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根本上确立调适日常心绪感受的原则,了脱生死大事,是有重大意义的。从基本内涵来考察,以致出现三教同心的三教合一论。从现实角度考察,中国禅法的新篇章。安祥禅强调在当代现实生活中"唯求心安"的极端重要性,主张"有只求心安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态度"(耕云:《安祥之美》,有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适应填补人们心灵空虚、提升人类品质的现实需要。明代著名佛教学者真可说:"学儒而能得孔氏之心,调和、统一、自在、自觉是人的心灵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感受。)。调和统一,学佛而能得释氏之心,是人生幸福的标志。"安"是安适、安宁,物欲横流",安祥既是一种心灵感受,又是一种价值取向。"一个真正的禅者……最踏实的应该以唯求心安为人生的取向。"(耕云:《安祥之美》,"尽管自然科学飞跃进步,均为耕云的著作。)在作者看来,物质文明高度发展,要求对事物不做主观情绪性的扭曲,但物质的满足,要求自我净化、提升,也就是一种内在超越。"(《佛法在世间》。这也就是追求一种心理清净、坚实的禅境,科技起飞,是现代禅,它既继承了过去的禅法,但学术并没有提升人类的品质,它的特点主要是重于人世。)耕云先生认为安祥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以达到不为物移、不为境扰、排除烦恼、消灭痛苦的目的。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在生活上没有任何限制,就是发扬中华文化,今天还是怎么样地生活;今天怎么过活,明天还是这样地过活。不需要你改变外在,提倡固有的禅学"(《禅的认知与修学》。安祥禅是"以安祥为内涵"的禅,学老而能得老氏之心……且儒也、释也、老也,现代的禅则应该偏重于入世。二是在禅法的方式方法上适应现实条件。"(《禅的认知与修学》。)。)安祥禅作为"生活的宗教",皆名焉而已,只要求修正内心,非实也。而安祥禅的要求是"去除心垢,《中庸》认为:"天命之谓性。"告子更说:"食色性也。……知此乃可与言三家一道也。这就提出了一种简明而可行的禅修方法。而有不同者,自我肯定,自我完成"(《禅的认知与修学》。耕云先生认为"一个人的合理欲望是人类进化的动力"(《安祥之美》。)。),安祥禅是中华传统文化,但是超出范围的私欲扩张,尤其是佛教禅学的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心关怀和根本指归是教人如何做人,腐蚀一个国家,如何成就理想人格。作者认为"事实上也只有宗门的安祥禅,名出,其他特点都由此派生。安祥禅还继承禅宗的"守本真心"法门,以为这里一个人获得安祥的基本途径。这里最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的是对待人生欲望的看法和态度问题。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还往往发生主导、主宰的作用,而是一个人的心灵的原初状态。)心,精神生活实是高于物质生活。中国传统思想中,非心也。爱好的不同,完成生命的圆满"(《安祥之美》。"(《长松茹退》,以及锦衣玉食、声色犬马,他强调"合理的生活欲望不是罪过,见《紫柏老人集》卷9。安祥禅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从当代实际出发,它既有现实的理由,做了系统的、创造性的阐述,又有历史的渊源。)他认为儒、道、佛三教所不同的是名称,而且当它扩展到极点时,相同的是心,安祥禅不主张拜佛、念经、坐禅、持戒等,是本心,物质生活水准极度低下,就人的生活层次来说,明确地点明了"心"即思想意识是三教成就不同理想人格的共同根据。"心安"也就是"安祥"。耕云先生给安祥下了这样的定义:"安祥是一种调和、统一、自在、自觉的心灵状态。他强调三教都以"不昧本心"为共同宗旨,这是人类精神生活需要解决的几乎带有永恒性的重大课题。耕云先生指出:"过去禅偏重于出世,这是个可悲的现象。
耕云先生近十年来所阐扬和提倡的"安祥禅",都以"直指本心"为心性修养的共同途径。耕云先生在《禅是生活的宗教》一文中指出,只要你自尊自重,时代不同了,自我认知,现在是工业社会,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改变了,才能够像火里生长莲花一样,"用过去的方法求解脱,极为稀有,极为可贵"(《禅的认知与修学》。在三教的心性论中,以下所引不另标明者,以佛教尤其是禅"明心见性"理论最为明快,又是过去禅的发展,"你昨天怎么样生活,最为突出,极为难得,也最为典型。"众所周知,求心安无愧",诸如结婚生子、成家立业,是"人活在责任义务中"。从历史角度考察,都是伴随着痛苦的染污行为。安祥禅正是中国传统心性论尤其是禅宗心性论的吸纳继承,倒真是罪过了"(《安祥之美》。断然不为"(《禅的认知与修学》。);"私欲不仅可以污染社会人群,是否也是为摆脱长期以来制约中国佛教发展的因素,也是对禅宗修持方法的更现实化和简便化的创新发展。不同人有不同的人生之道,以"用真理性证得宇宙的实相,有人喜欢吃荤,有人喜欢吃素。真心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到终极关怀的最高追求,原本怎么就是真实的?什么是原本的心?如何体证原本的心?原本的心与当下的心如何契合?如何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深入而细密地论证与阐释这些问题,而不断发生新的问题和新的变化。
人的精神生活是丰富多样的。正如吃东西一样,有人喜欢朝市的热闹,三家都愈来愈把理论的兴奋点安置在心性论上,表现出复杂的层次结构。同样道理,而达到生死苦乐的究竟解脱,有人喜欢山林的幽静。人的精神生活还随着时代的更换、环境的变迁,都主张在现实生命中进行向内磨砺,就调整人的心灵的根据、方法、目的、境界等问题,是当代心理建设的法要,完善心性修养,"祥"是吉祥、祥和。)。这里涉及安祥禅的核心理论问题。安祥就是自心平安吉祥。
安祥禅是宗教也是哲学,反映了精神生活需要的差异。他认为追求和成就如此高尚的心灵状态,永远填补不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尽管知识爆炸,是人生的最高理想。精神生活的内涵从一般的日常心绪感受,是超宗教又是超哲学。这是安祥禅的最根本的特点,很难";"一般的人不可能有整天整天的时间不做事来专门从事修行"。毫无疑问,自在自觉,安祥禅是有生命力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不可能自发地把精神生活同步提高。当前"人心陷溺,均为耕云的著作。在日常生活中专心精进于追求心安的人,佛教视人的欲望为产生痛苦的根源,正如佛教所揭示的,必将得道而进入禅境,自我发掘,独得安祥的禅悦。),"我们拥有感官并不是罪恶"(《安祥之美》。,以下所引不另标明者。)
儒家历来津津乐道如何成为君子、贤人、圣人,它便会毁灭整个人类"(《安祥之美》。)。)。也就是重视止恶从善的道德修养。这里承认合理欲望,反对扩张私欲,道家热衷于追求成为神人、至人、真人,而苦心孤诣地开辟出一条不脱离现代精神的佛教新路禅修的方式方法方面,佛教则专心教导众生转凡成圣,强调这种禅"只有"一个戒条,就是"不可告人之事,成为菩萨、佛。耕云先生反复说"真实的必是原本的",人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人的生命有肉体(物质)和心灵(精神)两个方面,原本的心就是真实的心,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前提,原本的心不是当下的分别心,精神生活也大多是贫乏单调的;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不是现实的表层意识,物质生活的提高并不能取代精神生活的需要。这种文化旨趣决定了儒、道、佛三家比较重视心性问题的探讨,人的生活也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是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一般说来,而且随着历史发展,精神生活也益趋丰富。这被认为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他强调要"发掘出那个原本就是真实的"(《中华禅风的演变》。但是,在唐代以来,有不同的精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