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29

第29章 专案研究(2)

其中,泗是自然界中的水界,舟是船界,都属于受具足戒时结的小界。

关于结界,《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云:“若自然界,则四分:聚落、兰若、道行、水界。”“言水界者,此律所明船上作法,以有力人若水若沙掷所及处。”[唐]爱同录《弥沙塞羯磨本》,第1049页中。《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刘宋] 釋僧璩撰《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大正藏》第22册,第214页中。“水界者,《五分》云:水中自然界者,若在水中行,众中有力人水洒及处。《善见》云:若掷水若散沙,已外比丘不妨,取水常流处,深浅皆得作自然。第498页下。潮水不得,若船上布萨,应下矴,不得系着岸及水中树根,谓与陆地界相连,若水中石木树等悉是水界,谓离陆地者。”[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大正藏》第40册,第7页中。对于结水界的合法性,各律所释存在差别:《善见律毗婆沙》指出“江界相者,若好王治化,五日一雨,此雨江水不得作界相。若四月日不雨,常流不断,水深二尺,得作界相。水界相者,若自然池水,得作界相。若通水入田,或堈盛水,悉不得作界相。” 或者说“掷水界者,是船界”。“若人言布施掷水界者,入掷水界内得。”《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七,《大正藏》第24册,第793页上-794页下。《佛说目连五百问戒律中轻重事经释》录“问:‘结界得通流水池水结否?’答:‘一切亭水尽得,分流不得,以不知齐畔故。’释:言僧结界近于水时,可得通于流水,池水结界否?佛言:一切亭止之水,尽皆得结。故白一羯磨云:‘佛言:若诸河间有桥梁者,得结界。异此便非故。若分潮流之水,通水入田,若王治化五日一雨,江水皆不得。是以不知齐畔故。’”[明]永海述《佛说目连五百问戒律中轻重事经释》,《续正藏》第44册,第913页下。水界的合法性取决于水是否流动、水是否入田以及当时帝王的统治状况。但在江河水结水界时,在水上结船戒是合法的。

关于结小界的情形,《四分律》记载:时有欲受戒者至界外,六群比丘往遮受戒。诸比丘以此因缘往白佛。佛言:“汝等善听,自今已去,不同意未出界,第1067页上。《昙无德部杂羯磨》[曹魏]康僧铠译《昙无德律部杂羯磨》,在界外疾疾一处,集结小界,作白二羯磨已授戒。”众中当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僧集一处结小界,若僧时到僧忍听结小界。”白如是:“大德僧听,今此僧一处集结小界,谁诸长老忍僧一处集结小界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结小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若不同意者,在界外遮不成遮。”[姚秦]佛陀耶舍《四分律》卷三四,《大正藏》第22册,第811页上。也就是说,如果能在界外结小界,小界中的僧人没有反对意见,结果即为合法。正如宋朝惟显引《五分律》录结小界授戒一事:“复有诸比丘,于界内作别众授戒,以是白佛。佛言:‘应出界外,白二羯磨作小界授戒。’”[东晋]佛陀什、竺道生译《五分律》卷十六,《大正藏》第22册,第111页下。一般来说,可立三种小界:“一、难事受戒小界,二、难事自恣小界,三、难事说戒小界。”[宋]惟显编《律宗新学名句》卷一,《续正藏》第59册,第673页下。《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总结为“《萨婆多》云:尼结界者,唯得方一拘卢舍也,必有难缘,可用僧祇二由旬内,随意结取。二明戒场者,《律》云:以僧中数有四人,众起乃至二十人众起,令僧疲极,佛听结之,不言大小。《善见》云:戒场极小容二十一人,减则不听,余如后结。三明小界者,此并因难事,恐废法事,佛随前缘,故开结之,并无正量。随人坐处,即为界相,一为受戒开结小界。”[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第1064页下。《四分比丘尼羯磨法》[刘宋]求那跋摩译《四分比丘尼羯磨法》,《大正藏》第40册,第14页下。综之,佛陀时代结小界的起因是比丘受戒遇遮。其后,在佛教僧团发展中出现三种可结小界的状况:一、受戒时;二、自恣时;三、说戒时。净捡一例结小界正是为了受具足戒。

受戒合法性遭质疑而于船上受戒并非孤例,刘宋时期僧伽跋摩于南林寺立戒坛时,祇洹寺慧义就提出疑问:至元嘉十一年,有僧伽跋摩者,时号三藏法师,与前三藏这里指求那跋摩。同至杨都,为诸僧尼等,于南林寺坛重受具戒。于时祇桓(洹)寺僧慧照等五十人,影福寺尼慧果等三百二十三人,同从重受。有慧义法师,禀性刚烈不耐喧黩,谓三藏曰:“大法东流,传道非一,先贤胜哲,共有常规,岂独改异,何穆众望?”答曰:“五部之异,自此常理,相与弃俗,本为弘法。1犯边罪犯边罪曾作比丘尼非女2犯净行比丘犯净行比丘贼心受戒非人3贼心受戒贼心受戒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畜生4破内外道破内外道非人不能女5黄门黄门畜生婢6杀父、杀母、杀真人阿罗汉杀父、杀母、杀真人阿罗汉二根客作7破僧破僧婢买得8恶心出佛身血恶心出佛身血年岁不满二十破得9非人非人五衣钵不具足兵妇10畜生畜生父母夫主不听吏妇11二根二根负人债犯官事12无和上尼无和上尼无和上尼无和上尼13有女人诸病有病:癞、白癞、干痟、癫狂、二根、二道合道、小大小便常漏有女人诸病:癞、痈疽、白癞、干痟、癫狂病有以下女人病:癞病、痈疽病、销尽病、癫狂病长病、热病14五衣钵不具足未学戒生理特征不正常15父母夫主不听学戒未清净父母夫主不听16负债非女五衣钵不具足17婢恒月水或非无月忌18不是女人负他物19年岁不满二十按上表,笔者认为,净捡受具足戒时所受之难,可能是“无和上尼”,但考虑到文中对“浮舟于泗”的强调,最合理的解释是影响了当时戒坛的僧众合和,使受戒程序不合法。法必可传,何忤众情。”又问曰:“夫戒非可见之色也,顷见重受戒者,或依旧腊次,或从后受为始,进退之间足致深疑。”答曰:“人有二种,故不一类。若年岁不满,胎月未充,则依今受为初。若先年已满,便入得戒之位,但疑先受,有中下心,理须更求增胜,而重受戒,即依本腊而永定也。”又问:“自誓不杀,身口已满,有何不尽,更重受耶?”答曰:“戒有九品,下为上因,至于求者,心有优劣。所托缘起,亦自不同,别受重发,有何障碍!五戒十戒,《大正藏》第22册,生亦各异,乃至道定律仪,并防身口,不同心业,有一无二也。如是云云。”又问:“三藏(求那跋摩)昔存之日,布萨僧事常在寺内,及论受戒,何为独出邑外等。咸是善法,何以异耶?”答:“诸部律制,互有通塞,唯受戒法重,不同余事。以余法不成,唯得小罪,罪可忏悔。夫绍隆佛种,用消信施,以戒为本,若不成就,非出家人。障累之源,断灭大法,故异余者。”于是慧义欣然无言。遂令弟子慧基等渡蔡州岸于船上受戒。[唐]道宣《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大正藏》第45册,第813页中。此事并录于《高僧传》卷三《僧伽跋摩》传,下文有详细论述,兹不赘。登船受戒的慧基,是刘宋朝佛教界较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慧基“年满二十度蔡州受戒,跋摩谓基曰:汝当道王江东,不须久留京邑”《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大正藏》第50册,第379页上。果然,元徽后,慧基“乃敕为僧主,掌任十城,盖东土僧正之始也”《高僧传》卷八,《大正藏》第50册,第379页中。《大宋僧史略》亦云:“南朝慧基姓偶,钱塘人,依求那三藏于蔡州受戒。后化行越土,寻敕为僧主,掌任十城,东土僧主之始也。”《大宋僧史略》卷二,《大正藏》第54册,第243页上。笔者认为,赞宁所录将“僧伽跋摩”误写为“求那跋摩”,因为兼考慧基齐建武三年(496)时85岁,元嘉八年(431)求那跋摩卒时尚不满20,《大正藏》第22册,故应受戒于僧伽跋摩。

上段僧伽跋摩与慧义的对话,行文讨论重受戒的可行性,反映持戒受戒依本守旧与依情变通间的对话祇洹寺用《僧祇律》,慧义就“踞食”习惯是否要更改与时人有对话,记录于《弘明集》。笔者认为,慧义代表守旧方。文末交待慧基于船上受戒一事,说明于船上受戒是结界中有僧不和合时,使界戒坛合法、受戒有效的方式。三净捡何以是中国第一个比丘尼

前文考察了船上结界受戒的合法性,但净捡为何到泗水结界,仍存疑问。慧基登船受戒,就近于蔡州岸,而泗水距洛阳较远,净捡不就近而就远至泗水,实令笔者感到疑惑。

净捡籍属彭城,彭城与寿春、广陵同属今苏皖北部,位于沂、沭、泗诸水下游。泗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条水系,案《水经注》:“泗水出鲁卞县北山”,“自卞而会于洙水,西南流径鲁县”,“洙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泗水自城北南径鲁城西南合沂水”。后泗水南下“南径高平山,南径高平县故城西”,“泗水又东径郗鉴所筑城北又东径湖陵城东南”,“泗水又左会萧梁水”,“又东过沛县”,“东北流径定陶县南,又东径山阳郡县” 而后东流。泗水“东南流径广戚县故城南”,“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再“又东南径淮阳城北”,“又东南径魏阳城北”,“又东径角城北”,“而东南流注于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417-426页。(以下所引版本同)。所经之地众多。

泗水与中国文化传承关系密切。第一,案《汉书》:“周赧王卒,九鼎入于秦。或曰,周显王之四十二年,宋大丘社亡,而鼎沦没于泗水彭城下”[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001页。位于泗水沿岸的彭城是周朝之鼎最后出现之地。第二,“王隐《地道记》咸言葬孔子于鲁城北泗水上,今泗水南有夫子冢”《水经注》,号《羯磨》[曹魏]昙谛译《羯磨》,第417-418页。泗水沿岸又是孔子的埋骨地。第三,《水经注》言:“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按)龙华园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其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陆东基堪中,其石尚光洁可爱。”同上,第418-426页。泗水又连接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佛教文化。所以,净捡浮舟于泗水受戒,有其特定文化意义。泗水沿岸即是净捡家乡,也是联系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纽带。浮舟于泗,为使受戒程序合法化。

再就净捡授受戒情况来看:首先,净捡受戒师包括法始、罽宾比丘智山、外国比丘昙摩羯多。其中智山得到佛图澄的肯定,大有恨不相逢之感。其次,净捡与佛图澄有联系,从佛图澄受戒的比丘尼安令首师从净捡。安令首的同门道安、释僧朗、竺法汰等人在中国佛教史上尤为重要。释僧朗对东晋与五胡的帝王均有影响见《晋天子司马昌明与僧朗书》、《苻坚与僧朗书》、《慕容垂与僧朗书》,《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大正藏》第52册,第322页上-中。,东晋孝武帝、苻坚、慕容垂等都对僧朗表示敬意并给予供养。道安往西北影响襄阳、江陵、庐山一带中国佛教的发展,开创中国僧团管理模式,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口号,使中国佛教在王权支持下顺利发展。竺法汰往东南,远行江东住瓦官寺,得到东晋简文帝推崇,对南朝佛教影响深远。

或正是考虑到法汰的师承与影响,唐朝僧人大觉谈到竺法汰为晋朝比丘尼受戒,为中土比丘尼第一次受戒时说:亦约大僧一众,为尼受戒也,即是东晋之日……汰法师即至江宁,仍依《五分》初缘,立大僧一众,为尼受戒。于时律本未至,未有尼戒本,汰法师因约附大僧戒本中,出尼戒本。时诸大德,咸所不许,云戒是佛制,自佛之外,声闻菩萨,皆不得制,汝今出之,应当是佛。后律本既至,果然符同,唯一二处少异,《大正藏》第22册,故知汰非凡器也。又详云:魏时尼众已受具竟,一如前说(云云)。又案《南山尼注戒心》序云:尼初一众受缘者,昔东晋简文帝太元中,金陵瓦官寺沙门竺法汰者,道安之同学也。生知敏亮,独擅时美,为律部未具,行仪难准。遂那约大僧诸戒,并依随律等经,撰尼戒本。在世传用,又以尼众数阙,本法无施,便同爱道缘制,但从僧受。于时化行江表,流统魏秦,斯则尼戒之初,本被于世。至晋江宁咸康中,有僧纯比丘者,发愤西游,远观中城,于拘夷那国得尼戒本,寄还渭滨,名德翻之,用为正轨。比汰所出,厥旨悬同。时人雅叹,益相推伏,初汰公开尼一众受戒,而无正法可凭。至宋元嘉之初,求那方始印定,比丘尼初受。《四分律行事抄批》卷七,《续正藏》第42册,第798页中-799页上。考其说辞,则有疑惑。上文已录,僧纯本尼戒,后经竺法汰删定,但其律乃《十诵》系,非《五分》系。《五分律》系统传入中国,得力于东晋法显往西域取经之行《高僧法显传》(《大正藏》第52册,第865页下):“法显住此国(狮子国)二年,更求得《弥沙塞律》藏本,得《长阿含》、《杂阿含》,复得一部杂藏,此悉汉土所无者。”,法显回中土,412年于龙光寺译《五分律》,其时竺法汰已卒。

综之,《大正藏》第23册,虽就比丘尼戒本翻译情况分析,竺法护时代或已有女性从比丘处受比丘尼戒,但结合各项指标综合考虑,净捡当之无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丘尼。

§§§第二节 东晋比丘尼与士族的交往

——以简静寺支妙音为例

一、支妙音与士族

东晋简静寺的支妙音,无疑是史上最具有权势的比丘尼,她的社会地位,当时许多比丘也不能及。释宝唱将支妙音形容为“博学内外,善为文章”,“雅才有致,籍甚有声”。如此品格,符合魏晋品藻标准,因而可以进入士族交往圈,也可能她本人就是士族。

围绕支妙音,铺开一卷士族名谱:首先,简静寺是司马道子太元十年(385)为支妙音所立;其次,东晋孝武帝与之交好,曾就荆州刺史职缺之事与支妙音有问答;再者,陈郡袁氏与支妙音有联系,袁悦之也就荆州刺史空缺一事请教支妙音;还有,当时的太子母陈淑媛,与支妙音有来往;名士中桓玄、殷仲堪、王恭、王雅、王国宝、孟等等也记录在简静寺的社会交往圈中。上述诸名,在东晋史上名噪一时。也正是由于支妙音交游于上层社会,因而“富倾都邑,贵贱宗事,门有车马日百余两(乘)”《比丘尼传校注》,第36页。

支妙音的师承,无记录可以考证,就其冠以支姓来说,受戒师为支姓僧人,传月氏国法脉。东晋时期,最为著名的支姓僧人是支道林。支道林也与东晋上层士族交好,因为他的影响,著名的权臣郗超改道归佛。支道林死后“郗超为之序传,袁宏为之铭赞,周昙宝为之作诔。孙绰《道贤论》以遁方向子期。论云:‘支遁、向秀雅尚庄老,二子异时风好玄同矣。’又《喻道论》云:‘支道林者,识清体顺,而不对于物,玄道冲济与神情同任,此远流之所以归宗,悠悠者所以未悟也。’后高士戴逵行经遁墓,乃叹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繁。冀神理绵绵不与气运俱尽耳。’”《高僧传》卷四,《大正藏》第50册,第349页下。从支道林及支妙音传播佛教的途径方式来看,东晋佛教主要在上流社会传播,以义理清谈见长。二支妙音参与的东晋党争

同类推荐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热门推荐
  • 绝色魔妃斗邪王:凤倾天下

    绝色魔妃斗邪王:凤倾天下

    她是郡王府的嫡亲郡主,人尽皆知的废物,一朝穿越,震惊天下。他是惊才绝艳心狠手辣的王爷,却只为她一人倾心。乱世天下,英才辈出。他优雅若兰,他高傲自信,谁将主宰沉浮?邂逅,追逐,背叛,厮杀。铁马金戈,战场嘶鸣。是红颜,还是祸水?是要坐拥天下,冷眼傲视群雄?还是携手佳人,碧落黄泉一起浅笑天涯?
  • 嗨,我的恶魔殿下

    嗨,我的恶魔殿下

    一个被仇家埋伏,落入空间裂缝的女子。一个多病垂危的小皇子;三岁身躯的她,遇上九岁多病的他,一句承诺,她将唯一的能量发动,只为救他一命。十二年后,她是他最宠爱的女子,而他只是她理所当然的依靠。一次和亲引起的感情纠葛;爱是自私的,如果他选择了国家,那么她将潇洒离去。然而,当决定放弃的那刻,才发觉,原来放弃好难好难……
  • 鏖兵台儿庄

    鏖兵台儿庄

    蒋介石是当时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他调兵遣将,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策定津浦线防御战;他下令处决韩复榘;他同李宗仁及台儿庄前线各高级将领保持密切的电报联系;在台儿庄最危险的时刻,他亲临前线巡视;在举国欢庆台儿庄大捷时,他通电全国,告诫军民保持清醒头脑,“闻胜勿骄”。
  • 网游之风神归来

    网游之风神归来

    他是曾经的网游第一人他曾被誉为是网游界最好的队长可是他却被兄弟背叛!黯然离开网游界三年后,他回来了,他不在退缩不再逃避不再迷茫!他誓言要夺回他被夺走的一切!我的ID叫逆风,逆是逆天的逆,风是风神的风。————————————————————————————————————官方书友群【风林火山】236893781,人不多,但是大家都很有爱~
  • 水吻涟漪(大结局)

    水吻涟漪(大结局)

    真是笑死人啦!连自己的老爸和自己的老哥都拿自己没有办法,他——算个屁啊?以为给他做助理就什么都要听他的吗?未免有点太简单了点吧……这个家伙不怕死啊.一个是任性贪玩总被惩罚的她.一个是外表英俊冷酷的工作霸王,女人心中梦想的白马王子..当“他”的车撞倒了身份百变的“她”,并把她送到她的爸爸的阳光海湾大厦的那一刻……接下来会发生怎样让人捧腹大笑的事情呢?
  • 健康成熟的青春(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健康成熟的青春(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本书内容包括:莅临青春、心理变化、成长之忧、青春之恙、永葆青春、身心保健、生殖系统、避孕措施、情窦初开、举止文雅、拒绝毒品、珍惜生命等。
  •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是指当怀着一种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的心情来回馈社会。我们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收到过别人的帮助或者恩泽,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多年前就有一首歌唱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在中国每当有灾难发生,都会有无数人支援,于是这首歌在各种晚会上经久不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宋贼

    宋贼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陆云乃是现代大学生,被一阵惊雷震到九霄云外,来到了南宋。此时,金国,西夏虎踞北疆,大理吐蕃环伺南宋,朝堂暗弱,士无带甲之力,民以奢靡度日!北疆谁守?故土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