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500000007

第7章 画家精神的释放

前面我们提到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句话,也十分确切地反映了老子思想“阴柔的进取”的本质:水固然柔和,如东坡诗所谓“清风如水,明月似练”,然而水却包含着无坚不摧的内质;它固然能居下,“处众人之所恶”,然而它却既能泽被万物,又能摧枯拉朽、无坚不克。在《老子》书中“争”和“不争”是同义的,即是说“不争”就是为了更大的“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哲学界,对于今本《老子》对帛书《老子》的篡改的指责基本是正确的,惟第八章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帛书作“有争”,窃以为与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相抵牾,似应从今本为妥。今本注家如三国时王弼,的确对老子书妄加篡改,然而不一定帛书全对而王弼今本全错。王弼所见抄本当然比我们多,他的学问必然比那些抄本者高,对有些抄本上错讹的勘误,王弼也或有枝节的功劳。

我们还回到艺术上来谈刚与柔,可染先生曾说,至高的艺术技巧都是百炼钢成绕指柔,这真是极高明的见地。剑拔弩张、色厉内荏在中国画视为用笔的大病,所以中国书法主张绵里藏针,外包光华,内含坚质。李可染先生书画用笔看似迟缓,不若献艺走穴、现场表演者之“才思敏捷”一挥而就,然而将可染先生的书画张之素壁,那线条的浑厚劲拔,真如金刚杵般百折不屈。在众多作品之中,可染先生的画,真正做到“不争”,那么平静而岑寂,不仅没有媚俗之心,更无张扬之迹,然而真是圣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第四十三章》)。我的另一位恩师李苦禅先生一生经历如江海之甘居卑下处,所以天下学人景从,他的作画也可以说是在体道一如的情态下,以自然之心体物,以自然之舌言情,那是浑然天趣和深邃哲理的统一。他谈艺术也是“妙悟者不在多言”,然而正如老子书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第五十六章》),世之所谓评论家,连篇累牍,动辄万言,但无法掩其简陋,而苦禅先生有时一两句话则可受用终身。他曾用老子“善行无辙迹”的名言来说明好的用笔含蓄蕴藉无起止之迹,这就如同老子主“无为”一般,最好的用笔也是若不经心,绝无刻削之迹的。老子“善行”指圣人之行,是不欲在人间留下什么丰碑的;内美大美之中国画,也不过是希望体现真正的自然之美,当画家心志真正回归自然的时候,那笔墨就也入了“无为”之境。石涛讲自己作画:“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也……纵使笔不笔、墨不墨,自有我在。”石涛的《画语录》讲“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立于何?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而且石涛的画论以“一画论”贯彻始终。所谓“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与老子的“道”意思相近。在石涛的理论和实践中,画、道是合一的,在石涛的一画论中是真正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石涛作画的用笔一任自然,虽蓬头垢面,不掩国色,自有其与大自然相凑拍的大美、真美在,他所反对的“万点恶墨,恼煞米颠;几丝柔痕,笑倒北苑”意指米芾由于发于自然的真感而创米点山水,以写山川氤氲之气,而浅学者画上万点,皆为面目可憎之恶墨;董源画江南山水,用笔柔中藏刚,表现那平远空蒙之境,而钝智者学得的只是几丝柔弱拖沓的线条而已。这难道不使米芾气恼,而令董源笑倒吗?石涛又说:“古人未立法之前,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师古人之迹不师古人之心,遂使千百年来不能出一头地也,冤哉!”古人之心,指大朴未散的自然之心,正是学者所应师者,而不应拘于表面的画迹,画法倘不能体现自然的本性,那反成画家的桎梏,便成了“真”的对立面“伪”。而老子的“慧智出,有大伪”也可理解为僵死教条的画法,正是绘画中的大伪,必当根而除之。和老子以为“大道废,有仁义”之旨相同,石涛提出了“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的理论,不立一法是指自己绝不为后人立则,后人也应崇尚自然,而他自己则不舍弃他一以贯之的“一画论”,永远会遵循“道法自然”的最高原则的。

老子哲学的基本核心,当然是道,是自然之道。它和一切反道而行的仁义、一切抗拒自然大慧智的大伪格格不入,他所崇信的人类心智的返朴归真成了中国画家、诗人、书家们精神释放的天地。中国古代艺术家们似乎都不愿接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教,而对道家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则心向往之。中国的艺术家们同时接受道家自我修养的感悟方式,愿意澄心遐观:“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而道家的澹泊质朴为尚的人生哲学,融进中国画里,也导致了无拘无束中的水墨晕染挥洒,成了最佳的表达方式。正如宋黄休复所谓“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中国画家作画以水墨宣纸为工具,这种工具的语言本性是抒情的、直抵灵府的、诗化的,因此,他们拙于一枝一叶出规入矩的如实描摹;又由于纯粹宁静心态的需要,对精研工巧的彩绘有所鄙弃,这就是为什么水墨画在中国成为正宗主流的画种的根本原因。

中国画家与大自然邂逅、融化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受道家和佛家思想影响都很深的南朝大文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来说明,他说:“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里的“思理”乃指对大自然的根本法则,或换言之,对宇宙本体和它的规律的追求,使画家的主观精神(主体)和客观万物(客体)相“游”。这“游”字之妙,在于它包含着交融、渗透和最后合而为一的全部运动过程。这主、客体的合一,正是老子“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的前提。刘勰又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里指宇宙万物的运作与主体精神的运动已然达致一个同步的阶段,这“摇”字传神地描述了主体的能动性。

人,作为有思维能力的存在,与大自然冥合的过程并非被动的,而其中主客体的融合,也不是无选择的捏合。刘勰更进一步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艺术家多角度、全面的“往还”审视,这过程是一种酝酿创作的发酵作用,纳其当纳,吐其欲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化为自我的自然,乃是惟一属于自我一人的“人化的自然”,而画面或诗歌中的自然,也是有着诗人、画家精神面貌、风范气质的自然,正如石涛所做到的“山川脱胎于余也,余脱胎于山川也”。

中国的艺术家绝不陷自己于“心为形役”的蹇促不堪之境,他们道法自然,回归自然,在包容万有的大化中以麋鹿为至友,抱明月而长终;他们恪守宁静致远的心态,本能地拒绝庸俗;他们“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如吴道子之“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这“气”不惟是天地万物赖以生长、赖以繁衍的气,也是画家所禀受的上宰的淋漓元气。东晋陆机的《文赋》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是精神飞之弥远、心灵游之弥高时的自然倾泻,这种升腾,是艺术家之内美与宇宙本体之大美的略无间隙的真正的合二为一,惟其如此,中国的画家和诗人,才能如九方皋之相马,超然物表,得其精髓;才能与花鸟共忧乐,以奴仆命风月,倾东海以为酒,一洗胸中块垒!

我曾有一律,论中国画之水墨与线条,诗云:“琮夜半隔窗鸣,迓雪寒梅立娉婷;总觉胭脂成腐秽,须教水墨化阴晴。千岩滴透原无色,一线穿空若有声;信是当风吴道子,古灯如月我高擎。”夜雪告诉我的是岑寂宁静的心志,寒梅告诉我的是纯洁无瑕的境界,我必须忘记世俗的烦扰,洗净尘秽的铅华,那大音希声的天宇不正是道之所在吗?南朝陶弘景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艺术的独特的感悟,只属于一个人;张炎真的能“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吗?

同类推荐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热门推荐
  • 妃常妖娆:冥妃倾天下

    妃常妖娆:冥妃倾天下

    当世人都以为那是一段金玉良缘,只有她知道,相伴相守不过利益的交易,她不爱他,他也不爱她,他爱上另一个女人,她微笑促成。当大功将成,世人却要把她步步送往死地,他冷眼观之,那一瞬她明白,即使是一缕魂魄,也有选择人生的权力,而他,是否真的绝情如此,又或许,这两人既骗了他人,又骗了自己当生命只剩下只言片语,你还记得谁的片刻温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霸神决

    霸神决

    甚么?你是神?哦,好吧,我看上你女儿了,把她嫁给我,不愿意?那老子就抢了,老子管你是仙是神?活得逍遥自在便可,天算什么,地算什么,老子不高兴,照样挑翻你,老子是虐神的存在,一切尽在我的掌控之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妖王暴后

    妖王暴后

    莫悠然一脚深一脚浅地踩在泥地上,刚刚一阵暴雨她被淋成了落汤鸡,现在正撩起了裤脚准备找块干净的地方喘息一下。哎!什么不好做,一个女儿家家做这一行?她叹息自己的命苦啊!听说山西可是年古文物出土最多的地方,为了让自己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她背起了自己简单的行囊来了。可是大半年以后,她莫悠然也就只从一些别人已经扒得不能再扒的地方,捡到点乞丐食勉强填饱自己的肚皮,真是个苦命的孩子!找寻了……
  • 宙斯神像的诅咒

    宙斯神像的诅咒

    被囚禁的学者,被遗忘的部族,宙斯的诅咒逐一应验……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魂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谁是真英雄(原创经典作品)

    谁是真英雄(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龙零

    龙零

    龙零之前无数魔法,龙零之后永无魔法!龙与魔法,《龙零》——永无止境的魔法……
  • 悍妃无双:王爷给跪了

    悍妃无双:王爷给跪了

    不甘被渣男利用,薛黎选择同归于尽!谁知,睁开眼来却发现自己没死!没死苦啊!王爷好腹黑!国公好阴险!庶母庶妹好卑鄙!不怕,不怕,姐有异能,姐知前世了今生,武将下马问生死,文官下轿问前程!腹黑、阴险、卑鄙……来吧,来吧,统统滚到我的碗里来!
  • 娇妃倾城

    娇妃倾城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女杀手一朝穿越,谋心谋权谋天下!俘虏了当朝最英俊的王爷,摆平了四下的乱臣贼子。当她一朝为妃时,且看那被俘虏的美豺狼如何为其争权夺势,打下天下!“樱陌,我要这天下,不过是予你最美的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