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800000034

第34章 胡适与梅光迪(4)

承认孔子为两千多年前的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承认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育成长有重要影响,承认其思想中某些精华至今仍葆有一定意义,因而对孔子存敬仰之心,这是很可以的,是无可厚非的。但因尊孔子而将诸子学说贬为“无存立之价值”;因尊孔子而视两千多年来无进化;因尊孔子乃将欧美近代文明说得一团糟;如此之类,则决不能认为是健全的思想。

胡适尊信进化论,正如受《天演论》影响的那一整代知识分子一样,他相信进化是一个普遍性的事实,决不像梅光迪所想的那样,只有实用知识才有进化,而文艺、美术、道德等等则千古不变。他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时,即已运用进化论的思想观察国家命运问题,而著成文章。(参见拙著:《胡适研究论稿》,322页。)在美国留学时期,他更直接阅读赫胥黎等人的著作,确信进化论是求学、论事、观物、经国普遍适用的方法论(参见《胡适留学日记》,167页。),在进行文学改革问题的研究与辩论时,进化论更是他的主要理论根据。

梅光迪以庸俗化的眼光看待进化论。他认为,胡适的文学革命主张是模仿欧美的“新潮流”,其所以模仿,是相信“新潮流以其新出,必能胜过古人”(梅光迪致胡适的信(1916年10月19日),见拙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3册,445页。)。我们研究过胡适有关文学革命的论述,知道他立论决不如此简单。他通过研究中国文学史而认识到中国文学自有一种逐渐趋向白话的大趋势;他观察社会的需要而知道白话必定要代替古文成为新文学创作的利器。这些都绝非模仿什么西方的新潮流,而是处处从中国文学史的事实和中国新文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上立论。

至于对自卢梭以来欧美社会与文明的发展,胡适显然没有梅光迪那种反现代主义的倾向。《胡适留学日记》里留下了他大量有关美国社会、人情、风俗、政治与文化教育设施等等的论述,都持以同情、肯定甚至称赞的态度。在胡适的笔下,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具有高尚情操与道德修养的美国男女,完全不似梅光迪眼中的美国人“偷闲苟安”、“思想鄙野”、“志气颓败”。这一明显的对照反映出他们两人对欧美近代文明的不同评价。胡适回国后,更曾系统地宣传欧美近代文明的进步,这是人所皆知的事实。胡适相信,中国迟早也必将走上科学与民治之路。他决不想向古人祈灵来解决中国所面临的现代问题。他对孔子也有相当的敬重,但他对墨子、老子乃至公孙龙子等等也都有极大的兴趣。所以,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中,是以“平等的眼光”(蔡元培语———引者)来对待先秦诸子的。他绝对不赞成神化孔子,建立尊孔的道统。他认为中国思想界一个大弊病就是喜欢把古人神化,然后借着被神化了的古人的招牌,肆无忌惮地贩卖私货、假货。他之所以喊出“打孔家店”的口号,本意即在此。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人认为“打孔家店”就是“打倒孔子”。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自有其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地位,后人无法打倒他。而孔子对后世的影响,这本来是可以用冷静的研究加以廓清的事实,既无须过分夸饰,也无须故意抹杀。新儒家学者与极端反孔的人,都不是以研究问题的态度对待孔子。前者基于反现代主义的情绪而向古人祈灵;后者则愤慨中国近世的落后,把责任推给古人。胡适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既不赞成新儒家的立场,但也不是一个极端反孔的人。

梅光迪因指责近代社会“价值混乱”、“标准丧亡”,而“欲吸取先哲旧思想中之最好者为一标准,用之以辨别今人之‘新思想’”(梅光迪致胡适的信(1916年10月5日),见拙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3册,459~463页。),这是反现代主义者的典型心态。他所选取的“旧思想中之最好者”就是孔子思想、儒家思想。以孔子之标准来衡量今人之思想,决其弃取,这是新儒家学者们的一个基本要求。

与梅光迪相反,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这篇影响很大的文章里提出一个中心口号:“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与梅光迪的态度恰成对照,也同新儒家及一切文化保守主义者、反现代主义者恰相反对。以古人为标准,自然是向后看。即使不是全面复古,至少要求人们在精神上尊奉先哲教条。相反,以现实的需要和今人的标准反观古人,则不能不有所批评,有所取舍,必然要否定古人的某些教条。其实,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思想、学术的发展,从来就是因为现实需要提出了新问题,前人的教条不足以应付,有些不甘做古人奴隶的人,破除成见,大胆探索,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于是,思想、学术就增加了新内容,就向前推进了一步。

社会文化方面的进步自然不像科学技术的进步那样容易被普遍确认,那样容易加以验证,那样近乎直线式地积累升高。有时确会出现很曲折的现象,“新”不如旧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例如,民国初年的政治界、官僚社会及文化思想界,其腐败堕落使人感到有甚于清末者。但这并不足以否定社会进化的大趋势。旧纲解纽,新纲未立,人的社会行为一时失去约束力,出现暂时的道德失落,这不是什么不可以理解的事情。但人们对这种状况表现得那样不堪忍受,提出那样激烈的批评,这正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像从前那样麻木,正足以表明人们的觉悟已经前进了一步。人们已经接受了某些新观念,因此对旧事物的种种变态表示出如此的厌憎。

一般地说来,反现代主义者、文化保守主义者,他们批评现代社会的某些消极面,不无一点积极的意义。但他们采取逃避现实、向后看的态度是完全错误的。

由于背对现实,以古人教条为标准,梅光迪缺乏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差不多也是中国许多文化保守主义者、新儒家学者的共同弱点。在梅光迪批评和反驳胡适的言论中,从来不具体分析对方的论点、论据,也从不对文学史上的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只是一味坚持中外前人的成见,对胡适的探索横加指责。他发表在《学衡》上面的批判文章,最明显地表现出他的思想方法的特点。其《评提倡新文化者》一文,满纸满篇都是谴责和声讨,绝未对所批评者的论点或论据作任何具体分析、摭拾一些现象、加以比附类推,似是而非,模糊笼统。没有思想训练的人,有可能被这种模糊之谈所惑。但有思想训练的人,就会提出一些问题:新文化提倡者们到底有哪些主张?这些主张何时提出?见于何处?这些主张提出后,发生过何种影响?如此等等。这些问题在梅光迪的文章里完全得不到答案。而这些问题不弄清楚,就不可能对新文化提倡者们作出有说服力的批评。

举例说,梅氏文中抨击“提倡新文化者”的第三条罪状是“彼等非学问家,乃功名之士也”。按理,作者应指出“提倡新文化者”的言论著作如何错谬百出,以显其无心于做学问;另方面再指出他们如何奔走钻营,以邀名利。但文中全无这两方面的材料,而只是说,从前好功名的人,趋奉君主。如今没有君主了,“功名之权,操于群众”。于是“提倡新文化者”乃以白话文讨好群众。(参见《学衡》,第1期。)试问,这能算是论证吗?这不是很像近人写“大字报”常用的笔法吗?

梅氏另有一种论证,是说“提倡新文化者”“轻出所学以问世”,以求“早有著述”,而不能“毕生辛勤,守而有待”。这种批评也不成道理。学者“早有著述”何以便不好?难道终身不出一书或死后才出书便算真有学问?学问之事,有人早熟,有人晚成,早熟未必不好,晚成亦未必更佳,关键还是要看其著述究竟是否真有创获。如果因一个学者著述早出便被责以好功名,未免是诛心之论。

诛心之论是孟子以来的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对付论敌的方法。近人“无限上纲”的笔法大体渊源于此。以这种方法论人论事,论者心目中先存一个标准,这标准不是实际研究、探讨与辩论中确立起来的,而是古圣前贤的教条。论者自视代圣贤立言,所以先据有了“正义”,于是便把对手预先置于“非正义”的地位,其所言所行都是从恶念出发,这样一来加以任何罪名都可成立了。

梅氏以先儒教条为标准(有时还加上一些洋圣人的教条),在他看来,违背这些标准不但是是非问题,而且是善恶问题。既然前贤已立标准,你不老实遵行,好立异说,这本身就是个严重的道德问题。对前人是“非圣无法”,对今人是“惑世诬民”,罪状自然成立。梅光迪对胡适的批评一直贯彻了这样一条思路。他可以不举任何证据,不作任何分析,就指责胡适等人“高张改革旗帜,以实行败坏社会之谋,其害为人所难测”。如不加以揭露和批判,“则其遗害日深,且至不可挽救”(《评今人提倡新学术之方法》,载《学衡》,第2期。)。

这种不讲事实、不作分析、无限夸大罪名、危言耸听的方法,实在不是受过思想训练的人所能接受的。所以,胡适对《学衡》的攻击从未置答,他认为那只是“学骂”,不是什么“学衡”。

胡适是实验主义信徒,一生注重科学的思想方法,主张重证据,“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胡、梅两人代表了两种根本不同的思想方法。

胡、梅两人都在美国完成教育,都深受美国思想的影响。但各有师承,所受影响迥然不同。

胡适明确声明自己是杜威哲学的信徒,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实行他的实验主义。梅光迪虽不曾公开表明其师承,但很明显,他与国内许多文化保守主义者不同,他经常喜欢引据洋学者、洋圣人和西洋事例以攻对手。即如其《评提倡新文化者》一文,引据西事十余处,引据洋学者八九位之多。我们知道,梅氏是美国新保守主义、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白璧德的学生。他之憎恶卢梭与浪漫主义运动完全是受乃师著作的影响。他对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印象主义等等的反对,也都与乃师的文学批评观相一致。如果说胡适公开声明自己的师承,宣布自己的主义,而实际上他却把杜威的学说相当程度的中国化了(他很少抄袭杜威的个别观点,而是尽量发挥他的方法),那么,梅光迪的情况则刚好相反,他既不声明师承,也不宣布主义,但却几乎是亦步亦趋地贩卖乃师白璧德的观点。胡适曾批评他喜读批评家言论,而不研究具体问题,所以不能树立自己独立的见解。梅光迪大有洋教条的味道。

这两位美国留学生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的文学革命问题所进行的争论是有其重大的时代背景的。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近代文明发生了大疑问。德国学者斯宾格勒于大战结束之年出版了《西方的没落》一书。此时法国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也流行起来,它企图否定理性,崇尚感觉,否定科学进步的重大意义,表现出对东方古代文明的倾慕。连英国哲学家罗素也开始赞扬东方文化。这时,在东方古国印度出了个泰戈尔,在中国则出了梁漱溟等人,皆以发扬东方文化为己任。大名鼎鼎的梁启超发表《欧游心影录》,很助长了东方文化派的气焰(但梁启超不能笼统地归入文化保守主义营垒)。一段时期里,保守主义文化思潮在世界范围内颇有抬头之势。对此,理性的思想家们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于是,在各个文化大国之中都有新旧思想激烈辩争的情况。20年代,美国学者俾耳德,邀集一些负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思想家撰文,编成一本书,叫做《人类的前程》,旨在回击新保守主义,唤起人们对进步的信心。胡适曾把他1926年写的《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这篇系统批判中国的保守主义者的文章改写成英文,载入上述那本书中。

在中国,从晚清至民国,这是社会大变动的时期,中西冲突,新旧代谢。开新是时代的需要,守旧亦为常情所难免。其间磨荡、辩争,势所难免。但必须看到,中国的保守主义者引证西方思想家对近代文明的批判,在中国是对不上号的。中国还不存在近代文明没落的问题,而是近代文明还太少。所以他们与新派思想家的争论,只在对传统文化如何认识的范围内才有一定的意义。但即使在这个范围内,由于他们多半意气太盛,而甚少冷静的研究态度,所以能语及文化建设的实在不多。

真的文化保守主义,本来也可以发生积极的意义。第一,在外来的文化挑战面前,不致尽失故垒,使优秀文化传统赖以绵延。第二,在外患逼人的年代里,可以发挥民族凝聚力,在精神上筑起一道御侮的长城。第三,在纯粹学术意义上,它可以通过平等的辩争,指摘新思想的缺失,有助于新思想的逐渐成熟与完善。所以,对文化保守主义不能一概抹杀,也要做具体分析。即使梅光迪的保守主义,也不无可以引人注意之处。如他说:“改造固有文化与吸取他人文化,皆须先有彻底研究,加以至明确之评判。”(《评提倡新文化者》,载《学衡》,第1期。)他本人虽未能多致力于此,但此话究竟不谬。

胡适历来欢迎反对者的批评。留学归国前,他是文学革命的孤独的尝试者,明知友朋反对,每有新想法、新作品时必写给朋友,征求他们的批评。回国后,文学革命已形成声势,他仍注意反对者的意见。他曾主动邀请那个给林琴南提供材料以攻击文学革命的张厚载给《新青年》写辩护旧戏的文章。为此,钱玄同几乎要同他决裂。胡适很知道,一种新的思想主张,不经过反对者们的锤炼,是不容易成熟和完善起来的。只可惜,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大多数够不上真正文化保守主义的水准。他们不是缺少知识上的准备,就是缺少学术上的训练。他们的保守多因文化困惑的无可奈何,加以恋旧的情感和对旧权威的迷信。他们钻进古人套中,自我陶醉,事事以自己思想为主,对不同思想缺乏研究的耐心,对批评的意见,更无虚怀的雅量。对人对事皆以个人好恶为标准,西方思想家,差不多只有那些对东方文化有所赞美的人,才能有幸进入他们的视野。这是这些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大不幸,他们画地为牢,把自己封闭起来了。

无论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有多少理由,或有几分积极的意义,现代的中国终究要朝着现代的方向前进,不能回头来向后倒退。因此,持现代主义立场的思想家,其基本取向毕竟是对的。在文学革命问题上,胡适显然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而梅光迪企图阻止这个革命潮流,其结果是人们都清楚的。我想,今天即使最坚定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也未必会要求废止白话,复兴文言。

同类推荐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主要内容包括: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等。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我们总认为在生活和生存手段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却因为这种想法失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们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电力和机器,金钱和商品,只有作为使生活更加自由的手段时,才是对我们有益的。它们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爱罢不能

    爱罢不能

    只为等待着自己梦中的王子;六年后的现在,她才清醒的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遇不到王子的灰姑娘,只能眼睁睁看着王子心里住着他自己的公主;总要到了最后,她才明白,六年前的任淰以为自己是一个公主,自己不过是灰姑娘恶毒的姐姐,是在破坏着别人的童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里最后一缕阳光

    梦里最后一缕阳光

    王琳,从小都是林雨落的保护伞,大学的校园里依旧如此,三个人的恋情究竟谁是谁的谁,众人前的面孔在背后又是怎样的呢?真情还是玩偶,谁又能分的清,爱情和伤害是三个人的毒药。为了报复她们又会有什么样的计划?
  • 最后一头战象

    最后一头战象

    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奋力披挂上当年的象鞍,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要与曾和自己浴血奋战的伙伴们葬在一起。
  • 洪荒白衣圣人

    洪荒白衣圣人

    现代修真者被自己哥哥算计,回到混之中,自己练功。见识盘古开天地,见识龙汉大劫罗睺威,见识鸿钧老道传道统,见识三清也有吃憋时。洪荒大能满天飞,其中尤以巫妖二族威,帝俊太一掌天庭,十二祖巫控大地,二族争斗几多时,白衣却是见证人。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国学大师蔡元培不仅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而且还撰有关于国人道德修养的丰富著述,为后人提升道德境界、加强内炼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读本。本书编者重拾瑰宝,文白并存,精编细选,结集成书,凝聚了他论述国人修身立德处世的全部精髓,是今天的我们思考社会人生、加强内在修养不可多得的道德范本和践行宝鉴。
  • 重生之将门嫡女不好惹

    重生之将门嫡女不好惹

    【本文上卷宅斗,宫斗,斗渣男,渣女,下卷温馨宝宝戏】帮助心爱的夫君如愿以偿的登上皇位,木樱诺儿却不曾想到,他刚登上皇位不久便带着他心爱的女人以及她那同父异母的妹妹,三人联手设计陷害她,毁她清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木氏淫乱后宫,伤风败俗,无德无能,加之至今未能为南楚国诞下龙嗣,特此从今日起打入冷宫,钦此。”当那把尖刀插进她的胸膛,她悲愤的冷笑:“我木樱诺儿,今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认识你们这些奸诈无比的贱人,若是有来世,我定让你们血贱血偿,我要让你们求生无门,求死不能!”当她再次睁开双眸,眼神中只有冷冽的寒光和仇恨,金銮殿上,将是她踏着胜利的脚步缓缓而来,老天怜悯,又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这一世她要把那些人给她的痛苦加倍偿还给他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血贱江湖!什么姨娘,什么小三,什么皇子,什么爱人,什么姐妹,负我者尽管放马过来!本文一对一宠文,男主干净,女强男更强。【精彩片段1】他是前世害死她的夫君,他是一心谋夺皇位的三皇子。金銮殿上他被严刑拷打,狼狈不堪的转头看向她一步步以胜利的姿态昂首走上大殿,眸光中是冷冽的寒光紧逼,他听着她口中一字一句说着他的谋反证据,然后对着新皇高喊道:“陛下,此人狠毒之心人神共愤,此人不除必祸害天下,依南楚国的刑罚,此人应当处以剐刑!”他听闻浑身瑟瑟发抖,他指着她责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害我!”她优雅的笑着转身一步步走近他,嘴角噙着胜利的笑容低下头在他耳边低声厉声道:“这是你前世欠我的!这一世我就是要让你求生无门,求死不能!”【精彩片段2】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高高竖立着一块大大的红字招牌‘招父大会’,台上一脸悠闲吃着葡萄的某女朝下面一脸稚气,但美人胚子尽显,鬼灵精怪的某小孩使了个眼色,某小孩小脸一昂扫视了一下前方黑压压各位年轻的王公贵族们一眼,然后随手指着一个人问道:“你家有多少银两啊?”“虽跟皇家国库相差一筹,但金山银山倒是有几座。”某小孩摸着下巴一副沉思,还算凑合吧,“那你有没有什么重疾?无法治愈的那种顽疾?”此人摸了把额头上的虚汗赶忙开口道:“这个请放心,本公子年轻身体强壮,那方面绝对行!”某小孩脸一黑道:“下一个!谁要你身体强壮了,你要是老不死,我和我娘怎么继承你家祖业啊!”众人一片哗然纷纷晕倒。突然天空一黑,几百多个黑衣人从天而降,众人一见立马脸色大变道:“不好,黑风堂的人,跑!”
  • 农夫,你家屋顶有流氓

    农夫,你家屋顶有流氓

    她是谁?一朝醒来,前尘尽忘!以为好心救了她的恩人,转而挟恩胁报,以败坏她的名声为威胁,要逼娶她进门!投奔的亲戚对身中奇毒的她避之不及,便急着送她上了花轿。可这要娶她的“恩人”农夫,居然是村里有名的大傻瓜!正常人都不会答应吧!无奈她记忆空白,加上身中软骨散的毒,无法挣脱,被迫抬进了洞房!可当盖头掀开——眼前这眸如春水,一脸纯真的绝世美男子是谁?好吧,看在这傻瓜无害又养眼的份上,她暂且就先陪他一起种种田,摘摘菜,兜兜小鱼虾吧!可当某一天,突如其来的刺客踏破她们家的茅屋顶。满村追砍的不是恢复了几许记忆的她,而是她的傻夫婿时——夫君,你又是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