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700000011

第11章 《朱子語類》俗語詞研究(4)

【樁子】

起固定或穩定作用的柱狀物。2見:

如那射糖盤子樣,那北辰便是中心樁子。極星便是近樁底點子,雖也隨那盤子轉,却近那樁子,轉得不覺。義剛。(卷23,頁535)

按:此詞此義宋後文獻有見,如明徐光啓《農政全書》卷三一《養蠶法》:“軠車床髙與盆齊,軸長二尺,中徑四寸,兩頭三寸,四角或六角,臂通長一尺五寸,須脚踏。又繰車竹筒子宜細,鐵條子串筒,兩樁子亦須鐵也。”又清孔尚任《桃花扇》“一齊說:‘你每日倚着塞門樁子使喚俺,今以後叫你聞着俺的風聲腦子疼。’”《漢語大詞典》共收列兩個義項:①樹木等砍伐或折斷後殘留在地上的部分。②泛指可埋入地下的柱狀物。未及此義。

【蒸糊】

一種稠粥。1見:

他即告諭安存之,率城中諸富家,令出錢米,沽酒,買肉,為蒸糊之類。遂分民兵作三替,逐替燕犒酒食,授以兵器。賀孫。(卷101,頁2570)

按:“糊”,義即稠粥。《集韻·模韻》:“糊,煮米及麪為鬻。”文例中“蒸糊”,指的是一種稠粥名。此詞此義宋文獻有見,如宋周紫芝《太倉稊米集》卷四三《葛道人真贊》:“王屋山中美酒,漢家殿裡蒸糊。驚起一場大夢,變成滿面霜鬚。”其中,“王屋山中美酒”與“漢家殿裡蒸糊”相對,皆為相同句式結構,“蒸糊”為名詞,義謂稠粥。又宋周密《癸辛雜識》前集《健啖》:“自早達暮,賓主各飲酒三斗,豬、羊肉各五斤,蒸糊五十事。趙公已醉飽摩腹,而監押者屹不爲動。”

又,“糊”同“餬”,“蒸糊”亦寫作“蒸餬”,如宋丁謂《丁晉公談錄》:“必恐有公用錢州軍,及應文武臣僚、州縣官僚、僧道百姓有進蒸餬者,仰先具州縣、官位、姓名、蒸餬數目申來,待慿進呈,破係省錢支與一倍價錢回賜。”

【擲珓】

投擲杯珓以占卜吉凶。1見:

伏羲當時畫卦,只如擲珓相似,無容心。文蔚。(卷65,頁1612)

按:“珓”,《集韻·效韻》:“珓,杯珓,巫以占吉凶器者。”又《廣韻·效韻》:“珓,杯珓,古者以玉為之。”文例中“擲珓”謂投擲杯珓以占卜吉凶。此詞此義宋文獻中屢見,如宋費袞《梁溪漫志》卷九《烏江項羽神》:“紹興辛巳,敵犯淮南,過廟下駐軍,入致禱,擲珓數十,皆不吉。”又宋董嗣杲《廬山集》卷二《贈接泥渡下李廵檢》詩:“俟代尚爾遙,擲珓卜善還。”又元鄭光祖《全鐘離春智勇定齊》第一折:“這夢人人都有,這兩日春困,睡多夢多,我在前也曾抽籤擲珓,也曾與人圓夢來,如今賣龜兒卦的多了,不靈了。”

亦作“擲杯珓”,如宋朱翌《灊山集》卷一《嵗乙丑餘年四十有九矣因誦太白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復之句次其韻》詩:“今晨祖師前,一擲杯珓卜。”亦作“擲筊”,如宋曾慥《類説》卷三四:“一日遊香山寺,有婦人致一緹,於僧伽欄楯祈祝,擲筊瞻拜而去。”不同的是,“筊”是由竹片製作而成的占卜之具。

【作館】

坐館授徒。2見:

或以科舉作館廢學自咎者。曰:“不然,只是志不立,不曾做工夫爾。”伯羽。(卷13,頁246)

先生笑曰:“他舊曾去晁以道家作館,晁教他校正《闢孟子說》,被以道之說入心後,因此與孟子不足。後來所以抵死要與他做頭抵,這才是拗。人才拗,便都不見正底道理。”義剛。(卷119,頁2866)

按:“作館”謂擔任塾師,坐館授徒。《漢語大詞典》以元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趙清獻公》為首例,稍晚。

三教育教學類

教育教學類是指朱熹在傳道授業中及師徒問學論辯時廣泛涉及到的關於治學修身、義理闡釋、詞義訓詁等方面的俗語詞。本部分選取35個詞條作為考釋對象。

【般涉】

謂轉移目標,泛泛涉獵。1見:

大凡讀書,不要般涉。但溫尋舊底不妨,不可將新底來攙。道夫。(卷11,頁185)

按:“般涉”一詞,字典辭書解釋各異,研究者亦各執其說。《宋語言詞典》“搬涉”謂“移換、攙雜。亦作‘般涉’。”見第11頁。《近代漢語大詞典》釋“般涉”為“同‘搬涉’”,即“看書不循次序,經常跳躍或一書未竟另換一書”。見第49頁。李敏辞博士论文《〈朱子語類〉的文獻學研究》對“般涉”一詞進行了討論,釋義為 “雜亂涉獵。……‘般’通‘斑’,有‘紛亂、雜亂’的意思。”見第78頁。趙金丹碩士論文《〈朱子語類〉新詞新語初探》對“般涉”一詞進行了解釋, “雜亂涉獵。‘般’通‘斑’,有‘雜亂’意。亦作‘搬涉’”。見第14頁。“般”,《玉篇·舟部》:“般,運也。”唐羅隱《寄楊秘書》詩:“會待與君開秫甕,滿船般載鏡中行。”其中,“般載”即“搬載”。《正字通·手部》:“搬,擊字重文,今俗音般,作搬移字。”唐呂岩《七言》詩:“千日功夫不暫閑,河車搬載上昆山。”在此基礎上,“般”引申指“轉移”,若望文生義為‘般’通‘斑’,似不妥。“涉”,有“涉獵”義,如《漢書》卷五一《賈山傳》:“山受學袪,所言涉獵書記,不能爲醇儒。”顏師古注:“涉若涉水,獵若獵獸,言歷覽之不專精也。”可見,“般涉”義即讀書治學不專精,好轉移目標,泛泛涉獵。亦寫作“搬涉”,如《朱子語類》卷一〇四道夫錄:“讀書須純一。如看一般未了,又要搬涉,都不濟事。”

又,參同書卷一一僩錄:“人做功課若不專一,東看西看,則此心先已散漫了,如何看得道理出。”又卷一九去偽錄:“人讀書,不得攙前去,下梢必無所得。如理會《論語》,只得理會《論語》,不得存心在《孟子》。”又卷四八木之錄:“看文字,不要般遞來說。方說這一事未了,又取那一事來比並說。般來愈多,愈理會不得。”又卷一一閎祖錄:“學不可躐等,不可草率,徒費心力。須依次序,如法理會。一經通熟,他書亦易看。”其中,“躐等”謂不按次序,轉換目標。如《禮記·學記》言,“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孔穎達疏:“踰越等差。”以上文例中“不專一,東看西看”、“不得攙前去”、“不要般遞來說”、“不可躐等,不可草率”等語皆是從正反不同方面說明讀書治學要純一,不要轉移目標,泛泛涉獵,而不能隨文釋義為“看書不循次序,經常跳躍或一書未竟另換一書”。

另,“搬涉”一詞宋前未見,宋後基本未用。“般涉”一詞宋前已產生,指樂律宮調名,早見於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平聲羽七調》:“第一運中呂調,第二運正平調,……第六運般涉調,第七運高般涉調。”“般涉”一詞用作“謂轉移目標,泛泛涉獵”義主要見於《朱子語類》,以及朱子後學對朱子講學語錄的整理輯錄等相關文獻中,如宋真德秀《西山讀書記》卷三一《朱子傳授》:“又曰:‘讀書須純一。如看一般未了,又要般渉,都不濟事。’”宋張洪等編《朱子讀書法》、明呂柟《朱子抄釋》等文中亦有《朱子語類》文例沿用。除此外,“般涉”主要指樂律宮調與曲牌名。

【材料】

喻事物的基礎。10見,例如:

天地之間,何事而非五行?五行陰陽,七者滾合,便是生物底材料。謨。(卷94,頁2368)

曰:“公是仁之方法,人是仁之材料。有此人,方有此仁。蓋有形氣,便具此生理。若無私意間隔,則人身上全體皆是仁。如無此形質,則生意都不湊泊他。”銖。(卷95,頁2454)

“幾善惡”,便是心之所發處有箇善有箇惡了。“德”便只是善底,為聖為賢,只是這材料做。(卷116,頁2796)

按:以上文例中“材料”一詞,喻事物的基礎。另如元金履祥《大學疏證》:“知者心之知,意者心之發也。上而致知誠意,乃正心之材料;下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正心之推拓。”《漢語大詞典》收列四個義項:①可以直接造成成品的東西。②提供著作內容的事物。③指供參考用的資料。④比喻適於做某種事情的人才。未及此義。

【叉手並脚】

謂兩手交於胸前,雙脚合併,以示恭敬。1見:

今日人才之壞,皆由於詆排道學。……如今士大夫,但說據我逐時恁地做,也做得事業;說道學,說正心、修身,都是閑說話,我自不消得用此。若是一人叉手並脚,便道是矯激,便道是邀名,便道是做崖岸。須是如市井底人拖泥帶水,方始是通儒實才!賀孫。(卷108,頁2686)

按:“叉手”謂两手在胸前相交,“並脚”謂兩脚合併,皆以示恭敬。文例中“叉手並脚”一詞,與文中所言“拖泥帶水”的“通儒實才”形成鮮明對比,用以形容人的恭敬之態。此詞此義在宋及以後文獻中屢見,如《古尊宿語錄》卷三八:“拽下繩床,落脊棒趁出三門,再教行脚,與伊為增上緣也,與宗門出得氣,更向其中叉手並脚唱諾,撮他野狐涎唾。”又明陶宗儀《書史會要》卷九《書法》:“吳傳朋姿媚傷妍,姜堯章太守繩墨,則貽叉手並脚之議。大要探古人之玄微,極前代之工巧,乃為至妙。”

又,“叉手並脚”亦寫作“扠手并脚”,如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一五:“江南李後主善書,嘗與近臣語書,有言顏魯公端勁有法者,後主鄙之曰:“真卿之書,有法而無佳處,正如扠手并脚田舍漢耳。”其中“扠手并脚田舍漢”,是說顏真卿書法雖有楷書之法而無優美之處,這一缺陷就好比鄉巴佬雖恭敬老實而無自然灑脫之狀。

【參研】

琢磨,思考。1見:

且先讀《典》《謨》之書,《雅》《頌》之詩,何嘗一言一句不說道理,何嘗深潛諦玩,無有滋味,只是人不曾子細看。若子細看,裏面有多少倫序,須是子細參研方得。謙。(卷8,頁141)

按:“參”有“琢磨,研究”義,《集韻·覃韻》:“參,謀度也。”《韓非子·內儲說上》:“夫聽所信之言,而子父為人僇,此不參之患也。”其中“不參之患”,就是指不加思考琢磨而遭致的禍患。“研”有“思考,思慮”義,如三國魏潘勗《冊魏公九錫文》:“君研其明哲,思帝所難,官才任賢,羣善必舉。”李善注引鄭玄《周易》注:“研,喻思慮。”《朱子語類》文例中“子細參研”,是說要仔細琢磨,仔細思考。另如宋張詠《乖崖集》卷四《公暇偶作》詩:“時文鍊漉敎歸正,聖易參研盡入微。”又明周宗建《論語商》卷上《篤信章》:“這局段須從心性上打合,若不仔細參研,徹底融會,縱饒有識有力,做成豪傑手段,畢竟不是聖賢結果。”又清喻昌《醫門法律》卷一〇《關格論》:“後世以無成方依傍,其中玄言奧義,總不參研,空存其名久矣。”

【馳走】

謂心思躁動遊離。2見:

又曰:“讀書須將心帖在書冊上,逐字看得各有著落,方好商量。須是收拾此心,令專靜純一,日用動靜間都在,不馳走散亂,方看得文字精審。”銖。(卷120,頁2901)

大凡學者須是收拾此心,令專靜純一,日用動靜間都無馳走散亂,方始看得文字精審。如此,方是有本領。(卷11,頁177)

此詞此義宋文獻中屢見,如宋蘇轍《欒城後集》卷五《和子瞻沉香山子賦》:“有神居之,漠然静一,六為之媒,聘以六物。紛然馳走,不守其宅。”又宋張君房《雲笈七籖》卷八九《諸真語論·經告》:“心性馳走,欲求真道,不知身心,即是真道。”又宋黃庭堅《山谷别集》卷一七《與徐師川書四》:“古人云:‘縱此欲者,喪人善事;置之一處,無事不辦。’讀書須靜室焚香,令心意不馳走。”

按:“馳”有“躁動,遊離”義,《淮南子·主術訓》:“昔者神農之治天下也,神不馳於胸中,智不出於四域,”高誘注:“言釋神安靜,不躁動也。”以上文例中“馳走”謂心性躁動遊離。《漢語大詞典》收列義項二:①快跑;疾馳。②猶奔走。為一定目的而進行活動。未及此義。

【點化】

共4見,有兩個義項:

①點撥,啟悟。3見:

又曰:“江西人大抵秀而能文,若得人點化,是多少明快!蓋有不得不任其責者。”(卷116,頁2799)

純夫議論,大率皆只從門前過。資質極平正,點化得,甚次第,不知伊川當時如何不曾點化他。(卷136,頁3246)

另如宋陳埴《木鍾集》卷一《論語》:“夫子知曾子做多端工夫了,著得一貫道理,點化他。惟曾子理會得過處,故一唯之外,餘無辭。”又宋張繼先《沁園春》詞:“奇哉。妙道難猜。鮮點化,愚迷成大材。”又明王陽明《傳習錄》卷下:“先生曰:‘學問也要點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當。不然,亦點化許多不得。’”

②加工,變化。1見:

古人於小學存養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學,只就上面點化出些精彩。古人自能食能言,便已教了,一歲有一歲工夫。至二十時。聖人資質已自有十分。大學只出治光彩。淳。(卷7,頁125)

另如宋吳可《藏海詩話》:“李光遠《觀潮》詩云:‘默運乾坤不暫停,東西雲海焠陽精。……’‘默運乾坤’四字重濁不成詩,語雖有出處,亦不當用,須點化成詩家材料方可入用。”又金王若虛《滹南詩話》卷二:“山谷之詩,有奇而無妙,有斬絶而無橫放,鋪張學問以爲富,點化陳腐以爲新,而渾然天成,如肺肝中流出者,不足也。”

按:從上下文語境看,文例中“點化出些精彩”與“出治光彩”之說義同,都是指變化出精彩。《漢語大詞典》“點化”義項⑤“指點”義,以《朱子語類》此例證為引,不妥。《近代漢語詞典》釋作“發揮”,未確。

【點注】

點斷句讀,評議文句。1見:

某曾見大東萊之兄,他於六經三傳皆通,親手點注,並用小圈點。注所不足者,並將疏楷書,用朱點。無點畫草。某只見他《禮記》如此,他經皆如此。賀孫。(卷10,頁175)

另如宋吳淑《江淮異人錄》卷上《潘扆》:“能背本誦所未嘗見書,或卷而封之,置之於前,首舉一字,則誦之終卷,其間點注塗乙,悉能知之。”又《金史》卷一○七《高汝礪傳》:“明昌五年九月,章宗詔宰執,舉奏中外可為刺史者,上親閱闕點注,蓋取兩員同舉者升用之。”亦寫作“點註”,如宋岳珂《九經三傳沿革例·句讀》:“惟蜀中字本,興國本併點註文,益為周盡,而其間亦有於大義未為的當者。”

按:“點注”此義宋前已見,如《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肅傳》:“自魏初征士敦煌周生烈,明帝時大司農弘農董遇等,亦歷注經傳,頗傳於世。”東晉裴松之注:“又雖有精者,而台閣舉格太高,加不念統其大義,而問字指、墨法,點注之間,百人同試,度者未十。”《漢語大詞典》收列三個義項:①點染注色。②注入。③同“點”【點】 :指書法上的點頓。《初學記》卷二一引晉成公綏《隸書體》:“彤管電流,雨下雹散,點星垂,挫安案。”見《漢語大詞典》卷12,第1357頁。。未及此義。《漢語大詞典訂補》增補義項“標點注釋”,以老舍《一些印象》為首例,偏晚。

【浮念】

猶雜念。謂種種虛浮不實的念頭。2見:

人心緣境,出入無時。如看一物,心便在外,看了即便在此。隨物者是浮念;此是本心,浮念斷,便在此。其實不是出入,但欲人知出入之故耳。方。(卷59,頁1403)

另如宋錢時《兩漢筆記》卷五《武帝》:“於此見帝天姿本髙,從前浮念,至是掃滅,而真見特達乃如此,漢祚之所以未艾歟!”又宋汪藻《浮溪集》卷三〇《題楚東吳文學湖隱閣》詩:“坐令浮念掃除盡,方寸淡泊寒如灰。”又宋李光《莊簡集》卷一《送孟博二首》詩:“豈無鄉土戀,浮念起即覺。汝歸暫歡顔,所念路悠邈。”又明顧璘《山中集》卷一《對雨》詩:“老病消浮念,迂疎冷舊知。獨憐山郭雨,能與靜相期。”

按:“浮”有“空虛,不切實際”之義,如《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吾年垂四十,在兵中十歲,厭浮語虛辭。”《朱子語類》文例中“浮念”與“本心”相對而言,指種種虛浮不實的念頭。又,“浮念”一詞宋前已見,如唐王維《戲贈張五弟諲三首》詩:“對君忽自得,浮念不煩遣。”又唐皎然《答俞校書冬夜》詩:“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

【敷繹】

陳述,敘述。2見:

《易》乃是卜筮之書,古者則藏於太史、太卜,以占吉凶,亦未有許多說話。及孔子始取而敷繹為《文言》《雜卦》《彖》《象》之類,乃說出道理來。學履。(卷66,頁1626)

及孔子始取而敷繹為《十翼》《彖》《象》《系辭》《文言》《雜卦》之類,方說出道理來。僩。(卷67,頁1658)另如宋劉攽《彭城集》卷二〇《吏部尚書蘇頌等可並兼侍讀制》:“誠得直亮正固、匪躬之士,敷繹誦説,日陳於前,其為益者,豈小補哉?”又宋黃裳《演山集》卷二八《謝賜貢舉勅令表》:“爰下增修之詔,參稽載籍,敷繹舊章,條目纎微,慮無遺策。”又宋綦崇禮《北海集》卷五《朝散郎楊萬里轉朝請郎制》:“若經若史,敷繹發揮,必期有補於聞見,固不徒倣古具文而已。”宋後一直沿用,例不贅。

按:“敷繹”乃同義複合,皆有“陳述”義。“敷”,《書·舜典》:“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孔傳:“敷,陳;奏,進也。”孔穎達疏:“敷者,佈散之言,與陳設義同,故為陳也。”又,《爾雅·釋詁上》:“繹,陳也。”《禮記·射義》:“射之爲言者,繹也。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己之志也。”孔穎達疏:“繹,陳也,言陳己之志。”《朱子語類》文例中“敷繹為《文言》《雜卦》《彖》《象》之類”,是說孔子將《易》分而說解其中的義理,陳述為《文言》、《雜卦》、《彖辭》、《象辭》等篇章,也就是“十翼”之說。

同类推荐
  • 精神自治(修订版)

    精神自治(修订版)

    透过《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作为读者,我游历了一个人的精神地理,被那些从未见过的神奇风光吸引。那风光在日常的旅游地图上是见不到的。我不敢断言这样的地理绝无仅有,但我确定的是,这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身兼多种文质的作家和作品。《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这样一个夜晚,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 我说嗯

    我说嗯

    这是一本四辑合成的短诗集,第一辑题名为《在路上》。包括《我说嗯》《等待》《我想告诉你》《敲门》在内,共计33首短诗。第二辑《局外者》中灯灯共收集了45首短诗。从《春天的敌人》开始,诗集进入了入第三辑组成。这一辑题名是《灌木丛》,别有意味。当一首《桃花劫》的闪现,灯灯似乎找到了必须革新自己以往的写作真谛,她的诗歌感觉又开始了新一程扫描。在整个第四辑《桃花劫》中,灯灯竟然放进了73首短诗,这是灯灯写作求新,求变,求质,求深的结果。与既往写作经验不同,灯灯把自己的写作视域,逐步从高山庙宇,内心墙壁,移向了烟火缭绕的尘世,移向身边的人事,移向历史场景、生活思考和文化反思。并逐渐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作。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本书是一部人生“圣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丛书,它所蕴藏的力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命运,它所记载的震铄古今的财富秘密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驭乱世

    驭乱世

    几个爱做梦的年轻男女,穿越时空来到一个历史架空的年代。他们爱玩,狂傲不羁,不屑一切。他们有的成了国王,有的成了武林高手。他们有着自己的交友手段,用心交流或者恐吓,手段多样!他们把现代社会的餐饮也带了过去,开着一间类似KFC的快餐店,风靡整个大陆。
  • 最让中国人怀念的古典爱情小说

    最让中国人怀念的古典爱情小说

    本书由十二篇白话短篇小说、十二篇赏析文章、十二幅彩图组成,小说中多篇曾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主要选自冯梦龙“三言”和李渔的经典著作。如诗语言,纯美彩绘,引领最温柔的古典情。
  • 舞动青春:误惹腹黑痞校草

    舞动青春:误惹腹黑痞校草

    【全文完】他外表俊朗无害,内里腹黑邪恶,不求上进只求每天玩得痛快;她外表美丽纯真,内里算计无数,储心积累隐藏自己的身份,只为能够摆脱过去的黑暗纠缠,然而一次异国的偶遇,一次无心的戏弄,命运将两个人牵扯在一起。当神秘的面纱逐步揭开,在面对危险的逐步迫近,他能否继续他的痞子无良?她能否够继续她的置身度外?
  • 荣王嫡妃

    荣王嫡妃

    设计界新宠,慈善拍卖会当晚,遭人背叛枪杀再度睁眼,她替了那生来带煞,被毒尼害死的宋家嫡女隐忍打磨三年,整垮刁蛮恶尼,她惟愿带着嬷嬷天地逍遥不曾想,宋府来人?十三年来首次探望,竟是接她回府,这背后,究竟有何阴谋?名门望族,高门大院,此去,是祸是福?煞女?蛮横?嚣张?一纸悔婚书,附赠诸多名号悔婚书下,所有人乐不可支:嫡女如何,还不是脚底烂泥!满城风雨之际,一人含笑,穿梭流言谩骂,无视世人,请旨赐婚十里红妆,所娶,宋家嫡女,许正妃之位,终身只此一妻当所有人唏嘘,天下女子捧心哀嚎,大叹:悲剧!她眸眼清淡,宠辱不惊:“天下传我如此不堪,你不惧?”他浅笑慵魅,目光深情:“我娶的是你,与天下人何干!”她,清雅疏狂,爱憎分明,世人皆道她蛮横嚣张、煞女无能却不知,她才是那蚌中璀璨明珠他,妖颜魅世,腹黑柔情,世人皆道他心如止水,不近女色却不知,他才是那世间最强痴情种初遇,她无意入了他的府,毁了他的琴,舍了求生玉簪他误会她的无意,派人将她扔出,扣了她的玉簪再见,他是名满天下,东昌六君子之首她是落魄煞女,遭人陷害栽赃他揽她入怀,低音迷离:“求我,我便保你毫发无伤!”她语调张狂,眸眼狠厉:“求我,我保你下半身无虞!”三根银针,赫然抵在他身下……这是腹黑妖孽与清雅狂女,扑倒反扑倒的故事,是两个祸害相携,亮瞎天下眼的传奇【小剧场一】“宋初玉,你这个蛮横嚣张的女人,本世子要休了你!”恭王世子凤无忧跛着脚叫嚣“我何时嫁了你?”某女淡淡一瞥,面色平静,照直前行“你、你、你,本世子要请旨,废除与你的婚约!”凤无忧扶着佳人玉臂,神色激动“你好大胆,竟然敢打伤世子!”贴心红颜上前搭腔拦路“滚,不然连你一起揍!”某女目露寒光,看向大胸挡路女贴心红颜秒闪无踪“待本世子休了你,你便是东昌弃妇,天下笑柄!”凤无忧舒畅狂笑“多谢多谢,不过婚约一日不除,作为诋毁我名声的报偿,我见你一次打一次!”“凭什么?”“与妓女厮混,如此草包败类,有违夫道,背着你未婚妻名号,我面上无光!”“宋初玉——!”【小剧场二】“玉儿,我等你自荐枕席!”“大门,直走,左转,不送!”“玉儿,不要害羞!”“好,我上你下!”某女顷刻将聒噪某男压倒某男呆愣半晌,随即目光含羞带怯“玉儿欢心,怎样都好!”“无耻!”“不无耻,你如何心甘情愿,到我怀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废柴杀手妻

    废柴杀手妻

    一句话简介:两只妖孽、两只妖孽,谈恋爱、谈恋爱,两只都是变态、两只都是变态,真可爱、真可爱。咳咳,来正式的:玩世不恭,懒散随性,她是杀手界至尊,号称妖帝,眼里却只容的下美食美酒,只因被XS病毒控制了神经中枢,才不得不受人驱使。一朝穿越,做了修真世家的废柴小姐。被抢了嫡小姐的位置,抢了未婚夫,抢了进传承之地接受传承的资格,她都不恼,只要不欺负到她眼前,她乐得过悠闲的日子,只是有些人啊,自己作死,那也不能嫌她心狠手辣。废柴也是会咬人的哦~人人皆知,夜家大小姐,貌若无盐,天生绝脉,嗜酒如命,又贪吃好美色,还有养僵尸的爱好,好巧不巧的处了对象,还是个双腿有疾、男身阴脉,还瞎眼的独眼龙,实在是绝配、绝配。夜绝欢冷笑,丑女配瘸夫?丫丫的,真是个废物,能压住劳资吗?其实这就是两只妖孽慧眼识英雄(流氓,扮猪吃老虎的故事。【无虐、轻松,请相信作者的节操(泥垢,大胆跳坑么么哒~】
  • 因祸得夫:报告师兄我穿越啦

    因祸得夫:报告师兄我穿越啦

    洗衣做饭嫌累,琴棋书画不会!未来皇帝围着她转,她认为是累赘!都快把皇宫闹得底朝天了,她还嫌受罪!这样的人,怎么就穿越了?虽然她在现代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咳咳,打得过小三,斗得过流氓!但是也没有必要穿越吧?穿越也就算了,可一穿越过去她成了行刺失败而锒铛入狱的刺客!原以为她就这样挂了,却没有想到蹲大牢蹲的她居然得到了王爷大儿子的青睐,还阴差阳错的成了皇帝的义女……宣传一下QQ群:425753695(小助手24小时在线互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