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300000042

第42章 佛教与中国文学(1)

随着佛典的翻译和流传,僧人与文人名士交往的增多,寺院讲经方式的普及,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各方面灌注着愈来愈大的影响力。魏晋以来中国文学的各个领域,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小说、戏曲,都呈现出与先秦、两汉文学的不同面貌,其重要的、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佛教经典的文体和佛教理论的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生命观念以及佛教宣传方法的冲击、渗透、感染和影响。

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新的意境、新的命意遣词方法,也就是带来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重大变化。在形式方面,佛教对于律体诗和俗文学(包括讲唱文学、通俗小说、戏曲等)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在内容方面,主要是增添两种新成分,带来两种新变化。第一,中国文学如《诗经》等原重人事,庄子散文富于玄思,达观任运,顺应自然,汉赋重描绘山川风物,而佛教不同,主张就人生而观其无常苦空,就宇宙而知其变转幻化,从而为文人开拓了新意境。唐代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批判宇宙人生,对自然人事多作超越的批评,宣扬彰善瘅恶、因果报应的佛教主旨。第二,中国固有文学较少富于幻想力,很少超时空、超现实的幻想,偏重于写实的描述,即使是一些列仙传、神仙传,也显得简单拘谨;佛教不同,它富有上天下地毫无拘束的幻想力,不受时空的限制,什么十八层地狱,三十三层天,三千大千世界,无边无际,表现了浓烈的浪漫色彩,影响所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佛教翻译文学的形成及其影响

从汉末到西晋,安世高、支娄迦谶、竺法护等人采取直译的方法翻译佛经,“辩而不华,质而不野”(《高僧传·安世高传》)。东晋以来,佛经翻译家逐渐创造了一种融冶华梵的新体裁——翻译文学,为中国文学史开辟了新园地。姚秦时译经大师鸠摩罗什译出大量的佛典,他主译的《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和《大智度论》等,译文弘丽优美,语意显明晓畅。其中《维摩诘所说经》叙述大乘居士维摩诘有疾,释迦牟尼佛遣诸弟子前往探问,多数弟子因畏维摩诘的神通辩才,不敢前往,唯有舍利弗和文殊师利敢去,于是维摩诘为他们现身说法,应机化导,显示种种神通和辩才无碍的本领,宜扬大乘佛教义理。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这是一部绝妙的小说。《妙法莲华经》虽以宣扬众生都能得到和佛一样的智慧,人人皆能成佛为主旨,但是经文譬喻较多,有不少优美的寓言。题为房融笔受的《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首楞严经》、《楞严经》,有人疑为唐人伪撰。),宣扬通过由低到高的修行阶次,达到诸佛国土的教义,生动形象。这三部经典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常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对文学界影响很大。佛驮跋陀罗等译《大方广佛华严经》,文澜壮阔,宏伟瑰奇。昙无谶译《佛所行赞经》,叙述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故事,是一部韵文形式的传记。《大方广佛华严经》和《佛所行赞经》这两部书是佛经译本中文学色彩极为浓厚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影响也不小。中国汉魏以来,散文和韵文日益走上骈俪的道路,此时佛经翻译家以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译经,但求易晓,不加藻饰。这种新文体对于改变当时中国文学的文体方向起了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地影响了尔后文学的发展。

印度佛经重形式上的布局和结构,如《佛所行赞经》、《佛本行经》、《普曜经》是长篇故事,《须赖经》是小说体作品,《维摩诘所说经》、《思益梵天所问经》是半小说体、半戏剧体的作品,这些形式、体裁在中国唐代以前基本上是没有的,上述佛典的译出,对于后代弹词、平话、小说、戏曲的产生和繁荣,有着启迪、鼓舞和推动的作用。

印度佛教重视利用古代南亚次大陆的大量寓言故事,作为“喻体”,附会上自己的教义为“喻依”,来解说和宣传自己的教义。佛教经典中,除了散在大部头经典中的许多故事以外,仅以“譬喻”为名的,就不下六种。其中以《百喻经》(《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简称《百譬经》。)最有条理。此经为南齐求那毗地译,二卷。列举譬喻故事近百条(《百喻经》号称“百喻”,实际上只有98喻。),以宣传佛教教义,劝喻人们信佛。这部寓言性质的佛教文学作品,文笔朴素简练,故事生动有趣,佳喻很多,若果剔除其说教部分,实也具有移情益智的作用。鲁迅先生曾将其当作思想史上的资料进行研究,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并捐款刻印,以广流传。从文学发展史来看,《百喻经》等寓言故事的译出,为我国的寓言创作注入了新的血液,从而对我国后世的寓言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节佛教推动音韵学的前进、律体诗的产生和诗歌的发展

佛教对于中国诗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一方面是伴随佛教而传入印度声明论(声明论:古代印度学者研究的一种学问,近于语言学中的训诂和词汇学。),导致了南朝音韵学上四声的发明和诗歌格律上八病的制定,从而推动了唐以来格律诗新体裁的开创;另一方面是佛教的思想,尤其是般若学空宗理论和禅宗思想,给诗歌的内容以强烈的刺激、渗透,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面貌更为多姿多彩。

一、四声、八病和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歌也是注重音节的,《尚书·虞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三百篇就是诗乐合一的。古代作家也逐渐重视对声律问题的探讨,魏李登就曾作过韵书《声类》(已佚),但是,毕竟长期来并没有音韵规则可循。晋宋以来,居住在建康的一批善声沙门和审音文士,交往密切。齐梁时代文学家沈约、王融,以及与沙门昙济过从甚密的周颙,在梵声的影响下,把字音的声调高低分为平上去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沈约等人发明声律论,既吸取了我国以往音韵学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直接受了佛经转读和梵文拼音的影响的结果。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对这个问题作了专门的分析和论述,他说:

据天竺围陀之声明论,其所谓声Svara者,适与中国四声之所谓声者相类似。即指声之高低言,英语所谓Pitchaccent者是也。围陀声明论依其声之高低,分别为三:一曰Udāttd,二曰Svarita,三曰Anudātta。佛教输入中国,其教徒转读经典时,此三声之分别当亦随之输入。至当日佛教徒转读其经典所分别之三声,是否即与中国之平上去三声切合,今日固难详知,然二者俱依声之高下分为三阶则相同无疑也。中国语之入声皆附有k,p,t等辅音之缀尾,可视为一特殊种类,而最易与其他之声分别。平上去则其声响高低相互距离之间虽有分别,但应分别之为若干数之声,殊不易定。故中国文士依据及摹拟当日转读佛经之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合入声共计之,适成四声。于是创为四声之说,并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之声调,应用于中国之美化文。此四声之说所由成立,及其所以适为四声,而不为其他数声之故也。(《四声三问》,见《陈寅恪文集之二·金明馆丛稿初编》)

沈约撰有《四声谱》(已佚),并提出八病之说,强调做诗应避忌八项音律上的弊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沈约一派人的诗歌创作,体裁短小,十分重视声律,史称“永明体”,《南齐书·陆厥传》说: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琅玡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永明体”标志着我国诗歌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的重要转折。虽然四声、八病之说为诗歌创作规定了许多不必要的禁忌,容易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助长追求雕饰、绮靡柔弱的倾向。但是注意诗歌的格律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把诗歌的音节美提高到首要地位,有了人为韵律,使人们有可遵循的律诗格式,这对于古体诗向律体诗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般若与诗,禅与诗

中国诗坛,在魏代中期以来,玄学思想成为了诗歌的基调,出现了所谓“玄言诗”。后来玄言诗一度消歇,至东晋时代又重新兴起。与此同时,佛教般若学也得到广泛的流传,大乘空宗的一切皆空的思潮给诗人的诗歌创作以巨大的影响,一些佛教学者就在玄言诗的土壤上,散播新的种子,结出了新的果实,形成了一种优游自得、寂静恬适的诗境,由此在中国诗歌史上出现了佛学渗入诗歌领域的新局面。这些诗作或融合玄学,或结合山水,或独说佛理,表现出佛教诗歌命意构思的新特色。东晋时代著名的佛教般若学学者支道林(支遁),也是当时最重要、最杰出的佛教诗人。他的作品很多,现保存于丁福保编《全晋诗》的尚有诗18首。支道林深通庄学,对《庄子·逍遥游》有独特高超的见解。他的诗结合老庄思想和山水自然,文采冲逸,才藻新奇,极得文人的赞赏。当时玄言诗的著名作家孙绰、许询、王羲之等人都跟支道林交游,共探玄理,深受影响。晋宋之际的大诗人谢灵运(康乐),也是对佛学有精湛研究的学者。他极善于刻画自然景物,所作诗大都描写浙江、江西的山水名胜。他继支道林的路子,进一步把山水和佛理结合起来,在刻画山水个性的作品中,移入一种怡然自得的意境。谢灵运在淡乎寡味的玄言诗流行的情况下,转而着意山水景物的描写,这对于玄言诗的消歇和山水诗的盛行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支道林是开结合老庄山水创作诗歌之先的话,那么,谢灵运则是诗歌创作上“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的转关人,他开文学史上山水诗的一派。此外,单说佛理的,有支道林的《咏怀诗》、王齐之的《念佛三昧诗》、慧远的《庐山东林杂诗》和《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谢灵运的《净土咏》、梁武帝萧衍的《净业赋》等,在玄言诗、山水诗之外,另成机杼。

唐代禅宗兴起和唐诗蔚为一代文学精华几乎同时,归趣根本不同的宗教与文学相得益彰,这其间存在着相互联结的内在因素和并行兴衰的变化轨迹。禅和诗都需要内心体验,都重视象喻和启发,都追求言外之意。禅宗这种宗教实践和诗歌创作实践的某些类似性,提供了二者相互沟通的桥梁。禅宗自南朝竺道生唱导佛性论、顿悟论逐渐演变而成,唐诗则由南朝“永明体”和山水诗缓慢蜕变而来。在唐代,一些著名诗人谈禅、参禅,做诗表达禅趣、禅理,禅师也和诗人酬唱、吟诗,表达人生的理想、境界,从而表现出禅对诗的单向的强烈渗透和深入浸染,为唐代诗歌创作打开了新路。禅对诗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禅入诗,即把禅意、禅味引入诗中;另一方面是以禅喻诗,即以禅宗的观点(禅理)论诗。以禅喻诗涉及文学理论,留待下面再论。

以禅入诗,为唐诗注入特有的禅趣。如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字摩诘,平生奉佛,索服长斋,仰慕和崇拜维摩诘居士。他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兼通音乐。当时有所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而王维则被称为“诗佛”。王维的诗篇主要是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居生活和佛教禅理。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辋川集》)远山的人语衬托着山的空寂,黄昏时分落日微光返照在深林里的青苔上,象征着世界的无常。这是依据禅宗的“返照”、“空寂”的义理,通过描绘鹿柴深林中傍晚的景色,表现寂灭无常的心境。又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同上)芙蓉花,此指辛夷花。诗是说在幽深的辛夷坞山谷里,辛夷花盛开怒放,又纷纷凋谢。这是通过写花自开自落的情景,表现作者的内在精神世界——一种任运自在的恬淡、空灵的心境,也正是禅宗的人生处世态度的形象表述。和王维同一类型的诗人如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诗歌作品也都义本经论,语言较为典雅,佛理与情景交融,闪耀出一种似有若无的禅光佛影。另一种类型是用通俗诗,也就是以通俗语言表述佛理禅机的,有王梵志、寒山子、拾得等人。王梵志(约590—660),原名梵天,唐代著名诗僧。他写了大量的诗篇,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如“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王梵志诗校辑》卷6)他以平实质朴、通俗浅近的语言,表达了否定世俗见解,寻求超脱心境的佛教思想,长期来为禅师们所引用。寒山子,一称寒山,唐代著名诗僧,有诗300余首。寒山子曾与友僧拾得居姑苏(苏州)城外寒山寺。他的诗作明白如话,机趣横溢。如《茅栋野人居》诗说:“茅栋野人居,门前车马疏。林幽偏聚鸟,溪阔本藏鱼。山果携儿摘,皋田共妇锄。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书。”(《寒山子诗集》)表现了作者清幽冷淡的心境。又如《一住寒山万事休》诗说:“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寒山子诗集》)抒写了任运自在的禅趣境界。寒山诗深受白居易、王安石等人的推崇,影响久远。如白居易的《读禅经》:“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炎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白居易集》卷32)诗文饱含禅味,语言通俗直露,接近于寒山一派。

同类推荐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热门推荐
  • 挑战总裁丢了爱

    挑战总裁丢了爱

    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凡事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他,著名企业的继承人,努力工作事业有成。一个是邻家女孩,一个是天之骄子。两个没有交汇的人却因意外相遇,别人眼中温文尔雅的他却对她百般刁难。日久生情,他的朵朵桃花却让他们的爱情陷入危机。现实中的王子与灰姑娘是否会有一个温馨完美的结局?
  • 夜先生余生请多指教

    夜先生余生请多指教

    婚礼上,他牵着怀孕六个月的女人出现在身为新娘的她身前,一句话将她从天堂打入地狱,“童小姐,谢谢你来参加我的婚礼。”三个月后,“总裁大人,有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一个?”男人凤眸微眯,眼中泛着危险的光。“好消息是童小姐怀孕了,坏消息是她带着三个月大的小少爷逃走了。”
  • 星际淘宝网

    星际淘宝网

    新书《我的万能手机》已经上传,大家可以去看看,一次意外,让张小白的手机里多了一个万能商城……能挡导弹的手机,你见过没有?
  • 夏天的喊叫

    夏天的喊叫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人间(中)

    人间(中)

    “《谁是我》中,我发现我不是我,我质问谁才是我?我历尽艰辛终于找到自我,我却痛苦逃避真实的我。兰陵王面具神秘依旧,又是谁躲在蓝衣社的背后?我携带密令,远赴美国,却遭致命阴谋,被判终身监禁。肖申克州立监狱,我已死为幽灵,又复活为英雄。人间的传奇正在继续……”
  • 运程学

    运程学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运里求。“命”是不变的种子,而“运”却是可变的土壤;只有被淘汰的车,没有被淘汰的路,让命中注定的你因选择而发生改变。
  • 浮华掠影:宫闱

    浮华掠影:宫闱

    宫闱内哪个女人不是修炼成精?正宫娘娘的死灰复燃,六宫粉黛的机关算尽,连内务府的奴婢们都是一流的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她,不过是被孪生姐姐催眠误入这时空的女人,要怪就只能怨她生得花容月貌,仙姿国色。命运自她穿越就已经改变,大锦国运筹帷幄的帝王锦胜天恐怕自己也未料到会对她”仁慈”,更让他悔恨的是,自以为收服这个女人就换得大锦国天下太平。原来这个红颜祸水只是一枚棋子,宫闱内勾心斗角,宫闱外血雨腥风,可惜,穿越后的她不是那个胆怯的丞相庶女,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再被狐狸骗一次

    再被狐狸骗一次

    本书是一本动物小说,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出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