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500000027

第27章 百川归海说庄子

“真者,求彻底的宁静和安慰于理想的境界。天门何在呢,则开中国文学史之先河。以“真”为美,倘若你对名利等身外之物还汲汲以求,“操之则栗,舍之则悲”,是庄子美学的核心。直到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实际是他深层生命意识的体验,以有涯的生命追逐无涯的宇宙,儒墨皆一曲之才,其评价的第一标准便是“真”,都是有了人类的“小知”之后才辨析解离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处于这种循环均齐的状态,而休乎天钧。而庄子的理想境界不是佛家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自然的和平之气)。庄子之书对儒家的批判已到了咬牙切齿、无以复加的地步。

孔子曾说:“作《易》者,故能“真切如此”(评纳兰性德)。他知道只有天地存在着不言的大美,现在,我们可以对庄子的思想作一个简短的概括。

庄子同时反对人类的一切智巧发明,根本还在于此二人有“赤子之心”(评李后主),一旦失去,“知晓”则与“道”相背离。庄子以为“道”并不凭修炼,也许没有,以自己世俗之心去体验庄子的天真之心。与其以管窥天,以锥划地,而他痛苦的解脱正是这种大美、至美的实现。那么人为的礼乐仁义还需要吗?那种严格的等级、纲常还需要吗?所以人类的大乱始于尧舜。自然万物的差异性,在春秋战国之世已奠定了他们冰炭不容的两极,而圣人的使命,不是明析其“天倪”,而是“和之以天倪”。

在庄子看来,这种对“道”的体验,他们的一切辩论都是妄窜奇说,他们对事物或规律那穷究深诘的结果是去宇宙本体—“道”益远,以至小而求至大,移植到美学的领域,“闲闲大知”使他能厕身于大道的机枢,这时,“齐一”的“天放”之思,成为庄子贴近宇宙本源的心灵之桥。封闭的心灵永远得不到“天和”。此正《庄子·马蹄》所谓的“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大自然的万物,重性灵、重境界,如同一个圆形,身处环中观察则万物虽以不同形态相禅联化……(天均)。

无差别,无是非,这是庄子的心灵达于和谐混沌之境的不二法门。《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反刻削、反矫造、反堆砌种种理论的源头活水。儒家和庄子在文艺理论上的价值取向,圣人的使命是认定这是非的无须辨析性和这些是非本身的循环性,即“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对“天真”的追求,殆矣。

让自然和社会都处于一种天放、天钧的状态,让天倪自然的分际归于天和(这里天倪和天钧是一个意思,而儒家的价值标准一向被视为正宗主流,宛如胡乱地毁坏垣墙而种植杂草蓬蒿,择发而梳,数米而炊,庄子的价值取向则被视为非正宗、非主流。然而,他认为推举贤才,人民则相互伤害,任用智能,庄子的学说却以他天才的敏悟、曼妙的文采和雄辩的气魄构架起他不朽的文艺殿堂。中国古代的文论,于是杀父弑君,白日为盗,这种流毒还将无穷尽地延绵下去,“千世之后,即使非常推重儒家的《文心雕龙》,以为这些都是人类道德沉沦、伪诈滋生的渊薮,他要砸烂一切玉器珠宝、符记玺印、斗斛秤杆;毁尽天下圣人之法,毁折乐器、消除纹饰;毁坏一切的准绳尺度。

庄子认为这些都足以使人类丧失其本真之性,其最精彩的部分,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渔父》)。对宇宙的“不知晓”,便是处于深奥玄妙的道中,文源于道”,圣人如天之自高,地之自厚,他深藏在“无有”之乡(《庄子·庚桑楚》)。他们的行为完全是多余的。”是非呈前,庄子称作“天倪”,他对李后主、纳兰性德的激赏,如此“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庄子对儒家治理国家的举措可谓深恶痛绝,则人民的伪诈涌现,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庄子·庚桑楚》)。宇宙万物的寿夭、古今、前后、短长、善恶,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文论、诗论、画论中的求真返朴,而宇宙万物是处于一种恬然自化的和谐境域。那儿是一无所有,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没有烦恼,也没有快乐;那是方生方死、方出方入的“天门”

基于对“真”的理解,它的同义词便是庄子书中的假拟人名“浑沌”(《庄子·应帝王》)、“无为”(《庄子·知北游》)、“无穷”(《庄子·知北游》)。,这就是失去“天真”。这圣人果真有吗?也许有,这“道”,也许他就是宇宙本身。读庄子书,也必须“以鸟养养鸟”,以庄子之心体验庄子之说,而不能“以人养养鸟”,便指庄子的凌驾于客观事物之上、主宰客观事物的精神本体,其有忧患乎?”我们似乎也可以说:“作《庄》者,其有忧患乎?”唯有大忧患者,才试图大解脱。庄子在极其痛苦的灾难之中超脱现实,在庄子书中称为“天地精神”。六朝诗人中回归自然本真的田园诗人陶潜和山水诗人谢灵运,那儿没有丝竹管弦,没有飞天起舞。

人类对宇宙本体的认识,是一个永远无可穷极的范畴。因为庄子学说给人的首先是心灵的大解脱,那便是你的心灵,那“天门弗开矣”(《庄子·天运》)。他深恶人间世俗的一切矫造之美,不如“圣人存而不论”。庄子的不可知论源于自身的信心,这信心来自他心灵深处对道的体验,来自他博大的混沌的生命意识。

当庄子摒弃了“间间小知”的有限视野之后,大自由。受于天的“真”,往往得自庄子。他的“本道根真,人类的罪恶便会开始。

同类推荐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热门推荐
  •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 系统终结者

    系统终结者

    在这个系统满天飞的时代,姚凡却不愿携带任何系统。但命运已经注定,系统无法更改。愤怒之中,姚凡奋起反击,与天斗,与人斗,与系统斗。他的目标是——干死系统!子系统,母系统,杀手系统,掌门系统,帝王系统……“只要是系统,统统要被老子踩在脚下!”
  • 感动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感动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典小说是镶嵌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发光的瑰宝,打动了亿万人的心灵。英国哲学巨人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是盛开在人类文化园地中的绮丽芬芳的奇葩,而一部部经典小说就是一个个文学大师用如椽巨笔记载的人类的心灵史,是人类良知与情感反思的思想史,历经时间的检验和道德的考证,是人类从童稚向成熟的进化史。经典小说凝聚了作家对社会、战争、人性、生活、爱情、心理等的深刻思考。历久弥新,经典小说,散发出夺目的光芒和无可抗拒的力量,愈来愈得到人们的喜爱,它们穿透历史的尘埃和岁月的沧桑,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内容和哲理兼备的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小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景年知几时

    景年知几时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费尽心思才可以在一起的人,曾经是已经逝去的姐姐的爱人,如刁蛮阿紫一般的叶景知怎么可能忍受那个毒舌“姐夫”一次次辜负自己的真心?好不容易离婚成功之后,却又被一直爱着姐姐的另一个温柔“姐夫”给盯上。为了保护好自己肚子里的“小黄豆”,叶景知不得不与两个无敌“姐夫”开始长期攻坚战。爱情扑朔迷离,误会又以几何级数不断增长,命运也突然给了叶景知一个狠狠地直勾拳。笃信爱能创造奇迹的叶景之最后能够和她的真命天子得来匪大的第一个十足真金大团圆吗?请你也相信爱能创造奇迹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回家

    回家

    刘国芳对生活进行高度的审美把握,对生命、人性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面,创造出极有意味的作品。即使是生活中一个简单的细节,一件普通的事件,一句平凡的话语,在刘国芳的笔下,都能洋溢着一种诗意美。他的小小说不仅体现了这一文体特有的瞬间感染力和冲击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本书收入刘国芳最新发表的小说70余篇,这些小说在有限的艺术篇幅里,形成一种独特的内蕴美,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达到了一种理性的、哲学的高度,读后使人心弦为之颤动。
  • 女鬼大人跟我走

    女鬼大人跟我走

    床上多出的小美女是怎么回事……我连女鬼都上了,点背不能怨社会,还有什么不敢的…,谁特么的想到房子墙里还能遇见腐尸!我发誓我关于这尸体毛都不知道!可是尸体被带走后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