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00000057

第57章 齐白石年谱(3)

《白石诗草》有《忆罗山往事》诗,述在罗山和黎松庵同学刻印时事甚详。全诗云:“石潭旧事等心孩,(熙按:石潭坝在杉溪下流,距罗山里许。)磨石书堂水亦灾。(自注:余学刊印,刊后复磨,磨后又刊。客室成泥,欲就干,移于东复移于西,□于八方,通室必成池底。)风雨一天拖雨屐,伞扶飞到赤泥(自注:地名。熙按:赤泥,在罗山西北里许,山甚深)来。(自注:松庵闻余得数印石,冒风雨而来,欲与平分。)谁云春梦了无痕,印见丁黄始入门。(自注:余初学刊印,无所师,松庵赠以丁黄真本照片。)今日羡君赢一着,儿为博士父诗人。(自注:松庵刊印,与余同学,其天姿有胜于余,一旦忽曰:“刊印易伤目,吾不为也。看书作诗,以乐余年。”)

是年(己亥)前数年,竹 胡石庵父辅臣始介绍白石到皋山黎桂坞(名锦彝,文肃次子,行五)家画像,后渐熟识鲸庵铁安兄弟。颇自负能篆刻,一日问铁安:“我总刻不好,奈何?”铁安答曰:“南泉的‘础石’,挑一担归,随刻随磨去,尽三四点心盒,都成石浆,就刻好了。”白石默识其言。自是至庚戌十年间果成名。(为湘绮所刻“湘绮楼印”,戬斋曾钤入所编《东池社刊》次期印辑,纯摹仿丁龙泓法。又杨潜庵言:白石刻印改学叔后,在黎鲸庵家见叔《二金蝶堂印谱》,大喜,即假去用朱钩存,其精不异原本,至今尚存。此可见其摹习之勤。)“晚则轶乎规矩之外”,乃是他的创格,故晚年名更高。

白石三十八岁。

是年春,全家迁于莲花峰下百梅祠堂。(《祭陈夫人文》。此地即狮子口。)始构借山吟馆。(自作《借山记》云:“余少工木工,蛙灶无著处。恨不读书。工余喜读古诗,尽数十卷。光绪庚子二月始借山居焉。造一室,额曰借山吟馆。学为诗数百首。”)

白石三十九岁。

《自记》云:“辛丑识李翰屏”。蔡枚功谓翰屏曰:“国有颜子而不知,深以为耻。请来相见。”(熙按:蔡枚功原名毓春,字与循,内阁中书,湘绮内弟。李翰屏名镇藩,甲午举人,时亦官内阁中书。初,王船山裔继姜病殁潭市,家父介绍白石往画像,始渐与城市士绅往来。王复介往李家画像。翰屏不可一世,渐与白石成莫逆。)

是年十二月十九日,白石的祖母马孺人殁,享年八十九岁。白石记万秉公行十,人呼为齐十爷,因呼马孺人为齐十娘。“晚岁家益贫,日食苦不给,常私自忍饥,留其食以待孙子。”(自撰《祖母墓志》)白石晚年复追记云:“马孺人爱孙甚笃。孙纯芝,年将八十,思之泪流伤心。”(《三百石印斋纪事》)

白石四十岁。

到西安。《自记》云:

壬寅,识夏午诒(寿田),李梅庵(瑞清,号清道人)兄弟叔侄,郭葆荪(人漳)兄弟。

是岁之冬,夏午诒由西安聘为画师,教姚无双(夏午诒的姬人。白石曾自刻小印,曰“无双从游”)。风雪过灞桥,远远看华山。到时,年将终,识樊樊山(增祥,时任陕西臬司),晤张仲飏、郭葆荪。游碑林、雁塔坡、牛首山、温泉。

由湘之西安,道出洞庭湖,画《洞庭看日图》。《白石诗草》卷二有诗追记此事,题下自注云:“余壬寅冬之长安,道出洞庭,即画此图。”《白石诗草》卷七又有《霸桥》诗记西安之行。

是年四月初四日,三子良琨生(后名愚公。字大可,号子如;别号渔家村人,娶张登寿女)。

辛丑以前,白石的画以工笔为主,草虫早就传神。他在家一直的养草虫——纺绩娘、蚱蜢、蝗虫之类,还有其他生物,他时常注视其特点,做直接写生的练习,历时既久,自然传神,所以他的画并不是专得力于摹古。到壬寅,他四十岁,作远游,渐变作风,才走上大写意的花卉翎毛一派(吴昌硕开创的风气)。民初,学八大山人(书法则仿金冬心)。直到民六民八两次避乱,定居北平以后,才独创红花墨叶的两色花卉,与浓淡几笔的蟹和虾。黎戬斋记白石翁云:“翁作画,先学宋明诸家,擅工笔,清湘(大涤子,即释石涛)、瘿瓢(黄慎)、青藤(徐文长),得其神髓。晚乃独出匠心,用大笔,泼墨淋漓,气韵雄逸。”又云:“书法出入北海、冬心,疏落有致。时则清奇灵秀。治印亦有独造处。”

白石四十一岁。

从西安到北京。还家。

《自记》云:

春三月,午诒请尽画师职,同上京师。樊山曰:“吾五月相继至。太后爱画,吾当荐君。”

由西安上京华,道过黄河,望嵩高。到京,居宣外北半截胡同。识曾农髯(熙,衡阳人),晤李筠庵(瑞荃,梅庵弟),张贡吾(翊六,湘潭人)。

五月之初,闻樊山已起行,璜平生以见贵人为苦事,强辞午诒,欲南还。午诒曰:“既有归志,不可强留。寿田欲为公捐一县丞。……”璜笑谢之。

过黑水洋,到上海小住,还湘。(熙按:还乡在五六月间。我的《癸卯日记》:“六月廿六日,上午齐寄园先生来。”是年王仲言先生尚馆我家。)

在由陕西来北京的途中,画有《华山图》和《嵩山图》。

《白石诗草》卷六,《自题闲看西山图》诗自注云:“余出西安,道过华阴县,登万岁楼看华山,至暮,点灯画图,图中桃花长约数十里。”

同书卷四,《题雪庵背临白石画嵩高本》有句云:“二十年前游兴好,□□涧外画嵩高。”自注云:“癸卯春,余由西安转京华,道出□□涧,携几于涧外画嵩山图。”

白石于本年三月到北京后,即与友人肆游京畿各名胜。《白石诗草》第一首为《题画寄樊樊山先生京师》,开首记其初到北京时的一段生活云:“十五年前喜远游,关中款段过卢沟。京华文酒相征逐,布衣尊贵参诸侯。陶然亭上饯春早,晚钟初动夕阳收。挥毫无计留春住,落霞横抹胭脂愁。(自注:癸卯三月三十日,夏寿田、杨度、陈兆圭,在陶然亭饯春,求余为画《饯春图》以记其事。)琉璃厂肆吾所好,铁道飞轮喜重到。”

白石在游长安之前,曾作《借山图》,亦名《借山吟馆图》。其后他游西安、北京、江西、广西等地,都“自画所游之境”,总名《借山图卷》。《白石自状》不记作图起于何时。我细检《借山图题词》抄本,见其中有年月可考者重加排比,始得考定《借山图》的最早一部分是在他游西安之前画的。如谭延闿题两绝句,款题“壬寅六月”,这是在他游西安之前半年。又如徐崇立题的六绝句,有长跋云:

寄园先生自画所居借山吟馆为图,并自题二绝句。一时朋簪和者甚众。见而心赏,雅欲续貂。尘事匆匆,游即罢去。壬寅残腊,相遇于长安,……出纸属题,得偿夙愿。事隔两年,重逢异地,亦自幸墨缘为不浅矣。……癸卯早春同郡徐崇立初稿。

这篇跋最可证明白石初画的是《借山吟馆图》,其时约在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后来白石遍游南北好山水,每“自画所游之境”,范围年年扩大了。日子久了,他自己也不记得他开始在何年了。他甚至于不记得他自己原题的两首绝句说的什么了。许多题诗的都是和他的原韵,第一首用还、关、山韵脚;第二首用风、蛩、钟韵脚。但白石在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自题《借山图题词》抄本写:

……黎苏庵诗是用余原韵。余原韵诗亦不见,余自忘矣,追思不可得也。(熙按:苏庵名承,文肃幼子。)

樊增祥题的长歌,款为“光绪癸卯中和节”,中和节是二月一日。樊诗有句云:

山人无山恰有山,湘波如镜开烟鬟。……君有青山画里看,人有青山门外闲。……山人所至工修饰,纸窗竹屋明如拭。一双米冢虹月船,四面嘉陵山水壁。竹林主人笑拍手,其人与屋皆不朽。

此诗可见借山图最初的状态。

白石四十二岁。

春间偕王闿运至江西,游庐山南昌等地。秋还家。

《白石诗草》卷五,《滕王阁》诗题下自序云:“甲辰春,余侍湘绮师游庐山。秋七夕,湘绮于南昌邸舍招诸弟子联句,湘绮师首唱云:‘地灵胜江汇,星聚及秋期。’”

《自记》云:“甲辰,侍湘绮师远游南昌。七夕,师赐食石榴,招诸弟子曰:‘南昌自曾文正公去后,文风寂然。今夕不可无诗。’坐中铁匠张仲飏,铜匠曾招吉,及璜,推为‘王门三匠’。登滕王阁,小饮荷花池。游庐山。”(熙按:铜匠曾招吉,衡阳人,时在南昌以制造空运大气球为业,可坐二人,任风吹行,但试验时堕水。白石说他常著官靴,每自表示其能文章。)

又《借山馆记》云:“甲辰春,薄游豫章。吾县湘绮先生七夕设宴南昌邸舍,召弟子联句,强余与焉。余不得有佳句,然索然者正不独余也。始知非具宿根劬学,盖未易言矣。

“中秋归里,删馆额‘吟’字,曰‘借山馆’。”(熙按:我的《甲辰日 记》:“十一月六日,寄园先生来。”“七日,灯下,与寄园先生学魏碑用笔法。”这是他从李筠庵处得来的。)

白石四十三岁。

游广西。

《自记》云:“汪颂年(诒书)为提学使,借游桂林,看佳山水。小游阳朔,穿走诸洞。”

《白石诗草·忆桂林往事》诗有自注云:“乙巳年余初客桂林”。又云:“乙巳冬,蔡松坡亦客广西,欲从事于画,余未敢应。”

《峭壁松林图》诗自注云:“余曾游桂林,息峭壁下,有牧童自言:‘此间多狐,常诱人入丛林中,数日不放,人亦忘归。’问山名,牧童不答。”

在桂林,开始以刻印为活,樊樊山为定润例。《忆桂林往事》诗自注云:“乙巳年,余初客桂林,其篆刻纯似龙泓秋庵,樊山先生曾为书定润资: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广以汉尺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

白石四十四岁。

游广东。冬,还家。(熙按:我的《丙午日记》:“十月十二日,上午齐寄园先生来。”这年我十七岁,家居读书,记得那天白石翁吃过午饭就乘原轿回家去了,说不久还要上广东去。)

始置田地建房屋于茶恩寺茹家(前曰“借山”,至是“买山”)。

是年十二月初七日,长孙秉灵生(良元子,字近衡,号移孙。白石十一月二十日移居新屋,不一月生孙,故名“移孙”,乡人祝之曰,“人兴财旺”。后肄业于国立北京法政专校。民国十一年十一月病死,年十七)。

《自记》云:“越年节(乙巳年节),得父示,四弟与贞儿从军到广东,命璜追寻。璜过苍梧,至广州,居祇园寺,探问则已移军钦州矣。璜到钦州。郭葆荪(时官钦廉兵备道)留之教姬人画。游端溪,谒包公祠。复随军到东兴,过铁桥,看安南山水。久客思归,携四弟与贞儿由香港海道至上海。一日,思游虎邱山。是日至苏州,天色已晚,宿驸马府堂。虎邱归后,复寻李梅庵于金陵。居三月还家。”

《白石自状略》这一节,自“越年节”以下,不记年月。考其行踪,自广西梧州南下,到广州,又到钦州,则在广东省的西南角;又游端溪,则在肇庆府高要县,在广州的西面;后来又随军到东兴,东兴是钦州防城县最接近安南之地:故过铁桥即可看安南山水。大概白石在广东各地前后住了两年以上——从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到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己酉还家,由香港海道回到上海。白石在上海,也住了一个较长的时期。他游虎邱,寻李梅庵于金陵,都是宣统元年己酉的事(参看己酉年谱)。

白石四十五岁。

春,到广东钦州(自忆是坐轿到广西梧州,再坐轮船转海道去的)。冬归。

白石往高要县,游端溪,大概是在这年的春夏。题石门画册诗之鸡岩飞瀑一首,白石自注云:丁未春夏,余小住肇庆,尝偕郭憨庵游鼎湖山,观飞泉潭。

此可见白石为郭葆荪姬人教画,游端溪,都是丁未小住肇庆前后的事。

白石四十六岁。

仍游广东。

白石四十七岁。

从上海回湘潭。

在回湘之前,他曾游苏州,并于中秋节“携儿辈同游虎邱”,后又访李梅庵于金陵。盘桓于沪、苏、南京诸地凡三月。《白石诗草·题画寄樊樊山先生京师》诗中有自注说:“己酉八月十五夜,携儿辈同游虎邱。是夜无月,借人瘦马,几惊,危险。”《自状略》说:“虎邱归后,复寻李梅庵于金陵,居三月,还家。”

《借山图题词》抄本有虞山病鹤题的《青玉案词》,款云:

宣统元年己酉九月,白石先生归湘潭,谱此送之。即题于《借山图册》。虞山病鹤,时同客海上。

据此,知道白石归家在本年九月。(熙按:我的《己酉学堂日记》:“十月初八,午饭后至胡宅(在通泰街),晤寄公、云溪、仲师(时馆胡家)、仙甫(沁园长子)、五丈(即胡石庵,主人也)……”是时我在长沙优级师范学堂读书,常往胡家。)

白石于壬申(民国二十一年,1932)作《白石诗草自叙》,开篇即说:

壬寅年,吾年四十,始远游。至己酉,五出五归,身行半天下。

自壬寅至己酉(1902至1909),白石游览佳山水有六大处:壬寅自湖南到西安,癸卯自西安到北京,由海道经过上海回湖南。此一出一归也。甲辰游江西南昌与庐山,是年回湖南。此二出二归也。乙巳从湖南到桂林,看广西山水;丙午从广西到广东,回湖南。此三出三归也。丁未春游广东,冬回湖南。此四出四归也。戊申复游广东,由海道到上海,至己酉九月始回湖南。此五出五归也。他游览了六大处山水(陕西、北京、江西、广西、广东、江苏)。

《诗草自叙》说:

壬寅……至己酉,身行半天下。虽诗境扩,益知作诗之难。多行路,还须多读书。故造借山吟馆于南岳山下,……熟读唐宋诗,不能一刻去手,如渴不能离饮,饥不能离食。然心虽有得,胸横古人,得诗尤难。

《自状略》也说:

造一室,曰借山吟馆,置碧纱厨于其中,蚊蝇无扰。读古文诗词,吟新句。将所游好山水初稿重画,编入《借山图》,共得五十余图册。余闲种果木三百株。

白石四十八岁。

是年黎鲸庵于岳麓山下新造听叶庵,九月,邀白石往游。

《借山吟馆诗草》有《孤吟寄黎凫衣》诗,题下自注云:“凫衣者,黎承礼辛亥后自呼也。”诗末自注云:“庚戌冬,凫衣于麓山下造一室,曰听叶庵,招余游焉。”

又,《凫衣和前题,次韵赠之》诗自注云:“凫衣和诗云:‘探梅莫负衢山约’。时正九月。”

(铭按:衢山为天衢山,在湘潭城南五十二里,见白石《老病兼寄凫衣》诗自注。)

麓山湖南高等学堂即岳麓书院旧址。是年黎鲸庵为监督,张铁匠为教务长,招白石游山,寻李北海《麓山寺碑》。后白石壬子岁和鲸庵诗有“麓山无复寻碑梦”之句。(我的《庚戌学堂日记》:“十一月十七日,晚至胡宅,晤五丈、仲师、及寄园。”是白石冬间尚在省垣也。)

白石四十九岁。

在长沙,求王闿运为他祖母马孺人作墓志铭,并求他写碑。墓志的大概,已引见前文。

是年三月初八日清明节,节后二日白石应王闿运之邀,到瞿鸿家看樱花和海棠,并禊饮于瞿家的超览楼。

上两事在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中记载甚详:

二月廿六日,未朝食,齐濒生来求文。

三月九日,阴,当招齐木匠一饭,因令陪军大(指瞿鸿,因他曾任军机大臣)。

十日,晴。午初过子玖(瞿鸿字),同请金(甸臣,嘉兴人)谭(祖同)齐(白石)看樱花海棠。子玖作樱花歌,波澜壮阔,颇有湘绮笔仗,余不敢和,以四律了之。坐客皆和。……谈宴一日始散。

四月六日,作《齐志》。

七日,作《齐志》成。

白石《自记》云:

壬子春,闻湘绮师又来长沙,居营盘街,璜往侍。谭三兄弟邀往荷花池上,为其先人写真。忽湘绮师函示云,明日约文人二三,借瞿氏超览楼一饮。……得见超览楼主人及诸公子(主人即瞿鸿,公子之一为瞿宣颖)。湘绮师曰:“濒生足迹半天下,久未与同乡人作画,可为画超省楼禊集图。”……璜因事还乡,久未画图报命。

据《湘绮楼日记》所载,知道王瞿共邀白石诸人禊集看花,确实是在宣统三年三月,白石的《自状略》各稿本皆作“壬子春”,是向后错了一年;瞿宣颖作《白石翁八十寿文》,中记此事,谓在“宣统己庚之间”,又向前错了一二年。瞿宣颖转载《状略》(《古今》半月刊三十五期,页一五)无“壬子春”三字,将此事并入辛亥年,是不错的。(熙按:辛亥是也。白石写真,能于纱衣里面透视袍挂上之团龙花,自称为绝技。又于地毯右方角上画一“湘潭齐璜濒生画像记”小印。此皆于是年所画谭组庚衣冠像上可以窥见。组庚行四,为“谭三”组庵弟,瘵殁于己酉八月,在辛亥革命前。又《湘绮日记》中之“谭祖同”,即瓶斋,行五。)

白石五十岁。

白石五十一岁。

同类推荐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就像沙漠中的清泉,能够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爱心就像是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寒冷的人感受到温暖;爱心就像久旱大地上突降的甘露,能够滋润枯萎的心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于爱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爱心是人性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从追杀慕尼黑惨案的“黑九月”恐怖分子,到哈马斯高官遇刺的“迪拜门”,凡落入它视线的目标都在劫难逃;从光天化日搬运他国战斗机图纸,到瞒天过海将导弹快艇偷渡重洋,凡被它列入计划的上天入地也要收入囊中;虽毁誉参半,但仍以超强的执行力和一流的情报搜集能力令世人刮目相看。揭秘世界上最神秘、最有效率的情报组织。
  • 宠爱

    宠爱

    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她的文字,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新闻(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山西省一级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030,全国公开发行。自1994 年1 月1 日创刊以来, 晨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关注经济,服务建设;关注文化,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为理念,围绕生活,指导生活,引领生活,报纸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目前,晨报日均发行量超过10 万份,同时,在太原城区400 余个社区拥有600 余个阅报栏,覆盖人群超过百万。
热门推荐
  • 巴山寻根

    巴山寻根

    叙述基层干部的忠诚和奉献,他们的困惑和苦恼;农民群众对党的感恩拥戴,他们的忧虑和期盼;巴山自然风光,土家族的人文风情,每一篇都具有赤诚的情味、浓郁的土味和较高的品味。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纨绔御灵师:废材大小姐

    纨绔御灵师:废材大小姐

    ”“没关系。我牙口好。”,她是人见人笑的废材少爷,他是人见人怕的神秘天族,她骗吃骗喝骗了他的神兽当坐骑,他没脸没皮没道理的强娶她为妻。她说:“你是天上的神,我是地上的人,咱俩不合适。”“没关系,我不嫌弃你。”她无语望天:“拜托,你都那么老了,啃不动我这棵嫩草的
  • 宝宝夫人带走了

    宝宝夫人带走了

    她偶然间穿越到虚拟王朝,遇上他,他很霸道,很酷,有时候也很坏!他是诺特国高高在上的王,遇上她,她很倔强,很怪,有时候也很可爱!因为误会,两人分开,她穿越回到了现代。回到现代后她才发现怀了他的孩子,顿时思念,痛苦涌上心头。她的离去,他猛然觉得空虚,他发现自己其实不能没有她。问题是,他该这样穿越回现代带回他的女人?
  • 昧宠

    昧宠

    三年的感情,只因为她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正式工作而告吹。在他和他妈的眼里,她处处不如那个公务员。可是,谁又曾想到,她竟然会是政府高官的女儿?他漠然地看着她说,分手吧。她却只能泪眼模糊地看着他,强挤出一个笑容来说:好。有人说,作为高干子弟,她不够张狂。她的身世背景,足以让她在A市翻云覆雨,而她却格外低调,从不武权弄术。也有人说,作为极品富二代的女友,她不够贪婪。他的外表和钱财,足以满足任何女人的虚荣心,足以养活她几辈子,而她却逃开高干子弟的光环,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当一切尘埃落定,她以崭新的身份出现在曾经的他和他引以为傲女友面前的时候.......本文结合“首席总裁不好惹”和“溺宠”的风格,加入一些新元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汗,还是那句话,小雨不会写简介,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欢迎喜欢《昧宠》的朋友加入“昧宠”书友会,群号100797422:验证信息:书名或者书中主角的名字。...................................................................................................本文故事纯属虚构,若与真实故事相撞,纯属巧合。推荐自己的文:《妖妆》《溺宠》《狂情总裁》(半价)《首席总裁不好惹》《暴戾王爷的贱妾》.........................................................................................推荐朋友作品:初晨《帝妻》
  • 祸世萌妃:乖乖女谋天下

    祸世萌妃:乖乖女谋天下

    【宫斗虐心】纳尼?!她才13岁豆蔻年华,就要嫁人了!老公竟然是个臭臭滴世家公子。天哪,以后就要面对谋害、栽赃、投毒、绑架、杀伐、鲜血……幸好她风华绝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帮他打下一个花花江山。可是,站在高高滴皇城之巅,享着他无限恩宠,她为何还觉得寂寞呢?且看长孙皇后如何权掌后宫,步步喋血!
  • 大侦探福尔摩斯:12佳作

    大侦探福尔摩斯:12佳作

    连载福尔摩斯系列作品的《海滨杂志》(The Strand Magazine)曾在1927年举办过一次竞赛,邀请读者从已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作品中选出12个最精彩的故事。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先生饶有兴致地参与其中,他在一张纸上写下了12佳作的名字,然后将它密封在了信封里。所有人都期待着结果,想看看谁能与伟大的侦探小说家心有灵犀,赢得比赛……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没有一个参与者的答案与阿瑟?柯南道尔先生的选择完全吻合。那么,这位侦探小说大师眼中的12佳作到底是什么,他为读者推荐了哪些最精彩的故事呢?本书将给我们答案。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一世情缠半生绝恋

    一世情缠半生绝恋

    她是青楼名伶,亦是背负家仇血恨的女子,她生而为复仇,死亦为复仇,她与他的爱因复仇开始,也因复仇而结束。他是丞相之子,亦是害了她全家的人的儿子。她与他从相遇到结束,都不过是他人所计划好的。她说:“你为什么骗我?”他勾唇苦笑:“你又何尝没骗过我?”这情似真,却又似假。她与他的相遇都不过是策划好的一切,她与他的结束却不在计划之中。如果当初没有遇见你,多好,如果当初没有爱上你,多好,如果……一切的一切,我都后悔了,可是怎么办,我已经爱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