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900000006

第6章 宇宙生成论(4)

道教将"道"作为宇宙万物生成与演化的根本动因,贯穿于道教的一切思想与观点之中,离开了道教"道"之基础,道教宇宙观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失去赖以建立其认识论与宗教观的客观基础。"不仅在西方的逻各斯中,而且在中国的"道"中,都有一个词在力图为那不可命名者命名。"张隆溪《道与逻各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在夏、商、周三代,人们都以"天"为世界的最高主宰。殷代崇信天命,周代提出了"天命靡常"的新观点,但仍以天为最高的主宰。春秋时代,很多人谈论天道。其所谓天道指日月星辰的变化及其与人间祸福的联系,既有天文学的意义,也包含占星术的迷信。老子第一次提出天地起源的问题,认为天不是最根本的,还有先于天地的最高存在,称之曰道。"张岱年著,邓九平编《张岱年哲学文选》(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502页。"道"既是道教宇宙生成与演化规律之体现,又贯穿于其天体生成演化秩序的全过程,是道教关于天体演化本质思想的重要体现和必然反映。"万物乃有"道"在连续不断的运动中自然而然的化生出来。"卿希泰《道教文化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6页。天体生成与演化"道"之说是道教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教宇宙天体起源、生成与演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体现,反映了道教自然观对于天体起源的根本认识。

第一,"道出无形,万殊之源"。"道是唯一永恒的,因而是绝对宝贵的;它既是秩序,也是生万物的实在根基,也是一切存在的永恒原型的总体。"(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32页。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塞难》中认为:"道者,万殊之源也。"《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38页。首先,"道出于无形"。《太上妙始经》说:"道出于无形、无名、无声、无色、无味,淡然以虚无为宗,自然为生,以清微玄元之气为本,有无极之功。无表无里亦无上下,无有前后。"《道藏》第11册,第431-432页。其次,道具有自己的特征。"静为一体,先天地而生,其要妙广远弥漫,不可得名,故字之曰道。合则为元气,散则天地。天地三千六百亿万岁一合,会数穷于三五七九而天地寿尽。寿尽之时,阳精化为火,阴精化为水,先以火烧,其上至六天,下至九地,然后以水平之,混而归一。"同上。其三,道具有重要功能。道教认为:"复三千六百亿万岁一开,方复分别元气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天玄而清,地本而黄,太阳之精为日,太阴之精为月。复分日月之精为星辰,二十八宿。天有四时五行六甲十二时,天地之气交合,然后人民、禽兽、草木、蝖行、蠕动,森然皆生。乃有五岳四渎三十六山,兴云布雨,置立三皇五帝,胤胄百姓。"《道藏》第11册,第431-432页。

第二,"道为源本,陶冶百氏"。道具有天地万物之源,能"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胞胎万类",体现了其所具有的本源之地位。"道之为源本"。《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87页。《抱朴子·明本》曰:"凡言道者,上自二仪,下逮万物,莫不由之。……道也者,所以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胞胎万类,酝酿彝伦者也。"同上,第185页。道教的重要著作《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认为:"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道藏》第2册,第944页。这里指出了"道自虚无",即天体宇宙的生成与演化是"道"之运动规律所决定的,而"道"之本然则源于虚无,又称之为"自"之然,由虚无产生"道"之运动,而道则生一气,一气产阴阳,阴阳合"天地人"三体,"三体"生万物,从而形成万物生生不息循环运动,形成宇宙世界千姿百态、生机勃勃之本然。道虽然来自"虚无",但又体现出道之固有本然之性,如果没有道之存在,就没有天体演化之本然。

虚无自然道之固,虚无恍惚道之无。自然不存,俯仰自睹,常守玄素,须臾为早,知雄守雌,魂魄不离身也。物有自然道不烦,自然者,天地大神。不存不想,气自往来也。《云笈七签》第293、294页。

所以"虚无自然"是道固有的本质属性,是道"无"之体现,这种"无"乃为"道"之本然的存在状态,没有虚无之"无",就没有天体存在之"自""然"。"道"只有在"自"之"然",即自身固有的本然属性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自身所具有的运动规律,并成为"天地大神",使天体按照其本然所具有的规律"往来"运动,使天体演化循环往复、宇宙天体生生不息。

第三,"道无形色,自然化育"。对于天体生成与演化的"道生天地"之说,体现了道教"道化论"的思想。詹石窗先生在《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一书中认为:""道化"论是关于"道体"外化为宇宙及其发展变化的学说。"詹石窗《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道本身是一个正统儒教的概念:宇宙的永恒秩序,同时也是宇宙的发展本身,一切非辩证地完成的形而上学往往认为秩序与发展一样是同一的。"(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32页。北宋张继先在《明真破忘章颂·道生天地》中从"道生天地"、"天地生人"、"人禀阴阳"、"一气生三""人身三宝"五个方面对"道"生"天地人"的顺序与过程作了更为详细的论述,体现了道教自然观对于天体生成与演化发展规律性的基本认识。道教认为"道"作为天体生成与演化的基本规律,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混沌未分,先有道,道无形色,亦无情,自然化育生天地,天道轻清,地道宁。"《道藏》第19册,第848页。道教的"道生天地"思想是道教天体生成与演化思想的重要部分,其内容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道"在存在的时间上处于"混沌"之先,即天体还未分"混沌"之时,就已经有"道"的存在;二是"道"所具有的属性与特点为"无形色","亦无情";三是"道"所具有的功能为"化育生天地",表现的形态则为"自""然",即自身固有的内在属性;四是"道"作为天体起源与天体演化的过程,具有自身的规律,并通过天体演化运动使"天地"各表现为自己的不同状态,即"天道轻清","地道宁"。"道生天地,始无名分,分判阴阳,立五行,人位其中灵万物,人从天地,道生成。"《道藏》第19册,第848页。

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宇宙生成与演化"三生"之说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思想,并运用其具有宗教化特点的"神化"老子的过程,表达了道教对于天体生成与演化过程的认识,这种认识是道教宇宙生成"三生"之说的重要内容,是道教自然观作为宇宙演化认识论在天体起源与演化方面的具体体现。

第一,"乃命之道,乃成之故"。道教在《太上老君太素经》中对于宇宙生成"三生"之说,作了如下论述:"道太素之时,神往营之,道乃生之,生之形之道,乃命之道,乃成之故。天地成形,道德成经,道莫大于自然,德莫大于长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地。天地充满,满则损,损则反其本,故天一无不覆,地一无不载,日月一无不照,故知之一不知也,不一之一无一之知。"《道藏》第34册,第462页。其对于"三生"之说的"本然"认识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宇宙生成与演化"三生"之说的本然本质乃为"生之形"、"命之道"、"成之故",是道教对于万物"生"与"命"本质属性认识的集中体现,"营之"、"生之"、"形之"、"命之"、"成之"等运动变化,则体现为道教宇宙天体生成与演化"三生"本然规律性所具有的运动特点,是宇宙天体和生命运动的重要体现;二是宇宙天体形成与演化的"三生"之说是道之本然的本质要求,"天地成形"、"道德成经"所体现的本然规律性,被道教称之为"自然",其内在属性所体现的本质乃为"道德",即"道莫大于自然,德莫大于长生"。道教对于宇宙天体"三生"的认识,表现了"道"、"天地"、"人"生生不息而"长生"的本然规律性,这种生是"德"之规律;三是宇宙天体生成与演化"三生"之说体现了道教对于宇宙运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认识,即"天地充满,满则损,损则反其本","满"与"损"、"反"与"本"是一个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表达了道教对于宇宙天体运动变化基本运动规律的本性认识。万物由"一"而生"三",最终将由"三"返回于"一",表达了道教天体形成与演化的"三生"之说在宇宙生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三一混合,名曰混沌"。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经典《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中通过"为一"、"为二"、"为三",展示了由于"太初"、"太始"和"太素"的不断变化而使宇宙天体形成发展演化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道家"三生万物"思想的延续与"神化",是在道教天体起源"老子"之说基础上逐渐形成与演变的,是道教宇宙生成"三生"之说思想的重要体现,体现了道教关于宇宙生成与演化的顺序与过程。"道者,谓太初也,太初者,道之初也。初时为精,其气赤盛,即为光明,名之太阳。"《道藏》第34册,第620页。

道之初,藏在太素之中,即为一也。太素者,人之素也,谓赤气初变为黄气,名曰中和,中和变为老君,又为神君。故曰黄神,来入骨肉形中,成为人也。故曰人之素,藏在太始之中,此即为二也。太始者,气之始也。谓黄气复变为白气,白气者,水之精也,名太阴,变为大和君。水出白气,故曰气之始也。此即为三气也。故三始之相包也,气包神、神包精。故曰白包黄、黄包赤。赤包三、三包一,三一混合,名曰混沌。故老君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曰:混沌若鸡子。此之谓也。同上,第620页。

道教根据"三生万物"展现出了宇宙生成演化的三个主要阶段,"为一",即"道之初也。初时为精,其气赤盛,即为光明,名之太阳";"为二",即"太素者,人之素,藏在太始之中";"为三",即"太始者,气之始,水之精也,名太阴"。使"太阳""太素"、"太阴"即"道之初"、"人之素"、"气之始"通过"三始相包"、"三一混合"而成"混沌",表现了"道"、"人"、"气"三者渐进形成与演化的顺序与过程,使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具体体现于宇宙生成与演化的顺序与过程中。这个过程是道教对于宇宙天体演化"三生"之说的深入认识,是道教宇宙天体生成之说的重要内容。

第三,"三一之中,有数无量"。道教在《太上洞玄宝元上经》中(又名《自然经》)表达了"三生"之说三个方面的认识,即"应乎万物"、"周流六虚"、"有数无量"等。道教认为:"自然源一,应乎万物为三,万物作复由乎四气、五行,周流六虚,同归宗一。一为道子生二,二生三,三一之中有数无量。"《道藏》第6册,第253页。使道教宇宙天体生成与演化的"三生"之说在宇宙天体形成与演化方面表现为"有数无量",其功能与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天体宇宙形成与演化的"三生"之说,宋徽宗赵佶注《西升经》则更为具体和形象地表达了宇宙天体生成的顺序与过程,即"天"为一,"地"为二,"人"为三。从而使"万物"按照"一二三"的顺序和程序生成与演化,使宇宙天体形成与演化的过程"有象"、"有精",即具有形成与演化的顺序性和规律性,又使宇宙天体形成与演化的顺序与过程表现为"玄之又玄",体现了其宗教化的神秘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浑沦既判,清轻者为天,道生一也;浊重者为地,一生二也。冲和气者为人,二生三也。以至万物盈于两间,皆自道而生,出于太素,无质之先,恍惚之中有象,窈冥之中有精,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藏》第11册,第496页。这里通过道家的"一二三"表达了宇宙天体生成与演化的顺序与过程,即宇宙天体生成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清轻者为天,道生一也";第二阶段,"浊重者为地,一生二也";第三阶段,"冲和气者为人,二生三也"。这种"三生万物"思想又具有"玄之又玄"之神秘性,是道教自然观对于宇宙天体形成与演化顺序和过程的本然规律性的宗教化认识。

三"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宇宙生成与演化"三始"之说

"道教的宇宙生成论,基本上本于儒学纬书之宇宙生成论。"李养正著,张继禹编订《道教经史论稿》,第331页。道教将宇宙生成的顺序和过程划分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等几个阶段,这个序列出于《易纬·乾凿度》:"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武英殿聚珍板丛书本。对此,道教《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则认为:"大道妙用也,有太易未见气也,太初气之始也,太始形之始也,太素质之始也。且气、形、质三具而未相离散曰混沌,是万物未分判也。轻清为天,重浊为地。"《道藏》第19册,第925页。这里将天体起源的顺序与过程通过"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等几个阶段清楚地表现出来,认为在"太易"阶段天体"未见气",只有到了"太初"阶段才成为"气"之始,"太始"阶段"形"之始,而"太素"阶段则"质"之始。由于天体起源之时"气"、"质"、"形"未分,又称之为"混沌",并由此而形成了宇宙万物世界。

《乾元子三始论》在论天地生成之序时说:"天地者,起于太易,太易者不可见也。"《道藏》第4册,第19页。以太初为气之始,太始为形之始,太素为质之始,故名"三始"。使宇宙生成的"气"、"形"、"质"建立在"三始"基础之上,并实现"顺序和过程"的有机结合。道教《乾元子三始论》通过"太初"、"太始"、"太素"论述了宇宙天体形成与演化的具体顺序与过程,从而形成了宇宙天体生成的"三始论"之说。

第一,"从坎而生,易变为一"。天体形成的第一阶段为"气之始"。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将"气"作为构成宇宙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道教则认为"气之始"在"太初"。"太初者,气之始也,从坎而生,故易变而为一,一者阳之始也,天地之元气也。"《道藏》第4册,第912页。这里将"太初"、"气"、"一"、"阳"、"元气"等同于相同的事物,是宇宙天体演化的基本起始阶段,没有"太初"的"气之始"就没有宇宙天体的生成与演化,只有宇宙世界产生了"气",才会有天体的"形质",才会存在生命生态系统的运动。

第二,"名之曰器,一变为七"。天体形成的第二阶段为"形之始"。在天体起源与演化进程的初级阶段,"气"是"无关无象"、"无形无名"、"无色无绪"、"无音无声"的一种存在方式。只有到了"太始"阶段,宇宙天体才具有"形",是宇宙天体"形之始"。道教认为:"太始者,形之始也。名之曰器,一变而为七,七者,南方火位也。阴阳交泰,万物长养矣。"同上,第913页。宇宙天体由"气"而进入"形",是宇宙生成与演化的第二阶段,该阶段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天体演化开始有了"形"之状态,并在这种"形"的基础之上"一变而为七",使天地万物长生长养,"阴阳交泰"而进入天体演化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第三,"形质具名,三始熙育"。天体形成的第三阶段为"质之始"。宇宙天体的形成与演化除了需要一定的形态和外在之"象"以外,还需要内在的"质"之要求。"太素者,质之始气也。形质具名曰大象而未相离,故曰混沌涵不散也,万物莫不因此三始而熙育焉。"《道藏》第4册,第913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形质具名",因而称之为"大象"。使天体所具有的"形"与"质"未相离,并通过"形质"变化而使万物不断地作"质量"互变运动。宇宙万物的演化按照"三始"所具有的顺序与阶段孕育和发展。

道教《太上老君开天经》详细描述了宇宙从"太初"、"太素"成"混沌"到"天地"、"山川"、"日月"、"人民"形成发展的过程,反映了道教自然观对于从"天"到"人"的宇宙生成顺序与过程本然规律性的基本认识:

同类推荐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热门推荐
  • 重生大玩家

    重生大玩家

    少年侠义,英雄史诗。让世界沉迷于中国风的电子游戏。王不负的穿越,带来的是所有玩家的重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本玩家的狂想之作。如果你曾玩着《上古卷轴》,却感叹要是用《九州缥缈录》做背景该有多好……如果你曾玩着《刺客信条》,却憧憬想体验荆轲和专诸的事迹……如果你曾玩着《使命召唤》,却在脑中浮现《全频道阻塞干扰》的剧情……如果你曾玩着《全面战争》,却期望感受盛唐和大汉的荣光……那么,你应该能看得进这本书的吧。
  • 丞相如此多娇

    丞相如此多娇

    他,是苏国未来的君主,是天之骄子,是苏国百姓的太阳。她,是女扮男装的将军府小少爷,太子的忠实小党羽。当腹黑的他遇上贪财内敛的‘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孟丞相带你玩转几朝风华,定乾坤!统山河!肚里锦绣愧煞男儿。。——————————————————推荐新文《代战亦君》,同样是女扮男装的文,感兴趣的亲们可以看一看哦~代家有子名代战,废物无能,天生紫瞳,传为妖怪,不学无术,终日莫言,五岁时,舅舅惨死,祖母姑姑相继遭人毒手,一场大火从此失去踪迹。时过境迁,江山几转,昔日废材,浴火重生,霸气回归,绽放惊世异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世人闻其名纷纷躲避如鬼魅。曾经所受过的,我必要万倍还回,挫骨扬灰,难消我心头所恨,敢欺我瞒我负我之人,就要有死的觉悟。*****十年前,洛神教主风光无限不可一世,坐于高台,余光撇着台下的小小身影,“前几天我养的狗死了,你便顶了它的名,叫洛千吧。”狗名吗?代战勾唇,紫眸沉沉,波澜不惊,“谢教主赐名。”十年后,高台坍塌,教众反叛,洛神教主目容眦裂,手脚尽断。“洛千,你个狗东西!有种杀了我。”妖异紫眸,无惊无喜,“谬赞谬赞,教主你怎么能死?洛千受你命名之恩,自然要给你颐!养!天!年!”*****折扇一摇,洛千看着粪坑里的人,紫眸里满满的惊讶,“哎呀呀,这谁呀,样子看起来,颇有几分眼熟呀。”墨泽自然和道,“千少糊涂,这是大名鼎鼎的白三白少爷。”“哟,是白三白少爷,为何在粪坑里?”看他满是疑惑的眼,围观众人头上乌鸦飞过,默,千少,这不是您老踢进去的吗……..但想到此人锱铢必报的手段,众人齐道,“许是他自己不小心,滑下去滴!”洛千点头,笑的满意,“原来,如此啊,白少爷,真是不小心。”*****代征看着眼前的少年,只觉得他比阎王还可恨,表面却笑道,“战儿,按理说你应该称我一声姨夫。”折扇一合,笑意不再,“畜生、走狗、代家牲口,臭狗屎,任选其一。”紫目清冷如魔,“本少,没有亲人的。”*****表示简介无能,大人新坑,1V1,各位客官请上座,小二泡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别把学校当“鸟笼”

    别把学校当“鸟笼”

    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冕王

    冕王

    一个世界杀手黑榜排名第二的职业杀手!一个传奇豪门遗失近20年的子孙!父母当年何以被杀?神秘凶手到底何人?身怀绝世武艺,却命犯霸王命劫!今朝懵懂少年郎,他日近妖无冕王!且看李枫如何九死一生破命劫,再布弥天大棋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