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18

第18章 园艺 园林与花艺中的梅花(上)(1)

景致与方式

一、园景建置

梅花的栽培与观赏是整个梅花审美文化活动中最直接、最核心的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园艺栽培;二是园林营建;三是花艺欣赏。它们构成了整个梅花欣赏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他审美文化活动多由此触发、衍生而来。下面分三章进行论述,本章就上述三方面的基本方式与相应的审美情趣作一系统阐述。

在我国古代园林植物中,梅花是最为普遍和重要的一种。最迟从汉代开始,梅花就用于园林和城市行道种植。魏晋以来,梅花在园林中的使用更为常见,唐宋以来,尤其是宋以来梅花在园林种植中的地位大幅提升,成了最为重要的园林植物,相应的景观形式多种多样,而风格传统也鲜明深厚。主要的方式如下:(一)种植规模

不同的种植规模、布局及搭配,其景观形态也就各异其趣。

1梅林

这是较为常见的梅花景观,大片种植即成梅林。南朝陈张正见有《赋得梅林轻雨应教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496页。,可见此时南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皇家、贵族囿苑已植有大片专类林园。两宋之交李光《和杜得之探梅之什》:“家山富梅林,开落纷无数。”《全宋诗》卷一四二一。所写当是浙江上虞故园梅林之景。林景一般以清香弥漫、花雪繁盛取胜。古代梅花名胜一般规模较大,明清时苏州邓尉山、杭州西溪梅花绵延十多里甚至方圆数十里,人们以“香国”、“雪海”称之。古人深知,私家园林若种植盈亩,数百成林,则“早春破萼,香雪周遮,独坐长吟,清人心腑”高士奇《北墅抱瓮录》。,意境极其奇妙,令人陶醉。为了延长观赏时间,古人还总结出不同花期的品种混植的经验:“早梅冬至前即开,晚梅春分时始放,如多植,则相继而开最久。”陈淏(子)《花镜》卷四。

2丛植

小规模的种植,在一般士大夫宅园与别业专题小景中较为常见,而且也更能展示梅花疏淡萧散之神韵。前者如宋扬无咎《柳梢青》所说:“屋角墙隅。占宽闲处,种两三株。月夕烟朝,影侵窗牖,香彻肌肤。”扬无咎《柳梢青》其十,《全宋词》第1197页。后者如梅亭、梅阁、梅台、梅坡一类营景多属此类。宋卫宗武《为僧赋梅》:“何必江头千树暗,未如屋角数枝斜。”清高士奇《北墅抱瓮录》:“水涯篱次,丛竹怪石之畔,间植数株,横斜郁曲,各具标格。”说的即是三两丛植之幽雅韵致。

3孤植

南朝陈徐陵《梅花落》:“对户一株梅,新花落故栽。”《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册第2526页。唐杨炯《梅花落》:“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全唐诗》卷五○。小园浅院、墙隅屋角、窗前檐下这样一些小块地面,一般只宜于小株孤植,风味独特。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二六。,写的就是这种情景。一些地位低下、生计惨淡的村居野士、山寺贫僧艺梅更是以竹篱茅舍、一枝萧散作标榜。赵崇嶓《窗前》:“窗前寻丈地,种得一株梅。明月清风我,红尘不复来。”《全宋诗》卷三一七一。释永颐《看梅杂兴》:“青松古院一株梅,寒殿无人花自开。日暮老僧清梵罢,夜深偷照月华来。”同上,卷三○二一。而一些老梅古株,枝干广硕,一般也多是孤株成景。如宋邹浩《梅园记》:“岭南多梅,土人薪视之,非极好事,不知赏玩。余之寓昭平也,所居王氏阁后半山间一株,围数尺,髙数丈,广荫四十步。”《道乡集》卷二六。范成大《梅谱》所记临江和成都枝干匝地盈园之古梅均是此类。

4梅屏

宋代所见的一种植梅构景方式。宋徽宗汴京艮岳中有蜡梅屏一景,李质《艮岳百咏·蜡梅屏》:“冶叶倡条不受羁,翠筠轻束最繁枝。未能隔绝蜂相見,一一花房似蜜脾。”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二。可见是由竹竿拦束蜡梅丛枝而形成的屏风状景观。南宋绍兴间(1131-1163)杭州西湖西北鲍家田尼庵梅屏,名动京师,宋高宗曾派画师前往图绘以进释居简《梅屏赋》,《北涧集》卷一。。姜夔词中提及:“马城在都城西北,梅屏甚见珍爱。”《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夔次韵》,《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第95页。稍后释居简《梅屏赋》专为描写,从其中“玉颓可扶,雪妍可编”,“若堵立十丈于蓬莱千仭之巅,北枝奔而不殿,南枝徐而不先”云云《北涧集》卷一。,可见其形制与艮岳蜡梅屏大致相同,改以江梅为之,密植花树,编枝成屏,形似一堵高墙。这种造景方式刻意求奇,背离了梅花疏秀淡雅之特色,同时张镃《玉照堂梅品》中即把“蟠结作屏”与“种富家园内”、“酒食店内插瓶”等同视为十二条梅花“屈辱”之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五。,因而后世未见沿袭。南宋后期几种临安方志和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纪事》等都未见提及,可能此时年久失护、衰敝不名了。

5配植

梅花与其他花卉配种组景,就自然生态而言,梅、柳同为春信之先,常被视为早春的代表景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陶渊明写其园田“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蜡日》,《陶渊明集》卷三。,即是古朴的庄户营景。但就整个园林种植而言,梅与竹的组合搭配是最为普遍的方式。竹与柳一样,无论自然生长还是园艺种植,分布都极其广泛,因而无论野生还是栽培,梅竹交错相映的景象就极其常见。中唐刘言史《竹里梅》:“竹里梅花相并枝,梅花正发竹枝垂。”《全唐诗》卷四六八。晚唐韦蟾《梅》:“高树临溪艳,低枝隔竹繁。”同上,卷五六六。北宋文同《梅》:“寒梅引旧枝,映竹复临池。”《全宋诗》卷四三三。写的都是这种景象。梅竹配植有这样几个看点和意趣:一是“竹孤青,梅酽白”,相互映衬,景象清雅,有因此命名“青白轩”的向子《更漏子》,《全宋词》第971页。。二是如苏轼咏梅诗所写“竹外一枝斜更好”,竹竿纵向挺直,而梅枝长势多横斜,两相配合,颇有纵横交错之美。三是茂竹修林,疏梅杂植其间,苍色掩映,幽香暗生,多具“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白石道人诗集》卷下。那样的幽致和妙趣。南宋以来,“岁寒三友”成了最为流行的品目,反映在园林中,“三友径”、“三友亭”之类营景极其常见,而“寒梅”、“修竹”、“幽兰”、“秋菊”王质《真珠帘·栽竹》,《全宋词》第1648页。一类典型的“四君子”组景在南宋也开始出现。(二)山水构景

因不同的地形环境种植梅花,因势造景,形成的景观也是随宜有致、风光各异。

1梅岭

大庾岭自古多梅,世称梅岭,后世营景者多附其风雅而制名仿建。如宋徽宗政和间汴京大型御苑艮岳梅岭,僧祖秀《华阳宫记》:“高于雉堞,翻若长鲸,腰径百尺,植梅万本,曰梅岭。”王称《东都事略》卷一○六。可见是一逶迤长岭,岭下种植大片梅花林景,如此规模的梅花景观,非皇家园林莫属。

2梅坞

坞是四面环山之谷地,地形弯环幽闭,与梅花的幽隐品格比较相宜。历史上梅坞出现的时代较早。唐末陆希声隐居阳羡(今江苏宜兴)东南三十六里之颐山(一作阳山),有桃花谷、松岭、李径、茗坡、桃溪、含桃圃等营景,梅花坞居其一,不久毁于战乱,宋时其名仍存。其《阳羡杂咏十九首·梅花坞》诗:“冻蕊凝香色艳新,小山深坞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全唐诗》卷六八九。可见正是山坞植梅,风景深僻幽静。宋末赵崇袍在浦江仙华山麓“植梅数里,名曰梅坞”《(嘉靖)浦江县志》,嵇曾筠《浙江通志》卷四七引。,性质相同,规模更大。明时南京钟山灵谷寺旁梅花坞比较闻名,焦竑《灵谷寺梅花坞六首》其一:“山下几家茅屋,村中千树梅花。”张豫章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明诗》卷一一八。除了这些典型的山景外,一些小规模的官舍或宅园植梅,也多有称梅坞的。如李石《梅坞记》:学舍“屋檐之南有老梅,株如柱轴一根,别为三四股,可荫十许步,环以数小竹,外悉芟去之……与静境相接,如行村坞,因以坞名之。”李石《方舟集》卷一一。沈懋孝《〈家园十咏之二〉序》:“三泖碧湖之隈,石庄古里,家园在焉……池上有来青亭,其前又有梅花坞、菊坞。”沈季友《槜李诗系》卷一三。名实虽不相符,但立此名目正在标榜幽谧之境、闲隐之趣。

3梅谷

谷者,两山间之水道或沟地,与山坞一样,胜在幽邃曲折。山间谷地地势低凹,一般较为潮湿,尤其是沟底,春夏间多有流水经行,不宜梅花生长。因此所谓梅谷,更多的属于一种心灵的想象。“梅,幽花也;谷,幽地也。树梅于谷,幽之幽者也”,因而更具“离群独立”之意境何梦桂《王梅谷诗序》,《潜斋集》卷七。。宋元人多有号梅谷者,明唐寅有《梅谷》画王世贞《唐伯虎画梅谷卷》,《弇州四部稿》续稿卷一六九。,宋程俱《山居》组诗有梅谷、竹林、菊泉、崇兰坞等名目程俱《北山集》卷六。,所指当是私家园墅之景。

4梅坡

这也是古代梅花营景常见的名目,无论山坡水岸、规模大小,凡坡地植梅,均可以此称呼。“湖陂种柳不种梅,梅花合向阳陂栽。”查慎行《题乔石林侍读梅花庄图,兼送其罢官南归》,《敬业堂诗集》卷八。梅根不耐水湿,宜植于向阳坡地。南宋时无论皇家御苑,还是一般士人园墅,以梅坡为名的景观都较为普遍,如楼钥《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梅坡》《全宋诗》卷二五四二。、史弥宁《邵阳郡圃梅坡》同上,卷三○二六。所写。在古人看来,梅坡之名情趣较为别致,宋元以来以此为斋号者也多。明初陈谟《梅坡记》:“夫溪涧之植,未离于奥渫;亭轩之种,或近于亵玩;深山穷谷,又至于荒寒,非梅之佳致也。坡虽高可亲,梅至清不杂,质之清、居之高,不杂于众,而可亲焉。”陈谟《海桑集》卷七。说的是梅坡给人的感觉高雅而不失亲切,闲雅而不致幽僻,与梅坞、梅谷之类有所不同。

5梅溪

自然生态中,南方山地沟壑溪涧地带多梅花分布,因而古来名为梅溪的地方极其普遍。在梅花营景中,梅溪也出现较早。中唐元和年间开州刺史所营盛山风景即有梅溪一目,其《盛山十二诗·梅溪》:“夹岸凝清素,交枝漾浅沦。”《全唐诗》卷四七九。可见是一处小溪潺潺、两岸梅枝交接的景观,同时也不难感受“疏影横斜水清浅”的相映之趣。南宋以来两浙梅景多见此名,在文人别号中出现也多。

6梅涧

两山夹水为涧,与山谷一样,山涧也是一道幽邃的风景,种梅于涧,更得深隐高雅之意。宋姚勉《梅涧吟稿序》:“梅之在涧,其硕人之在涧乎?……然则求诗于诗,不若求诗于梅;观梅于梅,不若观梅于涧。”姚勉《雪坡集》卷三七。但实际营景很难做到名副其实,具体情况与梅谷相若。宋姜特立《刘晁之家园六咏·梅涧》姜特立《梅山续稿》卷一三。所写实际只是一般梅景而已。

7梅池

池塘边植梅之景。宋徽宗艮岳中始见。李质《艮岳百咏·梅池》:“玉钿匀点鉴新磨,香逐风来水上多。”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二。此景简单易行,一般士人园墅也便于营造,且得花枝临水之趣,因而较为普遍。宋陈元晋《题曾审言所寓僧舍梅屋》:“作屋延梅更凿池,是花最与水相宜。”陈元晋《渔墅类稿》卷八。说的即是。

8梅渚

水中陆地为渚。宋徽宗艮岳大池中有芦、梅二渚。李质《艮岳百咏·梅渚》:“只借晴波为晓鉴,不随花岛作江云。未须吹笛风中去,多得清香水际闻。”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二。渚上植梅,诗中描写了花浮波面、香飘水际的空灵幽远之趣。

此外还有梅径刘跂《梅径》,《全宋诗》卷一○七三。、梅岩薛嵎《林氏梅岩》,《全宋诗》卷三三三九。、梅屿陈允平(一作刘学箕)《赋林景参梅屿》,《全宋诗》卷三五一六。、三友径楼钥《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三友径》,《全宋诗》卷二五四二。等。(三)建筑营景

建筑与植物的密切结合是我国园林的一个传统,梅花种植与不同的园林建筑相配合,可以构成功能不同、风格效果各异的景观。

1梅亭

亭是中国园林中较为普遍的建筑,一般造型独立,体量小巧,建筑风格与梅花素雅秀逸之品格神韵比较协调,功能也在“停憩游行”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卷三、第80页。,因此在梅景经营中最为习见。其出现时间也较早,南宋谈钥《吴兴志》卷二○引南朝刘宋山谦之《吴兴记》:“乌程有梅墟、梅林、梅亭,德清有梅埭。”此处梅亭或为地名,并非后世园亭之筑。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全唐诗》卷二二六。,这可能是亭边植梅最早的例证。南唐“李煜作红罗亭,四面栽江(江,一作红)梅花,作艳曲歌之”李颀《古今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上册第233页。。入宋后旁植或环植梅花与建亭组合构景的现象很是普遍。如黄庭坚《题徐氏姑寿安君寿梅亭》《全宋诗》卷一○一八。所说为祝寿所建梅亭、邹浩《留题昭平王氏來仙阁》《道乡集》卷三一。所记昭州(今广西平乐)拱梅亭。朱弁《曲洧旧闻》卷三:“顷年近畿江梅甚盛,而许洛尤多,有江梅、椒萼梅、绿萼梅、千叶黄香梅凡四种,许下韩璠景文知予酷好梅也,为予致椒萼、绿萼两种各四根,予植之后圃,作亭,遂以‘绿萼’名之。”吴潜《疏影》词自注:“梅圣俞诗云:‘十分清意足。’余别墅有梅亭,匾曰‘清足’。”《全宋词》第2749页。是为梅花建亭而另有匾题的。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下记载:“赵春谷梅亭曰东风第一,贾秋壑梅亭曰第一春。”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一三:“香月亭:在山椒环植梅花,仍大书林逋诗一联刻于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是梅亭题匾立名的典型例子。后世爱梅、问梅、折梅、玩梅、忆梅、六梅、百梅等亭名更是不胜繁多。至于说亭子的造型,更有一种建为梅形,计成《园冶》记载:“先以石砌成梅花基,立柱于瓣,结顶合檐,亦如梅花也。”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卷三、第99页。亭若梅,梅拱亭,相得益彰,主题更为鲜明。

2梅台

台者四方而高,平整敞亮,便于观赏,是历史悠久的园林建筑形式。南朝梁何逊《咏早梅诗》:“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何逊《咏早梅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699-1700页。所写建邺(今江苏南京)萧伟芳林苑的梅花即环植于凌风台下。北宋仁宗朝宰相晏殊有“梅台冷落收灯夜”的诗句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第51页。。北宋中期西京洛阳园林繁盛,其中富郑公园、湖园李格非《洛阳名园记》,《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四、二五。、张氏南园司马光《和君贶宴张氏梅台》,《全宋诗》卷五〇九。均建有梅台。从当时司马光、邵雍等人登临之诗可知,其形制是高地植梅,梅花丛中建台。花时呼朋携酒,登台观赏,花气烘托,极其风流。南宋范成大《骖鸾录》记载向子临江(今江西樟树临江镇)芗林别墅“梅台最有思致。丛植大梅中为小台,四面有涩道,梅皆交枝覆之,盖自梅洞中蹑级而登,则又下临花顶,尽赏梅之致矣”。四周梅枝交覆如洞,梅台高敞其中,沿径登台,颇芳香氤氲,豁然开朗之致。

3梅阁

阁与楼同类,都是两层以上建筑。徐一夔《梅阁记》:“作层屋出梅花上,每冬深梅花骤发,俯槛盻睐,玉雪灿烂,芬芳袭人。”徐一夔《始丰稿》卷一○。正是登阁俯赏梅花之独特情趣。梅阁始见于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红梅阁:吴感字应之,以文章知名。天圣二年省试为第一,又中天圣九年书判拔萃科,仕至殿中丞。居(苏州)小市桥,有侍姬曰红梅,因以名其阁。尝作《折红梅》词曰:‘喜轻澌初泮,微和渐入,芳郊时节。春消息,夜来陡觉,红梅数枝争发。’”可见阁外植有红梅。红梅为梅中艳品,阁者较之亭、台也偏富态,两者配合相得益彰,因而梅阁称红梅者颇多。如南宋常州荐福寺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历代诗话续编》上册第175页。、临安(今浙江杭州)府治周淙《乾道临安志》卷二。、温州府治李贤等《明一统志》卷四八。均有红梅阁。

4梅园

同类推荐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词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 闭幕式上的讲话孝道文化面面观——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等。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相见,不如怀念(全本)

    相见,不如怀念(全本)

    曾经的情感不再,遥远到无从追忆。如今的情感早步入正轨,大石坠顶都起不了浪。当有一天一个曾经熟悉的陌生人从茫茫人海中蓦然出现,情感的天平失衡了……继“七年之痒”之后,高克芳又提炼出“旧情复萌”的情感范式。都说“新鲜旧情人”,我们如此念旧是否只是因为曾经失去?内外煎熬,左右为难,每个人都在做出自己的选择。《相见,不如怀念》近日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改名《亲人爱人》出版上市,请喜欢的朋友们关注。
  • 逆天狂妃:草包三小姐

    逆天狂妃:草包三小姐

    【简介无能,正文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哒】她是异世特工,也是心软如斯的天字第一号大笨蛋——!!一朝穿越,沦落成又胖又疯的太师家三小姐不说。魔兽、异能…样样都冲着她来!唾弃、鄙夷…没有任何人看得起她!除了……“太子爷,在你心里,我特么的到底算什么?!”某女抓狂,一脸狰狞。淡然而笑,复杂的面具,遮挡住他所有倾世容颜,“你,不就是个丑胖子么?”。某女一哽,差点当场被气岔了气…所有人都嫌弃她,所有人都看扁了她,唯独那个叫融融的家伙,从来都陪在她的身边。哪怕…太子大婚,隆重浪漫,新娘明明就是别人!那货却依然对她纠缠不休!!!!
  • 汤姆·索亚历险记(青少版名著)

    汤姆·索亚历险记(青少版名著)

    一个最顽皮男孩惊险百出的成长历险记。本书是一部懵懵少年的成长之歌,海阔天空的梦想的惊险、跌宕的故事情节间闪烁着光芒。正义的伸张、情感的力量,深深打动着孩子们的心。三个顽皮的男孩鼓足勇气划着木筏离开家,到孤岛去露营。流尚不息的河水刻录着男孩们的成长足迹。男孩们飞扬的勇气与雄心,与他们曲折惊险的寻宝历险,共同构成了这部默、紧张、扣人心弦的小说。
  • 重生之金融女王

    重生之金融女王

    懦弱自卑的温蓉,因了丈夫的‘宠溺’,父亲在经济上走出低谷,而渐渐恢复自信。然,当一切伪善的面具撕开。当丈夫理智气壮的吼出:“你爸爸在外面有野女人,全世界都知道了,就你这个白痴不知道呢!老子跟他厂子整点钱怎么啦!总比他给野女人强吧!老子这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和孩子?”时,当她忍受不了他渐露的狰狞面容提出离婚时,他狠狠掐在尚在襁褓中儿子细嫩脖颈间时,心灰意冷之下,她选择了暂时的逃离。一本财商教育书籍的出现,改变了她的惯有思维。为带出那个可怜的孩子,为给母亲一个幸福的未来。几年间,她努力拼搏奋斗,却依旧是穷困潦倒,正当一切都在向着预期前进时,却被突然查出的癌症,轻易毁去。上天待她终是不薄的,再睁眼,她却回到了充满希望的十岁。既然,让我重生,那么……【片段一】“什么都靠不住,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把握命运。现在弱,不代表永远弱。不怕你没有一身强者的本领,担怕你失了一颗强者的心。”女子身上,仿若注入世间最为强大的力量,披靡天下,让人有种世界兼匍匐于其脚下的错觉。那坚毅的眼神,弱小的身体,无不扣人心弦。“咱家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人脉没人脉,有强者的心有个P的用”稚龄的妹妹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况,对姐姐莫名的自信不以为然。“钱不是万能,只有学会赚钱的本事,运转金钱的能力,才是立世之本。而当你一个人,就可以轻易制造或者挽救一场金融灾难时,当你有足够颠覆世间的能力时,一切便都不再是问题。你就是金融界的王,也将是这世间的王。”——金融女王。温蓉语当她站在巅峰时,幼时的话语,却成为了青年一代的座右铭。【片段二】:“我管你去哪?睡野地那也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只是你的姑姑,你父亲的妹妹,不是你亲妈,你想离婚还是想干嘛,都先滚出我家再说”(前世,姑姑在她绝境中,深夜投标时,绝情的话语,依然历历在目。今生,情况却截然相反呢!“我亲爱的姑姑,不好意思,您只是我父亲的妹妹,不是我亲妈,您是病也好,死也罢,请离我家远点,不要把我家那漂亮的地板弄脏,您……赔不起的。”“你这个吸血鬼,狼心狗肺的东西,亏你小时候吃不起白面馒头,我半袋半袋的偷偷给你送呢!”“来人……给我姑姑送一车白面,以谢她……昔日赠面之恩。”恩者,滴水以涌泉报。仇者,鞭尸,千百倍以报之。——金融女王。温蓉语【片段三】:“姐姐,有人欺负我。”“走,揍他丫的。”
  • 正能量

    正能量

    坚持正向能量,人生无所畏惧!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在此书中,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是一本世界级心理励志书,也是《怪诞心理学》作者的转型之作。这将是继“不抱怨”之后,引发全国团购热潮的励志读本!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并结合多项实例,教会我们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汉末浮生记

    汉末浮生记

    因为一个机器人和一次事故,郁郁不得志的颜鹰奇异地回到了古代,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但背叛、责难、攻击,重重阴影围绕在他的身边,他被迫为生活而努力,为生存而战斗。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冲破了重重迷障,在昏乱的汉末,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