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300000002

第2章 引子 赵汸的《春秋》学(2)

一《春秋》本鲁史而作

在赵汸看来,《春秋》所以有上述两大内容是由其书的性质决定的。经学家以六经皆圣人之书,赵汸也肯定六经出于孔子。但是,他又认为六经有作、述之分:

昔者,圣人既作六经,以成教于天下,而《春秋》教有其法,独与五经不同,所谓属辞比事是也。盖《诗》、《书》、《礼》、《乐》者,帝王威德成功已然之迹;《易》观阴阳消息,以见吉凶,圣人皆述而传之而已;《春秋》断裁鲁史,有笔有削,以寓其拨乱之权,与述而不作者事异。(《春秋属辞序》,《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篇》。)

六经中的《易经》等五经仅仅是述而传之,唯《春秋》有述有作。因此,六经中只有《春秋》为孔子制作之书,而《礼记·经解》说的“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春秋》之失乱。”郑玄注:“属,犹合也。《春秋》多记诸侯朝聘会同,有相接之辞,罪辩之事。失谓不能节其教者也。……《春秋》习战争之事近乱。”孔颖达疏:“属,合也;比,近也。《春秋》聚合会同之辞,是属辞;比次褒贬之事,是比事也。《春秋》习战争之事,若不能节制,失在于乱。”),就是对孔子制作《春秋》的最好说明。对《春秋》应当从“属辞比事”来领会,才能够抓住其特点。赵汸自己多次说道,他对《春秋》的真正体悟就是从此而来的,而《春秋属辞》之名也取自于此。以“属辞比事”来论说《春秋》,是赵汸《春秋》学的基本点。

所谓“属辞比事”,主要是指孔子著作《春秋》的特点,即孔颖达所说的“聚合会同之辞”,“比次褒贬之事”。属辞比事就得有属、比之例,辞之属、事之比合于例,才能使所属之辞、所比之事不乱,“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礼记·经解》。此语也被赵汸在《春秋属辞》等书中一再引用申说。深于《春秋》在属辞比事而不乱,则《经解》所谓“《春秋》之失乱”,当指属辞比事之失,即辞不相属,事不相比,而非郑玄、孔颖达注疏所说的是指《春秋》习战争之事。)。蒋伯潜先生说:“于文字中求《春秋》之义,则必属辞比事,以寻绎《春秋》书法之异同,而发现其所以异同之点,此即所谓例也。《汉书·刑法志》颜师古注曰:‘比,以例相况也。’就《春秋》经文书法之大同小异者,或事似相同而书法则有异者,以相比况,而发现《春秋》之义,于是得其书法之凡例,此治《春秋》者所谓例也。”(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62页。)用所谓例来分析《春秋》之辞与事,就是属辞比事。这是对属辞比事的正确说明。赵汸以“属辞比事”为治《春秋》的根本,由此决定了他的《春秋》学主要在于用所谓例来分析归纳《春秋》的文辞与事件,这与杜预治《左传》重视发凡明例是一致的。其中虽有对孔子所寓之义的论说,但是,与《公羊》、《穀梁》的专求微言大义是有所不同的。由例来判定并一一论说《春秋》,则缺少变通,而《公羊》学的讲求微言大义重视的则是变的精神,即董仲舒所说的《春秋》无达辞。

在赵汸看来,孔子制作《春秋》并不是凭空编造,而是据鲁国史记而成。他说:

乃即鲁史成文,断自隐公,加之笔削,列伯者功过,以明尊天王、内中国之义;贬诸侯、讨大夫、诛其乱臣贼子,以正人心、示王法,盖天之所命也。……故曰圣人经世之书也。(《春秋集传序》。)

孔子制作《春秋》是根据鲁史加以笔削,通过对伯主功过的列举寄寓圣人所要表达的“义”与“法”,故《春秋》为圣人经世之书(赵汸此说本于庄周,他在《春秋属辞序》中明确说:“善乎,庄周氏之言曰:‘《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弗辩’,此圣人制作之本意也。”)。此说既承认《春秋》与鲁史的联系,又认为《春秋》非史书可比,而是可以用来治国经世的法典。这既不同于《公羊》、《穀梁》的专求微言大义,也与《左传》仅仅从史实的角度来认识《春秋》是不同的。

孔子是如何本于鲁史并加以笔削来制作《春秋》的呢?赵汸说:

古者列国皆有史官,掌记一国之事。《春秋》,鲁史策书也,事之得书不得书,有周公之遗法焉,太史掌之,非夫人之所得议也。吾,鲁司寇也,一旦取太史氏所职而修之,鲁之君臣其能无惑志欤,然则将如之何?凡史之所书有笔有削,史所不书,吾不加益也,故曰其文则史,史主实录而已。《春秋》志存拨乱,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非史氏所及也,故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此制作之原也。学者即是而求之,思过半矣。(《春秋集传序》。)

赵汸自己曾明确地表示,他这一论说本于孟子。《孟子·离娄下》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公羊传》昭公十二年,借孔子之口说:“《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则齐桓、晋文;其事,则主会者主之;其词,则丘有罪焉耳。”与孟子之说大略相近。但是,孔子说“其词,则丘有罪焉耳”,与孟子述孔子“其义则丘窃取之”,两者是不同的,一从“词”上说,一从“义”上说。而赵汸是明确反对从文辞上说“丘有罪”的。《春秋属辞》卷一五《辞从主人》说:“至公羊氏乃曰:其辞则丘有罪焉尔。又曰:定哀多微辞,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不知己之有罪焉而。又曰: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其意以为,《春秋》制言之体,皆出圣人,而不得其所以为言者,故曲为之说。夫策书之法,内恶讳之,而外事从告,与史氏杂志以讦为直者不同。韩宣子,晋卿也,观书而大史氏不隐者,以其文辞犹存成周旧典,非史氏私书比也。孔子非史官,亦非现大夫也,请修国史,而时君时相不以为疑者,其事其文皆乃鲁史之旧,虽有笔削,而无所增加也,则其辞何罪之云?定哀之际书事与隐桓以后不殊,而亦何微之有?盖孔子尝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非辞之谓也。其言之所自出,与孟子同,与口传失真,则去之远矣。”)因此,孔子制作《春秋》可以用“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来概括:就史而言是对鲁史有笔无削的实录,就义而言是通过孔子的笔削来体现的。因此,《春秋》就包含着史与义两大方面的内容。

这两大内容中,史是基础,孔子之义就是在史的基础上,通过对史的笔削来体现的。故要明孔子笔削之义,首先必须先明其史。而史有官修的正史与一般的史氏私书之分,正史载于策书之上,而史氏私书载于简牍之中。赵汸说:“策书者,国之正史也。”“古者非大事不登于策,小事则简牍载之,故曰国之正史也。”(《春秋属辞》卷一。)“夫策书之法,内恶讳之,而外事从告,与史氏杂志以讦为直者不同。韩宣子,晋卿也,观书而大史氏不隐者,以其文辞犹存成周旧典,非史氏私书比也。”(《春秋属辞》卷一五。)赵汸在其著作中所言之史一般是指国之正史。而史有史例,明史则必须知晓史例。所以,赵汸说:“故学者必知策书之例,然后笔削之义可求;笔削之义既明,则凡以虚词说经者,其刻深辨急之说皆不攻而自破。”(《春秋集传序》。)以明策书之例为治《春秋》之始,是赵汸《春秋》学的特色,这实际上是一种偏重于《左传》的治学方法,因而,赵汸此说受到编纂《四库全书》的汉学家的称许,被许为“可谓得说经之要领矣”(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该书提要)。赵汸在《春秋属辞》中以经例来属、比《春秋》所记之事,就是由此而来的。

赵汸认为,策书之例是历代太史官所掌,并为史官所一直遵循而不改。策书之例是规定史官记载一国之史所书的对象、事件,包括哪些当书、哪些不当书的不同凡例。赵汸在《春秋集传序》中归纳出来的策书之例有十五例,而这十五例又可以分为三大类。

其一,从第一例到第七例,是史官记载本国历史所必须遵守的史法:

一曰,君举必书,非君命不书;二曰,公即位不行其礼不书;三曰,纳币逆夫人,夫人至、夫人归,皆书之;四曰,君、夫人薨,不成丧,不书葬,不用夫人礼,则书卒,君见弑,则讳而书其薨;五曰,适子生,则书之,公子大夫在位,书卒;六曰,公女嫁为诸侯夫人,纳币来逆,女归娣归,来媵致女,卒葬来归,皆书为大夫妻,书来逆而已;七曰,时祀时田,苟过时越礼,则书之,军赋改作逾制,亦书于策:此史实之录乎内者也。

其二,从第八例到第十一例,是史官记载本国以外的历史所必须遵守的史法:

八曰,诸侯有命,告则书,崩卒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策;九曰,虽伯主之役令,不及于鲁,亦不书;十曰,凡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适诸侯,虽告不书;十一曰,诸侯之大夫奔,有玉帛之使则告,告则书:此史氏之录乎外者也。

其三,从第十二例到第十五例,是史官记载国内外历史都必须遵守的史法:

十二曰,凡天子之命,无不书,王臣有事为诸侯,则以内辞书之;十三曰,大夫已命,书名氏,未名书名徽者,名氏不书,书其事而已,外徽者书人;十四曰,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尊师众称某帅师,君将不言帅师;十五曰,凡天灾物异,无不书,外灾告则书之:此史氏之通录乎内外者也。

赵汸是据《左传》来说策书之例的,因此,他所说的“录乎内者”是指记录鲁国历史的史例;“录乎外者”是指记录鲁国以外的诸侯国历史的史例;“通录乎内外者”是指记录通用于鲁国内外包括天王、天变在内的史例。赵汸认为,策书之例是史官在进行历史记录时所必须遵守的法则,鲁国的史记《春秋》就是完全按照策书之例来著作的。

二《春秋》存策书之大体

孔子制作《春秋》,是对鲁史加以笔削来完成的,而不是像史官那样固守策书之例来著作。所以,孔子的《春秋》虽然不同于鲁史,却又以鲁史《春秋》为蓝本,存有策书之大体。赵汸认为,存策书之大体乃是孔子笔削之义的首要之义,故他的“笔削之义有八”,列“存策书之大体”为第一,而发明“属辞比事”的“《春秋》教”的《春秋属辞》也首明“存策书之大体”。他说:

笔削之义有八,一曰,存策书之大体。凡策书之大体,曰天道,曰王事,曰土功,曰公即位,曰逆夫人,夫人至,世子生,曰公夫人外如,曰薨葬,曰孙,曰夫人归,曰内女卒葬,曰来归,曰大夫公子卒,曰公大夫出疆,曰盟会,出师,曰国受兵,曰祭祀蒐狩越礼,军夫改作逾制,外诸侯卒葬,曰两君之好,曰玉帛之使。凡此之类,其书于策者皆不削也。《春秋》,鲁史也,策书之大体,吾不与易焉,以为犹鲁《春秋》也。(《春秋集传序》。)

策书之例是史官之法,而存策书之大体是孔子《春秋》对鲁史的大略保存。前者属于史官之史的范围,后者属于圣人之经的范围。所以,赵汸以策书之例为史官之法,而以存策书之大体为孔子笔削之首义,二者是有所区别的(赵汸多次明确说,存策书之大体是孔子笔削之义,策书之例才是史官之法。有学者论述说:“在《春秋属辞》中,赵氏以‘存策书之大体’为史官之法,以‘假笔削以行权’、‘变文以示义’、‘辨名实之际’等为笔削之旨。”(见《孔子研究》2003年第5期《论庄存与的公羊学》)将二者混而为一,不合赵汸之义。)。但是,存策书之大体又是对史的保存,故虽不等于鲁史,却存有鲁史,这就是赵汸说的“以为犹鲁《春秋》也”。

《春秋》中存有策书之大体,是通过对鲁史的有笔无削来实现的,赵汸说:

夫子作《春秋》有笔焉,有削焉,策书之大体,义有无待于笔削者,吾无加损焉。《春秋》,鲁史也。凡策书之大体,天事二,曰时序,曰灾祥;王事二,曰天子之命,曰天王崩葬;内事二十,曰公即位,曰逆夫人,曰夫人至,曰世子生,曰公夫人外如,曰薨葬,曰孙,曰夫人大归,曰内女卒葬,曰来归,曰大夫公子卒,曰公出疆,曰大夫出疆,曰会盟,曰出师,曰用民力,曰时田祀时越礼,曰军赋改作逾制,曰取国邑,曰国受兵;外事八:曰诸侯来朝,曰大夫来,曰诸侯卒葬,曰相执,曰出奔,曰弑君,曰杀大夫,曰灭国。其书于策者,皆存而不削。而一国之本末具焉,以为鲁《春秋》也。(《春秋集传》卷一。)

这里所列举的策书之大体分为天之事、王之事、鲁国之事、诸侯国之事四个方面,并且都是以君主为中心的重要历史事件,故所谓策书之大体主要指以君主为中心的历史记叙。赵汸说:“史之所记,皆君事也,行其礼则书,不行则不书,策书之大体也。”(《春秋集传》卷一。)所以,存策书之大体是赵汸对《春秋》“其文则史,其史则齐桓、晋文”的具体论说。

在《春秋集传》中,发明“存策书之大体”是赵汸的主要任务。如他释“元年春王正月”如下:

元年者,公之始年也;春,周时也;王正月,周月也。王者受命,必改易正朔,以统一诸侯。《春秋》侯国之史,故加王于正也,《春秋》编年以记事,事以日决者系日,淹日者系月,逾月者系时,此无事则何以书正月?公虽不以礼即位,犹朝庙告朔,与人更始,故史书其正月。《穀梁传》曰:“谨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左氏传》曰:“摄也。”(同上。)

其后赵汸更是完全用史实解释“元年春王正月”。全书对所谓存策书之大体,都是从史实的角度来加以论说的,因此,所谓存策书之大体实际上是对《春秋》所存之史的肯定。这就是赵汸所说的“皆有笔无削,使不失鲁国正史之常”(《春秋属辞》卷一。)。

就是《春秋属辞》一书,也以明存策书之大体为其主要内容。其书分为十五卷,从第一卷到第七卷全为存策书之大体,篇幅占全书的二分之一。书中所列存策书之大体的条目达131条。而赵汸用来解说这131条策书大体的事件,有的记叙多达百余次,有的仅有一次,多寡不同,相去悬殊。但是,赵汸却几乎将《春秋》所有的史事记叙,全部用到了他的存策书之大体的论说中,这就是所谓“大抵史法相承而一定,故虽详密而可尽”(《春秋属辞叙》。)。对存策书之大体,赵汸的确做到了详密而尽,这是赵汸的《春秋》学受到极高推许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赵汸《春秋》学受到批评的所在,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而目多者失之纠纷,目少者失之强配,其病亦略相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春秋类三》上册。)而赵汸对存策书之大体的论说,总是先列出策书大体的条例,然后一一列举《春秋》所记同类之事,以说明该条例根据(《论庄存与的公羊学》(载《孔子研究》2003年第5期)一文说:赵汸的《春秋属辞》论存策书之大体,“其具体的研究步骤是通过列举同类叙述,然后归纳出相应的例则,如‘嗣君逾年即位,书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不行即位礼不书即位,告朔朝正书王正月’之类即是。”此说与本书观点正相反。)。

同类推荐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历史知识非常渊博的一位。他曾反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论语》、《中庸》等历史经典著作及古代诗、词、散文、文学等各个领域。伟大周恩来曾说:“读古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真识卓见与洞察力,毛泽东的多才博识,为同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家和文学界泰斗所佩服。他对一些古诗书的评价独具慧眼,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至今影响着广大读者。
  • 拆散的笔记本

    拆散的笔记本

    那被风掀动的书页里蕴藏着个性化的思想。非常值得一读。这些文字远离精雕细琢的“小美”,本书是作家洪烛的一部随笔作品集。读后使人有一种美的文学享受,记录了生活、情感乃至艺术对作者的影响。书中所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流畅优美,而向泥沙俱下的“大美”靠拢。洪烛的这本随笔集,就像一本拆散的笔记簿,再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维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死后遇到神龙。于是带上了由几款游戏融合变异后的游戏系统,来到了汉末,一名龙组成员,在一次任务中被叛徒出卖,这次任务中的所有队友全部牺牲,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郑峰,于是引爆了那个基地中的炸弹
  • 谍影重重

    谍影重重

    世界王牌间谍、谍战大案秘闻全记录。细说世界顶级间谍的传奇故事,直击重大火热的间谍事件,揭开间谍工作的神秘内幕。通过介绍普京的克格勃情结、“地下总统”胡佛、英国间谍女皇帕克、谍海枭雄勒鲁瓦、日本间谍东方魔女川岛芳子、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等,从侧面反映神秘、无情、血腥的间谍人生。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爱的欺负:驯服小老婆

    爱的欺负:驯服小老婆

    他是高高在上的霸道总裁,她是顽强小白领。恶劣的他一向坚持一个原则:爱她就要欺负她。他还打算逼她结婚,据为己有。她愤然“你这魔鬼,强枪民女”,他撇嘴“我怎么可能是魔鬼?因为近亲禁止结婚”
  • 天上下起了七彩雨:你不知道的自然地理

    天上下起了七彩雨:你不知道的自然地理

    本书以妙趣横生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这个世界隐藏的地理秘密,告诉我们其中蕴涵的科学道理。主要内容包括:地球是怎样诞生的、地球运动的原动力、追寻地球的年龄等。
  • 老祖母的厨房

    老祖母的厨房

    实的怀念与虚幻的构想,就在这间老祖母的厨房里展开,在这里,有我丢失的蓝花瓷碗,有坚守的爱,有不倦的等待,有一段神秘的、古老的故事轻手轻脚地徐徐走来。
  • 纨绔萌妃

    纨绔萌妃

    她与他指腹为婚,大婚之际,他抱着另一个女人弃她而去,她成为全城笑柄。她是京都纨绔四少之一,风采绝艳,是他心爱却不敢爱的四弟。然而,他却不知,在娶她的婚礼之上,弃她如敝履,待回首,她已属于另外一个人,一个宠她如命,纯如赤子的苏佑傻子。曾经:“阿墨!苏苏会撒娇!会卖萌!还会种宝宝哟!”后来:某纨绔小侯爷邪肆地勾起美人下巴:“苏苏小美人,小爷宠你。”某妖孽男狭眸微挑,眸底掠过邪火:“来,怎么宠?”某男扯开腰带,眼眸邪肆炽热!某纨绔色变!“你、你想干什么!你别过来!流氓!啊!救命啊!”
  • 生命秘密(生命百科)

    生命秘密(生命百科)

    生命秘密遗传人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自己的性格。有的时候这种性格看起来好像是从我们的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然而要想再追究这些性格是来源于何处,却又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