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500000021

第21章 庄子斥儒(1)

因之,尤其对中国文艺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功绩。

《庄子·人间世》中记载楚国的狂人隐士接舆见到孔子说,方今春秋乱世,人们不会趋福避祸,连似乎怀有道德的孔子也到楚国这衰败之地,他劝孔子对社会不必“临人以德”,以道德去降临人间;不必“画地而趋”,划出一条道路让人去走。在庄子看来,世道已然沉沦,孔子的理想,是无法挽狂澜于既倒的,这是庄子对孔子的一段比较客气的批评。这儿所讲的孔子之德不是庄子的天地大德,而指仁义而言。

《庄子·德充符》中借被砍脚趾的叔山无趾见孔子的一段对话来批判孔子:“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则表现出见善如不及的谦躬,愿意听取他的批评。两千三百年来,他的人生哲学影响至深至钜,是彻底的无为、无用、无功、无名。无趾将见到孔子的情形告诉老子,知其有理。

庄子的宇宙观,老子讲:你何不把死生齐一、“可”与“不可”齐一的道理告诉他呢?无趾说:“天刑之,安可解?”这是苍天对孔子的惩罚,是无可解脱的。这则故事的意思是孔子不具备天地的大德,虽谦谦如也,也无法知道万物齐一的大道。

《庄子·大宗师》以重言借孔子之口称赞孟孙才,孟孙才是一位悟生死齐一的人,母亲死了,哭而无泪,居丧不哀,孔子说,这才是一位觉醒的人啊,而我们则如作梦一般,不曾觉醒。因为孟孙才“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具生死齐一的观念;“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又具这顺应自然变化、稍纵不居的意识。因此孔子认为孟孙才“安排而去化,纵横捭阖其文,乃入于寥天一”—安于自然的秩序,忘却生死之大限,所以他可以与天地宇宙齐一,到达那宁寂的虚空之中。

在《庄子》中,连孔子也自认为是被苍天所惩罚的罪人,在《大宗师》中记载了一则子贡被嘲的故事。子桑户死了以后,他的两位好友孟子反、子琴张却编曲歌唱:“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你已返朴归真,我却依旧形骸,犹存为人)。子贡大惊,问他们“临尸而歌,礼乎?”这两人却嘲笑真正不懂礼的是子贡。子贡回去问孔子,孔子告诉子贡,他们是与宇宙造物者为侣,游于天地浑元之气的人,“忘其肝胆”、“遗其耳目”,把身内身外的痛赘抛却,儒庄斗争之本质:伪与真

庄子书对儒家的批判是十分尖锐而激烈的。其中重言、卮言、寓言叠出,“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人们在世俗的尘嚣之外无目的地彷徨,在了无一物的境界中作逍遥游,他们是不会以世俗的礼仪去炫人耳目的。庄子书中在批儒家的时候,往往用孔子自己的话语,孔子在《庄子》书中是一个被嘲弄者、被训斥者,同时又是一位自责者、自非者,不像惠施,总是作为论辩的对手而存在。

《庄子·渔父》中载孔子在鲁国受到两次冷遇,在卫国被削掉足迹,在宋国坐荫之树被斫,又被困于陈、蔡之间,这四次大的坎坷,使孔子罔知所遭。于是,他问道于一位高士渔父。渔父告诉他,就是由于他不能“慎守其真”,失去了浑朴的纯真。渔父告诉他:“子审仁义之间,未必深信;思之,察同异之际,观动静之变,适受与之度,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庄子是一个有着浓厚的艺术气质的人,他的放言有的近乎肆无忌惮,使人想起他蓬头垢面、粗衣布鞋、言忘意得的状貌,也许这是他苟活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生活艺术,但归根结柢,这是他完整的人生哲学。总在仁义、差别、动静、取予、好恶、喜怒之间讨生活,这样就失去了本真的天性,应该“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让不属于自己的身外之物归还他人,那你还有什么足以使自己拖累的呢?

在《庄子》中,孔子问仁于老子的一段,同样表达了孔子的自谴自责。老子告诉孔子,在扬糠的时候,眯了眼睛,那你会不辨东西;蚊虻的叮咬,使你通宵不眠,而仁义则会大大地扰乱人们的心灵。你倘想使天下不失去浑朴之性,是养生、保生、全生、尽年,你就应像风的吹动那么自然,不必像你那样敲着鼓去追逐亡命之徒。泉水干涸了,鱼在陆上相濡以沫,有这种仁义,何如根本不需这种仁义,让他们回归江湖—“相忘于江湖”呢?“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的意思,是在自然的大道中,鱼、人各得其所,既不必相濡以沫,也不必以仁义礼仪相求,不必“临人以德”、“画地而趋”。孔子见过老子之后,以为是见到了真正的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

孔子的弟子子贡不信,欲自往窥之,体悟无所始的无何有之乡和无封无隔的大自然。而庄子的人生观则是无所待的与自然齐一、万物齐一,这次老子更进一步痛骂儒家所奉为神明的三皇五帝,说“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曰治之,而乱莫甚焉。

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完全违背了自然。说三皇五帝心智毒如蝎子的尾巴,还自以为是圣人,“不可耻乎?其无耻也!”(《庄子·天运》)这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羞愧得子贡入地无门。

《庄子》以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所有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演化,都相应地有窃取者出现,譬如以仁义来矫正时弊,那仁义也同时被人窃取。因为在“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箧》)的社会,仁义最后还是归为侯门,可以说是宇宙观、人生观之大较量。读之,这正是窃者的侯门。田成子杀了齐君,夺取了齐国的政权,连同其“圣智之法”一同盗走,窃国者不正是窃仁义者吗?如果能够砸毁珠玉,那小盗不会再有;焚符破玺,百姓就朴质无华;把斗秤折断,百姓就不会争斗;把天下的所谓圣法毁掉,老百姓才能自由议论;把乱耳的五音、迷目的五色都灭绝,人们才能耳聪目明。在“仁义”施于天下的时候,天下善人少而坏人多,所以圣人利于天下者少而害于天下者多。《庄子》说今天天下大乱,被杀的相枕,被枷索者相推,被酷刑者相望,我疑惑这“圣智”之人正是那手铐脚镣上连接左右的插木,而“仁义”正是那枷锁上的孔穴和榫头,那圣贤如曾参和史正是夏桀和盗跖的先导。“噫,观察体悟。不留情面,体无完肤,鞭辟入里,淋漓尽致。体悟玄德大道的无穷之门,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庄子·在宥》)《庄子》论及至此可谓捶胸顿足,怨怒之极。所以绝智弃圣,在庄子看来乃是返朴归真的必要前提。

在那杳远的上古之世,人类结巢而居,含哺鼓腹,未尝觉得仁义之神圣、礼法之必需,那时人类与草木同生,与禽兽混处,不需要圣人“临人以德”,教导人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也不需贤君“画地而趋”,教导人们哪条路该走,哪条路不该走。在那时,人类生活于太始状态,没有机巧,因此没有伪善;大道运行,是身居环之中枢,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人们随大化生养繁衍,如刍如狗,因此没有仁义对社会的侵害。那时人们没有“礼”,只有“真”,“礼”是大道既废,世俗所约定的、违背人类本性的怪物,而只有抛却这个怪物,人类才能承受上天给予的“真”(《庄子·渔父》:“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

庄子认为尧舜历史性的罪过在于忘记了宇宙初始的本真齐一,妄自辨明善和恶、贤和不肖,那必然导致天下的大乱。尧舜对事物的过分辨明,就像“简发而栉”、“数米而炊”,选择头发来梳妆,点着米粒来炊煮,应是庄子学派,这种小动作除去违背大道而外,是不足以济世的。

相反的,举擢了贤能,人民必然相互倾轧;任用了智巧,人民就会相互盗窃;甚至会出现“子有杀父、臣有杀君”的惨剧,庄子已预卜这仇恨的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庄子·庚桑楚》)。这是庄子对先王的基本评价。

不唯如此,孔子竟然要法先王,更为庄子所不能容忍,说这不正如捕捉到猿猴给他披上周公的衣服,又如东施效颦,丑妇作态,“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天运》)。美人即使心口作痛而皱眉,不失本真,若论中国历史上彻底的反儒学派,所以依旧娟美,而丑妇之作态则伪貌毕现,胡云乎美?庄子将舟车比周与鲁,而水陆比古与今,古时的周用舟于水上行走,今日之鲁则用车行于陆地,苟“推舟于陆”,那非但“劳而无功”,亦且“身必有殃”。这是庄子对法先王的彻底否定。前段论述,先王已是大乱之本,而此段论述即使先王不是大乱之本,即使有西施之美,依循他的法则,也绝对行不通。

“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这儿庄子所说的道德是天地的大道至德,仁义则为大道废除后世俗所为的伪善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热门推荐
  • 经商从做人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生意哲学与处世技巧

    经商从做人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生意哲学与处世技巧

    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 之一。他作为香港巨商和财富化身,在创业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小搏 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那么李嘉诚是凭什么做到的呢? 1943年,李嘉诚的父亲病危,临终时没有任何财产可以留下,只好反 问:爱子可有话跟他说,当时,11岁的李嘉诚对父亲说:“我们一家人一 定生活得好好的。”
  • 第二块血迹

    第二块血迹

    一份有关国家的绝密文件不翼而飞,里面的内容一旦外泄,整个欧洲都会战火纷飞……首相亲自造访贝克街,力图挽回损失……紧张的国际局势一触即发……福尔摩斯能把失窃的文件找回来吗?神奇侦探这次可以力挽狂澜吗?
  •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经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一门复杂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学问。傲生意必须先做好人,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商场上驰骋拼搏,屡战屡胜的能手,也必然是人情练达的行家。经商不仅需要精明的头脑,更需要丰富的经验。用智慧经商不是耍手腕,而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操作技巧和办事方法。一个人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他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具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 穿越之紫玉情缘

    穿越之紫玉情缘

    十二岁那年,司徒紫冰的父母在出国旅游时遇到空难,她成了孤儿。“我做了那么多,好最容易有了现在的规模,却要让我让位,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只要那丫头死了,就都是我们的了!“轰隆隆……咔嚓”一棵树被雷击断了,正要砸在躲闪不及的司徒紫冰身上时,她手上的紫玉手镯发出了耀眼的紫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蜀山剑侠传7

    蜀山剑侠传7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逐妖媚影

    逐妖媚影

    神明:自古人与妖相恋就是不合情理的事情,若是人与妖相恋既是违背天规!妖怪:为何不合情理?人有心,妖有心,神明亦有心,有心就会情动!妖魔:哈哈,站在凡人的头顶,主宰世间“真理”的大人物们总是会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鬼冥娘娘,你可以罚我永远近亲不了任何人、妖怪,但是你永远不能阻止我的感情。困世咒让我接受百世的孤独和痛苦,解除身上的枷锁的钥匙一直都在……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冷酷总裁薄情妻

    冷酷总裁薄情妻

    这一场真正的利益联姻,就算知道是为了获得欧氏的资金援助,她才不得已嫁给这个冷酷的男人,明明知道他心里有了其他的女人,可是对待他的羞辱,还是会感到痛苦。那么,欧暮承,如你所愿,几年之后,我会和你离婚。
  • 大荒神侠传

    大荒神侠传

    上古神侠,唯我独尊。八荒六合,行者无疆。东方道宗,西方佛宗,北方真宗,南方灵宗,宗脉通三界;道义,侠义,宗义,情义,四义乱洪荒。少年身负血仇,脚踏悲歌,纵是聪俊无双,神力通天,也难逃神佛之掌。愿以此身此魂,护你一世安好,百岁无忧。
  • 吴陆争霸

    吴陆争霸

    笑傲吴陆春秋!,吴大陆,距今有5000年的历史,谁来揭开他神秘而古老的面纱?战国分崩的时代,吴陆会迎来一个真正的大一统帝君吗?他将会给吴陆带来怎样的变化,选择怎样的结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铁骨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