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300000017

第17章 文字的改革(2)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是为我们编纂《汉语大字典》所作的准备工作。我们要求了解汉字的字原和语原,是编汉语字典的首要工作;这个工作必须从整理古文字字形入手。这部字表的甲、金文字的取材,主要参考《甲骨文编》和《金文编》,我们保留其中所有不同的典型形体,其与典型形体相同的,则删节之,以清眉目。《金文编》未录的新出土铜器,周原出土的西周甲骨文,以及战国简书帛书、侯马盟书,我们也分别加以采录。对前书有不同的解释,则加以改正。此外,战国时代的印玺文字、货币文字及陶文,其形、音、义及出土情况,我们弄不清楚的,则概不采用。《甲骨文编》、《金文编》的附录及正编中音义不详的字也未采用。这个表是古文字发展到现在的一个总结。由于编辑时间仓卒,还有很多遗漏或错误。这个字形表只是为《汉语大字典》的编写服务,不是研究全部古文字的书。以后我们准备对字形表中的字加以系统的考释,另外还想把一些不能认识的字,根据偏旁分类排在一起,作为附录。这样就可以在大字典以外另成一部专书。这个字形表中,有些不当的地方,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一九八零年八月怎样考释古文字

怎样考释古文字

中国的古代文字,从殷商甲骨文开始,以后有两周金文、战国简帛书、秦汉石刻及简帛文字等。东汉许慎开始对中国古文字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考释。他用偏旁分析法找出古人造字的规律。但他根据的形体是辗转传抄来的,不是原始的形体。由于他根据错误的形体进行解释,因此有许多望文生义的地方。这不能怪他,他没有见过甲骨文,没有看见过很多的“山川所得鼎彝”的古文,条件当然不够。自从清季甲骨文发现,同时彝器出土日益增多,研究古文字已经比过去的条件好。所以我们对于许慎的解释能够补充和纠正。

中国文字属于象形文字,只要有形可像的事和物,都可以用简笔勾勒,画成其物,这就是最原始的象形字。过去考释古代文字的人,总认为古人造字应当按照六书条例,有一定的方法,有一定的意义,这完全是不对的。六书是文字大备以后人们归纳出的条例,造字之初是没有的。甲骨文有许多一字多形的问题,可见造字之初各造各的形,各会各的意,每个字的创造和行用都有自己的历史。甲骨文有四五千个形体,至今不过认识一千多个,其中可能还有一些不适于行用的死字在内。能够行用的文字,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约定俗成”,得到大家的公认。象形文字,只要画成其物,视而可识就行。画成其物,要怎样去认识其形,要怎样去读音,要怎样去理解意义,都在于读者从各方面加以体会。例如狗在旧石器时代已为人类所驯畜,反映在文字中就有犬、狗两个象形字。犬字作、,屡见于甲骨文及金文中。这两个字都像犬的头耳足尾之形,表示在地上行走的侧视状态。中国文字受竹简的制约,不得不由第一形的横写变为第二形的直书。西方文字横行,中国文字直书,其原因在此。

狗,甲骨文作、,金文作(大保)、(盂鼎),从苟之敬作(师厘)、(余义钟)。甲骨文及早期金文,只以两笔勾勒狗的两耳上耸,前后肢踞地有所伺察之形。甲骨文用为地名,读狗读敬,还不能肯定,金文则已分化为敬的专用字。狗为人守夜,又随猎人追捕猛兽,经常要作儆戒或警惕的准备,有时还要发生惊恐,敬就是从这些意义引申出来的。原始的狗字用笔太简,师厘增口攴两个偏旁。口像狗颈上所系铃形,攴像持杖牧畜之形,从口从攴就说明狗是家畜。在文字行用中,犬作为狗的专名,敬就可以分化为恭敬之敬而不至于与犬相混淆了。作为狗的原始象形字,其形音义在文字中,就保存在狗的形声字中。狗,隶书作,楷书作狗。犬、苟、句、敬都是见系(喉音)的双声字,犬、狗的读音都是其叫号的吠声。犬、句、苟古韵幽部,敬耕部,狗、敬虽同像狗形,但语源在殷、周之际,就早已不同了。

犬、狗仅是两个象形字,我们如果孤立地看问题,尤其是敬字的形义复杂,又怎能探寻其字源如语源呢?

文字产生以后,要继承下去。每个字要继续使用,就得约定俗成,得到使用者的公认,才能世代传下去。从前讲《说文解字》的人,只讲已陈旧的六书条例,而从不在条例以外去探寻,所以很多字讲不通。古人造字决不是孤立的一个一个地造,也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闭门创造。字与字之间有相互的联系,每个字的形音义都有它自己的发展历史。因此考释古文字,一个字讲清楚了,还要联系一系列相关的字,考察其相互关系。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根据考古资料、民俗学、社会学及历史记载的原始民族的情况和现在一些文化落后的民族的生活情况来探索古代文字发生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根据这些东西,探索每个字的字源和语源。这样考释古文字才有根据,也才比较正确,而不是凭空悬想、望文生义。

例如古代黄河流域普遍营穴居或半穴居生活,周人居时还是“陶复陶穴”而居,复是半穴居,穴是窑洞。

穴,甲骨文作,像以土覆盖梁木之上。

复,甲骨文作 ,像半穴居前后有两道出入之形。从,像足趾从门道外出之形。偏旁从复之字,如覆,如复,如,就有覆盖、重复、杂诸义。

生活在半穴居时代的人,他们还要从各方面描绘这一种生活。

例如:良字,甲骨文作 、、,就是描绘半穴居两道出入的走廊。半穴居有两道出入,空气流通,生活条件改善了,故良有良好,明朗诸义。

丘字,甲骨文作,篆文作,像半穴居地上有两个门洞出入之形。丘与复同是半穴居,前者只描绘其地上之形,后者只描绘地下之形,我们只了解其一面,要探寻文字全面的字源和语源还是不够的。

京字,甲骨文、金文俱作。《说文》:“京,人所为绝高丘也。”丘与京同是穴居,丘像半穴居,京则像深穴居。像地上有小屋顶为穴居出入通风之处。其下形,则像深穴居下面有木柱撑持之形。《后汉书·东夷·挹娄传》说挹娄“土地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京就是像周人居时所居的深洞。周人迁居周原以后,虽有宫室宗庙的地上建筑,而人民还称他们所居的地方为京。《大雅·大明》歌颂大任(王季之妇)“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周人初居周原时,还是周京并称的。

字,甲骨文、金文并作,上像穴居的小屋顶,下像地下火塘所在的地方。一家人饮食睡眠皆在其中。今边疆少数民族还保存这样风俗。在楷书中则分化为烹,亨、享三个字。人们只要看到这个小屋顶上炊烟上升,就意识着这家人正在烹调食物饱餐盛馔之时,故有烹、亨、享诸义。吴大《字说》说像宗庙之形,宗庙用牺牲祭祖,就是请先祖吃这些牺牲,只有这一点还合于享食之义,但与烹、亨(适口)的意义不合,故吴说实难凭信。篆文孰作,合、羊、 三字以会双手持羊熟食之义,可见只能是像穴居时的火塘而不是宗庙,吴大之说显然是错误的。

穴居时代没有木梯,人只能从土阶上下。在穴居外挖一个窖穴储藏食物,其大小约在一米宽、二至三米深。在一米宽的两边,用小刀挖成上下对称的脚窝、其形如,人就踏在这仅有一米宽的脚窝上下。《说文》还存在一个部,就是这种窖穴中脚窝的象形字。后来有了独木梯,其形如 ,还是仿脚窝形制成的。金文中偏旁从折诸字,如(克鼎)、(毛公鼎)、(师望鼎)、(克鼎)、(叔家父鼎)、(番生)、(毛公鼎),从斤,像以斤断独木梯形,《说文》以为断草,明显是错误的。金文中偏旁 作 、,楷书作阜,都是像独木梯形。《说文》偏旁从阜之字,多与从土旁之字通用。如、坑,这都应是脚窝形升降普遍存在时所造的形声字。独木梯盛行以后,《说文》中偏旁从阜之字,如陟、降,就明显地像其从独木梯上下陟降之形。其他从阜之字,如、坠、阽、陨等字都有升降陨坠阽危不安的意义。我们用这一系例的字解释一个阜字,就比较全面了。

甲骨文是中国原始的古文字,造字之初,人非一人,各绘各的形,各会各的意,因而普遍产生了一字多形的现象。象形字还比较易于识别,如牛羊鹿马,不管有多少异形,但总有他各自的特征。角内弯者为牛,角外曲者为羊,角有支者为鹿,修尾而长面者即知其为马。可是许多指事会意字,却不容易识别。我们应联系许多相关的字,和这些字的辞例进行综合研究。如言、舌、告、音诸字,都为同义的异形字。在甲骨文中,言作,舌作,告作 或 。在金文中音作。此四字小篆作、、、,字形都像张口伸舌之形。舌在口中不能静止不动,言、告、音三字之上部,即舌在口中运动之形。何以知道这是舌的运动之形呢?甲骨文中有一个字,像人在酒尊上张口伸舌饮酒之形,即饮字的原始象形字。将其上部倒转,即为字。言、告、舌三字在甲骨文的辞例中,都可以训为告。例:

贞 疾于祖乙(京1650)

贞王有 祖丁正(乙4708)

贞王 父乙(合148)

在金文中言、告亦通用。如:

卫以邦君厉 于井白……(五祀卫鼎)

用 王出入使人(伯矩鼎)

《说文》谓告“牛触人角著横木所以告人也”。《说文》言字“直言曰言,从口从声”,这是望文生义。告不是从牛;言也不是从,音字为后起字,盖从言孳乳而来。把这些相关的字联系起来,并考察其辞例,就可以知道他们是同一个字的异体字。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知道文字既不是出于某一个人所创作的,也不是某一时期所完成的,它还要继续补充,以便于人民识别得更清楚。我们除就字形辞例进行探索外,还要按其完成时代的先后次第指出其堆积的层次,求出其本义,再从本义探寻其字源和语源,这样考释古文字就更有规律可循了。甲骨文目前分为五期,哪些字发生在前,哪些字发生在后,我们对于文字的堆积层次已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例如:灾字,甲骨文第一期字形为或,说明穴居时代,水能为灾。到了四、五期,字形变为或、,甲骨文时代只有水能为灾。当时人民穴居生活简单。有了地上建筑之后,火灾就要超过水灾。所以从火的灾字,必然在、、、等字之后。变成是由象形到形声。由象形到形声、会意,也可以说明文字发展的层次。

又如祀,是殷人祭祖的礼制。此字在甲骨文中有许多不同的形体。如 、、、、、、、、,殷代金文中有。字形虽有繁简之不同,但实际都是一个字的异形。常正光同志《甲骨文的一字多形问题》(见《四川大学学报丛刊·古文字研究论文集》1982年版)对这个字的形体异同说得极为详尽,这里只能简略地谈谈其先后堆积的层次。殷人祭祖,一人为尸,一人主祭。最初充当尸的都是小儿,即所谓“孙为王父尸。”按何休《公羊传》宣八年注:“祭义有尸者,节神也。礼,天子以卿为尸,诸侯以大夫为尸,卿大夫以孙为尸。”根据祀字发展的次第,即此字堆集的层次,以小子为尸,应当是最原始形式。古代贵族专政,卿大夫也是君主(即主祭者)血缘最近的宗支。这是后来的变化,巳与孙为王父尸的意义不合。总之“子”是代表作尸的小子,在甲骨文中,子丑寅卯之“子”作、、、,而辰巳午未之巳作、、、、。此二字在甲骨文中都是描绘小儿之形,当为一字,后来才分化为子、巳两个不同的字。当祭祀祖先时,有主祭的大人,和代表尸的小子,一般只要标明祭祀的一方,即可以表示祭祀的意义。祀从示,巳声,这就成为祀的形声字而固定下来,成为大家公认的祀字。另一方面主祭者是大人,,像双手上举主持祭祀之形;加示为,也就成为祀的异体字。《说文》祀或从作,说明这两个字不论从尸或从主祭的大人看都是表示古代祭祖之事,所以也成为大家公认的祀字,即祀的异体字。如果把祭祀的双方同时表示出来,即成为形。此字又从,像尸所凭依的几形。从这些许多不同的形体,我们可以了解文字发展的更多层次。

我们研究古文字学,就要走这一条科学的道路,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古文字。

中国象形文字出于占卜的巫师。他们原是古代的知识分子,甲骨文就是他们创造的。如卜,就是占卜时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所出现的裂纹的形状。其音,读如卜声,则是像其裂纹的爆破之声。又如(用)字,从卜从,像在牛肩胛骨上占卜之形,即像牛肩胛骨的形状。在牛肩胛骨上占卜,巫师即可用以决定吉凶。又如骨字,甲骨文作,篆文作、,像肩胛骨形,牛肩胛骨其形甚长,有长一尺至二尺左右(见小屯南地出土骨版),故甲骨文画骨版作虚线斜线以示其长度。卜、用、骨三字只有在巫师集团中行用,在“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条件下约定俗成,才能流传久远。甲骨文有关占卜的字,还有占、,兆,诸字。占卜必从正反两方面发问,才成为一兆,其形如,形讹为,即兆之形声字。这些字都可以作为他们创造甲骨文的内证。

甲骨文用简笔刻画复杂的事物,没有熟练的技巧是画不好的,后人临摹必须增加偏旁以定其形。如下增加肉(月)旁作,而后骨之意义才不至于为人误会。象形字在甲骨文中虽以简笔勾勒,有时还是维妙维肖。如,甲骨文作,像雨下有三个倾斜的大雨点形。后人临摹不好,只能以形近的口形改写为、之本义只能是大雨点。其时或值久旱,巫师祈雨,得此甘霖,故得引申为灵为善。甲骨文描绘事物之形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如 ,像用纺轮纺线,线绕在纺轮作圆转之形,故从专之字皆有转动之义。又如,甲骨文作,像日照人影作倾斜形。或作仄。《说文》:“仄,侧倾也。”籀文作,即之省形,从厂只是会其倾侧之意。又如员,金文作。楷书员所从之贝,乃鼎形之误。鼎贝二字在金文中已多混淆。员所从之口,乃像鼎口之圆。现代考古学绘器物图形,即用此法。又如像画大圆的圆规,从 即表示圆规直径可以上下移动之形,于即之省,于画大圆,故从于之字如迂,纡,就有迂远纡回之义。过去我们讲文字学只孤立地探寻文字之本义,现在我们还要从其偏旁相从诸字探寻其字源和语源。如前文所引之敬,从,只像狗蹲踞伺察之形。我们必须从其偏旁相从诸字以探寻其得义之故,则其字源语源的范围就广阔得多了。

象形文字必然有形可像。有关意识形态的文字,都是从实物引申而来。如大小二字,大只像大人之形,小只像小子之形。《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这是秦汉以后贵族没落了,人民地位提高了,才有这样的意识形态。又如公私二字,韩非子说:“自环为私,背私为公”,这完全是望文生义的附会之谈。公像瓮(甕)形,在古代大家经常要围在甕旁取酒共饮,故公得引申为公私之公。私是农具,从,像耒耜之耜形,是农夫用以耕作、作为自己私有的工具,故私得引申为公私之私。像这些字,我们就必须深入到古代社会中去,了解其风俗习惯才能了解其字源和语源。

同类推荐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节庆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如阴阳五行与历法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阴阳”和“五行”是影响深远,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热门推荐
  • 杨妃传

    杨妃传

    初入深宫杨瑜惟求安稳度日,她步步小心,却换来了步步惊心。她只想低调的活下去,但是家人却惨遭横死。后宫心计美人如蛇蝎,她绝不认命,俗话说:女人不狠地位不稳。看低调宫妃如何翻身逆袭,权势在手,宫斗虐渣渣,成就一代传奇。唐懿宗李漼之妃杨氏,原封楚国夫人,死后追赠贵妃。正史未见记载,却有着极其哀怨忧伤的墓志铭;这是怎样的女子,不见于正史,却让皇帝念念不忘?末唐的大明宫中,又上演着怎样的传奇?风谲云诡的后宫,一幅浩大的宫谋权计正在缓缓拉开,诡秘莫测!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醉狂

    醉狂

    音开新文了亲们,记得看哦,喜欢的就收啦,支持一下某音!!《得意风流》女主依然强大。她豪迈自负,英雄少年,白衣漠然,奔驰在云天大陆上。长戟所指,尽血染看戎马百战,苍生叹马踏关中,烽烟燃三尺青锋,无声断倾家国,角声寒风起云涌,尘烟散轩辕寻梦二十一世纪的一个修真者,一次历险当中死于巫魔之手而魂穿。一朝穿越,一缕幽魂依附在战场上的一具死尸上。再次睁眼,一切都变了……继承着那人的记忆,与那人的恨,这才知道他居然是“她”而且还是当前四大强国轩辕皇朝唯一的一位王爷。处处杀机,自己的国家容不下他,敌国恨他,二十万大军要靠他来养活。偶遇杀手更是家常便饭。终有一日她烦,她恼了……如果非要得这天下才可以安静,那她便得这天下又如何。马蹄踏碎清秋夜,剑映萧索冷孤光。战火烧尽白骨乱,兵临城下傲沧桑。可是却又为何在那大殿之上,弃下皇位转身离去……叹红尘风雨路三千曲未终人已散遗世而独立无眠唯今世上只一情字难懂,宁愿醉个千年,莫懂情……那该多好……咽下喉中那醇香的液体…………谁可以告诉她……怎么样才可以大醉一场……喜欢就收藏,看着还行就投票,欢迎留言。音在此真心的谢谢各位亲们……《战皇》音开新文了亲们,记得看哦,喜欢的就收啦,支持一下某音!!音的完结作品《凤戏红尘》《醉狂》:音好友的文文哦,决对的值得一看:《妃天大盗》无计春留住《弃妃当自强》春棠大人◇◆栖凤阁出品◆◇《醉狂》风恋音:《寐上总裁父》西座:《残帝傲妃》道貌岸然:《调教夫君》上官玥儿:《奉子休夫Ⅰ》回眸醉倾城:《邪妄总裁圈儿媳》失落的喧嚣:【栖凤阁】http://m.pgsk.com/g/qi1西座、风恋音、上官玥儿、道貌岸然、失落的喧嚣、回眸醉倾城在“女儿国”的联合圈子,欢迎大家的加入潇湘会员都可直接用会员号登陆“女儿国”,加入圈子
  • 冷少缠欢

    冷少缠欢

    “我不会救他。”她的眼泪是致命的武器,会让他失去理智,会让他心软,可是此刻,他要自己硬下心肠来,伸手无情地推开了她,她跌坐在地上。若恩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呜咽哭泣,眼泪簌簌落下,肩膀抖动,小小的身体痛苦地蜷缩在那里,好似被人丢弃了的洋娃娃。若恩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明天没有人出面去救磊子,那么磊子就要被枪决,他是冤枉的啊,他是冤枉的,她不敢想象磊子被鲜血染红头颅的那一刻,不敢想象他失……
  • 早这么想就对了

    早这么想就对了

    思维能力在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也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都将使你离成功更近一步。《早这么想就对了》精选365个经典的思维游戏,让读者和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一起思考,逐步形成有条理、有创新、有辨别能力的黄金思维体系,从而提高读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轻松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 中国冠军企业的长尾战略

    中国冠军企业的长尾战略

    世界上一位CEO、经理人、企业家、营销总监,以及每一个市场营销人员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每一位公司董事、顾问、投资人、新闻记者、商学院学生,每一个对世界最成功企业的出众物质有兴趣的人,也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我们如此斗胆声明,并非因为我们写了这本书,而是因为书中提到了长尾理论确有很多可供借鉴之处,我们做了长期研究,写出这本书,就我们所知,国内还没有人这样做过。你能从本书里得到很多东西:希望这几十个特定的事例,能够激励你在自己的组织里立即采取行动;希望这些观念和架构深植在你心底,协助指引你思考;希望你得到可以传给别人的智慧之珠。
  • 好心太好前程:心态改变命运,看法决定活法

    好心太好前程:心态改变命运,看法决定活法

    大多数人失败并非由于才智平庸,也不是因为时运不济,而是由于在事业长跑中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使得自己最终无法触摸到成功的终点线。与其说他们是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失利,不如说他们输给了自己不成熟的心态。本书将现代心理学、成功学的相关理论熔于一炉,通过生动实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帮你塑造自己的成功者心态,帮你克服人性的弱点,扼住命运的咽喉,到达成功的彼岸。
  • 孔织

    孔织

    佛曰:“一切世间微妙善语都是佛法。”孔织笑道:“仁山智水,佛法无边,怎能四大皆空?”九世信徒,净心蒙尘,佛祖慈悲生垂怜,鬼使取巧少借问。异世难安,冷眼豪门,世间处处显妄事,谁看假来谁看真。女尊世界的故事,有风有雨,更多是一种人生感悟!
  • 苦夏

    苦夏

    丫豆儿由年迈的爷爷照料,她对爹娘的思念只能寄托于一根电话线;她被全叔性骚扰,她听人议论爹娘在城里干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些给她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