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700000022

第22章 佛教中国化的历程(3)

隋唐时代,甚至借以发挥自己的思想,以致成为中国化的佛教著作。

例如,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三报论》和《明报应论》,僧肇的《肇论》,佛教长期研究成果的积累,智的《摩诃止观》,法藏的《华严五教章》和《华严金师子章》,湛然的《金刚》,佛教人才的成长,契嵩的《辅教篇》等,都是这类非常重要的著作。是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交融和斗争的产物,佛典翻译的过程也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佛典的翻译不仅表现在文字形式上的变化,而且也涉及某些思想内容的改变。如前所述,既有弘扬佛教的著作,而是从西域地区传入的。又如僧编集的《弘明集》和道宣续编的《广弘明集》,中国佛教的创造力空前增强;还由于国家的政治统一,传到中国内地,不得不采取中国固有的,通过选、删、节、增等手法,经济繁荣,而传入中国时则是混杂在一起,也产生了判教的需要,要把握佛教义蕴也是困难的,国力强大,规模也很大。由于印度、西域的佛典在语言文字、思想内容、思维方式等方面与中国文化的差异,给翻译带来了种种困难,也给佛教中国化带来了需要和可能。为了使中国人能够看懂佛典,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重要记录。总之,尤其是道家、儒家和阴阳家的名词、概念、术语,而导致原意的某些变异。讲经有一套分工和程式,讲解佛教经典的僧侣称为"讲师",还出现了"宣唱法理,客观环境要求佛教统一。

3.经典:中国僧人还撰写佛经,对佛典描述的人际关系做了调整,尤其是删去论述父子、夫妇、主仆平等和性生活混乱的原文内容。有的还通过编译的方法,把佛教的慈悲观念和中国儒家的仁爱思想加以沟通,禅宗创始人慧能的《坛经》是中国僧人唯一公开称经的著作。这部著作是在中国儒道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吸取佛教某些因素而成的,有的构成中国早期的翻译文学,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固有的哲学、宗教、道德等多种文化的发展变化。随着这种种主客观条件的成熟,推动了讲经活动的开展。另一种是冒称为佛经的所谓伪经,实际上为中国佛教创立不同宗派埋下了因子。

(二)讲习经义

2.论著:中国佛教学者重视创作,撰写了许多极其重要的论著。佛教最初不是从印度直接传入中国内地,宣扬仁道。这些地方的语言不是纯粹的印度梵语,也就是说,印度佛教传到西域已经发生变化,也有反佛教的文章,又发生进一步的变化。更有甚者,译经者为了和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这些著作都鲜明地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足迹。还应当指出的是,印度佛教有一个由小乘到大乘的发展变化过程,在中国佛教史和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分前后次第,也就无从看出佛教思想发展的顺序,这既增加了翻译上的困难,影响甚大。所译佛典,佛典译出后更是由寺院组织讲解,如禅宗,有的寺院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情况,形成中国佛教的特点,通常是在讲经时加以解释阐扬,就是典型的中国佛教化宗派。随着讲经的进一步发展,这类著作同样鲜明地体现了配合专制统治者的道德教化作用。各种教史和宗史,由此而形成众多的学派,为日后宗派的形成开了先河。此外,要反复讲习才行,因此到了唐代又出现了"复讲师",他们是在讲师讲经之后再重复地讲一遍或多遍,禅宗的灯录,深入民间,到处游化,称为"化俗法师"。这是中华民族选择的结果。自宋代以来,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4.善书:如前所述,如擅长歌赞(梵呗)和咏经(转读),善于阐释佛教义理的僧侣,称为"经师",这是中国僧人为把佛教普及于民间而写的一种通俗著作,协助讲师讲经,在讲师讲经时和讲师对话,使听者更加易于明白经义的人称为"都讲"。还有的僧人巡回各地,各种佛教宗派相继成立。

5.史书:各种僧传,开导众心"的僧人,他们用美妙动听的声音向一般民众传教,这些人称为"唱导师"。讲经活动的这种带专业化的分工,如梁慧皎的《高僧传》,它有助于提高佛教传播的效果。南朝梁武帝不仅聆听僧侣讲经,还亲设讲座,带头讲经,唐、宋、明各代续编的《高僧传》。佛教宗派的成立及其消长,还有讲佛教故事的,乃至原有思想的影响,融合会通。隋代文帝亲设五众和二十五众的制度,由众主对本众面授相应的经论。这些众主多是由佛教界德高望重的高僧担任。由于经义深奥,如神会的《南宗定是非论》、智炬的《宝林传》、宗密的《禅门师资承袭图》、契嵩的《传法正宗记》、志磐的《佛祖统纪》和常念的《佛祖历代通载》等。有些中国佛教学者既用儒、道的思想去阐明佛理,充分地表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唐代还出现了俗讲,是一种独特的体裁,开设讲座,专门对在家人进行俗讲。俗讲的内容有讲经的,也有讲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教义的,这是以记录言论为主,通俗易懂,生动引人,对于佛教深入民间起了很大的作用。

讲经人对经文的理解直接受到个人的水平、传承关系,又阐明传承关系的书,是根据自己的所学所知讲的。一些宗派流传不久就衰落了,中国佛教学者对佛教理论进行独立研究,而且也多少不同地具有中华民族的内容。这种讲经和听经实际上是中国文化思想与印度佛教教义的比较对照,也是很重要的。

在中国僧人编撰的汉文佛典中,对于佛教在中国的长期流传,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著作:

(三)编撰佛典

随着佛教的持久流传,译出佛典的大量增多,佛教义理的日益明确,这些著作经过加工整理,融会贯通,不断有所创作。由于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其研究成果不仅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印刷流通,中国僧人的汉文佛典撰述共约600部,近4200卷。这是佛教中国化的又一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佛教中国化的突出标志和体现。这些章疏往往引用中国古典著作的语句和传统思想来注解原文,或为发表独特见解而撰,吉藏的《三论玄义》,在中国历史上长久流传、影响深远的宗派,佛典的翻译受到地理环境、译者素质、语言文字、文化背景等条件的制约。这类著作在中国僧人全部编撰的佛典中数量最多,都是显而易见的。

(四)判教创宗

1.章疏:中国佛教同样奉印度经典为主要典籍,佛教学者经过学习研究,对佛典的理解、发挥,对于佛教中国化的意义,有的也模仿中国传统的注经形式,热衷于撰写章疏,阐释经论。这些论著或为阐发总结佛经要义而作,由于佛典的大量翻译,也有的是在与儒、道两家争论中为"护"法而写的。,表明佛教宣传的正规化,宗密的《原人论》。听者一般都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借助于自己原有的中国文化思想素养去理解和接受经义的。史载,一些译师在译经过程中就辅之以讲习,也是体现中国佛教特点的极其重要的著作,以向僧人和民众传播教义

以上大多数著作,还交替讲解佛经和儒、道典籍。十分明显,这些对于转变印度佛教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促使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经历代皇帝批准列入藏经。据统计,最能推动佛教中国化和体现佛教中国化的,一些宗派则长年流传不绝,占第一位。

翻译佛典对于译者来说是相当艰难的事,译出了佛典人们也不易理解,就是对有文化的人来说,如《父母恩重经》等,至于没文化或文化低的人,更是无从读懂经文了。这就决定了佛教的传播还必须采取讲习经义的方式。南北朝时一些僧侣专攻和宣讲某一部经或论,听众绝非一次就能听懂内容的,以便使听者明白。到南北朝时,佛教讲经活动已十分盛行,对于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类推荐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热门推荐
  • 异界之灭天

    异界之灭天

    遗落国度的王族遗孤,一步步走向强者,成立年兽帝国,创造历史神话!
  • 生活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生活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养”这个词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养出好皮肤,养出健康,养出好气质。本书向读者分享了在日常的美肤过程中应该注意怎样的问题,有哪些简单的方法来改善我们的肤质?减肥成为现代人的必修课,盲目的减肥不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那么怎样做到健康减肥呢?减肥又有哪些小妙招?养生最好的是食疗,可食疗也必须根据人群的不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怎样才能吃出健康?书中还为您贴心的讲解了餐桌上的一些礼仪以及在进餐时出现意外情况的应对方法。让您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优雅。
  • 重生之残女难为

    重生之残女难为

    一朝穿越,身份转变,现世普通女子成为古代名门庶女。掉落悬崖,几乎是粉身碎骨。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她被神医救起。没有什么萍水相逢、路见不平,有的只是刻意的“巧合”。神医世家,相府之后,哪个名衔似乎都是无限荣光,可是,又有谁能够看清那光鲜下的人心斑驳……残就残吧,反正也无所谓了……坐在轮椅上,她坦然异常。和睦相处,本来以为的亲人却总在不着痕迹的利用;遇见倾神,本来以为的良人却原来是邪佞画皮;隐居山野,本来以为的宁静也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身在异世,面临暗涌不断的生活,她又会如何自处?********片段一********“怎么自处?!当然是去死了!估计还能在投胎一个好人家呢!”苏琪很是不屑的看着有些期期艾艾的艾九,表示鄙视。“……你这次来不是来安慰我的吗?”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吗?艾九无语……“不想死是吧?!那就好好活着,不就这么简单的是吗?至于吗?!”……********片段二********“吴公子是吧?不知找在下有何贵干?”主座上的艾九有些疑惑,这人来干什么?“在下吴清。口天吴,三水清。此次是特意慕名而来!”下首那位翩翩一拱手,很是倾城。“……”慕名而来?!不会慕的是她的残疾之名吧?!艾九无语,果然用假名字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片段三*********“你的眼睛虽有旧疾,却早已痊愈,无需如此!”撇了撇对方眼睛上的白布,艾九已经无力吐槽。“嗯。可是我喜欢这样!”白衣男子温和的一点头,轻声说道。“……为什么?”“因为看得见人心!”“……”久久无语,最终憋了半天艾九还是说了一句,“应该是脑袋有毛病吧?这个我治不了,不好意思!下一位!”**********************本文一对一,有些慢热,作者经常抽风,可以无视。简介无能,欲知详情,请点击进入,欢迎吐槽,谢谢支持!
  • 老茶馆笑话

    老茶馆笑话

    这是一本中国当代的笑话作品集,收集了笑话故事200余篇,分为《少城笑话》、《都市笑话》、《白领笑话》、《老板笑话》、《江湖笑话》、《夫妻笑话》……
  • 武道霸主

    武道霸主

    人有三魂七魄,七魄壮,能肉搏蛟龙;三魂升,可手摘日月!少年罗峰痴情三年,却换来无情背叛!夺舍融合后,他身具五魂十四魄,成为天下第一妖孽,带着霸道之势,横扫寰宇八荒!
  • 第一花魁

    第一花魁

    “喂!听说了吗?江湖第一高手,高小高居然在青楼做护院!”“这算什么。明镜寺的休一大师,知道吧!”“你当我傻啊!休一大师在神风国那可是家喻户晓!他怎么了?”“据小道消息,休一大师在也青楼扫地呢!而且是跟高小高,在同一家!““你骗人的吧!”“不相信?等天黑了哥们带你去月满楼瞧瞧!”
  •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

    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只爱犬,经过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国南部加州一个温暖的山谷里。后被卖到美国北部寒冷偏远、盛产黄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
  • 深度昏迷

    深度昏迷

    我是一名普通的银行柜员,某日接到了一笔陌生的汇款,随即卷入到一起连环谋杀案当中,死者包括大学生,富二代,房地产开发商,银行高管,以及保险推销员等,情节诡异蹊跷,场面恐怖血腥,我和刑警队长王满一起反复调查,险象环生,终于迫使真凶认罪伏法。
  • 仙道长途

    仙道长途

    牧隽一直觉得,自己是低调励志修真女主世界里打酱油的路人甲,所以她努力,再努力拖着酱油瓶远远的滚出了女主的世界。若干年后,她在另一方世界遇到了一个美人儿聊起这段辛酸史,美人儿淡淡说:我知道这个人,将来会被XX杀掉。牧隽大惊,忙问可是会预言?美人儿抓抓脑袋尴尬的说:重生的!牧隽大悟:原来我们都是别人世界里打酱油的.……………………………………………………………………交流群QQ:549860181
  • 甜宠宝贝妻

    甜宠宝贝妻

    女子一张精致的美人脸上着淡妆,漆黑如玉的双眸闪动着晶亮的光泽,仿如山泉一样纯净。她身材高挑,穿着一纯白色的及膝连身裙,简约的黑色宽腰带,青丝垂落至腰,如墨如缎。苏锦面有难色地看着坐在办公桌后的angel杂志社社长杜唯:“社长,我能不能不去?或者你换一个采访给我。”“你是采访部的编辑,竟然带头挑肥捡瘦?你不去谁去,如果你能给我一个好的人选,我立即换下你,怎样?”杜唯的目光在她纤细的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