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200000003

第3章 老子(3)

万物依靠它生长而它不认为自己是主宰,它有所成就而不自以为有功。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始终没有欲望,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它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

正由于它始终不以自己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诵读星级★★

三十五章

原文执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②。

乐(yuè)与饵③,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④。

注释①执:掌握。大象:指道。四十一章:“大象无形。”②安:乃,于是。王引之《经传释词》:“安,犹于是也,乃也,则也。”《管子·大匡》:“必足三年之食,安可以其馀修兵革。”平太:安宁。太,通“泰”。③乐与饵:音乐与美食。④既:尽,穷尽。

译文谁掌握了大道,天下都向他投靠。大家都来投靠而不加伤害,于是大家都能平和安泰。

音乐与美食,能使过路的人止步。而道一经口中说出,却淡得没有味道。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尽。

诵读星级★

三十六章

原文将欲歙(xī)①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②。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③不可以示人。

注释①歙:收敛,合拢。②微明:高延第《老子证义》:“首八句即福祸盛衰倚伏之几,天地自然之运,似幽实明。‘微明’即微而显也。”③国之利器:有几种解释,一说指权道,一说指赏罚,一说指圣智仁义巧利。这里实指政权或军事力量(高亨说)。

译文将要收合的,必须先暂且张开它;将要削弱的,必须先暂且强化它;将要废弃的,必须先暂且兴举它;将要夺取的,必须先暂且给予它。这就叫作从幽微的几兆中得到认识。

柔弱胜过刚强。

鱼儿不能脱离深水,国家的政权军队也不可以随便展示给人看。

诵读星级★★★

三十七章

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②。化而欲作③,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④静,天下将自定。

注释①无为:任其自然,不妄为。这是老子哲学的重要命题,既是他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也是他的政治原则。无不为: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这由“无为”所产生的效果。②自化:自然化育,自然发展。③欲:私欲。作:产生。④以:则。

译文道永远是顺任自然的,然而却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不能为的。侯王如果能坚守它,万物就会自生自长。人们在自生自长中萌发了贪欲,我就用道来安定他们。用道来安定他们,就不会起贪欲。不起贪欲则趋于宁静,天下便自然重归于安定。

诵读星级★★

三十八章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①,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②,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③。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④,道之华⑤,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①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②无以为:无心作为。以,有心,故意。有的版本作“不”。③攘臂:援臂,伸臂。扔:强力牵引。④前识者:自以为有先见之明者。⑤华:虚华。

译文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这就是有德;下德的人死守着形式上的德,这就是没有德。

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有所作为而且是出于有心。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伸着胳膊强使人听从。

所以丧失道后才有德,丧失德后才有仁,丧失仁后才有义,丧失义后才有礼。

礼这个东西,它表明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始。

自以为有先见之明者,不过是道的虚华表现,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笃实,而不居于虚华。因此舍弃浇薄虚华而选择敦厚笃实。

诵读星级★

三十九章

原文昔之得一者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②。

其致之③,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④,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⑤。此非其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至誉无誉,不欲(lù)⑥如玉,珞(lì)珞⑦如石。

注释①得一:即得道。业灵峰《老子达解》:“一者,道之数。得一,犹言得道也。”《淮南子·诠言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②贞:通“正”,首领。帛书甲乙本、河上公本、景龙碑本等均作“正”。③其致之:推而言之。高亨《老子正诂》:“致犹推也,推而言之如下文也。”④发:刘师培《老子斠补》:“发读为废。……‘恐发’者,犹言将崩圮也,即地倾之义。‘发’为‘废’之省形。”⑤孤、寡、不谷:都是王侯用于自己的谦称。孤、寡,是说自己孤德、寡德;不谷,即不善之意。⑥琭琭:形容玉的华丽。⑦珞珞:形容石块的坚实。

译文自古以来凡是得到“一”(道)的:天得到“一”而清明,地得到“一”而宁静,神得到“一”而神灵,山谷得到“一”而充盈,万物得到“一”而生长,侯王得到“一”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推而言之,天若不能保持清明就将崩裂,地若不能保持宁静就将塌陷,神若不能保持神灵就将消失,山谷若不能保持充盈就将涸竭,万物若不能保持生长就将灭绝,侯王若不能保持首领地位就将垮台。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是把低贱当作根本吗?难道不是吗?

所以最高的称誉无须称誉,因此不愿像玉的华丽,宁可如石块般坚实。

诵读星级★★★

四十章

原文反者道之动①,弱者道之用②。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①反:高亨《老子注译》:“反,借为返,去而复回曰返,即循环。自然界日月的运行,春夏秋冬的更替,都是往来循环,老子认为这就是道的运动。”②弱:柔弱,柔和。高亨《老子注译》:“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柔和的,四时的气候总是逐渐转变,才能生养万物;狂风暴雨是偶然的。”

译文道的运动是循环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

天下万物生于有形体的天地,有形体的天地生于无形体的道。

诵读星级★★★

四十一章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①;下士闻道,大而笑之②。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③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⑤,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⑥,质真若渝⑦,大方无隅⑧;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⑨且善成。

注释①存:取信。亡:怀疑。②大而笑之:王弼本作“大笑之”,王念孙《读书杂志》:“‘大笑之’,本作‘大而笑之’,犹言迂而笑之也。《牟子》引《老子》,正作‘大而笑之’。《抱朴子·微旨篇》亦云‘大而笑之’。”王说有理,今据改。大,即《庄子·逍遥游》“大而无当”之大,空洞,迂阔。③建言:立言。林希逸说:“建言者,立言也,言自古立言之士有此数语。”④夷:平。颣:本义为丝上的结,引申为不平之义。⑤辱:同“黑辱”(rǔ),黑垢。⑥建:通“健”,刚健。偷:偷惰。⑦渝:《说文》:“渝,变污也。”⑧隅:廉隅,棱角。⑨贷:施与。

译文上等士人听到道,就努力去实行;中等士人听到道,则将信将疑;下等士人听到道,以为空洞而嘲笑它。不被嘲笑就不足以成为道。因此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

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坎坷;崇高的德好像低谷,纯洁的白好像污黑,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看似懦弱,质朴纯真看似污浊,方正的物体看似无棱;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美好的音乐听来好似无声,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迹。

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只有道,善于施与万物并成就万物。

诵读星级★★★

四十二章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①。

万物负阴抱阳②,冲气③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④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⑤。

注释①“道生一”四句:这是老子著名的万物生成论观点,描述道生成万物的过程。《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淮南子·天文训》:“道日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知一为道之最初生成物,即气;一分为二,即阴与阳;阴阳合和而产生第三者,如此衍化而生成万物。②负阴抱阳:背阴而向阳。③冲气:阴阳两气相激荡。冲,交冲,激荡。④强梁:凶横有力。⑤教父:为教之本。父,本也。

译文道生成气,气分为阴阳二种,阴阳两气相交而生成万物。

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生成新的和谐体。

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是王公大人却用来称呼自己。

所以一切事物,减损它有时反而得到增加,增加它有时反而受到减损。

别人用来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横的人不得好死,我把这句话作为教人的头一条。

诵读星级★★★

四十三章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①。无有入无间②,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③及之。

注释①天下之至柔:即道。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即以水为喻以明道之性。驰骋:使之驰骋,即驾驭、驱使。②无有:没有体积,即天下之至柔。无间:没有空隙,即天下之至坚。③希:通“稀”。傅奕即作“稀”。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强的东西。没有形体的道能穿越没有空隙至坚至强的有形之物,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

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能够做到的。

诵读星级★★★

四十四章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①?得与亡孰病②?

是故甚爱必大费③,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释①货:财货,物质财富。多:重要。②得:指得到名利。亡:指失去生命。病:害处。③费:损害,损伤。

译文声名与生命哪一个跟自己更亲近?生命与财货哪一个更重要?得到名利与失去生命哪一个更为有害?

所以过分爱好看重名声必将付出极大的代价,过多地蓄积财货必将招致惨重的损失。

(对于名声地位的追求)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如此,生命才可以长久。

诵读星级★★★

四十五章

原文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②;大盈若冲③,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④,清静为天下正⑤。

注释①成:通“盛”,满,完满。②弊:竭,尽。③冲:通“盅”,空虚。④“躁胜寒”二句:高明《帛书老子校注》:“‘躁’与‘静’是指人之体魄在不同环境下而表现的不同情绪或状态。肢体运动则生暖,暖而胜寒;心宁体静则自爽,爽而胜热。”⑤正:平,引申有准则、楷模义。

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残缺一样,但其功用却永不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像是空虚一样,然其功用却永不穷尽。

最正直者好似屈曲,最灵巧者好似笨拙,最善辩者好似木讷。

运动可以御寒,安静可以耐热,清静无为可以成为天下人的楷模。

诵读星级★★★

四十六章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①;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②。

罪莫大于可欲③,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释①却走马以粪:《韩非子·喻老》:“天下有道,无急患,则静,遽传不用,故曰‘却走马以粪’。”却,止也,弃而不用。走马,指传送军情之马。粪:耕种。《孟子·滕文公上》:“凶年粪其田而不足。”赵歧注:“粪,治其田。”②戎马:战马。生于郊:指怀胎的牝马在战地的郊野生产。桓宽《盐铁论·未通》:“往者未伐胡越之时……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当此之时,却走马以粪,牸牝(母马)入阵,故驹犊生于战地。”③罪莫大于可欲:王弼本无此句,河上公本、傅奕本均有此句,《韩非子·喻老》引文亦有此句,据补。

译文天下太平,战争不兴,战马不用于战场而用于耕种;天下无道,战争频繁,连怀胎的母马也被送上战场,在战场生下小马驹。

罪恶没有比多欲更大的了,祸患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了,罪过没有比什么都想得到更大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就是永远的满足。

诵读星级★★

四十七章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kuī)牖①,见天道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③,不为而成。

注释①:通“窥”,窥视。牖:窗子。②天道:指自然规律。③名:通“明”。

译文(有道之士)不出大门,也知道天下之事;不望窗外,也能认识自然的法则。外出越远,对道的认识越少。

所以圣人不出行而能感知,不察看却能明白,不作为却能成功。

诵读星级★★★

四十八章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①;及其有事②,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①取:治,治理。无事:无扰攘之事。②有事:指政令繁苛。

译文从事于学则日益增加知识,从事于道则日益减损知识。

减少了又减少,一直达到无为的境地。达到无为的境地,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了。

治理天下要始终清静不扰攘;如果政令繁苛,就不配治理天下。

诵读星级★★

四十九章

原文圣人无常心①,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②。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xī)焉③,为天下浑其心④。

百姓皆注其耳目⑤,圣人皆孩之⑥。

注释①常心:主观固执之心。②德:通“得”。③歙歙焉:收敛的样子。指收敛主观的欲望。王弼本无“焉”字,据傅奕本补。④浑其心:使人心归于浑朴。⑤百姓皆注其耳目:王弼无此句,据河上公本、景龙碑本补入。河上公注:“注,用也。”用其耳目,即明察是非。⑥孩之:像孩子般对待他们。

译文圣人没有主观成见,只以百姓的心为心。

百姓之善良者,我以善良之心对待他们;百姓之不善良者,我也以善良之心对待他们,这样我也能得到百姓的善心相待。

百姓之诚信者,我以诚信之心对待他们;百姓之不诚信者,我也以诚信之心对待他们,这样我也能得到百姓的诚信相待。

圣人之于天下,收敛自己的主观成见与欲望,使人心世风归于浑朴。

百姓都利用自己的耳目计较是非得失,圣人却都把他们当作天真的婴儿一般对待。

诵读星级★★

五十章

原文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③,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④。

盖闻善摄生⑤者,陆行不遇兕(sì)⑥虎,入军不被⑦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⑧。

注释①出生入死:有三种解释:一、人始于生而卒于死。《韩非子·解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谓之出,卒谓之入,故曰出生入死。”二、人离开生路,即进入死路。王弼注:“出生地,入死地。”三、蒋锡昌《老子校诂》:“此言人出于世为生,入于地为死。”译文从蒋说。②徒:“途”的本字,道路,引申指机会。③生生:养生。后一“生”字王弼本无,据傅奕本、帛书甲乙本等增补。④生生之厚:厚自奉养以求生。⑤摄生:犹养生。摄,调养,养护。⑥兕:犀牛。⑦被:受,加。⑧无死地: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译文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人获得长生的机会,是十分之三;人走向死亡的机会,也是十分之三;人过分奉养自己的生命,胡作妄为而走向死路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奉养太过度了。

听说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在战争中不会受到杀伤。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境地。

诵读星级★★

五十一章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①,物形之,势成之②。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shú)之③,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④。

注释①之:指万物。畜:养也。二句谓,万物由道生长之,德养育之。②物形之:因物而赋形。势成之:因势而成形。势,指自然之势。③亭:成熟,长成。毒:通“熟”,成熟。④玄德:幽远之德。

同类推荐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热门推荐
  • 快捷做汤

    快捷做汤

    轻轻松松学厨艺,快人快手做佳肴。家常食材,厨技简单,快捷做汤,美味营养。
  • 秦淮世家

    秦淮世家

    南京。泰淮河边。歌妓唐大嫂有两个女儿,一名二春,一名小春,都长得标致可人。小春歌喉出众,成了歌女,唱得正红。上海钱商杨育权看中小春,多次调戏,遭到拒绝后,便怀恨在心,施毒计绑架并奸污了二春之后,又把二春施舍给保镖魏老八。自己不幸中弹身亡。杨育权变本加厉,对唐大嫂和小春施尽淫威,逼得母女苦不堪言。秦淮河畔下层社会的人们气愤已极,联合起来了……
  •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古墓里的新娘:狂暴二小姐

    古墓里的新娘:狂暴二小姐

    她,21世纪身份极其神秘的顶尖杀手,冷酷腹黑,口蜜腹剑!一朝穿越,却是纳亚家最无用的废物二小姐……天才?废柴?不屑?嘲讽?丫的!不怕死的都放马过来!想杀她?哼!那也要看看地府敢不敢收?呃!神马?魔君看上我了?好吧,长的帅的话倒是可以考虑……!
  • 调教魔尊

    调教魔尊

    ☆☆☆☆☆☆☆推荐新文☆☆☆☆☆☆☆☆开新文了,依然还是女强文《庶女谋略》欢迎收藏~☆☆.☆.☆.☆.☆.☆.☆.☆.☆.☆.☆.文静,本是现代豪门文氏长女,商界女王,死后却意外穿越异世,重生在大衍皇宫。本想独自一人自在逍遥,谁知竟在不知不觉中惹出了这一桩桩情债,不仅失了身,最后竟是连心也失去了。原本一个人的逍遥之旅,最后却是成了九个男人一个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佛语:情不问因果,缘注定生死。且看前世的商界女王,如何立身于暗涛汹涌的大衍皇朝,步步惊心!********************************************************利益之争,从来不讲手段。有人得利,必会有人失利。然而,追逐半世,得到的,究竟是真是假。或者,聪明一世,只有放手,才能真正得到。********************************************************这是个神奇的大陆。魔、人、仙界共存于世。而不论哪一界的生灵,他们最终所向往的,都只有那遥不可及的天界。这是个简单的大陆。只要天下大乱,传说中的神宝必会现世。那,是通往天界之门的钥匙。传说是真是假,神宝是虚是实,他们从不思考,只是选择相信。然而,一个来自异时空的女子,却打乱了这所有一切。魔界王子,人界帝王,武林侠士,全都为她而争,为她而动。********************************************************——水潋滟,X大普通的女大学生而已,平生只爱财。初降异世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因这小小的毛病,而被卷入别人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之中,变成狐狸,成为一个霸道男子的宠物。——沈傲绝,江湖人称‘月魔’,魔界王子转世。狂傲嗜血,冷酷无情,对狐狸深恶痛绝,见之必杀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有养狐为宠的一天,更不要说,对其细心呵护,体贴入微,甚至……——司徒昊,原本是凡人界的帝王,一心只将大好江山置于心中,此生唯愿做个古今少有的贤君。然而,却在某一天,为了一个绝色美人,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皇位和追求,走上了修仙之路。——楚天行,武林第一大派天星阁阁主,更是才华横溢,武艺高绝,一副皮相,美得雌雄莫辩,妖艳异常。
  • 好身体离不开养生学

    好身体离不开养生学

    中医养生虽然听起来似乎很陌生,但是如果能把其中的方式方法为己所用,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功效。要不为什么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皇亲贵族们都有自己秘不外传的“私家医生”呢?翻开本书中的内容你会发现,原来中医其实是一本好玩的故事书,而养生更是在日常的闲话中就可以轻轻松松实现的。
  • 玛丽亚的舞毯

    玛丽亚的舞毯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网游之数据为王

    网游之数据为王

    一副融合进眼球的隐形眼镜,让余枫得到了一个神奇的能力。只要他愿意,在他的眼中,游戏中的一个个11C、一个个的玩家、一只只的怪物,一切都能看成一堆堆二进制数据。游戏库中的一切数据,完全展露到他的面前。这个地方能采集出什么东西、这个时间锻造武器成功率是多少、这个玩家接下来准备发什么技能、这个怪物的特点跟爆率是什么,一切都有数据可参!意外的能力,让余枫注定走上一条不同于常人的升级道路。越级副本、单杀BOSS、隐藏任务……一切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只因:网游世界,数据为王!
  • 魅生(幻旅卷)

    魅生(幻旅卷)

    一行四人,奔向苍莽北荒路,寻获一样样千载难求的异宝,留下一段段溢彩流光的易容故事。看紫颜那双对天改命之手继续覆雨翻云——万千声色,百般变化,十分手段,只此一人。
  • 无上神兵

    无上神兵

    以无上之神兵,斩世间一切仇敌、一切尘缘、一切因果、一切是非……方可成就无上煌煌威名!!!无上神兵,讲述一个不朽的东方仙魔神怪故事,人界、魔界、天界、冥界,法宗、兵宗、符宗、丹宗、器宗、阵宗、佛宗、儒宗样样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