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实现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道教特别“贵柔守雌”,道教继承老子“守雌节”的思想,主张公正地对待女性。又提出“至真平等”的口号,宣称“人无贵贱,有道则尊”《无上秘要》卷三十四,《道藏》第25册,第113页。《太平经》的作者反对杀害女婴,认为这种做法是背“道”行为,将得恶的报应。道教认为“男女者,乃阴阳之本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页。道教从“阴阳平衡”的角度主张男女性别平等。《太平经》强调“天地之性,半阳半阴”同上,第702页。男为阳,女为阴,“男不能独生,女不能独养”同上,第149页。男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只有阴阳平衡,社会才能和谐安宁。认为如果残杀女子,令女子少于男,必使阴气绝,不与天地法相应,其结果必然是“灾害益多,使王治不得平”同上,第34页。“夫男者乃承天统,女者承地统;今乃断绝地统,令使不得复相传生,其后多出绝灭无后世,其罪何重也!此皆当相生传类,今乃绝地统,灭人类,故天久久绝其世类也”同上,第36页。《太平经》从肯定人的作用、尊重生命的高度对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此贼杀女,深乱王者之治,大咎在此也”同上,第34页。主张人人自食其力,“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同上,第242页。道教劝善书也反对歧视妇女、残杀女婴,认为“溺女一事,罪孽甚大”《全人矩矱》,《藏外道书》第28册,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400页。此外,道教教职的设置带有明显的男女性别平等的色彩。如道教神仙谱系中就有不少女仙、女神,而且道教创始之初就设有女祭酒。“老君谓干君曰:吾前授汝,助人救命,忧念万民,拜署男女祭酒,广化愚人,分布弟子,使上感天心,下动地祇,当令王者欢心。”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846页。但是,另一方面,又有许多道经宣称,一个人生身为男子,乃人生一大幸事;生身为女子,则为不幸。欲使女身转化为男身,则属人生“五难”、“八难”之一。道经论述了某些女子虔诚求道、修道积德、终使女身化为男身的事迹;其后再修道不止,方得道成仙。显然,道教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男尊女卑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因为按照道教的修行逻辑,当一个人修道成功,他将上升仙界;而道教所述女子修道过程,较之男子修道增加了一个性别转化的过程,这是对女性价值和地位的贬低姜生:《宗教与人类自我控制——中国道教伦理研究》,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190页。同样,在对待女性问题上,《圣经》中也存在这种悖论。
耶稣对待男人和女人都是同样平等的态度。在他的教导中,耶稣并没有区别对待男人与女人,他的门徒和朋友中也有许多妇女。虽然他并不试图改变妇女当时的法律地位,但是他却承认她们是有同样权利与尊严的人。他要求男人与女人要绝对彼此忠实,并且还反对犹太男人所谓离婚的权利,而女人是不曾拥有这项权利的参见《圣经·马太福音》19:3-9。他的实际行动显示了一种对女性的尊重。
保罗一方面肯定了男女相互依赖出于神的原始平等关系,“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无男,男也不是无女。因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万有都是出乎神”《圣经·哥林多前书》11:11-12。并阐述了在神面前男女平等的新条件:“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圣经·加拉太书》3:26-28。在使徒书信中,一些传教者是妇女。她们中有的是施教者,有的是讲道者,有的是先知。但另一方面,保罗也接受了女子从属于男子的传统。“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圣经·以弗所书》5:22。《哥林多前书》认为“起初男人不是由女人而出,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并且男人不是为女人造的,女人乃是为男人造的”《圣经·哥林多前书》11:8-9。。显然,圣保罗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影响。不过,他又告诫:“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她们。”《圣经·歌罗西书》3:19。
§§§第二节道教的“少私寡欲”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一、人类生活方式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还要顾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类通过物质生产而实现消费(对自然索取和向自然界排放废物),对自然界产生重大影响。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决定消费。反过来,消费又决定生产。合理的欲望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放纵欲望,不知满足地追求物质财富和感官享受,已对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一般认为,在现代,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生产活动,即由生产产生的废弃物造成的;另一类是由生活活动,即由人类生活的浪费和过多消耗资源造成的。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就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发展失衡。”中国环境报社编:《迈向21世纪》,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它呼吁要“更加重视消费问题”。
当代消费生活,无论是富人的过度消费,还是穷人的被迫消费不足,都被认为是一种畸形消费,人类需要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走向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的权威性定义见于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可持续消费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转引自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人的消费方式问题,从深层次上说,是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而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维护人、社会、自然的和谐,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抛弃那种过度消费的价值观,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适度消费提倡过简朴的生活,节约使用自然资源,这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更高层次的生活结构。简朴的生活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并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正如深层生态学指出:“改变后的意识形态将主要关注生活的质量,而不再追求越来越高的生活消费水平;它将使人意识到数量上的多与质量上的好之间的实质差别。”转引自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2页。这既是一个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要求,又是保护地球生态的要求。只有向这样的消费结构过渡,才能达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以及维护生态平衡与保护地球的目标。
深层生态学家致力于促进“谨慎地对待地球”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应尽可能地简单,也即我们的消费或物质欲望应保持最小。我们需要认识到物质需求是人类社会的人为产物。我们应当对其他物种及整个地球施以最小的影响而非最大影响。理想情况似乎是局部社会与其环境之间很协调且有自我约束关系。这一理想被称为‘生态乌托邦’(ecotopia),一个旨在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生存而非支配自然的社会”[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255页。
二、寡欲、禁欲与消费生态伦理
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35页。道教“少私寡欲”的主张以及基督新教现世的“禁欲主义”价值取向,对于帮助现代人树立起适度消费观念是大有裨益的。
道教倡导少私寡欲、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反对把物质消费当作个人经济成就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反对把成功等同于物质财富的积累。
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以个体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的道德要求与人们希望延年益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紧密联系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第274页。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将会大大损害身体。他告诫人们:为人之道,要知足。贪图感官享受,必损害身体,致人短命。他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第283页。“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同上。知足才不辱,知足者富,知足才能长久安康。因此,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同上,第276页。
道教承袭并且强化了道家的寡欲观,主张以“清静”、“无为”、“不争”、“寡欲”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太平经》推崇安贫、节制欲望、追求人人身心和谐的生活方式。“安贫乐贱可久长……不食而自明,百邪皆去远祸殃。守静不止不丧,幸可长命而久行,无敢恣意失常,求之不止为道王。”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6页。《老子想尔注》要求学道之士“于俗间都无所欲”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认为“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同上,第10页。“守朴素”才能得道成仙。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阐述“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页。《西升经集注》对人的欲望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为道章》说:“欲者,凶害之根;无者,天地之原。莫知其根,莫知其原。圣人者,去欲入无,以辅其身也。”唐代道士李荣注曰:“有欲,则伤身,故云凶害之根。无欲,则会道,故云天地之原。”《西升经集注》卷四,《道藏》第14册,第588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认为“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道藏》第11册,第344页。司马承祯主张“主静去欲”,丘处机主张“清心寡欲”。道教的这种修养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弃世排除种种世欲名利情欲,循道返朴,回归纯真的人类本性,使人的生命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道教以“清静无欲”作为修道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六根自然清静”的境界,要人们“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41页。以崇尚节俭为荣。道教返朴归真、恬然淡泊的价值取向和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恢复生存环境的完整和健康,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终有利于人类长远利益的实现。
道教追求今生的长生久视,劝导人们在现世过一种顺应自然、恬然淡泊、返朴归真的生活。而基督教追求的是人们来世的“永生”。《新约》对现世基本上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主张禁欲主义。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在《圣经》中有“禁戒、节制、控制、自制”(Abstain,Abstinence,Control,Continence)之意。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原则,主要包括摒弃情欲、摒弃财富、摒弃现世生活三个方面。因此,基督教主张节制和自我约束,认为“节制”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圣经·加拉太书》5:22-23。《提摩太前书》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又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圣经·提摩太前书》6:6-10。强调知足,反对贪恋钱财。“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圣经·马太福音》19:21。并认为“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圣经·马太福音》19:23-24。!《罗马书》中也说:“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圣经·罗马书》14:17。《约翰一书》说:“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圣经·约翰一书》2:15-17。耶稣说:“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圣经·马太福音》19:29。《加拉太书》也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圣经·加拉太书》5:16-24。《彼得前书》中,彼得说:“亲爱的弟兄啊,……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圣经·彼得前书》2:11。要求人们拒绝尘世的财富与享乐,抑制情欲以达到精神解脱、灵魂得救或道德完善的目的。修道士须向天主发“三绝”誓愿,摆脱尘世生活,厉行斋戒,自觉受苦,粗衣陋食,从事体力劳动。中世纪本尼狄克派修道院的基本信条是纯洁、安贫和服从。无论何时修士都应过非常简朴的生活,不能拥有任何财富,依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在修道院里,除了生病的修士外,其他修士都禁止食用肉类。夏季每日两餐,冬季仅有一餐,每餐供给两三盆的蔬菜加水果,八盎司的面包和一品脱的葡萄酒。在大斋之期要严格地守斋。修士们要身着简朴的统一的修士袍,不能佩戴任何装饰物,每日严格地按照院规规定的时间祈祷、劳动和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