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49

第49章 梅花题材的音乐:历史演进(1)

一、先秦至南北朝时期雅乐和清乐:悲情感发

我国音乐中梅花题材的出现是比较领先的,早在文学、绘画表现梅花之前,音乐就开始涉足这一主题。梅花题材音乐的发展既服从于音乐艺术发展的特殊规律,又统一于整个梅花审美文化发展的有机过程。随着人们对梅花认识、欣赏的不断提高,音乐中的梅花主题也不断与时俱进,大致经历了悲情感发、春色欣赏和品格赞颂三个阶段,体现着审美认识不断发展,艺术表现不断提高,文化意蕴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本章我们分三个阶段勾勒这一轨迹。

音乐史上把先秦时代以祭祀、朝会、燕飨等仪礼演奏为主体的音乐统称为雅乐,把秦汉以来以乐府清商乐为主体的音乐体系统称为清乐。在这两个阶段中,据现有音乐史料,与梅花有关的乐曲有《摽有梅》、《梅花落》、《大梅花》、《小梅花》四首。《摽有梅》属雅乐,后三种属清乐。

1《摽有梅》

《诗经·召南》之一,是西周初年江汉流域即今陕西省南部、湖北省北部和河南省西南一带的民歌。歌词分三段:“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以闺中少女的口吻,表达思嫁之心情。与后世同类乐曲着眼于梅花不同,这首歌以树上果实起兴,通过梅子的不断陨落,数量越来越少,呼吁男子积极行动,以免错失婚嫁良期。以植物的实用价值和劳动经验作比喻,这与歌手的乡村劳动者身份颇为切合,同时也符合先秦时期人们审美认识的基本水平。人们对植物的关注首先是“有用”,然后才是“好看”,先秦时期梅花尚未引起人们注意,果实的收获却是生产大事。成熟果实的陨落时不可待,用这样的生产经验或生活常识来启发和表达感情,很能反映当事者心理上的焦虑和急迫。想必歌调与辞情一致,是极其忧思急切的。

2《梅花落》

魏晋时乐府横吹曲调。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一:“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横吹曲无论起源、风格和功能都与边塞密切相关。《宋书》卷三一:“晋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从时间和背景上说,《梅花落》的创作与流行应大致相近,而内容情调也主要是表现军旅情怀,以“兵革苦辛”、怀乡思归为主,音乐上则以羌乐笛笳为主要演奏乐器。大约南北朝时期,随着竹笛制作和乐曲创作、演奏水平的不断提高,《梅花落》与《折杨柳》一同成了著名笛曲。庾信《杨柳歌》:“欲与梅花留一曲,共将长笛管中吹。”《庾子山集》卷五。综观梁、陈时期的诗歌,都把《梅花落》、《折杨柳》相提并论,作为笛曲的代表,可见当时两曲流行之盛况。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代。初唐郭利贞《上元》诗:“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全唐诗》卷一〇一。不仅是器乐吹奏,配词歌唱也较流行。苏味道《正月十五夜》“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同上,卷六五。,说的是京城上元夜家弦户颂、满路清歌的盛况。李白《襄阳歌》“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同上,卷一六六。,则是写商贾游侠春日市井浪游纵情放歌的情景。

与《诗经·召南·摽有梅》以果实起兴不同,《梅花落》显然着眼于梅花。《梅花落》乐曲是最早关注梅花的艺术创作,它的出现至迟大约在西晋。梅花虽然在此前文学作品如汉赋中被零星地提到,但真正作为主题却是从《梅花落》开始的。南北朝文学中咏梅作品大量出现,很大部分都是对乐府横吹《梅花落》旧题的拟作。乐府《梅花落》是魏晋以来梅“始以花闻天下”杨万里《洮湖和梅诗序》,《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的一个先声,标志着人们对梅的关注从果实转移到了花色,标志着一个花色欣赏时代的开始。

虽然《梅花落》开始着眼梅花,但不是“花开”,而是其“花落”,这与《摽有梅》的梅实起兴又有某种相通之处,其作用都在表达一种时间的焦虑和感伤。古代应征戍边多以一年为期,冬去春回正是期满还乡的时机,然而历朝历代超期服役的现象又是极其普遍的,想必年年的冬去春回,对征人们来说势必经受着希望与失望的反复折磨。“梅花落”正是这份情怀的有力触机,梅花开时春色初浅,而梅花落时春色已迈,此时不归,面临的又将是新一年的等待。《梅花落》正是通过这惊心动魄的意象来表现征人久戍不归、愁怨失望的情感,乐曲的情调应是极其苍凉哀怨的。这在诗歌中多有反映。如李白《清溪半夜闻笛》:“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情。”《全唐诗》卷一八二。有关《梅花落》笛声的描写也多置于深夜、高楼、明月等环境气氛中,这可能与《梅花落》多用于戍卫夜警演奏有关。南朝陈伏知道《从军五更啭》:“三更夜惊新,横吹独吟春。强听《梅花落》,误忆柳园人。”《艺文类聚》卷五九。以三更之深静,处戍楼之高寒,奏《落梅》之怨曲,其感受之苍凉、情绪之悲苦可想而知。宋济(一作高适)《塞上闻笛》:“胡儿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全唐诗》卷四七二。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同上,卷一八二。一在塞漠边关,一出江城高楼,都有力地渲染出《梅花落》悲情凄苦、苍凉弥满的意境。从这一普遍的感受模式中,不难体验到当时这一乐曲给人们带来的深广共鸣。

3《大梅花》、《小梅花》

唐代角曲,与羌笛《梅花落》同源。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四:“《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唐大角曲亦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角与羌笛同属边地戎狄之乐器,保留更多羌乐的色彩,声音苍凉激越,动人心魄,军中多用以起警报更。初唐人的诗歌还频频写到角、笳演奏《梅花落》,如陈子良《春晚看群公朝还人为八韵》:“珂影傍明月,笳声动《落梅》。”《全唐诗》卷三九。也许逐步为笛曲《梅花落》的盛名所掩,盛唐以后已很少有人提及。宋金时期,角曲《梅花》呈复兴之势。前引郭茂倩“今其声犹有存者”,说的就是南宋的情况。同时郑樵《通志》卷四九也谈到当时的情况,“角工所传者,只得《梅花》”,《梅花》成了角曲的孤音绝唱。当时角声主要用于司昏晓,无论京畿还是外州,尤其是边境城关,于早晚两个固定时间在城楼上演奏角声用以报时,类似于后世的晨钟暮鼓。宋元作品中有大量这方面的描写。北宋赵抃《次韵楼头闻角》:“五更枕上惊残梦,一曲楼头动《小梅》。”赵抃《清献集》卷四。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钟声渐罢,戍楼寒角奏《梅花》。”元黄庚《闻角》:“谯角吚呜到枕边,边情似向曲中传。《梅花》三弄月将晩,榆塞一声霜满天。”《月屋漫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诗又见于元张观光《屏岩小稿》中。与羌笛之音色清越悠扬相比,角、笳之声凄怆哀厉,角声尤是,古人多以哀、寒加以形容。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梅花角,声甚凄凉,然军中之乐,世不恒用。”质诸宋元之际的描写莫不如此。北宋韩琦《闻角》:“古堞连云暝霭收,呜呜清调起边楼。雍琴垂泪虚情恨,羌笛残梅未胜愁。”《安阳集》卷四。秦观《桃源忆故人》:“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全宋词》第464页。宋代的角声多用于五更报晓,长鸣于残月霜晨之中,较之笛曲更添一份凛冽与悲怆。

总结上述四个曲调,虽然它们分属于雅乐与清乐前后两个不同的音乐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音乐体制风格,但在主题上、情调上却又有着某些内在的联系和一致。首先,主题上它们都以抒情而非写物为主,梅子和梅花本身都不是直接的表现对象。乐曲并不着意于表现梅花的物色形象之美,而是用以代表季节的变换和时光的流转,抒发背井离乡、伤春怨别的忧愁与悲思。其次,作者所着眼的,无论是“实”还是“花”,都不在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美好感觉,而是陨落凋谢、流失飘逝的消极形象。作者的动机和感受也不是欣赏、喜爱和兴奋,而是一种感触、刺激和伤痛,因此歌曲的情调是忧虑感伤乃至于悲哀苍凉的,有着民间歌曲“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悲歌苦怨特色。这两方面既体现着早期民间音乐“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魏风·园有桃》)强烈而纯粹的抒情色彩,同时也与整个梅花审美认识的水平相一致。先秦时期人们尚未发现梅花的审美价值,魏晋之世梅花虽然开始引起士人的注意,但下层民众的兴趣不在物色欣赏,而是“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的时节触发,意在通过“物色之动,心亦揺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的天人感应与歌诉来宣泄现实生活带来的痛苦悲伤。这是梅花审美发展之初级阶段的音乐面貌,从梅子到梅花显示着“实用”向“审美”的演进,但梅花的欣赏价值尚未完全独立,一切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二、唐宋时期燕乐歌曲:审美欣赏

隋唐之际兴起的燕乐不仅开创了中土音乐与边地少数民族音乐及域外音乐密切交融、繁荣活跃的崭新局面,而且也标志着音乐艺术之社会化、市井化发展道路的开始。宫廷与民间、市井与文人各阶层广泛参与,由隋唐燕乐、宋元词曲到明清俗乐,由歌舞、说唱而戏曲,艺术形式不断拓展,民族音乐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就梅花题材的音乐表现而言,唐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隋唐至北宋新兴燕乐蓬勃发展,各类乐曲新声竞奏,词牌曲调层出不穷。随着士大夫阶层的不断状大,梅花欣赏兴趣不断高涨,尤其是入宋后梅花审美地位的不断提高,以梅花为表现主题的乐曲也开始大量出现。具体又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体现了不同的发展水平。(一)唐与北宋

这一阶段梅花题材的乐曲主要有以下一些:

1《望梅花》

根据现有材料,《望梅花》是燕乐系统中最早的梅花主题曲调,曲名见于崔令钦《教坊记》,属盛唐宫廷教坊旧曲。该调的起源时间和具体内容已无从考察,只能从曲词推其大概。五代赵崇祚所编歌词集《花间集》中收载两首,一是中原后晋宰相和凝所作:“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余踪迹。越岭寒枝香自拆,冷艳奇芳堪惜。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赵崇祚《花间集》卷六。另一是活跃于前蜀和荆南的孙光宪所作:“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附相映。引起谁人边塞情?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空听隔江声。”《花间集》卷八。前者单片六句仄韵,后者两片七句平韵,词体差别较大,相应的乐曲也应是不同的旋律。从内容看,两词都咏本题,显然词、曲之间较为一致。两词都部分继承了乐府横吹《梅花落》的抒情传统,如前者言及“横笛”与花落,后者有“边塞”“离愁”之语,但两词也都以正面描写梅之花开形象为主,与六朝《梅花落》乐府诗多侧重“花落”有所不同,想必在音调方面也当有所体现。

2《落梅香》、《岭头梅》、《红梅花》、《落梅花》

宋太宗所制。《宋史》卷一四二:“太宗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创新声者总三百九十。”此四曲即在其中。根据《宋史·乐志》对390曲的叙述,虽然这四支曲子分属小石调、黄钟羽、平调三调,但都与《迎新春》、《春冰折》、《瑞雪飞》、《春雪飞》等列在一起,可见其立意总在迎春贺岁之类。黄大舆《梅苑》收无名氏《落梅风》《全宋词》第3646页。、王诜《落梅花》同上,第272页。、无名氏《落梅慢》《全宋词》第3620页。词三种,可能由太宗所制衍生,内容都为咏梅,以表现落梅为主。宋阮阅《诗话总龟》卷三六:“李煜作红罗亭,四面栽红梅花,作艳曲歌之。”宋太宗所制应与此相近。《岭头梅》、《红梅花》未见用作词调,声情无考。

3《霜天晓角》

首见林逋词,内容咏梅同上,第7页。。苏轼《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楚山修竹如云”一词咏笛,末句:“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同上,第277页。可见是一支笛曲。南宋韩元吉《霜天晓角》词序:“夜饮武将家,有歌《霜天晓角》者,声调凄婉。”同上,第1391页。宋人用此调多为咏梅。

4《早梅芳》

首见于柳永,正宫同上,第14页。。但内容非咏梅,而是颂人,可见在柳永之前已经存在,最初应属歌颂春来梅开之曲。《全宋词》收《梅苑》无名氏词一首,内容咏梅,但比柳永词短,句法也异。李之仪等所作《早梅芳》82字,与柳永及无名氏词形式又不同,多为咏梅之词。《早梅芳》是《喜迁莺》的别称。唐人《喜迁莺》词均为金榜题名语,作进士及第之贺词用,想必音乐是欢快喜庆的,宋人填词者较多。宋李德载以《喜迁莺》调咏梅,词中有“残腊里,早梅芳”语,因名《早梅芳近》同上,第739页。。入宋始见使用的《喜迁莺》慢词颇为流行,《全宋词》收《梅苑》无名氏词四首,俱咏梅。

5《雪梅香》

首见于柳永词《全宋词》第13页。,正宫,双调,仄韵,内容非咏梅。《全宋词》收《梅苑》无名氏词二首,咏梅。

6《折红梅》

吴感自度曲同上,第119页。。吴感,与柳永大致同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中吴纪闻》卷一记载:居吴中小市桥,“有侍姬曰红梅,因以名其阁,尝作《折红梅》词,其词传播人口,春日群宴,必使人歌之”。词歌红梅娇姿,表达怜香惜玉之意。《全宋词》另收无名氏四首,均咏梅,立意大同小异,可见这是一首专歌红梅的曲子。

7《赏南枝》

《梅苑》卷一载曾巩词。《全宋词》收此调唯此一首,当是曾巩自度曲。内容歌颂梅花“清雅容姿”,“占却先时”同上,第199页。。

8《梅花曲》

刘几(1008-1088)为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七律诗所度曲,三首,双调。《全宋词》所收词唯此一组三首,句法相互不同,分别隐括王安石诗刘几《梅花曲》,《全宋词》第187-188页。。

9《早梅香》、《蜡梅香》、《梅香慢》、《玉梅香慢》

就现存词体看,这几首曲调应是大同小异,或同曲异名。《梅苑》所收无名氏《早梅香》词一首,96字,内容为咏梅,有“探得早梅”,“乱飞香雪”之语《全宋词》第3620页。,或即首创,《全宋词》仅此一首。《蜡梅香》,《梅苑》所收北宋中期吴师孟及稍后喻陟《蜡梅香》词均写江梅,而非蜡梅,可见“蜡”当为“腊”之误。

10《梅花引》、《江城梅花引》、《江梅引》

《梅花引》,北宋后期开始流行之曲调,现存宋人词作多咏梅,或因梅开梅落引发相思离别之情。主要有两体,一是57字,另一再加一叠114字。《江城梅花引》,宋人填词与《梅花引》同,双调,《词律》认为由前半《江城子》、后半《梅花引》合成,实际与《江城子》大同小异,少量有摊破、重叠而成的现象。李白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句,词牌得名或受其启发。另《全宋词》所收最早的王观词,有“年年江上见寒梅”语,也可能由此得名。《江梅引》即《江城梅花引》之简称。

11《一剪梅》

首见周邦彦《片玉词》,词中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同上,第623页。,因以为名。宋人此调多为相思离别之词,但也有不少专咏梅花的。

12《东风第一枝》

调见南宋初期《梅苑》无名氏词,有“异众芳,独占东风,第一点装琼苑”语黄大舆《梅苑》卷三。,或为此调之始。南宋人所作多咏梅,间为元宵、立春之词。

同类推荐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热门推荐
  • 恶女当家:人间晚晴

    恶女当家:人间晚晴

    【本文纯属虚构】穿越?好啊。可是,你只能穿成灰姑娘……的后姐。欺负灰姑娘是你的责任……切记,不能抢了灰姑娘的王子。后姐?恶人?好吧,后姐就后姐,恶人就恶人……只是,她不抢灰姑娘的王子,可保不齐,王子舍灰姑娘来就她这个后姐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衍天控运

    衍天控运

    孤儿杨萧自幼被清然居士收养,习得紫薇斗数,随后下山给人逆天改运。但最终遭受天谴,妻女双亡,他心灰意冷在昆仑山之巅准备跳崖,但被他师傅清然居士遗物——一张古卷所救.....后因古卷之因领悟《衍天控运决》。然天道不允许有人掌控命运,遂降下雷劫...古卷护主与雷劫相抗最终引起混沌裂缝......
  • 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

    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

    本书作者是搜狐网美食名博主,她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精心诠释每一道菜,将人人都听过、做过的家常菜做出自己的风格,做出自己的味道。《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作者应用大量的过程图对每道菜的制作过程进行详尽地描述,并为读者精心编写厨房小贴士,对每道菜品均详细介绍原料、做法、特点以及烹饪技巧等内容,让不会做菜的人,一看就会,一学就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让忙碍的人们轻松地用最常见的食材,最简易的方法,最科学的营养搭配,做出自己的美味,让人们在平凡的日子里通过美食感受生活的美好,使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 重生女主播

    重生女主播

    彭佳是华夏国大华市电视台主播,前世因为误会和倔强的个性,间接导致母亲病故,高官继父入狱。家破人亡之后,彭佳在年华老去时惨遭电视台无情抛弃。当彭佳意外重生回到15年前,她决心抓住上天恩赐的机会扭转前世的颓势,重新塑造自已的未来!不论是职场小人、谋害亲人的恶人、能让自已上位的贵人,女主播一一接招……职斗、官斗、娱乐,全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丫鬟代嫁

    丫鬟代嫁

    第一次,迷晕代嫁进宫,正好遇上皇帝大赦天下,宫闱之内的众女高兴的返乡,她却是耷拉着脑袋依依不舍的走出朱漆宫门,原因是皇后,妃子梦破灭了。第二次,胁迫嫁进王府,做不成皇上的女人,混个悠闲自在的王妃也行,只可惜,人家管家一句王爷不喜欢指腹为婚,一纸休书,连个面都没见到,就被扫地出门了。第三次,同情心泛滥,将军夫人,好歹也是官太太,不做白不做嘛!新婚之夜,丫鬟来报,将军不好女色,让她独自解决。我靠,不干了,再怎么地,咱也是要身材没身材,要脸蛋没脸蛋的一健全女人,还怕没男人要啊!再说了,代嫁三次,多少私藏些珍贵首饰,怎么地也饿不死人啊!包袱款款,闪!什么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那就是,在你决定独自逍遥快活时,皇上邪邪的说:“朕说大赦天下,可没说要赦你!”王爷坏坏的说:“指腹为婚的又不是你,何来不满意之说?”将军霸道的说:“我还没休了你,你还是我的妻!”太子纯真带邪道:“我虽幼于你,却能疼你一辈子!”清冷男淡然道:“爱上我,你注定要。。。。。。”既然各位人中之龙凤都那么有眼光,同时看上她这一无是处的份上,“勉为其难”水玲珑笑兮兮的建议道:“比一场!规则由我定!”。。。。。。。混乱之中,各路帅哥,陆续出现,拉帮结派,明争暗夺,阴谋阳谋,看平凡小女子,最终花落谁家。。。。。。。感谢亲亲蓝做的视频:?pstyle=1-------------------------------------------------------------------------------------------------推荐自己的VIP书:《丫鬟王妃》《假婚总裁》《冷艳丫鬟色王爷》《男色》耽美推荐自己的公众书:《隔世情缘》耽美《野蛮夫君泼辣妃》==========================================友情链接妃若涵的《祸月》:大力推荐紫玉流光的《相公N-1》:姐姐柳少白的文《烟雨一千年》:四星级作者,错过可惜哦!徒弟梦幻的色彩的文《替身情妇》:调皮小妹静窗幽恋的文《混混王妃傻王爷》:好友樱淘晓玩字的文《谁动了朕的娘亲》:徒弟飘泊的天使文《我的王爷我的夫》:孤月如我的文《宿世情债》:
  • 癌前革命

    癌前革命

    2012末日的预言已被瓦解,癌症的梦魇却依然盛行。从“癌症受害者”到“健康创造者”仅一步之遥,快来恶补防癌策略,一起加入逃生训练营。
  • 民国之绝代商女

    民国之绝代商女

    【小荷初露锋芒待发】被卖到初家当了小妻?又跨进方家做了丫鬟!这娃纸的命怎么这么苦?她要扛起!崛起!勤奋学起!一把檀木算盘,便是她最强有力的资本,出色的天赋,让她很快便成为方家最年轻,也是唯一的一位女帐薄先生。【烽火动荡十里洋场】一场意外的救助,让她与官场军少结下了不解之缘,安详静谧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他在官场叱咤,她于商界风云,强强对抗?还是,强强联手?官职的交接,文化的更迭,生意场上的兴衰,令她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得成长的代价。她是一枚遭亲人嫌弃的棋子?还是一颗闪耀在商界的红顶明星?【名扬四海富可敌国】她,坚持一生不做官,只做商;她,爱财,但从来都是取之有道;她,喜欢把钱散给穷人时的潇洒;她,执着钱生钱,利滚利的痛快!【江南无恨携手一生】爱她有多深,就是苍天捉弄他几分?繁华锦绣,终不是她此生所要,她要的,不过是平淡安定。而他,要的却是天下社稷,垂名青史?他与她,一段缘?一段孽?本文一对一,宠文,偶尔小虐,无伤大雅,短暂的小虐是为了更腻歪的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