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00000060

第60章 齐白石年谱(6)

在北地留连二十有三载,可惭者,雕虫小技,感天下之知名。且喜三千弟子,复叹故旧亦如晨星。忽忽年八十矣,有家不能归。派下男子六人,女子六人,男媳五人,孙曾男女合共四十余人,不相识者居多数!

璜小时性顽,王母欲骂欲笑曰:“算命先生谓汝必别离故乡。”今果然矣。多男多寿,独福薄,惭然。

白石八十二岁。

在北平。白石久居沦陷的北平,心绪意境往往用诗与画寄托。这时期,他有“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告白”一则说:

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熙按:下署“庚辰正月八十老人白石拜白”,是上年写的,大字直幅,现以赐其门役收藏,其门役是清宫一个老太监。)

他有《重到陶然亭望西山》词,其下半阕云:

城郭未非鹤语,菰蒲无际烟浮,西山犹在不须愁,自有太平时候。

又有《跋苦禅画食鱼鸟》云:

此食鱼鸟也,不食五谷鸬鹚之类。有时河涸江干,或有饿死者,渔人以肉饲其饿者,饿者不食。故旧有谚云:鸬鹚不食鸬鹚肉。

白石八十三岁。

在北平。有《遇邱生石冥画会》短文:

画家不要〔以〕能诵古人姓名多为学识,不要〔以〕善道今人短处多为己长。总而言之,要我行我道,下笔要我有我法。虽不得人欢誉,亦可得人诽骂,自不凡庸。借山之门客邱生之为人与画,皆合予论,因书与之。

又有《自跋印章》云:

予之刻印,少时即刻意古人篆法,然后即追求刻字之解义,不为“摹、作、削”三字所害,虚掷精神。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是年十二月十二日,继室胡宝珠病殁,年四十二。(白石在《齐氏五修族谱》批记云:“胡氏宝珠,侍余不倦,余甚感之。于民国三十年五月四日,余在京华凭戚友二十九人,立陈胡所生之子各三人之分关产业字,并诸客劝余将宝珠立为继室,二十九人皆书名盖印,见分关字便知。日后齐氏续谱,照称继室。”)

白石八十四岁。

在北平。有《答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函云:

顷接艺术专科学校通知条,言配给门头沟煤事。白石非贵校之教职员,贵校之通知误矣。先生可查明作罢论为是。(卅三年六月七日)

又有《题画蟹》云:

处处草泥乡,行到何方好!去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

白石老人虽闭门不出,他已知道敌人已到日暮途穷的境界了。

是年九月,夏文珠女士来任看护。

白石八十五岁。

在北平。重见五十八岁时(民国九年,1920)所作画册,题一绝句,其原稿为:

前身非雪个,何以怪相侔?此老无肝胆,一掷舍千秋!

改稿为:

冷逸如雪个,游燕不值钱。此翁无肝胆,轻弃一千年!

记此两本,以见白石改诗的功夫。(参看民国九年谱)

白石日记中记梦颇多,今抄他最后一次记梦的日记:

三十四年阳历三月十一日,阴历正月二十七日,予天明复睡,梦立于余霞峰借山馆之晒坪边,见对门小路上有抬殡欲向借山馆后走之意。殡后抬一未上盖之空棺,竞走殡之前,向我家走。予梦中思之,此我之棺,行何太急?予必难活长久。忧之而醒。

是年秋,敌人投降。十月十日,北平受降。白石有“侯且斋、董秋崖、余倜视余,即留饮”诗云:

柴门常闭院生苔,多谢诸君慰此怀。高士虑危曾骂贼(此三字原稿作“缘学佛”,后改“长抱佛”),将官识字未为非。受降旗上日无色,贺劳樽前鼓似雷。莫道长年亦多难,太平看到眼中来。

白石八十六岁。

十月,乘航机到南京上海一游。他在南京时,中华全国美术会举行白石作品展览。他在上海时,上海艺术界也举行白石作品展览。

白石八十八岁。

在北平。

近年常过从之弟子,娄绍怀、陈纫兰、李苦禅、李可俨、王雪涛、卢光照、刘冰庵、王庆雯、余钟英、罗祥止、姚石倩、姜文锦等。

白石九十七岁,实九十五岁。

十月十六日,他死在北平,实不满九十四岁,因为他生在阴历十一月廿二,等于阳历12月22。

胡适记

邓广铭

对于艺术部门当中的绘画和印章之学,我全然不懂,然而对于一个由木工出身、一跃而为近代艺术界的巨擘,在绘画和治印方面又都别开生面,有其特殊造诣的白石老人,他的艰苦的出身,和他由学习历练以至巍然自成一家的种种经过,我却是一向就感着极大的兴趣,而且怀着极高的敬意的。又因为我在近十年内,连续写成了几本古代人的传记,对于传记文学我也有极浓厚的兴致,很想进而就近代或现代的重要人物当中,选定几人作为我写作传记的对象,例如胡适之先生和白石老人便全是我的目标人物之一。

三十五年夏,适之先生由美返国,我也从四川复员来平,不久我便听说适之先生有试作齐白石先生年谱的计划,又听说白石老人亲自把手边积存的传记材料送交适之先生参考。三十六年的夏天,适之先生利用了那些材料,编成一本简单的年谱,题作“齐白石自述编年”。三十七年六月,适之先生将稿本送交黎劭西先生,请他再做一番订补充实的工作。黎先生补充完了之后,适之先生又把稿本交与我看,希望我对这本传记能提供一点意见或材料。我翻读适之先生的序文,在其所列白石老人交来的资料当中,只见有“白石诗草自叙”,不见有“白石诗草”之名,后经询问,才知道因为白石老人手边已无此书,而且也没有记起曾经印过这本书,所以在送资料给适之先生时把这书漏掉了。

在《白石诗草》当中,凡可以作传记材料的,我都已摘出补入这本年谱中了。此外应作的工作,便是向白石朋辈的著作中去搜辑一些有关白石生平的资料了。于是我借来了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和《湘绮楼全集》,姚华的《弗堂类稿》,罗正钧的《劬庵文稿》,瞿鸿的《诗选遗墨》,易顺鼎的《琴志楼丛书》,陈师曾、罗瘿公和八指头陀等人的遗诗。我遍加翻阅,结果却只有在《湘绮楼日记》中检获了有关于白石老人的三数事,在其余若干种内,偶尔有涉及白石之处,也只是一两首题画诗之类,与白石的生平无关,所以一概没有采用。此外,我所想到的还有樊樊山的诗文。自从光绪三十年樊山白石识面以后,两人便极相投契,因而在这年之后的樊山的诗文中,必有不少与白石相关涉的。可惜现今有印本流传的全是樊山中年以前的作品,他的晚期作品全未辑印,所以,我虽多方访求,终竟毫无所得。

白石老人的朋友和门生,现时住在北平的也还不少,如陈半丁、徐悲鸿、王雪涛诸人,也应当去向他们采访一些白石的事迹,无奈现时的北平,出门访人也大非易事,这事只有期待于将来了。

有关于白石老人的个性和好尚等等的材料,在《白石诗草》中也还可以钩稽一些出来,惟因无法划定其年代和时限,所以不能编入年谱正文之中,今一并抄录于后,就作为本文和本书的一个结尾吧。

余十年以来,喜观宋人诗,爱其轻朗闲淡,性所近也。然作诗不多,断句残联,约三百余句。丙辰秋为人窃去,因悼之以诗。(卷一,《悼诗》自序)

余生平多病,皆由感受东风之故。每值百草萌动时,头颇作痛。今浅草竞萌,余病益苦。休问旧时宾客,先此聊告诸君。(卷一,《东风寄京师诸友》诗自序)

绝后空前释阿长,一生得力隐清湘。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卷二,《题大涤子画》)

余性嗜蔬笋,席上有蔬菜,其味有所喜者,虽鸡鱼不下箸矣。(卷三,《饱菜》诗自序)

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焚香愿下师生拜,昨夜挥毫梦见君。(卷三,《题大涤子画像》诗)

青鬓乌丝未唤翁,年年佳日喜秋风。自注:余不乐过春日。(卷四,《看菊,怀沁园师故宅》)

吾画不为宗派拘束,无心沽名,自娱而已。人欲骂之,我未听也。(卷四,《诗题》)

长恨清湘不见余,是仙是怪是神狐。有时亦作皮毛客,无奈同侪不肯呼。(卷四,《释瑞光临大涤子山水画幅求题》)

山外楼台云外峰,匠家千古此雷同。卅年删尽雷同法,赢得同侪骂此翁。(卷五,《画山水题句》)

余平生工致画未足畅机,不愿再为,作诗以告知好:从今不作簪花笑,夸誉秋来过耳风。一点不教心痛快,九泉羞煞老萍翁。(卷六)

题某生印存(自注:古今人于刻石只能蚀削,无知刻者。余故题此印存,以告世之来者。):做摹蚀削可愁人,与世相违我辈能。快剑断蛟成死物,昆刀截玉露泥痕。(自注:世间事贵痛快,何况篆刻风雅事也。)维阳伪造与人殊,鼓鼎盘壶印玺俱。笑杀冶工三万辈,汉秦以下士人愚。(自注:维阳铸工笑中外收藏秦汉铸印者太愚。)(卷七)

皮毛袭取即工夫,习气文人未易除。不用人间偷窃法,大江南北只今无。(卷七,《梦大涤子》)

天津美术馆来函征诗文,略以古今可师不可师者以示来者:轻描澹写倚门儿,工匠天然胜画师。昔者倘存吾欲杀,是谁曾画武梁祠。(自注:武梁祠画像古拙绝伦,后人愈出愈纤巧。)迈古超时具别肠,诗书兼擅妙诸王。逋亡乱世成三绝,千古无惭一阿长。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自注:郑板桥有印文曰:“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卷八)

自嘲(自注:吴缶庐尝与吾之友人语曰:“小技人拾者则易,创造者则难。欲自立成家,至少苦辛半世,拾者至多半年可得皮毛也。”):造物经营太苦辛,被人拾去不须论。一笑长安能事辈,不为私淑即门生。(自注:旧京篆刻得时名者,非吾门生即吾私淑,不学吾者不成技。)(卷八)

答徐悲鸿并题画寄江南:少年为写山水照,自娱岂欲世人称。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谓我心手出异怪,鬼神使之非人能。最怜一口反万众,使我衰颜满汗淋。

雕虫岂易世都知,百载公论自有期。我到九原无愧色,诗名未播画名低。(卷八)

民国三十八年一月十二日广铭写于北平东厂胡同一号

同类推荐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
  • 红楼钟声燕园柳

    红楼钟声燕园柳

    本书是谢冕先生关于北大的一本散文集。谢冕先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他工作和生活了将近50年的北大。那湖,那塔,那园,那月,只要是北大的一草一木都让他笔尖充满情感。北大在他的叙述中充满迷人而纯粹的美……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
  •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是指当怀着一种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的心情来回馈社会。我们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收到过别人的帮助或者恩泽,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多年前就有一首歌唱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在中国每当有灾难发生,都会有无数人支援,于是这首歌在各种晚会上经久不衰。
热门推荐
  • 皇上本宫不媚

    皇上本宫不媚

    大婚当前,红色珠帘内,女子的惊呼声自帷帐之中传出。赵匡邪佞的勾起嘴唇,冷漠的眸子里充满了不屑与唾弃:“怎么?朕的爱妃,这就等不及了?”女子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男子,眼泪止不住的流下:“你不是他...你怎么会这样...”最终,闭眼,心死如灰。为什么他喜欢的是姐姐,为什么他偏爱一个宫女都不看自己一眼,为什么她成了罪臣之女,为什么他轻易就将她转手送人,为什么要她死!既然让她逃出一条生路,那就别怪她藏刃倾城而来!场景一:“民女惶恐,太子身份高贵,民女不敢攀炎附势,不过说起来,太子还算民女的姐夫呢。”赵匡听到“姐夫”这个词立刻阴了脸,暴风雨前的漫长寂静之后,却等来了水波无痕。“歆儿,在将军面前,我还是不习惯这么叫你的闺名。”赵匡满是无奈的脸上显现出的是无尽的宠溺。孟媚歆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装的有模有样的男人,这个被称作是太子的男子,竟然这么厚脸皮的在自己祖父面前捉弄自己!孟媚歆绝望的看着孟元毅然决然离去的背影叹息,祖父,您真的被这个男人骗了啊!赵匡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移到了孟媚歆的身边,故意靠近孟媚歆,赵匡坏笑着:“呀,祖父走掉了,小姨子。”孟媚歆怒气冲天的转身:“你...太子殿下,这样的玩笑还是不要再开的好,被姐姐知道了还以为太子殿下……”场景二:孟媚歆冷艳的眉眼睨着对面坐着的皇上赵煦,嘴角一丝魅笑,眼中却是狠毒。“皇上,如若您喝下这杯毒酒,我就原谅你之前的一切,如何?值得不值得?在你心。”赵煦瞟一眼金樽酒杯,再看向孟媚歆的时候依旧满眼温情:“好,我喝。”只一句,举杯下肚,落地无声。隐约中之间青衫衣纱飘远,她走了?场景三:听闻皇帝选秀女,孟媚歆潜回宫,扮作宫女。“就要这个宫女吧,朕看着不错。”皇帝指着她,微笑。孟媚歆高傲的抬头:“皇上,奴婢一生嫁一人,一世便只一双人。”赵匡的一眼温柔撞进她的清瞳:“那又何妨?朕遵从便是。”
  • 重生复仇:毒妃不好惹

    重生复仇:毒妃不好惹

    前世一心一意只爱他一人,却没有想到他将她容家满门抄斩,并毒杀自己的亲生儿子且赶尽杀绝。重生归来,她巧用心计让他休了她后,杀伐果断,冷漠无情,一步一步毁掉他的江山,却没想到渣男后悔,还想再娶她,不过门都没有,只是这一次不等她出手,身边已经人替她挡掉这烂渣男了!
  • 人生若没有初见

    人生若没有初见

    从未想过,那一次初见,会成为我们刻骨铭心伤痛的开始;若不是多年前的那一面初见,我的人生不会如此的跌宕;若那时,你不是你,而我不是我,我们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的悔恨,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其实,我们不过都是命运的一刻棋子,何去何从早有定数,由不得自己。我冷冷的看着他,此刻的他在我的眼中,如此的落魄,如此的不堪,可我心中却没有一丝愉悦。他淡淡的说:“你如何才能放过我?”我听后,忽然大笑起来,笑的心中尽是凄凉,最后,竟狠狠地说:“除非你死了。”他轻松的一笑,说:“好。”
  • 江湖有我名声在:残剑天下

    江湖有我名声在:残剑天下

    以北宋初年为背景,以契丹借道侵伐大理为始,引出主人公凌风与段铖,透过契丹密探北骑十八鹰,始出双子剑法;败契丹,负理宁,二人携手闯江湖,却怎成万众仇敌?为究明细,赴西南,怎与王小波结缘?步步而入,仇结四大魔王,练绝世神功,是因缘巧合还是被人算计?得入紫泉宫毁灭四魔,声名鹊起的背后又隐藏着何等天机?十六年前的血雨腥风、举世之仇,又将如何完结?凌风与林曦又如何生出情愫,如胶似漆是否终得鸳鸯双宿?段铖与赵妗又有怎样的羁绊,层层纠葛最终又将如何?
  • 镜世三部曲之旭日东升

    镜世三部曲之旭日东升

    公元2034年,一艘来自卡兰的飞船坠毁在了大西洋的中部,大量的『虹晶矿』随之散落。在这个资源枯竭的年代,『虹晶』这一蕴藏奇异能量的晶石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谁掌握了『虹晶』就意味着统治世界!从此,地球陷入了一场长达十六年的虹晶争夺战!天神与人类的战争,自由与信仰的碰撞,双星流转,魂萦梦牵!魔法与科技的较量,白翼与黑羽的交织,明争暗斗,此起彼伏!从东边升起的,是炽阳还是残阳?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愿离开牢房的人

    不愿离开牢房的人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元破九天

    元破九天

    一出生便是遭遇危机,但那只是成长道路上的第一关而已。看热血少年如何成长,一步一步走到最后。跨过荆棘,坦途终现,磨砺之后,真金现形,努力者从不会被埋没!
  • 与撒旦同行:替身王妃

    与撒旦同行:替身王妃

    简介:一个意外的穿越,她竟然遇到一个酷似她丈夫的男人拼命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却又被当成携宝的逃犯…在被审问的过程中,竟然又被误认为是厉王爷那莫名失踪的王妃如烟…被害受伤,太医诊治之下竟然已有3个月的身孕,结果又引来一场滔天误会…本书分三部:第一部:替身王妃第二部:真假王妃第三部:绝代王妃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作别西天的云彩。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河畔的金柳,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轻轻的我走了,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我轻轻的招手,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正如我轻轻的来,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