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700000013

第13章 《朱子語類》俗語詞研究(6)

又,“審擇”此義宋前已見,如周晏嬰《晏子春秋》卷三《內篇問上》:“對曰:‘審擇左右。左右善,則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惡分。’”又《漢書》卷七二《王吉傳》:“行發於近,必見於遠,故謹選左右,審擇所使;左右所以正身也,所使所以宣德也。”《漢語大詞典》釋“審擇”為“審察選擇”,未及此義。

【剔出】

共2見,有兩個義項:

①挑選,挑出。1見:

“潜雖伏矣,亦孔之昭!”詩人言語,只是大綱説。子思又就裏面剔出這話来教人,又較緊密。寓。(卷62,頁1503)

另如宋趙時庚《金漳蘭譜》卷中《堅性封植》:“或者於此時分一盆吳蘭,吝其盆之端正,則不忍擊碎,因剔出而根已傷,暨三年培植始能暢茂。”又宋洪邁《夷堅志》乙卷四《劉氏女》:“衆為尋索,得之户外。履幇帛已裂,剔出紙一片,濶三寸許,有天字滿行。”又明楊士奇《東里續集》卷一六《禮記集說二集》:“《大學》、《中庸》剔出,合《語》、《孟》為四書,《投壺》、《奔喪》二篇歸之《儀禮》。”

按:“剔”,義即“挑選”,《朱子語類》文例中言子思從“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一語中挑出“慎獨”一詞來教人。

②去除,去掉。1見:

又問:“孟子言性,與伊川如何?”曰:“不同。孟子是剔出而言性之本,伊川是兼氣質而言,要之不可離也,所以程子云:‘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道夫。(卷4,頁67)

按:《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可見,孟子只言“天命之性”,異于“伊川是兼氣質而言”,故文例中說“孟子是剔出而言性之本”。顯而易見,“剔出”義即“去除,去掉”。此詞此義宋文獻中不乏用例,如宋陸佃《埤雅》卷三《釋獸·麝》:“蓋麝絕愛其香,毎為人所迫逐,勢且急即自投髙巖,舉爪剔出其香。”其中,“剔出其香”謂麝情急之中去除身體臍部的香線。又宋宋祁《王勃傳·糾謬》:“張氏貴公子,多食客,何以謬誤至此。剔出以不誤觀者。”又明方以智《一貫問答》:“世自遁世則不落有無,唯聖者能之。此乃剔出聖體,與人着眼。”

【統要】

統領,要領。3見:

或問讀書未知統要。曰:“統要如何便會知得?近來學者,有一種則舍去冊子,却欲於一言半句上便要見道理;又有一種,則一向汎濫不知歸着處,此皆非知學者。須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間,自然見個道理四停八當,而所謂統要者自在其中矣。”履孫。(卷11,頁182)

另如宋蘇軾《孟軻論》:“自孔子沒,諸子各以所聞著書,而皆不得其源流,故其言無有統要。若《孟子》,可謂深於《詩》而長於《春秋》者矣。”又宋釋曉瑩《羅湖野録》卷三:“至於宗門統要機緣,無不明之以頌。古今名僧行實,無不著之以傳。”又宋蔡襄《端明集》卷一《右尹師魯》:“刃迎縷析解統要,其間大意可得詳。”

按:以上文例中“統要”義即“事物的統領,要領”。此詞此義宋前有見,如後周竇儼《上治道事宜疏》:“乃三緘於統要之司,獨善於兼濟之職。”

【閑說話】

憑空說。2見:

如今士大夫,但說據我逐時恁地做,也做得事業;說道學,說正心、修身,都是閑說話,我自不消得用此。賀孫。(卷108,頁2686)

若是有志樸實頭讀書,真箇逐些理會將去,所疑直是疑,亦有可答。不然,彼己無益,只是一場閑說話爾,濟得甚事!謙。(卷121,頁2940)

此詞此義宋及以後文獻中屢見,如宋陳起《江湖小集》卷四《遣懷》詩:“只知閑說話,但覺旅懷開。”又宋邵雍《擊壤集》卷七《每度過東街》詩:“只知閑說話,那覺太開懐。”又宋陸九淵《象山集》卷六《與包詳道》:“某但與敏道說此,皆是閑説話,皆緣不自就身已著實做工夫,所以一向好閑議論。”又明王陽明《傳習錄》卷上:“今若知得宗旨時,即說兩個亦不妨,亦只是一個;若不會宗旨,便說一個,亦濟得甚事?只是閑說話。”

按:“閑”,義即“憑空地,漫無邊際地”,如六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句》:“據事似閑,在用實切。”詹鍈義證引牟世金曰:“閑,空,指沒有實際意義。”文例中“閑說話”,義為憑空說。

【羨文】

即“衍文”。謂因說解、傳寫等原因多出來的字。1見:

問:“先生說鄭漁仲以‘東為北江入於海’為羨文,是否?”曰:“然。今考之,不見北江所在。”廣。(卷79,頁2027)

按:“羨文”為訓詁術語,謂因說解、傳寫等原因而出現多出文字的現象。宋代重經學研究,此詞此義屢見於宋文獻,如宋胡瑗《周易口義》卷四《上經·臨》:“《象》曰:‘未順命也’者,此‘未’字當爲羨文。”又宋王柏《魯齋集》卷一一《跋沙隨易雜記贈賈師父》:“念是書考核之精,辨析之詳,疏其羨文缺字之相承,訂其分章絶句之或異。”又宋晁公遡《嵩山集》卷四五《答陳震秀才論易書》:“‘履霜堅冰,隂始凝雲’者,‘堅冰’蓋為羨文,足下不此之疑,而疑‘髙墉之射’,何者?”又,“羨文”亦作“衍文”,如《朱子語類》卷四七:“‘性習遠近’與‘上智下愚’本是一章。‘子曰’二字,衍文也。”宋後沿用此義,例不贅。

【養衛】

調養,養護。1見:

吳公濟云:“逐日應接事物之中,須得一時辰寧靜,以養衛精神。要使事愈繁而心愈暇,彼不足而我有餘。”其言雖出於異說,然試之亦略有驗,豈周夫子所謂主靜者邪!道夫。(卷12,頁220)

按:吳公濟是朱熹好友,朱熹《晦庵集》卷四三《答吳公濟》一文中就“夫子專言人事生理,而佛氏則兼人鬼生死而言之”之說與之進行了討論。《朱子語類》卷一一三:“向見吳公濟為此學,時方授徒,終日在裏默坐。諸生在外,都不成模樣,蓋一向如此不得。”可見,吳公濟主張調養元氣,持靜守默以修身,文例中所言“養衛精神”,就是指要調養精神元氣。此詞此義宋前已見,如南朝宋釋惠琳《武丘法綱法師誄并序》:“慈姑經營,託是養衛。爰逮三五,聰韻特挺。”

【銀朱】

本謂朱砂樣紅色顏料,亦借指蘸寫朱砂樣紅色顏料的書畫筆。1見:

某二十年前得《上蔡語錄》觀之,初用銀朱畫出合處;及再觀,則不同矣,乃用粉筆;三觀,則又用墨筆。數過之後,則全與元看時不同矣。大雅。(卷104,頁2614)

按:文例中“銀朱”與“粉筆”、“墨筆”相對而言,謂蘸寫朱砂樣紅色顏料的書畫筆。關於“銀朱”的製作方法和流程,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七《銀朱》:“桂人燒水銀為銀朱,以鐵為上下釜,下釜如盤盂,中置水銀,上釜如蓋,頂施竅管,其管上屈,曲垂於外。二釜函蓋相得,固臍既密,則别以水浸曲管之口,以火灼下釜之底,水銀得火則飛,遇水則止。火熯體乾,白變而丹矣。其上曰頭朱,次曰次朱,次者不免雜以黃丹也。”同時,因“銀朱”這種化學物質色紅,故可作為書畫所用,宋謝采伯《密齋筆記》卷四:“銀朱方用得二百餘年,古畫皆以朱色别,畫之久近可以此辨。”《漢語大詞典》義項②釋為“即硫化汞。無機化合物,分子式Hgs,鮮紅色的粉末,有毒。由汞和硫混合加熱昇華而得。用作顏料和藥品”,未釋其借代義;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銀朱》為首例,偏晚。

【劄脚】

立脚,站住脚。1見:

“主忠信”是劄脚處,“徙義”是進步處。漸漸進去,則德自崇矣。方子。(卷42,頁1086)

除《朱子語類》外,另如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一二五《炎興下帙二十五》:“以主上天資英睿,春秋鼎盛,尚劄腳未得,敵營近在江北,太后抱負聴朝,將來秋深,事當何如?”又宋李光《莊簡集》卷一四《與程伯寓書》:“若未到任,便劄脚與朝廷理會錢糧,則是建康又産一光世也。”又宋李曾伯《可齋續藁》後卷五《同洪漕乞修潭州城奏》:“臣等深惟國慮,且為民憂,既無劄脚以為保聚之規,莫知下手以圖備御之畫。”查考文獻,此詞宋後基本未見。

【摘撮】

抽取,選取。1見:

某最不要人摘撮。看文字,須是逐一段、一句理會。賀孫。(卷10,頁167)

按:“摘撮”乃同義複合,皆有“摘取,選取”義。“摘”,本指採摘,《說文·手部》:“摘,拓果樹實也。”《廣雅·釋詁一》:“摘,取也。”在此基礎上,引申指“選取,抽取”。“撮”亦有此義,如《史記·太史公自序》:“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摘撮”此義屢見於宋及以後文獻,如宋劉弇《龍雲集》卷二八《策問中》:“又有西晉之杜預者,彼范寧幾矣。其失顧多,在於摘撮衆家而寡所自負。然則求不畔於經者,獨誰乎?”又宋王栢《魯齋集》卷八《答葉通齋》:“南軒類聚言仁,此却是摘撮看文字,朱子病之。”又元史伯璿《四書管窺》卷一《大學》:“後面一‘在’字與三綱領三個‘在’字各有所指,何嘗相應而通?不顧組文,摘撮附會,惑人甚矣。”

【走脚】

走形,走樣。1見:

遁詞是既離後走脚底話。如楊氏本自不“拔一毛而利天下”,却說天下非一毛所能利;夷子本說“愛無差等”,却說“施由親始”;佛氏本無父母,却說《父母經》,皆是遁辭。人傑。(卷52,頁1272)

按:“遁詞”一說出自《孟子·公孫丑上》:“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其中,“遁詞”指用以搪塞支吾的話,正因如此,故往往容易出現前後矛盾、詞不達意等情況,義即走形、走樣。“走脚”此義早見於後蜀何光遠《鑒誡錄》卷二《鬼傳書》:“其塊即趙畚相公墳也,年代深遠,碑文磨滅,走脚損缺,肖字存焉。”其中,“走脚損缺”是說碑文因年代久遠而走形變樣,破損殘缺。《漢語大詞典》釋“走脚”為“跑腿”。未及此義。

【轉調】

謂行文的筆法、風格等發生變換。2見:

莊子是箇轉調底。老子列子又細似莊子。(卷125,頁2991)

莊子比老子便不同。莊子又轉調了精神,發出來粗。列子比莊子又較細膩。僩。(卷125,頁2996)

按:參同卷賀孫錄:“又云:‘莊子文章只信口流出,煞高。’蔡云:‘列子亦好。’曰:‘列子固好,但說得困弱,不如莊子。’問:‘老子如何?’曰:‘老子又較深厚。’蔡云:‘看莊周傳說,似乎莊子師於列子。云先有作者如此,恐是指列子。’”此文段所錄是關於莊子、老子、列子行文方面的比較分析,說明其不同的筆法和風格。另如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卷一〇二《送丁琰序》:“篇中所見逺,而其行文轉調處似不免樸遬紆蹇之病,故不英爽。”《漢語大詞典》收列兩個義項:①填詞術語。即增損舊腔,轉入新調。②音樂術語。在某調樂曲的中途臨時轉入他調。轉調是音樂發展的重要手法之一,能豐富樂曲的表現力。也叫變調或移調。未及此義。

【轉關處】

謂事物或事理的關鍵所在。3見:

格物是夢覺關。誠意是善惡關。……又曰:“誠意是轉關處。”又曰:“誠意是人鬼關!”誠得來是人,誠不得是鬼。夔孫。(卷15,頁298)

如橫渠說釋氏有“兩末之學”,兩末,兩頭也,卻是那中間事物轉關處都不理會。賀孫問:“如何是轉關處?”曰:“如致知、格物,便是就事上理會道理。理會上面底,却棄置事物為陳迹,便只说箇無形影的道理。”賀孫。(卷121,頁2939)

按:參卷十五“誠意是善惡關”,“誠意是人鬼關”之說,可見“轉關處”指的是事物或事理的關鍵所在,具有承前啟後或承上啟下的決定作用。此詞此義宋後有見,如明張次仲《周易玩辭困學記》卷一三《本義右第二章》:“孫質菴曰:‘吉凶皆已定之局,轉關處全在介悔兩字。’”又清陸隴其《三魚堂文集》卷五《答秦定叟書》:“然考《紫陽大指》中載《答何叔京三書》而評之曰:‘此三書實先生一轉關處也,則猶似未脫陽明之窠臼者。’”

【振策】

敦促,推進。1見:

如今看道理未精進,便須於尊德性上用功;於德性上有不足處,便須於講學上用功。二者須相趲逼,庶得互相振策出來。賀孫。(卷94,頁2371)

按:“振”有“敲擊”義,如《荀子·議兵》:“然而秦師至,而鄢郢舉,若振槁然,是豈無固塞隘阻也哉!”楊倞注:“振,擊也。”在此基礎上,可引申指“敦促,督促”。“策”亦有“督促”義,如南朝梁簡文帝《吊道澄法師亡書》:“宜應共相策勉,弘遵舊業。”其中,“策勉”謂督促勉勵。《朱子語類》文例中言“二者須相趲逼,庶得互相振策出來”,是說“尊德性”與“道問學”之間能相互敦促,相互推進。除《朱子語類》外,此詞此義宋文獻有見,如宋趙孟堅《彛齋文編》卷三《興聖寺蔬地記》:“愚來至之日,上漏旁穿,隳廢滋甚。愚力加振策,以經以營,逮二三年,漸漸修舉。”其中“力加振策”,是說對此事大加敦促,大力推進。又,“振策”亦有“救助,扶持”義,如明夏良勝《中庸衍義》卷四:“是年秋,有隂沴之災,而冬大饑,所以振策之者,有不備矣。”《漢語大詞典》僅釋“振策”為“揚鞭走馬”,未及此義。

【執定】

持守,把定。10見,例如:

聖人却看見這箇上面都有那隂陽底道理,故説道讀《易》不可恁逼拶他。歐公只是執定那“仰觀俯察”之説,便與《河圖》相礙,遂至不信他。渊。(卷76,頁1943)

故聖人不以人心為主,而以道心為主。盖人心倚靠不得。人心如船,道心如柁。任船之所在,無所向,若執定柁,則去住在我。璘。(卷78,頁2009)

問:“氣質之害,直是今人不覺。非特讀書就他氣質上説,只如每日聽先生説話,也各以其所偏為主。如十句有一句合他意,便硬執定這一句。”胡泳。(卷121,頁2932)

按:“執”,義即“執持,持守”,《廣韻·緝韻》:“執,守也。”如《禮記·曲禮上》:“虛坐盡後,食坐盡前。坐必安,執爾顏。”鄭玄注:“執,猶守也。”可見,“執定”即持守,把定。

又,“執定”此義早見於唐五代禪宗語錄,如唐釋道世《法苑珠林》卷八八《罪行部》:“說有罪行者,但此罪行妄見境染。執定我人取着違順,便令自他皆成惡業。”又《神會語錄》:“如二乘執定,經歷劫數,如須洹在定八萬劫,斯陀含在定六萬劫。”《漢語大詞典》收列兩個義項:①猶堅持。②牢牢地拿着。兩個義項所用首例均為明代文獻,偏晚。並且,義項①、②似隨文釋義,可合併。《近代漢語大詞典》釋為“堅持,拿定主意”,欠妥;以《水滸全傳》為首例,偏晚。

【做工夫】

努力,用力,花力氣。397見,例如:

學者做工夫,當忘寢食做一上,使得些入處,自後方滋味接續。浮浮沉沉,半上落下,不濟得事。振。(卷8,頁134)

“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人更不知去操舍上做工夫,只去出入上做工夫。(卷59,頁1401)

又曰:“萬理皆具於吾心,須就自家身己做工夫,方始應得萬理萬事,所以《大學》說:‘在明明德,在新民。’”賀孫。(卷130,頁3117)

另如宋張栻《南軒集》卷二七《答戚德銳》:“須是體認公共底道理,此所貴日用間實做工夫,却不可想象臆度也。”又宋方逢辰《蛟峯文集》卷七《講義》:“孔子一部《論語》,盡是教人就起居飲食、應事接物上做工夫;孟子七篇,直敎人就心上存養。孔孟之敎人,豈有兩心二道,時不同也。”又明王陽明《傳習錄》卷中:“凡學者才曉得做工夫,便要識得聖人氣象。蓋認得聖人氣象,把做准的,乃就寧地做工夫去,才不會差,才是作聖工夫。”

按:亦作“做功夫”,如《朱子語類》卷六二必大錄:“未發時固要存養,已發時亦要存養。未發時固要省察,已發時亦要省察。只是要無時不做功夫。”又卷一一八:“嘗見一般朋友,見事便奮發要議論,胡亂將經書及古人作議論,看來是沒意思。又有一般全不做功夫底,更沒下手商量處。”例不贅。

四心理評價類

心理評價類指的是人們內在的心理情感、心理活動以及對事物的價值評判、情感態度等。本部分選取54個詞條進行考釋。

【白屋起家】

謂出身貧寒。1見:

某遂言:“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至榮顯,皆說道功名是我自致,何關於乃祖乃父?則朝廷封贈三代,諸公能辭而不受乎!”賀孫。(卷107,頁2663)

另如宋孔武仲《清江三孔集》卷一一《代越州謝上表》:“言念臣少年筮仕,今逼華顛,白屋起家,晩塵青瑣。但以樸忠而自信,未嘗苟簡以求安。”又宋袁燮《絜齋集》卷一三《龍圖閣學士通奉大夫尚書黃公行狀》:“親為朝奉大夫,命服金紫,贈中奉大夫,妣沈氏、潘氏,俱贈碩人。繇白屋起家,赫然震耀。”又《大慧普覺禪師書》卷二六《答江給事》:“人生一世,百年光陰,能有幾許?公白屋起家,歷盡清要。”又清郝玉麟等《福建通志》卷六七《雜記》:“軒暮年謂諸子曰:‘吾白屋起家,平生不作欺心事,今位不副,夢常思其由。”

同类推荐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有人形容萧红,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更寂寞,她不是海棠,却比海棠花更为苦恋断肠。萧红,这个东北女子,犹如一朵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的海棠花,孤傲冰洁在那个零落纷扰的三十年代,是一抹凄艳亮丽的红。卧听着海涛声音的她,短暂生命里是如何承受这寂寞长途的呢?从她的文字里,或许可以找到零星解答。书中基本涵盖了萧红的所有散文,其中《商市街》相当于她与萧军同居时期的日记,而书信《致萧军》中更是袒露萧红热恋时的情态,更有她描写家乡生活和悼念祖父的散文,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萧红。
  • 美人何处

    美人何处

    安意如最新散文集,依然是解读古典,全书分两部分内容——解读古代美容时尚,通过赏析古代女性的经典故事,以其独有的特质为本,与当下美容话题形成对比、解析。如:杨贵妃的风韵和现今的减肥话题、金庸笔下小龙女的清新和现今的美白话题等。解读古代情商高的美女。文字隽永,将古代美与现代美给予新的注释。如:褒姒以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爱情观、王宝钏一生倔强且悲凉的等待,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等。
  • 我扶着四川歌唱

    我扶着四川歌唱

    感谢一条北纬30。线,把浙江与四川的诗情画意联系在了一起,把“天堂”与“天府”联系在了一起,把诗人的炽热的心与我们四川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联系在了一起!旋律之一:蜀地遐思,栈道,剑门关,西昌发射基地参观记,冰川野浴,高山杜鹃,康定,折多山,折多河,塔公寺,丹巴县,藏羌古碉,雪山感觉,三星堆遗址断想,第几场雨下在昭化古城,金沙遗址,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都江堰的李冰,夜宿“九寨天堂”等。
  •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张海君编著的《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是一本讲述自信心的文集,这些精巧富有哲理的故事能让对自己没有信心内心昏暗的人重新找回对生活还有理想的自信。成功的人,不一定多么天才,但是他们都相信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可以。
热门推荐
  • 错惹酷总裁

    错惹酷总裁

    她是一个乐天派的女子,虽然还没有走出校门,但是困难的生活在她的眼中也都是美好的,在她的眼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她的个人格言是:找男朋友不要找太帅的,因为,咱看着顺眼,别人也看着舒服啊,所以,和她抢的人会变多,她不希望自己找男朋友的同时,把不安全的感觉也带回家,至于多金又帅气的男人吗?她还是在见到对方的第一瞬间就逃跑算了。他是天骏集团的总裁,冷峻而潇洒,个人格言是:谁惹了他,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他是建辉集团的总裁,温和而有礼,个人格言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就想走,门都没有。他是国际设计师,飘逸如风,帅气亮眼,个人格言是:只要遇见他看中的人,此生再也不会放手。他们三个是国内最优秀的青年之一,日常生活是媒体报刊挖掘的对象,所到之处,总是能引起女人们为之疯狂,他们多年不变的友谊在商业界更是被传为神话。‘呜呜呜,’她不过随手泼了他一杯咖啡而已,怎么就惹来了几朵甩不掉的烂桃花啊,她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他们的目光不要注意到她。当有一天这样的他们在机缘巧合下相遇之后,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请听芯云慢慢的给大家分解。—————————————————————————————————推荐自己的文《喋血宠妃》完结文《穿越为妾》云追月的文:《诱雏妃》
  • 神兵圣手

    神兵圣手

    一只神秘莫测的玉骨手,辗转流落偏僻小地。城中小子伊水,天生神识,却因断手不得不换上这只福祸难料的玉骨手。从此他开启了玉骨手的无上威能,只手闯荡三界!平小地!荡中界!闯上境!神兵、玄兵、奇兵、凡兵莫不俯首称臣!
  • 穿越恋之豹女奇缘

    穿越恋之豹女奇缘

    女主:麒麟;男主:梦天原也许是前生注定的缠绵,他和她穿越到神秘空间,爱情的甜蜜转眼被雨打风吹去,几许悲欢,到底怎样才能不再梦断?那暴戾的君王如此冷酷,幽暗深夜藏匿多少灾难,历经时空转换生死相恋,骑豹的少女啊,如何演绎这段旷世奇缘。。。。。。记住他为她唱过的歌吧: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爱是永远!
  • 孕妈妈40周生活全书

    孕妈妈40周生活全书

    为了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面对怀孕,女性应该如何去做呢?怎样才能使孕期生活更完美,家庭生活更幸福呢?这是每一位育龄妇女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才能顺利度过孕产期,既可以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又无损自身的健康,为此,我们编撰了次书,旨在帮助广大育龄妇女科学怀孕,健康度过孕产期。本书从准妈妈的角度出发,以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为目的,为保证母子平安而科学全面地论述了怀孕条件、孕前生活、孕期变化、营养饮食、生活保健、异常护理、安胎养胎、科学胎教、产前检查、分娩等方面的问题,让每一位准妈妈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自己的孩子。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大主宰之路

    大主宰之路

    叶武天一个无父无母的逆天之子,在遭遇世俗冷眼之后,开始了他的大主宰之路。
  • 冷的边山热的血

    冷的边山热的血

    当然。那我们的理解也应该向更广远的地方行进。以上作为序,既献给小说的作者,也就一定理解了人的存在,理解了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每一个士兵都是社会结构中的一员,他不能不与这个世界相通,而且与你与我都相通:就看你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合适而独特的通道(那怕是一座桥),也献给诚恳的读者。,这种理解不仅属于生活,而且属于文学——生活与文学都在如列车似的行进,当你真正理解了士兵,——《冷的边山热的血》应该说是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的:小说的作者理解了或正在理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末世君邪子筱

    末世君邪子筱

    地球忽然出现了一种怪物!谁也不清楚它的发源地在哪儿了,被这样的恐惧所替代。他们像是传说中的吸血鬼,但是他们没有俊美的躯壳;他们像是传说中的吸血僵尸,但他们没有僵硬的躯体。他们是感染了病毒的人类异化后的生物,拥有人类的躯体却嗜杀任何血肉的怪物!
  • 薄情总裁的替身妻

    薄情总裁的替身妻

    【求【收藏】O(∩_∩)O】,兄弟为他接风洗尘,他爱的只是她肩胛处的一朵百合、眉梢处的一颗痣……替身的悲哀,她四处躲窜,再嫁良人,为什么这么做?”出狱当天,他的一生,总统套房,他与她翻云覆雨,彻夜享欢——同患难,共缠绵,她是他的妻,她以为他怜她、爱她,为他甘受委屈;却不知从始至终,重生的爱恨情仇,吃穿都是为别人...“宁死…我再也不做别人的影子!它,偏偏。她唯一要的却是他最不能给的!她撕了她的衣服,当场换来他一记耳光…怀孕一月,她接连被逼抽血,孩子流产,她冷笑刺骨,他痛不欲生..大着肚子,全为她——他不知,受惊难产,她命悬一线;一年后,爱子却被他强行带走,冰天雪地,她跪晕在大门口…认清局势,她决意重生,百合的花语,新婚之夜,他却当着她未婚夫的面,将她绑于床上,强行夫妻之实…她不知,他是慕容集团呼风唤雨的神秘东家,却坐了三年的牢;她聪慧美丽,却是世人眼中三高的大龄剩女某天,她一把尖刀刺穿肩胛,鲜血淋漓,他仰天痛哭:“不,除了代表纯洁的爱,从来就不属于你..”一朵至死不渝的百合,一颗草里藏珠的黑痣,一断错情的露水姻缘,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她要什么,他都可以给,除了婚姻,还有…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