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31

第31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社会生态思想(3)

于是,实现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道教特别“贵柔守雌”,道教继承老子“守雌节”的思想,主张公正地对待女性。又提出“至真平等”的口号,宣称“人无贵贱,有道则尊”《无上秘要》卷三十四,《道藏》第25册,第113页。《太平经》的作者反对杀害女婴,认为这种做法是背“道”行为,将得恶的报应。道教认为“男女者,乃阴阳之本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页。道教从“阴阳平衡”的角度主张男女性别平等。《太平经》强调“天地之性,半阳半阴”同上,第702页。男为阳,女为阴,“男不能独生,女不能独养”同上,第149页。男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只有阴阳平衡,社会才能和谐安宁。认为如果残杀女子,令女子少于男,必使阴气绝,不与天地法相应,其结果必然是“灾害益多,使王治不得平”同上,第34页。“夫男者乃承天统,女者承地统;今乃断绝地统,令使不得复相传生,其后多出绝灭无后世,其罪何重也!此皆当相生传类,今乃绝地统,灭人类,故天久久绝其世类也”同上,第36页。《太平经》从肯定人的作用、尊重生命的高度对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此贼杀女,深乱王者之治,大咎在此也”同上,第34页。主张人人自食其力,“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同上,第242页。道教劝善书也反对歧视妇女、残杀女婴,认为“溺女一事,罪孽甚大”《全人矩矱》,《藏外道书》第28册,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400页。此外,道教教职的设置带有明显的男女性别平等的色彩。如道教神仙谱系中就有不少女仙、女神,而且道教创始之初就设有女祭酒。“老君谓干君曰:吾前授汝,助人救命,忧念万民,拜署男女祭酒,广化愚人,分布弟子,使上感天心,下动地祇,当令王者欢心。”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846页。但是,另一方面,又有许多道经宣称,一个人生身为男子,乃人生一大幸事;生身为女子,则为不幸。欲使女身转化为男身,则属人生“五难”、“八难”之一。道经论述了某些女子虔诚求道、修道积德、终使女身化为男身的事迹;其后再修道不止,方得道成仙。显然,道教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男尊女卑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因为按照道教的修行逻辑,当一个人修道成功,他将上升仙界;而道教所述女子修道过程,较之男子修道增加了一个性别转化的过程,这是对女性价值和地位的贬低姜生:《宗教与人类自我控制——中国道教伦理研究》,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190页。同样,在对待女性问题上,《圣经》中也存在这种悖论。

耶稣对待男人和女人都是同样平等的态度。在他的教导中,耶稣并没有区别对待男人与女人,他的门徒和朋友中也有许多妇女。虽然他并不试图改变妇女当时的法律地位,但是他却承认她们是有同样权利与尊严的人。他要求男人与女人要绝对彼此忠实,并且还反对犹太男人所谓离婚的权利,而女人是不曾拥有这项权利的参见《圣经·马太福音》19:3-9。他的实际行动显示了一种对女性的尊重。

保罗一方面肯定了男女相互依赖出于神的原始平等关系,“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无男,男也不是无女。因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万有都是出乎神”《圣经·哥林多前书》11:11-12。并阐述了在神面前男女平等的新条件:“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圣经·加拉太书》3:26-28。在使徒书信中,一些传教者是妇女。她们中有的是施教者,有的是讲道者,有的是先知。但另一方面,保罗也接受了女子从属于男子的传统。“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圣经·以弗所书》5:22。《哥林多前书》认为“起初男人不是由女人而出,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并且男人不是为女人造的,女人乃是为男人造的”《圣经·哥林多前书》11:8-9。。显然,圣保罗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影响。不过,他又告诫:“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她们。”《圣经·歌罗西书》3:19。

§§§第二节道教的“少私寡欲”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一、人类生活方式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还要顾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类通过物质生产而实现消费(对自然索取和向自然界排放废物),对自然界产生重大影响。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决定消费。反过来,消费又决定生产。合理的欲望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放纵欲望,不知满足地追求物质财富和感官享受,已对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一般认为,在现代,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生产活动,即由生产产生的废弃物造成的;另一类是由生活活动,即由人类生活的浪费和过多消耗资源造成的。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就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发展失衡。”中国环境报社编:《迈向21世纪》,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它呼吁要“更加重视消费问题”。

当代消费生活,无论是富人的过度消费,还是穷人的被迫消费不足,都被认为是一种畸形消费,人类需要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走向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的权威性定义见于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可持续消费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转引自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人的消费方式问题,从深层次上说,是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而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维护人、社会、自然的和谐,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抛弃那种过度消费的价值观,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适度消费提倡过简朴的生活,节约使用自然资源,这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更高层次的生活结构。简朴的生活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并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正如深层生态学指出:“改变后的意识形态将主要关注生活的质量,而不再追求越来越高的生活消费水平;它将使人意识到数量上的多与质量上的好之间的实质差别。”转引自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2页。这既是一个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要求,又是保护地球生态的要求。只有向这样的消费结构过渡,才能达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以及维护生态平衡与保护地球的目标。

深层生态学家致力于促进“谨慎地对待地球”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应尽可能地简单,也即我们的消费或物质欲望应保持最小。我们需要认识到物质需求是人类社会的人为产物。我们应当对其他物种及整个地球施以最小的影响而非最大影响。理想情况似乎是局部社会与其环境之间很协调且有自我约束关系。这一理想被称为‘生态乌托邦’(ecotopia),一个旨在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生存而非支配自然的社会”[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255页。

二、寡欲、禁欲与消费生态伦理

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35页。道教“少私寡欲”的主张以及基督新教现世的“禁欲主义”价值取向,对于帮助现代人树立起适度消费观念是大有裨益的。

道教倡导少私寡欲、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反对把物质消费当作个人经济成就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反对把成功等同于物质财富的积累。

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以个体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的道德要求与人们希望延年益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紧密联系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第274页。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将会大大损害身体。他告诫人们:为人之道,要知足。贪图感官享受,必损害身体,致人短命。他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第283页。“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同上。知足才不辱,知足者富,知足才能长久安康。因此,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同上,第276页。

道教承袭并且强化了道家的寡欲观,主张以“清静”、“无为”、“不争”、“寡欲”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太平经》推崇安贫、节制欲望、追求人人身心和谐的生活方式。“安贫乐贱可久长……不食而自明,百邪皆去远祸殃。守静不止不丧,幸可长命而久行,无敢恣意失常,求之不止为道王。”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6页。《老子想尔注》要求学道之士“于俗间都无所欲”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认为“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同上,第10页。“守朴素”才能得道成仙。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阐述“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页。《西升经集注》对人的欲望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为道章》说:“欲者,凶害之根;无者,天地之原。莫知其根,莫知其原。圣人者,去欲入无,以辅其身也。”唐代道士李荣注曰:“有欲,则伤身,故云凶害之根。无欲,则会道,故云天地之原。”《西升经集注》卷四,《道藏》第14册,第588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认为“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道藏》第11册,第344页。司马承祯主张“主静去欲”,丘处机主张“清心寡欲”。道教的这种修养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弃世排除种种世欲名利情欲,循道返朴,回归纯真的人类本性,使人的生命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道教以“清静无欲”作为修道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六根自然清静”的境界,要人们“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41页。以崇尚节俭为荣。道教返朴归真、恬然淡泊的价值取向和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恢复生存环境的完整和健康,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终有利于人类长远利益的实现。

道教追求今生的长生久视,劝导人们在现世过一种顺应自然、恬然淡泊、返朴归真的生活。而基督教追求的是人们来世的“永生”。《新约》对现世基本上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主张禁欲主义。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在《圣经》中有“禁戒、节制、控制、自制”(Abstain,Abstinence,Control,Continence)之意。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原则,主要包括摒弃情欲、摒弃财富、摒弃现世生活三个方面。因此,基督教主张节制和自我约束,认为“节制”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圣经·加拉太书》5:22-23。《提摩太前书》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又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圣经·提摩太前书》6:6-10。强调知足,反对贪恋钱财。“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圣经·马太福音》19:21。并认为“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圣经·马太福音》19:23-24。!《罗马书》中也说:“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圣经·罗马书》14:17。《约翰一书》说:“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圣经·约翰一书》2:15-17。耶稣说:“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圣经·马太福音》19:29。《加拉太书》也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圣经·加拉太书》5:16-24。《彼得前书》中,彼得说:“亲爱的弟兄啊,……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圣经·彼得前书》2:11。要求人们拒绝尘世的财富与享乐,抑制情欲以达到精神解脱、灵魂得救或道德完善的目的。修道士须向天主发“三绝”誓愿,摆脱尘世生活,厉行斋戒,自觉受苦,粗衣陋食,从事体力劳动。中世纪本尼狄克派修道院的基本信条是纯洁、安贫和服从。无论何时修士都应过非常简朴的生活,不能拥有任何财富,依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在修道院里,除了生病的修士外,其他修士都禁止食用肉类。夏季每日两餐,冬季仅有一餐,每餐供给两三盆的蔬菜加水果,八盎司的面包和一品脱的葡萄酒。在大斋之期要严格地守斋。修士们要身着简朴的统一的修士袍,不能佩戴任何装饰物,每日严格地按照院规规定的时间祈祷、劳动和诵读。

同类推荐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热门推荐
  • 绿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绿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玄太太不准跑了

    玄太太不准跑了

    某女瘪嘴的看着眼前帅到爆的男人:“大叔,搭顺风车的我也给你一百块了。现在,咱们俩清了!”某男嘴角抽筋,冷眸慑人。神马?!桃花劫?惹不起我躲得起,某女逃之夭夭。五年后,一模一样的俩恶魔男娃。某男娃纯黑幽眸睥睨冷邃,某男娃幽蓝眸子邪恶轻挑,齐齐道:“该会会爹地了!”某女扯着某男衣角,眼皮直翻嘴角抽搐:“你有两儿子,是我生的。”某男嘴角邪魅笑意:“一个傻瓜,一个笨蛋,天生一对!”
  • 穿越之戏游江湖

    穿越之戏游江湖

    有人说江湖是可怕的,有血腥和杀戮,有刀光和剑影,充满神秘和魔幻。我却觉得江湖应该是可爱的,潇洒的。有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有结拜兄弟的肝胆相照,有奇人趣事的引人注目……江湖应该让我们戏游畅玩!这部小说将带你走进一个可爱奇趣的江湖。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大锦衣

    大锦衣

    穿越过后,父母双全,欣喜交加,身体强壮。怎奈身为王爷近卫的他,匹夫一怒严惩恶少,却得罪了恶少背后锦衣卫的权势,从此亡命天涯。结识江湖好汉,快意恩仇,尽显男儿本色。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却是自己的奶兄弟,深入朝堂,入主锦衣卫,开始一场旧日江湖恩情和现实利益的纠葛,以及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
  • 朕的皇后太有财

    朕的皇后太有财

    水儿新文推荐:《特工“贤后”》爆笑无德拜金女,一张毒嘴闯古代步多金——一个视财如命,发誓要寿尽钱堆中的拜金女。为想一夜成为世界首富,竟独身去挖古墓,岂料竟不幸遇地震,竟让她穿越到了一个没有历史记载朝代的冷宫皇后身上。而拜金女的本性难移,这无人问津的冷宫似乎再适合她不过,且看她如何在这古代实现她天下第一首富的梦想“皇后,这已经是你第六次钻狗洞,第八次挖地洞,第十次写罪己诏,第十二次硬闯宫门,第十五次翻宫墙,第五十一次失败被抓了回来。朕希望下次皇后能换点新鲜的招,朕抓累了。”男子低头批阅手中奏章,声音平淡无波道。某女怒气冲冲的瞪着他,咬牙愤恨道:“你到底要怎么样才肯废了我?”“和朕生个皇子,废你后位,放你自由,五湖四海任你逍遥,朕绝不管你。”语气依旧平淡的没有阴阳顿挫,继续埋头批改奏章。某女气得呲牙咧嘴,眼瞪如铜铃,片刻后却像是泄了气的皮球般,心一横,一咬牙,一跺脚,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负还的悲壮道:“好,今晚我们就把这事给办了。”某男一惊,手中笔头一歪,字不成字,终于抬起了头。他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从不知何为丢面子,自从遇见了她,他不但没了帝王的威严,还被她弄得颜面尽失、无地自容。“呜呜,奶奶,你孙子欺负我,他昨晚像狗一样,对人家又添又咬——”面对一室的宫女、太监,某男怒瞪着一脸楚楚可怜的某女,大有想要掐死她的冲动。“铜臭女,你把这狗东西给朕扔出去——”某男指着床上的一只雪白小狗愤恨道。某女立刻一脸严肃的否决:“不行,这不是狗,是钱。一天一百两呢。而若少了一根狗毛,我一天要陪一万两,我可得好好保护它,让它寸步不离我。”“那朕睡哪里?“”哎呀!皇宫这么大,你哪里不能睡啊!和一狗争什么?”“你——”某男简直要吐血。他后宫佳丽三千,从不把女子当回事,而当她出现,似乎改变了他这样的看法,在宫中,她祸害皇宫,本以为废了她便可解决她这个麻烦,但没想到她出了皇宫,更是肆无忌惮的给他惹来了更大的麻烦——竟闹得女子造反要工作,百官罢朝要辞职,嫔妃要自由,美人要解放,就连宫女太监也被她怂恿的罢工要加薪——而且竟把挣钱的主意打到了他身上,竟敢把他十万两卖给一个女子一夜——哼!是可忍孰不可忍,铜臭女,朕倒要看看是你道高一尺,还是朕魔高一丈,制不服你,朕就跟你混——而一心想做天下第一首富的她,当身边出现了这些人:霸道专权的——帝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血踪

    血踪

    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逐渐浮出了水面!,北平城内频发连环血案:循规蹈矩的国民党旧交警血染城楼、与世无争的贫穷更夫尸陈废墟中、功德圆满的外国建筑专家血溅卧室内……凶手作案手法一致,究竟有何图谋?当法医、修脚师一一被排除嫌疑
  • 创新力

    创新力

    《创新力》对创新力的本质与创新力的灵魂,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原理与创新原则,创新意识与创新潜能,创新力的激发,提高创新力的意义、方法和途径,以及为培养提高创新力创造舞台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本书向人们诠释了科学思维的本质及多种思维视角的魅力,以及运用科学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 梼杌闲评

    梼杌闲评

    书叙明朝万历年间黄淮水患严重,朝廷派朱衡治理,误杀为治水献策出力的蛇精。二蛇(魏忠贤与客印月的前身)于是率族类投胎,寻求机会报复那些河工转世的人。它的语言清丽典雅,非一般通俗小说可比。总之,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来说,它都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