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100000033

第33章 谋攻篇(1)

一、原典精读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①;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②。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③;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④。

[注释]

①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完整。国,春秋时,主要指都城,或者还包括外城及周围的地区。破,攻破,击破。此句言以实力为后盾,迫使敌方城邑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通过战争交锋,攻破敌方城邑则稍差一些。②军、旅、卒、伍:春秋时军队编制单位。12500人为军,500人为旅,100人为卒,5人为伍。③非善之善者也:不是好中最好的。④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屈服、降服。此句说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能说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原文]

故上兵伐谋①,其次伐交②,其次伐兵③,其下攻城。攻城之法④,为不得已⑤。修橹车贲辒⑥,具器械⑦,三月而后成,距⑧,又三月而后已⑨。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⑩,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注释]

①上兵伐谋:上兵,上乘用兵之法。伐,进攻、攻打。谋,谋略。伐谋,以谋略攻敌赢得胜利。此句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战胜敌人。②其次伐交:交,交合,此处指外交。伐交,即进行外交斗争以争取主动。当时的外交斗争,主要表现为运用外交手段瓦解敌国的联盟,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孤立敌人,迫使其屈服。③伐兵:通过军队间交锋一决胜负。兵,军队。④攻城之法:法,办法,做法。⑤为不得已:言实出无奈而为之。⑥修橹车贲辒:制造大盾和攻城的四轮大车。修,制作、建造。橹,藤革等材料制成的大盾牌。车贲辒,攻城用的四轮大车,用桃木制成,外蒙生牛皮,可以容纳兵士十余人。⑦具器械:具,准备。意为准备攻城用的各种器械。⑧距(yīn):距,通“具”,准备;,通“堙”(yīn),土山。为攻城作准备而堆积的土山。⑨又三月而后已:已,完成、竣工之意。⑩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胜,克制、制服。忿,忿懑、恼怒。蚁附之,指驱使士兵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士,士卒,杀士三分之一,即使三分之一的士卒被杀。拔,攻占城邑或军事据点。攻:此处指攻城。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①,拔人之城而非攻也②,毁人之国而非久也③,必以全争于天下④,故兵不顿而利可全⑤,此谋攻之法也⑥。

[注释]

①屈人之兵而非战:言不采用直接交战的办法而迫使敌人屈服。②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意为夺取敌人的城池而不靠硬攻的办法。③毁人之国而非久也:非久,不要旷日持久。指灭亡敌人之国毋需旷日持久。④必以全争于天下:全,即上言“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之“全”。此句意为一定要根据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⑤故兵不顿而利可全:顿,同“钝”,指疲惫、挫折。利,利益。全,保全、万全。⑥此谋攻之法也: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最高标准。法,标准、准则。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①,五则攻之,倍则分之②,敌则能战之③,少则能逃之④,不若则能避之⑤。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⑥。

夫将者,国之辅也⑦,辅周则国必强⑧,辅隙则国必弱⑧。

[注释]

①十则围之:兵力十倍于敌就包围敌人。②倍则分之:倍,加倍。分,分散。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造成局部上的更大优势。③敌则能战之:敌,指兵力相等,势均力敌。能,乃、则的意思。此处与则合用,以加重语气。此句言如果敌我力量相当,则当敢于抗击、对峙。④少则能逃之:少,兵力少。逃,逃跑躲避。⑤不若则能避之:不若,不如,指实际力量不如敌人。⑥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小敌,弱小的军队。之,助词。坚,坚定、强硬,此处指固守硬拼。大敌,强大的敌军。擒,捉拿,此处指俘虏。弱小的部队坚持硬拼,就会被强大的敌人所俘虏。⑦国之辅也:国,指国君。辅,原意为辅木,这里引申为辅助、助手。⑧辅周则国必强:言辅助周密、相依无间国家就强盛。周,周密。⑧辅隙则国必弱:辅助有缺陷则国家必弱。隙,缝隙,此处指有缺陷、不周全。

[原文]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①: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②,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③。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④,则军士惑矣⑤。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⑥,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⑦。

[注释]

①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君、国君。患,危害。意为国君危害军队行动的情况有三个方面。②谓之进:谓,使的意思,即“使(命令)之进。”③是谓縻军:这叫做束缚军队。縻,束缚、羁縻。④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不了解军事而干预军队的政令。三军:泛指军队。春秋时一些大的诸侯国设三军,有的为上、中、下三军,有的为左、中、右三军。同,此处是参与、干预的意思。政:政务,这里专指军队的行政事务。⑤军士惑矣:军士,指军队的吏卒。惑,迷惑、困惑。⑥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不知军队行动的权变灵活性质,而直接干预军队的指挥。权,权变,机动。任,指挥、统率。⑦是谓乱军引胜:乱军,扰乱军队。引,失去之意。此言自乱军队,失去了胜机。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①;上下同欲者胜②;以虞待不虞者胜③;将能而君不御者胜④。此五者,知胜之道也⑤。

[注释]

①识众寡之用者胜:能善于根据双方兵力对比情况而采取正确战法,就能取胜。众寡,指兵力多少。②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心协力的能够获胜。同欲,意愿一致,指齐心协力。③以虞待不虞者胜:自己有准备对付没有准备之敌则能得胜。虞,有准备。④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获胜。能,有才能。御,原意为驾御,这里指牵制、制约。⑤知胜之道也:认识、把握胜利的规律。道,规律、方法。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①;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②;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①殆:危险、失败。殆(daì)。②一胜一负:即胜负各半,指没有必胜的把握。

[译文]

孙子说:一般的战争指导法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为上策,而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击溃敌人的军队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打垮敌人的旅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用武力打垮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溃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并不就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最高明的。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联盟,再次就是直接与敌人交战,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的做法实出于不得已。制造攻城的大盾和四轮大车,准备攻城的器械,费时数个月才能完成;而构筑用于攻城的土山,又要花费几个月才能完工。如果主将难以克制愤怒与焦躁的情绪而强迫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损失了三分之一而城池却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交战,夺取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这样既不使自己的军队疲惫受挫,又能取得圆满的、全面的胜利。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标准。

因此,用兵的原则是,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拥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兵力与敌相等就要努力抗击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退却,兵力弱于敌人就要避免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一直坚守硬拼,就势必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周密,国家就一定强盛,辅助有缺陷,国家就一定衰弱。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能前进而硬使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能后退而硬使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得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得将士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心存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随之降临了。这叫做自乱其军,徒失胜机。

所以能把握胜利的情况有五种: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了解多兵和少兵的不同用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够胜利;自己有准备来对付无准备的敌手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胜利。凡此五条,就是把握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任何危险;虽不了解敌人,但是了解自己,那么有时能胜利,有时会失败;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原典讲解]

《孙子兵法·谋攻篇》所讲的内容是军事谋略,又是政治和外交谋略。战争不单是财力、物力、兵力的较量,也是敌我双方能谋用计的较量。高明的军事家总是用奇谋妙计来进攻敌人,从而达到一举获胜的目的。“谋攻”的核心在“谋”,善于“谋”,就可以使作为具体军事行动的“攻”富于变化,无往不胜。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军事家,但他并不认为战争是解决敌国间纠纷和争议的唯一手段,以战争解决问题,也不是最高明的。他说,百战百胜其实算不上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如果不通过交战就能够使敌国的军队屈服,这才是最高明的。孙子崇尚的是军事谋略而不是铁血杀伐,“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在本篇里还提到“全胜”的计谋,使敌国的军队完全屈服而不靠作战;获取敌国的城邑不靠强攻;控制敌国不靠持久作战,不使自己疲惫而又可获取全胜,这些就要靠智谋。孙子把理想的进攻谋略用一个“全”字概括出来,可谓抓住了要害。

此外,孙子还提出国君与军队之间的关系,主张国君不宜干涉军队的具体指挥事务,否则将会自乱其军而使敌人胜利。判断胜利的方法有五种,掌握了这五种方法就可以做出军事行动的决策。本篇中明确提出有关谋攻的著名原则:“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是极富辩证法智慧的军事思想,完全符合战争的一般规律,为历代兵家所继承。“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在其他领域,甚至为人处世方面都给后人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一直到今天,这一思想的价值依然被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所理解、所运用,并且取得了成功。

二、要点精析

上下同欲者胜

知胜有五……上下同欲者胜。

《孙子兵法·谋攻篇》

孙子说,有五种情况可以预先知道战争的胜利:其中,能全国上下、全军上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会胜利。

“上下同欲者胜”是孙子《谋攻篇》提出的一条制胜原则。上下同欲,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注云:“君臣同欲。”张预云:“百将一心,三军同力。”梅尧臣言:“心齐一也。”总结诸家之说,上下同欲即为人和,而人和是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将苑·人和》云:“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道出了“上下同欲”即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

怎样才能使上下同欲呢?一是目标一致。以信仰与正义使官兵同仇敌忾、全力以赴;或以利益使上下齐心协力。二是荣辱与共。君主、将帅要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才能激励士兵奋不顾身。

齐国名将田单在即墨之战中,曾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收复失地70余城。公元前279年,田单准备攻打狄邑。临行前,去向齐国谋士鲁仲连告别。鲁仲连却对田单说:“将军此次攻打狄邑,难以取胜。”田单听后,不悦道:“我在即墨作战时,曾以老弱残兵大破拥有兵车万乘的强大燕国,收复了齐国失地70余城。如今齐国兵强车盛,声名赫赫,难道连小小的狄邑之地都不能攻克吗?”说完后上车不辞而别。

田单发兵攻打狄邑,把狄邑围困得如铁桶一般。可却如鲁仲连所预料的,三个月都没有攻下来。齐国的童谣唱道:“大冠若箕,修剑柱颐。攻狄不能下,垒枯骨成丘。”

田单此时才醒悟过来,就去向鲁仲连请教。鲁仲连说:“将军在即墨虽贵为主帅,但坐下来就与士兵一起编织草袋,站起来同士兵一样拿锹干活。当时,将军有必死的决心,士兵也同样如此,听到你的命令没有不挥泪振臂纷纷请战的。上下同心,这是打败强敌燕军的原因。如今,将军以功封安平君,东有夜邑的租赋供奉,西有淄上可寻欢作乐;金带围腰,驱车跃马于淄、渑之间,已无昔日决死的雄心,所以就不能打胜仗了。”田单拜谢道:“谢谢先生的教诲。”回到部队后,如同换了一个人。他亲自巡视狄邑城防,站在石矢如雨之处,挥槌擂鼓,激励士气。士兵勇气大增,冲锋陷阵,很快就攻下了狄邑。

所以,要使军队能“上下同欲”,其要义在于将帅与士兵能共患难、同安危,以一人之心争取万人之心,这样全军上下才能团结一致,共同奋战。

事有同理。“上下同欲者胜”的谋略也被运用到企业管理。企业要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取胜,关键靠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而职工积极性能否调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目标、利益是否一致。

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电器公司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董事会决定聘请日商管理。日本人走马上任,一连使出三招,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招,日本经理将职工们召集在一起,请他们喝咖啡,还每人赠送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日本经理说:“你们看看这么脏乱的环境,怎么能搞生产呢?”于是大家一齐动手,清扫环境,粉刷厂房,工厂面貌大为改观。第二招,经理一反资方与工会对立的传统,主动拜访工会负责人,希望能“互相协作,多多关照”。此举使工人消除了戒备心理,在感情上与公司靠近了。第三招,工厂需要增加劳动力,经理没有招聘青壮劳动力,而是把以前该厂解雇的老职工全部请回来,重新雇用。这样一来,工人们对公司很信任,生产效率急转直上。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车贲,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

孙子说:“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胜敌,下策是攻城。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修造大盾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花费三个月才能竣工。将帅非常焦躁忿怒,指挥士兵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士兵伤亡三分之一,而城还是攻不下,这就是攻城的灾害。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是使敌人屈服而不靠直接交战;夺取敌人的城堡而不靠硬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须旷日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就不至于疲惫受挫,而胜利可以完满地获得,这就是以计谋胜敌的法则。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制胜的四种手段:伐谋、伐交、伐兵、攻城,并对这四种手段进行了比较,认为伐谋最佳,伐交差一点,伐兵又差一点,而攻城是不得已的。他认为应首先争取以“伐谋”、“伐交”取胜,以达到全胜的目的。

同类推荐
  • 喋血缅北

    喋血缅北

    凶险诡秘的缅北野人山,被称之为绿色魔窟,二战期间,无数的中国远征军将士就是被这片令人恐惧的魔窟所吞噬。三百年前南明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后,把携带的珍宝藏匿于野人山中。这处财富价值亚洲第一的宝藏,一直吸引着无数寻宝人前仆后继,许多人为此命丧于诡秘的野人山。解放前夕,民国统治者为挽回败局,密令国防部保密局寻找大明宝藏中的命运之箭。曾在黄海鬼岛找到第一支神箭的东方焜被保密局请到昆明,负责寻找这处宝藏。(本故事纯属虚构。)
  • 先秦诸子军事思想

    先秦诸子军事思想

    分六章介绍孟子、孙武、孙膑、吴起、尉缭、墨子等先秦诸子的军事思想,重点在军事理论、战略谋略方面的研究。并对诸子军事思想的异同和特点作出了分析研究。观点与材料结合,史论结合,内容有所创新。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枭雄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枭雄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吴起兵书

    吴起兵书

    《吴起兵书》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系列之一: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尉缭子兵书》为该八大兵书之一。
  • 诸葛亮兵书

    诸葛亮兵书

    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
热门推荐
  • 跟诸葛亮学口才:成大事必备的说话艺术

    跟诸葛亮学口才:成大事必备的说话艺术

    语言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说话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你赢得事业成功的常变常新的资本。好口才会给你带来好的运气和财气,所以拥有好口才,就等于拥有了辉煌的前程。一个人,不管你生性多么聪颖、接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着多么漂亮的衣服、拥有多么雄厚的资产,如果你无法流畅、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你仍就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本书通过现代事例加以诠释后,成为快速提升说话能力的一部奇书。
  • 爆笑萌妃,王爷打着瞧

    爆笑萌妃,王爷打着瞧

    本文1v1,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踊跃跳坑!传说,这是一个双面腹黑王爷扮猪强吃小白兔的故事。传说,此类文文十分罕见,能帮助偶们实现侠女梦!女主缺筋小白,男主邪恶腹黑。她是承相府唯一的掌上明珠,却自小有一个行侠仗义,做一代女侠的梦想!身为相府千金,不想做皇后王妃,却有一个嫁人只嫁大师兄的光辉理想!他是天下第一美男子,亦是皇帝最宠溺的三皇子,但他却是一个泪做的王爷,朝野上下受尽嘲笑,皇子之中受尽欺辱。当某女侠打上某王爷,又会是怎么样一番景象。某受虐成性的王爷又将在她面前展现怎样一番惊世风华?他的绝世姿容,三千强宠,又能否改变她非大师兄不嫁的初衷?女主虽然灰常滴不着调,但是作者除了偶尔会一点点低调恶搞之外,还是很着调滴!收藏、钻石、鲜花神马滴统统向偶砸来吧,只要不是板砖,全部欢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道封神圣人劫:霸决洪荒

    天道封神圣人劫:霸决洪荒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充满了劣根性,曰:天地不仁。熟知天地之仁,方才大仁。所有的路都是自己选的,何以怪天?天道起大劫,圣人也不能脱俗,苦苦的挣扎是人的错,还是天道之错?本书来为你解答。
  • 轻松分娩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轻松分娩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主要从轻松分娩与安胎养胎、分娩基础常识、一朝分娩、分娩禁忌、产褥期保健、哺乳期保健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指导。
  • 人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

    人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

    本书总结出50个影响人一生的成败的习惯,用精练的文字对其进行充满哲思的精辟分析,并结合大量实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培养优良习惯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使读者对习惯有认识能从自发上升到自觉,获得一条重塑自己,改变人生命运的途径。
  • 让学生尊老爱幼的故事

    让学生尊老爱幼的故事

    他的妹妹15岁,怀念姥姥,舅舅,我的哥哥,大哥回家,哥哥,你是一株月光下的向日葵,大哥那个,3分钱的朵拉,忘不了奶奶的谎言。
  • 休夫傻皇后

    休夫傻皇后

    一纸休书仍在她的脚下,她不怒反笑,弯腰捡起,见到上面的内容后笑容更盛:“因为无后?呵呵…似乎这宫内没有妃嫔怀孕,追究根本,怕是不能有后的缘由是另有其人,既然如此,这休书…就让我这个废后重新再写一份吧。”大笔一挥,潇洒的在纸上落下几个大字:今日我慕容皓雪休夫!因无后为不孝,唯有另嫁!皇帝面色大变。…这就是所谓的穿越?冷漠腹黑的跨国集团总裁兼杰出女魔术师的她,竟然穿越了,而且还是穿越到了一个傻子花痴,任人欺辱的丞相府二小姐的身上…走路左摇右摆,吃饭胡吃海塞,睡觉四仰八叉,总之是没有一点女人样,甚至比男人还男人,疯疯癫癫,痴痴傻傻。被誉为京城第一疯。关键的是,她还是个花痴,见色就扑…当被人耻笑的二小姐再睁眼之时,一切便开始改变。曾经的出气筒变成了现在玩弄心机权术的高手,这让丞相府里的那些别有心机的人如何能接受?比计谋:没有人有资格做她的对手!比陷害:当她那几年的魔术是白学的么?比武力:看飞镖!这就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几米之外!比深情:抱歉,他不是她的菜!不料,深宅大院还未斗完,兴趣正浓之时,一道圣旨,便将她送入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为后!…片段一:大婚当夜,尊贵的皇帝背手立在窗前,冷眼望着她,寒声道:“无论你是傻是癫,进了宫,只能给朕安分守己!而你永远也别妄想得到朕的宠爱!”闻言,她藏于红色喜帕下的嘴角微微上扬,声音低沉淡漠:“臣妾谨记皇上所言,并深切的希望皇上能够记住今日的誓言,永远如此。”让她和他OOXX,岂不等同于与种猪交配!片段二:大婚第二日,便有得宠妃嫔前来闹事,将她一国之后完全不放在眼中!靠!不出手当她是病猫?!眨眼间,只听惨叫一声,盛气凌人的妃嫔已然倒在地上,抱着左臂痛哭哀嚎,“你竟敢这样对本宫!皇上一定不会饶了你!”她傲然的笑,吹了吹指尖,轻蔑道:“你是在找死!”————分割线————推荐好友的文文:《酷丫环:爷,你太坏》一叶心香《丑颜皇后要休夫》薄荷清凉糖《嫡妃不如美妾》舒歌
  • 密妻

    密妻

    男友的背叛,父亲的突然离世,选择嫁他,只是为他是她绝境中的一块浮木,在举目无亲的现实中给自己找一个栖身之所,与爱无关。同意娶她,他以为只是因为当初父亲的逼迫,只是为取得父亲手里的权利,无关爱情。他们已婚三年,在众人眼中却他依旧是一个黄金单身汉,这是他的成功还是她的失败?她是一只进错金丝笼的麻雀,她等待着那人的发现,放归她离去。公公的骤然离去,让她在这豪门大家庭中一下没了依靠的力量,她开始等待他开口说分手,没想他却说:我们要个孩子吧。她以为她可以淡然看待这一切,却不想在亲眼看他搂着别人的腰的时候感到万分心酸,原来在不知什么时候他的温柔对待慢慢的偷走了她的心。他以为他不会再爱了,却不曾知道当自己看见她苍白的脸和那悲痛的泪的时候,这才知道原来他早就对她动了心,用了情。就在他们各自发现自己的真心,决定要携手走过一生的时候,一个措手不及的重磅炸弹摧毁了他们刚开始没多久的温馨和甜蜜。
  • 善待生活

    善待生活

    《善待生活》融书本知识的生活经验于一体,行文旁征博引,汪洋瓷肆,语言平易流畅、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