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60

第60章 梅花题材的绘画(下):名家与名作(3)

王冕画梅以圈花为主,兼没骨红梅,墨渍极少,从其现存题画诗“素梅”、“红梅”、“墨梅”之作的比例可知。历代著录中明确提到的王冕画有30多幅,如今见到的墨梅作品有20多幅,这其中有少量可能出于后人伪作,比较确定的有16幅左右,其中有纪年的7幅,多属晚年作品。重要的传世墨梅有:

签题《南枝春早》共两幅,绢本,立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一(见 图一三)画中梅主干自右下向上生出,两干扶摇右弯,在上端枝条左撇,枝干交叠,虬曲有力。左下主干上横生一枝压住向上生长的二干,以此平稳繁花点点的构图,使布局显得疏劲有至,极其完美。绢底淡墨晕染,衬出梅花白洁。干用飞白法,粗干并非一笔画成,而是数笔平行拖皴成形。点苔疏落有致。花瓣多一笔或两笔圈成,间以圆点表示花萼。有题诗:“和靖门前雪作堆,多年积得满身苔。疏华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又题“癸巳夏五”,可见作于至正十三年(1353)。另一幅画倒垂老梅一枝,主干成S型,粗干反复皴擦而成,细干用飞白法,点苔明晰。细枝则一笔画出,清劲条秀。万蕊千花,正背俯仰、含苞怒放,千姿百态。花瓣用圈法,一笔或两笔圈成。枝干强劲挺秀,栩栩如生。绢底淡墨烘染,衬托花瓣的明净。题“丁酉季冬山农王元章为云峰山人作”,是至正十七年作品。又题七绝一首:“粲粲疏华照水开,不知春意几时回。嫩寒清晓孤山路,记得短节寻句来。”这两幅画无论构图、笔法都颇能代表王冕写梅的基本风格。尤其是后一幅,虬干细枝,繁花密蕊,笔性清拔圆润,一派生意盎然的气象,是其密体写梅的典型。

《墨梅》轴(见图一四),纸本,今藏上海博物馆。自右上方垂枝成S型,万蕊千花,布满画幅。花头繁小,枝作蟹爪形。王冕一再题字其上,有五绝1首,七绝3首,七古1首,几乎占满了梅花之外的所有空地。题“乙未季春正月新写于草堂”,是至正十五年,可见画应作于稍前,是年题诗纪年。字画都是典型的王冕风格。

《墨梅》,纸本手卷,旁出墨梅数枝,构图简淡。款署“王冕元章为良佐作”,钤“王元章”、“文王孙”印,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梅从右边出枝,似横空出世,以浓墨画出,出笔较长,蜿蜒于整个画面,舒婉自如,挺拔清秀,不似宋人的刚斫。花头有正面和侧面之分,有盛开怒放和含苞初绽之别,疏密聚散,错落有致。花朵以淡墨轻染,仅花蕊处以重墨加点,细笔画须,十分晶莹圆润。在枝杈间题诗落款,挺拔的书法和遒劲的枝干搭配和谐,浑然一体。其题诗云:“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吴太素

今传《墨梅图》、《松梅图》等。

《墨梅图》,立轴,水墨,纸本,纵1165毫米,横404毫米,无款,钤印三:“文绣世家”、“吴太素”、“季章”。画梅枝横斜倒悬,颇似王冕,而花头较为疏淡,因而姿态娟秀,神韵清雅放逸。

5邹复雷及其《春消息图》

邹复雷,元代后期道士(据杨维桢至正二十一年即公元1361年《春消息图》跋文,时邹复雷在世),居鹤沙(在今上海南汇县境),主道教洞玄丹房,名其斋曰蓬荜居,人称鹤东或云东道士。其兄复元同为黄冠,皆能诗画,复元长于画竹,复雷则长于画梅,“深得华光老不传之妙,殊名怪状、风枝雪蕊莫不曲尽其妙”时显《题邹复雷〈春消息图〉》,《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五三。。今存《春消息图》。

《春消息图》,长卷,纸本,水墨,纵340毫米,横2125毫米,画幅后部自题诗:“蓬头何处索春回,分付寒蟾伴老梅。半缕烟消虚室冷,墨痕留影上窗来。”款署“至正庚子新秋”,是公元1360年。钤印二:“蓬荜居”、“复雷”。引首有杨瑀(山居道人)隶书“春消息”三大字。拖尾有杨维桢、顾晏等跋。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式古堂书画”等鉴藏印多方。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该画绘虬枝老干,主干在画的右方,一枝横斜,末梢上仰。干用飞白法,老辣多节。上缀繁花点点,生意盎然。花头属花光仲仁墨渍传统,但画法奇特,非笔点染,可能是用绢卷或线团蘸淡墨点成,圆润如珠,姿态变化,再以浓墨点丁画蕊。横长发枝,虬干起伏抑扬,疏与密、繁与简、直与曲对比布局,笔势遒劲奔放,极富视觉张力。墨色浓淡辉映,境界幽雅淡逸。

四、明清

1陈录

陈录,字宪章,后以字行,号如隐居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不详,据现存画作款识题跋,知其主要活跃于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能诗,善画,尤工墨梅与松竹、兰蕙,与同时王谦齐名。陈录画梅全学王冕。王冕画梅发展了逃禅,从疏枝幽葩进入千花万蕊。陈录进一步发展了王冕,花枝更为繁密,可谓登峰造极。如其《万玉争辉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二枝倒垂,繁花密蕊,千条万玉纷垂而下。与王冕细梢长出、很少着花不同,陈录是花团蕊簇直缀尖梢,笔触也较王冕圆厚,因而更形璎珞纷呈、喜气洋洋的气氛。其《烟笼玉树图》虽不属这种风格,但构图别致,意境独特,值得一提。

《烟笼玉树图》,立轴,绢本,墨笔,纵1375毫米,横654毫米,故宫博物院藏,题款:“烟笼玉树。陈宪章写。”该图布局豪纵奇崛,气象峥嵘而清劲可爱。枝干枯健如蟠龙虬曲,弧折向上。以墨笔皴写,湿笔中有飞白,再横点重墨,更显苍老遒劲。上部枝梢俏利,而根干处嫩枝又笔直上伸,上下呼应。繁花散于嫩枝之间,只用简洁的双钩。一缕烟雾横遮梅梢,更添隽拔清逸之趣。

2陈道复

陈道复(1483—1544),原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父,号白阳山人,苏州人。祖父陈璚(1440—1506)曾官至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家中庋藏书画,并与王鏊、吴宽及沈周交往密切。父亲陈钥(1464-1516)是文徵明的好友。优裕的家境给陈道复习艺治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经学、古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36岁时曾短暂入国子监修业,不久辞归,隐居苏州城郊,潜心书画。绘画早年师事文徵明,擅山水、花鸟,中年后艺术精进,自出机杼,在吴门诸家中卓然超迈。尤其是写意花卉,在吴门前辈沈周等人基础上,勇拓水墨写意之技巧,代表了戏笔写意花卉的新水平。与稍后的徐渭齐名,合称“青藤白阳”,对后世影响很大。与沈周、文徵明等吴中前辈清雅秀婉的作风相比,道复画无论水墨还是着色,笔墨都更形恣逸潇洒,而意趣也更为清新疏宕。他那些集四季花卉、或聚各类花卉于一体的长卷,于折枝花卉中配以题诗,画一段花书写一段诗,仿佛将对页的诗画册页形制连成一气,这样题材与构图、章法与笔势间形成极富变化的穿插与偏欹,造成一种文人意味甚浓的长卷写生、诗书画合璧的形式,为明代后期以来文人广泛采用。

陈道复画梅典型地体现了他那纵横放逸的写意作风,如20帧《花卉册》中的《梅花图》,以浓墨写枝干,以淡墨细笔勾花,浓淡相映,刚柔兼融,意趣无穷。

3徐渭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道士、山阴布衣、田月水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聪慧过人,习诗文,又学琴剑,考取秀才后,八次乡试不中。入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府当一书记小吏。胡倒台入狱,徐渭也受牵连迫害,一度精神失常,九番自杀未遂,终因误杀后妻而被捕入狱,出狱后益放浪形骸。晚年卖画鬻字为生,困顿潦倒以终。徐渭一生坎坷,性格怪诞而多才多艺,自谓“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而戏曲方面的成就也是超卓,有《四声猿》、《南词叙录》等名著。徐渭的画在明代与陈道复齐名,人称“青藤白阳”。他的花卉大写意对后世影响很大,清初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等都受其影响。他的绘画描写功夫不深,可贵的是狂浪无羁的性格才具和以笔墨为舒泄的写意精神。其笔墨较之白阳更为恣纵泛滥,而情意也更为散豁落拓,放诞无羁中有一种凌轹震撼的气势。他的梅画,正是这种狂率写意精神的体现,笔墨潇洒,豪放之气溢于画外。他一再自题梅画:“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但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徐渭《题画梅二首》其二,《徐渭集》第2册第387页。所作墨梅,枝干皆一笔画成,花用勾圈。枝干常用浓墨,勾花则用淡墨,点蕊点萼均用浓墨。画枝干用蘸墨法调节浓淡,落笔萧疏横斜,干湿快慢,略不经意。勾花也用粗秃笔锋,点画离披,略具形似而已。如南京博物院藏《杂花图卷》(见图一五)末段梅花、水仙,用笔草草涂抹《徐渭画集》第38-39页。。故宫博物院藏《花卉图卷》第五段画梅竹石,勾花似较严谨,然点画每不相连,时见缺落,用笔极简,笔不到而意到。一般画家写梅,勾花多细心在意,而徐渭如此作法,正见其脱略不羁之个性。

4陈洪绶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枫桥人。崇祯间应召为舍人,使临历代帝王像,画艺益进。明亡落发绍兴云门寺,改号悔迟,流连湖山以终。所画人物、花鸟、山水,取法唐宋,而妙能自创。《杂画册·梅花》王伯敏、黄涌泉编《浙江古代画家作品选集》第六五幅。,兼工带写,古拙生动,风貌独特。又如《梅石图》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绘立石旁一株古梅,老株截折,疮孔斑斑,新株抽条,花朵开放。梅干用勾勒法,施以淡赭色。花朵用淡墨勾画,自然清秀。全幅构图简洁,用笔圆润,皴染较多,是其晚年风格。

5金农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稽留山民、昔耶居士、曲江外史、枯梅庵主、心出家庵粥饭僧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早岁无意科举,游食四方,历江浙、齐鲁、燕赵、秦晋、湘鄂、闽粤,足迹遍大半个中国。50多岁时曾被荐应博学鸿词科,但落选。此后主要侨居扬州,鬻文卖画为生,最后逝于扬州佛舍。金农自幼聪慧,博学多才,通经史,善诗歌,尤喜钻研金石,精收藏,工于书画。早年以经史、诗文得何焯、毛奇龄、朱彝尊等硕学赏识。50岁后才开始专心学画,始画竹,继而画梅,画山水、人马、佛像。由于性格雅逸,学问渊博,浏览名迹众多,又有深厚书法功底,终成一代名家,与郑燮、汪士慎等齐名“扬州八怪”。而金农当时声望尤高,被称为“八怪”之首。金农的画造意新颖,绘形奇古,构境别致,笔墨朴拙生秀,风格卓荦不群。其一生画竹、梅最多,尤以画梅成就突出。他在画题中说:“吾郡孤山下荒亭之中,有梅十数,横斜多态,相传逋仙手植,每花时必吟赏其侧。”金农《梅花图册》自题,《金农书画编年图目》第147页。他将这份情结一直带到了晚年的扬州。他对白玉蟾的“梅枝戌削,几类荆棘”《冬心画梅题记》。、扬无咎的繁花如簇、汤叔雅的倒晕素质、丁野堂的江路野梅、王冕的没骨红梅等都注意学习,吸取精华来丰富自己,而又能与古人拉开距离。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往往以淡墨写干,漫然庸弱;浓墨写枝,纤细坚挺;圈花点蕊,黑白分明。又参以古拙的金石笔意,配以渴笔漆书题款,从而形成质朴中寓苍老、繁密中含萧散的独特风格。

金农《梅花图册》(见图一六),纸本16开,旅顺博物馆藏《金农书画编年图目》第333页。。写梅或于石间傲立,或于月下吐芳,或一枝独秀,或丛簇竞秀,皆在浓淡之墨、厚拙之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构图上疏密得体,密而井然,疏而有神,更有漆书题识,充盈着古朴苍劲的气韵。

6李方膺“梅花手段”

李方膺(1697-1755),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桑苎翁、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经雍正御赐,任山东乐安(今山东广饶)、兰山(今山东临沂)、安徽潜山等县县令,代理安徽滁州知州。为官戆直,关心民瘼,政绩显著,因而屡受诬陷罢官。晚年寄居南京,奔走扬州、南通等地,卖画为生,与金农、郑燮等交谊笃厚,为“扬州八怪”之一。善山水、人物,晚年主要画松竹兰菊,尤长于画梅。师法徐渭、沈周,但不守常法,以气魄、笔力过人。他生性爱梅,其通州寺街入题名“梅花楼”。据袁枚《李晴江墓志铭》记载,李方膺乾隆间知滁州,入城伊始便问欧阳修手植梅树所在,“遽往,铺氍毹再拜花下”袁枚《李晴江墓志铭》,《小仓山房文集》卷五,《袁枚全集》第2册。。甚至平时衣裳也作梅花色,爱穿白衣。画上多钤“梅花手段”、“平生知己”印章。由于对梅的生态、品格观察细致,领会深刻,信笔挥写,自成篇章。作大幅丈许,蟠塞夭矫。现存卷轴册页墨梅,多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欹侧蟠曲,淡勾浓丁,笔法苍劲脱略,意趣雅逸洒落。

7罗聘与“罗家梅派”

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原籍安徽歙县,迁居扬州。是“扬州八怪”中年龄最小者。父母早逝,孤寒无依,然刻苦好学,二十余岁随金农学画,得其神似,常为之代笔。鬻字卖画为生,曾三赴京师,因《鬼趣图》哄动当时文坛。擅长山水、人物、花卉各科,尤善画梅。金农对他的画梅很满意,说他“放胆作大干,极横斜之妙”金农《冬心画梅题记》。。画法大致近金农,但用笔厚重,形象准确,较金农严谨秀雅。多作粗干淡花,或墨晕背景,或勾花敷粉,手法丰富,笔致疏放,浓淡交映,别具风貌。传世作品有《梅花图轴》(故宫博物院藏)、《三色梅图轴》(吉林博物院藏)等。其妻方婉仪(1732-1778),号白莲,也善画梅。其子罗允绍、罗允缵,女罗芳淑,均得家法,工写梅,世称“罗家梅派”。

8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俊卿,中年字昌硕、苍石、昌石,别号缶庐、老缶、苦铁等,晚年以字行,浙江安吉人。清末曾任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令一月,后寓上海,是清末民初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工诗、书,擅写石鼓文,尤精篆刻,曾任西泠印社社长。吴昌硕的画以写意花卉著称于世,继承陈淳、徐渭、石涛、朱耷、金农等传统,也受赵之谦、任颐等影响,将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在近现代画坛上影响颇大。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沉厚老辣,力透纸背,又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法、印章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或“女”字格局,或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用色上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喜用西洋红,色泽鲜艳强烈而沉厚。在诗、书、画、印四者有机结合上十分讲究,位置、意趣、笔韵处理妥贴,相得益彰。上述这些特点在其画梅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梅花是吴昌硕最喜画的题材之一。早岁在安吉城居住,寓楼后一小园,草木蔓生,因名芜园,他亲手种上数十株梅树,初春时节寒梅作花,徘徊园中,反复观赏,结下深厚的情缘。他30多岁开始作画,即从写梅入手。直到晚岁,梅花一直是他画得最多的题材。他以作篆之笔法写枝圈花,笔势常迅疾如“扫”。造型奇古雄壮,繁花苍劲,气势弥盛,流溢画中,而又能深契梅之神韵。喜画红梅,以墨圈花,以色点染,花色在红紫之间,如“铁网珊瑚”,艳而不俗。所画梅花常以怪石相伴,认为“石得梅而益奇,梅得石而益清”,由此变化出各种奇特的布局,进一步拓展了写梅的气势与意态。

《梅花图轴》(见图一七),纸本,设色,上海博物院藏。构图奇特,几条竖直线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右上又伸出数干梅枝,穿插主干之间。花用写意法勾勒,再填色。枝干粗看不合常理,但纵横交叉,杂而不乱。在色彩上,只有红梅与墨笔枝干两种色调,但又富于变化,如点花时以水分多寡来把握色度深浅,因而毫无平板之气。书法入画,笔墨苍劲,左侧空隙处巧排长题,融为一体。

同类推荐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百里不同风,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热门推荐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将军皇后太嚣张

    将军皇后太嚣张

    她来到了一个未知的年代,一朝穿越,那里充满了迷茫
  • 不可不知的N个金融投资常识

    不可不知的N个金融投资常识

    这是一本商务人士身边的经济助手,普通百姓必备的经济手册。本书让你财经常识全掌握,经济现象全能看懂,经济走势提前预判,投资理财轻松学会,是最实用的财经商务知识读本,一书在手,商场无敌,生活无忧。
  • 嫁祸

    嫁祸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喂,把初吻还给我

    喂,把初吻还给我

    你见过那种看上去长的清纯可人却突然跟你来一句:“喂,帅哥,你眼睫毛那么长是用的什么牌子的睫毛膏?”的古灵精怪女孩吗?咱们的女主人公王小舒就是这样一个在家乖乖女,在学校让老师哭笑不得迷糊女生,听听名字:王小舒,多么可爱又纤瘦的女孩子啊,可惜那也只能在她的名字里感觉到了。还有就是在她的邻家哥哥和家人的面前,从小暗恋邻家哥哥,并把自己的初吻作为礼物送给他,不想却被“斯文败类”呼延东夺了去。
  • 错咬吸血鬼

    错咬吸血鬼

    俗话说的好,“想要不被狗咬,那你就要先咬狗一口。”由此类推,“想要不被人咬,那你就要先咬人一口”,但是,当你遇到了一个吸血鬼的时候,想要不被他咬,是不是就要先咬他一口?苏夜色不知道,因为她遇到他的时候,正是她快要死去的时候。最爱的男人和最亲的女人同时将一把刀插进了她的身体,然后他们扬长而去,留下她一个人迎接死亡。她怀着满腔的怨恨,想要做一个死不瞑目的厉鬼,好去找他们报仇。不曾想,他救了她,她没有成为厉鬼,却成了吸血鬼。从此以后,在无边的夜色下,一部青涩女孩蜕变为超级女王的妖娆史华丽展开!-----------------------------------------------推荐我的女强玄幻文《吾家有女誓换天》,一样精彩,不容错过。
  • 弃妃问情

    弃妃问情

    前世的弃妇,今世的弃妃是不是总也逃不脱被弃的命运赖雅穿越成宰相的傻女成亲之日成为弃妇美男连连出现,好戏连番上演,情归何处且看命运车轮如何旋转
  • 妃常狂野

    妃常狂野

    她,二十一世纪最顶尖的冷血女杀手,一次误会杀死自己的挚爱含恨自尽。他,傲视群雄威震天下。一场轮回她成了他的王妃。“本王要你生你便生要你死你便死,你的全部都是本王的?”他的狠绝深深扎进她的心里,而冷血狂傲的她却甘愿为了他付出一切:“你的心愿我帮你,哪怕是万劫不复我也心甘情愿。”乱世狼烟,喋血对峙,他便是她的一切,天下谁主沉浮!修罗地狱之中谁能救赎谁,谁能降服谁。??????
  • 神狒正传

    神狒正传

    在上古时期爆发的一场神之间的战争中,凶兽之首神狒被四大神兽设计合力封印在中国大陆的某个地方。千年后,一块花纹石头的发现,一个天才儿童的成长,上古凶兽如何来到现代?为阻止剩余凶兽对人类的报复,重回封印,寻找灵魂碎片,最终为后世人类创下了永不磨灭的丰功伟绩……
  • 让成功来敲门

    让成功来敲门

    天资+机遇+优良性格=成功。从这个人生成功的公式出发,本书分别探讨了天资——人生成功基础,本书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认为,机遇人生成功阶梯,优良性格人生成功的关键。围绕成功公式,进一步分析和诠释如何开发天资潜力、如何把握机遇、如何认清自己的性格以及修炼性格的八大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