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100000007

第7章 “不识时务”的黄门郎(2)

汉成帝荒淫无度,竟然绝嗣。

成帝即位之初,曾采纳丞相匡衡的建议,取消了一些祭祀天地鬼神的郊祀制度。但是,到了永始元年(前16),已经三十七岁的汉成帝竟然还没有一个可以继承帝位的儿子,为了求得继嗣,于是又恢复了被取消的那些郊祀制度。这样一来,这位风流天子便以“求嗣”为借口,开始了频繁的郊祀活动。元延二年至元延三年的一年多时间里,汉成帝便先后行幸甘泉、河东,郊祀泰峙、后土,还举行了规模空前浩大的羽猎、长扬两次游扬雄《甘泉赋》石刻猎活动。扬雄以“待诏”的身份,陪伴汉成帝参加了以上这些郊祀、游猎活动,并且因此留下了最能代表扬雄辞赋成就的“四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

扬雄写作《甘泉赋》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是劝谏皇帝,祭祀时不要过于讲排场而靡费财物,这是劝谏皇帝“戒奢”。他在赋中写道:天子参与祭祀活动的时候,首先要神情严肃,心灵纯洁,聚精会神,才能感动天地而赐人以福佑;其次,身为天子,心中要想到怎样选拔像皋陶、伊尹、邵公、周公那样的贤臣来辅佐自己,把国家治理好,要知道感动天地鬼神靠的不是众多华丽的仪仗和祭献的珍馐美味。另外一个目的是针对汉成帝专宠赵飞燕姊妹的荒淫乱政行为,劝谏皇帝应当“戒色”。扬雄在赋中写道:古代的天子,从来不用“薜荔”这样的野草来铺垫卧席,他们只把“琼枝”视为香花,只饮用“若木”上凝结的玉露;他们祭祀天神,便尽用礼神的仪式,祭祀土神便歌颂地祇的功德;他们追求女色,总是首先想到利害,宁肯追求年岁虽长但行为端庄的“西王母”,也不接受年轻貌美而举止轻佻的“玉女宓妃”的求爱;他们治理国家,总是坚守道德的原则,并且自愿接受神明的监督。

元延二年(前11)正月行幸甘泉宫之后,汉成帝又在当年的三月率领群臣渡过黄河去祭祀后土。祭祀后土之后,汉成帝便同群臣一道“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举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旅游活动。由于这次旅游活动所观赏的主要是五帝、三皇的遗迹和与古代圣君贤臣有关的地方,所以扬雄就试图用辞赋来激励成帝勤政爱民、整顿朝纲的进取之心。“四赋”中,其他三赋都是“风”(讽,劝谏),唯独这次的《河东赋》是“劝”(勉励),足见其用心良苦。

扬雄在《河东赋》中写道:来到介山游览,晋文公发愤图强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登上龙门,大禹凿山治水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登上历观,虞舜率民耕种的勤政作风让人钦佩不已;看到唐尧曾经登临的这些高山,仿佛看到了前朝的太平盛世……扬雄唯恐皇帝不明白自己的用意,又在赋的结尾处直白地强调:遵循五帝开辟的道路,踏着三皇走过的足迹,让车子朝着一个目标前进,谁能说路途遥远而不能到达呢?

继元延二年正月幸甘泉宫、三月游河东之后,汉成帝又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举行了规模更加浩大的“羽猎”。

西汉时期,自从汉武帝大兴土木建造离宫别墅、开游猎之风以来,到汉成帝时代,以狩猎为内容的游玩之扬雄《河东赋》石刻风尤甚。成帝的狩猎活动,不仅规模巨大,而且极其铺张还严重扰民。“羽猎”是要士兵们头戴羽毛装饰参与竞逐的狩猎活动。

扬雄在《羽猎赋》中,为了造成歌功颂德的假相,于是竭力夸耀羽猎场面之壮观和规模之巨大;但其用意是“讽”,是对这种劳民伤财、为祸百姓的游玩活动表示否定和批判。鉴于自己身份的卑微,他只能采用“寓贬于褒”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良苦用心。于是,他说按原来的狩猎计划,本来还要“上猎三灵之流,下决醴泉之滋,发黄龙之穴,窥凤凰之巢,临麒麟之囿,幸神雀之林”的;但因为天子忽然想到楚穆王为了防止奢侈而改变游历计划的故事,于是也改变了狩猎计划,并且从此“罕徂离宫而辍观游,土事不饰,木功不雕”(很少前往离宫并停止了游历,再也不大兴土木)。扬雄还把自己希望皇帝做到的事,说成皇帝觉悟之后的自觉行为;如说皇帝担心贫穷者享受不到朝廷的恩泽,于是下令开放禁苑、开仓济贫,号召富人讲究仁爱、赈济穷人;还下令放走皇家苑囿中的鸟兽,收起苑囿中设置的狩猎工具,让苑囿中的麋鹿和柴草供天下百姓享用;还下定决心建立正常的君臣关系,崇尚圣君贤相而建功立业。

然而,汉成帝所欣赏的,只是《羽猎赋》中歌功颂德的词句,他根本没有真正读懂扬雄的这些弦外之音。扬雄的唯一收获,是他凭着《羽猎赋》被授予“黄门侍郎”,正式成为皇帝的文学侍从。

《羽猎赋》不仅没有起到谏阻皇帝游猎的作用,反而助长了皇帝游猎的兴趣。“羽猎”之后的第二年,汉成帝为了向胡人夸耀汉朝禽兽的种类繁多,更是为了观赏“人兽搏击”的刺激场面,于是举行了“长杨观猎”的活动。

“长杨观猎”活动,区域辽阔,方圆千里;规模宏大,野兽十多种;场面血腥,人兽大战;耗资巨大,用槛车运载上千只野兽到“长杨射熊馆”;扰民严重,农民无法从事秋收。扬雄《羽猎赋》石刻素来坚持“远祸以全身”处世态度的扬雄,在伴随皇帝参加“长杨观猎”之后,也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忧愤之情了。他完全一反常态,改变了过去“骚体”的作赋结构,不再用大量的篇幅做极尽铺陈的描写,而是直陈其事,直奔讽谏的主题。《长杨赋》采用“子墨客卿”与“翰林主人”问答的形式来结构文章,以“闻圣主之养民”作为文章的首句,直奔主题。

扬雄在《长杨赋》中,首先指责“ 长杨观猎”严重扰民,指出圣明天子应该对百姓普施恩泽,决不为满足个人的欲望而侵扰百姓。为了让皇帝幡然醒悟,《长杨赋》还采用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写法。扬雄历述汉高祖创业之艰辛,汉文帝治国之节俭,汉武帝征伐四夷的伟业;企图以此激励汉成帝的进取之心,一改其好女色、好宴乐、好游猎的错误行径。

扬雄上奏《甘泉赋》,是希望汉成帝“屏玉女,却宓妃”,结果成帝对赵飞燕姊妹仍然宠爱有加;上奏《河东赋》、《羽猎赋》,是希望成帝“辍观游,弘仁惠”,扬雄《长杨赋》石刻结果成帝不仅没有停止观游,反而在第二年又“观猎长杨”,并且规模更大,扰民更加严重。

“四赋”谏君的遭遇,使扬雄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他原以为,赋是可以用来讽谏使皇帝修正错误的。“四赋”谏君的失败,使他彻底改变了对赋的看法。当意识到“赋劝而不止”,即赋只能助长帝王的错误,起不到使帝王修正错误的作用之后,他沉痛地说:赋好比是杂耍之类的玩意儿,只能供人娱乐而已。他后来甚至说赋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从此以后,扬雄把自己喜爱了二十多年的辞赋彻底抛弃了。

本来,扬雄是完全可以凭借辞赋博取皇帝欢心而青云直上的,因为汉成帝是一位“好文辞”,尤其喜爱辞赋的皇帝。如果扬雄不执著地坚持“为赋以讽”的创作原则,如果他能够像其他的文学侍从那样曲意逢迎皇帝,他又怎么会在“黄门侍郎”这个位置上一待就是二十几年,又何至于落得“三世不徙官”的下场呢?三、草《玄》避祸

绥和二年(前7),年仅四十五岁的汉成帝,终因荒淫无度而一命呜呼!继承他皇位的,是他的侄儿刘欣,这就是汉哀帝。

刘欣的父亲是定陶王刘康。刘康是汉元帝的皇妃傅昭仪所生,与汉成帝是同父异母兄弟。哀帝刘欣是刘康的王妃丁姬所生,于绥和元年(前6)被汉成帝立为太子。

其实,汉成帝是有过子嗣的。

虽然成帝的两个皇后(许皇后、赵飞燕)、两个婕妤(班婕妤、卫婕妤)、几个昭仪(赵合德等)都没有给他生过一个皇子或者公主,但是嫔妃“许美人”和宫女“曹宫”,都给汉成帝生下过一个皇子。只是因为赵飞燕姐妹俩害怕失宠,竟然命令宫中小太监秘密地将两个在襁褓中的小皇子杀死,这就使得汉成帝绝了子嗣。

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封建王朝,总是不断地演绎着“一人成仙,鸡犬飞升”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故事。

哀帝即位之后,哀帝祖母傅昭仪的三个堂兄弟一下子就飞黄腾达起来:傅喜封高武侯,官至“三公”之一的大司马;傅晏封孔乡侯,亦官至大司马;傅商封汝昌侯,官至左将军。连傅昭仪同母异父兄弟郑恽的儿子郑杨雄“草玄图”业,亦被封为阳信侯。哀帝祖母一党的傅氏、郑氏外戚,封侯的六人,官居大司马的二人,官至九卿(秩二千石)的六人,任侍中、诸曹等宫廷要职的十多人。哀帝母亲丁姬的两个哥哥,丁明封阳安侯,官大司马骠骑将军;丁忠早死,其子丁满封平周侯。丁姬的两个叔父,丁望官左将军,丁宪官太仆,都成了朝廷重臣。哀帝母亲一党的丁氏外戚,封侯的二人,官至大司马的一人,官至将军、九卿的朝廷重臣六人,任侍中、诸曹等宫廷要职的十余人。哀帝即位之初,立即改变了朝廷政局,由傅氏取代王氏,使丁、傅外戚集团成为西汉王朝的实际执政者。

汉哀帝的荒淫奢侈,比起他的叔父汉成帝来,应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他对董贤的宠幸。

董贤是个美男子,被哀帝爱上之后,两个月内,就由地位卑微的黄门郎,升迁至身份显赫的“驸马都尉侍中”,相当于由科长一下子升迁为省部级官员。为了让董贤得以封侯,汉哀帝不惜亲手制造了“东平王云后诅咒”的冤案,将董贤作为告发云后的功臣,封董贤为高安侯。丞相王嘉出面干预,竟被哀帝处以死罪。哀帝的舅舅丁明,时任大司马骠骑将军,觉得哀帝宠幸董贤太过分而王嘉死得太冤枉了,于是也出面干预。不料,连丁明也遭到哀帝一顿训斥,并且罢了丁明的官,让董贤取代丁明,成为掌管全国武装部队的最高长官——大司马卫将军。

汉哀帝对董贤的宠幸,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哀帝不仅要董贤“出则参乘,入御左右”,而且常常要董贤陪他睡觉。有一次,两人白天睡大觉,哀帝睡醒之后,发现自己的内衣衣袖被董贤压着;为了不惊动董贤,哀帝割断衣袖之后起床离开。这就是后世把同性恋称为“断袖癖”的来历。

汉哀帝给予董贤的恩宠和赏赐,是古今绝无仅有的。哀帝为了让董贤留宿宫中,竟下诏让董贤妻子也可以住在宫中。有时候,哀帝就直接到董贤家里住宿,就像官吏的妻妾住在官府中陪侍丈夫一样。哀帝还爱屋及乌,下诏将董贤妹妹封为昭仪,并且把董昭仪的住处改为只有皇后住所才配称的“椒风”。哀帝还下诏,为董贤在皇宫北阙下建造了一座与皇宫规格相似的府第。董贤父亲被封为关内侯,授给少府、卫尉要职;董贤弟弟被授予相当于京城公安局局长的“执金吾”,董贤岳父则被授予相当于国家建设部部长的“将作大匠”。至于董贤本人,一个年仅二十二岁、对军政大事毫不了解的青年,竟然成为掌握军国大事、比丞相权势还大的“大司马卫将军”!

汉哀帝在位的六年间,朝廷里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时甚至是非常激烈的明争或暗斗。哀帝时期,朝廷上出现了“四太后并立”的现象:属于哀帝祖母辈的是王太后(时称“太皇太后”),傅太后(时称“帝太太后”);属于哀帝母亲辈的是赵太后(时称“皇太后”),丁太后(时称“帝太后”)。四位太后背后,分别是王氏、傅氏、赵氏、丁氏四姓外戚集团。

哀帝即位之后,王氏集团受到沉重打击。先是曲阳侯、大司马王根被免官,接着成都侯王况也被罢官。王莽时任大司马辅政,主动提出辞职,但被王太后挽留。后来终于因为“议尊号”一事跟傅太后闹翻,也被免官,由傅喜接替王莽出任大司马一职。

傅氏集团内部也有争权夺利的斗争。傅晏与傅喜虽是堂兄弟,但傅晏对傅喜在“议尊号”一事上不与自己站在一边而怀恨在心,又以自己贵为皇后父亲而地位却在傅喜之下而心怀不满,所以便借傅太后的力量,又勾结御史大夫朱博和阳安侯丁明,以所谓“附下罔上”、“放命圮族”的罪名,将尚能秉公办事的傅喜免职,跟傅喜关系亲近的丞相师丹也被罢免。

哀帝在位的六年间,朝廷政治黑暗,地方官吏腐败透顶,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弄得老百姓走投无路、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谏大夫鲍宣在上给朝廷的奏疏中,指出民有“七亡”、“七死”,其中对百姓危害最大最深的是:水灾旱灾不断,瘟疫蔓延为害;而各级地方官员不仅不给予赈济救助,反而加重赋税徭役,听任地方豪强掠夺百姓田地,听任盗匪横行抢劫百姓财物,饿殍遍野,民怨沸腾。

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身处朝堂的扬雄在干什么呢?

扬雄在逃避,而且他也只能逃避。他在皇帝身边目睹的一桩桩、一件件宫廷丑闻和朝廷政治黑幕,使他对这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彻底失望了!丞相王嘉,竟然因为竭力劝阻哀帝不要过于宠幸董贤而被下诏处死;他扬雄只是一个位卑职小的黄门侍郎,还能干得了什么?哀帝时期的扬雄,除了在建平四年(前3)因为汉哀帝拒绝匈奴单于来朝而上过一道《谏不许匈奴单于朝书》外,再也没有写过一篇讽谏皇帝的文章。

逃避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但扬雄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社会责任,他在悄无声息地奋斗着。

自从到了京师长安以后,扬雄就立定志向,要为儒学的发展作出贡献,他的写作目标是:对儒家的“仁政”、“礼乐”、“伦常”等一系列主张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为儒家所竭力主张的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寻求理论依据。书成以后,扬雄将它命名为《太玄》。

《太玄》由“经”、“传”(解释“经”文的文字叫“传”)两部分组成。经部分为八十一首,每首四重,称为方、州、部、家;每首九赞,为七百二十九赞,加上踦、赢两赞,共为七百三十一赞;两赞为一日,计三百六十五日又二分之一日,相当于一个太阳年的时间。经部的这种结构,与当时通行的《太初历》相对应。传文共十一篇,即《玄首》、《玄冲》、《玄错》、《玄测》、《玄摛》、《玄莹》、《玄数》、《玄文》、《玄掜》、《玄图》、《玄告》。传文的这些内容,都是为了证明儒家的“五经”和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道德标准,以及儒家的“王道”政治主张是完全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是天经地义的东西。

《太玄》创立了一个全新的象数哲学体系。它以“玄”为本体,以阴阳五行为骨干,以一分为三为规则,以九为度数,以“罔、直、蒙、酋、冥”为过程,构建了一个总括时间与空间,包容天、地、人的世界模式。其中“玄”是最高哲学范畴,以其复杂的数序演绎与和谐排列,使整个体系具有极其高深微妙的哲理思辨。《太玄》的象数体系,充分展示了扬雄的数学天才和高深的天文知识,有人因此称他是古代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太玄》问世以后的两千多年来,尽管褒贬不一,但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同类推荐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热门推荐
  • 残王邪后

    残王邪后

    她,凤离国丞相四小姐,懦弱娇柔,对景王痴心一片。只是佳人有意,郎君无情,一场恶意的玩弄就让她死于非命。她,青帮老大,狠厉邪肆,却招男友背叛,死在自己手中。再次醒来,她变成她,从此涅槃重生,锋芒毕露。乱世风云,英雄逐鹿。江山如画,美人多娇。他与她斗智斗勇,如履薄冰却又乐在其中,无声沉沦,谁主沉浮。片段一身着宝蓝锦袍的贵气男子高傲俯视眼前的她,手持象牙折扇,挡住她的去路,冷声道:“苏青雅,我在和你说话没有听到吗?”苏青雅一抬眼,其中冷光似箭,声音更是比他冷上几分,“滚!”男子全身一僵,眼瞪大如铜铃,惊异不定的看着她。她刚刚说什么?竟然叫他滚!?——夜易冷:你的命是我所救,就拿你一生偿还,无论上碧落,下黄泉,都不可逃离我的身边。夜以璿:到底要怎么样你才肯再回到我的身边来,以往的一切皆是我的错,只要你回到我的身边,我的正妃之位便是你的。付霄:你是第一个让我感兴趣的女子,也是第一个让我如此无法释怀的女子,和我走,我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他,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本书用精练的文字、简洁的语言记叙了在外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名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成功经历,激励我们昂首阔步,努力向前!解读名人,穿越时空,遍览那一幅幅生动、精彩的人生图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至尊灵气师:天帝盛世毒宠

    至尊灵气师:天帝盛世毒宠

    痴呆无知没头脑?大可试试,天现异象,烧得你面目全非。锋芒尽显,震惊朝野。灵气,一团色彩而已,不用时间不花精力,再次回归,功力自涨,一夜升两级。“不吻我,你想中毒身亡?不洞房,千家三小姐脱胎换骨,你想七窍流血?”说完,他欺身下去,许她一世恩宠
  • 幽灵古墓

    幽灵古墓

    一座平凡的校园竟然隐藏着惊天的秘密,一时间百魔群集,命案频发,为保护亲人不受伤害,他们毅然踏进诡异幽灵古墓,经历万千磨难,他们能否找到幽灵至宝?纠结的爱情,千年的恩怨,无法逃脱的宿命,一切的一切却都只是一个可怕阴谋的开端。
  • 民国之绝代商女

    民国之绝代商女

    【小荷初露锋芒待发】被卖到初家当了小妻?又跨进方家做了丫鬟!这娃纸的命怎么这么苦?她要扛起!崛起!勤奋学起!一把檀木算盘,便是她最强有力的资本,出色的天赋,让她很快便成为方家最年轻,也是唯一的一位女帐薄先生。【烽火动荡十里洋场】一场意外的救助,让她与官场军少结下了不解之缘,安详静谧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他在官场叱咤,她于商界风云,强强对抗?还是,强强联手?官职的交接,文化的更迭,生意场上的兴衰,令她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得成长的代价。她是一枚遭亲人嫌弃的棋子?还是一颗闪耀在商界的红顶明星?【名扬四海富可敌国】她,坚持一生不做官,只做商;她,爱财,但从来都是取之有道;她,喜欢把钱散给穷人时的潇洒;她,执着钱生钱,利滚利的痛快!【江南无恨携手一生】爱她有多深,就是苍天捉弄他几分?繁华锦绣,终不是她此生所要,她要的,不过是平淡安定。而他,要的却是天下社稷,垂名青史?他与她,一段缘?一段孽?本文一对一,宠文,偶尔小虐,无伤大雅,短暂的小虐是为了更腻歪的宠爱!
  • 用心管理

    用心管理

    本书适合于企业中、基层管理者,以及那些具有升职希望的优秀员工阅读,作为自我培训的进阶读本。另外,作为工具书或培训教材,本书还适合从事管理咨询与管理培训工作的职业管理顾问阅读。当然,本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中、基层管理者来说,亦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 山下风影

    山下风影

    山下风影是用记实的一种口吻叙述“我”异怪却又平淡无奇的一段经历。本文着于一种山土清野的风格,文中几个小故事虽各为一段,不局限于时间空间,但总体上都属同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