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900000005

第5章 百川汇融(2)

有关学者的研究指出:“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持续时间长达近一个半世纪,涉及十余个省之广,规模之大有一百多万人移民入川。”“来自东西南北的移民,带来了原籍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并随之推广和产生经济效益。如陕西盐商带来了经商的经验和善于与土著和睦相处的处世之道;江浙、陕西、山西的酿酒工艺和技术,随着移民进入四川,与四川悠久的酿酒工艺相融合,产生出一批著名的川酒;广东的红薯、木棉传入四川;福建的蔗种、熬糖技术、种烟技术交流入川;山东的山蚕传入四川,对农业粮食、经济作物及丝绸业皆有贡献;江西移民商人带来的刻字、印刷技术,对推进四川的印刷图书业,皆起到良好的作用。” 与此同时,川东重镇重庆,得长江、嘉陵江水道之利成为盐运及商贸运输的中枢。两江上舟楫往来,帆樯林立;吞吐百货,热闹非凡。一句话,农业、商业的繁荣,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复苏与发展。入川的移民不仅带来了各地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民间艺术品种,这为四川曲艺的发展繁荣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新年杂耍遍蓉城”

在清代,不仅四川,即在全国都还没有用“曲艺”一词作为民间说唱艺术的总称,各地称谓相当复杂。在四川则有“游玩杂耍”、“杂耍”、“杂技”(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杂技)、“杂艺”等。而这些称谓并不十分明确和严格,即并非专指“说唱艺术”,还包括“测字看相”、“卖打药”等,也便是“杂”的含义,这个意义的称谓从清代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民国末。

例如民国三十年(1941)四月二十三日的《新运日报》即有这样的报道:

“蓉杂艺人员训练班短期内可开学,训练期定一月。

(今日社)行辕市府为改进通俗宣传,定开办成都市杂艺人员短期训练班(清音、什技、看相、花鼓、卖打药)……凡未经训练者,一律不准营业。”

此外“自贡市民众教育馆三十二年(1943)度工作概况”中亦记载:“(六)举办杂技人员训练班。”

“本馆为在市区看相、算命、海湖及金钱板、说评书者,明了抗战意义起见,特于五月二十日举办杂技人员训练班……”当时正值抗日,四川各地都组织了这样的训练班,都称“杂艺人员”或“杂技人员”。

四川曲艺艺术十分丰富,仅曲种的数量即可说明问题。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现代曲艺曲种表”的统计,即有“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等15个曲种,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统计尚不完全,特别是甘、阿、凉三州的少数民族曲艺曲种未予计入,粗略统计四川应有曲艺曲种25个左右。一个省有如此多的曲种,这在全国也是比较少的,说四川是曲艺大省,那是当之无愧的。

形成此种情况,与四川为全国最大的移民省份之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四川历史上曾经有六次大规模的移民,其中尤以明末清初的一次移民为最。“这次移民是四川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移民活动,对四川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产生了深远的良好影响。”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的四川曲艺当然不会例外。

经过清朝前期(顺、康、雍)的努力,四川经济出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的局面,农村经济的复苏,城市商业的发达,必然带来文化艺术的繁荣。在四川各地城乡各种民间曲艺更见其活跃。

清人吴好山的《笨拓理言》(竹枝词)说成都是“名都真个极繁华,不仅炊烟廿万家。四百余条街整饰,吹弹夜夜乱如麻”。这夜夜吹弹者不一定尽为曲艺,但必然包括民间曲艺在内。此种情形,川东重镇重庆与成都亦不相上下。清人吕燮枢《渝州竹枝词》云:“城中商贾竞繁华,土著居人俗习奢。深巷夜凉风定处,红灯相对拨琵琶。”同时的甘丙昌《渝州竹枝词》亦云:“茶棚酒肆纷弦索,盲女能弹花鼓词。”(见《中华竹枝词》五)

清嘉庆初六对山人及定晋岩樵叟所作“竹枝词”则说得较详:“清唱洋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落,都爱廖儿《哭五更》(廖贵——原注)。”“说书大半爱吴暹,善拍京腔会打跹。一日唱来闲半日,青蚨一串尚嫌廉。”

这“新年杂耍遍蓉城”、“吹弹夜夜乱如麻”正是民间曲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真实写照。上引“竹枝词”说到的曲种有“花鼓词”、“洋琴”、“淮书”、“莲花闹”、“说书”(即评书)、“小调”等。词中的《哭五更》便是“小调”的一支曲牌名,《成都通览》中的“小调及小调丝弦”条所记载的104支曲牌、曲词名,便有《哭五更》一名。

此外,清末傅崇矩的《成都通览》在“成都之游玩杂技”中记载的曲种有“打连三”(有人说“打连三”为“金钱板”的前身,余以为尚待商榷)、“车车灯”、“胖胡琴”、“洋琴”、“说评书”、“相书”、“打花鼓”、“唱书”、“莲花闹”、“唱道情”,在“成都之音乐及曲牌腔调”中记有“小调”等曲艺形式。在四川各地的方志及一些杂记亦多有类似的记载,尚有“善书”、“连厢”等曲种。

如此众多的曲种汇集于四川,使四川曲艺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格局,而这一格局的形成正是移民入川所致。各省入川的移民在四川各地“构成自己的集团,各省人有各省人独特的祀神,独特的会馆”,各省入川之民不仅带来了各地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习俗,特别是各地的各种民间艺术,并在四川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开出新的花朵。

在四川曲艺中,“四川清音”这个曲种最能体现移民文化给予四川曲艺的深远影响。

首先,在称谓上就显得颇为复杂,现在称做“四川清音”,过去有各种称谓,“唱小调”、“唱月琴”、“唱琵琶”、“海湖”、“调子”等。“清音”系承袭明代的“小唱”、“小曲”,清代称为“清音”。流传各地便出现了各种称呼,而“清音”一名反倒被部分地遗忘了。而各地的不同称呼随着移民的入川传到了四川。

其次,仅从“清音”曲牌的名称就能推断它来自四面八方,如[陕五更][武昌调][汉调][扬州调][下江十杯][贵州调][东北风]等。

清代曲艺人行艺的场所及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一、茶馆;二、出堂会(即到顾主家中演唱);三、沿街卖唱。

川人喜饮茶,且历史悠久,故四川无论城市乡镇茶馆特多。这茶馆正是人们休息、休闲之最佳去处,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诗歌起于劳动和宗教。……至于小说,我以为倒是起于休息。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吟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就中讲得好的或特别好的,自然就被称为“专门家”,自然就出现了艺人。当讲到动情之处,不免就会讴吟数句,这不正是说唱艺术——曲艺之滥觞么。故窃以为“曲艺”亦是起于休息的。因此茶馆便自然成为曲艺艺人的主要卖艺场所,曲艺自然被称为茶馆艺术。如《成都通览》所说:“成都之茶铺多,名曰茶社。……省城共计四百五十四家。在前之斗雀、评理等事已禁止,惟评书、洋琴二事尚仍旧也。”前引《渝州竹枝词》即有“茶棚酒肆纷弦索”句。

清人丁治棠的日记《晋省记》中详细记叙了成都中莲池街一家茶馆:“十四日,阴,微晴……午后,闻中莲池畔有茶社,临水开窗,荷香沁鼻,为夏月逭暑地。邀吴镜川、任九成偕往。几榻疏朗,明窗四照,荷池数千本,碧叶粘空,花红媚水,晚凉风起,万绿翩翻,如在西湖玩景……中设高座,有说评书者,待久未来,社灯明矣,兴尽归。”

在茶馆卖艺有两种方式:一是较长时间固定在一茶馆行艺,称为“坐馆”。二是临时入茶馆行艺,唱几段,收了钱便离去,称为“打老闯”、“钻黄馆”。

“出堂会”即艺人受邀到顾主家中演唱。一些大户人家遇婚丧节庆、生朝满日,即请艺人(包括魔术等)到家中演唱以增热闹喜庆的气氛,这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本土著名作家李劼人先生曾抄过其“外家家存的一本旧账簿……乃系一百余年前一桩大丧事的用账”,发表在1945年的《风土什志》上。其下卷记有一笔“堂会”用账,系李劼人先生的外曾祖为其母亲做60大寿所请的“堂会”,时间是清道光二十一年八月(1841,9),此账记有:“十六、十七、十八日福泰班戏钱四十千文……初八、初十、十一日洋琴钱四千文。”这记载实在太过简单,但毕竟告诉了我们一百六十多年前“洋琴”出堂会的些许信息。

前引《晋省记》亦记有在朋友家做客时“茶罢排席,忽有二花至,俱廖姓,长者名么,风致婀娜,弹唱俱佳……俄又一花至,姓牟名红玉……色艺俱妙,弹唱数曲……宾主俱沉酣大醉”。 此是作者记载在合州的事,可见除成都外,四川各地均有此风尚。

“沿街卖唱”,此类多属色艺稍次的一些艺人,即《成都通览》所说:“有瞎子携胡琴者,有女子抱月琴者,有陕人弹太仓弦者,有唱小曲者,每折戏不过费钱四十文。公馆内多喜之,外则贫民沿街聚唱,亦有可听者。”

同类推荐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淡的边缘,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边缘美丽。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海的边缘,平及暴烈之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幸福与痛苦之间。边缘之人往往麻木。空灵与物化之间,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边缘寂寞。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生存与毁灭之间,于求生和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人怀警惧,江的边缘,心无块垒,是水的边缘。,咸的边缘。远离了神话之后,是生的边缘
  • 春醪集

    春醪集

    本书是才子作家梁遇春珍藏版散文集,收录了《春醪集》和《泪与笑》以及书话、书信,是梁遇春26年短暂年华的丰富结晶。王蒙推荐,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现代中国散文的奇异之作,“中国的兰姆”昙花般的青春絮语。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现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现代文学发展概论

    本文从公元前文学精品,中世纪文学精品,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十九世纪文学精品四个部分讲述了世界现代文化发展概论。
热门推荐
  • 白色驯鹿传奇

    白色驯鹿传奇

    一群驯鹿的领头是一头漂亮而健硕的雌驯鹿,它把所有的爱和智慧都给了最宝贝的白色驯鹿,白色驯鹿跟着聪慧的妈妈学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强大,后来有一次,人们打算在这群驯鹿里挑一头最壮实的来拉雪橇,他们选中了白色驯鹿,各种比赛也获得了荣誉。不久之后即将开展内战的消息传遍了挪威城,在白色驯鹿的帮助下,阻止了这场战争的爆发,而那个企图出卖祖国的叛徒,跟着白色驯鹿一起消失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借助游戏测智力(超级智商训练营)

    借助游戏测智力(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精选了这些全球著名学校的经典智力测试游戏,里面既有暗含机关的巧思妙解,又有别出心裁的逻辑挑战。锻炼你的分析力、计算力、观察力、想象力,象形力、判断力、创新力、思辨力以及逻辑思维九种能力,发散思维。迎接挑战,你准备好了吗?赶快来接受挑战吧。
  • 锦上花

    锦上花

    安国公府的五小姐知书达理,貌美如花,还做得一手出神入化的药膳,不只把病弱的兄弟养得白白胖胖,还调理好了老皇帝的陈年旧疾。人人都说,五小姐前程似锦,将来必有不得了的造化,前来求娶者恨不得踏破国公府的门槛,谁料她纤手一指,却嫁了本朝最恶名昭彰的京城一霸。这是一对互相嫌弃的冤家从相杀到相爱的有趣故事~
  • 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读一本好书,犹如和一个优秀的人成为朋友,本书将让你和100个成功的人成为朋友。100位名人的成长经历,犹如100个锦囊妙计,在你需要的时候,一一打开,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开阔。
  • 冰山大人的豪门妻

    冰山大人的豪门妻

    立志要当商界女强人,一毕业却被老爸忙不迭地打包相亲送人,安雅欣不能忍。相亲的对象还是个冷心冷肺还情商低的面瘫男,她爸这是打算让两个工作机器人在家里两两相望?抵死不从还是被算计联姻,她本以为自己能冷漠对待这段婚姻,但还是落得一身伤痕。江逸辰,娶了我你还敢招惹别的女人,那就不要怪我狠。
  • 傲世逆天妃:西游驭妖师

    傲世逆天妃:西游驭妖师

    傲雪迎寒举无亲,一笛魂曲话凄凉。一个出身不明的少女,一段不为人知的灭门惨案。一块神秘无比的石牌,一群来自异界的奇怪驭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牛魔王等穿越时空来到云起大陆,能否帮助徐傲雪重拾仙灵,成为绝代上仙,统一云起大陆,找出灭掉徐家的真凶?
  • 白衣卿相

    白衣卿相

    “哎,你听说了吗,这次的文武状元是同一个人啊!”“听说那个文武状元长得比女子还要美三分呐!”“而且他才15岁,又是全国首富佟云的亲侄子!皇上当场就封了他做兵部侍郎呢,圣恩深隆啊!”听到这些传言,青衣男子白皙有力的手握着茶杯,细长的丹凤眼微眯着,望着茶杯,眼神深邃而遥远:莫君语,这个一夜之间名满帝都的男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说是佟云的侄子,可是他之前的经历竟然是无迹可查!想到这,他的眉心微蹙了下。今晚,父皇会设宴款待今科状元及众举子,届时再做试探吧。他和她最终留下谜一样的结局……
  • 绿手掌

    绿手掌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列女传

    列女传

    ,中国古代妇女史。也是一部指导女性言行的书。《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拥抱太阳的月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