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500000012

第12章

宗瑶恍然明白,张虔裕是想拉自己下水,和他一同背着大王开设茶马互市。他心中佩服张虔裕的胆量,明知道自己是大王的义子,还将实情相告。虽然这件事一旦开做就要担很大的风险。可是,一想到张虔裕所述来龙去脉,他在感激虔裕对自己信任的同时,则对这位红脸将军的胆识和魄力所折服。更重要的是,张虔裕的这个建议正好和先前周庠说言的和蛮夷互通有无、做买卖的想法如出一辙。既然都是为了各族百姓的利益,那么冒这个险自然是值得的!

“张大人如此信任宗瑶,我定当全力相助!”

十载光阴,有时宛如弹指一挥;而数月的光景,有时却这般的难熬。

还记得在大玄楼下送别韦庄的时候,那还是数九寒天,剑北的栈道铺陈着厚厚的积雪。而今,锦江两岸的垂柳已经抽出了新绿,韦庄该回来了吧!

从军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像这几个月一样清闲。或者可以说,这几个月让这位拥有着三川五十二州二百五十七县的琅琊王一直在一种等待中度过。等待,让时光变得漫长。当一桩心事充盈脑海深处时,就是再大的事情也难以再分散他的注意。

王建差遣韦庄去朝廷入贡,与其说是面见皇帝,不如说是和朱温谈判。从杨复恭到刘季述,从韩建到李茂贞,无论是宦官还是藩镇都希望能够效仿挟天子令诸侯的故事。只是,这些曾经来去匆匆的人物只如过眼云烟,真正主宰了天子命运的人,正是这个朱温。

王建和朱温在邓州曾经有过交手,智取邓州方显王建更胜一筹。朱温主宰朝野,他决然是不服的。只是,木已成舟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眼下三川初定,无论是财力和人力都不允许他与朱温争夺中原,况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既然这样,他必须要和朱温表面上达成一个互不攻击的协议。至少,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发展三川的农业和商业。只有积累下足够的实力,才能够在这个以武力说话的乱世占有一席之地。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回了韦庄。按惯例,王建理应次日才盛宴犒赏远道归来的重臣。可是,他却等不及连夜召韦庄入府上一叙。

他差遣韦庄前往入贡也是着实费了一番心思。韦庄能够留在他身边,是累积下了偌大的缘分。平心而论,王建自然舍不得让这样一个宠臣前往虎口。可想来想去,能够在关键时候肩负重任的,唯韦端己一人而已。

眼前的韦庄鬓发些许凌乱,显然还没有来得及回家洗去一身的征尘。一去数月,抬眼看看主公,显得苍老了许多,两鬓也是多生白发。这位统领三川的最高长官,虽然是赳赳武将,此刻却是一身文人打扮。花白的胡须,关切的双眸,透出一分和蔼。

“大王,臣韦庄奉命入贡,不辱使命,顺利归来!”

“好!好呀!”王建颤抖的声音压抑不住激动和欢喜,“我一直盼着你早些回来!”

韦庄便把入朝之后的见闻一一相告。当得知天子没有半分自由之时,王建叹道:“为臣子,不能保全君王啊!我愧对先帝的重托,愧对天子的信任。”

“大王不要伤感。皇帝已经知道您对朝廷一片忠诚。此番我面见天子,天子虽然微弱,却力排众议,晋封大王为蜀王!梁王虽然有些不情愿,却最终还是随天子愿表奏。恭喜大王啊!册封的诏书估计一个月后就会到达成都!”

“这都是全仗着韦大人的功劳啊!”王建感激,又问韦庄,“只是,不知这蜀王相比琅琊王可有区分?”

“哦!这便不可同日而语了!”韦庄的话语中分明透露出一分敬畏,“大王受封琅琊王不外乎是个挂名的爵位。琅琊本在齐鲁,现天下封琅琊王、琅琊郡王者,绝非大王一人。由此可见,这本就是个位尊身贵的虚衔罢了。”韦庄话锋一转:“这‘蜀王’便非同一般了!三川自古被称为‘蜀’,第一任蜀王便被称为蚕丛王,后又经过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四世蜀王……大王如果晋封蜀王,不光在名声册封上沿袭了夏王朝贵族的一脉,更是认定了三川之内皆是大王所属领土,三川之内皆以大王王命为尊!”

王建心潮澎湃:“孤王如有一日册封蜀王,韦大人便是我第一元勋!”

“差点忘了大事!梁王差遣押牙王殷随我来到成都报聘,我已经安排他在馆驿歇息。按惯例,大王应当明日接见此人。”

“朱全忠还算是礼尚往来。既如此,明日摆上等酒宴,我亲自接见!”

“只是……”韦庄面露难色,“这个王殷心浮气傲,言语不善啊!”

次日,王建府上款待王殷。酒席宴间,王殷打听成都的米价、蜀锦、茶产、民宅、军力,王建并不隐瞒一一作答。王殷见西川着实富有、不愧为天府之国,便转而笑言:“我来西川,观这里风景秀色、百姓富足,可见大王治理有方。只可惜,大王出身行伍,偌大三川没有多少马匹,呵呵,恐怕有朝一日敌人兵临城下,大王难以抵御啊!”

“大胆王殷!你家主子有种自带兵前来,我若放你入得阳平、剑门便不会还你活着回去!”

王殷的言语顿时激怒了一旁的王宗佶,啪的一声响震得桌上的酒洒在了地上。

“将军息怒!王押牙只是一句戏言,将军不必当真。”韦庄连忙劝阻宗佶。宗佶虽然不似一旁的宗侃那样能够忍让,但是毕竟也很少这样当着其义父王建的面这般无礼发怒。韦庄知道,这是因为王殷戳到了武将的痛处——眼下,偌大的西川,所有的战马集中在一起也不过千余匹。一来,这里平原地区本就不产马;二来,连续的征战更是令战马变得异常稀缺。不怪王殷激怒宗佶,这般言语着实是在挑衅!

宗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愤懑归座后闭口不语,不时偷眼看着上首坐着的义父。

不想,王建丝毫没有理会宗佶的放肆,他笑了笑,冲王殷举起杯中酒:“来来,押牙先干了这杯。”便将酒盏中的残酒一饮而尽。王建手捋胡须,笑道:“押牙恐怕不知道,我三川多是江山险阻,骑兵常常没有用武之地。要说马,哈哈哈哈哈哈,不但不缺乏,反倒富足!押牙稍等片刻,本王愿领你共赏战马!”说罢,传令周德权将军在星宿山列队,等待检阅。

王宗佶、王宗侃二人顿时发窘。要知道,就在一个月之前,他们还亲自检阅星宿山,查阅战马仅千余匹。难道大王不知道军情,这般轻易下命,恐怕被来使笑话,丢了西川的颜面!韦庄也感到有些吃惊,西川无马众人皆知,大王这般自信缘自何故呢?

一行人出了王府,一路不语。出成都城北门,一个多时辰便到了星宿山。王建意气风发登上阅军台,宗佶、宗侃各自一身戎装,分别站立左右。王建请来使也登上阅军台,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每一个人。校军场上,三军铠甲鲜明、列队整齐。王建一挥手,周德权便在另一个高台挥动红旗,大约四万将士手持兵刃,齐声呐喊,声音萦绕山峦之间余音久久。周德权旗语一挥,四万将士顿时整齐地奔向左右两边,中间留下了半里路宽的一带空地,随后,远处的骑兵压住战马的步伐缓缓移动。

王宗佶、王宗侃二人忍不住揉揉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所见。一方队白马、一方队黑马、一方队棕马,不仅马匹整齐,连颜色竟然都匹配得这样一致!宗佶粗略一算,少说也有万匹战马。马蹄踩踏着大地整齐地发出声音。眼前的一切早已让王殷早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有想到,王建不仅拥有作战无敌的步兵,还有这样一只中原也很难组建的骑兵队伍。

王殷连忙向王建赔礼。王建哈哈一笑,摆手示意自己不会记在心上。

不久,回去交命的王殷回禀朱温自己在成都的见闻。朱温见三川兵强马壮、民生富庶,便打消了图谋三川的主意。数月后,朝廷来旨,晋王建为蜀王。从此,王建便成了大唐王朝亲封的三川的主人。

却说星宿山的马匹,自然是邛州王宗瑶所贡之马。王宗瑶听从了张虔裕和周庠的建议,在邛州各关隘开市征集马匹。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便集齐了七八千匹战马,陆续送往成都。王建正愁缺马,忽见宗瑶救急,又巧逢王殷给自己出下这样一个题目,这才胸有成竹地检阅三军。

随后,王建不但赦免张虔裕、宗瑶独断专行之罪,还加封张虔裕兼任茂州刺史,特许宗瑶在边境可以便宜行事。接着,命文、黎、维、茂四州均仿效邛州广泛开市。从此,一条条延绵开去的茶马古道的雏形也应运而生。

这是王建晋封蜀王之后的第一个寿辰,也是王建到成都之后最为奢侈的一次生日宴。王建在三川的众多义子悉数归来祝贺,受请的重臣还有周德权、徐耕、张琳、何义阳、韦庄、冯涓等,就连佛教大师贯休、道教大师杜光庭也来到了蜀王府。

厅堂之上,侍女、仆从穿梭其间,筵席之上酒肉丰盛。

王建新近的宠臣唐道袭手把礼单,高声宣读四州朝贡:“……山南节度使王宗涤,上供古蜀宝剑一柄;邛州刺史王宗瑶上供汗血宝马一匹;茂州刺史张虔裕上供水稻一束……”

“慢!”王建听到这里,感觉新鲜,“将那束水稻给本王呈上来。”

茂州来使小心翼翼地将一个精致的盒子呈给唐道袭,唐道袭转呈到王建手中。

王建轻轻地将这束黄澄澄的稻谷捻在手中,虽然远途而至有些干缩,却依旧看出稻穗硕大籽粒饱满。

“大王,”唐道袭皱眉道,“今天是大王寿辰,茂州刺史将这平常人家都见惯不怪的一束稻谷当做寿礼……这,是不是有些不妥?”唐道袭本是阆州一舞童,因为长得眉清目秀,深得王建的欣赏。很快,便被蜀王辟为枢密使。

王建并不为唐道袭的话语所动,只是淡淡地转向左边坐在宾客上首的武信军节度使张琳。王建几次东征、北伐,都放心地将西川大小事宜委任张琳一人。在成都,无论是饱读诗书的鸿儒还是居功自傲的武夫,都无不对这位唐末名臣尊重三分。

张琳年事高了。自打王建夺取山南回成都以后,身体渐渐虚弱的他,便几次辞官。王建念及他治理成都功不可没,便令他赋闲在家颐养天年,但却另行封赏为武信军节度使,以示尊贵。

张琳接过王建递来的稻谷,拿到近前仔仔细细观看一番,脸上溢出喜悦:“恭喜蜀王!这般颗粒饱满的稻谷,只有在成都平原才能寻找到。那茂州多是高山草原,能存活出这般水稻,实在是上天给蜀王的祥瑞!”

众宾客听到张琳这么说,纷纷赞叹,一一向王建道贺。王建很高兴,他知道这与张虔裕在那边继续开沟渠、兴水利有着一定的关系。张琳曾经多次提到水利兴农的重要,张虔裕这几年干得辛苦,他没有错看人!

这时候,门外有人高声奏报:“邢国公晋将军送来寿礼!”王建心中一震!许久没有晋晖的消息,当初他请命镇守东川,由此一去便半年多没有音讯,这时候突然听到晋晖的名字,那种喜悦胜似任何礼物:“快念!”王建急切地催促唐道袭。

“喜闻司徒晋封蜀王,东川军民无不欢喜。今臣借蜀王洪福,不负众望,率军东进,收复荆南夔、忠、万、施四州,特快马加鞭递送此讯。诚愿蜀王洪福齐天、寿比南山!臣晋晖率子匡晏、匡义,开道都指挥使王宗本共贺!”

王建兴奋地一拍桌子:“本王想死他了!速传命,留王宗本镇守东川,速让晋老将军携家小回成都,本王要见他!”

唐道袭连忙上前恭贺:“蜀王仁德泽被三川,百姓生活富足、州县无不归附!这真是三川之福啊!”众臣纷纷附和,一时间厅堂氛围和谐,似乎在这里就能够看到三川祥和的景象。

这时候,众人中传来一阵轻轻的呵笑声。声音不大穿透力却极强,与所有人的赞叹声、欢笑声都格格不入。顿时,大厅里安静下来,众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个发出奇特笑声的人身上。王建循着声音望去,看见判官冯涓举着酒杯已经站起身来:

“今日蜀王寿辰,臣冯涓欢喜。特作诗《生日歌》一首,以表臣的心意。”

王建非常高兴,没想到一向狂傲自负的冯涓竟然能够主动作诗祝贺。早就听说冯涓文誉出众但却很少作诗,今日能够亲耳聆听也很是不容易。他心想,冯涓这般讨好自己,恐怕是自己的文治武功让这个倔强的老头也为之折服吧!

冯涓将杯中酒满饮,走到厅堂中央,一面将空杯示与众人,一面一字一句清晰地颂道:

百姓富,军食足。百姓足,军民欢。

争那生灵饥且寒。吾王有术应不难,

但令一斗征一斗,自然百姓富于官。

这般浅显易懂的诗,在座就是大字不识的武将也能听明白。冯涓一面吟诵一面在厅堂中四处游转。起初两句一出口,王建着实欣喜了一阵。但接下来几句,就让蜀王面上挂着的笑容瞬时凝固了。

原来,这几个月来,因为整军备武,西川赋役增益,转运繁苛。这件事王建清楚,属下官吏也明白,只是没有一个人因此上表劝阻,王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到,冯涓在他寿宴上当众讽谏为讦。一时间,四下里有人窃窃私语,有人闭口不言,都一眼看着若无其事的冯涓,一眼观瞧着王建的表情。

见蜀王半晌不语,公子王宗懿有些坐不住了。宗懿是王建的次子,也是王建默许的世子。虽然年纪不过十三四岁,但宗懿却表现得才华出众,宗懿尽管面目丑陋,但有着百步之外射穿钱孔的射术,深得蜀王宠爱。

“冯大人,今日是我父王寿辰,您纵然是有所怨言,也应该另外择选一个时机吧?”说着,宗懿突兀的双眼狠狠盯着冯涓。而冯涓却显得毫不在意。

“公子说得是啊!冯大人您这么当面指责大王,居心叵测呀!”唐道袭也道。

紧接着在座纷纷附和。

这时候,贯休和尚道一声阿弥陀佛:“方才冯大人作诗一首,贫僧最近新作了《公子行》一首,赠蜀王一赏。”众人又都将目光集中到了贯休身上,贯休却也不在意,自吟开来。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

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吟罢,众人鸦雀不语。“公子行”本就是讽刺纨绔子弟浮华生活的诗题,众人都能听出,贯休的诗直指在座众多唐末贵族子弟,其中也包括了王建的儿子和义子。

不料,王建听罢之后哈哈一笑,赞叹道:“好诗啊!大师不光精通佛学,诗画上的造诣也是闻名四海!”王建一面夸赞,心中一面暗暗佩服。心想这个贯休真是风高骨傲、不阿附权贵,竟然当着这么多位高权重的人吟诵这样的诗句。他转念一想,贯休或许在提醒自己,这些衣冠子弟虽然不学无术,但却都还想尽办法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一想到方才冯涓直言西川赋税过重,宗懿马上就出来指责。宗懿虽然年轻,也有可能是想维护父亲的尊严,但是在座这么多官吏竟然都默许了这个小孩子的诘问,而没有一个人站在冯涓一边替他说话,可见贯休的讥讽并不是空穴来风。

他想起了周庠先前让他重用冯涓的告诫,心中顿时明朗起来。

“贯休大师,你这首诗,本王甚是喜欢。本王赐你尊号‘禅月大师’!”转而又对冯涓道,“本王数月前下命增加赋税,实乃是想充盈军队。卿忠言相谏,是为民请愿哪!别人不敢说的话,你冯信之却敢说,还敢在本王寿宴之上当着所有文武直言。本王送你一个字——‘好’!本王赐卿金条百根、丝帛百匹。”王建一席话,令在场众臣目瞪口呆。谁也没有料到蜀王不光不怪罪这两个以诗讽喻的才子,反而这般大加赏赐。

王建复又对众臣道:“众卿今后,当效仿冯信之直言进谏。太宗皇帝有了魏征那样的谏臣,成就了千秋帝业。众卿倘若都能如冯信之,本王何愁王业不成?”他的脸上浮现出太平盛世君王特有的那番自信和坦然。或许,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三川从未达到这样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尽管要走的路还很长,有这般才华横溢、为民操持的官吏和辛勤固守边疆的将佐,他还担心什么呢?

同类推荐
  • 大波(全集)

    大波(全集)

    李劼人著作《大波》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937年的老版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作者的重写本,两个版本的内容相差很大,几本没有重复的内容。本书是作者1937年版本《大波》,作为1937年版本完整呈现,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大波》这部小说,在其浓郁的地方色彩之中,反应了一个人心浮动的动荡时代,它描摹了一个轩然大波时代的众生面相,对于研究方言文学和记事文学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下)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下)

    《萧十一郎》问世三年后,因古龙不满意结局,又作《火并萧十一郎》以续之。全篇故事极尽离奇曲折之能事,但前后照应,环环相扣,皆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却绝不荒唐无稽,是一部“讴歌至情至性、鼓舞生命意志的超卓杰作,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在《火并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再次出现在风四娘和沈璧君面前,但他却从不修边幅的落拓浪子,摇身一变,成了衣着华丽的富家公子。萧十一郎是不是还是从前那个萧十一郎?在敢爱敢恨的风四娘和为他舍弃一切的沈璧君之间,他究竟会作何选择?
  • 得不到你

    得不到你

    写一个女孩的成长,童年的苦痛,为生计奔波的大学,还有爱情,刻骨的爱情。女孩子竟然是金牛座的。那么想要付出,付出,爱心特别多。最终还是分了手。
  •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分别收入作者刘国芳的小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等数十篇。刘国芳是我国有影响的小小说作家之一,二十年来,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小小说2400多篇,收入《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的小说和散文富有诗情画意,从精短的篇幅里,浓缩了丰富的生活容量,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著名小小说评论家刘海涛教授说:“刘国芳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小小说发展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的创作昭示了一种小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小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
  • 所谓作家

    所谓作家

    ,显示出温和的幽默色彩;轻松好读。但又让人在笑过、叹过之后,这部小说讲的是一群作家、诗人、艺术家的故事,塑造了胡然、野风、徐晨、沈萍、小霞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叙述语言成熟而独特,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热门推荐
  • 美人鱼不乖

    美人鱼不乖

    她八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离婚,法院把她判给了妈妈。妈妈却在第二天把她带到大海边,把她抛弃。她被陌生的一个奶奶所救,奶奶有两个孙子,大的叫舒家亿,小的叫舒家柯。那一年,小小的她,便记住那双像是一潭春水的眼睛。“哥,我喜欢你。”十四岁告白失败,伤心的把自己泡在浴池里,不小心睡着,醒来却意外发现自己是一条美人鱼……
  • 天使有点坏

    天使有点坏

    黑暗高中汇集了全市最帅、最强、最酷、最拽、最恶劣、最变态的不良男生,叛逆少女花火被送进这里,从此开始奇妙、华丽的命运之旅,他们、她们原本注定杯具的青春因她改变,温暖的亲情、友情、爱情还有未来不再遥不可及……
  • 水浒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水浒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开创之作。它以其惊世骇俗的绿林题材,新鲜刺激的豪侠故事,义肝侠胆的草莽人物,以及高超纯熟的艺术手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我国古代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
  • 小妖,让本君欺负下

    小妖,让本君欺负下

    一棵寂寂无名的小草妖,一个被毁了肉身的魔君大叔,一位天人般的仙尊师父,外加一只害羞的白兔师兄和冷面表哥,这修仙的道路春色好不灿烂。星沉月落,风云变幻,当她体内的魔君被发现时,当仙门要将她与魔君一道驱散魂魄时,魔与仙,大叔与师父之间终究谁才是她最深爱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青少年必读常用词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常用词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全世界孩子都爱玩的脑筋急转弯(全集)

    全世界孩子都爱玩的脑筋急转弯(全集)

    脑筋急转弯不仅是调节心情、放松心情的游戏,更是帮助孩子们打破思维定式,发挥超常能力的头脑训练。让孩子们越玩越聪明,越玩越成功!
  • 家庭医生实用手册(生活必备丛书)

    家庭医生实用手册(生活必备丛书)

    本书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疾病发展情况和最新医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有关权威专家指导下编撰而成。包括医疗常识、中医中药、营养保健、健康自助、常见病防治、现代病防治、急救护理等内容,突出了常见病和现代病的防治,特别又是现代富贵病、现代生活病、现代流行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系统性和现代性。非常适合现代一般家庭和广大基层医疗工作者用于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 代嫁丑娘

    代嫁丑娘

    因为她丑,所以不受家人的宠爱,本是嫡出的她常受庶出妹妹的欺负。因为她丑,所以指腹为婚俊美无比的心上人要让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妹妹。因为她丑,所以要替嫁给那个杀人如麻的大魔头。因为她丑,所以可以不被别人尊重。因为她丑,所以要被剥夺做母亲的权利。因为她乖,所以在受到妹妹欺负的时候从不告状。因为她乖,所以心仪已久指腹为婚的人另娶她人,她也毫无怨言。因为她乖,所以嫁给杀人如麻的大魔头也默默忍受。因为她乖,所以尊严被践踏也毫不在乎。因为她乖,所以只因他不希望孩子生下来和她一样的丑而被迫流产。她的丑颜善良惊叹了何人又收复了几人?她的柔顺乖巧顺应了几人又感动了何人?片段1:“就凭你这副丑模样,还妄想嫁给天下第一公子沈玉廷,你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赶快回房不要出来吓人了!”“我不是妄想,这是我娘生前指腹为婚的!”“指腹为婚?你娘已经死了,谁还和你指腹为婚!就你这丑八怪的样子,不怕洞房的时候,把玉廷公子吓坏了吗?还是我做些好事代你嫁了吧!”“妹妹不是要嫁给‘雷残宫’的曲冰邪吗?”“谁要嫁给那个大魔头?”“那曲冰邪不是已经下了聘礼了吗?”“那就要有劳姐姐代为嫁给他了。”“为什么?”“因为我要嫁给沈玉廷,而姐姐自然就要嫁给曲冰邪了!”片段2:曲冰邪看着掀开盖头下一张惊慌的丑颜,立刻恼羞成怒,他上前抓住上官静莫的手,声音冰冷至极:“你是谁?”“我…我是上官静莫…”曲冰邪咬牙一笑,残忍的说道:“上官寻那个老东西敢用你来欺骗我?片段3:“喝下去!”曲冰邪把一碗黑乎乎的药汁递到了上官静莫的面前。上官静莫犹豫的接过药碗,满脸哀求的对曲冰邪说道:“我想留下这个孩子,求求你让我留下他(她)好吗?”“我不想让我的孩子生下来和你一样的丑!”无情的话语就这么直直的射了过来。上官静莫将药碗放于唇边,眼泪一滴,两滴,…滴滴掉落到碗中,她闭上眼睛无助的强压下涌上的呕吐感将满碗的药汁喝了下去。曲冰邪看着碗底见空才转身无情的走了出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