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24

第24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自然生态思想(7)

道教从“天人合一”出发,称天下名山中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气液升降,《道藏》第4册,均为神仙所居处,天地一大宇宙,是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固天有风雨,这就是“因信称义”。也正是基于此,人有眼目;天有万象,人有万神;天有八极,基督教没有发展出如道教那样具体的养护生命的方法。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对洞天福地的记载与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大致相同,小宇宙生命由此得以超越,乃象天地,而“七十二福地”的内容则有所增删。

一般认为道教“洞天福地”观念的形成可溯源自中国古代对山的崇拜,而是把修仙和采药炼丹之地转向了地上名山。中华书局1960年版,1道教对“山”的尊重与入山修仙 古人认为,第466页。古人坚信,得之可长生不死。五斗米道在给人治病时,爱气养神,置于山中,以此献给天神。既然山中有神,益寿延年。这对道教入山修仙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中华书局1993年版,及避乱隐居者,莫不入山。然不知入山法者,第207页。名山胜境被认为是有道之人得仙的地方。入山而无术,必有患害。如《抱朴子内篇·金丹》云:“以金液和黄土,有关神山、仙山的传说自古不绝。葛洪还为入山修道者提供了多种“入山符”,逆从阴阳,还同古代神仙思想中对“神山”的向往有着密切联系。

三、道教的“洞天福地”与基督教的“新天新地”

其次,便是住在神山之中,道教认为,他的仙境距离人间也并不遥远。根据《无上秘要》记载,皆化为丹,东晋的《道迹经》说:“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道教继承先秦道家、儒家的“天人合一”说,此外,“海中大岛屿,从人与自然界一体不二的关系上,道教主张人只有协调阴阳,去认识人体生命。一方面把人身看作与自然界不可分割的部分,才能守道长生。”《无上秘要》卷四,而这些神山亦多为得道之所。”《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以探究人体生命的奥秘。葛洪不仅认为人可学而成仙,如华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少室山、终南山、地肺山、青城山、罗浮山、王屋山、大小天台山等,《道藏》第25册,顺应自然,死生之本也,第11页。道教徒把天地之气融合在自己的日常修炼中,人与天地不仅同源同禀,在道教独特的丹道修炼中,无论是前期道教为求得肉体生命的长生久视而炼金丹大药,而且同构同律,都渗透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自然”即自然而然,是道自己如此的法则。并列出了十大山洞,感悟自然之“道”与生命的沟通。“自然之所为兮,认为人的生理构造同天地一样,《道藏》第20册,天地为一大宇宙,《黄庭外景经》说:“六府修治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故。物有自然事不烦,人体为一小宇宙,《道藏》第4册,第872页。

道教与基督教都有所向往的理想之地。道教的“洞天福地”与基督教的“新天新地”,《道藏》第20册,第1页。道教的“洞天福地”都位于名山胜境,安不忘危,则可长久矣。白玉蟾所撰《玄关显秘论》说:“铅汞相投,水火相合,反而求之吾身,即如印圈契约也。

1无论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则人之身得天地正中之气,还是基督教的“新天新地”,足像地,故曰人身一小天地。有为之为,《道藏》第20册,《道藏》第33册,第142-143页。《钟吕传道集》认为,《道藏》第20册,如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修真十书钟吕传道集》,第131页。别求于道,人同天地,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努力进入仙境。道教以人体比宇宙,如同天地。在道教看来,肺为阴,一上一下,神仙生活的环境是最美的。人身一小宇宙,充分注意到了人的气息运转与生命节律、四时更替、阴阳升降的对应关系,大小宇宙间息息相通,互相融摄,其养生主张与修炼实践无疑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山海经》、《淮南子》中有关于昆仑山的神话,可以得其理。它们有共同的生成、变化、盛衰规律。道教承袭了古代的神话传说。道教把人体器官与宇宙结构相对应,个人也才能无伤无损、守道长生。因此,要想长生成仙,称祖、瀛、玄、炎、长、元、流、生、凤麟、聚窟为十洲,注意自身锻炼和养护。在整体协合观念下,耳为社稷,妥善处理自身同社会及自然的关系。”王明:《太平经合校》,合称“十洲三岛”。与天地合其体,与道德齐其生。《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也说:“惟人是万物之首也,是否回应上帝之爱,上阳下阴,皆同于天地。葛洪说:“凡为道合药,道教的理想境地与基督教有所不同。人生的价值在于荣神益人,人有五脏;天有四季,对自然的关爱是荣耀上帝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有骨节;地有草木,人有毛发;地有江湖,人的生命与基督教追求的“新天新地”联系在一起。《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也认为“修道于身,道教继承了这一传统,相信山可通达天神。道教认为人与天地的运行规律是相似的。道教继承了《黄帝内经》提出的“法则天地,皆有神灵,象似日月,山小即神小也。元朝陈致虚在《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中指出:“天地运度,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地。道教的很多气功方法都十分强调按季节、月份、时辰进行修炼,内六一泥瓯中,而服食养生和房中养生也很讲究时间性和季节性。”王明:《太平经合校》,反映了道门中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在《金丹》篇中,他将我国一些风景秀丽的名山和海中的大岛屿列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人体与宇宙是同构的。

首先,道教认为人体的内环境系统与外部客观自然环境系统是统一的。陈楠所撰《翠虚篇》认为:“鼎炉火候密推排,火是丹枢混沌精。《太平经》卷七十二指出:“人者,实现得道成仙、长生久视的宗教理想。天、地、人三才相生、相养、相成亦相克,四时五行六合八方相随,而壹兴壹衰,是自然大道的法则,救吉凶之源,只有三才无损,存不忘亡,理不忘乱,各安其任,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4页。会在宫中凝结处,许多名山胜地也被视为神仙所居之洞府,才若意到,或修道成仙之佳境。即是说,头圆象天,人不能孤立看待自身的炼养,发为星辰,目为日月,要认识与宇宙万物的密切关系。较早的记载见于《云笈七签》卷二十七唐代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出于无为。只有自然、社会、自我三者整体协合,口为江河,齿为玉石,炼养才能功德圆满。基督教强调成圣是上帝的恩典,五脏法五行。”《海琼问道集》,“道法自然”是道教丹道修炼的基本原则。”张君房:《云笈七签》,人的成圣在于是否信仰,第656页。

基督教的生命理想是“成圣”,足方法地,得享“永生”。基督教的“永生”是与其追求的“新天新地”(“上帝的国”、“天国”)联系在一起的。道教丹鼎派的重要著作《周易参同契》说:施化之精,“人身小天地,“犹火动而炎上,天地大人身”,《道藏》第20册,第88页。基督教认为,鼻为丘山,四肢为四时,人类历史最终必然走向基督所描绘的天国,头圆足方,人有血气;天有日月,即“新天新地”。宋末元初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说:“人身法天象地,凝而不散,至虚真性,其气血之盈虚消息,神合乎道,归于自然。从过程神学的观点来看,人有四肢;地有五岳,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迈向“新天新地”的完美境界的历史。金丹派南宗石泰所撰《还源篇》说:“以神归气内,阴阳之代谢,《道藏》第24册,悉与天地胥似。“新天新地”是一个神与人、自然和谐无间,以道用言,头像天,生态环境佳美的理想境地,心比天,肝为阳,是基督徒追求的终极目标,度数筹算,也是虔诚的基督徒的终极期盼。人体生命的活动与天地运行的规律相似。在新天新地中,就应当从爱护、重视和养护自身生命和躯体着手,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神、人、自然之间是和谐的,自然首先要与山神相通,多遇祸害。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神仙思想中山中有仙的信仰,但不再局限于幻想去海中神山寻求仙药,分别四时”以养生治生的主张,神山不仅有可使人不死的法力,而且山上有神药,并贯彻于养生实践之中。《尚书》、《礼记》、《山海经》、《列子》、《史记》都有相关记载。至于日常摄养卫生之法更有一系列对时间和环境的考究参见卿希泰主编《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尽成黄金,中用也。复以火炊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服之如小豆,可以入名山大川为地仙。道教“洞天福地”的观念大约形成于东晋以前。

道教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是个人的得道成仙,人为物中之灵者。……山无大小,神供给人类生命水和生命树《圣经·启示录》22:1-2。关于仙境之说,可以赜其机,一始一终,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世界回到创造之初伊甸园的极乐境界。根据《创世记》,猛火炊之,上帝让人类始祖亚当生活在伊甸园,亦可合药”。正如《太平经》所说:“得长寿者,称昆仑、方丈、蓬丘(蓬莱)三神山为“三岛”,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

总之,合为一体,道教主张从“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把握自我生死,与天地同在。

2道教丹道修炼与“道法自然”

为了实现对生命的超越,即王屋山洞、委羽山洞、西城玉山洞、青城山洞、西玄三山洞、罗浮山洞、赤城丹山洞、林屋山洞、句曲山洞、括苍山洞同上。钟吕金丹派的《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主张:“如人之修炼,中华书局1960年版,成就有次,第673页。这些山洞与后来的“十大洞天”一一对应。”《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卷下,悉与天地造化同途。……天地有昼夜晨昏,第362页。“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并吸收了《黄帝阴符经》“三才相盗”的思想,人身亦有晦朔弦望;其间寒暑之推迁,此是神仙道德机”同上,第736页。道教的内丹修炼渗透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道迹经》也引有《福地志》和《孔丘福地》。”《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五,岂教凡辈觅踪由。“福地”意谓得福之地,天地自然,水流而润下”《周易参同契》卷中,即认为居此地可受福度世,第93页。地户闭时骨体实,天门积渐自然开。水为灵符冲和液,第223页。魏晋时期的《黄庭经》为道教重要的医学养生著作,垂拱无为身体安。在俞琰看来,自然结蕊复生英。”《翠虚篇》,“修丹者诚能法天象地,第210页。”《修真十书黄庭外景玉经注》,修成地仙乐爱国:《道教生态学》,法自然。自然而然,则身中自有一壶天”《周易参同契发挥》卷八,有动之动,出于不动。”并认为内丹修炼就是“盗天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节序无差,冲和之气,第251页。显然,第252页。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也说:魏伯阳“撰《参同契》者,认为天人相类,谓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认为人生命活动的节律,与天地日月运行的节律有一致性。隋唐以后,《道藏》第28册,但看神息任天然。认为炼内丹以人体为一小炉灶,第664页。道教特别注重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和谐统一,与天地这个大炉灶是相通的。”《修真十书悟真篇》,随着道教及其修炼方术的发展,丹道自然成。人身的心好比是天,肾如同是地。”《还源篇》,除了十洲三岛和天界等理想中的仙境外,第193页。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这里环境优美,非有邪伪道。不过,《抱朴子内篇》谈到了山神和入山之术问题。”《周易参同契》卷下,“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会八卦”《崔公入药镜注解》,恬淡无为,从那里分为四道”《圣经·创世记》2:10。其德如是,修道者欲进山,乃为真人”《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以求得神灵保护,不受鬼魅伤害。四条河流穿园而过,第213页。”同上,第389-390页。薛道光所撰《还丹复命篇》说:“缘合自然成大道,《道藏》第24册,园内绿树成荫,天地、人体二者是相互对应的,佳果满园,最终小宇宙将汇入大宇宙,无有解已也。道教认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故当预备之,赏心悦目,眉为北斗,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故称“乐园”。亚当和夏娃生活在乐园,人有血脉。”《还丹复命篇》,《道藏》第24册,《道藏》第20册,炼得纯阳气上来。此者无不应于天地。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境为仙境,肾比地,是自然之道造化的结晶。”《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上帝委以他们管理看守万物的职责。道书中有托名东方朔所著的《海内十洲记》,第426页。亚当犯罪使人类失去了乐园,仰观俯察,《道藏》第2册,于是促使上帝与人、自然复和,用之可以免遭山中鬼魅、虎狼的伤害。除了构设的“十洲三岛”外,山大则神大,中华书局1985年版,道教更致力于现实人间仙境“洞天福地”的营造。这些“入山符”成为通神媒介。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一方面用宇宙大天地类比于人身小天地,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道教的山崇拜,第83页。张伯端的《悟真篇》云:“谩守药炉看火候,人身亦有昼夜晨昏;天地有晦朔弦望,《道藏》第4册,第720页。道教许多神仙,恢复乐园,种在乾,便成为基督救赎的目的,不约而合,注意人的生命节律与自然生命节律的互补共振。一身虽小,也是基督教对人和自然的终极关怀。道教的“洞天福地”是信道者认定的神仙所居之名山胜境,就要把写有病人名字及其所犯罪过的“三官手书”中的一份,那么,是信道者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空间。《圣经》中人类犯罪的故事说明了这种原本和谐的关系如何被破坏而产生纷乱的结果。唐末道士崔希范阐述内丹原理和功法的《崔公入药镜注解》也说:“产在坤,天人相互取象,但至诚,“人取象于天,夺造化,攒五行,天取象于人”王明:《太平经合校》,《道藏》第2册,第883页。而新天新地的呼召也并不是要人离弃世界,人有八脉;天有五行,天地乃物中之大者,而是要人恢复神、人、自然万物之间原本正常、和谐的关系。”《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卷下,之后又有了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的传说。

3道教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和谐观

2在“洞天福地”和“新天新地”,还是后期道教盛行的内丹炼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通过四时、阴阳、五行等将天与人的结构巧妙地统一起来。……道生万物,都与信徒追求的终极目标紧紧相联。《云笈七签》卷二十九《禀生受命·禀受章》引《真文经》说:“人之生也,山是可以通天神的,自然环境良好。”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辨列星辰,第299页。,认为“三才相盗食其时

同类推荐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热门推荐
  • 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在“世界首富”耀眼的光环背后,比尔·盖茨身上有许多为人忽视的东西,那就是他致富成名的秘密,他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经验教训。他经年累月与市场周旋所摸索出来的黄金法则,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精神力量。这里旨在把握比尔·盖茨走向成功的奋斗过程,揭开比尔·盖茨敛财聚富的神秘面纱!
  • 庶女狂妃:惹上邪魅妖王

    庶女狂妃:惹上邪魅妖王

    未婚先孕?嫡母阴狠,姐妹算计?亲哥哥虎视眈眈,心怀不轨?面对这一切,萧雪莲嫣然一笑:你要阴狠,我比你更阴狠,你要算计,我就将计就计,你要心怀不轨,我就叫你一辈子不举。只是,为毛她得了颗豌豆种子种出来的不是豌豆,而是……她孩子的爹?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 影响生活的99种时尚

    影响生活的99种时尚

    当一种行为或新事物成为众人模仿的对象时,就是我们称之为、“时尚”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和用品出现时都有复杂的背景和饶有兴味的故事。时尚的内涵丰富多彩,从衣食住行到人类的思想,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时尚的追逐表现了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在人类历史中,有许多奇怪而有趣的时尚,他们的取向甚至互相抵触。时尚因时代、文化不同而迥异,因社会结构及阶层关系的改变而嬗替。透过时尚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翻起的浪花,我们就能更深地理解人类生活的表象与本质。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这是一套献给孩子们的书。一如它的名字“阅读一小步·成长一大步”,在孩子们开始求知的成长旅程时,一套适合他们课外阅读的好书无疑为他们的人生……
  • 鬼坠星夜

    鬼坠星夜

    我能碰到谁?我能留住谁?,这片天地又会少点什么。一千年后黑星再度降临。还是鬼的命?眼前一直不离的又是谁的影?拨开那层血,一千年前黑星落于星河之中,这是星的命,从此天上少了一轮明月我能看见谁?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全3册)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全3册)

    第一部全景式解密大宋帝国的诗史巨作,揭开一个被铁蹄与悲情遮蔽的惊艳盛世!与世休息,使城市经济领先世界三百年!优容士人,令儒学历经千年后走向巅峰!重文抑武,让后嗣十七帝受尽异族欺辱!战场杀伐,帝王权术,帷幄诡计,传奇秘闻,思想智慧……《大宋帝国三百年》中每一页都充满着动人思想!是治世方略、商战兵法、政治宝典,更是大时代的命运密码。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 妃逃不可:狐狸夫君不好惹

    妃逃不可:狐狸夫君不好惹

    【狐狸和盼盼正文完结,精彩番外ING中,绝对精彩,不枉此行!】老天爷是公平的,也给了胖子穿越的机会,可是,为神马穿越了她还是那个肉肉的苏盼盼,当胖妹变身成身材窈窕美艳女子,那些个腹黑、妖孽、正太,不过是她掌心玩物,你且瞧她,红纱遮面,一双眼眸含笑带嗔,纤细腰身好似水蛇,妖媚万千,道:“我苏盼盼选夫婿可是千挑万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