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900000001

第1章 绪论

一关于研究方法

本人理解《大学》、《中庸》的方法来自于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

第一,我心为本。

阳明先生于贵州龙场受难,“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122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本人也把《大学》、《中庸》思想视为我心固有之理,以我心之是非为是非。诚如阳明先生所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答罗整庵少宰书》,76页。)

德国的存在主义者雅斯贝尔斯也强调,哲学史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唤起当下的自我苏醒。雅斯贝尔斯非常强调要以自己的尝试,去跟哲学家们一同体验真正的哲学。他说:对传统的权威我们不能简单地去服从它。“我们的使命是,以自己的经验通过传统发现自我,并在传统的根源中找到自我的根源。”“因此,一旦历史唤醒了我,它就变成了自我的一面镜子:在映象中,我可以观察自己,我自己在思考什么?”(李雪涛代译序《论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哲学及世界哲学史的观念》,见[德]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李雪涛主译,14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总之,研究前人是为了发现自我,深刻地领悟自我的现状。一旦脱离我的是非,我的生活,对前人的认识毫无意义。同样,在读这本小册子时,读者主要不是为了掌握字里行间的逻辑关系,也不是单纯地增加知识,而是体悟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来印证书中讲的道理。

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多年,国学观点繁多,典籍浩如烟海。其中相当多的字句玄奥艰深,晦涩模糊,令后人难以读通。祖先绝非成心如此,这可能是由于其处境艰难、思维方式超前,或古今语言差别、图书资料散失、资料保留不完整所致。所以,想穷尽祖先的文义,恐遥遥无期。为了尽快让祖先的智慧在今日发挥作用,姑且先认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就是《大学》、《中庸》的作者,《大学》、《中庸》的作者与我“同此心”、“同此理”。以我心之是非为是非来理解《大学》、《中庸》的作者。也就是像雅斯贝尔斯那样,在《大学》、《中庸》的作者身上找到自我,找到我的合理行为的根。李雪涛先生引用了南宋大慧宗杲普觉禅师的一句话:“无著云: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李雪涛代译序《论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哲学及世界哲学史的观念》,见[德]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李雪涛主译,15页。)我们今天在使用“我注祖先经典”方法的同时,也应该使用“祖先经典注我”的方法来领会祖先经典。

第二,“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认为,知离不开行。“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答顾东桥书》,45页。)阳明先生所云“良知”类似佛教禅宗于日用间体认佛性。禅宗认为,“搬柴运水无非佛事”、“在在处处皆是道场”、以至有驴鸣狗叫拉屎撒尿皆有“西来大意”之说。阳明也赋诗:“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外集二·别诸生》,791页。),“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外集二·答人问道》,791页。)。有一属官,心慕阳明心学,说:“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阳明答:“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簿书狱讼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94~95页。)“郡务虽繁,然民人社稷,莫非实学。”(《王阳明全集》卷五,《文录二·答路宾阳》,192页。)“政事虽剧,亦皆学问之地。”(《王阳明全集》卷四,《文录一·答徐成之》,145页。)同理,《大学》、《中庸》也须能在生活中整体地领悟。本人以为,必须用生活介入的方法领会《大学》、《中庸》。脱离社会生活,整日埋首于书斋,《大学》、《中庸》永远是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对于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来说,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介入研读,《大学》、《中庸》很快会成为展示其内心“良知”的“为我之物”。梁漱溟先生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演时,向听众郑重声明:“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看学人自传,窥世纪风雨》,载《南方都市报》,2005-02-07)梁先生岂能不是学问中人!但梁先生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谈论学术的人,他的学术著作颇受做实际工作的人的欢迎。本人岂敢仰视梁漱溟先生!然而在这里也斗胆模仿梁先生带着关心社会问题的心态解读儒家,以为这样才有助于我们读懂儒家。

二关于语言的运用

德国大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一个人只要有可能就应该像伟大的天才那样思考,而像普通人那样说话,假如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一般来说他都将获益匪浅。作者应当深入浅出地表述其非凡的思想。”“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说话常常更容易理解,也更加清晰明快,而受教育越少的人,他的作品也令人费解。”([德]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325页、327页,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0。)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下》,3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荀子说:“故知者之言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正名》,3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阳明点化“良知”也不用高深玄奥的语言。他说:“圣人之行,初不远于人情”(《王阳明全集》卷五,《文录二·答刘内重》,197页。);“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107页。)。有一次,几个学生会试归来,途中向群众讲学,群众有信有不信。阳明批评他们:“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同上书,116页。)阳明当然不是要降低讲学水平迁就听众,而是强调针对“愚夫愚妇”要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一些学者有一个错误的念头,仿佛用语越晦涩,越听不懂,思想越深刻,学术水平越高。但在叔本华等大师看来,这样的学者或者是成心卖弄,或者是自己对所说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搞懂。只要是真懂,就一定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方面,梁漱溟、冯友兰、高亨、王力等大师、大学者堪称楷模。本人不敢望其项背,但对其仰慕之至,刻意追求。

同类推荐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之大地主传奇

    重生之大地主传奇

    一个从三流大学毕业的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后,带着一个可成长的空间回到了大一,历经坎坷,随着空间的成长,主角也成长为一个让人仰视的人物,最终走出地球,冲向宇宙,创造了一个不朽的传奇……
  • 丹凤街

    丹凤街

    张恨水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一生写小说100多部,其作品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80年代来,他的作品经久不衰。几年来他的很多作品被搬上屏幕,再度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在众多的读者和观众中有相当的地位。
  • 逍遥道圣

    逍遥道圣

    圣陨之日,仙遗天域,天衍道书遗落凡尘,先天灵宝隐于百州之地。那年,那日,他身怀天衍道书,手握山河灵图,一步一步,踏入了修真界,踏上了修仙之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平民王后

    平民王后

    “懒猪起床,懒猪起床!懒……猪……”闪电般,一条纤细的手臂自被子里探出,打蟑螂似的猛然拍下不停叫嚣的闹钟,再轻轻一弹将闹钟推入绝崖峭壁底下,而后,「凶」手悄悄缩回被子里去。又过了半会,被子才慢吞吞的一点一点的移开。一张半梦半醒,睡眼惺忪的可爱娃娃脸慢慢露出,可爱的萝莉娃娃脸顶着蓬蓬松松的乱发慢慢的坐了起来,一手在干瘪瘪的无肉的胸前抓了抓。然后她又茫然呆坐着,不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就做狐狸精

    重生之就做狐狸精

    “你说要是被诚看到这些照片,他会怎么想呢?”李倩倩居高临下,嘴角扬起,看着夜心的眼神满是冰冷。“为什么?”苏心仰着头,努力的吸了吸鼻子,才没有让自己哭出了声,她使命的咬着唇,说什么也不让自己在李倩倩的面前流泪,她的声音悲伤但却平静,甚至带点麻木。“这个男人是你介绍来教我画画的,我根本就不认识,那天我生病发烧,意识根本就是不清醒的,这些事是你让他做的,这些照片是你故意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