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400000004

第4章 中华帝国后期白莲教的传播(3)

有些忏悔经卷(尤其是弘阳教的)在举行葬礼时常用,其中谈到人怎样才能脱离地狱的折磨而得救。(黄育楄书中提到许多忏文。另见《宫中档》45833,乾隆四十八年九月十七日;《宫中档》24036,乾隆三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宫中档》15334,乾隆二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在以后几百年中明代后期印的经卷继续流传。正常损失,官府没收,信徒增加,还有佛教要求作为一种虔敬举动传播圣典,这一切都有助于重印、重抄它们。这里仅举一例,1697年在山东印的一部弘阳教的经卷中资助者写道:(本版)谨照祖师爷所藏明版。我家与会众他人聚资(重印)以表心迹。如若另有人要再印,请取雕版以使之付梓。(这次印的一卷书于1817年被发现,没收后烧毁。《上谕档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211,嘉庆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652年两个教徒校订、重印了罗教的宝卷《苦功悟道卷》;1798年又一次重印,用了一个来自江西的印刷工和一个教徒家里的雕版。《上谕档方本》255—256,乾隆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随手登记》(台北:故宫博物院)嘉庆十九年五月二十日;欧大年:《明代民间经卷》,9页。)还出现了新的经卷。清代前期的经卷经常仿照以前的经卷,复述明朝祖师的生平和教义,增加一些类似的后来门徒的事。比如,《太上祖师三世因由宝卷》印于1682年,里面先是有关于罗祖师的内容,后来加上两个门徒殷祖(1540—1582)和赵祖(1578—1646)的内容,这两个门徒是罗祖师转世。(这部经卷显然说明了,16世纪末问世的白莲教宇宙观已被罗教的一些教派完全接受。档案材料表明罗教一直活动到19世纪初。见《宫中档·秘密结社》(北京:明清档案)461,1814年吴子祥案。从这些档案中我们知道,吴子祥的一个弟子向他的20个门徒每人募集1000~2800文钱(共有20~56两白银),用于重印罗祖师的5本书。在殷祖和赵祖的生平中都有关于无生老母和前世、今世、来世三代以及三位佛主的内容,而在罗清的生平中没有这些内容。)清朝政府档案中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些教派首领都想自己写书(既提高自己的威望又弥补文字材料不足),但并没有很多人有足够的文化程度能做这样的事。对这些人来说,印书的危险和开销就意味着只能以手抄本流传,因此也就不能方便地广泛流传。19世纪初有个特殊的例子,一个名叫方荣生的漕运水手写了6本书,数量达130册,都是手写的,在方荣生被捕后全部被没收,没能再流传。(《军机处录副档·农民战争》(北京:明清档案)2764,乾隆二十年九月十三日。)偶尔人们会发现有些教派首领靠灵媒来给他们的看法增加权威性,但很少有经卷通过这样的渠道传播的例子(前面提到在19世纪扶箕书写已成为写作新经文的常用方法)。(这样做很明显是在耍诡计。1766年,有个湖北人承认他骗人的方法,自己先写本书,再让灵媒背熟,以便他假装是受之于神。《军机处录副档·农民战争二集》54:1,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九日。)总之,新经卷缺乏明代印制装订精美的旧经卷的权威,很少能广泛流传。难以估计在某个时候有多少白莲教经卷在流传。总的来说,在手写经卷数目增加时明版经卷的数量在减少。1720—1840年间至少有2000本(几乎有400种不同的书名)被没收、销毁。(这个数字是我从看到的材料中估算出来的。)我们不知道有多少本没有被没收。至少到18世纪中期大量与罗教有关的经卷存在着。比如,1734年江西赣县(赣州府所在地)县令逮捕了一批人,一个是有7本“罗经”的教派信徒,还有一个人有47卷教派经卷,另一人有43卷,有个和尚有6本,一个寡妇的箱子里有6本,还有一群人共有19本,其他三个人每人有6本“罗经”。4个月后,这个县令又发现了970本“罗经”(《宫中档》10568,雍正十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宫中档》3455,雍正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与弘阳教有关的经卷虽然出现在这一时期,但并没有发现很多。拥有经卷超过一本的人微乎其微,而且这些经卷印本和抄本都有(这种情况说明其信徒不太富裕且在地理上较为分散)。不过在19世纪初官方对弘阳教做的几次调查表明,偶尔教派的师父也比较阔绰。1817年在山东靠近大运河的一个县,有个人自称祖师韩飘高的第12代门徒,他有88卷教派经卷。其中有16本(21卷)全是有关教派的,但在这16本中只有4本是印刷品。在北京1814年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另一位教派师父有19本不同的经卷(35卷),但只有不到一半可断定与教派内容有关。(《外纪档》,嘉庆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剿捕档》(台北:故宫博物院)435,嘉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对白莲教经卷没收最力的人是黄育楄,他是道光年间一位精力旺盛的地方官。黄育楄先在巨鹿后在沧州(两地都在直隶)任职,他在1833年搜缴到20种不同的宝卷,1839年搜缴到30多种(其中只有5种是印本)。他在《破邪详辨》中探讨了这些书。他试图要说明白莲教的让人难解之处及其邪教性质。)这些例证都表明通常能够得到的经卷数量之多。同时也说明诵经教派并不局限于只用白莲教经卷,而是有必要兼容并蓄,要拥有并诵读更多正规的经卷,诸如《金刚经》、《心经》和《观音经》。为了说明单独某部经卷的内容及其能够留存下来的历史,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一部年代很早的白莲教经卷:《皇极金丹九莲正信皈真还乡宝卷》。现存的一本印于1523年,由长方形(15英寸长、4英寸宽)的两大卷组成,采用佛经常用的折叠装订,大字印本,锦缎封面,在每卷的首尾还有木刻插图。有24章的经卷描述了有位祖师(称太皇或无为祖师,没有具体名字)被无生老母派到人间,指示得救之路,留下了这本书,然后又回到天庭。

真主静谧来世间,

隐名埋姓居乡里,

秘传教授金丹道,

三会过后俱皈真。经卷

中大部分内容(有可能是来自于他活着时的具体辩论)都是祖师对个人提出问题的回答,这些人想弄懂他的思想体系。因此白莲教的宇宙观和末世论都以比较具体直率的语言来解释。这个祖师要信徒烧“还乡香”,教他们“三皈”和“五戒”,还教他们一种特殊的打坐运气技巧,能够让人出走,看见在“天外天”的无生老母。这部经卷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词句,在简单的文字中有着新的特殊含意:“认祖归根”、“上龙华会”、“见母得信记名”、“保运性”、“进圣宫勿复生”(《九莲宝卷》。这些词都出自其中第三章(品)。)。这些词句在大多数白莲教的经卷中一再出现。我们知道《九莲宝卷》至少在1523年就已经有了,但它后来的版本情况比较零乱。1693年和1899年两次在苏州重印,1909年又印了一次。清政府没收这本书不少于8个版本,分别在1775、1788、1805(没收两个版本)、1814、1816、1817和1823年,地点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甘肃、陕西、山东、直隶、河南、江苏和江西)。这些被没收的书有些是印本,有些是抄本。另有几本保存了下来,到20世纪落在学者手中。这些被没收的书中有三种是两卷本的明版,另有两种是一卷本的简本,还有一种前面有一篇根据扶乩写成的新序。(黄育楄4:2327;《军机处录副档·农民战争二集》106,乾隆三十九年四月初九;《宫中档》50279,乾隆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宫中档》54485,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初九;《上谕档方本》4950,嘉庆十年五月初七;《外纪档》(北京:明清档案)93,嘉庆十九年二月初四;《那文毅公奏议》(1834年;1968年台北重印)42.4145,嘉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上谕档方本》5356,嘉庆二十二年七月初九;《外纪档》,道光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军机处录副档·农民战争》2297:6,乾隆十年五月二十一日;《宫中档·秘密结社》493:1,乾隆二十一年正月初十。有关现存的经卷见傅惜华:宝卷目录,61页;李世瑜:《宝卷综录》,167号,北京,中华书局,1961。)诵经教派会众不仅像僧尼那样唱诵圣书,而且他们做的还更像是宗教职业人员。许多教派为会众举行葬礼。在中国社会中葬礼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把死者的魂灵送入阴间(也就是为了保证他尽快更好地转世)。这样的服务当然有的简单,有的很复杂。葬礼也是僧人和道士为社会所做的一项重要服务,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据教派会众自己说,他们补充了僧道的不足,不仅为教派信徒举行葬礼,还为因太穷请不起僧人、道士的其他人举行葬礼(白莲教派中经常有和尚参加,也让信徒更容易掌握这些技能)。(《宫中档·秘密结社》490:2,乾隆四十年二月二十一日。

有关和尚的情况见Welch:《中国佛教习俗,1900—1950》,99、491页,7章。居士不做这些佛事。)这样的葬礼内容会包括诵读整部经(有些是教派的经,有些不是)和比较短的经忏,经忏能够用别人积的德来消除死者的罪过。正如白莲教诵经的厅堂是模仿佛寺的传统一样,教派的葬礼也是仿照其虽不那么堂皇但同样有利可图的佛事。有些教派还提供一种不那么正规也不很显赫的服务:发放送魂灵从阴间到天堂的路引。这些路引可能与僧人、道士制作出售的相似。(这种路引的图像见亨利·多雷:《中国迷信研究》(HenriDore,Researchesinto ChineseSuperstition.上海,1914—1938,台北,正文出版社重印本,1966)第一部分,69~79页。)路引是单张的纸片或绸布,上面写的内容祈求教派神的神力,通常再盖上正式的印章。教派会众大量印制,留下填写持有者名字的空档,然后把路引卖给个人或者死者亲属。纸片或是烧掉,或是放在装殓尸体的棺材里(也可能两种方法都用),以便在阴间使用。任何人都能用路引,不管是否为会众。类似的文书也有专门给白莲教徒的,用来证明其会众已被选中,摆脱了生死轮回,进入了无生老母的天堂。按照他们经卷中的说法,有些教派称这些文书为“合同”。发给新教徒四张纸:两张上写着要唱诵的经文,两张是合同。合同是两张黄纸,上面写着持有者有权进入阴间并确保其会众身份,这样持有者就“能把己的名字对号,然后被带至金城,乘银舟渡过(苦海)”(《宫中档》47961,乾隆四十九年四月二十六日;《宫中档》48013,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初四;《宫中档》50279,乾隆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上谕档方本》292 95,乾隆五十二年三月初二;《军机处录副档·农民战争二集》58:7,乾隆十八年八月初三。)。给被选中(遇缘)会众文书证明的想法在所有白莲教派中都有,在所有白莲教经卷中都提到这样一个过程,登记,然后在到达云城参加龙华会时再将自己的名字对号。(见《九莲宝卷》,9、19章。)(这种得救方法也反映了官僚体制的做法渗透到中国大众文化的程度。)上面只是笼统地勾勒了一类白莲教派典型的大致格局。当然历史实际不仅要远为复杂得多,而且还是在不断地变化。

有那些与其原型非常相似的教派,并且长时间不变,但其他教派就会不停地演变。最早的材料表明,“典范的”诵经教派(其最好的例证是18世纪前期的罗教)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了解这些条件可以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这些教派在别的地方获得成功时必须要变化。诵经教派可以发展得最为完善,不仅能举行公众聚会,修建崇拜用的房屋,而且会众的文化水准足以读懂经卷,他们有足够的闲暇经常聚会,有钱财资助修建厅堂,添置经卷和宗教用品。因为清政府是逐渐地查禁所有白莲教派,所以信徒就能在政府很少防范时最为自由、安全地信教。早期的材料证明,这类发展完善的教派最容易在城市里、尤其是在北京和长江中下游的繁华大城市里发现。在那里教派拥有成百上千的会众,还拥有许多经卷和厅堂整齐的建筑。(在除了北京以外的大城市里,政府和社会上层对教派的活动显然很少有兴趣。)寺院的僧人可以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宗教活动上,是因为他们不用操心日常生活,还因为其所属的机构给了他们门徒和训练。诵经教派大致也有相同的条件,不过他们要适应世俗者的生活。其社团不时地要分散开来,会众也只有少量闲暇参加活动,他们所受的宗教训练也差得多。要保持这种世俗的虔敬生活既困难也糜费。政府的追查会毁掉经堂,没收经卷物品,驱散社团,这就使得团体要重新活动,缓慢小心地积聚新的资源以恢复过去的宗教生活。在大运河南端的罗教教派就再也没有从18世纪中期的迫害中恢复元气。

那些分布在不如其意环境中的诵经教派发现他们难以建造、维护最简陋的建筑。可以来看看18世纪后期安徽亳州一个村子里9个人遇到的事。(《大清历朝实录》,沈阳,1937;台北重印本,1964,980.1011,乾隆四十年四月十一日;《宫中档》42617,乾隆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他们中有几个人年轻时从家中老人那里了解了经卷,学会了诵经,养成了吃斋的习惯。1781年在他们年长时决定恢复这些活动,聚集起来。王福(WangFu)带来了一部罗教经卷和其他材料,这些都是他祖父用过的;刘北(LiuPei)有一些他母亲用过的类似东西;李泽清(LiTzu-ching)从熟人的后代那里得到一部罗教经卷;李世登(LiShih-teng)从舅舅那里继承了一卷经卷。在这些经卷中都记载了五戒和要人做善事的内容。然后(因为)要驱灾招福,他们在每月初一和十五去王福家唱诵。后来所有人都很熟悉王福,去他家听诵经。于是他们就学着自己诵经。后来信教的人中有两人为自己使用方便而去找经卷,一人向朋友借了1卷,另一人从去世的亲戚那里得到5部经卷,还抄了王福的罗经。以后除了每月两次的聚会外,只要这个群体成员谁家中有人生病,所有人就到这人家中聚会诵经,希望能“驱灾”,然后再一起吃顿素斋。

这个教派初期组织性并不强:他们没有分开的厅堂和崇拜用品。另一方面,对过去组织和礼仪活动的记忆,能够识字以及容易得到经卷,这一切都使他们能在经过20多年的间断后原样恢复这些虔诚的活动。很容易就得到罗教经卷显然是这个群体获得成功的关键。

同类推荐
  • 密十三

    密十三

    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霸行三国

    霸行三国

    梦回千年,是命运的恩赐还是内心的执着。英雄齐聚,是时势的需要还是信念的召唤。新书《汉末逆流》,不可错过的铁血三国小说。
  • 三国十讲

    三国十讲

    在大众文化的讨论范围里面,“三国”不过是一群杰出人才汇集的场所,没有那些人才,他们眼中就没有三国。而真实的三国,是一段时间,是一种历史,是一类共同命运。本书既有人们惯性思维下的“三国”,也客观阐述了真实的三国时代,让历史的原果实和演绎后的榨汁儿饮品共同留存于我们的记忆!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先秦:文明曙光;秦汉:天下一统;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隋唐五代:帝国再造。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热门推荐
  • 孩子不可以

    孩子不可以

    这是一本有关儿童安全的小百科全书内容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现代社会有关儿童安全方面的各种隐患从实际生活入手……
  • 神奇塔罗

    神奇塔罗

    充满神秘气息的塔罗牌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一种神秘的占卜工具,它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一代一代地传承至今,它的神秘使很多人为之着迷。目前,存放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中的17张大阿卡那,据说,是画家在1392年为法王查里六世所做,也有人说是15世纪威尼斯的纸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世界上至今最早的一副塔罗牌。后来,由于各种势力的迫害,塔罗牌转到了地下。直到18世纪,塔罗牌才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世人的眼前。现在,让我们推开这扇古老的大门,走入这座神秘的城堡,认识全新的塔罗世界!
  • 凤耀异世

    凤耀异世

    她,凤千月,顶级隐世古武家族凤家的少主,因被妹妹设计,命丧黄泉。本以为会魂飞魄散,却不想异世重生,只不过却不再是人,而是一个凤凰蛋,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就被人滴血认主,孵化成功,本来以为会变成一只凤凰,一眨眼却成了一个五岁的小奶娃。好吧,变成凤凰又如何?好歹咱还是上古神兽。五岁的小奶娃又如何,咱的能力可是一等一的。再说了,不是还有个腹黑强大的主人么?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天塌了有主人顶着,她毋须担心。只是,为毛她感觉他看她的眼神越来越奇怪,为毛她感觉她越来越离不开他?为毛她会想要和他一辈子在一起?终于,等到她被某人吃掉之后,她才发现,她原来已经爱上他了。赫连夜,玄月大陆龙宫的宫主,同时也是声乐王朝的七王爷,手握重权,他冷漠,他腹黑,他杀人如麻,视人命如草芥,强大而又孤独,然,这一切,在见到她后,便默默改变。他从未想过他费尽心思得到的蛋里竟然付出了一个五岁的奶娃,而这个奶娃还好死不死地扑进了他的怀里,喊他爹爹,更甚者还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口水印,好吧,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竟然还觉得很开心?于是,他苦逼的奶爸路程从此开始。她的大胆,冷漠,狠辣,腹黑无一不吸引着他,渐渐的,他发现,自己竟然捡了一个宝。别人不会炼制的丹药,她会。别人争相抢夺的神器,她手到擒来。她的一切,都是他沉沦的原因。他开始期盼,期盼着她快点长大,因为,他已经决定,要让她做他的妻子,一辈子陪在他的身边。这是一个腹黑王爷对上一个腹黑小凤凰的故事。这是一个强者对上强者的故事。这是一个男人和女人从相互吸引到携手天下的故事。片段一:石室中当男子再看向那巨蛋之时,却发现那巨蛋早已不见踪影,坐在寒玉床上的,竟然是一个光、裸着身子、长得粉雕玉砌的五岁小奶娃,而且,还是一个女孩,这让男子一向聪明的脑袋瞬间当机,当然,这还不是最让他震撼的,只见那坐在寒玉床上的小女娃一个闪身,便扑到了他的怀里,在他的脸上亲了一口,然后笑逐颜开地看着他。“爹爹。”软糯的童音,让听到人不由自主的心软,但是,玄衣男子在听到其内容之后,额头瞬间滑下三道黑线,嘴角更是忍不住狠狠地抽了几下,看着在他怀中一身赤、裸的女孩,眉头微微皱了皱,眼底满是无奈和郁闷。
  • 王妃凶猛之读心天下

    王妃凶猛之读心天下

    她是当代异能佣兵,善读人心。他是月国战神,骁勇善战,令敌军闻风丧胆!当她重生成为他之后,是女装倾天下,还是男装争天下?他似正似邪,纨绔嚣张,就连皇亲国戚也敢杀!有人说他是魔,是鬼,是神!但当他变成为了她,当她遇上了他,一切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求爱篇】某太子说,“只要你能留下来,本殿就以这北国为聘,娶了你!”某尊主哼笑一声,不屑道,“与其和其他女人分享一个男人,何不跟着本尊逍遥天下呢?”某王魅惑勾唇,睨视了他们一眼,自信道,“选夫要选贤,放眼天下,只有本王懂你想要什么,所以这横看竖看,也是我比他们要能干!”……【宠爱篇】“王爷王爷,不好了,王妃说西塘里没有鱼儿,要将它填平了!”丫鬟急急忙忙的跑来书房,一路上都快心律不齐了。“嗯,那就填了吧!”某王答得风轻云淡,连眉头都没有抬一下!丫鬟失语,西塘可是西太后最爱的地方啊……某日,丫鬟又大惊失色的跑来,这次比上次还要慌张,“王爷王爷,不好了,王妃心情不好,将福禄寿给砸碎了……”闻言,某王抬眉急问,“王妃可有伤到手?”“没、没有!”丫鬟回道,心跳还没有恢复正常。“那就好。”某王说着,忽然又想起了什么,继而缓声吩咐,“若是王妃心里还不痛快,你们就将府上所有的珍品拿去给她砸,切记别让王妃伤着,直到她气消了为止!”丫鬟再次失语,暗想那些可是先皇御赐的宝物啊![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她一身男装不知迷了多少女人的眼,又碎了多少男人的心!她读心本事纵横天下,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身怀异能者隐藏在芸芸众生之中,当她遇上了他们,是强强联手,还是以强克强?一统天下?]
  • 泪总往下流

    泪总往下流

    《泪总往下流》里每一个故事虽短小却丰满,情节曲折,结尾 发人深省。茶余饭后的古今闲话,酸甜苦辣的世间真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万国兵简

    万国兵简

    一个来历不明的少年,他的记忆被封印,他身怀至宝,却没人知道他的身世。一个万国争霸的世界,消失的古代文明,一段段空白的历史,什么才是真相?一个群雄汇聚的时代,无数阴谋阳谋,盘根错节,少年该如何逆天抗命,他的感情该如何取舍,这个世界到底是虚还是实……(新书《齐物春秋》已经开始连载,请大家多多支持!)
  • 暴虐将军妻

    暴虐将军妻

    他是冷酷暴戾的大将军,视女人为玩物,却被迫娶了一个妻,他不爱她,却喜欢和她交织缠绵的感觉!他是尊贵无比,风流倜傥的锦王爷,退一个婚约又算什么,可是再次相见,却发现她吸引了他的目光!她宰相之女,却被未来夫君退婚,嫁给了冷酷暴戾的将军!她心心念念牵挂的锦哥哥,另有所爱,一纸退婚书抛弃了她!她该何去何从!-------------------------------------------------------------------------------------九岁跟随师父上山学艺,告别了她指腹为婚的锦哥哥。十八岁下山归家,一心要做锦哥哥的新娘!岂知昔日的锦哥哥,当今的锦王爷,早已经另有所爱,一纸退婚书将她芳心打碎!万念俱灰之际,皇却上一道圣旨将她许配给得胜归来的虎将军,她成了奖品,被奖励给那个冷酷残暴的将军。新婚夜他阴冷的眸子望着她,残酷的道:“锦王爷的破鞋,本将军不稀罕,你只配替本将军拎鞋!一次偶然的相遇,她再次见到了她的锦哥哥,可是,她记忆深刻的锦哥哥却已不识的她。她执着的眸子失魂的望着她珍藏在心的锦哥哥,不料她心碎的样子却落入了他夫君的眼中。“你对他念念不忘是不是,是嫌弃本将军冷落了你,耐不住寂寞了是吗?”————————————————————————————******推荐狸其他的文:《霸道王爷温柔爱》已完结《恶男的美女保镖》:已完结《那个夫君是我的?》:完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好友文文:淡漠的紫色作品:《暴帝囚后》《暴虐将军妻》视频地址:【真人版视频】<会员chenxiaoxiao021制作暴虐将军妻>第三视频,,她很用心去做,在此多多感谢,也希望各位亲去看看,多多鼓励,谢谢!地址:会员亲亲chenxiaoxiao021为《将军》做的制作第二视频地址:?pstyle=1?pstyle=1推荐狸的完结文:【悍将王爷的弃妾】【霸道王爷温柔爱】————————————————————————————————本文虐,男主坏,不喜勿入,谢绝唧唧歪歪。
  • 英雄无敌之召唤千军

    英雄无敌之召唤千军

    兽族、海族、亡灵族,百族齐放的剑魔大陆,从来只遵守红果果的丛林法则!在疯狂地兽潮之下,人类势弱,濒临灭种……如果给你一个英雄无敌系统,里面囊括了历代的9大种族,甚至更多……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