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00000007

第7章 声 律 启 蒙(1)

卷上

一东①

注释①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相同(当然是指隋唐时期官方颁布的韵书划分的韵部)。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韵书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卷,东韵是上卷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依此类推,不再一一说明。

原文云对雨①,雪对风,晚照②对晴空。来鸿③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④,六钧弓⑤,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⑥,天上广寒宫⑦。

注释①云对雨:在诗歌中云与雨平仄相反,意义属于同类,因此可以相对仗。下面以此类推。如唐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②晚照:傍晚的阳光。如宋代宋祁的《玉楼春》:“且向花间留晚照。”③鸿:大雁,也称为鸿雁。它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以及羁旅伤感,所以在诗中被广为引用以寄托此意。《诗经》里有“鸿雁于飞”的句子,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范仲淹有“衡阳雁去无留意”句。④三尺剑:故事出《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医曰:‘疾可治。’高祖骂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⑤六钧弓:《春秋左传·定公八年》:“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用来比喻强弓。⑥清暑殿:西晋佚名撰《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⑦广寒宫:神话里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

原文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①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①途次:旅途中的住宿处。

原文沿①对革②,异对同,白叟③对黄童④。江风对海雾,牧子⑤对渔翁⑥。颜巷陋⑦,阮途穷⑧,冀北⑨对辽东⑩。

注释①沿:继承。②革:改变。③白叟:指白发老人。唐韩愈《元和德圣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呼。”宋朝苏辙的《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白叟黄童,织妇耕夫,庶几休焉,日月以须。”④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后就消失了,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宋苏轼《送杨孟容》:“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⑤牧子:指牧童。《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岳》:“《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 ⑥渔翁:指老渔人。唐朝杜甫的《秋兴》诗之七:“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⑦颜巷陋:是指孔子的弟子颜回。孔子认为他虽然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个贤达的人。在《论语·雍也》中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句子。本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唐许浑《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颜巷雪深人已去,庾楼花盛客初归。”⑧阮途穷:三国时候的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生性好酒,常常独自驾着牛车,载着一坛好酒,边行边喝,有时前面没路了,阮籍便痛哭一场,再转向其他道路继续前行。一日来到山巅,曾感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古诗中一般喻指令人悲哀的陌路。唐杜甫《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泪。”⑨冀北:大致为现在的河北、山西两省以及辽宁省辽河以西、河南省黄河以北的一片区域。⑩辽东: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明朝在现在的辽宁省境内设辽东都指挥使,防守边境。

原文池中濯足水①,门外打头风②。梁帝讲经同泰寺③,汉皇置酒未央宫④。尘虑⑤萦心,懒抚七弦绿绮⑥;霜华⑦满鬓,羞看百炼青铜⑧。

注释①濯足:语出《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本谓洗去脚上的污泥。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退不终否,进亦避荣。临世濯足,希古振缨。”②打头:即顶头。谓风浪阻碍前进。宋范成大《泊长沙楚秀亭》诗:“舟行风打头,陆行泥没鞍。”元朝萨都剌的《高邮阻风》:“离家十日得顺水,不卸蒲帆一千里。忽然今日风打头,寸波寸水逆上流。”③梁帝:指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以帝王之尊,舍身事佛,成为千古笑谈。④汉皇置酒未央宫:典出《汉书·高帝纪下》:“高帝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朝未央宫,置酒前殿。”未央宫是当时的宫殿名字。⑤尘虑:即俗念。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道芽期日就,尘虑乃冰释。”⑥绿绮:“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以及蔡邕的“焦尾”合称四大名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辞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与他。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 “绿绮”遂成古琴别称。⑦霜华:也可写作“霜花”。喻指白色须发。唐温庭筠《达摩支曲》:“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⑧青铜:古人使用的镜子一般是青铜打造的,所以用青铜来代称古镜。这种镜子的表面要经常磨,否则照镜时会由于表面存在划痕或污垢而模糊不清,古时市井当中有专门以磨镜为业的人。

原文贫对富,塞对通,野叟①对溪童。鬓皤(pó)②对眉绿③,齿皓对唇红。天浩浩④,日融融⑤,佩剑对弯弓。

注释①野叟:指村野老人。唐杜荀鹤《乱后山居》:“野叟并田锄暮雨,溪禽同石立寒烟。”②鬓皤:白色的鬓发。皤形容白色,比如白发皤然。③眉绿: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以画眉,把自己的眉毛描画成青黑色的柳叶形。④浩浩:广大的。⑤融融:温暖的。

原文半①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jì)③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①半:是虚指而非实指,是古诗中常用的手法,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诗词中的常用的还有双、几、数、对、独、点、寸等。②野渡:荒落之处或村野的渡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③芰:古书上指菱。菱,俗称菱角。两角的叫菱,四角的叫芰。《红楼梦》中的《紫菱洲歌》中有“池塘一叶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的诗句。

二冬①

注释①“冬”和“东”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完全一致,但在古时读音不同,所以分属不同的韵部。

原文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①。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②,叶公龙③,舞蝶对鸣蛩(qióng)④。

注释①暮鼓晨钟:古代寺庙傍晚击鼓、早晨敲钟以报时。②冯妇:人名。《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晋国人,善搏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人们的取笑。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③叶公龙:叶公为春秋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典出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之而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④蛩,蝗虫的别名,俗称“蚱蜢”。

原文衔泥双紫燕,课①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②,秋天塞外雁雍雍③。秦岭④云横,迢(tiáo)递⑤八千远路;巫山⑥雨洗,嵯峨⑦十二危峰。

注释①课:致力于,从事。②恰恰:象声词,黄莺的叫声。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③雍雍:象声词,大雁的叫声。《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④秦岭:秦岭山脉中段,位于今陕西省中部。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⑤迢递:遥远的样子。⑥巫山:明陆应阳《广舆记》:巫山在夔州府巫山县大江之滨,形如巫字,有二峰。⑦嵯峨:山高貌。

原文明对暗,淡对浓,上智①对中庸②。镜奁(lián)③对衣笥(sì)④,野杵(chǔ)⑤对村舂(chōng)⑥。花灼烁(shuò)⑦,草蒙茸(róng)⑧,九夏⑨对三冬⑩。

注释①上智:智力特突出的人。《论语·阳货》:“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孙子·用间》:“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②中庸:不偏叫中,不变叫庸。本来指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里是中等人才的意思。③奁:妇女梳妆用的镜匣。④笥:盛衣服的方形竹器。⑤杵:用以捣物的木棒。⑥舂:古代称为碓,舂米的器具。⑦灼烁:光亮的样子。⑧蒙茸:草乱的样子。茸,小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苏轼《后赤壁赋》:“披蒙茸。”⑨九夏:夏季的九十天。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中的《林钟六月》 :“三伏渐终,九夏将谢。”⑩三冬:三个冬季,就是三年。《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原文台高名戏马①,斋小号蟠(pán)龙②。手擘蟹螯(áo)③从毕卓,身披鹤氅(chǎng)④自王恭。五老峰⑤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⑥大,响传风雨若金镛(yōng)⑦。

注释①戏马: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戏马,台名,亦名掠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南,据说项羽曾于此驰马取乐。《南齐书》:“宋武帝在彭城,九日游项羽戏马台。” ②蟠龙:书斋名。出自《晋书·刘毅传》: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曾在南州修筑一书斋,上面绘满龙的图案,称为盘龙斋。盘、蟠在此处义同。③蟹螯:螃蟹的两个大前足。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和《晋书·毕卓传》:“晋毕卓嗜酒,语人曰:左手擘蟹螯,右手执酒杯,乐足一生矣。”④鹤氅:用仙鹤羽毛制成的外套。《晋书·王恭传》:“王恭尝披鹤氅行雪中,孟昶见曰:此真神仙中人也。”⑤五老峰:山峰名,在江西庐山的南部,由五座小山峰构成。李白《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⑥三姑石:山上的三块巨石。在今福建省武夷山。⑦金镛:一种乐器,青铜铸造的大钟。

原文仁对义,让对恭,禹①舜②对羲③农④。雪花对云叶⑤,芍药对芙蓉。陈后主⑥,汉中宗⑦,绣虎⑧对雕龙⑨。

注释①禹:指上古传说中的帝王夏禹。据《史记·夏本纪》载:禹为黄帝轩辕氏之玄孙,姓姒,名文命。传说远古时期,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帝开始起用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但因水九年不息鲧被诛。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将水引入大海。禹治水有功,初被封为夏伯,故称“伯禹”。后受舜禅让,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②舜:虞舜。三皇五帝之一,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地,故姚姓。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帝舜、大舜、虞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③羲:伏羲。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帝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传说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神话传说。④农:神农。据司马贞《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感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相传他是农业的发明者。《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他也是医药之祖。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流传久远。⑤云叶:像叶子一样的彩云。⑥陈后主:南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公元582-589年在位,在他统治时,陈的政治日趋腐败,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对于一衣带水的强大隋朝了无防备。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祯明三年(589),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陈亡。他写的最著名的诗是《玉树后庭花》:“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后来被当作亡国之音。⑦汉中宗:汉宣帝刘询。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在位二十五年,很有作为,班固称之为“功广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⑧绣虎:指曹植。宋曾慥《类说·玉箱杂记》:“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⑨雕龙:指南朝梁刘勰,著有《文心雕龙》一书。

原文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①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②。

注释①逸民:指避世隐居的人。②疏慵:懒散。

三江

原文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①对蕙帐②,玉斝(jiǎ)③对银(gāng)④。青布幔⑤,碧油幢(chuáng)⑥,宝剑对金缸⑦。

注释①蓉裳:芙蓉花做的衣裳。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②蕙帐:香草做成的帐子。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③斝:古代盛酒器具,圆口,三足。④:油灯。宋晏几道《鹧鸪天》:“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⑤幔:布帐。⑥幢: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又指佛教用物经幢。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⑦缸:疑“”之误。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镞为“”。金,金属铸成的箭镞。

原文忠心安社稷①,利口②覆家邦③。世祖中兴延马武④,桀(jié)王失道杀龙逄(páng)⑤。秋雨潇潇,漫烂黄花⑥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⑦绿竹正盈窗。

注释①社稷:国家。社和稷分别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②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③家邦:国家。④马武:汉代名将。典出《后汉书·马武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⑤龙逄:指夏朝忠臣关龙逢。夏桀王荒淫无道,不理朝政。关龙逢常引黄图直谏,立而不去,夏桀烧去黄图,以龙逢“妖言犯上”为罪,将他囚禁杀死。⑥黄花:此处特指菊花。宋李清照《醉花阴》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⑦扶疏:植物错落有致的样子。宋姜夔 《虞美人·咏牡丹》词:“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原文旌①对旆(pèi)②,盖③对幢④。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⑤对三江⑥。山岌(jí)岌⑦,水淙淙(cóng)⑧。鼓振对钟撞。

注释①旌:古代的一种旗子,旗杆顶上用五色羽毛作装饰。②旆:古时末端形状像燕尾的旗。③盖:车盖,古代竖立在车上用来遮阳蔽雨的器具。④幢: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⑤九泽:古代的九个大湖。明陆应阳《广舆记》:“吴越之间具区,楚云梦,秦杨纡,晋大陆,郑圃田,宋孟诸,齐海隅,燕巨鹿,并昭余祁,为九薮。”薮即泽也。⑥三江:古代的三条大河。《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蔡沉注:“三江在震泽下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并松江为三江。”⑦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⑧淙淙: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

原文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①,道旁系剑子婴②降。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同类推荐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热门推荐
  • 初吻

    初吻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 12月生于南京。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本书集结了《初吻》、《河的子孙》、《普贤寺》、《肖尔布拉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凤傲九天之夫君难追

    凤傲九天之夫君难追

    秋风瑟瑟,被刮掉的枯叶落了满院,在地上被风吹的沙沙作响。一座府邸中的下人们忙着烧水端水,一名从屋内出来的丫鬟被门口等待焦急的男人拦住:“夫人如何了?”“老爷,夫人还没……”浓墨一样黑的天空忽的划过一颗星。丫鬟还没回答只听见屋内传来婴儿的一阵哭声……“恭喜老爷,夫人产下一名女婴。”门被打开产婆抱着刚刚产下包裹严实的一名女婴抱到男人跟前。……
  • 读史阅世

    读史阅世

    本书收录著名学者张元济先生的史学文章,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笔写小品文。
  •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读其文,识其人,识其人,知其心,海亮的文字与他的生活,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看上去散淡随意,细咂却是绵绵不尽的爱,是一份让人敬佩的认真。由周海亮编著的《别让外界浮躁了你》共6篇,主要内容为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我真的闻到了花香,暗夜的明灯,寻找一处桃源,尊重每一扇门。
  • 绯色初妆之双面皇妃

    绯色初妆之双面皇妃

    从小青梅竹马,情意暗生。早在不知不觉中便羁绊了彼此。而后,风起云涌,一切皆如粉末,风吹便散场。再见,身边已经各有人在,不复当初。纵使相念成痴,可是她要他的父皇万劫不复,尝试她所受尽的折难。她埋伏那么久,就是要将天下搅得一团糟,江湖殷毒派灭绝、暗助百瑟门洗清血洗村庄的冤屈。她绚烂了他,为他蹉跎的岁月,而他染红了她为他倾尽的年华。纵使伤痕依旧,他们亦愿将心奉上,即使已经遍体鳞伤。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她倾世覆王朝于天下,却难过情关,终究她该何去何从,一切成迷。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 我爱上了美女导师

    我爱上了美女导师

    蓝莹莹带女儿林小雨到超市购物,小孩子因调皮撞到了年轻女子戴小芳,使两个女人彼此认出了对方,并找家清静的咖啡屋坐下细聊,蓝莹莹对戴小芳好友讲述了自己在校园里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罗曼史……那天,林春雨自驾车返校来到交叉路口问路,与蓝莹莹邂逅相遇,被她的那双迷人眼睛深深地勾住了魂。蓝莹莹是名大学女教师,性格活泼开朗,豪气大方,美丽贤惠,喜欢捉弄人。知道林春雨是名新生,自驾车上学,误认他是名官二代或是富二代……
  • 对门的目光

    对门的目光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变脸狂妃:嚣张魅天下

    变脸狂妃:嚣张魅天下

    白天,她是人见人欺兽见兽鄙的废材公主;晚上,她摇身一变,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神秘杀手组织头目,狠辣嗜血,身份成谜。当废材公主不再隐忍,当冷酷杀手突然温情,但却更加腹黑时,这天又将会怎么变呢?(女主慢慢变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