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300000017

第17章 佛教的基本教义(2)

应当肯定,十二因缘所揭示的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虽然,十二因缘说的某些部分,如自“六入”起相继引起触、受、爱、取,也一般性地反映了人的感觉、感情、欲望、行为的产生过程,由生到老死也反映了生命体的变化过程,但是,从总体来说它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虚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在十二因缘的因果关系的分析上,如以无明为人的生命不断循环的起点,以识和有为来世转生的原因,必然会导致灵魂不灭论。早期佛教主观上并不认为识是灵魂,识确实和灵魂也有区别,但是识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和名色结合而形成人的生命,识作为名色的依赖者、原因,识能向相应处投生,这就很难和灵魂划清界限了。识和有具有相互彰明的意义。有是指思想行为,即业,其作用是能引起来世的果报,转生为另一种生命形态,这里把有作为来世转生的原因和条件,逻辑地包含了转生的实体内容,因而和灵魂说也是相通的。其次,在十二因缘说中,除强调认识上的无明是始因以外,还片面强调爱欲的恶的性质和作用。早期佛教反对人们求生和繁殖生命的天性和乐趣,反对贪求财富、权势和名望,这种主张在当时古印度虽然具有十分复杂的社会意义,但是它把剥削者的贪得无厌和劳动者的正常生活要求混为一谈,统称为贪欲,而且视为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状态,并以此作为众生轮回流转的原因,是错误的。最后,生和死虽是互相依存的,生也必然转化为死,但不能笼统地说生是死的直接原因,互相依存的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死的直接原因是疾病和衰老等。

(二)业报轮回说

释迦牟尼还把十二因缘和业力、轮回的思想联系、统一起来,用业报轮回说,来说明众生的不同命运。

释迦牟尼时代,在印度的思想界中有轮回说与反轮回说两种尖锐对立的学说。所谓轮回,“轮”是车的轮盘,“回”指车的转动。轮回是比喻众生的生死流转,永无终期,犹如车轮旋转不停一般。当时主张轮回说的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婆罗门教宣传梵神是创世主,人的灵魂是梵赋予的,梵是“大我”,人的灵魂是“小我”。灵魂属于心脏。人若能在森林中修习禅定,净化灵魂,以苦行排除各种物质欲望,并以祭祀向梵赎罪,那么死后灵魂就能和梵同住,否则下世就会落到比现世更为低下的境界。第二,瑜伽派反对灵魂从梵神转变而来的说法,认为人的灵魂是独立的、不依附于神的,称为“神我”。如果一个人在现世纵任欲乐,下世神我就会堕到更加痛苦的去处,相反,如果静修瑜伽行的禅定,身如枯木,心如死灰,制止神我所起的爱欲,死后就可超出轮回,获得解脱。第三,机械命定论者认为,不仅今生的苦乐祸福、吉凶寿夭是由过去的业所规定的,而且今生举手投足等一切行动也是由过去的业所规定的。人应当听任命运的安排,等到过去的宿业消灭了,灵魂也就随之得到解脱了。反轮回说是古代唯物主义顺世派的主张,此派认为,人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人体产生感觉思想。死时形体复归于“四大”,同时也停止了感觉思想。死后没有灵魂,更没有轮回。释迦牟尼的观点与上述各种观点不同,他把灵魂不灭、轮回不断的主张,称为“常见”外道,认为是一种将灵魂和轮回视为恒常实有的错误理论;又把否定灵魂和轮回的主张,称为“断见”外道,说它是一种断灭心身的错误理论。他从主体的行为和道德责任的角度出发,吸取和改造了其他流派的思想,把业力说和轮回说结合起来,阐发了业报轮回的主张。

释迦牟尼宣扬业力是众生所受果报的前因,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动力。众生的行为和支配行为的意志,从本质上说就是业力。“业”是行动或作为的意思。作一件事先有心理活动,是意业;后发之于口,是口业;表现于身体上的行动,为身业。释迦牟尼认为,众生的身、口、意三业往往是由无明即无知决定的。众生是无我、无常的,没有自体,终归要消灭的,众生却要求它有我,要求它恒常不变。众生的行为往往就是这种无知的表现。众生由于这种无知而发生的行为,就是痛苦的总根源。业,体现着力量和作用,功德和过失。释迦牟尼认为业力的影响是不会消除的,众生所作的善业和恶业都会引起相应的果报。比如,当人的生命终结时,其一生动作或行为的总和(这一总和在许多方面等于是个人的性格)会作为一个整体产生结果,并且决定转生的生存者的性格。由于业的性质不同,所得的报应也就不同,来世就会在不同的境界中轮回。佛教宣传,众生在善恶因果的严密关系中,修善的随福业而上升,作恶的随罪业而下堕。如此上升下堕,死此生彼,生生延续,世世升沉,不断在苦海中沉浮,在“六道轮回”中流转,永无了期。只有皈依佛教,弃恶从善,虔诚修持,才能跳出六道轮回的樊笼,求得超出生死的解脱。

业报轮回说强调个人作“业”的作用,强调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这和由上帝从外部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法不同,客观上对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劝诫和约束作用;主张人们的活动会带来一定的后果,得到报应,这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一定意义上也有其合理的一面。比如,人们从事善良的正义的事业会得到历史的肯定,而为非作歹,祸国殃民,则会受到历史的惩罚。但是应当说,这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在阶级社会里,个人的命运主要是决定于所处的阶级地位。在剥削阶级居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荣华富贵是剥削阶级的特权,卑下贫贱则是被剥削阶级的命运,在阶级地位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这种格局是很难改变的。在阶级社会里,行善者蒙祸,行恶者得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佛教在伦理道德上笼统地宣扬善得福报、恶得祸报的善恶祸福一致论,至多只是对个人良心的安慰而已。佛教把现世的祸福归结于前世所作的业,而现世所作的业要待死后由神明裁判,这种神学虚构实际上也等于承认现实中的善恶与祸福是不一致的。

三、人生的理想境界

佛教把人生的趋向归结为两条相反的途径:一是人生的需求常常和环境不协调而产生种种痛苦,人们又不了解它的原因,找不出解决的办法,只好随波逐流,听任命运的安排,陷入不断轮回之中,称为“流转”;二是对“流转”的生活采取相反的方法,破坏它,变革它,使之逆转,称为“还灭”。这就是所谓人生行事的两个相反系列。后者就是为了追求达到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

早期佛教借用婆罗门教的涅槃概念来标明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涅槃是梵文Nirvāna的音译,也译为“泥曰”、“泥洹”。其意译,鸠摩罗什译为“灭”或“灭度”,唐玄奘则译为“圆寂”。所谓灭、灭度,是指灭烦恼、灭生死因果。所谓圆寂,圆者圆满,不可增减;寂者寂静,不可变坏。圆寂是说涅槃体周遍一切,真性湛然。中国在玄奘以前,多用灭或灭度,玄奘以后,多用圆寂。涅槃的分类很多,通常分为有余涅槃(有余依涅槃)和无余涅槃(无余依涅槃)两种。有余涅槃是指断除贪欲,断绝烦恼,即已灭除生死的因,但作为前世惑业造成的果报身即肉身还在,仍然活在世间,而且还有思虑活动,是不彻底的涅槃。无余涅槃是相对于有余涅槃而言,是比有余涅槃更高一层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不仅灭除生死的因,也灭尽生死的果,即不仅原来的肉体不存在了,而且思虑也没有了,灰身(死后焚骨扬灰)灭智,生死的因果都尽,不再受生,是最高理想境界。这两种涅槃有区别也有联系,无余涅槃是有余涅槃的继续和发展。

大小乘佛教对于涅槃的解说,差别颇大。也就是说,佛教的人生理想论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小乘佛教的涅槃学说是消极的。它视人生为大苦难,由此出发,认为人体消灭了,人生的痛苦也就终结了。因此它把经过修持,消除烦恼,并在死后焚骨扬灰,不留痕迹的消灭状态,作为追求的目标,就如同灯光火焰被吹熄了一样。至于人们修道成阿罗汉,死后进入涅槃,在这之后是什么情况?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小乘佛教认为这是人类的心灵和语言难以讨论和描述的问题,这个问题犹如只供旅行者漫游的森林,一台仅供世俗娱乐而无益的木偶戏,只能产生争论、纠缠和痛苦,而无助于获得觉悟和证得涅槃。

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之一龙树,反对小乘佛教以无余涅槃当做追求的最高境界,他突破小乘佛教的思想模式,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主张。他认为涅槃和世间的本性是一致的,两者都是“空”,也都是不可言说的“妙有”,是完全统一的。他批评小乘佛教不懂得这个道理,厌恶和离弃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这样也就永远不能真正达到涅槃。龙树认为众生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正确认识一切事物的“实相”(本来面目),并加以运用,也就是要去掉一切戏论,“显示实相”。实相是涅槃的内容,涅槃境界就是对实相的认识和运用。这种涅槃也称为“实相涅槃”。

实相涅槃的内容有两个要点:一是从实相看,世间事物是流转生灭的,而涅槃是超出流转生灭的,但世间一切现象是毕竟空,以空为实相,涅槃的本性也是毕竟空,两者都是空,由此可以说,世间事物的实相就是涅槃的内容,还可以说世间与涅槃是一回事,即由实相把两者统一起来了。这就是龙树所说的:

涅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亦无少分别。涅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中论·观涅槃品》)

龙树认为,人们如果没有真正的智慧,就会对事物产生颠倒分别,从而招致人生的无穷痛苦;相反,如果能够真正体会一切事物本来和人们的主观执著无关,没有一般人认识所勾画的那样的实体,即体会到空(无自性),还事物以本来的清净的面目,也就达到了涅槃境界。二是强调为了达到实相涅槃必须永远不能停顿。因为一切事物是互相联系的,人也是如此。人是整体,不只是个体,不能单独行动,而要全体都行动起来,自利利他,甚至要以他为己,把自己融合在众生的汪洋大海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这样在趋向涅槃的道路上,也就会觉悟到有许多事要做,普度众生的事情永远做不完,绝不能中间停下来。由于发愿要普度众生,即使自身的觉悟已达到佛的境地,可以进入无余涅槃了,也决不进入。这就是所谓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这也称为“无住涅槃”。

龙树一系根据世间的实相就是涅槃的内容的理论,认为按照世间的实际而行动就是和涅槃相应,而这种践行趋向涅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逐渐由染污转为清净、驳杂转为纯粹的过程。这方面的道理后来为无著、世亲一系的瑜伽行派所阐扬,并另创一格。无著、世亲提出了“转依”的范畴以代替解脱。也就是通过转变认识,以影响行为,进而改变客观环境。人们在修持过程中,若果使清净的概念、认识逐渐代替染污的概念、认识,进而使整个认识改变,并带来了行为的改变,行为的改变又带来环境的改变。这样人生也就从染转净,逐渐转变,终至染尽净满,身心面貌完全改观,也就实现了转依,达到了涅槃境界。这是继中观学派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涅槃学说。

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别,还反对小乘佛教否定常、乐、我、净为人生的基本要求的看法,强调涅槃境界具有常、乐、我、净四种美好属性,甚至有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种行相,主张追求和找到人生真正的常、乐、我、净,这又为人生理想开辟了另一条新的宗教途径。

小乘佛教以“虚无绝灭”为涅槃的内容,这是无视人生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意义,否定人生应有的积极奋斗的精神,表现了对人生的悲观估计和消极无为的态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以一切事物的实相为涅槃的内容,而实相被归结为非有非无的毕竟空,这是拐弯抹角地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他们以悟解客观世界的不真实为最高的精神境界,不能不说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唯心论。但是中观学派把世间与涅槃打成一片,取消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的鸿沟,缩短人与佛的距离,这实际上又增加了涅槃学说的现实内容。大乘佛教学者主张研究为世间服务的知识,如天文、地理、医学、工艺等,这不仅影响了佛教的方向,也影响了文化的发展。

四、人生解脱的途径

佛教对于获得人生解脱,达到最高理想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论述很多,各派尤其是大小乘的讲法也不尽一致,下面着重就比较典型的八正道、三学和六度的内容,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八正道

前面已提到,释迦牟尼时代,印度各派信徒出家修道,早已蔚然成风。释迦牟尼不相信苦行主义的自我虐待,认为单纯的禁欲是无价值的,也是徒劳无益的;他也反对纵欲主义,认为这更不能摆脱痛苦的纠缠。他提出了不苦不乐的主张,共八项,称为“八正道”。八正道即八种合乎正理的成佛途径,也称“八圣道”。其具体内容是:

1.正见:离开邪非的正确见解,也就是具有佛说的四谛知识,远离唯神、唯我、唯物等主张。简单地说,正见就是佛教智慧。

2.正思维:也作“正思”、“正志”。指离开世俗的主观分别,离开邪妄迷谬,作佛教的纯真智慧的思索。

3.正语:纯正净善的语言,合乎佛法的言论。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

4.正业:合乎佛教要求的正当的活动、行为、工作,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或不淫),不作一切恶行。

5.正命:正当的生活,即按佛教的标准谋求衣食住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如诈现奇特、自说功德、星相占卜等,都应反对。

6.正精进:也作“正方便”。谓正确的努力,止恶修善,向解脱精进。也就是要努力防止恶心生起,已经生起的要使它断除;要努力使善心生起,并使它发展臻于完善。要按照佛教的标准辨别善恶,去恶从善,并强调自觉努力,反对懈怠与昏沉。

7.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明记四谛等佛教真理。

8.正定:正确的禅定,即正身端坐,专心一志,身心寂静。专注一境,远离散乱之心,思想集中,深入沉思,以佛教的智慧观察整个世界,犹如一池清水,其中鱼群和石砾都清晰可见,洞察人生的真实,领悟四谛的意义,从而获得身心的解脱。

八正道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精神生活,以正见为主,正思、正念、正定为辅;二是物质生活,以正命为主,正业为辅。正语、正精进是双关的。正见和正命分别为佛教信徒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主要点,在八正道中具有重要意义。八正道为佛教徒的修持方法确立了原则,奠定了基础。

(二)三学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热门推荐
  • 恶魔令:女人乖乖不许逃

    恶魔令:女人乖乖不许逃

    受了刺激跑去大跳热舞,不料却认错了人,表错了情,从此惹上某个邪气痞男。一场爱情游戏,他步步为营,只为诱她入局。她不断退避,却还是沦了心。他说,“我们注定是一类,而你,注定是我的。”她不信邪地开逃,不曾想某些事竟真应了那话……
  • 邪皇狂后:逆天特工妃

    邪皇狂后:逆天特工妃

    废物,家族的耻辱?姐妹相欺,手足相残,却穿越成废物小姐。傻子,渣男退婚!是可忍孰不可忍!当绝代特工附身废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白痴,凤破苍穹!看不起我,打爆你的狗眼!虐我亲人,灭你全家!欠我的,我要你家破人亡,她,永世凄苦!欺我的,我要你根断种绝,永不超生!嘿嘿,敢笑话姐没男人要,影杀部的金牌特工,姐就让你见识见识啥叫九天魔神来抢婚!说姐太嚣张太霸道,不好意思,她温雪璃今生今世就是来开挂虐人的!
  • 我要当后妈(完结)

    我要当后妈(完结)

    她拿着自己亲手设计的戒指,幸福的奔向了他们以后的家——等待她的,却看到了第三者,还约定怎么样才能夺走她家的家财......!今天,她原本该是最幸福的新娘,可是此刻她却待在机场里等着去流浪......!无意中的经过,让她听到了一件谋杀的阴谋。鬼使神差的,她居然跟着那帮黑衣人上了飞机......!“小心,”简单的两个字,让她亲眼目睹了最悲壮的爱情,也给自己找了很多的麻烦,她不明白自己的怀里为什么要抱着一个刚开始牙牙学语的孩子。后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什么?他不同意?呸,如果不是为了可爱的娃娃,她才懒的看他呢?她现在对男人免疫好不好?呃?可是对谁都能免疫的她,为什么会半夜偷偷的爬上他的床——她真的免疫的了吗?这本书是关于《醉千金遇上过敏总裁》里的那个娃娃脸的故事。原本是不想写的,但是给他设计的思路带多了,也在每本书都给他设计了很多的悬念,所以宝贝决定还是更新了。
  • 那雪

    那雪

    那雪月明风清、男孩杜赛唇红齿白、朗如皓月,那雪却与那个有名气有人脉,历经沧桑,为人处世游刃有余的中年男人孟世代云里雾里就同处一室了。等那雪终于离开孟世代而倒在了杜赛的怀里,突然一天杜赛却莫名其妙地不辞而别,黄鹤一去不复返。那雪从一个小村庄到京城读书,一直读完研究生,身份改变了却不能左右生活。梦里怀乡醒来一切如故……
  • 巫师爱上血

    巫师爱上血

    每当这个时候,碧绿的竹林中总会出现一位身着白裙的绝代丽人,月光皎洁,她有一头飘逸至膝的金发。混圆得让人产生凄凉之感。精致的五官呈现出一片淡然的冰色,只有那一双墨色的眼瞳,又是一个十五夜,不经意流露的忧伤才能感受到她的情绪。伸出细嫩的右手,时时拨弄着那随风舞蹈的调皮发丝。一阵风吹过,树叶莎莎响,仿佛倍加衬托这伤心的长夜。即使左手的残缺也丝毫不能减少她的美艳。她目不转睛地看着那……
  • 福尔摩斯探案集2:最后一案

    福尔摩斯探案集2:最后一案

    本书收录了《海军的协议》《黄脸人》《“格罗利亚司各特”号三桅帆船》《马尔斯格瑞夫礼典》《最后一案》等11篇著名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书中故事惊险刺激,情节引人入胜。11篇故事各有风格,或神秘诡异,或曲折离奇。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英伦背景下,由福尔摩斯带领读者拨开迷雾,直击真相。可以说,这是一本推理小说迷不可不读的推理佳作。
  • 绝爱烙印之丑女新生活

    绝爱烙印之丑女新生活

    【動情篇】不幸看见好友与男友上演的春宫图,气愤的手起刀落想要跺了这对狗男女。不曾想,阴差阳错丢掉自己的小命儿。呜呼哀哉!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就当是人生的新路经验。可,可……穿越不都是美事儿一桩吗?别人穿越就是王后,美女的,到了她这儿就……穿越前已经是丑女一个了,穿越之后竟然丑上加丑,还成了她最讨厌的肥妞儿。天啊!為什麽,為什麽,雪上加霜,她的名字竟叫,柳希雪!那個背叛者的名字。无奈之际,只能对着天空大叫一声:“我要改名字。”虾米!发现新大陆。这肥妞儿有一个帅到不像话的,未!婚!夫!……………………“疼吗?”帅哥未婚夫轻轻的为她上药,害她只能拍拍脑门,让自己赶快清醒。“下次不许再这样啦,来乖乖的……”为了减肥,饿了四天四夜,晕到,醒来后帅哥竟然会疼惜的生气啦。“宝贝,睡吧!有我在这里。”面对他突然的温柔,深情,她迷失的心好像又找到了方向,丢弃的心竟沉轮在他纲织好的陷进里,殊不知他温柔的背后竟有一张她从不知晓的面孔。恶梦从她嫁他的那天起……如影随行。直到最后的最后,真想终于浮出水面,一場不是意外的意外……她,對他來說。是棋子,是工具,即使这样,她还是愿意陪在他的身边,哪怕他一次次狠心的将她推开。只到她的心再也负荷不起椎心的痛。一点儿也不重要,不重要,面对她的离去,他只能一遍一遍的重复与强调。那为什么,看着她流着泪的眼,竟让他怀疑自己,竟让他开始愤恨自己。长发为君留,短发为君剪。白发为君变,青丝变情丝。从此岁月里与他相伴的只有她留下的这首诗。男儿有泪不轻谈,只是未到伤心处,终于流下一滴悔恨的泪,无奈的闭上眼。【情殲篇】他,左沐晟,天下第一庄庄主,温温而雅,透泽明亮的黑眸里透露着一份神秘,一份心痛,一份柔情……还有寂寞。终日浮现着她留下的那抹伤心的背影。一丝白发轻轻飘过……他环住她的腰身,苦苦的哀求道:“为什么,不……相信我是真心的。”只见她,淡淡的一笑,推开他,走向另一邊。花谷雨的妙公子,江湖人称鬼医的风月霆,英俊非凡,一双勾魂的眼眸迷到无数少女的心,自认风流,对不美的事物从不感兴趣,却没想到最后的他竟会爱上一介丑女,就算她满头白发,也是情有独钟,明明知道她心有所属,依旧不肯松开,为她情愿与魔鬼交易,咬牙切齿威胁:“为了你,我可以毁了他,毁了所有……”魔教教主,邪面魔君,阴险狠毒,杀人如麻,欲想称霸武林,一次邂逅,心却停在那个脸上有块印的女子身上,辗转几回,再看到时,她即将嫁人为妇,还是改变不了他对她的心,:“为了你,我可以放弃整个武林,可以放弃……走向光明。”“左沐晟,太迟了,是你推开我的不是吗?”“这样就可以逼我和你在一起吗?”“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可是我,不值得……”柳希雪,一介丑女,掀起江湖的血雨腥风。江湖之爭?爱人之爭?她,到底情归何处。【了情篇】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

    该书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解剖国人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劣根性”。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郊区为背景,以作家去南泉为轴心,展现了一幅川东风俗图。书中小公务员、教员、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生活清贫,巨贾达官则是奢华腐败。小说描绘了日军对大后方狂轰滥炸、惨绝人寰的罪行,也表现了有正义感的文人的民族良知和对胜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