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400000018

第18章 嘉庆道光时期诗学(5)

二人、文配山川

魏源游历广,“平生好游山”(《游山后吟》),“有小印:‘州有九,涉其八;岳有五,登其四”(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时浙东南雁荡山游迹罕至,梁章钜“慨雁荡僻处天末,既题咏之,又辑诗话表章之”,故有《雁荡诗话》。魏源为之序云:

东南奇秀山水推黄、庐、台、荡,再则武夷、桂林。惟庐山当江湖四达之冲,天台为仙佛托灵之所,自汉晋即著名;黄山、雁荡、武夷则皆至宋始显,而唐以前阗然寂然。虽以谢客守永嘉,而未闯雁山之庭奥;柳州谪岭南,桂林其必由之道而无一语及之,山川显晦不以其时哉!人灵万物、参三才,使山岳川谷灵淑之气无人领其胜,则万古寂寞而天地为虚器。武夷之盛著以朱文公作《精舍记》及《九曲棹歌》记其胜,乾道间士大夫访朱子者兼访武夷,于是名胜与台、庐抗。而雁荡、黄山、桂林则至今无人能专擅其美,如朱子之于武夷,白、苏之于庐山,谢、柳之于浙粤山水者。是则游屐虽通,题泐虽众,而其人其文章不足以配山川,则山川亦终不属其人,寂寞如故,虚器如故也。

魏源在这里提出了对山水与人的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奇秀山水有待于发现,而发现有一个过程。“惟庐山当江湖四达之冲,天台为仙佛托灵之所,自汉晋即著名;黄山、雁荡、武夷则皆至宋始显,而唐以前阗然寂然。”“柳州谪岭南,桂林其必由之道而无一语及之。”“人灵万物”,自然山水为人而存在,自然山水只有被人领略,才能显示其“灵淑之气”,否则只能是“万古寂寞而天地为虚器”。这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的思想。然而自然山水是不是只要一见游人就显其“灵淑之气”呢?又不一定。魏源认为,自然山水“灵淑之气”是否显示,关键在于“其人其文章”是否“足以配山川”。“其人其文章不足以配山川,则山川亦终不属其人,寂寞如故,虚器如故也。”

魏源所谓“其人其文章足以配山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这里提出了自然山水、人格、文章三者的关系问题,并要求能够统一起来。这一命题有着丰富的含义。首先,应该是名山名人,名山非名人,或名人非名山,都谈不上“其人足以配山川”。这是基本要求。进而,名人须有登临之作,这些登临之作成为名篇,如朱熹在武夷,曾“作《精舍记》及《九曲棹歌》记其胜”,方才可以说得上“其人其文章足以配山川”。第三,所谓名篇,如能写出山川之精魂,同时又展示名人之人格,“如朱子之于武夷,白、苏之于庐山,谢、柳之于浙粤山水者”,这才真正是“其人其文章足以配山川”,进而“山川”“属其人”。这是最内在的含义。

魏源喜读山水诗。友人陈起书寄诗集给他,魏源在赞赏之余,以“山水诗少”为憾,感慨地说:“蜀山之高,沧海之阔,以至桂林阳朔,奇秀甲天下,一叶扁舟,溯洄其间,何患清妙之气,不勃勃腕下?”(《致陈起书》)魏源登山临水必歌吟,其《戏自题诗集》云:“太白十诗九言月,渊明十诗九言酒。和靖十诗九言梅,我今无一当何有!惟有眈山情最真,一丘一壑不让人。昼时所历梦同趣,储山胸似储壶冰。渊明面庐无一咏,太白登华无一吟。永嘉虽遇谢公屐,台荡胜迹皆未寻。昔人所欠将余俟,应笑十诗九山水。”魏源和山水及其山水诗,可以说“其人其文章足以配山川”,符合这一命题多方面的、尤其是内在的含义。

魏源笔下的山水每被人格化。其《重游百泉》云:“土石山皮骨,草木山毛发。北多不发山,东南或少骨。惟有蒙泉清,乃是山血液。骨奇山始奇,石洁源斯洁。每看谷口泉,有若云吐月。固知空洞腹,乳泉满其穴。当其未涌去,蕴潜孰能别。惟有相山人,望骨知优劣。”认为土石是山之皮骨,草木乃山之毛发,而泉水则山之血液乳汁;正如人之相面,可以相山以“知优劣”。魏源的诗多写崇山险峰,狂潮飞瀑。山有奇崛兀傲的性格。《岱岳吟上》云:“呜呼岱宗之脉胡来哉,或言辽东渡海来。不然中原莽荡数千里,何以嶻起平地雄崔嵬。”《华岳吟下》云:“左太行,右终南,胡独华岳称雄巉。终南右,太行左,胡独华峰推岌砢。峨峨气象地中央,郁郁莲花天牛堕。”《华山诗》云:“树皆斜仄生,云皆斜仄通。略无寸步直,但有两壁岩。”《太室行》云:“石奇水怒壁千丈,一岳之气于斯萃。”《少室行》云:“山阳已转山阴脊,狎险凌危万夫辟。”《登太行绝顶》云:“临险如大敌,奋势成独往。竭尽筋力能,驯至青冥上。一壁石怒生,千崖狞相向。”《雁荡吟》云:“何山不奇泉与石,石不离土兮水不离石。何故雁山天破格,肤去发髡惟骨岌。水尽空际飞,石尽天外立。”《剑阁》云:“出坎入坎千,上天下天百。陡然万古奇,森此寸眸昃。石石欲刺天,石石怒争壁。不见一鸟飞,但闻万马栗。”水有奔放冲激的力量。《岱谷西溪》云:“山泉云际青,飞下勇无择。涧水奔赴会,供此双龙吸。嵯峨萧瑟间,声光百寒碧。”《天台纪游》云:“云势欲无水,水势欲无石。如何一虬偃,欲降千霆魄。水中畏石横,夺路出胯腋。勇赴无底壑,下汇百寻碧。”《中条山王官谷双瀑吟》云:“人言黄河天上来,谁知银河万仞却泻山中雷。东西两瀑不相见,回崖寒闷千琼瑰。”《庐山纪游》云:“渴虹倒吸西江水,万丈老龙飞不起。三奋三坠下无底,喷为雨雹风霆诡。一练三帘万玉珠,奋迅奔腾十数里……”魏源崇尚山之奇崛兀傲的性格,水之奔流冲激的力量,“肉山不及骨山爽,卧瀑不及立瀑莽”(《游山吟》),进而成为对主体性和生命力的高扬。这更集中地体现在《游山吟》和《钱塘观潮行》两诗中。《游山吟》云:

五岳山大圣,崖立天中央。余山尽狂狷,天骨仙开张。武夷雁宕天之狷,黄海桂林天之狂。王屋台庐颇得岳气势,正如具体之中行。其余平远雷同半乡愿,胡广中庸之孔光,何况蚕丛攒沓黔夜郎。始知山贵特立而耿介,正犹豪杰师文王。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圆方。

山的性格被上升到主体性的高度,“山贵特立而耿介”,“倚天拔地自雄放”。《钱塘观潮行》云:

世间瑰绝岂有此,江逆飞,海立起。天风刮海见海底,涌作银涛劈天驶。病者睹之气皆生,勇者睹之神皆死。……潮如行军有进止,进时强弩射不靡,退时怒鼍鼓不起。潮如阳焉有朝著,朝气羲鞭拦不住,暮气鲁戈挥不复;潮如百物有壮老,少壮春雷草怒芽,老后秋风弩穿缟。……倒驱江海回暮涛,海风萧屑江天高。传语万古观涛客,莫观老潮观壮潮。

海潮有进止、朝暮、壮老,正如瀑有“立瀑”、“卧瀑”,诗人“传语万古观涛客,莫观老潮观壮潮”,所以“壮潮”已成为一种雄健的生命力的象征。

嘉庆道光时期,士风甚为委靡。龚自珍曾激烈批评,还有不少人慷慨议论。朱琦说:“今之时士气之卑甚矣。”(《杨忠愍公永恩图序书后》)沈垚说:“今日风俗,备有元成时之阿谀,大中时之轻薄,明昌、贞祐时之苟且。”(《与张渊甫》)姚莹说:“嗟乎!正直敢之气,于今衰也久矣,自古未有委靡如是之甚者也。”(《复座师赵分巡书》)这种批评本身意味着不乏另一种士风。姚莹《汤海秋传》说:“道光初,余至京师,交邵阳魏默深、建宁张亨甫、仁和龚定庵及君……是四子者,皆慷慨激励,其志业才气欲凌轹一时矣。世乃习委靡文饰,正坐气耳,得诸子者大声振之,不亦可乎?”这种士风正是以龚自珍、魏源等人为代表的。魏源山水诗对于奇崛无傲雄健有力的人格的崇尚,显然带有振作士气的意义。魏源自觉地把自己与山联系起来,他说:“与山为一始知山,寤寐形神合为一”(《游山吟》,“我亦造化所铸之一物,本与山川同自出。骨血脉理毛发肤,草木土石形气质。平奇方正随赋畀,谁与五岳为六七。不知千秋万世视我古人时,比我何谷何山堪仿佛”(《游山吟》)。郭嵩焘《魏默深先生古微堂诗集序》说,其“游山诗,山水草木之奇丽,云烟之变幻,滃然喷起于纸上,奇情诡趣,奔赴交会。……将以极古今文字之变,自发其嵚崎历落之气”。张维屏《艺谈录》说:“默深学问渊博,才气纵横,其性情兀傲,几若目中无人。”其诗中具有奇崛兀傲性格、富有雄健生命力的山水正是其自身人格的写照。

三推重质实

在审美倾向上,魏源推重质实。他说:“羽翼美者伤其骸,枝叶茂者伤其荄,经霜雪而后凋之木,非必有灼灼夭艳之材也。故饰其外,伤其内;扶其情,害其神;见其文,蔽其真。”(《默觚·学篇十一》)又说:“盖华者暂荣而易萋,实者坚朴可久,而又含生机于无穷,此其所以不贵彼而贵此也。”(《跋陈沆简学斋诗》)当然魏源也不完全否定“华”,他说:“不华安得有实?”认为“实”乃是从“华”而来。诗怎样才能作到质实?魏源认为,“此有三要”:“厚”、“真”、“重”。他说:

窃谓此有三要。一曰厚,肆其力于学问性情之际,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所谓万斛泉也。一曰真,凡诗之作,必其情迫于不得已,景触于无心,而诗乃随之,则其机皆天地,非人也。一曰重,重者难也。蓄之厚矣,而又不以轻泄之焉,感之真矣,而天机又极以人力。于是而人之知不知,后世之传不传听之耳。(《跋陈沆简学斋诗》)

“厚”,主要强调学问根柢。“肆其力于学问性情之际,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所谓万斛泉也。”魏源很重视学问,他又说:“经天纬地之文,由勤学好问之文而入。”(《默觚·学篇二》)陈沆有《送默深归邵阳》诗说:“归家何事乐忘饥,为有良朋讲习资。名列无成方肯悔,学当欲进转多疑。江湖岁暮愁行役,风雨城南绕梦思。谁使索居增怅叹,聚无三月又将离。”魏源评曰:“善学者方能有悔有疑。”(魏源评《白石山馆诗》)

“真”,主要强调情感。“凡诗之作,必其情迫于不得已,景触于无心,而诗乃随之,则其机皆天地,非人也。”魏源又说:“诗以言志,取达性情为上,拟古太多,则蹈明七子习气,古人如陶、阮、陈、杜皆抒胸臆,独有千古;太白、青田乐府,一时借古题以述时事;东坡和陶,借古韵以寄性情,字字皆自己之诗,与明七子优孟学语有天渊之别。此诗家真伪关,不可滥借!”(《致陈起书》)“鹦鹉巧学舌,能言与人类。”(《家塾示儿耆》)杜甫诗情感真挚,魏源非常推重,多有评论。他认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忧黎元,是眼目”,“本欲致君尧舜,顾见夫居廊庙者如此,故耻干谒,而忍没尘埃也。然欲终隐不能,聊歌自遣,缠绵悱恻,风雅正派”。评《遗怀》说,“书怀之作,见老杜一生出处”;认为《寄题江外草堂》“含意低徊,郁纡顿挫”;谈到《白水县崔少府高斋三十韵》说,“人能写有形之景,而不能写出真性情来”(周采泉《杜集书录》著录徐松《杜诗选》引)。魏源认为,陈沆诗“无一字非真诚流出”,“读者亦皆动其真诚”(《简学斋诗三跋》)。陈沆《到湘阴哭张一峰姊丈婿》诗说:“到此心先痛,湘云惨不开。是君魂断处,逢我岁寒来。往事如春梦,残灯忽夜台。言寻綦履迹,四壁满尘埃。”魏源评曰:“情至自真,无心于杜而自杜。”(魏源评《白石山馆诗》)

“重”,主要指创作态度,讲究文成于难。“重者难也。蓄之厚矣,而又不以轻泄之焉;感之真矣,而天机又极以人力。”“不以轻泄之”,似乎有批评袁枚的意思。“于是而人之知不知,后世之传不传听之耳”,这是很高的创作境界。

魏源的诗歌,总的说来,具有这种质实的风格。林昌彝评其诗说,“扫尽人间脂粉气,乱头粗服也风流”(《论本朝人诗一百五首》),颇为中肯。

§§§第四节张际亮

张际亮(1799-1843),字亨甫,号松寥山人。福建建宁人。嘉庆四年出生。家世寒微,父兄业商。少孤。才气磊落,禀性独特。尝自述说:“性既疏简,复褊急尚气。每与物忤,人以是笃过之。而予闻而自悔,悔而复蹈屡矣。”(《自题读书斋壁》)宗人说他“不欲以经生辞客自为,而深慕古之奇伟之士,其功业足以震惊夫一世”(张绅《张亨甫〈松寥山人初集〉序》)。张际亮关注现实,于鸦片输入之害洞察甚深,有《上卢厚山宫保书》详细述其情状,并陈其对策。林则徐曾称其有经世才。(姚莹《张亨甫传》)张际亮与龚自珍、魏源有交往。道光九年,其有诗《三月二十八日徐廉峰、黄树斋两太史招同永丰郭羽可仪霄、顺德简梦岩均塘、江宁管异之同、马湘帆沅、江都汪孟慈喜孙、湖口周雪桥仲墀、侯官李兰屏彦彬钱塘龚定庵自珍……饯春陶园亭,分赋得客字,未至者绂庭之兄星斋曾莹鄱阳苏宾隅孟旸监利龚木民润森》,(《思伯子堂诗集》卷十,本节以下文字只注卷数者皆此书),十七年,有诗《不见默深舍人数年矣,今乃遇之扬州……慨然作诗,奉寄诸君》(卷二十六)。

张际亮负狂名,试辄不利。道光十八年乡试,易名亨辅,方得中举人。后三应会试,皆报罢。遭际困顿,萍踪浪迹。二十三年,友人姚莹抗英有功反遭诬逮,欲为之申雪,扶病奔走,卒于京师。

张际亮有《张亨甫文集》六卷、《思伯子堂诗集》三十二卷。

一推重志士之诗

张际亮对乾隆以来诗坛批评很多,言辞甚为激烈。他说:

大抵自乾隆以来,其负盛名如沈归愚、朱竹君、袁子才、赵云崧、蒋心余、黄仲则、翁覃溪、张船山诸先达,因皆一时才人,然于风雅之旨,正多未逮。袁佻赵犷,蒋薄黄轻,张介于黄、蒋之间,惟沈之持论颇正,惜才力不厚,故其所自著无足感人。竹君学士欲自溯源于昌黎,然徒以奇字险韵为工,则所谓工者,亦何与于温柔敦厚之教邪!况昌黎之诗,其佳在气奇而骨重,学邃而理粹,不于此求之,而欲横空盘硬语,何可得邪?翁则直以诗为考订,而盛传海外,实怪事也。近日颇有知袁赵之非者,然复扬竹君、心余、覃溪之余波,则亦为狂澜而已。(《与徐廉峰太史书》)

近日海内为诗者日多,而知诗人之意者益少。如沈归愚辈,乃禅家所谓堕于理障;如袁子才辈,则又所谓野狐外道也。然皆足以惊众侈俗,取一时之声誉,子才尤甚。益少年浮薄,其溺于佻滑放诞之习久矣。或犹畏大雅之讥,不敢显以自遂,一旦见当世负重名如子才者,举其佻滑放诞之诗,谆谆道之,故乐为依附,犹积薪然火,焰必张矣。(《答朱秦洲书》)

当乾隆嘉庆间,诗道稍榛芜。或以议论考订为诗,或则轻佻浅鄙,无与于风雅之旨。(《岭南后三家诗序》)

这些议论,颇能见出张际亮“褊急尚气”的性格。张际亮认为,历来的诗歌,大约可以分为志士之诗、学人之诗、才人之诗三类。他说:

自昔风骚多孤臣危苦之辞无论已,汉以下诗可得而区别之者,约有三焉,曰志士之诗也,学人之诗也,才人之诗也。模范山水,觞咏花月,刻画虫鸟,陶写丝竹,其辞文而其旨未必深也,其意豪而其心未必广也,其情往复而其性未必厚也,此所谓才人之诗也。其辞未必尽文,而其旨远于鄙倍;其意未必尽豪,而其心归于和平;其情未必尽往复,而其性笃于忠爱;其境不越于山水花月,虫鸟丝竹,而读其诗,若使人遇之于物外者,此所谓学人之诗也。若夫志士思乾坤之变,知古今之宜,观万物之理,备四时之气,其心未尝一日忘天下,而其身不能信于用也,其情未尝一日忤天下,而其遇不能安而处也,其幽忧隐忍,慷慨俯仰,发为咏歌,若自嘲,若自悼,又若自慰,而千百世后读之者,亦若在其身,同其遇,而凄然太息,怅然流涕也。益惟其志不欲为诗人,故其诗独工而其传也亦独盛,如曹子建、阮嗣宗、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其生平亦尝仕宦,而不得志于世,固皆然也,此其诗皆志士之类也。(《答潘彦辅书》)

张际亮认为,乾隆以来的诗歌,不是才人之诗,就是学人之诗。沈德潜可能还够不上才人,他说:“惟沈之持论颇正,惜才力不厚,故其所自著无足感人。”(《与徐廉峰太史书》)朱彝尊、翁方纲所作,大概可以说又是学人之诗,更不用说那些“以诗干贵显、文轻薄,比之于器,则供人之玩好者也。比之于声,则荡人之心魄者也。此谓失是非、导谄谀、奖贪淫、丧礼义,久之而害于风俗人心”之作。(《答潘彦辅书》)

同类推荐
  •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热门推荐
  • 驭万蛇:特种兵狂妃

    驭万蛇:特种兵狂妃

    “凤家幺女凤天邪,九岁弱智未开口,痴傻听话学狗叫,貌丑如鬼人人惮!”这就是昭云天朝富可敌国的凤家,最招话柄的九岁幺女。可是一个月前她凤天邪带毒重生,可驭万蛇!她不再是痴傻弱智,前世特种兵之王,今世纵然仅九岁,她毒蛇当宠,群蛇为伍,佣兵万众,狂妄天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冷酷总裁风流妻

    冷酷总裁风流妻

    本文宠文+女强+温馨+伪姐弟恋。女主外表单纯内心腹黑,是腐女美男漫画界的神手,言情小说界的大神。男主外表冷酷却是绝对的专情郎。****咱直接剧情版简介哈!片段一一个穿着顶级婚纱的女人突然闯进顶级集团大楼,看得众人一阵眼花缭乱,这莫非是来强他们总裁结婚的情人??总裁下来了,那个穿着婚纱的女人直接扑过去声泪俱下:“乖侄子,救命啊,他们竟然逼我结婚,你说我怎么可以为了一棵大树放弃整片森林呢?”片段二夏千宠左环着一个美男的蜂腰,右搂着一个美男的裸肩,再盯着前面的裸男,很正经的道:“这样姿势好像没啥新意,腰再弯一点比较有刺激感……”某个纯情男站在门口看着客厅的这一幕,真是恨不得拿把机关枪来伺候这几个长得跟女人似的男人!片段三国际著名小提琴家在练习即将要演奏的曲子,一个女人叼着根油条指着他:“不行,你这姿势没一点儿技术含量的。”拉小提琴的姿势还要讲究技术含量?某男很好说话,又调整了个姿势。女人听着听着一把拽掉嘴里的油条暴跳起来:“靠!这曲子太好听了,是谁作的?一定要找个机会爆他菊花!!”“……为什么曲子好听也要爆人家菊花?”某男已经没有继续练习的心情了。“哎呀,不好意思哈,一时激动,职业病冒出来了呵呵呵……”片段五某男勾着魅人的笑容,压着那个一点儿危险意识都没有的女人:“你每天带那么多男人回来是要干什么?”“嘻嘻,漫画需要嘛,哈哈,说起来,他们真是超有爱的,哈哈哈……”喝醉酒的女人笑得诱人至极。“是吗?那那些牵着你约会逛街的男人呢?”“为了小说灵感亲身体验一下嘛,真是笨,这个都不知道。”“是吗?那你下一篇要写婚恋、姐弟恋、或者乱(河蟹)伦恋的吗?要不要也亲身体验一下,姑姑?”女主是男主没有血缘关系的大他两岁的“姑姑”,一个天天把BL美男挂在嘴边女人,左拥右抱那是常有的,美其名曰,这是创作需要。男主是跨国集团冷酷无情的商业总裁,一颗心却扑在神经大条的女主身上。这是一篇宠文,绝对的宠文。——本文夏弥洛童鞋由【弦夜绮罗香】亲客串~~!********推荐老羊的《重生校园之商女》地址:《重生末世之强女》地址:安想然的《重生豪门贵女》地址苹果很喜欢哦~推荐苹果完结V文《老婆不好惹》(宠文)地址:简介:有一天,商场上雷厉风行的面具美男遇上这样一个女人
  • 无敌升级王

    无敌升级王

    宅男林飞穿越到异界大陆....很神奇的丹药?老子平时当零食吃的...很厉害的武功秘籍?老子可以打包出售了...什么...你是绝世天才?老子打的就是你们这些天才....为什么我会那么厉害...因为我有1.0版本升级系统。
  •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推荐教材之一。内容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和该方案对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行编写,重点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 御兽武神

    御兽武神

    小小年纪就晋升为中级武师,斩杀黑狼王白狼皇,天赋惊人的他传承功法得到了凤翎诀,对战洪冥妖邪灵虎王,手刃仇人,尚未出世就失去双亲,威震九重,终成巅峰武帝!
  • 俏女三娶四嫁

    俏女三娶四嫁

    那亲亲的帅气锦鲤,两看相厌,大晚上的撞鬼掉入下水道,百般刁难,竟成了她的欢喜冤家!落寞神医,半人半妖,你穿我也穿,淡薄的性子只为她展示风华,她还能怎么办?娶他!这七色仙花不好摘,怪事天天有,每摘一瓣就是一朵桃花。那么丑,世界真奇妙,那么臭…那神婆居然张口就是一句‘因缘不浅’,她女扮男装,他竟扮猪吃老虎把她耍!———————神秘谪仙抱着古琴跑来她家,她嘀嘀咕咕,让她穿来是为了什么?摘仙花!冷艳婢女牛高马大名叫翠花,再来一句就是‘三娶四嫁’。现代的古董女木挽心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碰到了古怪神婆。前世今生,琉璃仙子,当所有的谜团都解开,还要她死得那么难受,这一切皆因痴情的他。前世债,今生还,要他?不要他?———————注:本文YY,一觉醒来竟成木府二小姐。只是那该死的神婆,举止优雅,却极度重口的跟她玩GL?当她傻!看到镜中的自己貌美如花,略小白,不喜勿拍。三娶四嫁?!这狗屁神婆居然诅咒她要结七次婚!真是气煞我也!谁知她惹怒神婆,生死相随,兜兜转转,原来是朵桃花!凤仪国女皇,她也稍稍欣慰。高傲将军字句讥讽,穿就穿呗,双双杠上,你追我打,最后却为他生娃!还有那妖孽太子,美男一大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