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200000004

第4章 清代嫁妆的整体描述(2)

下面是各地陪送“不动产”情况举例:浙江嵊县,“女当嫁时,凡所奉养舅姑及房中合用之物,如茶瓶、酒注、炉铛、椅桌、床帐、帷幕、首饰、衣服、仆妾、牛马、庄田,莫不毕具”(《嵊县志》卷一三,《风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四川武阳,“有的甚至将田地房屋等不动产作为陪奁嫁妆,陪奁高者可抵中等人家的家当”(《武阳镇志》1983年铅印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76页);贵州平坝,“有力之家更有以婢女,或金钱,或田房作赠嫁品者”(《平坝县志》第二册,《民生志·风俗》,民国二十一年贵阳文通书局铅印本);河南宜阳,“昔日有赔奁田者,谓之‘胭粉地’”(《宜阳县志》卷六,《风俗》,光绪七年刻本);湖北石首,”女家备妆奁或媵婢、分田”(《石首县志》卷三,《民政志·风俗》,同治五年刻本);湖南永兴,“其女家陪嫁装多从厚,亦有用仆婢、奁田者”(《永兴县志》卷一八,《风俗》,光绪九年刻本);浙江桐乡,“桐乡濮氏富而无子,‘家万金悉舁女’。濮氏女的嫁妆中,‘田宅、奴婢、什物皆具’”(《清史稿》卷五百八,《列女》,140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云南,“清初吴三桂嫁女时,由于女婿王永康“家无儋石”,在陪送丰盛的奁物之外,又“买田三千亩,大宅一区”作为女儿的嫁妆”(《清稗类钞· 婚姻类》,2033页);湖南沅陵,“极富者赠以田,曰‘奁产’”(《沅陵县志》卷三七,《风俗》,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以上所反映的都是各地富户的陪送情况,这一点我们从“极富者赠以田”、“陪奁高者可抵中等人家的家当”等用语中也可以看出。土地、房宅、奴婢等是一个家庭财富的标志,女家将这些资产以嫁妆的形式赠送给女儿,无疑为其新家庭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有时候,嫁妆中的巨额资产足以使一个普通男子一夜暴富,譬如表中濮氏女的丈夫吴生,骤获万金,“以妇富”;吴三桂之婿王永康,婚前“漂流无依”,婚后则“穷极奢侈,俨然厕于缙绅之列”①(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2033页)。达官显贵或富商大贾,因家庭财力雄厚而分财与女,是巨额资产做嫁妆的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则是,一些家庭希图利用厚奁来提高女儿的身价或弥补其不足。如以下个案:

案例1 浙江人钟俊,“幼业儒,父母早故,孑然一身,教读以糊口,亲戚故旧皆远之。”后学业虽有所成,仍曰,“予贫犹昔”。“时山右富室官侍卫者,白姓,有女及笄”,“彼乡人以其武职,虑女有赳赳风,莫愿与为婚者”,唯独钟俊“知其丰于财,欣然许诺”。不久,钟俊被任命为“南都宰”,女家“盛备奁具,媵以婢仆百余,雇群艘,由水路行。运奁之日,自京至通,四十余里,络绎不绝于道者,翌日始毕”①(参见吴炽昌:《客窗闲话》卷三,93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案例2 京城崇文门外王女,“年及笄,极慧美,而尻有尾”,人们“莫与为婚”。王氏“家故饶裕,以质库作奁资,有旧家子贪其财,遂委禽焉”②(参见俞蛟:《梦厂杂著》,15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案例1中,钟俊妻白氏乃武官之女,乡人担心其不够柔美,“有纠纠风”,因此不符合当地人的择妇意向,难以出嫁,唯独士人钟俊“欣然许诺”。钟俊同意与白氏缔结婚姻,是由于自己十分贫困而白家可以提供丰厚的奁产。从这个角度讲,厚奁弥补了白氏做为武官之女的“不足”,成为婚姻缔结中保持平衡的砝码。案例2 中,王氏女是个“尻有尾”的残疾女子,在婚姻市场中处于弱势,很难有人愿与为婚。但由于其家境饶裕,以价值“数万金之质库” 为嫁妆,从经济方面弥补了她的生理缺陷,终有旧家子娶其为妻。

嫁妆中的生活用品大致属于消耗品,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递减;而嫁妆中的土地、店铺、宅院等“不动产”,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值,应当是嫁妆中最为珍贵的成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后一类嫁妆往往给人们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此处以店铺为例。店铺与土地、房宅一样不能迁移,但与土地不同的是,店铺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经营。家庭在给子女分配财产时,很难对店铺进行分割,即它不能像土地那样随意划分成若干小块,按贫瘠进行搭配,以使每个儿子拥有其中的一部分,并独立耕种、收获(有关奁田的权属问题详见本书第三章第二节)。因此,一些家庭在分家时,将店铺充做公产不分,为子孙共有。如休宁陈姓在分家阄书中特别说明:“屋宇田产俱父手分析,店业公存”①(《康熙五十九年休宁陈姓阄书·定例》,转引自章有义: 《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313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另一方面,店铺还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进行日常的经营与管理,如果将店铺分配给不懂经营的儿女,不仅不能成为永久资产,还有可能赔钱导致店铺倒闭。在我们所搜集到的嫁妆资料中,陪送店铺的例子很少。

嫁妆中陪送店铺,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将店铺的所有权、经营权全部转移到女儿女婿手中,改由他们直接经营。如前文提到的崇文门外王氏女,“尻有尾”,父母“以质库作奁资”,将女儿嫁与一旧家子。婚后,旧家子企图将王女之尾割去,王女骂曰:“吾父以数万金之质库舁汝不为薄,尾何害于汝,必欲去之耶?”②(俞蛟:《梦厂杂著》,15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此事例中,得到质库是旧家子娶王氏女的条件,从王氏女的责骂中也可以体现出,质库以嫁妆的形式全权转赠给了旧家子,由他直接经营管理并获取收益。这是店铺作为嫁妆的第一种情形。二是店铺继续维持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出嫁女及其小家庭只获得店铺的收益权,而没有经营管理权。如林则徐的父亲在为儿子们分家时,考虑到已婚的长女、次女、五女嫁妆单薄,决定将龙门口四木间店面分给三人,“以补从前所不足”③(杨秉伦:《林则徐兄弟析产〈阄书〉》,载《文物》,1985(12))。这里,分给三个女儿店铺作为追赠的妆奁,并不意味着由三家共同管理、经营店铺,而是将店铺的收益三人均分,原先的经营管理模式并不发生改变。正由于店铺的权属问题如此复杂,其权益往往纠缠不清,很容易引起经济纠纷,体现出不动产做嫁妆给婚姻、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嫁妆的规模

嫁妆的数量或额度按照家庭的贫富程度而定,即所谓的“丰俭各称其家”。不同家庭所陪送给女儿的嫁妆额度存在很大差别,从几两白银(甚至更少“有若无者”)到成千上万两不等。

下面是各地方志中所反映的嫁妆金额。

江西广丰:“遣女称家丰约,今富者聘礼辄至百金,奁具或罄其家”(《广丰县志》卷一,《地理志· 风俗》,同治十一年刻本);

江西吉安:“吾邑邑俗,家虽窭,其遣女也,奁资亦必在数十金以上,富人则金玉、锦绣,累箧连箱,有消耗数千至巨万者”(《吉安县志》卷三○,《民事志·风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福建平潭:“市井强有力之家,奁值累千金,至有鬻产治具者”(《平潭县志》卷二一,《礼俗志》,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福建霞浦:“咸、同以前,有办全堂嫁装,费至数千金,间或因此破产者”(《霞浦县志》卷一二,《礼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福建古田:“今俗婚嫁只以财势相雄,市井强有力之家,奁值累千金,有鬻产治具者”(《古田县志》卷二一,《礼俗》,民国三十一年古田县志委员会铅印本);

奉天海城:“富室嫁女,妆奁动值万金;贫家只服饰数事而已”(《海城县志》1937年铅印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66页);

奉天阜新:“富者动逾数千金,贫者量力而已”(《阜新县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181页);

奉天北镇:“富室动费千金,贫家亦多寡不等”(《北镇县志》卷五,《人事· 礼俗》,民国二十二年石印本);

吉林安达:“如家道殷实,聘金不过百元,而妆奁则甚丰厚,往往有逾数百金或数千金者;反之,家愈贫,而聘金逾多,甚有荡其所有仅足谋一妇者,而女家妆奁则除一身更无长物矣”(《安达县志》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460页);

四川长寿:“近来风气渐趋奢靡,物价奇昂,以数百金嫁一女,殊不足道,视前辈饶裕之家,至多以二百金为限者,且数倍矣”(《长寿县志》卷四,《风土》,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四川合川:“回具奁仪如帐被、如衣服、如首饰、箱匣、陈设器物,富室有费千金,无力者亦非二百金、百余金不可”(《合川县志》卷三○,《风俗》,民国十一年刻本);

直隶无极:“纳币、亲迎,女家致回奁,然贫不能具者,则略焉。按无极婚娶,尚从俭省。中人之家,仪币十余金而已,女家妆奁不过布素”(《无极县志》卷一,《地理志· 风俗》,光绪十九年圣泉书院补刻本);

直隶衡水:“豪富之家,间有以数百金作嫁资者,此则准诸古昔,大不侔矣。毕婚后,男家之费什一,女家之费什九”(《衡水县志》卷五,《典礼志· 风俗》,乾隆三十二年刻本);

直隶枣强:“豪富之家,有以数百金作嫁资者,非复曩昔之朴俗矣。毕婚后,女家之费恒数倍于男家”(《枣强县志》卷一,《典礼志》,嘉庆九年刻本);

河南郾城:“女家以妆奁送男家,谓之;‘送嫁装’,中家费五、六十金”(《郾城县志》卷一,《方舆志· 风俗》,乾隆十九年刻本);

湖北武昌:“女家奁具美备,动费千金,乡里小民从而效之,亦敝俗也”(《武昌县志》卷三,《风俗》,光绪十一年刻本);

湖北通城:“娶仪、嫁仪,两家各耗数十至百余金不等”(《通城县志》卷六,《风俗》,同治六年活字本);

湖南永定:“惟妆奁竞尚华靡,力足者动费千金,即力不足者亦转相效尤,至鬻田以偿所费”(《续修永定县志》卷六,《风俗》,同治八年刻本);

湖南醴陵:“旧俗赠赔奁之物,以华赡相高,素封之家,舁者动以千百计,而男家必多致聘钱”(《醴陵县志》卷四,《礼俗志》,民国三十七年铅印本);

广东阳江:“嫁女装饰、奁产,以多为尚,母氏爱女或竭所有而不之顾……江俗婚嫁之费,动逾千金,甚或不惜破产以为美观”(《阳江县志》卷一,《地理志· 风俗》,道光二年刻本);

广东广宁:“乾隆年间,中平之家妆奁之费大约数十金,或百金,即富厚之家亦不过三五百金。迩来多有倍于此者”(《广宁县志》卷一二,《风俗》,道光四年刻本);

广西上林:“咸、同以前,男家送聘金制钱二十四千文者谓之中礼,三十二千文者谓之上礼,迨光绪中叶后,有送至小洋六十、八十、百元不等者;女家赔奁所费称是,或且倍之,冀争体面”(《上林县志》卷六,《社交部· 风尚》,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广西陆川:“女家妆奁,富者或费千金,或数百金;中人之家亦多在百金以上”(《陆川县志》卷四,《舆地类· 风俗》,民国十三年刻本);

江苏嘉定:“俗尚浮华,男女婚嫁,即中人之家亦非四、五百金不办”(《嘉定县续志》卷五,《风俗志》,民国十九年铅印本);

山东齐河:“纳聘上者数十金,妆奁倍之,非厚索而薄嫁者”(《齐河县志》卷三,《风土志》,乾隆二年刻本);

浙江乌青镇:“其赠嫁之具,昔甚简朴,中等之家所值仅一二百金,迩年俗尚奢靡,富家倡始,而中等之家相率效尤,大抵自四五百金至千金不等,甚至割产举债,或高索礼金,司阃摒不装嫁”(《乌青镇志》卷一九,《风俗》,民国二十五年刻本);

浙江定海:“赠嫁之具,昔颇简朴,中人以下之家不过略备衣服、箱笼、用具,约值二三百金而已。迩年习尚奢靡,富家倡始于前,一女出嫁,动辄数千金,中家相率效尤,大抵以千金为律,甚至割产举债而不惜,亦可异也”(《定海县志·方俗》,民国十三年铅印本)

可见,不同家庭所陪送的嫁妆差距很大,由十余金至千万金不等,不少人家因陪奁而“割产举债”,这与“奢嫁”之风有很大关系(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三节)。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嫁妆为多少“金”,并不意味着直接用金银陪嫁。人们只是出于习惯将陪嫁的各种物品折合成银两,以体现其具体的价值,同时也体现出人们对于一副嫁妆到底值多少钱的关注。由于直接以银钱为嫁妆的情况并不多见,关于嫁妆的具体数目只能通过大致估算得出。清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尝有夫妻以打烧饼为业者,门前看过嫁妆,夫曰:“这副嫁妆准值五百两。”妇曰:“不值,至多三百两。”彼此坚执反目,夫捉妇头发乱殴。妇曰:“再添上五十两。”夫犹不依。妇负痛呼曰:“算他四百两罢了。”旁观者劝曰:“只管打闹,炉上烧饼都焦了。”夫曰:“坏一炉烧饼什么要紧?埋没了人家一百两银子,情理难容。”①(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三,3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

卖烧饼的夫妇宁可焦掉一炉烧饼,也要争论清楚这付与他们毫无干系的嫁妆的价值,生动地反映出时人对于嫁妆的关注。当然,只有当嫁妆达到一定规模时,才会引起人们的这种关注。有清一代,最为隆重的嫁妆当属皇帝大婚中皇后的妆奁。光绪帝大婚时,皇后的嫁妆共二百抬,分两次恭进,运送嫁妆的队伍从皇后家浩浩荡荡前往紫禁城,那种隆重、豪奢的场面自不待言。有关皇后的妆奁问题,我们将在本书第二章中详细论述。

除皇族外,清代官员之女的嫁妆也十分可观。如前文钟俊的岳父为“侍卫”,其女的嫁妆从水路需要两天时间才运送完毕,“自京至通,四十余里,络绎不绝于道”②(吴炽昌:《客窗闲话》卷三,93页);近人吴汝伦的外祖父马鲁迂在蜀地为官,吴汝伦母亲出嫁时“装赀甚盛”③(吴汝纶:《吴汝纶全集》第一册,258页,合肥,黄山书社,2002);泰兴老吏徐某,其长女“年及笄”,相貌“中下姿”,州小吏“艳徐富,求婿徐”,专为得其厚奁④(参见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2084页)。但是,由于官员们爱追求“廉洁”的名声,对女儿嫁妆的实际价值往往比较隐讳,因此很少见到确切的数字记载。只有以俭朴著称的曾国藩,明确规定嫁女奁金只有200两银子⑤(参见《曾国藩全集·家书》,787页,长沙,岳麓书社,1994)。尽管如此,他的小女儿曾纪芬出嫁时,曾氏夫妇已经去世,各项遗产近三千两银子成为纪芬的嫁妆。对于自己的嫁妆之多,曾纪芬深感自责,认为“已愧于文正公之训诫矣”⑥(曾纪芬:《崇德老人自订年谱》,19页,台北,广文书局,1970)。如此算来,贪官污吏们给予女儿的陪嫁恐怕还要有倍于此。

与官员“内敛”的态度相反,商人在陪送女儿嫁妆时则偏重于“夸俗”。许多商人之女的嫁妆都有明确的银两记载,他们不仅对此毫不隐讳,甚至有所夸大。如有人为清人龚炜之子与某湖商女做伐,特意说明“奁资可得数千金”①(龚炜:《巢林笔谈》,12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山西洪洞韩承宠娶晋商亢氏之女,“奁金累数万”②(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2040页);江宁某商人在义女出嫁时,“奁赠十万金,使成嘉礼”③(同上书,2076页)。这些“数千”、“十万”,当然只是一个大概数字,但足以说明商人奁赠之盛。

除官员、商人之外,还有一类特殊群体拥有丰厚的嫁妆,这便是清代的妓女群体。尽管历代都有不少妓女与风流雅士所留传的佳话,但真正能够得到爱情并“善终”的毕竟是妓女群体中的少数。因此,大部分妓女都设法通过其所从事的职业暗自积攒私财,利用金钱的吸引力找到男士,然后“携资而嫁”。许多妓女的财产因此相当可观,近人汪康年记载了苏州妓女阿招的嫁妆情形:

阿招,苏州名妓黄桂英之婢,“有姿首”,且“颇有私积”,与沈某情意相投,“沈韶秀而乏资”,阿招用积蓄作为嫁妆,与沈结姻,“挟以至者殆万两,故屋中一切铺陈、饮食之费,皆出之女”。杭州某绅士之子闻其事,说:“婢如此多金,其主人可知,奇货不可失。”于是“遍贷得千金”,到苏州取悦黄桂英,“亦时言欲娶黄”,“不意其状偶为黄桂英窥得一二,遂尽发其诡谋”④(汪康年:《穰卿随笔》,127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同类推荐
  •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1935年,红军经川边北上抗日,一部分红军突然迂回直扑四川省省会成都,让领教过红军厉害的“四川王”刘湘慌了手脚,不得不请求执中央权柄的蒋介石支援。蒋介石趁机插手四川:在峨眉山办军官训练团,专挖刘湘“墙脚”,同时,在重庆派驻中央参谋团。从此,双方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而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生死存亡一线之时,具有民族正义感的刘湘舍弃一切,毅然率数十万军出川抗战。一时,“无川不成军”,激昂慷慨悲壮。
  •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

    这是最好的时代,无与伦比的辉煌和荣耀,为后人留下了“唐人”的名字。这是最坏的时代,四境的烽火,内患的种子,都已经深深种在这片土地之内。是谁乘着星槎破空而来,在这无限的江山田园夜夜歌唱,绣口一张,便是整个盛唐!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孩子的言行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自己心中的偶像。英杰的故事能让孩子在感受英杰精神、培养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的同时,激励他们树立顽强面对困难的信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听听英杰的故事,从小了解英杰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善良、勇敢、真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浸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小领会做人的道理,不断完善自己,学英杰精神.走英杰道路,创英杰业绩。
  •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坐看高富帅们尔虞我诈,利用矮矬穷们出谋献计,哪怕你年岁不在,只要有才,照样功高盖主,定会有你一片天地。最终渔翁得利者,才是笑到最后的霸主!
  • 佛落

    佛落

    在西征的蒙古黄金家族的铁骑兵即将进入西域之时,已经死了的南宋第一通缉犯燕昭雪奇迹般地带着在大唐时候就消失的破晓和一枚金币出现在玉门关,并与纵横东西的班氏商队一同进入了西域,长孙雪眸受沧浪亭的老人之托去西域帮助打开碧落佛塔,她不得不再次亡命天涯,他也无避免对她的追捕。不灭的主人铁征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死亡之海回来,决定与六百年来像狼一样活着的天山天狼宫的人作最后的了结,完成这一生不堪重负的使命,他带来了造就燕昭雪的杀戮的一生的和氏璧。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调皮王妃闹王府

    调皮王妃闹王府

    ,姐姐的选择不只有你,为毛要嫁你?等等,三王府小三各式各样,呼之即来,嫌叶琴歌太过文静是吧,小样。任其玩闹?这条件不错,步雅佳,现代米虫,一朝穿越成丞相之女叶琴歌。什么?叶琴歌年轻貌美,居然是被未婚夫三王爷南宫射和妹妹联手坠崖的?好你个南宫射,考虑考虑,且看她重生之后,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滔滔之势三王爷如何抵挡!一番没有烟火的回合之后,孔雀南宫射,动心了吧,嘿嘿,找小三玩可是她人生的一大乐趣
  • 他们看我不顺眼

    他们看我不顺眼

    《他们看我不顺眼》收录了柳恋春近年来创作发表的24个短篇小说,其中多为公开发表的小说和省级文学刊物获奖作品。
  • 谈判说服力

    谈判说服力

    这是一本告诉你最有效的谈判智慧与技巧的书。商务无处不谈判,谈判最终追求绝对说服。谈判需要强大的气场,更需要对人性的非凡领悟。谈判训练专家李力刚集数十年实战经验,从国学和人性层面妙语解读谈判智慧,并从势、道、法、术、器等角度深入阐述决定谈判气场的因素,在谈判者如何修身,谈判中如何开局、进攻、防守、回旋变通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系统性的指导建议。全书旁征博引,却又通俗晓畅;幽默生动,而又一语中的,于轻松明快间指点迷津,可谓企业家个人和团队领悟谈判智慧、提升商务技能的不二教材!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 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 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 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 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 ———————————————————————————————— 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 重生之黛玉穿越到我家

    重生之黛玉穿越到我家

    她——是林黛玉重生。离世之地产大亨独女,亿万家产唯一继承人。咳嗽一声整个商界都要跟着感冒。可偏偏她又拥有迷人的美貌,雍容的气质,真真是三千宠爱于一身。他——是贾宝玉再世,更是珠宝大亨的二公子,众人皆知的鲍家二少。英俊潇洒,出手大方,高调气派,声势夺人。当他和他,同时看上了她。一个一见面就对她说:“这位妹妹我见过。”另一个初次约会就对她说:“我们结婚吧。”让我们拭目以待,娇柔的林妹妹将如何面对这一切——她,还会哭吗?
  • 三世逆天

    三世逆天

    以我三世身,历,----尽万难修正果,三世逆天,逆天三世。”看神秘少年如何过关斩将完成他的逆天之旅!!!.
  • 辣手医女

    辣手医女

    所谓人性之根,不过贪、嗔、痴、恨、爱、恶、欲——红颜劫所谓人世之苦,不过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红颜泪所谓人心之变,皆源于爱、恨、情、仇——红颜乱她冷漠孤傲,她静若处子,她聪慧灵动。有覆手翻云之能却只笑看花开花落。你且随她们去,听听看她们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撞上竹马:腹黑校草萌呆妞

    撞上竹马:腹黑校草萌呆妞

    【小甜文,已完结】这是一只彪悍的卷毛小怪兽,把一只别扭“受”扑倒以后的故事。真的只是……纯扑倒。本文涉及伪青梅竹马、伪欢喜冤家、伪校园爱情、伪娱乐圈文案无能,将就着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