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800000011

第11章 时止时行

内编,我们主要从人的修养层面讨论了与人生息息相关的德性修养问题。外编,我们将从行为层面讨论处世的方法原则。就《周易》的处世哲学而言,前者可以说是变中之常,无论何时何地,人都需要寻求和守护,以使自己保持并完善自我的人格修养。后者可以说是常中之变,可因时地之不同而有所变易,以使自己合乎并顺应时势的流转。

“时”与“地”,在《周易》中称作“时”与“位”。从方法原则的立场说在《周易》中“时”与“位”均具本体的意义。外编重在讨论《周易》处世的方法原则,故对本体层面的问题较少涉及。,二者及其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周易》的核心思想之一。因此,外编我们将从对“时”的讨论谈起。

11.1

说到“时”,人们马上会想到“时间”这一概念。就人们目前所具备的认识能力而言,“时间”是无始无终的,我们找不到它的起点,也无法预知它的终点。万事万物都在此中生灭变化,人类自身也在其中盛衰存亡。可以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逃离于时间之外,个体的人更是如此。比如,我们说人的一生,说人的生命,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时间概念。人有生日,有死期,这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我们经常填写的“年终总结”、“履历表”等则更是这样的时间流程的有序排列。可见,人之与时,时之与人,是须臾不可离、也不能离的。

然而,人与时、时与人的“须臾不可离”,并不等于人必须无条件地受着时间的安排而被动地生活。人是可以通过“明时”而主动参与时间的变化的。《周易》强调“趋吉避凶”,实际上就是让人们在“明时”的基础上,做好迎接时变的准备工作,以便“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具体而言,《周易》的理论是:“明时”、“时行”、“时止”和“动静不失其时”。核心思想则是“与时偕行”。

“明时”,就是对时间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周易》的“明时”是从“察时”开始的。如《贲卦·彖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即仰观日月星辰等天象,可以察知四时、季节变化的规律。如《观卦·彖传》说:“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即仰观自然运行的神妙变化,可以理解四时交替之毫无差错的道理。如《豫卦·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即天地顺其本然之性而动,所以日月运转而无差失,四时交替而无差错。又如《丰卦·彖传》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即日升中天必将西斜,月至圆满必将亏食,天地自然有盈必有亏,有亏必有盈,它们都是根据一定的时间而消长存亡的。类似的话《彖传》及《系辞传》中还有很多,这些都是古人经由对天地自然的观察所获得的关于“时”的知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易》也可以算是“察时”、“明时”之作。《系辞传》云: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大意是说,上古圣哲伏羲氏治理天下时,抬头观察天上的星象,俯身观察大地的形势,观察飞禽走兽身上的纹理,观察花草树木的生存特性,近取人之自身的征象,远取各类事物的征象,于是创作了八卦,以此贯通神奇光明的德性,类归天下万物的情态。这段话虽然是讲八卦制作过程的,但其仰观俯察、观物取象本身,无疑也包含了对时间的认识。《系辞传》中又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即圣人发现天下幽深难见的道理,就把它譬拟成具体的形象,以象征特定事物的相关意义。而“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所以,此种譬拟、象征之中,自然也包含了对时间的察知和体认。这一点,《系辞传》所记载的筮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周易》本为筮占之书,而这段关于筮法的介绍文字,处处蕴涵一个“时”字,其“察时”、“明时”的良苦用心一望可知矣《周易》之“察时”、“明时”,既有经验的概括,又有理性的梳理。有学者将《周易》时间观念的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1)变动不居;(2)生生不息;(3)终始反复;(4)有则有序。(参见林丽真:《周易“时”“位”观念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载《周易研究》,1993(4)。)限于本书外编的特色,本处只对“察时”、“明时”的重要性予以指陈,而对其中的哲学内涵则较少论述。。

11.2

《周易》之所谓“明时”是一种认识或知识,但不是一种纯粹的认识或知识。它处处切合着人伦物用而展开。可以说,“明时”的目的就是在于让人们依时而动,“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

“时行”就是依时而行。既然一切都在时间之中,谁都无法游离于时间之外,那么要想在时间之流中有所进取,就须顺时而动。有学者指出:人与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必然性的关系。顺时而动,必获吉利,逆时而动将导致灾难,主体行为是否正当,并不完全决定于主体行为本身,而主要决定于是否适应环境的需要”(余敦康:《中国哲学论集》,480页,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因此,“时行”之“时”,还不仅仅是一个年月日时的问题,而是与此年月日时相关及与主体相关的一切因缘的总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时机”一词的真正含义。

《周易》之中论到“时行”的地方颇多,如:

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大有·彖传》)

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时义大矣哉。(《随卦·彖传》)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坎卦·彖传》)

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遁卦·彖传》)

《大有》“应乎天而时行”,就是顺应天的规律,依时而行。《随》卦“天下随之”,即天下众人顺应时变而相随从。《坎》卦“险之时用”,指国君王侯因应天时,设险守国,意义非常重大。《遁》卦“与时行也”即随顺时势,及时退避。总之,“时行”,就是叫人不失时机,因应时变,有所作为。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因而,“时行”,也可以谓之“得时”。“得时”与“失时”相对应。《列子》中记有一则故事,讨论了“得时”与“失时”导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颇有意思: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方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国弱也,而慑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弱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返,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琼哉?”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列子·说符》)

故事中讲的施氏二子与孟氏二子,所掌握的技能一般无二,但在用其技能以求禄事时,却受到了截然有别的待遇。施氏二子“禄富其家,爵荣其亲”;而孟氏二子则或遭阉割,或受刖刑。成功者施氏称此为“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这正如《尉缭子·十二陵》中所说:“威在于不变,惠在于因时。”“得时之昌”,亦可谓“与时行也”。

11.3

依时而行固然重要,依时而止也意义非常。所以《彖传》谓之“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其实,“与时偕行”就包含“时止”之义。《周易》中有一《艮》卦,专门讨论“止”的问题,其卦辞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彖传》解释说:

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艮》卦主要申明“止”义。《序卦》曰:“《艮》者,止也。”《杂卦》曰:“《艮》,止也。”此处《彖传》亦曰:“《艮》,止也。”《艮》为“止”,所以《彖传》有“时止则止”之说。但论“止”之卦何以又谓“时行则行”?金景芳先生解释说:“止的意义并不简单,不能以为停止不动才是止。其实止还包含着行的意义在内。这一点一般人不易领会,所以孔子特别加以说明。止于止是止,止于行也是止。我们坚持不懈地干一件事情,就是止于行的止。后来我们发现情况变了,这件事情必须停止,不宜再干了,这就是止于止的止。坚持干什么,是止于行;坚持不干什么,是止于止。两种止实行起来都要看场合,就是要‘艮其背’。这个场合不仅是空间上的场合,也是时间上的场合,而且归根结底是时间上的场合。‘时止则止’,时要求止于止,就止于止。‘时行则行’,时要求止于行,就止于行。或止于止,或止于行,时是决定性的因素。”( 金景芳等:《周易全解》,359页。)

金先生的解释辩证色彩很浓,意义也很深刻。它表明,艮止之义不仅在于因时而止于所止,还在于因时而止于所守。所以,《彖传》接着说:“艮其止,止其所也。”而《象传》则更明确地强调,君子观《艮》之象,应当“思不出其位”。宋人程颐解释说:“君子观《艮》止之象,而思安所止,不出其位也。位者,所处之分也。万事各有其所,得其所,则止而安;若当行而止,当速而久,或过,或不及,皆‘出其位’也。”(《程氏易传》)“止其所”、“不出其位”,都是指止其所当止。而止其所当止,也就是止其所当守。因此,“止”并非静止不动,而是以止助行,以行成止。《韩诗外传》中记有孔子评价周公的一段言论,颇能说明这一道理:

孔子曰:昔者周公事文王,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前,洞洞焉若将失之,可谓能子矣。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承文武之业,履天子之位,听天子之政,征夷狄之乱,诛管蔡之罪,抱成王而朝诸侯,诛赏制断,无所顾问,威动天地,振恐海内,可谓能武矣。成王壮,周公致政,北面而事之,请然后行,无伐衿之色,可谓能臣矣。故一人之身,能三变者,所以应时也。(《韩诗外传》卷七)

周公事文王,能子;履天子之位,能武;北面而事成王,能臣。其能子,可以说是止于为子之道,而行于人子之孝;其能武,可以说是止于为君之道,而行于王者之业;其能臣,可以说是止于为臣之道而行于人臣之事。为子能子,而安于为子之道;为王能王,而安于为王之道;为臣能臣,而安于为臣之道,周公真应该说是做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了。

其实,相对于“依时而行”而言,“时止”是更难驾驭的。《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一些感慨,实际上就与此相关。如孔子称赞其弟子南容说:“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论语·公冶长》)并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又赞扬卫国大夫宁武子说:“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南容的“不废”与“免于刑戮”,宁武子的“知”与“愚”,都表现了一种“时止则止,时行则行”的人生智慧。所以,孔子对他们颇为赞许。其实,孔子本人也是一个十分能够因应时变的圣者,所以,孟子称之为“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的“圣之时者”(《孟子·万章下》)。

11.4

“时行”也好,“时止”也好,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动静不失其时”。王弼在所著《周易略例》中指出:

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夫时有否泰,故用有行藏;卦有小大,故辞有险易。一时之制,可反而用也;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故卦以反对,而爻亦皆变。是故用无常道,事无轨度,动静屈伸,唯变所适。

“动静屈伸,唯变所适”,就是“时止”、“时行”,就是“动静不失其时”。我们看《乾》卦的例子,或“潜龙勿用”,或“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或“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或“或跃于渊”,或“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等等,都是依时而行。所以其《彖传》说:“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另外,还应该注意到,“时止”、“时行”和“动静不失其时”,其关键在于“中”,在于“时”而得“中”,也就是《孟子》和《中庸》中所谓的“时中”。“时中”即“中”而因其“时”,“时”而得其“中”。得其中,所谓经也;因其时,所谓权也。有经有权,故能变通。“变通者,趣时者也。”《孟子·万章下》中比较了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的处世方法和原则,最后说: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大意是说,伯夷是圣人之中清高的人,伊尹是圣人之中负责任的人,柳下惠是圣人之中随和的人,孔子则是圣人之中识时务的人。孔子,可以称为集大成者。“集大成”的意思,如果拿奏乐例之,好比是先敲钹钟,最后用玉磬收束,有始有终一样。先敲钹钟,是节奏条理的开始;用玉磬收束,是节奏条理的终结。条理的开始在于智,条理的终结在于圣。智好比技巧,圣好比力气。犹如在百步以外射箭,射到,是你的力量;射中,却不是你的力量。

可见在孟子看来,四人之中,孔子是“圣之时者”,集其大成,因而最伟大。而照孟子的解释,“圣之时者”,也就是“智”与“圣”、“技巧”和“力量”结合得最好者。因为他结合得最好,所以能够“识时务”,“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

常言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其之所以“为俊杰”,在于其“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乎!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自己就是一座金矿

    自己就是一座金矿

    潜意识决定命运,潜意识创造一切,潜意识改变一切。每个人体内都埋藏着一座巨大的潜能宝藏,激活并运用这座宝藏,人人都能创造生命的奇迹。《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心灵的力量大全集》《自己就是一座金矿大全集》,为你揭开了潜意识深处的图景,传授一套最简单高效的潜能开发工具,让你开启能量宝库,挖掘潜意识,激发正能量,操纵命运、愿望、财富及健康,步向幸福和成功。
  • 豪门蜜爱:腹黑大神贪财妻

    豪门蜜爱:腹黑大神贪财妻

    “昨天你姑姑打电话说给你物色一个很不错的小伙子,让你今天中午去见见,”“那姑姑有没有告诉人家我只是个办公小文员啊?还是姑姑直接和人家说我是谁家千金小姐,人家是奔着我们家钱来的。”格格漫不经心的说着,其实格格对相亲有些阴影,还记得第一次去相亲,一项准时的格格在约好的咖啡店等了近半个小时终于见到,传说中的相亲者,可是对方张嘴却没有道歉而是问格格为什么还没有走,要不是郝妈妈下死命令一定要见到男方才能走,她也不会在这等那么长时间,而更气人的是那人非常公式化的口气,让一项乐观的格格很是不能接受,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 教你学铅球·链球

    教你学铅球·链球

    田径运动是人类从走、跑、跳跃和投掷等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运动,主要作用在于健身和竞技,包括田径健身运动和田径竞技运动。田径运动是以发展人类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为目的,主要以“更快、更高、更远”为目标,以当代科学技术和专业基础理论为基础,不断挑战人类运动能力的极限,是人类体育运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走、跑、跳跃和投掷等基础运动能力的升华和典型表现。我们青少年学习田径运动,不仅具有健身、竞技、基础、教育等功能,主要是通过田径运动教学、锻炼、训练和竞赛,能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并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诗学第四辑

    诗学第四辑

    一种诗歌观念的形成和固化,除需要有勇气的开拓者之外,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与倡扬更是不可或缺。如此这般,曾经的"先锋话语"亦或"不经之谈",...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校草的初恋

    校草的初恋

    “喂,你撞到人了。”“然后呢?”“不用道歉吗?呀,竟然走了。”从今以后我蓝雪菲跟你势不两立。她,因为他不小心撞到一个女生,然后饭菜不偏不倚地浇在她身上了,导致她全身被饭菜浇到。她,知道他是圣菲贵族学院的第一校草也就是四大王子的老大,外号冰山王子。她,开始计划怎样整他,可他竟然是腹黑男。却发现两人竟是有着扯不清的缘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