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100000003

第3章 一个“另类”的读书郎(1)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灭掉蜀国以后,置蜀郡,改郫邑为郫县,以张若(传说为张仪之子)为蜀郡守,兼领郫县令。秦汉时期的郫县,辖有今天郫县全境、温江和灌县大部以及彭县的部分地区。秦孝文王及庄襄王时,李冰任蜀郡守,治理岷江,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并且“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使包括郫县在内的整个川西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令世人羡慕的“川西上五县”(温江、郫县、崇宁、新繁、灌县),如果按照秦汉两代的行政区划,大都属于郫县的辖境。

从都江堰“宝瓶口”别出的岷江之水,习惯上被称作“内江”,与经青城大桥流过的岷江正流——“外江”相对。今日的“内江”,在都江堰渠首即分为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几派。“内江”的几派,全部流经秦汉时期的郫县境内,故在一些古代文献上,所谓“郫江”,往往是指整个“内江”各派,而不是专指沱江的源头——柏条河。

走马河蜿蜒东下约四十里,便流到了蜀郡郫县五陡口亭白鹤里。古代蜀中地名,大多与桥梁、堤堰有关。这里的“五陡口”,是指走马河上别支流的大堰,“白鹤”是指抬升河水用作灌溉的小堰。如果换做今天的行政名称,应当是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子云村。

位于走马河畔的白鹤里,西距岷山东麓的江源亭(今都江堰市)约四十里;东距郡治成都约七十里,距县城约二十里;过河往北行约二十里,便是位于柏条河畔的沱口亭(今唐昌镇);往南约二十五里,是郫县与江原县(今崇州市)接壤的万春亭(今温江县)。白鹤里有大片湿地,林木蓊郁,沟渠两旁多为桤木、杨树。树上栖息着一群群白鹤,故堰名“白鹤堰”,里以堰名,故称“白鹤里”。

汉武帝元鼎年间(前116—前111),白鹤里的住户不过三十来家,以何、罗、曾、郭四姓为多。元鼎二年(前115),一户“杨”姓人家迁来这里。一家两代四口,老少两对夫妇,父亲年约五十,儿子二十四五岁。里中有杨姓人前来攀亲,主人告诉他说:我们是提手“扬”,不是木头“杨”。有人说:“还有这个怪姓么,没听说过。”更让邻居们觉得怪异的是:那个自称叫“扬季”的主人,不仅生得白白净净,而且细皮嫩肉的,讲起话来斯斯文文的,行动举止温文尔雅,怎么看都不像个庄户人家的男子汉。

给乡亲们的怪异印象,扬季从来不作解释。相处久了之后,邻居们都觉得扬家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待人和善,尤其是一家人都识文断字,有个写写画画的事需要帮忙,扬家人从不推辞拒绝,而且总是做得比自己要求的还要周到。

扬季一家在白鹤里买了一百来亩田地,一座五亩地宽的小青瓦四合头院子,论家产,也算得上个小地主了。但父子俩都坚持下田耕作,只有驶牛踏耙这类农活和收割栽插的农忙时节需要请人帮工。因为汉朝只种一季庄稼,虽说是一百亩田地,按今天的亩制,其实是四十多亩,因此父子俩也管理得过来。乡亲们还发现一个秘密:扬季父子很少上街赶场,农闲时节,院子里总是书声琅琅的。大家心里纳闷: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家人呀?

扬家亦耕亦读,但从来没有“出过人才”,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几十年。就在扬季迁来白鹤里的七十年之后,一个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人才”诞生了。一、神童出世

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扬雄降生在蜀郡郫县五陡口亭白鹤里一个“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的家庭。

当扬雄父亲扬凯听接生婆告诉他,生的是个男孩时,扬凯竟然喜极而泣,连声念叨着:“扬家有后了!扬家有后了……”

从扬季到扬凯,扬家已经四代单传。在扬凯还不到二十岁时,父母就先后去世。守孝三年之后,二十四岁的扬凯娶了第一房妻子王氏。发妻王氏嫁到扬家,两年之后才怀上孩子,想不到却因为难产断送了母子两条性命。第二房妻子田氏,是县城头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田先生仰慕扬家家风把女儿嫁到乡下,田氏不仅模样俊俏,而且贤惠有加,还能识文断字,夫妻相当恩爱。但这位田氏夫人就是肚皮不争气,嫁给扬凯五六年了,莫说生个小子,就连丫头也没有生过一个。尽管扬凯从来没有抱怨过她,但她深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这不能生育的事让她自感“罪孽深重”,长期的精神折磨使她实在受不了,竟然上吊寻了短见。

田氏的死使扬凯痛苦极了。让扬凯最难忍受的,是两房妻子的死使他背上了“克妻”的恶名。这样一来,附近那些家务稍微殷实或者家风较好的人家,谁还愿意把自己的黄花闺女嫁给这个命里“克妻”的男人呢?“扬雄故里”石牌坊鳏居几年之后,扬凯就快四十岁了。扬家四代单传,扬凯自感接续祖宗香火的责任重大,才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再娶。有人给他建议:要娶门户相当的坝头姑娘,怕是很难;找个远方的山区女子,那就很有希望。第三房妻子李氏,是临邛一个山主的女儿,虽是山区的女子,却不仅模样标致,而且知书识礼,比扬凯要小十二三岁。

结婚刚满一年,李氏就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扬凯咋不喜极而泣?

儿子来之不易,扬凯一定要给儿子取个好名字。他想了好多个名字,都被他自己给否定了。在跟妻子商量的时候,李氏说:“别着急,等我坐满月子之后,带孩子回一趟娘屋,请他舅姥爷给他取名字吧。”

李氏的舅舅,姓林闾,字翁孺,是一位学问非常渊博的读书人。林闾先生不仅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还对古文奇字、古代方言很有研究。听说早年曾跟严遵一起在成都读书,都是“石室文学精舍”的学生。林闾跟严遵,不仅学习上的爱好相同,而且对政治问题,对人生追求,都有非常一致的看法,并且采取了相同的态度:学而不仕。

林闾先生给扬凯的儿子取名“扬雄”,取字“子云”。林闾告诉扬凯:“你儿子这姓名和字,可以将汉高祖《大风歌》的内容概括无遗。《大风歌》的第一句是‘大风起兮云飞扬’。《说卦》云‘巽为风’,《逸经·易类》云‘巽为扬’,可见这‘风’与‘扬’意义相关,而‘风’与‘云’意义亦相关。《大风歌》的第二句是‘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雄’即‘猛士’。天子盼‘猛士’以安天下,‘猛士’待圣明天子以展志向。你以为如何?”

听了林闾的解释,扬凯一迭连声地说:“谢谢舅舅,谢谢舅舅……”

母亲李氏是扬雄的启蒙老师。

在扬雄牙牙学语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诵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还不到四岁,扬雄就已经能够全文背诵《诗经》了。母亲又给他说《春秋》故事,讲舜和象的故事,还给他讲解《论语》中做人的道理。扬雄还不到十岁,就已经能够全文背诵《诗经》、《尚书》、《春秋》、《周易》、《论语》的“经文”了。《周易》、《尚书》那样佶屈聱牙的文字,即使大人念起来也很难成句,而小小年纪的扬雄却能将它们全文背诵,这实在叫父母感到惊奇和欣慰,而母亲李氏心里又有了新的打算。扬雄故里的扬雄石雕像扬雄十二岁那一年,母亲带着他回到临邛的娘家,并且在临邛度过了三年的时光。二、师从林、庄

扬雄常听母亲谈起这位舅姥爷,但这次是他懂事以来第一次见到他心仪已久的林闾先生。当母亲李氏对她舅舅说起,想让雄儿留在临邛让舅姥爷教他学习的时候,老先生没有拒绝,只是沉思半晌之后,对外甥女说道:“我对经学不感兴趣,也没有什么成就,这你是知道的。要望雄儿明经入仕,还得送他到成都石室文学精舍接受专门的培养。不过,那得等他长到十五岁才有资格入学。那就这样吧,让我先教他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基础知识,把底子打牢靠,对他以后解读经书和做学问,一定会有益处的。”扬雄就这样成了林闾翁孺的学生。

林闾翁孺是蜀中非常了不起的杰出人才之一,其语言文字方面的造诣更是超越时贤。

文翁任蜀郡太守,历景、武两朝,前后达三十余年。文翁是汉代少有的好官,其成就沾溉后人直至今日。文翁治蜀,大兴水利,扩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川西平原成为天下粮仓;更为杰出的是,他兴仁政,重教化,选送张叔等十八人到京师接受经学教育,让这些人回来以后担任经学教师,数年之后,蜀中“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到扬雄生活的时代,一百多年过去了,蜀中人才辈出,“风雅英伟之士命世挺生”。以辞赋著称于世者,有司马相如、王褒;以官声卓著为人敬重者,有何武、王延世;以才德杰出却甘为隐逸者,有严遵、李弘、林闾。关于林闾,《华阳国志》说他“善古学”,并说他是了解“车之使”的职责和作用的人,而“车之使”的职责和作用,连被天下人公认最博学而且担任着朝廷秘阁首长的刘向也不了解,足见林闾“古学”修养之高、造诣之深。

年过半百的林闾,见到稚气未脱的“雄儿”,竟然一下子就喜欢上他了。而雄儿对这位慈眉善目的舅姥爷竟是既敬佩又畏惧。在听过林闾先生讲解《周易》之后,扬雄觉得,舅姥爷的不少说法,竟跟他先前在书上读到的很不相同。而林闾先生对《汲冢周书·文传》上所载“人定胜天”的解说,更让扬雄大开眼界,林闾先生说:“定者,安也;天者,至高也。所谓‘人定胜天’,是说使天下百姓人心安定、生活安乐,这是治理天下的人,第一重要的职责。汉兴以来,唯孝文皇帝差强人意。孝武以来,皇帝奢侈,官吏贪鄙,朝廷穷兵黩武,郡县残贼公行。不少所谓‘贤良方正’者,策非甲科,行非孝悌,徒有附翼谄谀之能,绝无富国安民之德。先圣‘人定胜天’的教诲,全被置诸脑后了。”望着先生愈说愈激动的面孔,扬雄亦若有所悟了。

有一天,林闾先生问扬雄:“你知道‘仁者无敌’是什么意思吗?”扬雄回答道:“孟子的意思是说,人君施行仁政,则天下百姓归心,为其所用,故周文王以百里而王天下;若人君以有天下而虐民,则天下百姓离散其心,乐其速亡,故桀、纣以万乘而失天下。是这样的吗?”林闾拍着扬雄的肩膀,用赞许的口吻说道:“孟子是这个意思。不过,我想告诉你的是,人君固然如此,普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能以仁爱之心待人者,人待之以仁爱之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怀仁心者必不贪,不贪则不争。与世无争,何敌之有?无敌则身安。人生一世,能得身安,尚复何求?故仁爱之心,不可须臾不在。”听林闾说完,扬雄躬身一揖,说道:“雄儿谨遵教诲,请舅姥爷放心。”

在林闾先生处,扬雄第一次知道了经学上的“今古文之争”是怎么回事。林闾告诉扬雄:“今文经典,受之人口,自然不免文字衍脱、篇次倒错之弊。古文经典,存于孔壁,历数百年之久,亦难免简断蠹蚀而残缺不完。即以今文而论,《诗》有三家之传,《易》亦有三家之传。授经典者,若斤斤计较于经典文字篇次之异,置圣人著书之宏旨于不顾,尚复何益?若各持门户之见以标新立异,岂不贻害后学?今之儒生,大多为了应付考试需要而投朝廷经师所好,训诂则一字千言,章句则全非经旨。究其缘由,实为古文、今文之争所害。圣人著书,是为人君人臣人子提供治国治家、为人处世的借鉴。读圣人之书者,自当于领悟圣人用心处用力。”

林闾大概不会想到,他这番关于“今古文之争”的宏论,不仅使扬雄“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而且竟然因此影响了扬雄一生的命运和成就。

其实,林闾是“深好训诂”的。不过,他的“好训诂”与别人完全不同。其不同在于:

第一,对象不同。别人训诂的对象,多为供“发策决科”之用的儒家经典;而他训诂的对象,多为世上罕见的秘闻奇书,如《方言》之类的东西。

第二,目的不同。别人为经典作训诂,是为了猎取“明经”的名声,以达到被“察举征辟”的目的;而他为《方言》作训诂,是为了“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同,主海内之音韵,使人主居高堂而知天下风俗”。

第三,方法不同。别人为经典作训诂,往往投朝廷五经博士之所好,不惜一字千言而曲尽其妙;而他为秘闻奇书作训诂,总是追本溯源而穷究本真。

客观地说,林闾翁孺不是一位经师,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语言文字学家。说他“善古文”,是说他精通篆籀之类的上古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古文”最具图画性质,最能反映它所记录的上古汉语词汇的本义。这为他著《方言梗概》以“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同,主海内之音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扬雄在临邛师从林闾翁孺的最大收获并不在经学上,而是在语言文字上。他后来精通“古字奇字”,以及他作《训纂》、著《方言》(全名《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无疑都是因为受到林闾的巨大影响,并且是因为林闾给了他悉心的指导。后来,扬雄在与刘歆谈著《方言》的由来时说:

尝闻先代轩之使奏籍之书,皆藏于周、秦之室。及其破也,遗弃无见之者。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犹见轩之使所奏言。翁孺与雄外家牵连之亲,又君平过误,有以私遇少而与雄也。君平才有千言耳,翁孺梗概之法略有。扬雄:《答刘歆书》。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甚至可以说,扬雄著《方言》,是替林闾了却心愿,并且是在林闾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

一晃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林闾把扬雄叫到书房,一脸严肃地对他说:“不是老夫撵你,我这里再没有值得你学习的东西了。五经之中,《易》为首经,可是一般人只是将它视为卜蓍之书。经师们讲《易》,大多没有说到点子上,有的简直是在打胡乱说。依老夫之见,蜀中精通《易》学的人,莫过于严遵君平先生。严先生虽与我同学,却要年轻我十来岁。此人祖籍临邛,他父亲那一代才迁居你们郫县的。如果你愿意,我就把你介绍给他。不知你意下如何?”扬雄深知舅姥爷一片肺腑之言,内心不胜感激,于是拱手一揖,答道:“雄儿听凭舅姥爷安排,一定不负你老期望。”

十五岁那年,扬雄拜在了严君平门下。

严君平本来姓庄名遵,字君平。因班固著《汉书》时避汉明帝刘庄的名讳,写作“严君平”,故后世也多称“严君平”。在中国文化史上,严君平算得上是个典型的“怪人”。他的“怪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既宗道家老子之学,却又不排斥儒学。《史记·老子列传》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排斥)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严君平才德卓异而终身不做官,这一点很像老子。但是,严君平著《老子指归》,其中不少内容大谈治国之道、为君之道,这一点又颇似孔子。

第二,博通五经、周游天下,却宁操卜蓍贱业。《汉书》说严君平“博览,亡(无)不通”,《水经注》所引李固书信中说:“昔严夫子常言:经有五,涉其四;州有九,游其八。”足见严君平是一个博通儒家五经而且周游天下的杰出人才。要知道,在严君平生活的时代,不少读书人凭着“通一经”就能平步青云,或为经学博士,或为公卿大夫;与他同时的郫县同乡何武,就是凭着“诣博士受业,治《易》”而官至副宰相并封汜乡侯的。而严君平却宁操卜蓍贱业,以替人占卜挣钱来维持生计。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热门推荐
  • 地铁骇客:博客惊魂,24点谋杀案(新惊魂六计)

    地铁骇客:博客惊魂,24点谋杀案(新惊魂六计)

    不可终结的秉烛夜谈,等你来参加!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情感、恐怖的气氛、县念重重的故事,藏匿我们身边,藏匿在高校的阴暗角落、医学院的停尸房,还有看似干干净净的白领办公大楼,还有深夜的剧院、荒野、公寓。有人说,抗拒恐怖的唯一方法,就是阅读恐怖故事。
  • 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

    本书是德国十八世纪杰出戏剧家席勒的著名剧作。故事讲述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最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这部戏剧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冲突激烈,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种种阴谋与恶行,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社会宫廷贵族阶级和小市民阶级的尖锐冲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恋爱原本很简单

    恋爱原本很简单

    你想让你所喜欢的女生在短时间内被你吸引,甚至离不开你吗?你想追到一直梦寐以求的那个“她”吗?你想让周围的美女都不可救药地爱上你吗?请锁定《爱情原本很简单》,一本让你重新了解男女规则的书籍,在恋爱中如鱼得水的书!一本从此让你脱胎换骨,过上真正幸福生活的书。不想加入21世纪光棍行列的男人们,请务必仔细阅读此书,把书中所教运用到实践,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激情澎湃!
  • 优雅女人的11堂自修课

    优雅女人的11堂自修课

    如果世间真的存在时光穿梭机,你愿意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后遇见一个怎样的自己?韶华易逝,容颜改变。唯有优雅是女人最美的外衣。优雅装不出来,她不能投机取巧地移植复制,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些阅历积淀,才能渐渐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气息。
  •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历史有不断重演的惯性,我们今天的处境,也许和从前经历过的遭遇十分雷同。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和人物都改变了,但那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却总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们不经意恍然大悟:有些道理我们已听过千回百回,但却总是记不住。经验固然可以增长知识,却不一定能减少犯错的次数。了解哪些情况应当避免,哪些原则应该恪守,是我们开创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当我们开始运用这些知识或者道理,并从中受惠以后,这些知识道理,便会成为我们永久的智慧。
  • 天才儿子笨蛋妈

    天才儿子笨蛋妈

    ****男人靠得住,猪都能上树!乐无忧对那种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丝毫不感兴趣。可是为了能完成奶奶的最后心愿,她决定生个孩子。…他,东方夜。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天才。冷酷的眼神,吓退了无数的女人。女人对于他就是‘麻烦’的代名词。而她是个例外,非但没有被那冰冷的眼神吓到,反而还送一杯酒给他。举杯一饮而尽!真是个特别的女人!让他有一种晕眩的感觉。结果,真的给晕了。该死的!他失*身了!被那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女人‘迷*奸’了。这对他简直就是奇耻大辱,等找到她,他一定会加倍讨回来!可是,再相见,她居然对自己丝毫没有印象。而且还天真地说:耶,你看起来很眼熟啊。哦,我想起来了,你长得跟我儿子很像。跟她儿子很像,是他儿子像他吧!不记得?没关系。他会帮她恢复记忆的。到时,她自然就会知道,为什么她的儿子跟自己长得像了。★★★★★★★★★★★★★★★★★★★★★★★★★★★★★★★★★★★★★★★★★★★★★★★★【自己的完结文文推荐:】【三龙一凤】《一凤九龙》(一女N男!五折半价!)《别抢,爹地是我的!》(养女诱情!)《复仇妖姬》(完结,非V。)★★★★★★★★★★★★★★★★★★★★★★★★★★★★★★★★★★★★★★★★★★★★★★★★推荐好友的文文:小妹:《傻妃翻身记》春春:《狂凤霸情》星辰:《误入总裁房》
  • 总裁的刁蛮妻

    总裁的刁蛮妻

    “过来!”新婚之夜,他扬眉冷语,内双的眼半眯着,看着前面穿着红色礼服的小女人。她却迟迟的的站在他的不远处,看着床上衣衫不整的男人,她有自己喜欢的男人,但是她都还是自己的,但今晚——,一张粉扑扑的小脸紧绷着,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就没敢抬起来看看他。“你在紧张?”他看着她,笑的很邪魅,他本来就可以做她的长辈,只是,却成了她的丈夫。她抬起眼眸,看着他那气势逼人的大脸,然后努力的压着自己的呼吸,却始终没有说话。“你知道待会儿可能会有点疼吗?”她继续望着他,不说话,一个字也没有,只是看着他,然后差点就要憋死的时候,他的大手突然扯下了她……“啊!”她终于呼吸了,也大叫了,然后……….爱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毒药,在嫁给那个男人之后,她也体会的越来越深刻了。他们之间本就没有情,婚姻里又怎么会有爱,可是,谁让他在她的身体里埋上了他的种子,那天,人流手术室外面,一个女人把一根单子撕成了碎片抛在了身后,然后潇洒的离开.....-------------------------------------------------------------------------------------------亲们喜欢的麻烦加入书架,推荐投票,外加留言,(*^__^*)嘻普通读者群(15826562)V读者群(94981824)亲们不要加错哦!嘻……--------------------------------------------------------------------另外推荐飘雪的另一个V文,亲们多多支持哦,先在此鞠躬谢过啦!
  • 劳动合同法:释义与实务操作

    劳动合同法:释义与实务操作

    劳动争议范围不断扩大,是出台《劳动合同法》的直接原因。在《劳动法》颁布的1994年,全国5000万国有企业职工均有固定的身份,“单位”一词依旧盛行。1998年,国企开始大量裁员,5000万名国企职工的绝大多数被推向市场,劳动关系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不仅国企职工的劳动关系走向了市场,另有至少1.2亿农民工加入其中,个体经济组织、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空前壮大,这一系列的新劳动关系,都需要用新的《劳动合同法》来调节。根据测算,目前已有九成以上的劳动关系在按市场法则行事。而这些关系,需要新的法律调整和规范。
  • 爱妃是只九尾猫

    爱妃是只九尾猫

    “喂,喂,我是猫,是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