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100000052

第52章 军争篇(2)

孙子说:“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刘备、曹操争夺汉中之战,充分证明这一谋略的正确。交战之初,曹操抢得先机之利,率先占据汉中,威胁蜀汉,迫使刘备出兵。但刘备只看到了汉中作为战略要地必须抢占,却没注意攻占的不利因素,故长期屯兵于阳平关下,最后被迫撤军。在第二次出兵进攻汉中时,刘备改变策略,绕过阳平关,夺取了定军山。这就使“利”与“危”发生转化,蜀军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得夏侯渊处处设防,进退两难;而蜀军则以逸待劳,调动敌人,在运动中设伏歼灭了曹军。最后,面对远道而来的曹军,刘备避其锋芒,采取以主力守险不战,以游兵扰其后方的战术,终于使曹军撤出汉中。可见,刘备之所以能获胜,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敌对双方各自之“利”、之“危”,并能抑制敌之有利因素,扩大敌之危害,而使己方之利得以充分发挥,最终乘敌之危而制胜。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子说:“军队士气初来时旺盛,中间时就会懈怠,到了最后,就逐渐衰竭了。所以善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时的锐气,在其士气懈怠疲惫时才去打击它,这是掌握和运用士气的方法。”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通过治气(即掌握和运用士气)来瓦解敌军,控制战场主动权的谋略。士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士气高昂能使军队果敢善战,无战不胜;而士气低落,则会使军队丧失斗志,加速灭亡。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士气的规律施计用谋呢?第一,根据士气可鼓可泄,可消可长的特点,激励自己的部队挥戈策马、赴汤蹈火的士气,同时千方百计地瓦解、挫伤敌军的士气,此所谓“三军可夺气”。第二,利用士气“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的特点,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从而克敌制胜。善于用兵作战的将帅,不仅要激励自己的部队保持高昂的士气,还要想方设法瓦解敌军士气,待敌士气衰竭时,克敌制胜。

鼓舞军队士气的方法很多,正义之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激励士兵仇恨敌人,以奋勇杀敌。“杀敌者,怒也”。(《作战篇》)士兵心头怒火被点燃,就能保持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曹刿巧用“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谋略克敌制胜,是典型的战例。

当时,鲁国和齐国的军队对峙于长勺。齐将鲍叔牙先发制人,命令擂鼓攻击,一时齐军喊杀连天,如山崩海倒般冲杀过来。

鲁庄公慌了手脚,忙下令擂鼓还击。谋士曹刿劝止道:“齐军士气正旺,只可严阵以待。”于是传令偃旗息鼓,坚守阵地。

齐军冲至阵前,见无隙可乘,只得退兵。过了一会儿齐军再次擂鼓冲锋,鲁军依然不为所动。鲍叔牙见状,又命发起第三次冲锋,可这时齐兵口里虽叫喊着,斗志却松懈了下来。

曹刿等齐军擂罢三道鼓后,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出击了”。结果鲁军一闻鼓响,如饿虎扑食,迅雷不及掩耳地冲杀过去,齐兵被杀得全线崩溃,大败而逃。

战后,鲁庄公问曹刿制胜之道,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无独有偶。宋朝将领曹玮也曾利用士气“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的规律,指挥宋军大败西夏兵。

北宋时,西夏屡次骚扰西北边境,宋将曹玮率军前往平定边患。可等宋朝大军一到,西夏兵未及交战,就撤下大批牛羊逃走了。曹玮见状,心生一计。他让部下赶着缴获的牛羊,拖拖拉拉的往回走。西夏军见宋军贪图战利品,认为有机可乘,又急忙追了回来。

曹玮见西夏军队远道赶来,派人传言道:“贵军远道而来,将士十分疲乏,我们不想乘人之危而战。请你们休息一下,再决胜负。”西夏军统帅见士兵赶了100多里地,又饥又累,就同意了。

过了一会,曹玮见时机已到,又派人通知道:“现在可以开战了。”

双方擂起战鼓,互相厮杀起来,可没过多久西夏军被打得大败。

曹玮幕僚觉得奇怪,一向彪悍骁勇的西夏军怎么像是换了一支部队。曹玮笑着解释道:“我们刚到战场,西夏军不战而逃,是为了保存实力。为了引诱敌人来战,我让部下装作军纪涣散的样子。等西夏军远道而来,我们已养精蓄锐,休整半天。但此时迎战,敌人士气还旺盛。我便故意让他们休息,以挫伤他们的锐气。要知道走远路的人一歇脚,浑身就散了架。这时我们以逸待劳,击其惰归,哪有不胜之理。”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是军事谋略中非常高妙的一着。然而,当我们拓展思路,从军事领域走进社会其他领域,就会发现,这一谋略有广阔的用途。试举一例。

著名女排教练袁伟民以严格训练闻名,同时他又很善于做队员的思想工作,调动大家训练的积极性。一次训练后,几位女排队员被留下来补课,陈招娣主动要求陪练。对陈招娣主动请战,袁伟民很满意,补练时就对她格外“照顾”。这时陈招娣见教练转移了训练目标,产生了误解:“陪练还这样严格,我不练了!”说着甩手就走。按平时训练纪律,这是不允许的,但这次是陈招娣主动要求加码陪练的,严加训斥会挫伤她的积极性。袁伟民不动声色,对离去的她道:“好!招娣,你走得了今天,走不了明天。”已走到门口的陈招娣听到这句话停了下来,但她仍然很生气,气鼓鼓地望着教练。教练瞧了她一眼,什么也没说。陈招娣想想不对,又走了回来。可一见教练紧绷着脸,扭头又走。可走到门口又回头,反复了两次。等她重新走回场时,袁伟民只当什么事都没发生,重又将球扣给她,让她继续练。见她练得不错,袁伟民说:“现在可以不练了。”谁知陈招娣被激怒了:“我不要你恩赐!”教练二话没说,又让她练了一会,见她情绪平静了,才停止训练。

“避其锐气”是对待处于激动状态队员的高招,但这并不是说教练要放弃原则,而是要采用一种后发制人的冷静策略。袁伟民巧妙运用“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谋略来管理教育队员,终于使中国女排步入鼎盛期,创下了“五连冠”的佳绩。

将军可夺心

将军可夺心。

《孙子兵法·军争篇》

“将军可夺心”是孙子在《军争篇》中提出的制敌将帅的重要谋略。夺心,指动摇决心。意为:将帅的意志和决心可以设法使之动摇。

将为三军之主,战争中将帅起着重要的作用。“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因此,屈人之兵,因先屈其将帅。擒贼先擒王,敌将服则敌众服,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我国历代军事家都十分重视“将军可夺心”的谋略。《吴子兵法》云:“凡战三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材,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百战奇略》云:“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诸葛亮不仅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心战原则,而且向以善于攻心而著称。平定南中,七擒七纵,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实现了南中“纲纪初定,夷汉粗安”的大好局面。可见,“将军可夺心”是兵不血刃战胜敌人的上策。

要夺将之心,必先对敌将的个性、品格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与实施攻心夺气的方略。孙子在《九变篇》中指出:“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五危”即将帅的五种心理缺陷,“将军可夺心”就要根据敌将不同的弱点实施谋略,方能奏效。

为什么“必死,可杀”呢?勇敢本是将帅的第一要素。但是,如果是勇而无谋,“必死”就成了死拼蛮干,他所指挥的军队就容易被敌诱杀。

“必生,可虏也。”意指贪生怕死的将帅,必然临阵畏怯,容易被俘,甚至导致军队的灭亡。

“忿速,可侮也。”将帅心理状态不好,情绪不稳,急躁易怒,容易中敌侮辱之计,贸然兴兵而失败。

“廉洁,可辱也。”廉洁本是美德,可是过于追求个人声名,过于自尊,就会被敌利用,对其污辱使其失去理智引其上钩。

“爱民,可烦也。”将帅在决策中,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过于溺爱百姓,会受到各种牵扯,费时耗力,贻误战机,使敌有机可乘,故意用兵扰民,诱其出战,误入圈套。

“将有五危,用兵之灾”孙子的这一思想启迪我们,对敌将实施攻心战术,一定要针对敌将的性格和不同类型,实施不同的夺心之术,才能收到奇效。

“将军可夺心”要对症下药,对付不同性格类型的敌将,应使用不同的手段。对于勇多谋少,骄横轻敌的将帅,采用“卑而骄之”、“勇而示怯”之法,使其越加狂妄,贸然动兵而落入圈套;对于脾气暴躁,情绪大起大落的将帅,采用“怒而挠之”、“诱而辱之”之法,使其忿而兴师,愠而致战,导致失败;对于好大喜功,贪图小利的将帅,可以使用“诱之以利”、“顺详敌意”的战术,使其求胜心切,轻率出战而陷入被动。孙子在《九变篇》中提出“将有五危”,在《始计篇》中提出“诡道十二法,”都是“将军可夺心”的具体方法。古今中外有不少这样的成功战例。

有因敌将骄纵而制之者。战国时期赵国将领李牧在镇守北部边境期间,针对匈奴骄横特点,他做了一条规定,一旦匈奴入侵,全体将士一律回营,不得抵抗。匈奴每次入侵,赵军都是避而不战。匈奴以为李牧胆怯,越加骄横轻敌。这时,李牧见时机已到,派精兵16万人设下埋伏,而后让边民和部分士兵将牲畜全部赶出来放牧,以诱匈奴来抢。匈奴单于果然中计,率领大军前来抢掠。李牧指挥伏兵出击,把匈奴打得人仰马翻,杀死匈奴骑兵10万余人,此后,一连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骄纵敌将,隐强示弱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之初,我军抓住美军将领高估自己,轻视我军的心理,在敌向我发起试探性进攻时,我先后主动撤出飞虎山、德川等地,以小部兵力节节抵抗,又将三个军撤到云山以北,诱使敌人大胆地向我预定的战场冒进,使其兵力分散,战线拉长。我军乘机给予出其不意的打击,迅速打开战役的缺口,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有因敌将趋利之性而制之者。香饵可使鱼忘钩,利欲能令人智昏。对于那些贪功图利心切,计胜不计败,知利不知害的敌将,则应舍利而诱之。公元680年,唐高宗派遣裴行俭率军讨伐突厥(西北少数民族)。裴行俭根据以往突厥抢劫唐军粮草的特点,让1500名手持弓弩的精兵,藏于300辆大车内,上盖粮食,缓缓行驶于突厥出没之处。突厥军见状,立刻闪电般冲杀过来,赶走了押车的老弱残兵,驱赶“粮车”凯旋。这时,粮车突然打开,车中跃出一个个骁勇无比的唐军,把毫无防备的突厥军杀得大败。

还有一类敌将贪图的是战机之利。公元前341年,魏国攻打韩国,齐国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10万大军直赴大梁以救韩。魏国派太子申率兵十万尾追齐军。齐将田忌采纳孙膑“减灶诱敌”之策,一边佯装怯战退兵,一边在三日内将10万人用的锅灶减至3万。魏将庞涓见齐军逐天减灶,以为齐军逃亡严重,便率轻骑兼程追赶,在马陵道中了埋伏,兵败自杀。这是孙膑示敌将以战机之利而歼之的典型战例。

对于性情暴躁,情绪不稳,气量狭窄的敌将,则采用“怒而挠之”的激将之法,使其盲动而上当。春秋时期的晋楚城濮之战,楚军统帅子玉被晋文公扣留楚军使者的诈谋所激怒,一时感情冲动,在形势十分不利情况下与晋军决战,弄得败军丧旅,使楚国丢掉了霸主地位。公元前203年,汉军乘项羽东攻彭越之机,围攻成皋,楚将曹咎起初坚守不出,后来经不住汉军连续讨战骂阵,一怒之下,率部出击,汉军乘其半渡汜水之际,发起攻击,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除了上述针对敌将性格,心理夺其心外,瓦解、动摇敌将意志的还有多种方法。如采用离间计,在敌人之间挑拨是非,引起纠纷,制造隔阂,如刘邦采用陈平之策,离间项羽与范增,加速了项羽的失败。又如对处于困境的敌军,采用威慑攻心之术,使敌将斗志消沉,不战而降。解放战争后期,在我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的凌厉攻势下,蒋军身陷困境。这时,我军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政治攻势,促使国民党的许多将领由原来准备作困兽之斗,到主动放下武器,率部投降,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向我投诚、起义和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部队达177万人,占歼敌总数的22%。总之,“将军可夺心”要根据战场上不同情况,针对不同对手,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心战效果。

以迂为直

凡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孙子兵法·军争篇》

战场上两军对阵,谁都想抢先制胜。孙子从以往的战争经验中观察到,大凡用兵的法则……没有比两军相争更难的了,而两军相争难就难在“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要把迂回的道路变为直路,要把不利转化为有利。孙武认为,故意采取绕远路的办法,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比敌人后出去而先到达两军必争的战略要地,这就是掌握了以迂为直的计谋。

根据孙武的解释,以迂为直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地理位置而言,迂指迂回、曲折,中间有其他东西阻隔。直指直达的近路。与敌交战,直取戒备之敌,距离虽近,但难以达到目的,故虽近犹远。而迂回虽距离远,却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容易达到目的。这就是迂与直的转化。

第二,从时间上讲直取的距离近,部队出击的时间就短;迂回的距离远,部队出击的时间就长。然而,直取与迂回一旦与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相对立,时间的长短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迂回敌虚者,易攻而费时少;直取敌实者,难攻而费时多。迂与直又发生转化。

第三,从谋略角度看,以迂为直主张实行迂回,是教人高瞻远瞩,不要从眼前的局部利益出发,而要着眼于长远的、有关全局的最终利益,由此生发出种种诈术,或避实击虚,或暗渡陈仓,或无中生有,或瞒天过海,从而导致敌人判断上的失误,创造乘隙而进的战机,从而达到直取的目的。

景元四年(263)夏,独揽朝政的魏大将军司马昭决定灭蜀,派魏将邓艾与钟会率军出征,被蜀将姜维阻挡在剑阁。在魏军处于不利的形势下,邓艾巧妙地运用了迂直之计,派奇兵偷渡阴平,出其不意,攻袭蜀军,终于攻占成都,迫降刘禅。这是古代战争史上运用迂直之计取得胜利的成功战例。

征西将军邓艾率兵3万自狄道(今甘肃临兆),向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进发,令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兵3万自祁山向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进发。魏军主力12万人马由镇西将军钟会统领,直袭汉中。

蜀将姜维闻魏军袭击,遂急忙回兵剑阁,设防固守。剑阁山势险要,是汉中通往成都的要道。魏军久攻不下,粮草不济,准备退军。

邓艾见状,向司马昭提出偷渡阴平道的计划。司马昭便命钟会继续攻打剑阁,邓艾领兵偷渡阴平。

同类推荐
  • 战场合同工

    战场合同工

    退伍兵林锐,债台高筑生计艰难,又找不到工作。再一次工作面试失败之后,偶遇一个神秘的中年人,为他提供了一份军事保安公司的合同。他的人生因为这份合同从此改变。他成了一个活跃在世界战场上的合同制员工。转战世界各地,在热点地区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从默默无闻的战场炮灰,到声名赫赫的佣兵之王。
  •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自从二战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战争年代,它利用自己精悍而灵活的特点起到许多不可思议的战略效果,事实证明,特种部队在侦察、偷袭、暗杀、破坏敌方重要设施等方面完成任务的能力是常规作战部队难以比拟的。
  • 喋血缅北

    喋血缅北

    凶险诡秘的缅北野人山,被称之为绿色魔窟,二战期间,无数的中国远征军将士就是被这片令人恐惧的魔窟所吞噬。三百年前南明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后,把携带的珍宝藏匿于野人山中。这处财富价值亚洲第一的宝藏,一直吸引着无数寻宝人前仆后继,许多人为此命丧于诡秘的野人山。解放前夕,民国统治者为挽回败局,密令国防部保密局寻找大明宝藏中的命运之箭。曾在黄海鬼岛找到第一支神箭的东方焜被保密局请到昆明,负责寻找这处宝藏。(本故事纯属虚构。)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神级护卫

    神级护卫

    从太平间醒来之后,他的人生之路彻底变了。手持钢刀,奋起反抗。一路高歌,掀起一片腥风血雨。不知不觉,整个世界已经踩在了他的脚下。当世界再也藏不住我的心;当敌人全部匍匐在我身前;当光芒无法遮掩我的影子。我注定要踏破这苍穹,为金钱,为爱情……我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 笔仙惊魂

    笔仙惊魂

    小武、慕凡、柳丝丝、凌菲儿是两对情侣,租住在一套古旧的四合院。因为停电,四人玩了请笔仙游戏,他们犯下笔仙游戏的两大禁忌——追问笔仙的死因、没有送走笔仙。他们被告知,如果没有送走笔仙,笔仙就会一直缠着他们,这是一个不死不休的诅咒。神秘的黑衣老太,诡异的黑猫,邻居异样的眼神,蹑手蹑脚的影子,居住在坟场的房东,幽怨的歌声时不时在夜半响起,四人在噩梦与真实之间穿梭,濒临崩溃……究竟谁被笔仙附体?怎样才能让诅咒消失?一连串恐怖事件背后,是谁在张牙舞爪?
  • 家庭控心术:这样说,老公最爱听

    家庭控心术:这样说,老公最爱听

    本书从赞美老公、和老公撒娇、巧言说服老公、巧妙与老公吵架等九个方面入手,为女人支招,教会女人如何让老公听话。
  • 纵横文坛艺界

    纵横文坛艺界

    带着整个世界的文化财富,降临到这个平行空间,他重生了,开始一段传奇,走上文化艺术的巅峰。他是诗人,是作家,是音乐制作人,偶尔还是歌手。他写的诗篇篇经典,是的,写的书,部部难以超越,写的歌曲曲打动人心,唱的每每感动你我。他是一个奇迹
  • 始帝元神

    始帝元神

    他因爱跳崖,劫难奇遇,得到上古大神---始帝元神附体,而后重返故国他一路行来,解除重重危机。
  • 效率达人:高效工作50招

    效率达人:高效工作50招

    本书教会你提高工作效率的50个好方法,通过树立高效意识,我想把工作做好,天赋和才智固然重要。矫正不良方法,培养良好方法,也为之付出了艰苦努力,但就是提不高工作效率,没有业绩和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是天赋不够还是才智不足呢?其实要成为职场中的精英,获得骄人的成绩,重塑自身、改变命运;工作业绩、奖金、甚至晋升全都会在认真阅读本书之后接踵而来。,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正确方法更不可缺
  • 快递之王:顺丰掌门人王卫

    快递之王:顺丰掌门人王卫

    他是王卫。一个务实的勇者,一个在能吃苦的年纪不选择安逸的人。22时岁带着6个员工往返深港两地送快件,带领顺丰从“老鼠会”时期,走街串巷,满腿伤疤。三年后他垄断了华南地区快递业务。一个低到尘埃里的务实者。2002年,顺丰已经包揽了深港货运70%的业务,但市领导却还不知道有一个叫王卫的人在这座城市里开办了一家行业龙头企业。他在不到40岁就拥有了一家年营业额达到120亿的公司——顺丰速运。王卫成就了一段商界传奇,起初只有高中毕业的他,如今已成为快递行业不容小视的商业精英。王卫始终做一个淡定的信佛人,面对自己的成功,他也只是轻描淡写,认为这是一场“因缘际会”。
  • 雍正的智慧

    雍正的智慧

    公元1678年十二月十三日,也就是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伴随着几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男婴诞生在皇宫中。康熙皇帝给他的这第十一个儿子取名叫“胤禛”,在这名字里面“胤”字代表他们兄弟的排行。而这“禛”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是“以真受福”,康熙希望这个儿子对上天和祖宗真诚,并以此得到福祉。同时也希望这个儿子能健康成长,因为虽然之前康熙皇帝有十个儿子,但不幸的是这些男孩中有不少幼年夭折,活下来的也就只有胤裎、允礽和胤祁三人,所以这样算下来,这个婴儿就成了康熙的第四个皇子。它就是本书的主人公雍正,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的皇帝。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