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300000049

第49章 佛教与中国民俗(2)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信仰小乘佛教,他们的新年俗称为“泼水节”。泼水是表示送旧迎新,洗去一年的污垢,祝福人们平安,共期消灾去病,年成丰收,幸福快乐。这个傣族的盛大节日也与小乘佛教传统节日有关。据小乘佛教上座部的传说,公历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也是他的成道日和涅槃日。傣族人民按照傣历的岁时,以公历四月中旬的三至五天作为过新年的大节日。届时傣族德宏地区的人要走村串寨,泼水三天。泼水节这天,人们纷纷沐浴更衣,青年们更是梳妆打扮一番,兴高采烈地带上采集来的红花绿叶拥入佛寺。在寺院里,他们用树枝和野花做成花塔,又在寺院围墙四周用沙土堆成宝塔,高三四尺,塔顶插上缠着彩纸的竹枝,每户要堆上几个,据说这是为家中死去的人祈祷。然后大家围塔而坐,聆听和尚诵经。根据佛教“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中午时分,姑娘们各挑一担澄碧的浸泡着香花的清水,倒进木头做的龙身里,再从龙口流出来溅到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浴佛”)。这时人们纷纷用洗过佛像的水洗双眼,祈求保佑。接着老人们用手或树枝洒水,彼此洗尘,互相祝福。年轻人也为老人洒水,表示致贺。然后便是男女青年走上街头,提着水桶,端着脸盆,互相追逐嬉戏,你泼我洒,边泼边歌边舞,越泼越高兴,越泼越激烈,泼水声、欢笑声、鼓声、锣声响成一片,达到泼水节的高潮。泼水节给傣族人民带来了欢快和鼓舞。

§§§第二节轮回和成佛观念与民间风俗

佛教学说在民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因果报应、轮回转生、修行成佛的一套说教。这些观念对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并逐渐形成了信仰民俗:笃信灵魂不灭、崇信佛和菩萨,相信鬼神的存在等,由此又形成了对佛、菩萨的崇奉膜拜,对鬼神的敬仰畏惧,以及对死者举行的一套丧仪。

一、庙神膜拜

佛教信仰的最突出、最充分的表现就是庙神膜拜。我国许多地区,无论是在都市和乡村,还是在山区和平原,都建有佛寺。历史上西安、洛阳、开封、大同、太原、北京、南京、镇江、苏州、杭州等地都曾佛寺林立,盛极一时。如梁武帝时,仅在京都建康(今南京)就有佛寺500余所,即使是在穷乡僻壤也建有各种小型的庙宇禅寺乃至规模宏大的佛寺建筑群(如五台山)。人们以烧香拜佛、供奉果品、布施斋僧、修建寺庙、塑像造塔、刻印佛经、许愿还愿、广作法事等方式来表达对佛、菩萨的景仰崇拜。偶像崇拜蔚然成风。从而造成一些人的信仰心态,把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取向引向超越现实生活的轨道。

二、丧俗的神秘化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灵魂观念,即以为人类自身是双重构造,人死后肉体与灵魂分开,而灵魂是不灭的。人死后的灵魂叫做“鬼”,叫做“鬼灵”。鬼灵有两种:正常死亡或死者有后代的为善灵,非正常死亡者(“横死”)或死者无后代的为恶灵。佛教传入中国后,这种灵魂说更和因果报应、轮回转生观念相综合,以致人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可因生前的善恶或升天为菩萨,或重新投生为人,或转生为牛、羊、猪、狗,甚至成为饿鬼,坠入地狱。在这种轮回转世观念的支配下,对死者的后事处理也有种种不同的做法,增添了丧俗的烦琐、落后,乃至神秘色彩。例如人死之日,请僧人念经。有的甚至举行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或水陆斋仪),为一切水陆生物供养斋食,诵经礼忏,凡四十九日,以追荐亡灵。前面第五章讲到水陆法会,介绍了它的规模仪式和沿革,提到宋以后朝野为了超度战争中的死难者而举行的大规模的水陆法会。也如前面提到过的宋代苏东坡居士就曾为亡妻王氏设水陆道场,以示追悼,祈求超度。这种习俗在民间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三节佛教某些制度和佛事与民间习俗

佛教的一整套制度和重要的佛事活动,也多少给民间习俗带来一定的影响,如火葬、放生、素食和饮茶就是一些明显的实例。

一、火葬

我国的火葬即火化这一习俗并不始源于佛教,它是古已有之的葬俗。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直盛行纵火焚尸的习俗。如先秦时代,“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墨子·节葬下》)。仪渠国即今之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当时仪渠人就是实行焚尸火葬的。佛教制度规定出家僧人死后都要火葬。一般僧人在火化后,将骨灰用瓦罐装好埋葬在寺院里面或周围,一些高僧大德死后还要筑龛或建塔(舍利塔)埋葬骨灰。有的寺院不但火葬自己的教徒,还替一般人办理火葬,甚至有的还以此谋利。佛教葬俗对于火葬广泛地流行于民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辽、金、元时代,实行火葬非常普遍,边区和中原地区火葬已成民风。只是明清时代,由于封建统治者悬为厉禁,才渐趋衰落,但火葬也并未绝迹,尤其是由于佛教的影响,青海的土族、藏族就一直沿袭火葬的习俗。现在我们也提倡火葬,火葬又成为普遍的习俗了。

二、放生

佛教讲“大悲为首”,规定“五戒”的头一条就是“不杀生”,同时还提倡“放生”。佛教要求佛门弟子要以慈悲心常行放生,说释放生物可以得长命的果报。据基本上反映魏晋时代思想的《列子》中的《说符篇》载:“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可见民间放生习俗也是比较早的。南朝梁时荆州有放生亭。隋代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更是大力提倡放生,对江浙一带的民俗影响很大。当时浙江天台山麓就有多处大规模的放生池。后来唐肃宗还下诏全国都设放生池,当时建立的放生池有81所之多,畜养鱼介,禁止捕捉。颜鲁,公撰天下放生池碑,谓:“环地为池,周天布泽,动植依仁,飞潜受护。”宋天禧中王钦若上奏以杭州西湖为祝圣放生池。宋代天台宗著名学者知礼还提倡在佛诞辰日举行放生会。有的寺庙建有放生池,人们来烧香拜佛时,也往往带着自养或临时购买的鱼鸟等动物来放生,以积“功德”。这种放生的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

三、素食

我国古代原有每逢吉祥喜庆的日子要饮酒食肉,服丧期只吃蔬菜瓜果的风气。蔬食也称素食。但那时还没有绝对不准吃肉饮酒的说法。印度佛教徒托钵乞食,对食物的荤素自然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我国佛教徒对食品也没有严格规定。佛教律书《十诵律》有这样说法:“我听噉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也就是说,对于自己没亲眼看见、没有亲耳听到和没有怀疑是杀生的三种净肉,佛教徒都可食用。后来,南朝的虔诚佛教信徒梁武帝萧衍大力提倡僧徒禁止肉食。他根据《涅槃经·四相品》等大乘经文,撰写文章,反复地、多方面地阐述断禁食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强调说:“众生所以不可杀生,凡一众生,具八万户虫,经亦说有八十亿万户虫,若断一众生命,即是断八万户虫命。”(《广弘明集》卷26《与周舍论断肉敕》)他认为食肉就是杀生,是违背“不杀生”戒条的。他还提出,对于饮酒食肉的僧人要加以严惩:“唯最老旧者,最多门徒者,此二种人最宜先问。何以故?治一无行小僧,不足以改革物心。治如是一大僧,足以惊动视听。”(《断酒肉文》,见上书)强调处置喝酒吃肉的大和尚,以收禁断酒肉的成效。由于萧衍的大力提倡,就改变了我国汉代以来僧人食三净肉的习惯,对后来僧侣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僧人常年素餐,还有美味的素席,这样素肴的创造又对民间饮食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的人每月初一和十五素食,也有的老年人平常就爱好素食,素食风尚持久不衰。以豆制品为主的美肴佳馔、别有风味的多种素食,也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食品结构,提高了民族的物质文化水平。

四、饮茶

长期以来我国民间就有饮茶的习惯,佛教更是大力提倡饮茶。寺院种茶和饮茶风气,又进一步促进民间饮茶习俗的普及。

坐禅是佛教僧徒宗教修持生活的重要环节。坐禅要求静坐敛心,集中思维,专注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静坐必须双足交盘而坐,端身正念,头正背直,不得散心动摇、倾斜委倚,更不能昏沉做梦、卧床睡眠。特别是坐禅时间要长达三个月之久,长时间的静坐,势必产生疲劳困倦,这就需要清心提神。而且佛教还有过午不食的规定,午后也需要补充饮料。佛教还规定不得饮酒刺激神经,不得食用荤腥食品。这样,具有兴奋大脑、消除疲乏功效的茶叶,就成为有助于坐禅、补充过午不食,而又完全符合教义戒规的最理想的饮料。

我国佛教僧人最初是吸取民间将茶叶掺和香料、果料一同饮用的方法,将茶叶和桔、桂、姜等香料一同煮成饮料,叫做“茶苏”。唐代禅宗盛行,禅寺非常讲究饮茶。茶叶也不再和香料混合同煮饮用,而是单独煮饮。寺院专设“茶堂”,是禅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品尝名茶的地方。法堂西北角设置“茶鼓”,击鼓以召集众僧饮茶。禅僧坐禅时,每焚完一炷香,就要饮茶,以提神益思。寺院有“茶头”,专事烧水煮茶,献茶待客。有的寺院门前还有“施茶僧”,为游人惠施茶水。佛教寺院的茶,称为“寺院茶”。寺院茶又分若干名目,如供奉佛、菩萨、祖师的叫“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饮茶叫“戒腊茶”,众僧饮茶叫“普茶”,等等。禅僧早起洗脸盥漱后,先饮茶再礼佛,饭后又先饮茶再作佛事。有的禅僧一天要吃四五十碗茶。饮茶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成为禅僧的普遍习惯和特殊嗜好。

佛教寺院提倡饮茶,也重视种植茶树,采制茶叶。许多寺院都建有茶园,种植和制作名茶。如碧螺春(碧萝春)茶,产于江苏洞庭山碧萝峰,沸汤清澈鲜绿,原名为“水月茶”,就是洞庭山水月院山僧首先制作的。乌龙茶的始祖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在宋元以来以武夷寺僧制作的最佳。明代僧人制作的“大方茶”,是安徽南部“屯绿茶”的前身。现在我国的许多名茶,最初都产于寺院。相传,具有特殊保味功能的紫砂陶壶,也是明代江苏南部宜兴金沙寺的一位老僧创制的。唐代陆羽,嗜茶且精于茶道,后世视为“茶神”。所著《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陆氏虽不是佛教徒,但他出身于寺庙,一生的行迹也没有脱离过寺庙。《茶经》是他遍游各地名山古刹,亲自采茶、制茶、品茶,并广泛吸取僧人的有关经验,加以总结的成果。

佛教寺院的饮茶习惯,对民间饮茶风俗产生重大影响。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中说:“(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寺僧饮茶风气,蔓延而成为北方民间的普遍风俗。宋代著名的浙江余杭径山寺,经常举行由僧人、施主、香客共同参加的茶宴,进行品尝、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还发明了把幼嫩芽茶碾成粉末,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也就是冲泡茶叶的方法。这对于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有着重大的作用。随着佛教从中国传入朝鲜,茶叶也带到朝鲜寺院,并在民间形成和流行饮茶的风俗。我国茶叶在汉代时就传入日本。后来在南宋时,浙江余杭径山寺当时号称“东南第一禅院”,盛行以“茶宴”接待进香的客人。“茶宴”有一套烹点茶具、品饮方法和礼仪程序。日本来华留学僧人在归国时就将径山“茶宴”方法带了回去,并与日本的乡土民情结合,演化为今日的“茶道”。(此据《日本茶道源于浙江余杭径山》补说,载《光明日报》,1998)

同类推荐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热门推荐
  • 希区柯克精选集2:预言

    希区柯克精选集2:预言

    《希区柯克精选集》中所选的故事,都深得希区柯克的精髓。书里的每一个小故事,其实都是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但是通过希区柯克的别样演绎,它们又变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正是这些东西,让你一口气读到最后,也让你体验到那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仿佛一下从黑暗中跃入到碧海蓝天之中,让你想放声尖叫。
  • 牡丹梦

    牡丹梦

    ,引来无数的传说与梦幻。也有野史,还有民间传说。这些人和事,有古有今、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哭有笑。《牡丹梦》中有简有繁地写了满族历史和文化的孕育、兴起、强盛、衰落及传承中的一些人物与事件,小说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把他们写进《牡丹梦》,参考和采集了一些史料,既有正史,就当故事或是笑话看吧。《牡丹梦》的创作源泉,是兴洲那株鲜活的白牡丹,奇迹般地在塞外度过了三百二十八个春夏秋冬,都与兴州牡丹有着不解之缘
  • 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

    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

    本书《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从计划、执行、时间、整理和简化、人际关系、心理建设、听、说、读、写、衣、食与行等角度,为你列出了最终的参考方向与解决方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摄政王的拽丫头

    摄政王的拽丫头

    小白版简介:啥?她穿越成了婴儿?赚了赚了,连本带利地赚了啊!啥?三岁的她对二十岁的他一见钟情?这个这个…啥?他是腹黑多金,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利用咱聪慧的现代大脑,追!啥?摄政王爱的是她的母亲…秦子曰,爱情有如西天取经,路途漫长,妖魔甚多,但终会修成正果。简洁版简介:一个活泼浪漫的小女娃爱上有权有势的黄金单身汉并用尽手段追求真爱的YY故事。一个有权有势的黄金单身汉在不断抗拒不断纠结矛盾的过程中无意识成就了一个女娃扬名盛世的传奇。女娃和单身汉在进攻与防守,失陷与抵制失陷,心动与抵制心动中以角色互换游戏为基础的长期拉锯大战。秦子很负责地说,文非小白,女主有个变强的过程。-----精彩片段一-----云静烨面上依旧是一片冷意,他指了指地上的那包金子,“这就是你所谓的喜欢?为了找个人,随便挥霍上千个平民一生的吃穿用度,本王告诉你,你的那点喜欢,连一个铜板都不值!”长乐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对着在场的人一字一顿地道,“我徐长乐宣布,这个男人是我的,他云静烨是我徐长乐的男人!”----精彩片段二-----“云静烨,如果你是那个王子,你会拿着一只水晶鞋于茫茫人海中,寻找灰姑娘吗?”长乐娇柔地声音小心翼翼地响起。云静烨看着外面的天色,知道时辰不早了,随口答道,“这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再说,普天之下,脚的尺寸相同的女子又有多少?”----精彩片段三-----三年的军旅生涯,让云静烨身上多了几分豪迈之气,融融细月竟也能给他添上几缕沧桑之感,“长乐,我的年纪足以做你的父亲。”那不像是拒绝,更像是一种感慨。“云静烨,我的年纪足以做你的女人!”长乐踮起脚尖贴上他的唇,义无反顾地埋入他的怀中。※※※※推荐秦子新文※※※※《唱罢凰朝》※※※※推荐朋友的文※※※※《二嫁》【痞子龙】《-养女成妃-》【风言染】《吾乃,当家鸨母》【熊丫头】《重生之王牌女友》【蝶雨蓝梦】
  • 一学就会做蒸菜

    一学就会做蒸菜

    《一学就会做蒸菜》精选了近百种蒸菜的做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用美味的蒸品。既有大众熟悉的品种,也有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复杂烹饪简单化,一学就会变戏法!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快速享受蒸菜满屋的飘香。
  • 独霸王妃

    独霸王妃

    大明星纪沉鱼一朝落水,穿越成古代庶女纪沉鱼。嫡母别有用心,嫡姐自私阴险,纪沉鱼一一迎上。不会女红,不会贤淑,纪沉鱼依然深得祖母疼爱,父亲关心。在许王选妃宴中脱颖而出。人人眼红的亲事,对纪沉鱼来说,只是投奔自由的一个小片段。平时虚于委蛇,关心问暖,机会来时,弃许王于凌乱中。片段一:豆棚花架下,娇啭出来一句:“你是什么人,大胆敢在内宅里?”许王惊艳,紫色豆花下,明眸左右微睐。牙扇轻摇,出来一个玉人儿。她薄嗔轻怒:“快说!”“我么,是你们家的贵客!”许王殿下笑得荣辱不惊。片段二:驿站起火遇强盗,数一数人,只丢了纪沉鱼。数一数东西,只丢了千里马。数一数物品,只丢了许王的一件披风,一双鞋子。关后门的侍卫期期艾艾:“殿下不是出门了,怎么还在?”许王怒不可遏:“纪沉鱼,小小花样也敢班门弄斧!”一对一,正剧!不喜者勿入,喜欢者收藏!推荐自己的完本文《小小王妃驯王爷》《小小娇妻驯将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重生之嫡亲贵女

    重生之嫡亲贵女

    前世的丁紫,是文武双全的嫡亲大公主,惊才绝艳不输男儿,和亲路上被刺而亡。今世的丁紫,身为侍郎府嫡长女,被姨娘设计气死。于是她在一群吵闹谩骂指责中重生而来,她,誓要改变现状!!!姨娘各个心肠狠毒想谋害,她见招拆招,手段更为狠毒高超。庶妹虚荣,挑拨离间中想害她清白,她淡手一扬,反击开始。父亲优柔寡断色心不减,她暗中送人,一个个眼线无声置入府内。祖母心思深沉,她小心经营,植下掩人耳目温顺的种子。本以为今生护好嫡亲的弟弟,让他茁壮成长,便知足了,可谁知他们的出现,改变了她的计划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