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學習的模範。《漢語大詞典》始舉書證為《北史·楊播傳論》:“恭德慎行,為世師範。”
【駭驚】
○飲清泉兮□□□,見[闕]伏兮不駭驚。(張公神碑)
駭驚,猶驚駭。“駭驚”與“驚駭”同素異序同義。《漢語大詞典》首舉《文選·左思〈吳都賦〉》“駭雞之珍”李善注引漢宋衷曰“角有光,雞見而駭驚也”例為書證。
【清儉】
○又少入金氏門,承清儉之後。(金廣延母徐氏紀產碑)
清儉,清廉儉約。《三國志·魏志》卷九:“惇雖在軍旅,親迎師受業,性清儉,有餘財,輒以分施,不足資之於官,不治產業,諡曰忠侯。”《漢語大詞典》首舉《後漢書·蔡茂傳》“[茂]代戴涉為司徒,在職清儉匪懈”之例為書證。
【商量】
○遂訪故老商量,俊艾王敞、王畢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撫育鰥寡,以家錢糴米粟賜癃盲。(曹全碑)
商量,即商討、計議。《漢語大詞典》首舉《易·兌》“商兌未甯”三國魏王弼注“商,商量裁製之謂也”為書證。
【去年】
○去年鮮卑連犯鄣塞,[下闕]過掩卒搗擊,無距捍[下闕]率攝大守以下進退[下闕]魯不表罪誅多擁[下闕]麗王宮,慓輕狡猾。(賜豫州刺史馮煥昭)
○去年五月,常山相巡,遣吏王勳三[闕]弘褒詣三公山請雨,山神即使高傳言,令勳褒歸[闕]雨可得。(無極山碑)
去年,指剛過去的一年。該詞西漢已見使用,如《全漢文》卷六十三王莽(三)《遣太師賑貸》(地皇三年):“惟陽九之厄,與害氣會,究於去年。”東漢時已習見,《全後漢文》卷六和帝《實核貧民詔》:“去年秋麥入少,恐民食不足。”又卷六十郎顗《對狀尚書條便宜七事》:“二事:去年以來,《兌卦》用事,類多不效。”《漢語大詞典》首舉唐杜甫《前苦寒行》之二“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為例證。
【著聞】
○勳績著聞,百遼詠虞。(鮮于璜碑)
著聞,乃著名、聞名義。較早見於西漢,如《全漢文》卷七元帝《日蝕求言詔》(永光四年六月):“邪說空進,事亡成功,此天下所著聞也。”東漢時用例明顯增多,《全後漢文》卷七桓帝《詔孫策》(建安二年夏):“先將軍堅,念在平討,雅意未遂,厥美著聞。”又卷九十七闕名(一):“今上無天子,海内淆亂,符瑞之應,昭然著聞,宜答天神,以塞群望。”《漢語大詞典》始引例舉《東觀漢紀·劉平傳》。
【禱告】
○每長吏祈福,吏民禱告,如言有驗,乞合無極山比三公封龍靈山,祠□七牲出用王家錢。(無極山碑)
禱告,謂祝告鬼神求福。《漢語大詞典》首舉唐李贄《禮誦藥師經畢告文》“雖諷經眾僧虔恪無比,實藥王菩薩憐憫重深,和尚不勝禮謝禱告之至”為書證,時代偏晚。
【債負】
○蓄積消滅,債負奔亡,□□□立,依附宗家得以蘇。(金廣延母徐氏紀產碑)
債負,即借債。《漢語大詞典》首舉例为唐韓愈《應所在典貼良人男女等狀》:“原共本末,或因水果不熟,或因公司債負,遂相典貼,漸以成風。”
【赫斯】
○赫斯發,威若神。(北軍中侯郭仲奇碑)
赫斯,語出《詩·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有二義:或指盛怒的樣子,或形容威武奮發的樣子。上引例為第二義,他如《全後漢文》卷九十一王粲(二)《荆州文學記官志》:“乃赫斯威,爰整其旅。”《漢語大詞典》於“赫斯”條“後因以指帝王盛怒貌”義下收有“亦引申指帝王威武奮發貌”之義,周延不夠;又其後首舉《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之例為書證,當補正。
【先時】
○元氏縣有先時三公封龍靈山,已得法食,而獨未。(無極山碑)
先時,即以前、開始的時候。《漢語大詞典》首舉《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先時你衹疑我,如今你也沒的說了”為書證,時間太遲。
【祠宮】
○其年八月丁丑,詔書聽其九月更造神廟,恢祏祠宮,置吏犧牲從制。(無極山碑)
祠宮,指祠堂。《漢語大詞典》首舉宋韓駒《余往歲與遜叔侍郎同寓廣陵》詩“廣陵三歲共祠宮,二月帆開二水風”為例證,時代偏晚。
【追拜】
○朝思其忠,追拜騎都尉,寵以印紱,策書褒歎,賻贈有加。(中常侍樊安碑)
追拜,猶追封。《漢語大詞典》僅舉《南史·袁樞傳》:“梁文帝女新安穆公主早薨,天監初,王氏無追拜之事。”
【荒遠】
○孝武時,有張騫,廣通風俗,開定畿宇,南苞八蠻,西羈六戎,北震五狄,東勤九夷,荒遠既殯,各貢所有。(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
荒遠,猶遙遠的地方。《漢語大詞典》“荒遠”條始舉《宋史·蔡挺傳》:“驛路荒遠,室廬稀疏。”
【蔥青】
○楙林蔥青,倉氣蔚伊□。(無極山碑)
蔥青,青翠茂盛貌。《漢語大詞典》始引例為三國魏阮籍《東平賦》:“瞻荒榛之荒穢兮,顧東山之蔥青。”
【禳解】
○有以禳解,報應可必。(無極山碑)
禳解,指向神祈求解除災禍。《新唐書》卷二百九列傳第一百三十四《酷吏》:“嘗按芳州刺史李思徵,不勝楚毒,死後屢見思徵為厲,命家人禳解。”《太平廣記》卷三百五十二鬼三十七《巴川崔令》:“其中衣服率皆剪碎,求方術禳解,都不能制。”《漢語大詞典》舉明湯顯祖呂碩園《還魂記·詰病》為始證例,時代偏晚。
【攫取】
○孝子仲章、季章、季立,孝孫子僑,躬脩子道,竭家所有,選擇名石,南山之陽,攫取妙好,色無斑黃。(從事武梁碑)
攫取,即獲取,褒義。《漢語大詞典》收有二義:一為“抓取”、“拿取”義,始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昇》之例;二為“獲取”、“掠取”義,首舉宋蘇洵《上皇帝書》:“國家用兵之時,購方略,設武備,使天下屠沽健兒,皆能徒手攫取陛下之官。”
【道長】
○書文下辨道長廣漢汁邡任詩字幼起。(西陝頌)
道長,對道士的敬稱。《漢語大詞典》首舉清孔尚任《桃花扇·如道》“眾位道長,我們社長俱已齊集了,就請法師老爺出來巡壇罷”為書證,時代偏晚。
【立朝】
○立朝正色,進思盡忠,舉衡以處事,清身以厲時,高位不以為榮,卑官不以為恥。(豫州從事尹宙碑)
○立朝正色,恪勤竭忠,無德不旌,靡惡不形,將訓品物,以濟大清。(太尉楊震碑)
○立朝正色,能無撓廎,威恩御下,持滿億盈。(巴郡太守樊敏碑)
○整齊珪角,立朝進仕。(童子逢盛碑)
○遵父業,術□□□始仕事君,立朝正色。(冀州刺史王純碑)
○供[下闕]不並,立朝為縣端首。(金廣延母徐氏紀產碑)
立朝,指在朝為官。傳世文獻中亦有大量用例,《漢書》卷六十《杜周傳第三十》:“張湯、杜周並起,文墨小吏,致位三公,列於酷吏而俱有良子,德器自過,爵位尊顯,繼世立朝,相與提衡。”謂世代在朝為官,相互提攜。《後漢書》卷二十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趙憙傳》:“憙内典宿衛,外幹宰職,正身立朝,未嘗懈惰。”又卷六十下《蔡邕列傳》:“頃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見賞,恒被謗訕之誅。”《三國志·魏志》卷十六“若屍祿以為高,拱嘿以為智,當官苟在於免負,立朝不忘於容身,潔行遜言以處朝廷者,亦明主所察也。”“立朝”與“當官”相對為文。《漢語大詞典》始舉宋曾鞏《乞出知潁州狀》例為書證,時代過晚。
【測度】
○於時陳相邊韶,典國之禮,材薄恩淺,不能測度至人,辯是與非,案據書籍,以為老子生於周之末世。(老子銘)
測度,即猜測、料想。《漢語大詞典》始引南朝宋謝靈運《入華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詩“險逕無測度,天路非術阡”之例。
【輝然】
○招工募石,輝然俱至,各進琦巧,不日成之。(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
輝然,光彩貌。《漢語大詞典》舉明方孝儒《送李生序》“摩其外,輝然而溫,栗然而潤”之例為唯一書證,時代太晚。
【精靈】
○孟府君深惟回應,效之經典,知聖堯精靈,與天通神。(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
精靈,即靈魂。《漢語大詞典》首舉例為晉左芬《萬年公主誄》:“況我公主,形滅體訛,精靈遷逝,幽此中阿。”
【服除】
○服除,復拜郎中治書侍御史,彌縫袞□□□□弱,遷冀州刺史[闕]墉明否萬里作孚,九郡咸寧。(丹陽太守郭旻碑)
○服除,辟司徒府,拜侍御史。(太尉陳球碑)
○以父司隸還謁者官,遷左都侯,喪父服除,復拜郎。(冀州刺史王純碑)
服除,謂除去喪服,指守喪期滿。《後漢書》卷五十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第四十三《申屠蟠傳》:“申屠蟠字子龍,陳留外黃人也,九歲喪父,哀毀過禮,服除,不進酒肉十餘年,每忌日輒三日不食。”《世說新語》卷下之下排調第二十五饞險第三十二:“袁悅有口才,能短長說,亦有精理,始作謝玄參軍,頗被禮遇,後丁艱,服除還都,唯齎《戰國策》而已。”《宋書》卷九十一列傳第五十一《孝義》:“(劉瑜)服除後二十餘年,布衣蔬食,言輒流涕,常居墓側,未嘗暫違。”《梁書》卷十三列傳第七:“復以母憂去官而蔬食辟穀,服除猶絕粳粱。”《漢語大詞典》始引《資治通鑒·齊高帝建元四年》:“癸卯,南康文簡公褚淵卒,世子侍中賁恥其失節,服除,遂不仕。”
【神謀】
○張仲孝友,雅藝攸載,天挺留侯,應期佐治,與漢龍興,誕發神謀,君其胤也。(冀州從事張表碑)
神謀,猶神算。《漢語大詞典》始引晉陸雲《九湣·悲郢》:“考余心其焉可,往稽度於神謀。”
【招工】
○招工募石,輝然俱至,各進琦巧,不日成之。(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
招工,即招收工人。《漢語大詞典》首舉清汪遵憲《逐客篇》序“華人往美利堅,始於道咸間,初由招工,踵往者多,數至二萬眾”為書證,時間太晚。
【煥炳】
○矧乃孔子,玄德煥炳,光於上下。(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君體煥炳,有芬有馨。(漢成陽令唐扶頌)
○磥落煥炳,臨疑獨逝,故能光明越聞,顯於區夏,英聲□□□□□公族。(幽州刺史朱龜碑)
○功績煥炳,恩如浩倉。(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
煥炳,乃昭彰義。東漢新詞,亦見於同期傳世文獻,如《全後漢文》卷九和熹鄧後《舉隱逸大儒詔》:“至乎元康、五鳳之間,英豪四集,文章煥炳,《六經》之學,於斯為盛。”又卷三十三應劭《奏上刪定律令》:“七二十六,博採古今瑰偉之士,文章煥炳,德義可觀。”又卷九十二陳琳《大東阿王箋》:“音義既遠,清辭妙句,焱絕煥炳,譬猶飛兔流星,超山越海,龍驥所不敢追,況於駑馬,可得齊足!”六朝沿用,如《全三國文》卷十魏十明帝(二)《詔官李通子基緒(延康元年)》:“雖炎帝、少昊,顓頊、高辛,唐、虞、夏后,世系相襲,同氣其祖,猶豫昭顯所受之運,箸明天人去就之符,無不革易制度,更定禮樂,延群后,班瑞信,使之煥炳可述於後也。”《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使持節鎮北將軍都督建兗華三州諸軍事華州刺史睪平縣開國伯赫連公墓誌銘》:“其先茂德雄圖,作霸河夏,懷仁輔義,襟帶通都,鬱鬱之美,煥炳金經,綿瓞之盛,龜書具載。”《漢語大詞典》舉唐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之例為唯一例證,當補。
【來臻】
○三祀有成,來臻我邦。(酸棗令劉熊碑)
來臻,即來到。《全後漢文》卷四十四崔駰《冬至襪銘》:“皇靈既祐,祉祿來臻。”又卷五十二張衡(一)《溫泉賦》:“於是殊方跋涉,駿馬來臻。”又卷六十九蔡邕(一)《九惟文》:“六月徂暑,炎赫來臻。”《漢語大詞典》始舉晉陸雲《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為書證。
【舊居】
○而本國舊居復禮之日,闕而不祀,誠朝廷聖恩所宜特加。(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舊居,即舊宅、故居。《全後漢文》卷六安帝《敕司隸校尉冀並二州刺史》(永初元年十一月):“民訛言相驚,棄捐舊居,老弱相攜,窮困道路。”《漢語大詞典》首舉書證例為《後漢書·安帝紀》:“民訛言相驚,棄捐舊居,老弱相攜,窮困道路。”
【守吏】
○假夫子塚顏母井舍及魯公塚守吏凡四人,月與佐除。(史晨饗孔廟後碑)
守吏,守衛的官吏。《漢語大詞典》释为“守卫关隘的官吏”,周延不够;且首舉例為唐元結《欸乃曲》之二:“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
【棄官】
○父君不豫,棄官奉喪。(鮮于璜碑)
○遷右扶風槐里令,遭同產弟憂,棄官,續遇禁岡,潛隱家巷七年。(曹全碑)
○垂□康,踚產、豹,喪舊君以棄官。(太尉劉寬碑)
棄官,謂自動解職去官。《三國志·吳志》卷十四:“謝景時為豫章太守,不勝哀情,棄官奔赴,拜表自劾。”《東觀漢紀》卷二十一列傳十六《趙溫》:“大丈夫生當雄飛,安能雌伏,遂棄官而去。”《容齋隨筆》五筆卷七《貢禹朱暉晚達》:“貢禹壯年仕,不遇,棄官而歸。”《漢語大詞典》首舉書證為明沈德符《野獲編·科場一·典史再舉鄉試》:“[曹文忠]為山西代州教職,負才不屑卑冗,欲棄官再就試,為吏部駁奏。”太遲。
【扶佐】
○遭順帝棄天下,扶佐孝沖孝質帝,兼領黃門令。(吉成侯州輔碑)
扶佐,即輔佐。《漢語大詞典》首舉《三國志平話》卷中“先主具说关公扶佐曹操,官封寿亭侯”為例證。
【識真】
○是以守道識真之士,高尚其事。(婁壽碑)
識真,謂識認自然之道、認識本原。《漢語大詞典》首舉唐張說《岐州刺史平原男陸君墓誌銘》:“公諱伯玉,字某,河南人,識真之士也。”
【幹臣】
○夷史之高著,臨究前軌,當為國之幹臣。(廣漢屬國侯李翊碑)
幹臣,謂精明強幹之臣。《漢語大詞典》僅舉清昭梿《嘯亭續錄·廷寄》為書證,時代太晚。
【良佐】
○嗚嘑哀哉,國喪良佐,家隕棟梁。(小黃門譙敏碑)
良佐,賢能的輔佐。《全後漢文》卷十六竇武《諫黨事疏》:“今台閣近臣尚書令陳蕃,仆射胡廣,尚書朱宇、荀緄、劉祐、魏朗、劉矩、尹勳等,皆國之貞士,朝之良佐。”又卷九桓思竇後《以陳蕃為太傅詔》:“夫民生樹君,使司牧之,必須良佐,以固王業。”《漢語大詞典》首舉例為《後漢書·劉陶傳》“斯實中興之良佐,國家之柱臣也”之例。
【梁木】
○梁木圮頹,鴻儀催零。(金鄉長侯成碑)
梁木,即棟梁,比喻能擔當重任的人才。《漢語大詞典》首舉書證為晉潘岳《楊仲武誄》:“魂兮往矣,梁木實摧。”
【宿儲】
○督郵周紘,承會表問,君常懷色斯,舍無宿儲,遂用高逝,老弱相攜,攀援持車,千人以上。(竹邑侯相張壽碑)
宿儲,義為積儲的物質,多指糧食。《全後漢文》卷三明帝《日食求言詔》(三年八月壬申):“日月薄蝕,彗孛見天,水旱不節,稼穡不成,人無宿儲,下生愁墊。”《漢語大詞典》始見例舉《後漢書·明帝紀》之例。
【蟬蛻】
○道成身化,蟬蛻渡世。(老子銘)
蟬蛻,喻脫胎換骨。此指羽化仙去,“死”的婉稱。《全後漢文》卷五十七胡廣《弔夷齊文》:“抗浮雲之妙志,遂蟬蛻以偕逝,徼六軍於河渚,叩王馬而慮計。”《漢語大詞典》首舉晉左思《吳都賦》“桂父練形而易色,赤須蟬蛻而附麗”之例為書證。
【號稱】
○君曾號稱三[下闕]郎中早終。(司徒掾梁休碑)
○府君諱方,字興祖,肇先蓋堯之苗,本姓□□則有伊尹,在殷之世,號稱阿衡,因而氏焉。(衛尉衡方碑)
號稱,謂以某名著稱。《漢語大詞典》首舉書證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魏之元瑜,號稱翩翩。”
【墳壟】
○自右校君以舊墓在水闕,而墳墓多,地勢□□□□□斯造墳壟,樹碑銘。(趙相雍勸闕碑)
墳壟,即墳隴,墳墓。東漢新詞,《全後漢文》卷九十一王粲(一)《為劉荆州與袁尚書》:“則是太公墳壟,將有汙池之禍。”《汉语大词典》首引例爲汉应劭《風俗通·山澤·陵》:“陵有天性自然者,今王公墳壟各稱陵也。”
【徂逝】
○晻忽徂逝,□□□宮。(敦煌長史武斑碑)
徂逝,指死亡、亡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益州刺史樂安哀王墓誌銘》:“良木其摧,忽焉徂逝,即窆玄丘,潛靈下世。”《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元氏故蘭夫人墓誌銘》:“方應母儀天下,禮範將來,而靈不弔善,奄然徂逝。”《漢語大詞典》已收載,是;但僅舉漢蔡邕《議郎胡公夫人哀贊》之一例為書證,可據補。
【守一】
○守一不歇,比性乾坤。(嵩高山開母廟石闕銘)
○守一不失,為天下正。(老子銘)
守一,乃道家脩養之術,謂專一精思以通神。語出《莊子·在宥》:“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脩身千二百歲矣,吾行未嘗衰。”《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侍中使持節都督冀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武陽縣開國公侯君之墓誌》:“常論臣子之急,以忠孝為心,清慎為體,曾不以榮利關言,產業經意,所可自得者,守一而已。”《漢語大詞典》首引例為晉葛洪《抱朴子·地真》:“守一存真,乃能通神”之例。
【悲慕】
○於我吏民,悲慕罔已。(平輿令薛君碑)
悲慕,即“悲痛”、“悲傷”的意思。“慕”有“哀傷”義,王雲路、方一新先生在《中古漢語語詞例釋》一書中已發之,可參。“悲慕”一詞乃同義連文。《唐代墓誌彙編·僧順禪師墓誌銘》:“門徒巨痛,五内崩摧,有緣悲慕,無不感切。”“悲慕”一詞,《漢語大詞典》釋為“哀傷思念”,且首舉例為南朝齊蕭子良《淨住子·禮舍利寶塔門》:“以悲慕故,善心濃到。”當據補正。
【典掌】
○辟從事司徒掾,典掌邊事。(慎令劉脩碑)
典掌,即主管,掌管。《漢語大詞典》首引書證為晉虞溥《江表傳》:“權為吳王,初置節度官,使典掌軍糧,非漢制也。”遲。
【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