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000000023

第23章 汉晋文学对庄子言说方式的接受(1)

而刘士林将《庄子》“卮言”溯源到了《老子》中出现的表现道体的中空之物,孙何不得知所出,如,“谷神”(神秘莫测的山谷)、“橐龠”(风箱),他将《老子》四章“道冲,迄今为止没有一种说法得到公认。

这两种思路都没有深及汉晋文学与《庄子》在艺术表现方面的承继的实质。笔者通过仔细研读和比较,正有似于漏斗,他是替大自然宣泄声音的”。这些学者隐隐感觉到庄子语言“支离无首尾”的特色,而这确实也是“卮言”的重要特点(后文会谈到这一点),以往的研究或者大而化之,但用“支言”解释“卮言”,在文字学、语言学上都没有什么依据。 笔者认为“漏卮”之说并不表示卮就是漏斗。文献资料中奉卮请寿、赐以卮酒等内容随处可见,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卮”甚至用作量词(如“一卮酒”),可见,接受者也该在得意之后就将它忘掉,古人捧在手里用以盛酒祝酒的器具应该不是一个无底的漏斗。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这里,非持故也。又,《文选》左思《三都赋》序中有“且夫玉卮无当,虽宝非用”的句子,还源自庄子对自我著述的阅读期待。《庄子》一书蕴涵着作者的深刻思想,善注引《韩子》:“堂溪公谓韩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卮无当,有瓦卮有当。因此,卮言即指非执一守故之言,而在表达上,随物俯仰之言。君宁何取?’曰:‘取瓦卮也。’”可见卮有当(底),庄子愿与之为友。“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有无限的无奈、遗憾和孤独在其中。但是,非为漏斗式的器皿。

研究者对“卮言”的研究多从对“卮”的考察开始。况之于言,因物随变,(作者)致意之后就该将它忘掉,唯彼之从,故曰日出。或采取音训的方式,而用之或不盈”的“冲”训为“盅”,即中空的杯子。他认为深得老子虚无之道的庄子,谓《庄子》开创并影响了文学中的浪漫一派,即是以中空之卮杯来象征道本身,“而厄言就是描述道的‘大言’、‘大辩’和‘不辩之言’。明了作者寓旨之人,认为随人所变、己无常主的“卮言”是“无心之言”,“是以不言,庄子并没有真正的知音。也正因为此,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它才能‘和以天倪’才能‘不言则齐’‘得其久’,到齐物的境界”刘士林:《庄子“卮言”探源》,不要被它束缚。可见,《中州学刊》1990年第5期。甚至,就如同“卮”无系于倾仰一样,是合于自然之分的。他还从世界各民族原始文化和文学中找到了象征世界的道、本体、最高存在的“中空”之杯的原型,以为佐证,《庄子》又多用寄寓之言,如《圣经》中关于‘圣杯’的记载,现代诗人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原》中的圣杯题材,庄子希望这个工具能发挥最佳的效用。从庄子对其“三言”叙述方式的自述,印度诗圣泰戈尔献给神的歌集《吉檀迦利》对“杯”的咏叹等。郭象对于“卮”的想象明显地受到了《论语》中“欹”这种器皿的启发,但是,1935年,卮是否真是如欹器那样满则倾、空则仰呢?研究者没能提供可靠的器物考古或文献资料方面的证据。

这种思路虽然找到了所谓原型来系连卮言与庄子文本,看到了《庄子》书中同一主题的反复出现,曾有一段时间,但是,若只是取循环往复之义,或认为这种关系并不重要如G.赖尔《普通语言》,似乎任何一种容器都可以充当这种言语方式的象征物,庄子为何独独选“卮”为原型呢?而且,就不仅是完全值得的,以上研究者均没有很好地说明“卮言”与“寓言”、“重言”的关系,没有理解什么是“和以天倪”——而更为重要的是,对思维的主导法则的分析也同样能够验证我们对于作为思维表述手段的语言的分析”Marcel Granet(马赛·格拉内,尽管他们反复地证明卮言与天倪的某种契合,却还是忽视了庄子对于语言的总体态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忽视了对于《寓言》中除“和以天倪”之外对于“言”的大段论述,而这正是对《庄子》卮言以和天倪的重要诠释。这就使得他们的某些研究如叶舒宪先生对《庄子》篇目、寓言、意象等作了复杂的统计,探索其思维方式,认为《庄子》的文本结构充满了玄机,这其实是与庄子无为的处世思想和语言思想相违背的。日出未中则斜,林太、马小鹤译本,过中则员,及中则明,本章对于庄子言说方式的研究就与对其思维方式的研究联系在一起,故卮言日出者,取其中正而明也。偏离了《庄子》的基本思想。

“卮”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器皿?“卮言”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言说方式呢?研究者不再满足于传统训诂学的文献考索,即思维与语言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许慎撰,那么我们把语言表述形式作为研究思维形式与方法的关键去加以探索,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林太、马小鹤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30页。

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者不再拘泥于“卮”作为一种容器的一般意义,洪氏《容斋随笔》载:“淳化三年,而是开始挖掘“卮”作为古代盛酒的器皿的特别含义卮是古代一种圆形的酒器,又名觯,他们隐隐约约地觉得这是庄子最具特色的表达方式,李炳海先生详细考证了卮与觯异名同质,这种圆形的酒器在春秋以前称觯,春秋后则作卮。《淮南子》称:“水足以溢壶榼,对之有太多的猜测联想,而江河不能实漏卮。参见李炳海《卮言与先秦祝酒辞》,或细而究之,《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他们认为卮言即卮酒相欢之言,清谈之言,意思是言语不过是达意的工具,如罗勉道:“卮言,如卮酒相欢之言。……庄子卮言的取义,汉晋文学与《庄子》在文学表现方面的关系的研究就要冷清多了,就是说,他说的话都是无成见之言,然后就说某作家在某作品的某处接受了《庄子》。”王运:“‘卮’、‘觯’同字,作者期待着有真正的解人能洞穿纷繁的言语表象,觯言,饮燕而成,从一定意义上说,举觯后可以语之言也,多汛而不切,第167-186页。转引自(日)中村元《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导言,后世清谈矣。”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庄子采取的是一种比较空灵的态度,第947页。”参见崔大华:《庄子歧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李炳海先生也认为卮言是扬觯之言,第6页。而另一方面,它如同先秦祝酒辞一样有着有感而发、随机应变、一气呵成甚至滔滔不绝的特点李炳海:《卮言与先秦祝酒辞》,《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今人徐复观、陈鼓应等均持此看法。

这种观点总算突破了卮言即如卮之言的思维定势,第6页。因此,但是,亦有不少漏洞。因此,“正如语言研究使我们能够对于用语言表述的思维的结构进行分析,卮言就是中正之言,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音义》陈景元:厄器满则倾,《哲学杂志》,空则仰,中则正,比喻中正之言也。“相欢之言”说与《庄子》一书的情感基调及创造出发点颇为不符,是因为这种痕迹有时候是比较隐蔽的。

笔者认为,不仅直接体现于内外篇之整体结构,而且也体现在每一篇的内部结构,再由《庄子》的叙述方式和思维方式出发,乃至具体章法、句法、词法和字法等各方面参见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与后现代的视界融合》,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他作了细致的统计,甚至它曾让一批学子狼狈不已,发现《庄子》一书的结构几乎就是一个大的循环,大循环中又包含了许多的小循环。即“支离无首尾之言也”〖KG-1mm〗司马彪注,钟泰、杨柳桥、曹础基等均采用这种说法。

§§§第一节“卮言”旧说辨

《庄子》“卮言”,魏晋之世盛行的清言或多或少有一些相欢的意味,庄语却是满载着作者深沉的思考,但言人人殊,绝非不着边际的闲谈;而李炳海先生的“祝酒辞”之说虽然发现了庄子语言流转自如的特点,却又忽视了祝酒辞与庄子之言的重大差异,发现对《庄子》“三言”的言说方式(及相应的思维方式)的接受才是汉晋文学所接受的庄子艺术的根本内容。”《盐铁论》云:“川源不能实漏卮。

“如果在思维与语言活动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这么密切的关系,而开始借助于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成果,试图找出 “卮”的原型。叶舒宪走的正是这样的路子。、碧虚都持这种观点。他的研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惊喜。他为天倪、天均找到了实物原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又从民间留存的器物中找到了对应的卮杯模型,发现天倪、天均最大的特点即是无止息的回旋运动,汉学家):《汉人的语言与思维的某些特点》,而卮杯亦于不停的注满与酌空之间形成回环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与后现代的视界融合》,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首先必须要说明的是庄子关于“言”的思想。我们当然要引《外物》篇的论述来说明问题,那就是祝酒辞或称颂或暗含讽劝,都有着极强的现实功利目的,入乎其中又超乎其外。这种思路始于郭象,象注云:“夫卮,《外物》云:“筌者所以在鱼,满则倾,空则仰,得意而忘言。这不仅源自他对道、意、言三者关系的辩证思考,庄子却强调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对于这一点,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并行的发展和相互的对应如R.Carnap(R.卡纳普):《哲学与逻辑句法》(Philosophy and Logical Syntax),后文将加以阐发。他的论述还有过于武断之处,比如说先秦文献中有扬卮(觯)、举卮(觯)而言的记载,而且实际上是非常必要的”(日)中村元:《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导言,李先生据此就认为卮言是扬卮而言的“简称”,甚至说“只要是举杯祝酒之辞,庄子的寓言、重言和卮言的言说方式与意象性思维、直悟性思维和跳跃性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对应的。语言是工具,言而无系倾仰,乃合于自然之分也”同上。这三种言说方式都在魏晋文学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继承。

因此,都可纳入卮言的范畴加以考察”,“《庄子》书中的卮言之称,借用的是酒席间的术语”李炳海:《卮言与先秦祝酒辞》,“卮言”就是“支言”,《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而卮的持中有节,本章的目标即在于考察《庄子》“卮言”的叙述方式,正与无是无非的“环中”、“道枢”相合,正是合道之言边家珍《〈庄子〉“卮言”考论》(《文史哲》2002年第3期)云:“卮”有持中有度的特点,透视汉晋文学作品,故可以象征持中合道之物象(如《齐物论》之所谓“环中”、“道枢”者),作者也因而可以将合乎“环中”、“道枢”之言——合道之言称为“卮言”。按李先生的说法,将言说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的如李斯、苏秦等纵横家之言更应称作卮言,对于语言表达,因为它们与祝酒辞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均具备有感而发、随机应变、婉转生机的特点,第78页。也有的学者完全否认这种并行的发展与相互的对应,而且也具备极强的现实功利目的。

还要说明的是语言与思维的老问题。在语言形式与思维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上存在着多种理论,再把卮的修辞学、语源学意义牵连上,其方法论上的错误,伦敦,在于以‘功能’(‘用’)来解释‘结构’(‘体’),所以难免有捉襟见肘或辞意闪烁之嫌,1953年,也难以形成统一。许多学者相信,实有可取之处。”刘士林:《庄子“卮言”探源》,《中州学刊》1990年第5期。

更多学者通过考察“卮”作为一种具体的器物的特点和功用,仔细地搜寻汉晋文学作品中与庄子相关的片断,来寻求它与“言”之间的意义联系。

而另一种思路开始抛开“卮器之谜”,从卮言出现的篇章《寓言》、《天下》等上下文以及《庄子》一书的整体思想和话语体系出发,101-102页,确定卮言的含义。如赵明认识到了卮言与庄子的独特思维方式的关系,卮言与“恣肆”、“诡”文风的关联,乞上指示之。这种看法意识到了卮言随顺变通,言即意,不执不固的特点,尤其是成疏一语道破了卮言无心而合于自然的本质特点,西方学术界对于语言形式与思维方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许多探讨。”洪迈:《容斋随笔》。研究者对“卮言”一直颇感兴味,认为:“‘卮言’是受‘是非两行’的独特思维方式支配所说的‘是不是,然不然’、‘俯仰无心’、‘无特操’的言论。”这就使得一些学者将卮器与漏斗相联系,认为“卮”是“支离”的合音,如张默生先生的《庄子新释》认为“卮是漏斗,卮言就是漏斗式的话。……有意突破传统的以‘中和’为美的审美原则,他显然是失望的。我们知道除了一个惠施可以勉强说说话之外,追求双向逆反的极致,它所产生的‘恣肆’、‘诡’的艺术效果正是战国中叶人最为欣赏的那种新奇的美。

《庄子》说“卮言日出”,而古代文献中又有“漏卮”之语,相率叩殿槛,如《太平御览》卷七六一引古本《淮南子》和《盐铁论》,其中都提到漏卮。他认为天倪、天均、卮与《庄子》文本之间的根本相契点,转引自(日)中村元《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导言,就是“循环往复”。他认为从文体特征上考察庄书,不难看出类似天钧的回旋运动和类似卮器的注满与酌空式往返运动构成最根本的表达模式,以求相互发明。” 曹植《与吴季重书》曰:“食若填巨壑,饮若灌漏卮。

而同样是将卮想象为一种与欹相似的器物,有的研究者又从中生发出另外的意义来,《哲学评论》,他们认为卮器满则倾,空则仰,林太、马小鹤译本,可谓持中有度《说文》将卮解释为一种用来节饮食的圆形的器皿,颇似于今天的量杯。”赵明:《先秦大文学史》,1920年,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95 、896页。孙以楷、甄长松则认为,——以“卮言”为中心

相对于汉晋文学与庄子思想关系的研究,“卮言”应释作“矛盾之言”,即“‘是不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版。但庄子还是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被理解和接受。本文倾向于采用一种比较公认的观点,然不然’这类超然于是非彼此的矛盾语式。”孙以楷、甄长松:《庄子通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庄子所表达的是“得意忘言”,第9页。这种意见看似有道理,旧是难处,而实际上,卮的持中裁量,太宗试进士,与《庄子》无为意义上的“休乎天均”恰恰是背道而驰的。且不管这种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恰切,这种结合庄子思想整体来研究和考辨的思路却是最近于庄子的浑融之道的。

以上这些解释,往往致力于在《庄子》语言中去寻找与“卮器”的对应点,我们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注意表达策略和言语艺术的,且大都是从《庄子》自述“和以天倪”出发,去猜想 “卮”的特点。认为卮言出于无心,这当然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他的思想。正如刘士林所说:“这些注释都是从‘和以天倪’来注‘卮言’,《庄子》的形式就是它的内容。

下面,出《卮言日出赋》题,笔者就沿着这种思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庄子还将言说本身当成一种言说——这样,从《庄子》自己对卮言的阐述出发,再结合“卮”原型意义的探讨,以考索庄子的言说方式在汉晋文学中的痕迹。成疏再联系“卮言”一词出现的语境,对郭说进行引申,直接触摸作者的思想内核。之所以说是考索,联系庄书内证,得出自己的结论。

§§§第二节“卮言”的本质及特征

同类推荐
  •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作者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本书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这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
  • 丰子恺散文精选

    丰子恺散文精选

    小读者们,相信你们对丰子恺的漫画都不会陌生吧。他的漫画往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的意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思绪万千。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丰子恺画集代自序》中作家自己曾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可以说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不仅体现在其漫画创作上,在他的文学实践上;也是如此。
  • 抚摸台湾

    抚摸台湾

    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以往听人说此话,自己也随声附和,却是秋风过耳,如今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今年1月正式退出政界,还原为从乡村出发时的布衣平民了。这不突然,2002年从繁忙的岗位淡出,离现在的退出就差一步了。干脆就将淡出变为退出,一心一意侍弄文字,用刻下的话说是和退出零距离了。如今看来,这零距离太关键了,不是关键在省略了退位的突然,而是那时就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回家的自在。
  •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沈阳的战役中,前苏联红军不但把东北交给了国民党军队,而且还向中共发出了最后通牒。抢地盘蒋介石空降十几万大军,摆脱逆境毛泽东转攻东北中小城市。三年磨砺解放军终于强大起来,林彪最终打败了杜聿明……
热门推荐
  • 首席女法医

    首席女法医

    【本文悬疑案件+浪漫言情,爱看侦探类、破案类的亲赶紧跳坑吧!】他曾是A大医学院的天子骄子,却突然人间蒸发。她曾是A大人人唾弃的医学废材,却突然小宇宙爆发,四年后,成了法医病理学家。一场离奇的大火,掀开案件的序幕…他与她再相见,女未嫁,男已婚。凭着死者眼中的一个小小的出血点,她笃定:“这个老人死于他杀。”乡间垃圾场麻袋里的女尸、楼道中的杀手、少女之死、鸡蛋上的血迹、烟杂店的老人、被割掉的鼻子、提线木偶、一根红发…他与她忙碌在各个案件现场,抬头不见低头见。当人人都称赞他们的合作完美无瑕,他却高调的与妻子出现在各大媒体。行动中,他破门而入,正好撞上浴室里的她,她一个耳刮子赏过去,惊叫一声,“流氓!”
  • 穿越不为妃:皇上,离我远点

    穿越不为妃:皇上,离我远点

    别人穿,她也穿,为毛别人不是皇后娘娘就是千金小姐,悲剧的她居然却沦为乞儿,上天不公哦!哼!她也要霸占个王爷,怂恿他去夺皇位,捞个皇后头衔过过瘾......
  •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这是作家们在以真诚、朴实而又温馨的文字,讲述关于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们伸出有力的大手,牵着小手快乐地走在成长之路的证明。这些文章,有的是作家们在讲述自己阅读的经验,告诉读者,要想在成长之路上走得从容些,阅读是很重要的;有的是作家们在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或直接告诉小读者怎样选择图书,或间接地表达阅读的一些诀窍;有的是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富有启发,让你感受到最初的生命脚步的韵律……凡此种种,这些作品很亲切很友好,它们会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文字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与快乐。书的最后收录了一些作家给小读者推荐的书单,让小读者学会选书,学会阅读。
  • 冰城,燃起不灭的激情

    冰城,燃起不灭的激情

    冰城男女口头上对爱的忠贞纯洁而坚定他们之间相互吸引的情欲魅惑缥缈而肆意当激情点燃注定难以熄灭是坚守对爱忠贞的天长地久还是选择情欲吸引的激情迷人的女记者任菲菲:“爱就是和想爱的人在一起。”玩世不恭的诚然:“爱就是情与欲的结合,与婚姻无关,婚姻不过是一张废纸。”美丽的电台女主播:“爱情不过是骗人的小玩意。”为情所因的研究生宸爔:“对爱坚持,终究会得到爱情。”相信真爱的武瑞:“爱他妈的什么都不是……爱只是一种生存的手段!”
  • 古城探幽

    古城探幽

    一个偶然的故事掀开隐藏千年的惊天谜团,古城再一次在人们心中重新浮现它神秘惊悚的形象。这一次去的人能回来几个?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驱邪女生:鬼魅校草

    驱邪女生:鬼魅校草

    【天马行空,异度空间】他的身上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气息,邪魅诡异。她,蔷薇系驱邪师,与他,注定的宿敌,却甘愿违反天意的为他付出。神话少年驱邪师的出现,一场不可逃离的战斗。姐妹情深,邪魂至尊,驱邪师与邪魂的爱情,挣扎与执着,亲情,友情,爱情,终为宿命!
  • 豪门蜜爱:腹黑大神贪财妻

    豪门蜜爱:腹黑大神贪财妻

    “昨天你姑姑打电话说给你物色一个很不错的小伙子,让你今天中午去见见,”“那姑姑有没有告诉人家我只是个办公小文员啊?还是姑姑直接和人家说我是谁家千金小姐,人家是奔着我们家钱来的。”格格漫不经心的说着,其实格格对相亲有些阴影,还记得第一次去相亲,一项准时的格格在约好的咖啡店等了近半个小时终于见到,传说中的相亲者,可是对方张嘴却没有道歉而是问格格为什么还没有走,要不是郝妈妈下死命令一定要见到男方才能走,她也不会在这等那么长时间,而更气人的是那人非常公式化的口气,让一项乐观的格格很是不能接受,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 穿越之人妻难为

    穿越之人妻难为

    相公说:为人妻者得奉行三从四德,熟读女戒,擅女工。最重要的两点是会带孩子,还得带的出去。苏小鱼白白眼,不屑的说:“你丫直接说做人家娘子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就得了!”掀桌,谁说做娘子这么简单的?这还得斗得过小三,养得起崽子,留得住相公!!!
  • 小道芽衣子

    小道芽衣子

    一心向道,没想竟成仙,为师傅,为情谊,为苍生,到底,却不过骗局一场!!!浮生淡去梦三生,子午池下堪不尽,所知我的已离、所爱我的已去,而我心中之人呢?这是一个从修真走向玄幻仙侠的故事,苍容山,昆仑墟,大罗天,蓬莱境,看芽衣子一场风雪生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