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五罚定罪的疑案有赦免的,但一定要详审核查。要从众人中、从细节上核实验证,没有事实依据的,“依据五刑定罪的疑案有赦免的,就不要论罪,应一起敬畏上帝的威严
五刑无法核实,便用五罚来处理。五罚不可从,法官审查五刑的讼辞;如讼辞核实可信,便用五过来处理。五过即是五种弊端。便用五刑来处置。是法官畏权势、报恩怨、谄媚内亲,索取贿赂、受人请求。发觉上述弊端,“原告和被告来齐了,他们的罪就和罪犯一样,你们必须详细察实呀
不许抢夺掠取,越过围墙,“牛马失去了,偷窃马牛,骗取别人的男女奴仆,不许离开队伍去追赶!要恭敬送还原主,我会奖赏你们。要是你们离开队伍去追赶,男女奴仆逃走了,或者不归还原主,你们便要受到常刑!获得了的,如此,你们全要受到常刑
哀敬折狱。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其刑其罚,“罚惩非死,其审克之。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察辞于差,人极于病。狱成而孚,输而孚。其刑上备。非佞折狱,非从帷从。有并两刑。”
到了年老的时候,吕侯劝谏制定刑法。穆王在位的时间很久,依据宽大的准则制定了刑法,以此来治理四方的诸侯
上帝哀怜百姓无辜被杀的不幸,没有诚信,便用威罚来惩治那些暴虐的人,阻止和杀尽了那些胡作妄为的苗民,社会纷扰紊乱,让他们没有后嗣留在世上。百姓纷纷向上帝申诉自己无罪。又命令重和黎,断绝了百姓和天神的相互沟通,并不再降下可以沟通天人意见的人。以后相继的历任君主,“苗民互相欺诈,都能显用那些有明德的人,辅佐他们施行常道,以致于违反盟约。上帝考察苗民的实情,看见尤没有芬芳的德政,刑法所散发的只有血腥之气。尤用残暴的刑罚来处罚百姓,让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不再受到危害
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简孚有众,惟貌有稽,“五刑之疑有赦,无简不听,具严天威
祗复之,我商赉尔②,乃越逐不复,汝则有常刑!勿敢越逐!无敢寇攘,臣妾逋逃,逾垣墙,窃马牛,“马牛其风,诱臣妾,汝则有常刑
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
穆王采纳了吕侯的建议。吕侯劝谏周穆王重申并实施夏代的赎刑。史官依此事撰写了《吕刑》
②商:赏。赉:音liǎo,缝缀。胄:①:头盔。甲:赐予。③桢干:筑墙的工具。军衣。桢用在墙的两端,干用在墙的两旁
费誓
峙乃桢幹③,“甲戌,甲戌,我惟筑,无敢不供,无敢不逮;汝则有大刑!鲁人三郊三遂,汝则有无余刑,非杀。鲁人三郊三遂,我惟征徐戎。峙乃糗粮,峙乃刍茭,无敢不多;汝则有大刑!”
这并不是什么难事,要是因此被人责备却可以象流水一般掀然接受,这便十分困难了啊!’我内心忧虑重重,而且日甚一日,并以此为最大快乐。不过要是就此责备别人,不过日转月移,岁月不居,“古人有句名言说:‘人们都爱好随心所欲,即使我想改正错误,恐怕时间也不允许了
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下服。刑罚世轻世重,“上刑适轻,惟齐非齐,有伦有要
②格:格人,上天的美德。克,肩负、自任。④两造具备:能沟通天人意见的人。③惟克天德:造,至;意指诉讼的双方全部到齐。天德,①耄(mào):年老。⑤府:积累
[注释]
大家不要喧哗,不许不好!系连你们的盾牌,公说:“喂!预备你们的弓箭,练习你们的戈矛,听好我的命令。现在淮夷、徐戎同时起来作乱。好好缝补你们的军服头盔,磨利你们的锋刃,不许不好
就憎恶他们;而对于现在的谋臣,因为他们曲意顺从我的心意,我便一时糊涂,“对于以前的谋臣,把他们视为亲信。虽然过去曾经这样,不过如今我要改弦易辙,我觉得他们不能顺从我的心意,打算就那些军国大计征询年高资深的老臣的意见,因为如此才能不犯错误。”
判处宫刑感到可疑,能够从轻处治,罚金一百锾,罚金六百锾,要考核其罪行。判处死刑感到可疑,能够从轻处治,能够从轻处治。判处劓刑感到可疑,罚金五百锾,要考核其罪行。罚金一千锾,要考核其罪行。墨刑的条目一千,劓罚的条目一千,罚金二百锾,罚的条目包括五百,宫罚的条目包括三百,能够从轻处治,死罪的刑罚,其条有二百条。要考核其行,“判处墨刑而感到可疑,处刑时可疑,能够从轻处治,要考核其罪行。五刑刑罚的条目共有三千
冒疾以恶之。人之圣彦,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人之有技,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要恭慎什么呢?来吧!诸侯国君与各位大臣,我告诉你们要善用刑,王说:“唉,现在你们安定民众,要选择什么呢?不正是刑罚吗?!!要思考什么呢?不是贤人吗?不就是判断适宜吗?
徐戎、淮夷一同发动反叛,让鲁国的东郊不得安宁,鲁侯将率师讨伐,鲁侯伯禽居住在曲阜,在费地公布了誓词,史官据此事撰写了《费誓》
恶襄公帅师败诸崤,秦穆公伐郑,还归,作《秦誓》
从供词的参差矛盾处思考真情,都要谋求公正。当刑当罚,都要仔细地察实。心怀哀怜的心情判决诉讼案件,“刑罚不是置人死地,清楚地检查刑书,互相斟酌,便没有不公平合理的。要达到案件定了,人们信服,而是善良的人审查案件,更改判决,人们也信服。刑罚贵在慎重,不过受刑罚的人感觉比重病还痛苦。不服从的犯人也会服从。不是巧辩的人审理案件,又可合并两罪行,只罚一种。”
[注释]
无僭乱辞。勿用不行,“上下比罪,惟察惟法,其审克之
族父,你回去吧!回去以后,要像亲善近邻那般安抚远方的臣民,我赐予你香酒一卣,让民众生活安康;不要荒废政务,贪图安逸,让你的国家安定下来。红箭百支,王说:“族父义和啊!但愿你回去治理你的臣民,黑弓一张,黑箭百支,红弓一张,良马四匹。如今,要专心致志地治理你的国家,从而成就你辉煌的大德。”
每种刑罚的轻重有些灵活性。不要采用已经废除的法律,应该明察,应该依法,要考核呀!上刑宜于减轻,不要错乱供辞,就下一等处治;下刑宜于加重,就上一等处治。刑罚时轻时重,“要上下比较其罪行,一样或不一样,都有它的道理与要求
现在,我的治事官员中,他们的善德为上天所知晓,没有老成持重、才能杰出的人能够选拔出来出任要职。唉呀!为我建功立业吧,君王如此说:“族父义和啊!因为伟大而光辉的文王和武王可以谨慎地修养德行,使我可以永远安居天子大位。我深感自己难以胜任,故而我请求:祖辈与父辈的诸侯们,你们都来为我分忧啊!你可以以你的伟大先祖唐叔为榜样,努力学习文王和武王,故而先祖们才可以安然在位。唉呀!不幸的是,会同诸侯保卫王室,继承你的先祖的王业,追思你的具有文治功德的祖先,于是上天就把治理天下的大命托付给了他们。族父义和啊!我这个年轻人继位的时候,我们周国受到上天的严厉责罚,勤恳地施行德政,民众的资财被断绝,年成荒歉,又遭逢战祸,对于君王的德教和和种治国的谋略无不遵守,众多叛逆侵扰我们的国家。又因为当时的大臣可以勤勉地辅助、侍奉他们的君王,你战功显赫,在我困难的时候来保卫我,他们的美名远扬于天下,对你这样的人,我要进行嘉奖。”
任命哲人审断狱讼,王说:“唉呀!要明察呀!子孙们,使无穷无尽的讼辞合于五刑,都可以公正适当,从今之后明察什么呢?不是以德教育民众为适宜吗?对于民众的案情判决,便会有福庆。你们接受王家的好民众,能够明察这种善刑啊!”
你们听好,不要喧哗!我要向你们公布誓言,穆公说:“啊!我的官员们,我要讲的话很多,马上就开始
“邦之杌②,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
②追孝:辅佐其子孙,被视为缅怀先人,继续行孝,①明:此时文王已死,所以称追孝。勤勉。文人:有文德之人,这里指祖先
[注释]
询:征询意见。黄发:①猷:老人,这里指蹇叔那样阅历丰富的老臣。谋略,这里指军国大计。②杌(wùniè):不安的样子
[译文]
[原文]
明清于单辞,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狱货非宝,朕敬于刑,惟府辜功⑤,报以庶尤。永畏惟罚。今天相民,王曰:“呜呼!敬之哉,作配在下。非天不中,官伯族姓。朕言多惧,惟人在命。有德惟刑。天罚不极,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
[原文]
周平王赐予晋文侯香酒与酒器,嘉奖他的功绩。史官记载下这桩史实,写出了《文侯之命》
主理案狱的人,不是以威罚作为最终的目的,而是以仁厚作为最终的目的。没有人不勤勉地根据德教办事,故而能努力地使刑罚适中,大臣们努力治事在下,治理民众以辅佐常道。人们都可以怀着敬畏的心情做事,“端庄贤美的君主在上,没有人自己敢说坏话,他们只是身负上天的美德,德政的光明照耀四方,自己去获得长寿,以享受上天所恩赐的幸福。”
我还是要亲善他们。那些壮健英武的勇士,虽然箭不虚发,驾车娴熟,我并不怎么欢喜他们,体力已经衰颓,觉得他们有勇而无谋。那些浅薄无知,擅长花言巧语,“那些白发苍苍的善良老臣,让君子轻忽怠惰的人,我居然十分亲近他们
要考察一面之辞,民众的治理,由于我重视刑罚,无不在于公正地审查双方的诉讼词。这是有德于民众的刑罚。不要对诉讼的双方获利,狱讼接受贿赂不是好事,由于那是积累怨事,我的话多畏惧之辞,我将以众罪论处这些人。永久可畏的正是上天的惩处,不是上天不公平,恭慎啊!诸侯国君和同姓官员们,只是人们自己结束自己的天命。如今上天扶助民众,王说:“唉,才在下面配设了君主和官长治理臣民。上天的惩处不加到他们身上,在天下民众便不会有美好的政治了。”
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惟古之谋人,尚猷询兹黄发①,则罔所愆。”
人们无不成为贼寇,像鸱枭一般内外作乱,相互强取欺凌。苗民不遵循政令,尤便用刑罚来制服他们,尤开始作乱,制定了五种残酷的刑罚,称为法律。杀害无罪的人,穆王说:“古时留有训诫,开始过分地采用劓刵椓黥等刑罚。他的恶劣行为影响到了民众。于是惩处和杀戮并用,从不听听无罪者的申诉
[译文]
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曰:惟祖惟父,克慎明①德,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殄资泽于下民,昭升于上,侵戎我国家纯。父义和!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呜呼!汝克绍乃显祖,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②,惟时上帝厥命集于文王。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汝多修,我于艰,敷闻在下,若汝,予嘉。”
[注释]
甲戌这天,我们征讨徐戎。你们便要受到死刑!我们鲁国三郊三遂的人,要预备好你们的筑墙工具。预备好你们的干粮,我们要修建营垒,不许不供给;要是不供给,你们将受到终身不释放的刑罚,“甲戌这天,只是不杀头。我们鲁国三郊三遂的人,要预备好你们的生草料和干草料,不许不到;不到,不许不够;要是不够,你们便要受到死刑!”
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正于五刑。正于五罚。五刑不简,惟内,惟货,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惟来。五罚不服,“两造具备④,正于五过。其罪惟均,其审克之
我尚有之。仡仡通夫,“番番良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惟截截善谝言,旅力既愆,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
杜乃,乃阱,“今惟淫舍牿牛马,无敢伤牿!牿之伤,汝则有常刑
在三名被俘将领还归秦国的时候,穆公公布誓词表达自悔自责,晋襄公领兵在崤关伏击秦军,警戒群臣。把秦军打得大败,秦穆公领兵攻伐郑国,并抓获了秦军三名将领。史官记载下誓词,写出《秦穆》
秦誓
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其罚惟倍,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锾,阅实其罪。阅实其罪。劓辟疑赦,阅实其罪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罚之属五百,其罚百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墨辟疑赦,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
’你们没有人能以不勤劳作为警惕。上帝整顿百姓,王说:“唉,暂时任用我们。不成与成,完全在人。大约会享有大命。你们可要恭慎地接受天命,来辅助我!就算遇到可怕的事,都要顺从我的话,但不要害怕;就算遇到了可喜的事也不要忘乎所以。但愿慎用五刑,以养成敬顺、正直、勤劳三种美德。如今你们无不自我宽慰地说:‘我们勤劳了。一人办了好事,你们要记住这个训诫吧!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和幼子小孙们,万民受益,国家的安宁便会长久了。”
是多盘。责人欺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译文]
徐,夷并兴,鲁侯伯禽宅曲阜,东郊不开,作《费誓》
如今你们要学习什么呢?难道不是伯夷所制定的法律制度吗?如今你们要以什么作为训诫呢?这便是苗民任用虚张威势,掠夺财物的人,裁决五刑,王说:“唉!四方的诸侯们,乱罚无罪,上帝不加宽赦,难道你们不是替上天治理臣民的官吗?难道不正是苗民不考察狱事而陷民于水火之中吗?他们不选择有道德的人去考察五刑是否用的适宜,降灾给苗民;苗民对上帝的惩处无话可说,于是禁绝了他们的后嗣。”
“国家的动乱不安,是君王一人的过错导致;国家的昌盛安宁,也是君王一人善行导致。”
于是命令三位长官为百姓建立功绩:伯夷颁布法典,用刑法来审理百姓的案情;大禹平治水土,鳏寡的人都对有苗发出了怨言。德政的威严让人敬畏,管理名山大川;后稷教民播种,努力栽种好庄稼。三位长官的功业完成了,“上帝询问百姓,使百姓富足起来。德教的彰明令人悦服。士师又用适中的刑法制止百姓犯罪,以教导百姓敬重德行
平王锡晋文侯鬯、圭瓒,作《文侯之命》
不过他心胸宽广,可以容人容物,别人有某种本领,不过没有别的本领,他感觉就好像他自己的一般;别人才能出众,品德高尚,他不但打心里欢喜,要是有一名官员即使对政事精诚专一,而且还在口头上加以称道。如此宽厚有容的人,任命他去保障我的子孙永享王业,“我心中暗暗思量,为广大民众造福,这是很有利的啊
[原文]
[译文]
人之有技,若己有技,若己有之。其心休休焉,“昧昧我思之,其如有容。人之彦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是能容之,如有一介臣,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
父往哉!柔远能迩,彤弓一,惠康小民,无荒宁,宁尔邦。彤矢百,王曰:“父义和!其归视尔师,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用赉尔鬯一卣,简恤尔都,用成尔显德
品德高尚,“而别人有本领,他便竭力阻挠,不让君王晓得。如此的人,心胸狭窄,而且厌恶;别人才能出众,不能容人,任用他去保障我的子孙永享王业的,他便嫉妒,治理广大民众,是很危险啊
人无哗,无敢不吊!乃干,公曰:“嗟!备乃弓矢,锻乃戈矛,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善乃甲胄①,砺乃锋刃,无敢不善
放好你们捕兽的工具,填塞你们捕兽的陷阱,“如今要大放圈中的牛马,不许危害牛马!危害了牛马,你们便要受到常刑
文侯之命
无疆之辞,属于五极。今往何监?非德于民之中,尚明听之哉!哲人惟刑。咸中有庆,王曰:“呜呼!嗣孙,受王嘉师,监于兹祥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