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200000028

第28章 明(4)

杨慎是明代最博学的学者,他对杜诗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在文献学方面的研究成绩卓著。

言道旁之池,虽曰旧水,人所共弃也,而不知一斛之深,蛟龙藏焉。摧折之桐,虽曰死树,人皆以为薪也,而不知百年之材,琴瑟中焉。用此以比苏徯。今虽与世相违,然有才无命,终有得遇之时。故又申告之曰:丈夫事业,盖棺始定。今君未老,而有隐遁之情,山谷之中,诚不可处。风雷得以震荡其心胸,从容展夫清眺,魑魅得以惶惑其志意。为此言者,正以勉其显拔而立身行道也欤。”(卷一〇)阐释较为准确地复述了诗的内容,又点明了诗的主旨,帮助读者准确深入地理解杜诗。

《杜少陵全集分类详注》解说杜诗,总的说来,可谓忠实、准确、优美。过栋《序》云:“其说深沉典雅,清融鬯达,意与境适,情随事惬,取材定格,一一本之于杜。”(《杜少陵全集分类详注》卷首)这个评价是基本符合实际的。

杜诗博大精深,完全准确地注释不容易。《杜少陵全集分类详注》的注和释都有一些错误,这是可以理解的。就宏观而言,它是明代研究杜甫的高水平的著作,也是一部影响很大的杜甫集注释之作。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释简明而符合杜诗本意。张缙彦说:“古今注杜诗者,有赵氏虞氏数十家,独邵氏二泉颇简实有据。”(《杜诗分类全集序》)张缙彦站在杜甫学历史的高度,对邵宝的著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个评价是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唯夫春意无私,而日光犹有偏照。

从学术发展的渊源上说,邵宝《杜少陵全集分类详注》的以杜解杜的阐释方法,是直接继承单复《读杜愚得》的阐释方法,并加以发展,而达到完善的境地。它既是一种文献阐释方法,也是杜诗研究的方法。其要点是准确把握杜诗的主旨,并加以表达。对杜诗全诗用古文翻译成白话式的方法,加以解说。它的最大优点是比较忠实于杜甫诗歌的原意,引导读者去领略杜诗的思想。在杜诗学穿凿附会风气弥漫的情况下,这种以杜解杜的方法,适逢逆水舟迟,显得尤为可贵。这种以杜解杜的方法,在明代成为杜甫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对后世的杜甫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杨慎对杜诗有关内容进行了考证。考证杜诗中的“罗些城”即南诏乐些城,明代作“摩些”。他说:“《唐书》:骠国之地‘南尽冥海(即今滇海),北通南诏罗些城,东北距阳苴咩城六千八百里。’乐些,即杜诗所谓‘和亲罗些城’是也。今作‘摩些’。其字虽异,地一也,音一也。”(《升庵诗话补遗·乐些城》)认为杜诗的《赠花卿》为赠当时蜀中猛将花敬定,讽刺他僭用天子礼乐。他说:“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花卿名敬定,丹稜人,蜀之勇将也。恃功骄恣,杜公此诗讥其僭用天子礼乐也,而含蓄不露,但见空灵霞石峻拔,有风人言之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之旨。公之绝句百余首,此为之冠。唐世乐府,多取当时名人之诗唱之,而音调名题各异。杜公此诗在乐府为《入破第二叠》。……杜子美七言绝近百,锦城妓女独唱其《赠花卿》一首,盖花卿在蜀颇僭,子美作此讽之。当时妓女独以此诗入歌,亦有见哉。”(《升庵诗话》卷八《子美赠花卿》,另《绝句衍义·杜子美赠花卿》与此条内容大致相同)杨慎此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注本皆引此说为《赠花卿》之解。杨慎以花敬定为花卿,可备一说。而详诗意,花卿应是歌妓。杨慎之说不能作为定论。

杨慎(1488—1559),字用修,新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师廷和子。正德六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世宗即位,起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帝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亦异。”帝怒,后贬云南永昌尉。长期生活在永昌。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杨慎幼警悟,投荒多暇,书无所不览。好学穷理,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著有《升庵集》八十一卷,《外集》一百卷,《遗集》二十六卷。杂著多种。《明史》卷一九二有传。

杨慎的杜甫研究著作,有杨慎刻《李杜诗选》的《杜少陵诗选》批点,(《杜少陵诗选》六卷,《四库全书总目》的总集类存目评此书说:“杜甫诗凡二百四十余首,前后无序跋,多载刘辰翁及慎评,其去取殊无别裁,盖闵氏以意抄录,(二)解说杜诗诗意的部分,取配李氏并行耳。”)其余关于杜甫的研究散见于他的诗话和其他著作中。

杨慎是明代著名的学者,也是重要的杜甫学家,在杜甫学上有很大的建树。闵映璧《杜少陵诗选》序说:“我朝杨太史用修阅上批骘之,才致所关,但经拈出,偶一寓目,辄欲搔首问天。是少陵之神得诗以传,诗之神复得用修以传。”(《杜少陵诗选》)对杨慎捧得太高,不能令人信服。但恐兵戈扰攘为可忧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人对杨慎杜诗学的推崇。

杨慎研究杜诗有自己的视角。他特别注重从“言志”的角度来研究杜诗。他认为杜甫是屈原似的伟大诗人,其诗是雅士骚人的诗。他说:“杨诚斋云:‘李太白之诗,列子之御风也。杜少陵之诗,灵均之乘桂舟驾玉车也。无待者,神于诗者欤?有待而未尝有待者,圣于诗者欤?宋则东坡似太白,山谷似少陵。’……余谓太白,仙翁侠客之语。少陵诗,雅士骚人之词。比之文,太白则《史记》,少陵则《汉书》也。”(《丹铅总录》卷一八《评李杜》)杜甫确实是封建社会最具有儒家风范的饱经忧患的诗人,他的作品正是写他的社会经历和思想,具有雅士骚人的韵致。杨慎的说法很有新见。

杨慎对杜诗也作了一些很好的校勘。他的校勘往往结合其他版本,结合诗的内容进行考证,方下断语,故非常精确。校“舍”应作“社”:“韦述《开元谱》云:‘倡优之人,取媚酒食,居于社南者,呼之为社南氏。居于社北者,呼之为社北氏。’杜子美诗‘社南社北皆春水’正用此事。后人不知,乃改‘社’作‘舍’。《君不见》阐释云:“公简旧友苏徯之作。”(《升庵集》卷六十八《社南社北》)校“短褐”应作“裋褐”:“杜少陵《冬日怀李白》诗:‘裋褐风霜入。’惟宋元本仍作‘裋’,今本皆作‘短褐’。裋音竖。二字见《列子》。”(《升庵集》卷五八《裋褐》)校“天”不作“天阅”:“杜工部《龙门奉先寺》诗‘天窥象纬逼’,或作‘天阅’,殊为牵强。张表臣《诗话》据旧本作‘天窥’,引《史记》作‘以管窥天’之语,其见卓矣。余又按《文选》潘岳《秋兴赋》‘窥天文之秘奥’注引陆贾《新语》‘楚王作干溪之台窥天文’。杜子美,精熟《文选》者也,纪其空灵山水之胜而作。言沄沄逆浪之中,其用‘天窥’字,正本此。况‘天文’即‘象纬’也,不但用其字,亦用其义矣。子美复生,必以余为知言。‘天窥’,窥天也。‘云卧’,卧云也,此倒字法也,言窥天则星河垂地,卧云则空翠湿衣,见山中之殊于人境也。”(《升庵集》卷五七《天窥象纬逼》)校“握节”应为“秃节”:“晁以道家有宋子京手书杜少陵诗一卷,‘握节汉臣归’乃是‘秃节’。‘新炊间黄粱’乃是‘闻黄粱’。以道跋云:‘前辈见书自多,不似晚生,但以印本为正也。’慎按《后汉书·张衡传》:‘苏武以秃节效贞。’杜公正用此语。后人不知,改‘秃’为‘握’。晁以道徒知宋子京之旧本,亦不知‘秃节’之字所出也,况今之浅学乎?”(《升庵集》卷五七《秃节》)校“山东”应为“东山”:“杜子美诗‘近来海内无长句,汝与东山李白好。’流俗本妄改作‘山东李白’。按乐史序《李白集》云:‘白客游天下,以声妓自随,效谢安石风流,自号东山,时人遂以东山李白称之。’子美诗句正因其自号而称之耳。流俗不知而妄改。近世作《大明一统志》遂以李白入山东人物类,而引杜诗为证,近于郢书燕说矣。噫,寡陋一至此哉!”(《升庵集》卷一○《东山李白》)这些校勘虽不一定作为杜诗文字定本的依据,但可作为重要的校勘异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杨慎认为杜甫在艺术上有绝大的开拓,把诗歌艺术推向了极致。他说:“诗歌至杜陵而畅,然诗之衰飒,实自杜陵始。经学至朱子而明,然经之拘晦,实自朱始。是非杜、朱之罪也。玩瓶中之牡丹,看担上之桃李,效之者之罪也。夫鸾辂生于椎轮,龙舟起于落叶,山则源于覆篑,江则源于滥觞。今也,譬则乞丐沾其剩馥残膏,犹之瞽史诵其坠言衍说,何惑乎!道之日芜,而文之日下也。”(《升庵集》卷六《答重庆太守刘嵩阳书》)所谓“畅”即可随心所欲地表现思想。艺术极为丰富,极为成熟,涉笔成趣,天地广阔。物极必反,最盛的时候也是衰微的开始。说古诗从杜甫开始走下坡路,形成美好的意境。其代表性的解说,也是事实。

杨慎注意对杜甫创作道路和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创作需要多读书,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主要的经验之谈。他说:“杜子美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子美自言其所得也。读书虽不为作诗设,然胸中有万卷,则笔下自无一点尘矣。今日士夫,争学杜诗,不知读书果曾破万卷乎?如其未也,不过拾《离骚》之香草,丐杜陵之残膏而已。又尝记宋宣政间,文人称翟汝文、叶梦得、汪藻、孙觌四人。孙尝自评曰:‘吾之视浮溪,浮溪之视石林,各少十年书,石林视翟忠惠亦然。’识者以为确论。今之学文者,果有十年书乎?不过抄《玉篇》之难字,效红勒之轧辞而已。乃反峻其门墙,高自标榜,必欲晚古人而薄前辈,何异‘蚍蜉撼大树’乎?”(《丹铅总录》卷一九《读书万卷》)深刻阐发杜甫重视读书对创作有重要作用的思想。因思向日遗恨,耻为达人所嗤诮,而回舟卜居,诚亦延赏山川佳处,岂不领略其要妙哉!”(卷一)阐释非常准确、生动、明白,完全传达了杜诗的意蕴,传达了杜诗的神韵。

杨慎认为杜甫诗的艺术,是在学习《文选》艺术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发展,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李太白始终学《选》诗,杜子美亦多是效《选》诗,后渐放手;初年甚精细,晚年横逸不可当。”(《升庵诗话》卷七《学选诗》)“须溪徒知尊李杜,而不知《选》诗又李杜之所自出。”(《升庵诗话》卷七《刘须溪》)“谢宣远诗:‘离会须相杂。’杜子美‘忽漫相逢是别筵’之句,往往用通俗而优美的语言逐句解说杜诗,实祖之。颜延年诗‘春风壮风涛’,杜子美‘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之句,实衍之。故子美谕儿诗曰‘熟精《文选》理’。”(《升庵诗话》卷八《杜诗本选》)《文选》所选的作品,是齐梁以前作品的精华。杜甫正是在继承前代文学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而成为伟大诗人的。杨慎总结了杜甫继承和发展的创作思想,总结了杜甫所走的创作道路,是很有见地的,也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杨慎一般是将杜甫和李白并称的,把李杜看作诗坛并峙的双雄。但由于文艺理念、审美情趣、艺术好尚等因素,也表现出抑杜尊李的倾向。杨慎说:“盛弘之《荆州记》巫峡江水之迅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杜子美诗云:‘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征。’李太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虽同用盛弘之语,而优劣自别。今人谓李杜不可以优劣论,此语亦太愦愦。白帝至江陵,春水盛时,行舟朝发夕至,云飞鸟逝,不是过也。太白述之为韵语,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升庵诗话》卷七《巫峡江陵》)单就这里所举的李白和杜甫的诗而言,李白确实胜过杜甫,杨慎的话不无道理。但从宏观来说,所形成的意境与杜诗本身的意境相当接近。《宿次空灵岸》云:“公自岳之潭,李白和杜甫的诗各有所长,各有成就,总体上旗鼓相当,难分轩轾。杨慎有意标新立异,强分优劣,以偏概全,无意中落到了“谤伤”杜甫的境地,有时对杜甫诗有激烈的批评。仇兆鳌说:“杨用修则抑扬参半,亦非深知少陵者。”(《杜诗详注·杜诗凡例》)公允地说,杨慎对杜甫是非常尊崇的,推杜甫为最伟大的诗人。但对杜甫的某些评论失之片面与偏颇,影响了他在杜诗学上的成就。身逢此地,山水颇佳,可营居室,少舒闷怀。

四杨慎

杨慎特别强调杜诗的抒情性,故强烈反对杜诗为“诗史”之说。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夫六经各有体:《易》以道阴阳,《书》以道政事,《诗》以道性情,《春秋》以道名分。后世之所谓史者,栝柏掩映奔峭,左记言,右记事,古之《尚书》《春秋》也。若《诗》者,其体其旨,与《易》《书》《春秋》判然矣。三百篇皆约情合性,而归之道德也,然未尝有道德字也,未尝有道德性情句也。二南者,修身齐家其旨也。然其言‘琴瑟’‘钟鼓’‘荇菜’‘芣苢’‘夭桃’‘秾李’‘雀角’‘鼠牙’,何尝有修身齐家字耶?皆意在言外,使人自悟。至于变风变雅,尤为含蓄。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如刺淫乱,则曰‘雝雝鸣雁,旭日始旦’,不必曰‘慎莫近前丞相嗔’也。悯流民,则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不必曰‘千家今有百家存’也。伤暴敛,则曰‘维南有箕,载翕其舌’,不必曰‘哀家寡妇诛求尽’也。山川毒瘴,亦何足畏。叙饥荒,则曰‘牂羊首,三星在罶’,不必曰‘但有牙齿存,可堪皮骨干’也。杜诗之含蓄蕴藉者,盖亦多矣,宋人不能学之。至于直陈时事,类与讪讦,得以观经历之妙,乃其下乘,而宋人拾以为宝,又撰出‘诗史’二字,以误后人。如诗可兼史,则《尚书》《春秋》可以并省。”(《丹铅总录》卷二一《诗史误人》)虽然杨慎反对“诗史”说太偏激,批评杜诗太露也表现出他文艺批评中保守胶固的一面,但他强调杜诗是抒情诗,强调杜诗像《诗经》一样“约情合性而归之道德”,却是非常正确的。

同类推荐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热门推荐
  • 弃妃很高调

    弃妃很高调

    宣传新书:《邪火》【某殇:毫无疑问,这就是一篇超级牛B网游文。】前世尝尽世间冷暖,今生亦遭人白眼儿。是可忍孰不可忍,且我火君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神形俱灭。天若挡我,诸天则可。地若阻我,踏平方休。遇神杀神,遇佛撕佛。万世逍遥,唯我独尊!◆◆◆◆幻界大陆,危机四伏,强者盘虬,势力纷争。因为前世的坎坷,我带着秘宝成为一缕孤魂,驻扎进一名为火君若的女人体内。虽为四大家族朱雀家直系小姐,却乃一精神力极差的‘废物’。在这强者为尊的时代,空她有绝世美貌,也只配任人欺凌却无还手之力。重生为人,我邪君怎会任人骑在我的头上?拜强师、收神兽,在一帮铁杆‘兄弟’的追随下,成为古今幻界大陆第一人。然而,她的漫长征途,却刚刚开始。◆◆◆◆◇此时,饶是冷静傲气如邪君,也不禁要低咒出声:“我靠!又穿了。”白眼儿一翻,再次摊倒在地上,颓废苦笑中蕴含莫大的无奈。◇◇众人为这一幕大感心惊,面面相觑,皆从同伴眼中看见同样的震惊。不是吧?那可是他们朱雀家人人可欺的废物三小姐啊!竟然敢用那种眼神看火君邪,看来,她脑壳真的是撞坏掉了!◇◇玉指一伸,滑过众人的视线,落在火君邪的鼻尖上。君若一字一句,清晰悠远:“我,火君若,在此立誓。一年后与你火君邪进行生死决斗,至死方休!”…少女调起一丝丹田内的天地灵气,河东狮吼一出————“你敢不敢应战!!!!!!”平地惊雷,四周鸦雀无声,天地仿佛都臣服在少女脚下。◇◇“区区九阶幻兽,我火君若岂会放在眼里?”白眼儿一翻,君若美丽的脸上带着一丝难以凌驾的兀傲:“要做我火君若的魔宠,最低也得是神兽!”◇本书撰写一小废物摇身一变成为天地大神的俗气党故事,本文女主牛B+叉烧+腹黑+无耻+重情重义…等等一系列光辉又伟大的性格。【本文女主腹黑、毒舌、强大、无耻。】(本文绝不小白,简介风格似而已。女主一开始并不强,文是见证她的成长。Ps:本文附送一BB。)★狗皇帝(勾仁):这女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明明朕已经清清楚楚的跟她说明白了,娶她只不过是母后的意思,让她乖乖在宫里呆着不要乱跑。为什么要违抗朕的旨意,到处招摇过市?难道是想要皇后之位?不可能,那是给馨儿留的,娶你已经是莫大的退让,怎么就不知足呢?肤浅的女人…还有…那是什么衣服?莫不是…疯了?
  •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现代人流行讲PK,流行讲品味,讲享受、讲自我、讲个性,却很少流行讲精神、讲奉献,讲境界。有人以一种充满贪欲的心态面对人生,对他们而言,人生就是要占有和享乐,即使活的富足,他也永远瞪着欲求的眼珠;有人以淡然面对世界,洁身自好,不问世事,也在追求着一种境界。可以说,清高是一种境界,淡泊是一种境界,脱俗是一种境界,随缘也是一种境界,而奉献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境界是自己对自己升华心灵的一种要求。《幸福是一种大境界》讲述了29个不同方面的人生境界,给你不同的人生感悟。
  • 冷血公主PK冷血王子

    冷血公主PK冷血王子

    她是冷血的豪门千金,从平民一跃而成千金后,质疑声和羡慕声纷至沓来,她不在乎,可是她好端端地上着学,却招来了学校的冷血王子,初吻被夺,遭人恶整,这豪门冷公主岂能咽下这口气?王子又怎样。我可不怕你,既然你不仁,休怪我无义!
  • 我们给老师打分吧

    我们给老师打分吧

    ,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头脑灵活。幽默,情节简单,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绝爱:冷枭的冰心小宠

    绝爱:冷枭的冰心小宠

    她,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十八岁生日那天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哥哥惨死于下水道中……为了查出凶手,弱小无助的她毅然投入S市令人闻风丧胆的XX教父易擎天的怀抱,沦为小宠!三十五岁的他,对女人残忍狠绝,却在年仅十八岁的安琳燕身上找到了心动的感觉……易哲轩,童年时期的一次意外让他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刻骨铭心的仇恨,然而,他却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父亲身边最卑微的小宠!为了争夺同一个女人,父子间反目成仇,彻底决裂!弱小的她被父子俩同时爱上,又该何去何从?她那颗飘飘荡荡的心,最终会为谁搁浅?又将为谁心痛?~~~~~~~~~~~~~~~~~XX里的爱情,就像是绽放在危崖边上的血色罂粟,凄美妖娆,然而,一旦采撷,便会摔得粉身碎骨!原来,太爱一个人,最终,也会酿成悲剧……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她宁愿他们从未相爱过!
  • 世事

    世事

    苏教授、戴芬、小刁,苏教授与戴芬是老夫老妻,他们是这个家庭的主角,小刁以保姆的身份也居于这个家庭之中。三个人相聚于一个家庭之中,苏教授心猿意马,戴芬与小刁有竞争,好戏于是开始……
  • 契约新娘:霸道总裁顽劣妻

    契约新娘:霸道总裁顽劣妻

    “他是我老公。”酒宴倒霉的遇到抛弃她的未婚夫,为了留住最后的自尊,她慌忙拉住身边的俊朗男子做挡箭牌。一句话便注定两人的纠葛。一纸契约,他做了她的小白脸,还是领薪水的假丈夫!他本来便对她有意,堂堂一个总裁,怎么可能让男性自尊受她践踏,他要一步一步地讨回来!
  • 暖心24小时:步步为营

    暖心24小时:步步为营

    【本书已完结,请放心阅读。暖心+绝宠】她是天之娇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情感弱智。他是商业奇才,冷静睿智果敢狠绝,却又温柔呵护危险致命。头脑聪明又怎样,只不过被人算计的时间长些而已...她抱着被子滚作一团,笑的如巫婆一般,原来天上真的会掉馅饼...而且一掉就是一大堆。虽然她不缺钱,不缺爱,不过,这免费送上门的不要白不要。
  • 大公司跟对人,小公司做对事

    大公司跟对人,小公司做对事

    把事做对是一种技巧,一种能力;做对事是一种选择,一种方向。从前,有个年轻人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我怎样才能成功呢?”智者告诉他:“有三个秘诀:第一个是帮成功者做事;第二个与成功者共事;第三个是请成功者为你做事。”很显然,这三个秘诀里,最现实也最容易实现的还是第一个一一帮成功者做事,即跟对人,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在大公司这一点尤为重要。跟对人,就等于搭上了成功的顺风车,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甚至绕开致命的失败。也就是说,只有跟对人.才能做对事;跟错了人,整个世界也就跟着错了。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