯旭初在病榻上还口述了全部《王三槐反达州》,由王正平录音整理,为四川评书保存了一份珍贵的艺术遗产。两年后,他病逝于重庆,终年75岁。

邓梓乔(1911-1971),四川竹琴演员。重庆市璧山县人。少年时起,自学竹琴演唱。15岁拜师邓昭然,勤学苦练,技艺日增,青年时即已成名。后迁居江北城,长年在市区杨柳街茶社、夫子池茶社、友江茶社、灯笼巷茶社及江北茶社坐馆,并与吴金安、吴玉堂、黄荣丰、周玉龙、陈松林等同堂共馆,听众多为新闻界、文化界、金融界、知识界人士,川剧名家张德成、贾培之、周裕祥、喻绍武等常往书馆观赏其演唱。

邓梓乔善于在竹琴的打击技法上模仿川剧鼓点的声响,用以表现两军对垒时的刀、枪、剑、戟等兵器的撞击声,战马的嘶鸣声和疾奔的马蹄声,以及狂风怒吼、电闪雷鸣等。

他在竹琴的唱腔上,糅进了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及川剧唱腔的一些声腔韵律,于“一人诸角”的表演中将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角色区分得清楚而适当,如生角唱中和调,旦角唱四平调,老生唱耒阳调,以腔传情,以情叙人,并擅长鼻腔共鸣的花脸腔,以刻画英雄豪杰。他一生擅唱的曲目甚多,大部的有《红袍记》《青袍记》《绣襦记》《三元记》《琵琶记》《铡美案》《清风亭》等十余部及小段五六十折。其代表曲目有《三战吕布》《楚道还姬》《活捉三郎》《花子骂相》《伯牙碎琴》《关公挑袍》等。

陈琼瑞(1918-1982),女,四川清音演员。重庆市人。七岁随父陈占云(重庆市清音歌曲改进会发起人并任首届会长)学艺。后拜师李福祥、易伯尧及文三、文四,并向著名琵琶师学习唱腔和琵琶,之后便在书场茶楼崭露头角,驰名于重庆、涪陵、丰都、万县、泸州、宜宾、乐山等地。1952年曾参加重庆曲艺队演出,1959年参加重庆市市中区曲艺团。她功底深厚,能弹善唱,且嗓音高亢明亮,吐字清晰,演唱路子宽,尤其擅长大调曲目,一人担任多角,男腔、女腔交替咏唱,绘声绘色,应付自如。其男腔刚劲浑厚,潇洒豪放;女腔柔中带刚,委婉清丽。其拿手段子有《月下盘貂》《关公挑袍》《伯喈思乡》《昭君和番》《贵妃游园》《陈姑赶潘》等。

陈琼瑞热爱曲艺事业,关心青年演员成长,教学严格认真,桃李遍及川中各地,并热心传统曲目的发掘整理,曾留下清音联曲体套曲近六十段、单曲二十余段,已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分会和重庆曲艺家协会于1983年编印为《陈琼瑞清音唱腔选》(内部资料)存世。

1982年,陈琼瑞病逝于重庆,终年64岁。

何克纯(1921-1980),四川荷叶演员。又名何天知。重庆市潼南县人。居家涪江河畔,自幼喜听船工号子,曾向船工陈益辉学领唱。民国二十三年,他随父漂泊来渝谋生。他常在茶馆书场中以随口说唱的方式,叫卖香烟瓜子,为评书艺人屈燕平赏识。15岁拜屈燕平的门生雷昌明为师,学说评书。由于他有领唱船工号子的基础,又吸收川剧高腔的一些唱法,用四川荷叶的形式演唱评书故事,加之嗓音明亮,吐字清楚,韵味浓郁,表情生动,被广大听众誉为“荷叶大仙”。

新中国成立后,何克纯参加了合川县曲艺队。1953年参加全国首届曲艺会演,他演唱的四川荷叶《小菜打仗》获优秀曲目奖;次年调入西南人民广播电台曲艺队演唱荷叶,兼唱金钱板。后随队先后并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曲艺队、四川省歌舞团曲艺队、四川省曲艺团。1958年四川省第一届曲艺会演,他演唱的《一个奇怪的贫农》获优秀表演奖;同年参加由文化部组织的汇报演出团赴“南方片”巡回演出,获得好评。他擅唱的荷叶段子,有短篇、中篇、长篇,语言极富四川民间特色,其中为西南区、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的曲目达三十余段。代表曲目有《小菜打仗》《武松上路》《十字坡》《鲁达除霸》《一个奇怪的贫农》《双枪老太婆》等。

§§§第二节 萧条市井说艰难

因篇幅所限,在上节里只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四川曲艺界十余位领军人物作了一个十分简要的介绍。在当时,曾为四川曲艺发展传承作出不同贡献的当然不止上述几位。如被誉为“武状元”的评书艺人戴全儒、四川扬琴花腔开派人叶南章、享有“赛德才”美誉的刘松柏以及洪凤慈、张大章等,在四川清音则有被称为“锦城歌后”的黄德君以及更早的蔡文芸、表嫂(姓名不详)等人。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地区则有文三、文四、孙琼芳(清音),徐重山(竹琴),陈梓贤、周尔康(评书)等以及各地市为数不少的、在当地影响不小的曲艺艺人,是他们共同撑起了四川曲艺的“大厦”。此外尚有“谐剧”创始人王永梭,“四川方言相声”第一人吴遐林等,因后面有专门章节介绍,此处就不一一描述了。

在当时,四川曲艺乃是普通百姓的主要文化娱乐生活。邢棻的《锦城竹枝词》中说:“胡琴听罢又洋琴,满日生朝客满厅。把戏相声都觉厌,差强人意是三星。”“萧条市井上灯初,取次停门顾客疏。生意数他茶馆好,满堂人听说评书。” 可见人们对“曲艺”是何等的喜爱,对它的娱乐功能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说曲艺艺术“是因为能利用巧妙的词令,婉转的喉咙和玲珑的表情,使沉闷委靡的社会露丝微笑。经听众的视觉和听觉上着一种愉快,换句话说使民众在苦闷的生活里,精神上得到一种艺术的灌溉,未始非他们的功绩。” 即如此,亦好景不长。到三四十年代后期,由于国民党当局热衷打内战,企图消灭共产党,致使通货膨胀,货价腾飞,民不聊生,作为国统区的四川更是“重灾区”。

飞涨的物价,层出不穷的税捐,像大山一样压在穷苦百姓的头上。时人朱璧英《凫城米贵竹枝词》这样写道:“无端米价倏增高,日日飞腾似怒涛。忍见流离饥馑象,嗷嗷鸿雁泽中号。”“惊闻贫妇断炊烟,无粒声声苦怨天。三十余元沽石米,何人不叹命悬悬。” 加上不法奸商囤积居奇,肆意抬价,到处是一片“积得仓箱千百满,一家饱暖万家饥”的凄凉景象。 普通百姓都已陷入“一家饱暖万家饥”的境况,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间曲艺艺人的情况就更为糟糕。

1944年1月24日的《川中晨报》刊发了特约记者锦声的一篇文章——《成都闲话:弃婴·歌女》,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曲艺艺人的悲惨生活。

“前夜,余心绪不宁,于八钟左右即行睡去,刚入梦时,忽闻隔室有女子哀告之声,频呼:‘大人,尚有支销。’复有叱厉声:‘报支销上来。’继以一段支销唱词,歌喉婉转,杂以三弦弹奏,尤觉凄恻动人,乃悉系歌女清唱《大審玉堂春》小曲,高歌约五出始告结束。于是,呼声四起,有谓:打折扣,大家打折扣,每则该五十元;有谓:我们有的是钱,再来一则。笑声大作。即有人作哀求口吻云:‘先生,欢迎你们一则,不要钱,请不要打折扣,帮帮忙。’即闻:‘八月十五桂花香……’移时,致欢迎词毕,忽闻有老者谓:‘先生,快点给钱与她,已经三更天了,她的家远,家里有两个孩子在等她回去。’‘你有孩子吗?’‘是的,还有一个妈妈。’‘你男子呢?’‘他出川去了,没有消息。’至此隔室顿转沉默,旋有人谓:‘多给她两百元。’一阵楼梯声响,遂告闭幕。以是,余竟通宵未能成寝,殊以为苦。”

这里记录的虽是一个个案,但确是当时广大曲艺艺人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现今健在的八十余岁高龄清音琴师、四川省曲艺团退休艺人王华德老先生就曾多次心有余悸地讲过,上世纪40年代初,他同李月秋、黄德君等四五人在唐家寺(今青白江弥牟镇)一茶馆卖唱时,有当地地痞多人,点了数段,听完后却不愿给钱,还恶语相向。王华德见事不妙,连忙带着数人逃离茶馆,否则等候他们的必将是一顿拳脚。像这种辛苦演唱完毕却收不到钱的事,绝非个别,可说比比皆是。如1947年11月8日的《建国日报·自贡圈内》即有如下一段文字:“普鲁书场自开始以来,连日俱告客满,不过据个中人谈,‘黄鱼’太多,老板不胜‘麻烦’之至。”所谓“黄鱼”者即是听曲不给钱的人。

1949年7月10日的《川中晨报·自贡点滴》也刊文说:“昨日滨江路槐荫茶馆内,两个卖技者大施本领,其中尤以口技为佳,颇得观众青睐,但要钱时候,却一文钱都拿不着,有些竟以白眼待之。”旧社会对民间艺人极度的歧视,如当时的李月秋在成都甚至川内均颇有名声,但却遭到不少的攻击。说什么“成都周璇李月秋,嗓子的确不坏,可惜所唱的总不外乎是一些令人肉麻的淫秽词调。如果这也算是‘天才’,那这种天才我们是实在有些不敢领教”(1947年6月20日《民风日报·锦城拾零》)。如果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倒也没啥,但当时政府部门却颁发了不少极不合理的若干“禁令”。如成都市警察局规定:卖唱的白天不准进城。自贡市警察局第0184号训令称:“本市茶馆内常有各种诲淫小调,伤风败俗……应予取缔。”并令“各茶馆主人具结遵守”!四川各地均有类似的“禁令”发出,稍一不慎即会遭到处罚或被驱逐。如1936年4月5日,成都青羊宫花会管理处即有如下牌告:“商民刁坤山前以雅唱川戏大调报请开幕,并声明曾经警备部指挥处批准……经过处查,该民蒙报批准,已属不合,后敢擅自开演,实属藐玩已极。本应严处,故念无知,免予置议,仰即尅日迁移出场为要,合行牌俾众周知,此告。”牌中之刁坤山即当时成都著名的清音班社“刁家班”的班主,原成都市西城区曲艺队清音老艺人刁吉安之父,就这样被赶出了花会会场。上述种种即可见当时广大曲艺艺人生存环境之险恶,甚至他们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据崇庆州(今崇州市)已故清音老艺人陈子杨回忆称:引领李月秋走上艺术之路的蒲光明,约于1948年或1949年冬天因贫病交加,死在崇庆州城外桥下,无人问津,后经当地一些好心人出面,将其草草安葬。

另据自贡市曲艺团老艺人胡子成(已故)1985年回忆,约于民国二十三年左右,泸州杨大嫂(杨秀清,新中国成立后加入泸州市曲艺团,已故)带一海湖班在自贡王家塘盐店街茶馆演唱卖艺,由于当地地痞及国民党驻军的扰乱,班子被拖垮,许多姑娘被拐走。其中一个叫玉容的姑娘唱得最好,也最漂亮,被染上鸦片烟,后来被整死在五星店栅子口上,一丝不挂,惨不忍睹。最后还是当地几个玩友出钱买了副板子(简易棺木)安葬。

在旧社会,绝大多数曲艺艺人就这样在凄风苦雨中艰难度日,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作场度曲难得一夕温饱,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艺术的创造。四川曲艺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当然谈不上有什么进步与发展。但通过广大艺人的苦苦挣扎,能将四川曲艺的众多曲种、众多曲目保留下来,已属难能可贵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

同类推荐
  •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 俐侎人没有文字,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但有自己的语言,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有着原始的崇拜,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热门推荐
  • 安维利镇的安妮

    安维利镇的安妮

    绿山墙多了两个小可爱,红发女孩摇身一变成了安维利镇的小老师,熟悉的环境全新的生活,一场新的冒险开始了,一部让人永生难忘一生必读的经典佳作,借由蒙格玛丽的文字随着安妮的想象,让我们一起畅游风光旖旎的爱德华王子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会打拳的皮皮猴(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会打拳的皮皮猴(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他挑战大象、欺负小兔子、拳打乌龟、PK穿山甲等,顽皮的皮皮猴上山拜猩猩迪克学了拳术,当然吃了不少亏,自恃会几招拳脚功夫,后来成了斗眼镜蛇的英雄。书中介绍了一些医学小常识和简单的治疗方法。总是欺负人
  • 半部论语治企业

    半部论语治企业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儒家思想的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正好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在《论语》中、我们不但能找出许多高效率的管理方式,而且还能找到许多现代企业管理所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 撕心烈妃

    撕心烈妃

    ============================◎◎宠文加女强,一直是一对一,男女主之间的爱情忠烈,过程温馨,夹杂明争暗斗,男女主一起在自己家里慢慢建立自己的势力,变强大,过程美男多多,但不伤情◎◎◆她霸道,她的男人只能是她的,身和心都必须忠于她。她强势,她的男人就算是个草包,也不能被人欺负,只有她能欺负他!【恶搞版】■1.她刚来没几天,就以教他御女之术为由,夺了他的处子身,还威胁他,不准让别的女人碰他的身子。2.她还打了他的宠妃,毁了他喜欢的女子的名节,遣散了一些说她坏话的下人,俨然就是王府的主母。4.那些企图接近他的女子,不是被她发配去做军妓、卖到妓院,就是被落了个淫妇之名锒铛入狱,总之没有一个能有好下场。5.不仅如此,她还得罪了皇上,害他被贬到一个偏远之地。她居然用计支开所有随行的妻妾,只有她一个小妾跟着他来到那个偏远之地,日夜想和他缠绵。他拣回来一个恶魔,他、他、他的悲惨生活继续着......★★精彩片段之信仰★★她看着他,温柔地笑了笑,“我最宝贵的东西是你,你就是我的全部,背叛并不可怕,因为我相信你,这是我的信仰。什么都不可怕,只要你在我身边,你生,我生,你死,我活着也没意义。”“我这一生的信仰就是你!”坚定的声音,这一句话在空旷的山洞中回响着,他反压着她,那一眼的深情晃了她的眼。【文艺版简介】两个同样孤独的人在一起,却组成了一个完整体。从此,他们只有彼此,用尽力气爱着彼此,只为不再被人抛下。他们日日夜夜痴缠,要在彼此的生命和身体里留下永远的印记。相爱容易相守难,他们深信,只要心是在一起的,一切都可以克服。================================================================http://m.pgsk.com/programs/view/hcobmJobfIw/谢谢亲【嘴边的微笑、】花了五个小时替《撕心烈妃》做的视频,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哈◆◆领养区◆◆〖南荣宸〗已由亲【嘴角边的微笑、】领养〖百里秘〗已由亲【蓝心雨爱】领养〖煜曦〗已由亲【月影星随】领养推荐★神域阁★强文◆女强+宠夫,宅斗也yy,超级好看【庶妻捍夫】月落丁香◆豪门恩怨+生死大爱,超级好看的现代文【天价贵妇】小小懒鱼◆很火的女强文【云家三小姐】涵江雪
  • 邪凰妖凤

    邪凰妖凤

    【凰尊第四部】这是一个“剑”的世界,强者为尊,是为剑尊!星潋滟,一个惊采绝艳的人物,原本应该受尽荣耀的她,却被人贴上了废物二字。最终,她将逆转苍穹,在这个名为灵魂大陆的地方,犹如一颗闪耀的巨星,带着满身杀意,无比狂傲地颠覆了这个世界。爱我之人,我以性命相守,害我之人,我以地狱相送!
  •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独宠罪妃

    独宠罪妃

    他,凤擎苍,大业皇朝最腹黑残忍的摄政王,他是人人惊惧地‘地下皇帝’,他曾为她冬日间一夜建起桃花林,他曾为她怒烧后宫祝融肆虐他让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也让她跌落尘际粉身碎骨。她,云默寒,大业皇朝最传奇的女子,她享尽天下荣华富贵,她受尽摄政王的宠爱,她身怀孩子却是孽种她通敌卖国被处死刑,终至香消玉殒六年后。一个五岁孩童,冷冷地斜睨道:“我就是你当初要斩杀的‘孽种’啊!既是如此,你就是‘孽种’爹了”。那带笑的眼眸闪着嘲讽。当年逝去的传奇女子,却又突然复活,带着阴谋步步紧逼;当年该死的孽种,再受伤害,为了娘亲怒翻朝纲;母子联手,又当如何讨回公道?************简介无能!不过内容精彩,喜欢的亲就进来吧!晴的新文:《带球老婆别想跑》,喜欢的多多支持!推荐:杨月欣《弟弟拜托饶了我:六月穆水:《大夫人》
  • 庶女镖师:包邮王爷请好评

    庶女镖师:包邮王爷请好评

    一朝穿越小命犹在,吃货落魄惨遭打压。大娘大姐算计害她,堂朝奸臣买凶杀她,连生意死对头也来凑热闹……没关系,深呼吸压压气,总有办法报复你——巧使妙计让大娘大姐彻底翻不了身,花心思部署让奸臣插翅难飞,用尽一切办法让生意死对头从此告老归山……过五关斩六将,胜利曙光在眼前,偏偏情关闯不过,栽在那个心机深沉的妖孽男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