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700000041

第41章 中国佛教两千年

公元前2年,即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臣向西汉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以此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至今刚好两千年。

值此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之际,记者就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采访了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方立天。

佛教是如何中国化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独特的宗教信仰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传统文化之中,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与儒、道并列成为三大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文化,佛教是如何应对排拒,化解障碍,消除矛盾,而为中国人所接受,得以存在发展的?方立天教授一言以蔽之:"中国佛教两千年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他认为,佛教能够实现中国化,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与中国世俗政治的协调。自秦汉至清代,中国是中央集权专制国家,皇权至上,决不容许神权凌驾于皇权之上,也不容许神权漠视皇权的尊严,更不容许神权对皇权的挑战。因此历代皇帝都要运用至高无上的权力驾驭、控制、支配、管理宗教,使其服从自身统治的利益。严峻的现实使中国佛教上层精英逐渐认识到,妥善处理佛教与封建皇权政治的关系,是佛教在中国获得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东晋时佛教领袖道安就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道安的弟子慧远提出的"政教离即"论,更是全面地阐发了政教关系:既强调出家僧侣独立于政治,维护佛教的独立立场,又强调佛教的道德教化有利于政治统治的巩固,论证佛教与政治的一致性。这是封建时代佛教僧侣对政教关系所能做出的最出色的总结,为中国佛教处理政教关系确定了原则立场。为了协调政教关系,自5世纪末开始,中国佛教还设立了僧官制,以匡正僧众纪律,控制僧团势力。保持与世俗政治的协调关系,是佛教得以长期流传的重要原因。

二是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磨合。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道为代表的中国固有文化虽然也发生过一些摩擦和冲突,但相互的融合是主要的。这种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佛教吸取、融摄儒、道。如用道家的专用术语来翻译佛经的一些概念,用黄老的无为思想来解说佛教宗旨,用魏晋玄学来诠释佛教般若学。佛教学重视融摄儒家的伦理思想。僧人出家,不拜皇帝,不拜父母,曾遭到儒家学者的强烈抨击。后来中国佛教学者也转而提倡忠孝,宋代契嵩撰《孝论》12章,系统阐发了戒孝合一论。另一方面是佛教对儒、道的影响、渗透。如僧肇撰《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实际上是对魏晋玄学基本问题的总结,推进了玄学理论的发展。佛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更是大家公认的,佛教的理事学说、心性思想和修持模式等成为理学的重要来源。佛教的禅宗和儒家的理学,是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互动而产生的两大文化成果。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磨合,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使其自身发展成为儒、道并列的三大传统文化之一,三者的融合甚至达到了"三教合一"的程度。

三是中国佛教的文化学术创造。中国佛教学者重视佛教学术研究,独立判别印度佛教经典的高下,选择某类经典为本宗崇奉的最高经典,并结合中国的固有文化加以融通,创造出新的宗派。隋唐时,中国佛教形成了天台、三论、唯识、华严、律、密、净土、禅八大宗派。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学术的繁荣,对佛教的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佛教丛林制度是中国佛教的另一重要创造。佛教传入中国后,原来"三衣一钵,游行乞食,树下一宿"的教制,与中国重视农耕、北方气候严寒等国情、民俗不相适应。中国佛教及时自我调整,逐渐形成定居式的僧团制。唐朝时全面建立了僧团管理制度,如长老制度,重视劳动生产的农禅生活制度,僧侣服制也由印度式改为中国化的唐朝衣冠。中国佛教丛林制度,特别是农禅并重的制度,适应了当时中国的生产方式,对缓解佛教与上层统治的矛盾,维系僧团的生存,维护中国佛教的持久发展有重大作用。

中国——大乘佛教第二母国

方立天教授充分肯定了中国佛教两千年发展的积极意义。

12世纪末13世纪初,印度佛教被外来势力所消灭。而中国佛教却不断得到发展,并传入周边国家和地区,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的佛教就是中国佛教宗派的延伸。这样,事实上中国成了大乘佛教的第二母国。两千年来,佛教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也程度不同地影响了东亚、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

佛教传入前,这些地区的文化主要是儒、道。儒家主张积极进取,道家主张顺其自然,二者基本上都没有探讨人的生死痛苦问题。相对儒、道而言,佛教关于宇宙存在的缘起论、人生痛苦的价值论、对人的生死的终极关切思想、细密的心性论、独到的伦理学说以及系统的修持方法等,都有显著的优势,弥补了儒、道的不足,为传入地区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安慰。佛教还是极富于伦理道德的宗教,如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等戒律,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对这些地区社会稳定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佛教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信仰、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天文等方面,对传入地区国家的文化发展影响很大。这是不同民族、国家的不同文化自由交流的成功范例,也是亚洲乃至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

中国佛教的传播、交流,还促进了中国和这些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如中日建交就是先从民间佛教交流开始的,赵朴初先生曾说,中、日、韩三国佛教徒共同筑起了黄金纽带。这条纽带推进了三国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增进了三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

综观中国佛教两千年发展,方立天教授认为,佛教在历史上积极、正面的作用是主要的,消极、负面的作用是次要的。

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

经过两千年发展的中国佛教,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

方立天教授认为,未来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三个矛盾,有的改变了形式,有的则将更加尖锐。如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气温升高、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等难题正日益困扰人类,人类实际上面临着生存危机;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相对匮乏的精神境界的反差现象将长期存在,文化精神危机、价值危机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未来的中国佛教应当在缓解这些矛盾方面发挥作用。如把修持佛教戒律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帮助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在和谐人际关系、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发挥作用;把佛教某些修持方式方法运用在心理调节、心性修养、心灵提升等方面。

方立天教授特别强调培养佛教人才对佛教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位佛学造诣深厚、人格高尚、修持严谨、热心弘法利生的佛门龙象,其作用与影响要远远大于盖十座大庙。佛教人才是佛教未来命运之所系。

同类推荐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
  • 初恋无下限

    初恋无下限

    陆小舟与干爹的婚期临近,却意外与初恋男友双双重生。明明已经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人,却回到了当年青梅竹马的时光。她隐藏重生的事情,伪装成原本的自己靠近苏盛欢,傻呆萌的调戏他,在他刚刚对小时的她有些动心的时候,她才开口说:“苏盛欢,你知不知道你很渣?”两个人再次闹翻。当年害羞温柔的苏盛欢已经变得很暴躁、爱吐槽、爱咆哮。当年活泼可爱的陆小舟已经变得缺人品、无下限、无节操。奈何家里的大人还是当他们是小孩,不但要他们一起玩,还一起洗澡、睡觉。苍天,要不要这么玩人,难道这一次我们还得一起老?!
  • 冒牌太子妃.A

    冒牌太子妃.A

    什么什么?我穿越了?那么这些野猪是什么?天啦,只要我赢了它们,我就可以活下来,并且可以身价百倍,被有钱的人买去。啊啊啊啊,不是吧,太师要买我?呼还好,只是买去当女儿,啊,皇后的儿子看上我了?不是吧!他是个傻子?神哇,主哇,观音菩萨哇,这到底怎么回事哇?一个傻里傻气却很痴情的王爷,另一个玉树临风劫穷济贫的大侠!我的心有点摇摆不定啦!嫁给王爷也不错,有吃又有喝,而且他又那么傻,欺负他的时候,不会有人知道的!嫁给大侠也不错,一起浪迹江湖,做一对快乐的神仙侠侣。可是……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独自旅行

    独自旅行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上,即使有人相伴,也能因一句话,一件事,从你的生命中消失,终究各奔东西,开始各自旅行。
  • 农夫山泉有点田

    农夫山泉有点田

    一次刻意的买醉,却让姐儿醉死梦里,一朝醒来,从大龄剩女直接晋升孩子他妈,成了传说中的穿越女。穿越就穿越吧,好歹姐儿从无人问津变得有人关心,这咱认了!可是,为毛人家穿越,不是鸿门千金,就是贵族嫡女,姐儿穿越,却是浑身是伤的农妇一名。好吧,没有锦衣玉食,宅斗怡情,姐儿都认了,只要能有美男环绕,一切都不是问题!可为毛偏偏给姐儿的,除了当农夫的小受丈夫一枚,就只剩一颗叫姐儿“娘”的小豆芽。农夫就农夫,没关系,姐能慧眼识玉,就能妙手打造好丈夫!杏花村里,姐儿带着丈夫和小豆芽,采点蘑菇、种点瓜,想吃红薯地里挖…小小的田园,大大的温馨,比宫斗宅斗更怡情。当有一天,各种桃花蜂拥而现,姐儿才发现,小受男不知不觉间竟成了谪仙一枚。于是,姐儿定下家规如下:允许你泡妹,允许喝醉,但每晚必须给姐儿归队。要是让姐儿伤心伤肝又伤肺,姐儿打的你第三条腿变残废!
  • 第一女相:微臣要拒婚

    第一女相:微臣要拒婚

    那些人,害死她的父亲,玷污了她的母亲,屠戮了她的族人,霸占了她的封地……她完颜蓁出生的那一日,想不到竟是家破人亡时!从那一天起,她就注定要走上一条血腥的复仇之路!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更没有爱人!他,本是皇朝最最尊贵的太子,却因为一个用心险恶的谶语,被送进寺庙,渐离皇位。在这皇权的争夺倾轧里,他韬光养晦,终有一日,得以飞龙在天。他和她,本是一对和睦君臣,却因为宿命波谲,走到了爱恨两端。他情不自禁爱上了她。她却千方百计要杀他。他想做明君,她却是弄臣!他想要将一个安宁美好的天下,一个万人敬仰的后位,捧来给她,只望博红颜一笑。
  • 养只王爷不如狗:煞王妖妃

    养只王爷不如狗:煞王妖妃

    身为皇女,却是连奴仆都能踩上两脚。再温顺的兔子急了还会张开利齿,更何况人。于是,受尽欺辱的皇女凤五,有一天身体内生出了第二个灵魂……凤五,软弱隐忍凤无便腹黑狠辣。凤五,不争不抢凤无便掠夺成性。也就在那一天凤无遇上了以克死了全家闻名天下的煞王,季孙绝。两人相遇的第一句便是,“呵呵,好巧,你也出来杀人啊。”#听说蛇精病和扫把星更配哦##没点精神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主角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