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700000007

第7章 论隋唐时代佛教宗派的形成及其特点(7)

第二个直接后果是排除了佛教经典的神圣地位。对于一般教徒来说,佛经是绝对不可动摇和不得违反的。但是由于历代翻译的佛经浩如烟海,多数文辞艰深晦涩,名相繁多杂碎,以至于意旨暗昧难明,加以中国僧侣后来又继承了两汉经学的烦琐习气,流为一种不切实际的章句之学,用以注疏佛经,结果是愈积久愈臃肿。到了隋唐时代,可说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一种地道的经院哲学,以至于愈学愈困难,愈学愈迷惑,出现了无法克服的理论危机。在这种背景下,禅宗向佛教经典权威挑战,文化水平很低的慧能的说法记录稿也前所未有地被尊为《坛经》,并以简易明快的新学说取代了过去各种烦琐的佛经注疏。禅宗甚至不主张专门学习和研究经典,以免为文字所障,也不大讲三世因果报应的迷信,根本否定有所谓西方极乐世界。慧能以后有的禅宗领袖还骂佛经是鬼神簿、毒药。禅宗把僧侣从经疏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摆脱沉湎书本文字的生活,另求精神上的出路。这就从佛教内部沉重地打击了烦琐的经院神学,这对于改变和发展中国佛教思想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以后并扩大影响到外国。

第三个直接后果是破坏了佛教出家僧侣平日生活的固有本色。慧能一派禅宗摒弃烦琐的宗教仪式和外来的戒律,甚至公开反对拜佛、坐禅,否认修行必须出家。它还取消了旷劫不息的累世苦修,说是没有任何意义,认为布施、供养、造塔、建寺等等都不是什么功德,把佛教修行归结为"举手下足,长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这无疑是动摇和破坏了佛教赖以维持的严格纪律,乃至整个宗教生活的基础。慧能及其后来的禅宗几乎否定了印度佛教戒、定、慧(戒、定、慧,是佛教徒修学的基本课目,戒学指戒律,定学即禅定,慧学是教义。佛教徒认为三者有互不相离的关系,合称为"三学"。)的全部内容,排斥三藏教,骂倒整个佛教,从而使这一场宗教改革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成为佛教史上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从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禅宗的创立是一次特殊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深远的复杂的思想影响。禅宗能在佛教宗派势力空前强盛、宗派思想严密控制的情况下,在宗教的限度内独立思索,自由思想,大胆怀疑,勇于创新;主张权威不在印度,不在佛典,尊重个人,相信自己,这对于广大佛教僧侣和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人们来说,实在是起到了精神解放的作用,以至于还启迪后来的某些进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推动他们怀疑传统,反对权威,抨击专制制度,这都不完全是偶然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禅宗虽然打击了传统的佛教教义,发挥了特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毕竟还是宗教,还是佛教。它强调人人都有佛性,佛就在人心中,不必出家为僧,不必实行禅定的修行方式,同样也可以成佛,这实际上是扩大了禅的意义,扩大了修行的范围,使更多的人掉进佛教的陷阱。这正如马克思在评价欧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的:"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1版,第1卷,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禅宗以其特制的锁链长期地控制人们的灵魂,从禅宗发展史的全过程来看,这一点也是很清楚的。要科学地评价禅宗,还必须揭示它的思想渊源和社会根源,进而剖析它的社会阶级实质。禅宗作为佛教,它的思想首先还是渊源于原来的佛教,尤其是东晋时代我国佛学家竺道生等人的人人都有佛性和顿悟成佛说。但是,禅宗不仅发展了竺道生这一学派的思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不承认佛和佛典的权威性和神圣性,以至于发展到呵祖骂佛,表现出鲜明的反叛性,而其影响更是竺道生所不及的。其次,禅宗也受到我国传统的儒、道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史上产生过两次冲击烦琐哲学的思潮,一是魏晋玄学取代两汉经学,一是慧能一派禅宗取代其他佛教宗派,而禅宗与玄学又有重大的相似之处。庄周的自然主义思想、玄学家的得意忘言理论以及旷达放荡、纯任自然、蔑视礼法的风尚,都对禅宗的思想风貌产生过影响,以至于出现了如茶酒僧一类的人物。禅宗也向儒家步步靠拢,它的佛性论不仅与儒家的性善论相近,而且还一反出家不讲孝道的传统,竭力与儒家的以孝悌为人之本的封建伦理学说相调和,炮制论孝的佛书,出现了一批名噪一时的孝僧,从而为禅宗赢得了如柳宗元、刘禹锡等这样的进步政治家、思想家的同情。这也表明,禅宗主要是在摆脱外来的宗教的束缚,与本国的传统思想结成联盟的情况下流传和发展起来的。

慧能一派禅宗的形成和流传,也是唐代中叶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当时,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激化,破产的农民纷纷流入寺院,成为僧侣地主贵族剥削的对象,这也就激化了地主阶级内部贵族和庶族的斗争,尤其是庶族地主反对僧侣地主和经营寺院经济的地主贵族的斗争。出身于破产的下级官僚家庭、"胸无点墨"的慧能恰在其时创立了禅宗,这反映了对贵族垄断解释教义乃至垄断成佛"权利"的反抗,客观上适应了庶族地主的利益和要求。慧能死后四十余年,发生安史之乱,安禄山陷两京,唐朝廷财政窘迫,为了聚敛钱财,推行纳钱度僧的制度。慧能的门徒神会特为朝廷设戒坛度僧,收取香水钱资助军费。此后神会才受到唐肃宗的重视,禅宗乘机得到发展。唐德宗正式立神会为禅宗第七祖,于是慧能六祖的地位更成为不可动摇的了。慧能一派禅宗势力由此进一步传播。同时,中唐以来,庶族地主的势力日益扩大,进入上层统治集团。在统治者的支持下,禅宗成为流行最广泛的佛教宗派。后来唐武宗灭佛,寺院经济遭受破坏,其他享有特权的宗派大体上归于消灭,只有禅宗,因为它具平民性的特点,却兴旺起来,并分成了若干流派。晚唐以来慧能一派禅宗实际上成为中国佛教的同义语。

禅宗在唐代统治者的支持下广泛传布,为社会上不少人所信仰和欣赏。综观历史,平民和一般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是信奉禅宗的两个主要的社会势力。禅宗和佛教其他宗派僧侣贵族生活不同,宣扬简易法门,对于苦难的群众有相当的诱惑力。它力求和平民接近,重视与平民相杂而居。传说武则天听了神秀的话,曾下诏请慧能入京,慧能可能是考虑到上层宗派之间的矛盾,而加以谢绝。慧能本人一直没有与朝廷互相交往结纳,因而在社会下层人中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平民信奉禅宗是在苦难生活中找不到出路的表现,也是他们思想落后性的反映。同时,禅宗不能也不可能真正为平民带来什么利益,禅宗以忍耐为首要教义,教人安分守己,归根到底还是对统治者有利。慧能一派禅宗本来接近平民,不重视文字的研习记诵,但是数传之后,禅宗领袖又逐渐重视文字的工夫,大量刊印各家《语录》,并同样强调传法世系,事实上与平民又疏远了,从而主要地在一部分所谓文人学士中扩大了影响。它对于怀才自负的士人、仕途失意的官吏、追求名利的贪夫、标榜隐逸的雅绅,往往是谋身出路,或是作为借清谈以自慰的寄托。平民和士大夫虽然都曾从禅宗寻求自我的精神安慰,但是他们所追求的具体旨趣则并不完全相同,是从不同的侧面去信奉禅宗的。

禅宗使中国佛教的发展达到顶峰,也使中国佛教趋于崩溃;禅宗战胜了佛教其他宗派,同时也破坏了自身的存在;禅宗的简易法门使佛教一时大普及,但是它的蜕变又使佛教失去自身的特征。当禅宗后来只为少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所欣赏,它的理论又为宋明理学所摄取,并改造成为以儒家正统面目出现的官方哲学之后,它的本色也就衰退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基本性的结论:

第一,佛教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信仰和思想,中国佛教有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隋唐佛教宗派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隋唐时代社会经济、政治作用的结果,只有从当时社会条件出发,才能揭示出这些佛教宗派形成的根本原因,乃至内因和外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二,隋唐佛教宗派各以其独特的面貌呈现于历史舞台,只有全面地去分析各个宗派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彼此相异的思想特点,才能深刻地揭示它们的思想本质,明确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客观规律。

第三,隋唐佛教各宗派除禅宗以外都是烦琐的经院哲学,除唯识宗以外都和我国传统的儒、道思想相调和。历史表明,既搞烦琐哲学,又不和儒道思想相结合的唯识宗流传最为短促;相反,既不烦琐而又重视和我国传统思想相融合的禅宗流传最为久远。这也是值得深思的。

[原载《哲学研究》,1981(8)]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之后,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思想热潮。本书立足于把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分为政、干事、做人三个篇章,围绕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从理论到到实践、从党性修养到个人品行,用生动可信的文字语言阐述了杨善洲精神作为我党宝贵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于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干部示范引领作表率,用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 修魔

    修魔

    别人都是隐藏在正道大派中暗中修炼魔道功法,佟玉却是在魔道大派中光明正大地修炼正道功法。在真魔宫六十年一次的论道大比中,佟玉力压群雄夺魁后,没有一个人为他庆贺。他师父仰天长叹:“魔道后辈无人啊!”殿主、长老、师叔、师兄、师姐、师弟···就连他徒弟的脸色都很难看。佟玉非常无辜的表示:“虽然我修炼的是正道功法,但我有一颗魔心啊,你们不能搞歧视!”
  • 兰陵醉

    兰陵醉

    盛元天下,豫王在位。我是右相府不受宠爱的五小姐。兰陵。在讳莫如深的宫廷,只为争权夺位,我变成了爹爹的一颗棋子。一场桃花宴,一次桃源行,从此卷入宫中是非。无心争斗,却不得不用心自保;无意争春,却纠缠在几个出色的男子之间;何去,何从?迷惘,却不得不一路前行~~~~~兰陵视频?pstyle=1欢迎收看扇舞新文《斗蔻》,请继续支持哦
  • 感动小学生故事(大全集)

    感动小学生故事(大全集)

    本书精选200多个感动心灵的故事,它们涵盖了金色的童年、成长的滋味、父爱母爱、师生情谊、纯洁友情、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等内容。在每则故事后面,都配有平实生动、明白浅近的赏析点评,方便读者领会、启迪和感悟。通过一个个感同身受的故事,让小学生体会“真”的流露,“善”的迸发,“美”的呈现,进而学会感动,懂得感恩!
  • 跟巴菲特学投资

    跟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总结了巴菲特40多年的投资经验,本着实用、全面的原则,从怎样选股,怎样评估股票价值、怎样找到最佳买卖时机、怎样持股等9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投资经典案例,教你在投资中怎样实践操作,让你迅速领会予菲特集中投资、长期持股、价值投资等投资策略、方法和思维。
  • 霸天邪尊

    霸天邪尊

    大道无情,苦修三年,大浪淘沙!是偶然?是必然?韬光养晦却卷入莫名争端,从此自暴自弃;颓废、纨绔,深埋的自尊却不容践踏,他,他,找回自我!快意恩仇,无赖表象下心思慎密,由此开启了化茧成蝶的浴血传奇......,十年重修,枯等一个微笑而未果。低调地踏入修真之境
  • 恶少离我远一点

    恶少离我远一点

    “洛小沫,你就不要在想他了,他已经有女朋友了,你怎么还一直忘不了他呢,现在他都不会好好的看你一眼,你这样做不值得,你知不知道。”染雪儿大声的说道,染雪儿的话深深刺痛了洛小沫的心。“洛小沫,你还爱我吗?”夏梓枫问道。“对不起,现在我已经不再爱你了。”洛小沫面无表情的回答道。“洛小沫,我会让你爱上我的,一定会的,”严宇轩大声的说道。“洛小沫,我会让你付出代价的,我不会让你有好日子过。”“到底我该怎么办,是不是要离开所有的人。”洛小沫忧伤的说道。她洛小沫受到了许多的挫折,经历了许多的苦难。他严宇轩发誓要洛小沫爱上他。他夏梓枫想追回洛小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