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500000009

第9章 秦策(4)

轸出,张仪入,问王曰:“陈轸果安之?”王曰:“夫轸天下之辩士也。孰视寡人曰:‘轸必之楚。’寡人遂无奈何也。寡人因问曰:‘子必之楚也,则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之言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昔者,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己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王以为然,遂善待之。

[注释]

①输:送,在此指告诉。②即:倘若。③车约:当作“约车”。约,准备。④不:即“否”字,下同。⑤(tiǎo):同“挑”,挑逗,引诱。⑥欲其为我詈(lì)人:言欲其忠于己。詈,骂。⑦昭阳:楚怀王柱国(军政首脑)。⑧楚王:楚怀王。

[译文]

陈轸从楚国返回到秦国。张仪对秦王说:“陈轸是大王的臣子,但是却经常向楚王泄漏秦国的机密。我不能与他共事,希望大王把他驱逐出秦国。倘若他打算再次去楚国,希望大王杀了他。”秦惠王说:“陈轸怎么敢到楚国去呢。”

秦王召见陈轸问道:“我想听听先生的意思,只要您告诉我打算去哪里,我都会为您准备好出行的车马。”陈轸说:“臣愿意到楚国去。”秦王说:“张仪料到先生会去楚国,我也这样认为,除了去楚国,您还能去哪安身呢?”陈轸说:“臣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地到楚国去,以便遂了大王和张仪的心愿,而且还能表明臣没有私通楚国。楚国有个人,娶了两任妻子。有人勾引他的年老的妻子,年老的妻子痛骂了这个人;那人转而去引诱他年轻的妻子,年轻的妻子顺从了这个人。没多久,那个有两个妻子的人死了,有个客人问勾引者说:‘现在这两个寡妇当中,你要娶年老的那个呢?还是年轻的那个?’这人回答说:‘年老的那个’,客人又问:‘年老的那个骂你,年轻的顺从你,你为何却选择年老的呢?’答道:‘她们在别人家里做别人的妻子时,我当然希望她们顺从我,一旦要做了我的妻子,自然希望她为我去骂别人喽!’当今的楚王是一位英明的君主,昭阳也是一位贤能的相国。我陈轸既然做了大王的臣子,如果经常把秦国的内情泄露给楚王,楚王一定提防我上述的行为而不会接纳我做他的臣子,而昭阳也会反对与臣共事,臣想借此来证明我并没有私通楚国。”

陈轸出去了,张仪进来,问秦王说:“陈轸打算去哪里?”秦王说:“陈轸真是天下难得的辩才啊。他上下审视了我说:‘我定一定会去楚国。’我对此也无可奈何。我于是问他道:‘你一定要去楚国,那么张仪的话果然应验了。’陈轸说:‘不只张仪一个人这么说,可谓路人皆知这件事。从前,伍子胥对他的君主尽职尽责,天下的人都想让他做自己的臣子;孝己敬爱他的父亲,天下人都想让他做自己的儿子。所以被卖的奴仆不离开里巷就被卖掉的,这是好奴仆啊;被抛弃的妇人嫁到本乡本土的,这是好妇人啊。如果我对大王不忠心耿耿,楚国又怎么会接纳我做他的臣子呢?忠心耿耿到头来却被抛弃,我不到楚国去,又能去哪里呢?’”秦王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善待陈轸。

[原文]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①。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②,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③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④,亦无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亦无先齐王;唯仪之甚憎者,亦无大齐王。今齐王之罪,其于弊邑之王甚厚,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⑤,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谷得商於之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谷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⑥,且必受欺于张仪。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⑦。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⑧,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使者未来,又重绝之。

[注释]

①曲沃:地名,此时为秦地,位于今天的河南陕县境内。②交善:相交亲密友好。③其:委婉的语气词。④唯:音义同“虽”,即使是。⑤商於(wū)之地:指今陕西商县以南直至汉中的广大地区。⑥责:索取。⑦惋:怨恨。⑧弭:止。

[译文]

齐国帮助楚国攻打秦国,攻下了秦国的曲沃。后来,秦打算攻打齐国,以报仇雪恨,可是齐、楚两国交好,秦惠王为此甚感忧虑,就对张仪说:“我想要出兵攻打齐国,但是鉴于齐、楚两国关系很好,请贤卿为我参谋一下该怎么办才好?”张仪说:“请大王为臣准备车马和金钱,让臣去游说楚王试试看!”

于是张仪动身到南方去拜见楚王,诡言说:“敝国国君最尊重的,莫过于大王;臣张仪所最愿事奉的,也莫过于大王。相反,敝国国君最痛恨的,莫过于齐王,张仪最憎恶的,也莫过于楚王。现在齐王的罪恶,对秦国来说已是罪大恶极。敝国打算出兵讨伐这个恶人,可贵国与齐关系很好,因此敝国国君再无法听从大王的号令,而张仪也无法再为大王效犬马之劳了。假若大王能够念及秦国对您的敬重,从现在开始闭关绝塞,与齐国断交,臣张仪定会让秦王把方圆六百里的商、於献给大王。这样一来,齐国必定国势衰退,不得不听从大王的指挥,同时对秦国也有很大的恩德,而且还获得商、於的土地,这可谓一举三得啊。”

楚怀王听了张仪的话内心欢喜,于是在自己的朝廷上宣布说:“我已得到了方圆共六百里秦国商、於之地。”群臣听了这话,都纷纷向楚王表示祝贺,客卿陈轸最后一个拜见楚怀王,却独独不表示祝贺。楚王说:“我不麻烦一兵一卒,也不伤亡一人,却得到了方圆六百里的商、於土地,我自认为这是一个明智之举!各位士大夫都前来道贺,单单你不祝贺,为什么?”陈轸说:“因为我看来您不但得不到商、於这地方,而且还会招致祸患,所以不敢盲目的祝贺。”楚怀王说:“为什么?”陈轸回答说:“秦王之所以如此厚待您,是因为您有齐国的强大援助。现在您土地还没有到手,就先和齐国绝交了,这样就使楚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秦国又何必再去厚待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如果我们先让秦国交出土地,然后再与齐国绝交,依照秦国的计谋是断然一定不会答应的。如果我们先和齐国绝交,然后再去向秦国要土地,必然会遭张仪的欺骗而得不到土地。一旦被张仪欺骗,大主必定要懊悔。这样在西边惹出秦国的祸害,北边又和齐国断交了,那么,秦、齐两国的大军很久就来攻打楚国了。”楚王并听陈轸的话,说:“我的事情已经办妥当了!你最好不要多言,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楚王于是派出使者与齐国断交,使者还未返回楚国,他又派另一个使者去申明绝交的事。

[原文]

张仪反①,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至,称病不朝。楚王曰:“张子以寡人不绝齐乎?”乃使勇士往詈齐王。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②。”使者曰:“臣闻六百里,不闻六里。”仪曰:“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臣可以言乎?”王曰:“可矣。”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国不尚全乎!王今已绝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也,国必大伤。”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③。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于杜陵④。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注释]

①反:同“返”。②广从:横量为广,直量为从。从,同“纵”③举兵伐秦:楚怀王使将军屈匄伐秦。④杜陵:当为伎陵之误,地在今陕西旬阳西。

[译文]

张仪返回了秦国,秦国派人到齐国游说,齐、秦两国暗暗联合起来。楚国派遣一位将军到秦国去索要土地。使臣到了秦国,张仪谎称有病不上朝。楚王说:“张仪认为我没有和齐国断交吗?”于是派了一名勇士到齐国去,当面辱骂齐王。张仪在证实楚国的确已经与齐国断交之后,才出来见楚国使者,说:“我承诺的土地从这里到那里,总共方圆六里。”使者说:“我听说是方圆六百里,而不是方圆六里。”张仪说:“我仅仅一个小人物,怎么能承诺给你方圆六百里土地?”使者回到了楚国,把这话原原本本的报告给了楚王,楚王大怒,打算发兵攻秦国。陈轸说:“我还可以说话了吗?”楚王说:“可以了。”陈轸说:“攻打秦国并不是什么好的办法,大王不如拿一座大都邑笼络秦国,与秦国一道攻打齐国。这样,我们或许可以把在秦国失掉的土地,转而在齐国得到补偿,这样楚国不是没有受到损害吗?现在大王已和齐国绝交,又责备秦国欺骗了自己,那就意味着促使齐、秦两国的结盟,这样的话,国家必然受到重大伤害。”

可惜楚怀王没有听从陈轸的建议,而是执意派兵攻打秦国。秦与齐国结成联盟,同时韩国也加入秦、齐的联盟中来,楚兵在杜陵被打得落荒而逃。所以说楚国的力量并不小觑,但却落得个差一点亡国的灾难,这是由于没有采纳陈轸的正确意见,而是过于了张仪的诡辩谎言罢了。

楚绝齐

[原文]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陈轸谓楚王曰①:“王不如以地东解于齐,西讲于秦。”

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轸曰:“子秦人也②,寡人与子故也,寡人不佞,不能亲国事也,故子弃寡人事楚王。今齐、楚相伐,或谓救之便,或谓救之不便,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

陈轸曰:“王独不闻吴人之游楚者乎?楚王甚爱之,病,故使人问之曰:‘诚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③。’今轸将为王‘吴吟’。王不闻管与之说乎?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④将刺之,管与止之日‘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齐、楚今战,战必败。败,王起兵救之,有救齐之利,而无伐楚之害。计听知覆逆⑤嗜,唯王可也。计者,事之本也;听者,存亡之机。计失而听过,能有国者寡也。故曰:‘计有一二者难悖也,听无失本末者难惑⑥。’”

[注释]

①楚王:楚怀王。②子秦人也:陈轸曾仕秦,故此云秦人。③吴吟:吴歌。④管庄子:又名卞庄子。⑤计听知覆逆:计听,听取计谋。覆逆,事情未出现称为“覆”,事情已完结称作“逆”。⑥惑:乱,迷乱。

[译文]

楚、齐两国断交,齐国派兵攻打楚国。陈轸对楚王说:“大王不如在东边那土地与齐国缓和关系,在西边和秦国讲和。”

于是楚王派陈轸出使秦国,秦王对陈轸说;“你本来就是秦国人,而且我和你又是旧相识,我没有才能,没有处理好国家事务,所以你抛弃了我,投靠了楚王。现在齐、楚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有人认为救援楚国很有利,有人认为没有利。你难道不能在为对你的主人尽忠的同时,也为我考虑一点吗?”

陈轸说:“大王难道没听说过吴国人到楚国去做官的故事吗?楚王对这位客卿很看重,可是某次这位客卿生了病,楚王就派人去问候说:‘是真生病了?还是思念故国呢?’左右侍臣回答说:‘不知道他是否思念故国,假如真是那样的话,那他就要唱吴歌了。’现在我就准备为大王唱‘吴歌’。不知道大王有没有听说管与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两只老虎,因为争吃人而搏斗起来,管庄子打算去杀死这两只虎,可是管与忙紧制止说:‘老虎是贪吃耍狠的大虫,人是他的最香甜可口的美味,现在两只老虎为争吃人而搏斗,小虎必然因打败而死,大虎也必然因搏斗而伤,你就等着去杀死那只受伤的大虎吧!这是一举而杀两虎的好计谋,不需要付出去杀死一只老虎的辛劳,反而能能兼得刺杀两只虎的英名。’现在齐、楚两国现在正在厮杀,厮杀必定对双方都不利,到那时大王派兵再施以援手,既能获得救人于水火的好处,而又避免了伐楚的危险与害处。您是否采纳我的计谋,预知事情的优劣,那就全由大王自己定夺了。计谋是做事的根本,采纳良计是国家存亡的关键。计谋错了,或采纳错计,却能保住国家的大王很少。所以说:‘计谋要再三思量才不会出错,采纳建议要本末兼顾才不会迷惑’。”

秦惠王死

[原文]

秦惠王死,公孙衍①欲穷②张仪。李雠③谓公孙衍曰:“不如召甘茂④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⑤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⑥也,公用之,则诸侯必见张仪之无秦矣!”

[注释]

①公孙衍:即犀首,魏人。②穷张仪,使张仪陷入困境。③李雠:秦人。④甘茂:下蔡人,原为秦将。⑤樗里子:秦惠王弟,后逃奔楚国。⑥雠:同仇。

[译文]

秦惠王死后,公孙衍打算让张仪的好日子到头。李雠对公孙衍说:“不如从魏国把甘茂召回,从韩国把公孙显召回,在秦国内起用樗里子。这三个人,都是张仪的敌人,如果您重用他们,那么诸侯必定能猜到张仪在秦国没有什么权利了!”

义渠君之魏

[原文]

义渠君之魏①,公孙衍谓义渠君曰:“道远,臣不得复过矣,请谒事情。”义渠君曰:“愿闻之。”对曰:“中国无事于秦②,则秦且烧焫获君之国③;中国为有事于秦,则秦且轻使重币,而事君之国也。”义渠君曰:“谨闻命。”

居无几何,五国④伐秦。陈轸谓秦王曰:“义渠君者,蛮夷⑤之贤君,王不如赂之以抚其心”。秦王日:“善。”因以文绣千匹,好女百人,遗⑥义渠君。

义渠君致⑦群臣而谋曰:“此乃公孙衍之所谓也。”因起兵袭秦,大败秦人子李帛⑧之下。

[注释]

①义渠:羌族建立的国家。②中国:指东方六国。事:指战事。③烧螨(nè):焚烧。④五国:指齐、宋、韩、魏、赵五国。⑤蛮夷:指华夏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⑥遗(wè胃):给予,赠送。⑦致:招致。⑧李帛:秦国地名,今地不详。

[译文]

义渠君打算到魏国去,公孙衍就对义渠君说:“此去路途遥远,我不可能与您再相会了!我打算告诉您一件事情。”义渠君说:“我愿意听听是什么事。”公孙衍回答说:“东方六国如果对没有秦国采取军事行动,秦国必定就会烧毁并获取您的国家;东方六国如果对秦国采取军事行动,秦国必定就会派遣使臣,带着厚礼来讨好,以求您的相助。”义渠君说:“太受教益了。”

过了没多久,齐、宋、韩、魏、赵五国联手攻打秦国。陈轸对秦王说:“义渠君是蛮夷地方的贤君,大王不如拿财物贿赂他,以安抚他的心。”秦王说:“好的。”于是用一千匹锦绣,一百个漂亮的女子,去贿赂义渠君。

义渠君招集群臣在一起商议说:“这就是公孙衍所说的事情了。”于是派兵袭击秦国,在李帛这个地方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

医扁鹊见秦武王

[原文]

医扁鹊见秦武王①,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②:“君与知之者谋之③,而与不知者败之④。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

①扁鹊: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间的名医。②石:针石,治病的工具。③知之者:指懂得医术的扁鹊。④不知者:指秦王身边不懂医术的人。

[译文]

同类推荐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主要内容包括:传说与考古中的“人之初”;从部落到国家的转变——夏、商、西周;春秋列国风云变幻,战国七雄走向统一;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等五部分。本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前一世,他是测谎专家,看透世人虚情假意,唯一信任的只有自己能抓在手里的一切;这一世,他是异世大陆上不受尊宠的世子,有着异于常人的血脉却天生体弱多病,权谋算计,赌命猜心,剑挑五洲,所向披靡,下得皇权,上窥天机。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独步天下,披靡众生,笑傲称神。
  • 血宋

    血宋

    宋朝,一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朝代,避战求和的皇帝,忠奸互斗的臣子,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被血侵染过的河山,愤怒与绝望并存,战斗与信念共进,还我河山!多少忠贞义士为此血染疆场!多少的等待多少的奋战,一切都将慢慢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浮出……
  • 超级战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超级战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人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

    面对激烈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浮躁,沉不下心来,更耐不住寂寞。人生自有沉浮,当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住气,做到猝然临之心不惊,以冷静的态度应对;当目标没有达成时,要沉住气,学会忍耐,等待机遇,继续努力;当遇到挫折或者失利时,要沉住气,心态平和,靠毅力咬紧牙关。记住:能够沉住气,耐住寂寞,才能成大器。
  • 回不去的夏天

    回不去的夏天

    青春是夏日里一道明媚的忧伤。是黄昏时响起的人鱼挽歌。是幻觉里衬底的海市蜃楼。明晃晃暖暖的阳光里,突然抬头的瞬间,正看到你扬起的清澈的眼眸。恍惚的一个转身,只见你隐入人海的衣袂。抬头的时间,转身的距离。一瞬间,一恍惚,天空深处唱起伤感悠扬的骊歌。回不去的夏天,触目可及的是明媚,挥之不去的,是忧伤。
  •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每个人都具备成功的潜质,都能成为“龙”。然而,为什么总有人“翻下龙种,收获跳蚤”?其实,只要你掌握了激发潜能的方法和原则,你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塑一个成功的自己!请相信:成功(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挖掘成功的潜能,找回本应成功的你。
  • 丫鬟不出墙

    丫鬟不出墙

    本文已加入半价活动---------------------------------------------------------------------------------------本文女主非无所不能,非小白文,不喜慎入!将爱咬在我嘴边就当爱你都需要勇气若有天哭到对望都不相见留赠你一段情做留念兜转的结局若只得牵挂还是说天意难违吧淡然如她,封心锁情却控制不住一刹那的悸动冷酷霸道如他,早有所恋,却一点点沉沦在她的如风淡笑妖魅温柔如他,肆心猎爱没有攻破她的城池,却已经失地千里她一心远避尘祸,却屡屡被卷进漩涡被人仇,被人害,失心失身,更失命初明心意他却牵着别的女子走向婚礼只剩下不爱的他,在她耳边呢喃承诺:一生一世,不离不弃好吧好吧,既然兜转的结局,只剩下留念那她,就听从命运的安排吧她终于愿意为他戴上凤冠,穿上霞帔却为何,再次将他送到她面前?假若爱早有天意,上天的旨意到底是他,是他,抑或是他?----------------------------------------------------------------------------颜的作品:《亦妆》《王妃离家出走》《穿越青蝶传说》隆重推出【潇湘十二少】大作:蓝大少:【傻儿相公】颜二少:【情人十八岁】女三少:【红楼之禛玉良缘】云四少:【妖精女佣】诺五少:【“抢孕”妈咪】丫六少:【狐狸老公好闷骚】乐七少:【吃你吃上瘾】彤八少:【王爷,我休了你】然九少:【小妾好撩人】吧十少:【圈养绝色相公】银十一少:【无福消受美男恩】妖十二少:【娃娃小娘亲】&&&&&&&&&&&&&&&&&&&&&&&颜的圈子,亲们可以去捧捧场:http://m.pgsk.com/
  • 吸血鬼国王(吸血鬼系列)

    吸血鬼国王(吸血鬼系列)

    本书写于1870年,系英国小说家理查德·伯顿根据印度民间神话整理、撰写而成。故事围绕着印度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克拉姆国王的历险展开。威克拉姆的父亲在位时曾经激怒了居住在森林里的一位魔法师,为了报复,他滥杀无辜,以最恶毒的咒语诅咒所有的人,企图让万物都匍匐在他的魔咒和魔杖之下。
  • 先孕后爱,总裁乖乖就范

    先孕后爱,总裁乖乖就范

    【他是三十二岁的冷漠冰山大叔,她是十八岁的迷人小女王,她该如何,才能得到他的爱?】八岁那年初遇,这个男人成为了她的天,从此为嫁给他鞠躬尽瘁,竭尽一切可能让他爱上她!他纵容她,宠爱她,她以为这是因为爱。可是,十八岁生日那天,他却说,“虞澜舒,你醒醒,我不会爱你!”不爱?那又如何?她虞澜舒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放弃!★夜色迷人,那人是谁?原以为把这当做一场梦,就能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却不曾想,他竟从外面破门而入,瞬间,她如遭雷劈,彻底石化,懵了!怎么办?这样的自己被他撞见,要被嫌弃了吗?虞澜舒第一次没了自信,没了勇气,有的只是却步……★“这就是你想要的?”他低吼。“我爱你!”她深情呢喃。他恨,他怒,他被她逼得穷途末路,狼狈不堪。她到底知不知道,她将他一同拉进的,可是万劫不复的漩涡?当真相揭穿的瞬间,谁的天,会塌下?
  • 千金归来

    千金归来

    新文:《独家占爱》http://m.pgsk.com/a/965379/《心战》:http://m.pgsk.com/a/935694/*林纾偷偷爱上一个人,从十六岁那年,父亲将他带回家的那一天起。陆恒是个穷小子,依附着林家存活,她跪着求父亲:爸爸,我要嫁给他!父亲说:小树,你总有一天会后悔!陆恒说:小树,我一定会让你幸福!她相信陆恒,成为他最美的新娘,新婚之夜却眼睁睁看他携温柔女子在侧:她才是我的爱人!父亲被陆恒送进监狱,他却悠然自得地坐拥林氏帝国,俯瞰睥睨。*林纾被陆恒送进精神病医院,终日与疯子傻子为伍,曾经对他有多爱现在就有多恨!一个月之后,她怀上身孕!而新婚之夜她根本就不曾和陆恒接触!她坚决要保护孩子,拒绝任何注射,真的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盛维庭来到这家精神病医院完全是一个意外,因为他出来遛狗却迷路了!于是,他遇见了林纾。她比所有的患者都更像疯子,却让他救她。他从来都不是心软的人,却偏偏为了她站出来,原因只有一个——身为最年轻的神经外科教授以及别人眼中的专家医生,他认定她的孩子是他的。他傲气凛然地说:你们谁敢关着我的女人!林纾就这样跟着他大摇大摆地离开,莫名其妙地成为他的妻子,他的“女人”。和陆恒狭路相逢,她被羞辱得一塌糊涂,盛维庭只懒洋洋说一句:我们不要和低智商的人讲话。他淡然,傲娇,时不时会耍小脾气,他是她林纾的丈夫。*当陆恒被心爱的女人背叛,发现原来还是他的小树最爱他的时候,林纾还给他的是夺回她的林氏帝国,居高临下地对他说:杀了你都不够解恨!~~~~~~~推荐闺蜜苏沐梓的不容错过的闺密文《岱音与和溪》:http://m.pgsk.com/a/928555/m.pgsk.com
  • 苍穹红颜朝天阙

    苍穹红颜朝天阙

    捡回一条小命的苏清浅苏大爷打算好好活这一世,顺便假模假样的感谢一下原主的死的及时让自己才得以异世重生。再顺便替原主孝敬老爹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正所谓,用着别人的宿体,孝敬着宿体的老爹,欺负着宿体的皇帝前夫,挥霍着宿体的巨额遗产,消灭着宿体从娘胎中带来的敌人,顺便打怪升级捞个看得顺眼的美男谈谈情说说爱,要是能有个后宫也不是那么很介意。。只是。。。一不小心就发现原主霉运齐天,不好,宿体有毒!活着活着就得死了,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什么?人死了,钱没花完,还死在了讨厌的人前头?这不能忍!放开那个妖孽,让我来!!
  • 会说话得天下

    会说话得天下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有趣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通俗易懂地向你介绍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及注意事项,理论与故事相结合,让你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就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广大读者掌握及提高说话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阅读本书,对于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相信能在短时间内使你成为一名说话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