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700000003

第3章 太极推手——刚柔并济的智慧游戏(2)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就可以看到,王美人超常的政治智慧,除了自己后天的勤奋演练之外,可以说先天的遗传基因也是相当优良的,她所具备的几大政治智慧成为自己最终为儿子铺平了帝王大道的重要法宝。

第一,冷酷无情。王美人还是王娡的时候,本来和金王孙过得好好的,还生了一个女儿,应当说婚姻美满。可是,母亲臧儿一鼓动,王娡就立刻变脸,没有丝毫犹豫。且不说她和金王孙的夫妻感情,自己还有一个女儿,在这种情况下,就是现代女子也很难做到快刀斩乱麻,而王娡做到了。她离开金王孙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权贵。一个女人,能够斩断旧情,抛夫弃女,毅然决然地改嫁,可谓冷酷到了极点。

第二,果断选择。王娡离开金王孙时,可谓破釜沉舟、孤注一掷。首先,她能不能进太子宫;其次,算命先生那一卦,到底灵不灵,搞不好是忽悠老太太的说辞,这都是未知数;最后,即便是送到太子宫中,能不能得到太子宠幸,也很难说。作出抛夫弃女这一决定从决策上说,也是相当冒险的,然而风险就是机会,善于赌大的臧儿母女敢于冒险,没有瞻前顾后,所以,从这点上来说,王娡非常果断。

第三,野心勃勃。王娡顺从母亲的意志,放弃幸福安逸的小康生活,一头扎进钩心斗角、你死我活的太子宫。这种义无反顾的驱动力就是她的不安于现状、野心勃勃。一个金王孙,该是多少良家妇女理想的归宿,可在王娡的眼里,只有荣登帝王的宝座才是自己欲望追求的最高顶点,用现在的话说,王美人母女都是自我实现要求比较高的人。她们利用男人上位,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目标只有一个——皇帝。野心之大,仅次于武则天那样的想要自己掌管天下的女人,的确让人印象深刻。

第四,勇于冒险。为进太子宫王娡冒了多大风险呢?别的不说,万一自己曾经结过婚这一段历史被人举报,会是什么后果?不要说在太子宫中待不住,金王孙家不可能回去了,搞不好连自己及一家人的性命也要搭上,而王娡就这样断了自己的后路,拿自己的人生豪赌了一把。

有了这先天的良好基因,王娡从太子宫到皇宫,从一个嫁过人的少妇到一子三女在手的王美人,多年的打拼使得今天的王美人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光明的未来,但是,通向光明未来的大道上明显存在着障碍,那就是风头正劲的栗姬和她的儿子——太子刘荣。如何扳倒这两个大障碍,王美人可是费了一番心思的:首先,联合长公主就是第一招;其次,多年里暗中积蓄力量,始终不把自己置于斗争的明面,这是更为老辣的第二招。中国有一句经典的俗语是:枪打出头鸟。在封建王朝的后宫更是如此,看看汉景帝的内闱,栗姬、长公主闹得不亦乐乎,窦太后也时不时地插上一杠子,而在这场持久战中,王美人始终处在斗争的暗面,从不曾主动出招,即使抛出的压垮栗姬的最后一根稻草也不是她亲自抛的。

说到压倒栗姬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必须重新提一下前面讲到的汉景帝“病重托孤”事件。如果说王美人与长公主的联手与王美人的精心布局还有一点关系,那么,这个“病重托孤”事件对王美人来说则纯属天上掉馅饼,但正是这件事,为日后王美人“借刀杀人”埋下了伏笔。

话说有一年,汉景帝病重,自觉离“大限之日”不远,于是便把一直心怀怨气的栗姬叫到身边,把自己已经封王的儿子全部托付给栗姬,要她好好照应这些皇子,实际就是“托孤”。在这次托孤中,汉景帝实际上向栗姬透露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以栗姬一个普通妃嫔的身份,汉景帝在病重之时把自己的十四个儿子都托付给她,实际上已经说明栗姬儿子的太子之位是牢固的;不仅如此,把十四个儿子都托付给栗姬,也暗示着栗姬可能被封后。

对于一直因为后位问题心情不爽的栗姬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太子之位得到了巩固,皇后之位也近在咫尺。对于汉景帝来说,这次托孤,的确是他对长期抑郁的栗姬的一次“真情告别”,其实也是栗姬“苦尽甘来”的光明之日。

但是,栗姬的反应令人匪夷所思,她不仅没有看出这次托孤背后的光明未来,反而是借此大发不满,有历史记载:“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可见栗姬对汉景帝与其他妃嫔卿卿我我仍然怀有极大的不满,换句话来说,到现在,栗姬还是一个弄不清大局的小女人。嫉妒是毒药,栗姬的这种反应,不要说病重之中的汉景帝,就连观众们也觉得确实有点儿过分,热脸贴了个冷屁股的汉景帝恼火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城府极深的他还是没有发作,忍了下来。神奇的是,汉景帝的重病在不久之后居然奇迹般地恢复了,由此,栗姬最后垮台也开始进入了倒计时。

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压垮栗姬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一个管礼仪的大臣向景帝呈上奏章,里面说栗姬的儿子已经立为太子三年,皇家的历史传统一向是母以子贵,如此推断,现在应该将栗姬封后了。没想到,这个奏章一呈交上去,汉景帝大怒,立刻下令废掉了太子,并且把栗姬在朝中所有的亲属全部处死。

这一招可谓是雷霆万钧,一举击垮了栗姬。从历史记载上来看,汉景帝并不是一个性情温和、优柔寡断的皇帝,相反,他城府极深,不轻易发难,一旦发作,就几乎没有再挽回的可能。按照汉景帝的想法:“我当初病重托孤,你借势摆谱,现在又怂恿一个管礼仪的大臣来为自己加码,简直是嚣张之极,根本没有把朕放在眼里。”这样一来,新仇加旧恨,栗姬及太子瞬间倒台。但是,大家注意,这最后一根压垮栗姬的稻草不是栗姬本人的愚蠢之举,而是王美人在背后的借力打力,上报奏章要立栗姬为后的大臣是由王美人指使的。

我们不得不说,如果王美人生在了当代社会,绝对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策略家,她正是摸准了汉景帝“不发作则已,一发作要命”的性格特点,利用想要邀功的大臣的心理,给了栗姬最后致命的一击。可怜的栗姬忧愤攻心,不久就病死了,而王美人铲除了栗姬和太子一党,向自己的“远大的理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巨贪的进退原则

中国人好玩潜规则,这在历史上可以举出千千万万个例子。潜规则之所以比明面儿上的规则难以把握,是因为它始终是处在暗处的,不能提到台面儿上来探讨研究,因此,掌握好如何遵循潜规则进退,就成为了一门很大的学问。在绵延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除了我们能够看到的由强者书写的历史之外地人,那些暗流涌动的,让后世人津津乐道,百般玩味,甚至当做一门高深的专业来研究的,就是那影影绰绰的处世技巧和难以捉摸的进退原则。在这个地进退退的游戏中,有人恰到好处,步步登高;有人履薄冰,最后仍落得凄凄惨惨;也有人一生谨慎,风光无限,到最后却一朝失算,落了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苦孩子的前进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曾在2001年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他也是18世纪的中国首富,这个人就是和珅。作为中国18世纪封建王朝中最呼风唤雨的人物,和珅至今被后人所感叹的除了他的富可敌国之外,就是其高超的侍君艺术和在杀机重重的封建权力顶端如何做到进退自如、得意几十年。和珅得宠的几十年,可以说正是一个谋略大师智慧和手段尽显的几十年,其中有众多事例,值得后人玩味。

◎ 遇伯乐攀亲 厚积而薄发

搜寻和珅的“简历”,我们很容易得到下面的介绍: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少贫而好学,仪表英俊,举止优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乾隆三十七年被授三等侍卫,乾隆四十年升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乾隆四十一年三月进入军机处。以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而得宠,擅政20余年,升迁47次,权倾朝野,百官争相谄附。公然勒索纳贿,排斥异己,致使吏治败坏,官场腐败,小人得道。”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正月十三,嘉庆皇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关于和珅究竟贪污了多少财产,一直众说纷法,有人认为所查抄的财产达数亿两;也有人认为大概有数千两之多,最多达到2亿两左右。不论究竟真实的数字是多少,和珅所贪吞的财产数量惊人,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民间才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后来和珅狱中自尽。其子丰绅殷德因为娶了乾隆帝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得免连坐。”

正像上面的文字所介绍的那样,和珅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这短短三百余字的介绍中,和珅一生的荣辱升迁我们基本可以看个大概,但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轮廓,和珅的发迹史中有几个关键句是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 血统纯正的没落家族

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这一点在中国几乎是“地球人都知道”,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出身。和珅的父亲的名字叫“钮祜禄常保”,常保在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后曾经因为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最终担任了福建副都统的职务。可以说幼年的和珅不但衣食无忧,社会地位也算是比较高的。

据考证,和珅在1750年出生,前面说了,和珅的父亲钮祜禄常保“在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后曾经因为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这个三等轻车都尉的职位和和珅的祖先有关:清朝刚刚建立,入关的时候,和珅的祖先因为跟着清太祖和清太宗不断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给和珅他们家留下了一个叫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职务。也就是说,和珅一出生,他将来一定就会当官,就会担任三等轻车都尉这个职务。

轻车都尉是一个世袭的职务,是清朝政府为了酬劳功臣、奖励阵亡官员、推恩外戚以及嘉奖其他有特殊意义的人员,如优遇孔孟等先圣先贤后裔,封赐前朝功臣子孙等而规定的可以世代承袭的爵位之一。

我们由轻车都尉的品级是正三品可以看出,和珅的先祖为大清朝所立下的战功还是很了不起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和珅的确是将门之后。

和珅的姓氏也是很有讲究的。和珅的全名应该是叫“钮祜禄善保”;后来改名字叫和珅,故其全名应该是叫“钮祜禄和珅”。“钮祜禄氏”,是一个满洲人的姓氏,一个很不平凡的姓氏。清朝时期编撰的《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里面有关于这个姓氏来源的详细记载。这本书里记载说:“钮祜禄氏”是满洲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是女真时期就有的一个姓氏,原来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区。“钮祜禄”,满语原来的意思是一种凶猛的动物“狼”。“狼”是满族的先人女真族崇拜的最为重要的图腾之一,女真人出于对“狼”的崇拜,而以其为姓氏。满洲人,不但有八大姓,还有八旗制度。每一个满洲人都应该是在旗的,和珅的家庭也不例外。

八旗制度起源于牛录制,其前身是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权时期(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实行的“猛安谋克”制度。满洲人(其前身为女真人)出兵或打猎,按族党屯寨进行。每人出一支箭,十人为一牛录(汉语“箭”的意思),其中有一首领,叫“牛录额真”(汉语译为“佐领”)。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黄、白、红、蓝四旗,分别打黄旗、白旗、红旗、蓝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扩大为八旗。原四旗名称冠以“正”,另四旗名称为原四旗名称冠以“镶”,即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新增的四旗的旗子是:镶黄旗的旗子在黄色旗上镶红边,镶白旗的旗子在白色旗上镶红边,镶红旗的旗子在红色旗上镶白边,镶蓝旗的旗子则在蓝色旗上镶红边。和珅的家庭,属于满洲正红旗人。与它相适应的文职京官有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等,文职外官有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等;与它相适应的武职京官有一等侍卫等,武职外官有城守卫、参将、指挥使等。

从上面的讲述来看,和珅的家庭出身应该是不错的,不但血统纯正,家庭条件也不错,但是,和珅三岁这一年,和珅家发生了一次大变故。和珅的母亲在生和珅弟弟的时候难产,他弟弟活了,而他母亲却死了。紧接着,在和珅九岁的时候,他家又出了一件大事,和珅的父亲因病去世,死在福建副都统任上。

九岁的和珅无父无母,童年生活可以说是从天堂跌到了地狱,照理说父母双亡的和珅兄弟应该能够得到父亲遗留下来的家产,但是,封建王朝的官宦之家三妻四妾很平常,和珅家也不例外。和珅的父母一死,他父亲的小妾们都只顾着瓜分家产、努力地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谁还顾得上照管和珅?可怜的和珅兄弟从父亲死以后,就开始过起了悲惨的日子。

一个九岁的孩子,要承担如此沉重的生活负担,应该说是非常艰难的。这种艰难的生活逐渐地在这个九岁的孩子的心理上产生重要的影响。和珅这个普通的孩子逐渐变得不再普通了:他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少年,迅速成长为一个少年老成的汉子。他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今后就只能靠自己。靠自己,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即使在现在,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最大的可能性,也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长为一个社会上很平凡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无名官员而已,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是绝对不会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业来的。可和珅偏偏就不是一般人。对于一个无依无靠的少年来说,发迹的最快捷的途径就是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可对于当时的和珅来说,这一想法无异于白日做梦,而和珅偏偏做成了这个“白日梦”,在这个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和珅抓住了身边每一个机会。

童年的悲惨遭遇,使得年幼的和珅很早就体察到了人情的冷暖,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和珅,懂得了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懂得了如何在各种明暗规则中求进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早年的不幸,似乎也成了和珅的幸运,也为他日后对各色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作了铺垫。

◎ 勤奋博学,巧得伯乐提携

少年和珅非常明白,像自己这样出身的人,想要飞黄腾达,每进退一步都要万分小心,想要升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本事;有人脉。这两点,在和珅日后的发展史中也确实被他做到了,而且做得还相当不错。

我们现代的一些影视剧都习惯把和珅塑造成一个一肚子草包,只会溜须拍马的佞臣,事实上,和珅并非后人传说的那样不学无术。相反,他还是很有才干的。据《和珅列传》记载,和珅的记忆力惊人、聪明果断、办事利索、多才多艺。乾隆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特别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乾隆皇帝一生喜爱作诗、书法,和珅为了迎合乾隆,在这些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另外,有关和珅的个人才华,在他的种种事迹中就可以得到印证,其中比较著名的“云南查案”就是一个例子。

同类推荐
  • 大清王朝3

    大清王朝3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大明小皇帝

    大明小皇帝

    主角穿越明朝,发现自已居然变成一个熬了三十几年,却只当了三十天皇上的悲催人物!做为一个现代人,信奉的理念是人定胜天!怎能甘当一世炮灰?且看主角在风雨飘摇的明末,死磕皇上爹;智斗郑贵妃;挽留申时行;什么红丸什么梃击什么妖书,明朝三大案疑云重重,我自全身而退。救不世之功臣,灭万世之祸首,一切只为逆天改命!
  • 旧山河

    旧山河

    刀尔登颠倒看历史,刁钻说古人;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极为深厚。汉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一脉相承地记载下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风起云涌,而成语则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精练、准确……
  • 中国科技史

    中国科技史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文明大厦的主要基干,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如果说中国古代文明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便是缀满枝头的奇花异果,为中国古代文明增添斑斓的色彩和浓郁的芳香,又为世界科学技术园地增添了盎然生机。这是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中外许多学者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之后,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真切可信的景象。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流过岁月的河

    流过岁月的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暴力法神

    暴力法神

    以魔能为力量,分为武士和术士,武士擅长近战,术士擅长远攻,这几乎是千古以来的定律,但是因为一个人——黎阳,这一切的定律都不再是定律。武士?术士?近战?远攻?这些区分对我都没有用。我是术士,但是我也可以让对手尝试一下我的拳头!法神不暴力,好意思自称法神吗?身为一个古武者,就算是穿越到了异世界,也要沿袭古武者近战的风格!身为一个古武者,就算是被判定为远攻的术士,也要沿袭古武者暴力的风格!身为一个古武者,别人只拥有一种属性,我却是要拥有所有的属性……以身体为阵,收集六属性本源成为阵基,看黎阳怎么一边成为一个顶尖阵术士一边修炼成一代法神。
  • 励仙

    励仙

    大道三千,我欲登仙。红尘万丈,我自道心清澄。你言仙途已折不若草庐弄趣,我却愿对天明誓:做你双腿负你披荆斩棘,做你双目看天下争锋,九霄踏仙,连诀携手共登仙路!不负如来不负卿!
  • 越南星空下

    越南星空下

    本书一本旅行小说,一本在旅行中探讨爱和生死的虚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天熙因父亲去世和爱人的离去,而产生极大的痛苦,故孤身去越南旅行,寻找自我。在飞机上遇到越南人Kimminjong.在他的引领下,走遍越南的各个城市。在行走过程以及与越南人的相处中,产生对爱和生死的领悟。最终生活平顺,爱人回归。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坐不改姓”,却不多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国人历来重视姓氏。“行不更名,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和人初次相见,是做人的尊严。这个“某”,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就是对方的姓
  • 一曲定江山

    一曲定江山

    金戈铁马,锦绣江山,王权更替的背后,永远是数不尽的白骨……它所影响的不仅仅是男人的天下,还有女人的一生……冰冷,只因看惯生死;狠绝,只因想与他做更久的夫妻;孩子的出生,至亲之人的逝去,身世的揭开……所有这一切,皆离不开一个斗字,她注定要一世争斗,永无休止!且看一介丫环出身的弱质女流,如何成为大昭王朝最尊贵的女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