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200000043

第43章 清(10)

《杜诗阐》也有注释。它注释的最大特点,只注自己认为是注家该注而没有注的地方。不像一般的杜诗注释著作,求详备,太繁琐,它的注释非常简明。《伤春五首》其四(卷一六):“《平准书》:‘上北出萧关。’”以注“萧关迷北上”的语典,甚确。《山寺》(卷八)注:“按《天水图经》,东柯谷南麦积山有瑞应寺,阁道萦旋,上下千余尺,故诗云‘山园细路高’。上下水纵横可涉,故诗云‘乱水通人过’。又《玉堂闲话》云:麦积山梯空架险而上,其间千房万室,悬空蹑虚,故诗曰:‘悬崖置屋牢,高槛可以眺。’故诗曰:‘百里见纤毫。’”引《天水图经》和《玉堂闲话》认为诗所写的“山寺”即麦积山瑞应寺,虽不能必,但可备一说。有考证,也有新意。不仅对阅读《山寺》有好处,也为杜甫在天水的行踪提供了新线索。《杜诗阐》对事典语典、名物制度注释较少,而注释最多的是与诗内容相关的政治时事、社会背景材料。不少注和诗意的阐释融为一体。《所思》(卷八)注“郑老身仍窜”云:“郑窜已久,曰仍窜者,乾元元年六月,敕两京陷贼官,三司推问未毕者,毕释之,贬降者续处分。公冀郑得邀恩典归,竟不可得。故曰仍窜。”注出朝廷敕的内容,对于我们了解诗写作的背景,理解诗的内容,非常有益。《巴山》(卷一六)注云:“代宗十月丙子出奔,丁丑车驾至华州,幸鱼朝恩营。辛巳方至陕,时吐蕃焚劫长安,欲掠城中士女,整众归国,又还至凤翔,逼城请战,是‘还奔突’。车驾逗留,尚未发陕,是‘恐未回’。初,上出幸,官吏藏匿,至华容,奔散无复供职,故曰‘群臣安在’。”材料与诗对应,可以把诗理解得更为透彻。《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卷一三)云:“蜀自上皇还京后,分剑南为两节度,百姓疲于调遣。西山三城,又列戍焉。蜀民藉为兵者,无宁岁矣。上元三年,段子璋反,将士大掠为害。蜀民既苦寇,又苦兵。为吏者,李若幽、崔光远拊循乖方。读公《枯棕》等诗,曰:‘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蜀民长番不已,差科不息,安得营农醵钱作社。严武镇蜀西川兼摄,蜀民始稍苏息。公是年《说旱》云:‘中丞下车,军郡之政,罢敝之俗,已下手开济矣。凡百冗长者,又已革削矣。’合之此诗,严吏治精能,蜀民休息,大略可见。又本传载公住浣花里,好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此诗既曰‘邀我尝春酒’,再曰‘遗拾能住否?’又曰‘盆中为吾取’,‘欲起时被肘’,狎荡之趣,大是可想。”所注的关于严武的材料,关于杜甫在成都与野老狎荡的材料,对于阅读全诗、理解诗的主题,都非常重要。作者注释不单纯罗列材料,而是边列举材料边阐释,充分发挥了材料对诗的解说作用。这也是《杜诗阐》与一般杜诗著作的注的重要区别。

《杜诗阐》是一部体例有创造的杜诗研究著作。它克服历来穿凿的弊病,对杜诗作了基本忠实原文的阐释,又用以史证诗和以杜证杜的方法,对杜诗作了深入的研究,笃实厚重。其间虽也有一些穿凿,而正确的创见不少。鲁超云:“卢文子潜心杜学二十余年,所著《杜阐》一书,穿穴钩擿,直取古人精意于千百载之上,举前此诸家巵词曲说,牵合附会之陋,一扫而空之。事类意义,两者兼尽,可谓至当而无遗议者矣。”(《杜诗阐序》)虽然赞美太过火,可也不是瞎吹捧。《杜诗阐》确实是一部“事类意义”兼善的杜甫学著作。

七张溍

张溍(1621—1678),字上若,直隶磁州(今河北磁县)人。顺治九年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淡于做官,以母病乞归故里。家居二十余年,静坐书斋,著述自乐。《左传》、《庄子》、《离骚》、《史记》、《汉书》、《后汉书》皆批注数次。特别喜欢研究杜甫,有《杜诗注解》二十卷。又有文集《读书堂集》十卷。

《杜诗注解》倾注了张溍的半生心血,历时二十四年方才完成。“自言于是书起于己丑,迄于癸丑,阅二十四寒暑,五易稿而成,盖用心之勤如此。”(宋荦《杜诗注解序》)它是清代一部重要的杜甫学著作。

《杜诗注解》有以下特点:

(一)从读者的角度来作《杜诗注解》。杜诗自来就号为难读,尤其难注。一些学者就是有感于杜诗太难读而注杜的。研究张溍的笔记(张榕《先大夫批注杜集卷末遗笔》,《杜诗注解》),知道张溍作杜诗注解的过程,也是他自己真正读懂杜甫集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张溍作杜甫集的注解,自然与一般为杜甫集作注解的注释者有所不同。一般为杜甫作注的人,是站在学者的角度来考虑哪些该注解和怎样注解,学术上才最完善。而张溍则是根据自己的体验,从读者的角度来考虑哪些该注解和怎样注解,读者才能完全读懂,收获才最大。注释的角度和理念不同,《杜诗注解》的体例和内容自然也与很多杜甫学著作不同。

(二)著作形式是读书札记。如前所述,张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来作杜甫研究的,而其著作《杜诗注解》实际上是他多次阅读杜甫著作和杜甫研究著作的读书笔记。其自记云:“今夏以长洲许君自昌校刻千家注披阅一过,心目爽然,似有所得。”“合修远五七律注,孝辕注及文庄旧注,参以己意,酌裁楮上,解悟较多。”“照钱牧斋又阅杜一匝,疑者解十之九,不特知其用意佳处,即率笔晦笔具得其故。”“兼采朱长孺杜注,疑难尽豁。”(《杜诗注解》附《先大夫批注杜集卷末遗笔》)这种读书札记的性质,决定了《杜诗注解》有两大特点:其一,集注性质与心得体会相结合。一方面,张溍集录了大量前人的重要的注解,利用前人的成果,带有集注性质。另一方面,又有很多自己的思索,自己新的注解。因此,张溍的注解既不同于一般的集注,也不同于完全自己进行注解的著作。其二,体例颇为特殊。初看,《杜诗注解》整个体例混乱,并非按正规的注文所需的体例排列。细看,注解是按张溍读书顺序先后排列,再按所注作品应有的注解次序与体例大致排列的。看清了它的特点,对它的体例也就容易理解了。

(三)对杜甫之文全部进行了注与解。《杜诗注解》其名虽是“诗”注解,而实际注解却包括了诗与文两部分。古代杜甫集的注解著作汗牛充栋,但所注解皆集中在杜诗上,对杜甫文的注解,却付诸缺如。在整个杜甫学史中,将整个杜甫文集的诗与文全部作注和解的,只有张溍一人。单是这一点,就足以使张溍在杜甫学史上占有一个重要位置。在张溍之前,朱鹤龄为全部杜甫之文作了注,其功甚伟,可惜的是他未对杜甫之文作解,未作解说与评论。对杜甫之文作注又作解的责任,历史性地落在了张溍肩上。张溍关于杜甫之文的注解问世后,很快受到很大关注。仇兆鳌《杜诗详注》未对杜甫之文作注与解,而将张溍之注解载于书后,以成杜甫文集注解之完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张溍的杜甫之文注解的重要性与影响力。

(四)注解呈现周全而简明、平实而创新的学术风格。首先,张溍力求注解周全。凡是费解的地方,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都尽量进行注解,以便读者真正周全准确地理解杜甫的作品。杜甫的作品是非常难以注解的,有些注家会有意回避一些特别难注解的地方,而张溍则尽量注解所有应该注解之处,不放过任何应该注解的地方。其独到之处,是对很多作品文意看似非常明白、容易理解,实则真实文意与字面非常不同、甚至相反的地方进行了注解,使读者不致误入歧途。其次,注解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直接切入,不旁征广引,钩奇炫博。为了节省篇幅,很多时候甚至不注典故的原始出处,而只概括讲述典故的大意。解运用流行的批点方法,力求短小精悍,文约意丰,给读者以启发,不故弄玄虚,故作高雅。第三,注解多有新意。张溍学识广博,善于独立思考,其注解的角度又与一般的学者不大同,故其注解创获颇多。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一般注者不注,张溍则尽量注解。有些前人有注有解的地方,他则提出新的注与解。特别是在解得方面,发表了很多很好的个人见解,创新尤多。第四,注解平实。学术讲究有根有据,实事求是。张溍基本上是无征不信,无征少言。他的注解力求笃实可靠,避免华而不实。他的注解较少穿凿附会的东西。因此,张溍的注解形成了这种周全而简明、平实而创新的学术风格,这是一种良好的风格。

《杜诗注解》确实是清代初期一部颇具学术功力的有创新性的、有特色的杜甫学著作,在当时即受到很高的赞誉。宋荦评论说:“原注能疏瀹千家之蹖驳,弃瑕而存瑜。评点往往独标新隽,间亦欲助以近代诸名人,可谓稡诸家之长而擅其胜者。韩愈氏有言用功深者其名也远,则是书之传亡疑。”(《杜诗注解·序》)阎若壉说:“先生灵心慧眼,标新抉异,其措辞尤温润静好,读其书,每想见其为人。于旧注不苟同,亦不尽废,斑斑然错落于行间。”(《杜诗注解·序》)评价完全符合实际。而学术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杜诗注解》也有贬斥的评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多依傍旧文,尚未能别开生面”(《别集类·存目一》),近乎完全否定。这个评论是不公正的。推其贬斥的原因,除学术偏见外,恐怕是评论者并未细读此书,仅凭浮光掠影的印象,就妄下雌黄。因《杜诗注解》辑有前人的注,很容易得出“多依傍旧文”的结论。因其注解较简洁,较为平实,乍看显得平庸,就对它的创新视而不见,产生“尚未能别开生面”的论断。《四库全书》在学术界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贬斥之说自然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至今仍有学者追随其说。然而,决定学术著作生命的,是学术著作本身的质量,谬评虽能一时使好的学术著作受到伤害,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掩盖其光辉。自《杜诗注解》问世,就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不断产生重要的影响。仇兆鳌、杨伦、浦起龙皆推《杜诗注解》为杜甫学的重要著作。《杜诗详注》、《杜诗镜铨》皆大量采录张溍的注解,《杜诗详注》更是全文附录《杜诗注解》中文的部分,作为文的注解。清范辇云《岁寒堂读杜》二十卷,实际上是《杜诗注解》的删改本,即将其中集注部分删去,对张溍注解作一些改动(此说根据郑庆笃《杜集书目提要》)。清顾庆淳的《杜诗注解节抄》,则是《杜诗注解》的删节本。这些事实说明,《杜诗注解》在清代始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杜诗注解》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杜甫世系和生平研究,即《杜氏世系考》和《杜工部编年诗文谱目》。(二)杜甫诗注解。(三)杜甫文注解。现在我们就分别对这三部分的研究成就、研究方法与特色进行论述,以期从根本上扫除前人《杜诗注解》谬评的影响,让《杜诗注解》不断放出自己的光辉和热能。

现在先谈杜甫世系和生平研究。

《杜氏世系考》对自杜甫远祖杜预至杜甫父亲一系的父祖血统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对母亲一系及兄弟姊妹也进行了考证。考证精确、详细,用图表表示,非常清楚、直观,代表了当时杜甫世系研究的最高水平。其间有自己的发明。杜甫出生地,一般皆认为是河南巩县,而张溍则认为是长安杜陵。《杜氏世系考》云:“杜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至公时又居京兆之杜陵,岂依艺(曾祖)为巩令,故徙河南,闲为奉天令,故徙杜陵邪?然则公实生于杜陵。”(《杜诗注解》卷首)其说虽未详细列出证据,但不无值得重视的价值。

张溍对杜甫生平的研究,最重要的成果是《杜工部编年诗文谱目》。

研究杜甫的生平,要研究杜甫生活的时代,研究与杜甫有关的人和事,研究杜甫本人。杜甫的作品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材料。张溍对杜甫作品的研究全面深入,尤其是对杜甫文的研究更为独到,而杜甫文中有关自己生平的材料更具体,也多,这就使他对杜甫生平的研究较一般的杜甫学学者更为深入,成就也更为突出。明白地说,《杜工部编年诗文谱目》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杜甫年谱。作为年谱,《读杜工部编年诗文谱目》胜过它以前的绝大多数年谱,是一部质量很高的年谱。其优点有三:一、年谱列时代背景,背景材料具体、简明、扼要,背景与杜甫息息相关,有助于读者了解杜甫所生活的时代,进而解读杜甫。二、全面。现举两年系年为例。“丁酉,至德二载。……公年四十六。在贼中,间至东都。四月,公脱贼中,谒帝行在,拜左拾遗。会房琯罢相,上疏救琯。上怒,诏三司推问。宰相镐救之,获免。时公家在鄜州。八月,奉诏自凤翔还鄜州。十月,扈从还西。”“戊戌,乾元元年。……公年四十七。是年春在谏省。夏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作《试进士策》、《为郭使君进灭寇图状》。冬晚离官,以事之东都。”系事精确到月,一年的行迹非常清楚。而如“在贼中,间至东都”,“作《试进士策》、《为郭使君进灭寇图状》”,“冬晚离官,以事之东都”则是多出一般年谱的系事内容,为一般年谱所少见。文系年,也为一般年谱所少见。就年谱系年的准确和细致而言,张溍的年谱在很多方面超过古代一般的年谱。张溍对杜甫生平的研究水平,超过古代一般的杜甫学学者。

现在来谈诗的注和解。

张溍在诗的注释中有不少发明。首先是补注了一些应注而未注的名物与典故等。《重过何氏五首》(《杜诗注解》卷二,以后略去书名)其一:“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在阐释中,将“休沐地”一语加以注释:“以休沐而作野人居,正形将军忘势而耽幽。古诸侯朝于京师,有休沐地,以譬山林。”故杜诗的休沐地,即“古诸侯朝于京师,有休沐地”之休沐地。这样的注说明了“休沐地”的特殊内涵,对读者准确理解原文非常有益。《丽人行》(卷二)注“蹙金”:“蹙金:……如今之累丝金也。”用清代的用语来注,使读者明白“蹙金”的含义。《玉台观》(卷一○)“浩劫”,张溍注解云:“浩劫,大塔也。塔一级二级为一劫二劫。”称大塔为浩劫的并不多见,完全有补注的必要。其次,补注了一些语典。《严公仲夏枉驾草堂携酒馔得寒字》(卷八)“自识将军礼数宽”注:“《廉颇传》:不知将军宽至此也。”将“宽”字的语典注出,顿觉杜诗的语意丰富深厚了很多。《丽人行》(卷二)注“炙手可热”云:“唐时进士荣贵,长安市语:郑杨段薛,炙手可热。”炙手可热本是成语,张溍的注告诉我们它又是唐代的俗语,我们因此有理由相信杜诗的“炙手可热”就是用当时的俗语,使我们对杜诗俗的一面有更新的认识。第三,注出典故背后隐含的事实与意义。诗文用典故,实际上是一种隐喻,是用古人和旧事来写事实。既是一种隐喻,在一些情况下,是极难理解的,因为作者本身就没有明示。自然,要理解杜甫的一些典故所写的现实内容,更不容易。因而理解典故的真实含义需要深入研究,需要想象。否则,即使对典故烂熟于心,而对它所表现的实际内容却茫然不知。因而,在典故所表现的现实内容非常隐蔽的时候,注出典故所表现的现实内容,是相当必要的。《玉台观》(卷一○)“彩云萧史驻”,张溍注解云:“萧史句:观中或有公主遗迹。”“文字鲁恭留”,张溍注解云:“鲁恭王制宫室于壁中得古文经传,滕王必有诗文遗迹在焉。”“萧史”“鲁恭”并非僻典,张溍或不注,或简注,而重点注明诗写玉台观有公主遗迹和滕王诗文遗迹。不看张溍注,恐怕很多读者未必体会得出。而体会诗的现实含义非常重要,因为这两句诗重点在写玉台观与最高地方长官和唐王室的密切关系,从而展示玉台观的崇高社会地位。故张溍的注释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从韩信的幼年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在中国军事史上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极富传奇而又悲剧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常胜将军所具备的杰出军事才能和用兵艺术,并从中汲取他那种执著、勇敢、忠义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评价。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蚁皇

    重生蚁皇

    佛说:蝼蚁尚且偷生!在实力低微的时候确实如此!但是这只蝼蚁却要逆天!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霸气小厨娘:想吃就挠墙

    霸气小厨娘:想吃就挠墙

    只有有后台的厨师,获自由,重获自由身?,不过关者卖青楼。定要过五关,堂堂餐厅美女大老板,穿越成了卖身小厨娘?她偏不信这个邪,凭着她两世为人的厨艺,开酒楼,才能当上厨房总管,觅良侯一月一考核,斩六将,做通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时光曾经震颤过

    时光曾经震颤过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农女吉祥

    农女吉祥

    刘吉祥叉腰指天,怒目而视,老天你是要闹哪样啊!本来是个没钱、没工作、没男友的三没剩女也就算了,怎么一觉醒来就成了没异能、没空间、没权、没钱还没智商的五没倒霉女了?就算是个傻姑娘,我也要勤种田奔小康,吉祥挺起胸脯向前望,可是……吉祥挠挠头,嘿嘿一笑,我是农事小白……乌鸦嘎嘎嘎飞过,掉落一地鸟毛~~~~~~~~~~~~~~~~~新文《无忧田园》已经开更,欢迎小可爱们来看,欢迎养肥~新文冲榜中,票票神马的都投给新文吧~爱你们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