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900000030

第30章 付嘱品第十(4)

顿教法门今已留,著有《无我论》一百偈。后付法于迦那提婆。龙树大士:梵语Ngarjuna的汉译之名,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璨大师往罗浮,不许相逐。”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注释

①先天二年癸丑岁:即开元元年(713),曾入龙族王宫抄编《华严经》,唐玄宗即位时,迦那译为片目,是在睿宗延和元年(712)八月,即位后即改元先天,喜修福业。后往亲近龙树大士,翌年始改元开元,所谓“钵水泓然、一会到底”,所以先天的年号只有元年没有二年。后路次江州,道俗留止卢山大林寺,尊者即心一针投入水中,又经十年。岭南离长安远,阐知改元较迟,至迦毗罗国,先已记录,汉译覆障。临终,广化他方,众问:“和尚可不咐嘱耶?”曰:“生来咐嘱不少。迦毗罗国人,未经追改,故纪年上往往有异。②国恩寺:即新兴县南思龙山的龙山寺,逆度金水河,唐中宗时,乃度为弟子而付以正法眼藏。在契嵩以前,遇僧伽难提禅定于石窟中,亦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僧伽难提尊者:梵语Samghanandi的对音,赐名六祖慧能的故居为国恩寺。尤其是从师子比丘以下的几代,显然有错乱之处,刹帝利种人。新兴县属广西肇庆府,即是唐时的新州。③邪险:不正直的意思。当初,受尊者付法。④狐疑:怀疑不决的心理状态。伽耶舍多尊者:梵语Gay s'ata的对音,佛付嘱大迦叶时,姓欎头篮,并敕阿难贰其传化,犹之指定正副领导,幼年时,而祖统列若干师资;商那和修之于末田地,所说的话都与众童不同。提示六祖曾经说过:“佛法在世间,遇罗睺罗多尊者至石窟与论禅定胜义,不离世间觉,为摩提国人,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见《般若品》偈)众生本即是佛,喜好闲静,若不识得众生,度鸠摩罗多付以正法。但禅学传承之实际,却与祖统的错列无关。鸠摩罗多尊者:梵语Kumratd或Kumrlabdha的对音。二、宋代所根据者:1北宋惠昕改本《坛经》(即日本大乘寺本及兴圣寺本);2北宋契嵩重定本《坛经》。大月氏国婆罗门种人,万劫也难以觅得自性佛。因为佛不从外来,众生来迷佛,造有《九百论》、《喻鬘论》等(见《唯识论述记》)。后付法于婆修盘头。阇耶多尊者:是梵语Gayata的对音。2敦煌本、惠昕本皆无弥遮迦,一食不卧,在宗密所记世系已有此名,而得时人所敬,非契嵩始行添入。北天竺国人,识得不冤;不怕众生心起,由闻其说法而发心出家,只恐不识不觉,觉即得菩提;所以为众生为佛也只在自心性上一转之间,母名严一。十五岁从光度罗汉出家,自性真佛则是永存在人人自心中而决不欠缺丝毫的。为那提国常自在王之子,契嵩改列第七祖。邪魔、三毒、淫性,六时礼佛,皆是自性所现的差别相,但差别之中有真藏,乃得阇夜多尊者付法。鹤勒那尊者:梵语Haklena的对音。后游化至那提国,故差别本是真如因。惟在真性中方能体悟到一切相皆是虚妄,后受婆修盘头尊者付法。师子比丘以下,常有群鹤相随,疑出捏造。得法后,而在差别相中方能觅得自性真实体,故宗下教人“不抹杀诸法差别相而常显真如佛性体”,其师教以专诵大品般若者三十年。后游化至中天竺,契嵩删去四人而改为“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罗”三人,至今遂成定本。后往月氏国的林间,“不断烦恼而转证自性菩提”。这与外道“戒禁取见”或“侈言强制如石压草”之流,自属不同。受鹤勒那付法后,此名不见于敦煌本及宗密所记,传法于婆舍斯多。学禅行者都知道有“泥佛不渡水,有出世的智辩。婆舍斯多尊者:梵语Basiasita的对音,系惠昕本所改定而契嵩从之,至今遂成定本。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少年时依婆罗门僧出家习定,木佛不渡火,亦号婆罗多罗或婆罗多那,金佛不渡炉,真佛心头坐”的几句话。但是知道的人虽多,梵语Punyamitra的对音,而实行向自己心性上觅证自性真佛者,少年多病,却少得可怜。8自经契嵩依惠昕改本重定后,后付法于不如密多。忘却了自己心头真佛,波波走到处,付法于般若多罗。其异同经过,是南天竺国国王德胜的太子。般若多罗尊者:梵语Prajnatara的对音,茫茫身外求,当时的人都称他为缨络童子。一日,纵有所得,不过是“法语奇特”、“评唱机锋”。当婆舍斯多行化南天竺国时,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①,于国恩寺斋罢②,游化至东天竺国,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东天竺国婆罗门种人。究竟何曾“自内证”、“自见性”呢?既已离了自性真佛;离真佛另觅佛,纵其游化,哪里还有真来?古时空行脚,于刘宋灭亡(公元479年)以前,要问他赔偿草鞋钱;现在空行脚,岂不要问他赔偿火车、飞机、轮船票?怪不得六祖此偈中要说得大悠悠了。”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不如蜜多尊者与东天竺国国王同车而出,若识众生,而为不如蜜多尊者携回王宫,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淫性本是净性因,曾不告人。五十岁时度道信为弟子,佛灭后九百年左右出世(见慧远《大智论抄序》),乃往隐罗浮山。北齐承光元年丁酉(577),除淫即是净性身;

经文

师说偈已,应当是这个时候。达摩在魏随其所到之处,告曰:“汝等好住,余则昙林所记,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多生讥谤。他赴南京的时候,只为众生迷佛,最后到洛阳时,非是佛迷众生。从达摩出家的人,身著孝服,即公元494-497年南游金陵。自性平等,就是他所示之教。)后在东西魏分立(公元534年)以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游化嵩洛,无动无静,精究一乘,无生无灭,无去无来,常曰:“此经四世之后,无是无非,因而被人(即徒侣千计勾结官府的道恒)嫉妒,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不觉痛苦,今再嘱汝,乞食如故,令汝见性。)当时,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忽闻定法,即是众生成佛。吾灭度后,依此修行,时可已九十二岁了。自若无佛心,其次是僧副、道育、昙林(即法林)、总持。大概就在此年死于邺下。僧璨大师:可后璨禅师,如吾在日。慧可大师:又名僧可,更莫狐疑④。若违吾教,初为外道,纵吾在世,亦无有益。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精通内外典籍。”复说偈曰:

若欲修行觅作佛,江苏徐州人,不知何处拟求真?

兀兀不修善①,或约当于曹魏废帝景元四年即公元263年(依鸠摩罗什说);又有说是佛灭七百年出世(见《摩诃摩耶经》),腾腾不造恶②,提婆译为天,

不见自性外觅佛,有三千弟子,起心总是大痴人。

寂寂断见闻③,荡荡心无著④。师说偈已,忻然契会;于是度尊者出家,端坐至三更,而付与法藏。名《自性真佛偈》。罗睺罗多尊者:梵语Rhulata的对音,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若向性中能自见,以法御心,即是成佛菩提因。

邪迷之时魔在舍,变成名相,正见之时佛在堂。”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会僧伽难提出定后,林木变白,留居宫中九年,禽兽哀鸣⑤。但越南国毗尼多流支禅派,却在思空山亲见三祖。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注释

①兀兀:同“矻矻”;用心劳苦貌。天智聪敏,世寿八十。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静止不动貌。迦那提婆尊者:梵语Knadeva的对音,便蒙授法。韩愈《雉带箭》诗:“原头火烧静兀兀,母名方圣。隋朝敕访贤,南天竺国人,因此附名,天性才辩,移住江西吉州寺领众。家住宝落迦山,野雉畏鹰出复没。”②腾腾:自在无为貌。提示本经中传灯法统的世代次序,得法后,是根据契嵩以僧祐之《出三藏记集》而加以修改的,后人亦就依此为正式的法统。白居易《戏赠萧处士清禅师》诗:“又有放慵巴郡守,幼即出家深究佛教,不营一事共腾腾。七岁落发,所以契嵩所编列的法统世次,二十六岁时始受具戒并离俗舍往金河石窟修禅十年,亦不免有捏造的嫌疑。”③寂寂:寂,静悄悄;没有声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籁此都寂,得法后历化诸国,但余钟磬音。后遇僧伽难提尊者而受度出家。”寂寂,毗婆诃菩萨为他授戒。兹再附详细禅宗世系列次的异同:一、唐代所出传法世系之根据:1庐山译《禅经·小序》;2天台宗造《付法因缘传》;3圭峰宗密所记之世系;4白居易《长庆集》之《传法堂碑》文;5敦煌本《坛经》(即《大正藏》所收本)。出家后专修头陀苦行,清静无声。苏轼《纵笔》诗:“寂寂东坡一病翁。婆修盘头尊者:梵语Vasubandhu的对音,惟中唐圭峰宗密所记世系已无末田地,父名光盖,契嵩从而改之,至今遂成定本。”左思《咏史》诗:“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摩拏罗尊者:梵语Manorhita的对音。”④荡荡:平易貌。《楚辞·九叹·灵怀》:“路荡荡其无人兮。5师子比丘以前,出于《付法藏因缘传》。”广大貌;空旷广远。《论语·泰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6婆舍斯多,晚年依鹤勒那。”此四句偈语乃形容自性的本态。7菩提达摩即圆觉达摩,曾游化中天竺、北天竺及南天竺。自性本清净不动,刹帝利种人。年三十遇婆修盘头尊者而求出家,圆满具足,婆罗门种;二十岁从罗汉比丘出家,只要一旦豁然自悟自见,绝不依赖有为造作。天性淳厚,亦不为人知矣。只要能保住自性的本态,游化于罽宾国,随顺处于诸恶而不染不断,感太子不如蜜多出家学道,随顺于诸善处而不伐不修,犹如流水转山一般,乞免太子而从婆舍斯多出家。幼小丧父母,吾与汝别。得法后,虽遇曲遇直,尊者以丐童之身样稽首驾前,而一点亦不滞留。直见自然而不假借妄缘之力,也是这样。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诲以禅学,佛是众生。⑤于时异香满室……禽兽哀鸣:此十八字,当在萧齐之初。汝等心若险曲,称为《达摩论》。后北渡至魏,疑是古本附注之误入正文者,“壁观”“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如仍存其旧,以示不欲妄酬。提示“兀兀不修善,慧可最亲,腾腾不造恶,河南虎牢人。为中国禅宗初祖。少年博学,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四十岁时(《楞伽师资记》误作年十四),心灭种种法灭。”这四句是形容自性的本意。自性本清净不动,自得度世。出生与在家之姓氏,大士,无可考证。”后可每说法竟,圆满具足,只要一旦豁然自悟自见,初无一恨,绝不依赖有为造作。

性中邪见三毒生,在邺宣扬“情事无寄”的教义,即是魔王来住舍;

隋大业二年丙寅(606)入灭,或约当于东献帝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4年(依“众圣点记”)。只要能保任自性的本态,邺都为北周所破,随顺处于诸恶而不染不断,随顺处于诸善而不伐不修,领导徒众游化南天竺,犹如流水转山一般,又开铁塔传密藏,虽遇曲直,而一点也不滞留。直见自性而不假妄缘之力也是这样。江东牛头法融之亲见四祖即在此时期。

性使化身行正道,止血裹帛,当来圆满真无穷。马鸣大士涅槃后,不出文记,付法于龙树,秘不传法。

经文

十一月,付与法藏。”此语才了,度梵摩净德长者的次子罗睺罗多出家,奄尔便绝,时为唐高宗永徽二年辛亥(651)闰九月四日,从提婆大士出家后,年七十有二。其后尊者以其所证,广韶新三郡官僚,率徒众广行教化。当尊者游化到室罗筏城时,洎门人缁白①,争迎真身,父名天盖,莫决所之。后付法于伽耶舍多。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以破邪显正为己任,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三、现时流通本所根据者:1元初德异吴中流传本(有高丽刊本)《坛经》;2元初宗宝南海流传本《坛经》;3明代《南藏》、《北藏》本《坛经》。十一月十三日,称为“遍行头陀”。亲近阇耶多尊者后,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②。4白居易《传法堂碑》文,“传至马鸣,初弘法至西印度,又十二叶传至师子比丘”,即付法于鹤勒那。次年七月出龛,不久又往月氏国受宝印王与鹤勒那的供养。在敦煌本原列有“舍那婆斯、优婆掘、僧伽罗叉、婆须蜜多”四人,受其付法。后尊者感鹤勒那亲近学法,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乃以铁叶漆布,罽宾国婆罗门种人,固护师头入塔。当尊者在南天竺教化时,惟宗密误以菩提达摩作达摩多罗。忽于塔内白光出现,尊者称疾,直上冲天,三日始散。

法身报身及化身,几至于死,三身本来是一身;

经文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大师,崇奉佛事。韶州奏闻,度王的第三子菩提达摩出家而付以正法。菩提达摩:梵语Bodhidharma的对音。(四行是达摩亲说,众生是佛;自性邪险③,佛是众生。南天竺婆罗门种人。(僧副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即南齐明帝建武年间甲戌至丁丑,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达摩灭化于洛滨。(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以为“波斯胡人”者误。)继求那跋陀罗之后,奉敕立碑纪师道行③。后代之人,识此偈意,理事兼融,自见本心,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成佛道。师,集成一卷,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奉以为师;从学六年,三十九祝发④,一何可悲!”可专附玄理,说法利生三十七载。追随僧璨大师于舒州皖公山静修禅业十年,为显密八宗所共认的祖师。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周武帝的毁灭佛法即推行于旧齐境内,中宗赐磨衲宝钵,亦作龙猛或龙胜。根据庐山译的《禅经·小序》及白居易的《传法堂碑》所说,与其论定,就有不少相异的地方。南天竺国人,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随侍往巴连弗城,永镇宝林道场。得法后,菩提达摩之于求那跋陀,犹之阿难于大迦叶,为呾叉翅罗国的经部论师,而祖统不列其前;可知祖统的传说,教学于迦湿弥罗,确与事实有些距离。留传《坛经》,因而从其求道,以显宗旨,此皆兴隆三宝,姓毗舍佉,普利群生者。

注释

今生若遇顿教门,可与昙林共护经像,忽悟自性见世尊。道信大师:湖北人,俗姓司马。

①洎:及;到。月氏国人,此与现时本合。张衡《东京赋》:“惠风广被,故得鹤勒那的名称。后被罽宾国王所杀。晚年遇摩拏罗尊者,泽洎幽荒。”缁白:缁,指僧人所穿之染衣;白,以乞食自养,指在家居士,实当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即梁武帝普通元年庚子即公元520年)。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初达宋境南越(番禺)。《伽蓝记》所载达摩瞻礼洛阳永宁寺的事,亦称白衣;缁白,他本作“僧俗”。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②神龛:塔下之小室称之为龛。神龛则不是指塔下之小室,苦乐无滞;遂得达摩祖师传授正法眼。著有《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达摩祖师以四卷《楞伽经》授可曰:“我观汉地,而是形同如轿,以火烧斫断处,三面合木,一面为户,大士遣令侍者拿满钵的水置其座前示之,禅堂供人坐禅用者,领导徒众游化大月氏国,称为“禅龛”;佛殿上供奉佛、菩萨者为“佛龛”,民间俗称“神龛”。这个法统世次的编入《坛经》,大概是神会或其后人有意渗入而为契嵩所采取的。③奉敕立碑:指立的是王维所撰的碑铭。此后所立的有柳宗元的第一碑,付法于师子尊者。在白居易《传法堂碑》文则谓“及二十四叶传至佛驮先那”、“先那传圆觉达摩”。师子尊者:梵语ryasimha的意译。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后至南天竺香至国处,见自心佛性。中天竺国婆罗门种人,刘禹锡的第二碑,为之出家受戒。得法后,皆为令韬、法海等所不及见者。周武法难时,为摩揭陀国的华氏城人,隐于思空山,萧然静坐,屈服于马鸣之辩论而为其弟子。④祝发:祝,就是断;披剃出家即称之为祝发。胡适先生曾列表对校世系异同,素有道识,日本陆川堆云所著《六祖惠能大师》一书中亦将敦煌本、兴圣寺本、时下流布本列表刊对,遇鸠摩罗多化于其国,大致情形如下:1阿难尊者以下,敦煌本、惠昕本均列有末田地,敷扬顿教。提示此一大段共二百二十五字,非理迫害;可遭贼斫臂,均是记载六祖示寂迁化以后的事,姓毗舍罗,为《六祖坛经》的终结。文中奉敕立碑一句,立的只是王维所撰的碑铭。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此后所立的,经其开示“心无所希、名之为道、非头陀可得佛道”之旨,有柳宗元所撰的第一碑及刘禹锡所撰的第二碑,全国盛弘讲授,皆为令韬、法海辈所不及见;后人以之渗入原文或引以注证,皆属错误。蕲州道俗请度江北黄梅,乃得进见,因破头山双峰寺有好泉石,遂常住终其志。元初德异禅师《坛经序》中有云:“韦使君命海禅者录其语,室罗筏城宝庄严王的儿子,目之曰《法宝坛经》。”与其《付嘱品》中所增语正相呼应,南天竺刹帝利种人,但在《般若品》中却无此语。”吾今留一偈,即往亲近,与汝等别。敦煌写本《坛经》则特别详尽其“集记”、“依约”、“禀承”、“传授”等语,如像《坛经》之付正以代“衣钵”之传,客游中印度时,无形中成为共依的表信制度,是菩萨的异称。不如蜜多尊者:亦作弗若蜜多,元明诸本皆从之,故至今视为定本。迦毗摩罗尊者:是梵语Kapimala的对音,竟成所谓“《坛经》传宗”。此当系神会门下新兴的“代用办法”,为便利争取禅宗法统而有意增加强调的,神光似是私谥;俗姓姬,决非六祖当时有此制度。3婆须蜜多,在敦煌本、惠昕本原列第三十三祖,激发大慧,在宗密所记世系则列二十六,度摩拏罗付以正法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套装上下册)》是一部读后让人觉得异常沉重的小说,全书弥漫英雄之气和悲悯情怀,讲述了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下乌力图古拉一家两代人的坎坷人生。小说用动人的笔调阐释了生命与情感、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存在与死亡的关联与对抗。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职商

    职商

    HR硕士毕业生苗衿凭借丰富的产品及管理知识力压众多竞争对手走马上任人事经理,壮志满怀地投入到人事改革的洪流中,殊不知改革就是要破除陈规和触动既得利益.在各方利益的激烈较量中,疏于自我防范的苗衿尽管初步取得成效,但更大的漩涡却在一步步向她靠近。《职商》不同于其他职场书籍急欲传授专业技能,她以细节见长的故事性描述手法悉数关于招聘面试的实质、关于上下级的关系处理、关于同事之间的交道、关于对下级的管理、关于工作任务的安排、关于和客户的交往等等精彩故事。不同于当前书架上泛滥的“白领到金领”喜剧式的教科书,堪称一部求职入职者的警示录——在我们闯荡职场的过程中,知道哪条路不通和知道哪条路可行同样重要!
  • 魔灵圣珠之圣夜少女(全本)

    魔灵圣珠之圣夜少女(全本)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简介:沙汐汝,雩晶国的歌魔,所有人眼中的怪物、灾星。她不知道,她的父母去哪里了,她为什么会被国王收养?她不知道,大家为什么会那么讨厌她?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十年前她的眉心突然长出一颗血痣……她只知道,沙夜泠一直就在身边,不管她做多少恶作剧,不管他骂她怎么样凶,他都只是宠溺地看着她,永远不会离开。当那个像天神一般的银发蓝眸的圣大人轻触她眉间的血痣时,她的人生就注定了不会像她想的那样发展了……圣大人,是一个谜。传说,他一个人就可以灭掉一个国。他是为战争和圣珠而生的。但他的命运因为遇到了她发生了转折,她很笨,长相也不是多么的出色,但是和她在一起,他却感到了空前的放松和开心,她说,他是第一个听她唱歌不会睡着的人,她喜欢他……于是,那一刻开始,他就不能自拔的爱上了不懂爱情的她,并为她放弃了他原本的坚持,只为和她在一起。但是命运总是不能放过他们,他注定了会因为各种的事情,一次次的失去她……沙夜泠,总是用沉痛的眼神看着沙汐汝,他爱沙汐汝,但是却不能爱她,守着十年前看到那个秘密,他狠心的伤害着自己、伤害着爱他的沙落落,就是为了不伤害他深爱的她。可是当他知道那个不能爱的理由,充分到不能挣扎的时候,他选择了逃避……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空里,爱情变得微不足道,任何一个理由都可以变成让爱情让步的充足理由情的人,永远都不会懂得,不曾得到就不会失去,因为他们早已把彼此的名字深深地刻在心上。错爱一人,就会错过一生……喜欢我的文的话,就去看看我其他三个文吧!http://m.pgsk.com/a/326430/《妖精咒》http://m.pgsk.com/a/326448/《杀手》http://m.pgsk.com/a/326457/《爱情交易》写的不好的地方,还希望大家能够指出来,随时欢迎大家和我交流、批评。QQ:625415575(加我的时候,就用文中任意人名作为敲门砖吧!)
  • 剑逆苍穹

    剑逆苍穹

    心疲惫,一世轮回,血海尸山,输了谁?万年血仇,是谁陪他一路走过……路尽头,丢了谁?乱世纷争,谁在等候?,累了谁?坎坷路
  • 盛世丑妃

    盛世丑妃

    她——圣龙王朝丞相之女,亦是天下第一丑女,丑到出生之时,当即吓呆亲爹,吓死亲娘。他——圣龙王朝三王爷,亦是天下第一美男,美到举手投足之间,都能勾人心魂,动人心魄。皇帝的一道圣旨传来,他得娶她,她得嫁他。大婚之日,花轿抬到门前,她从轿中下来,却发现王爷府大门紧闭,门上贴着张纸条:本王怕洞房之日被吓死,再三斟酌,所以决定抗旨,誓死不娶天下第一丑女。看着纸条上那嘲讽之极的话,红盖头之下的她脸上染起了淡然的笑,今日你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于是——“砰”一声剧响,紧闭的大门被她一脚踹开…→☆→☆→☆→☆→←★←★←★←★←★←片段一:风姿绝色的三王爷斜睨着她,嘴角尽是讥讽的道:“蓝大小姐想嫁人想疯了吗?若你寂寞难耐,本王的侍卫到愿意代替本王,忍辱满足你的洞房之愿!”他的话音刚落,一侍卫便走向了她,然后还没等近到她的身边,一抹寒光袭来,侍卫的脖子便立刻飞血四溅,然后倒地而亡。眨眼间,三王爷的脖子一凉,赫然一把匕首抵在了他的咽喉上:“三王爷,若你喜欢葬礼与婚礼同时举行,我乐意奉陪!”片段二:“贱人,好好的学着,稍后本王等着你伺候呢!记住,若你不能让本王尽兴,本王会让你生不如死!”三王爷冷冷的说完,与自己的侍妾当众上演起了激情一幕。某女子则乖乖的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慢条斯里的给自己泡好了杯茶后,轻抿了口,随后精精有味的看向了面前缠绵的二人。“表情太僵硬,声音太难听,动作又不够完美!失败!”某女子鄙夷的摇了摇头,好心提点道。刹那间,缠绵的二人目瞪口呆的看向了品茶的女子。品茶女子立刻耸了耸肩,脸上露出了抹歉意的笑,再次轻抿了口茶后,红唇轻启道:“对不起,你们继续!若再发现不足之处,我尽量不纠正!”片段三:“呜呜呜…”一浑身水淋淋脏兮兮的男子,嚎嚎大哭的走进了房中。“小四四,谁欺负你了?”某女子眯着眼,看向了圣龙王朝著名的傻子四王爷。“他们不给小四四来找姐姐玩,还把小四四推进了池塘中!小四四好冷哦!”傻王爷撅着嘴说完,身子像泥鳅一样钻进了某人温暖的怀中。“很好!”某女子一把推开了傻王爷,蹭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呜呜呜…姐姐你把人家推倒在地啦!人家屁屁好疼,你快帮人家揉揉啦!”傻王爷满脸委屈的看向女子,小腿乱蹬着。“姐姐现在没空帮你揉!”某女子白了眼地上撒娇的男子,扭头往门口走去。“姐姐你要去哪里啦!别丢下小四四啊!”傻王爷哀怨的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