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500000005

第5章 西周策(2)

楚军在伊阙山南驻扎,楚将吾得想要替楚王去与周君结怨(也就是与周交战)。有人对周君说:“不妨让太子同军正在边境上迎接吾得,而您亲自到郊外去迎接,让天下人都晓得大王是敬重楚将吾得的。再故意地向楚国透露说:‘周君所用来事奉吾得的物件,必定是一件叫什么的宝物。’楚王必然想得到这件宝物,可是吾得没有宝物可以拿出来给楚王,这样楚王一定会怪罪他的。”

楚请道于二周之间

[原文]

楚请道于二周之间①,以临韩、魏②,周君患之。苏秦谓周君曰:“除道属之于河③,韩、魏必恶之。齐、秦恐楚之取九鼎也,必救韩、魏而攻楚。楚不能守方城之外④,安能道二周之间。若四国弗恶⑤,君虽不欲与也,楚必将自取之矣。”

[注释]

①请道:请求借道。②临:进攻。③除道:清理道路。④方城之外:方城以北。⑤四国;指韩、魏、齐、秦四国。

[译文]

楚军向东、西两周之间的边境借行军的道路,以便攻打韩、魏,周君为此而担忧。苏秦对周君说:“如若我们把通道一直清理到黄河边上,韩、魏两国一定会厌恶痛恨这件事。齐国和秦国双方也都怕楚军去夺取周室的九鼎,必定会联手去援助韩、魏共同去攻打楚军。楚军连方城以北的地方都不能守住,那还怎么能向二周之间借道进军。假使韩、魏、齐、秦四国对楚国都没有什么憎恨之意,你即使不愿意把九鼎给楚国,楚军也必然要亲自来夺取九鼎的了。”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原文]

司寇布①为周最②谓周君曰:“君使人告齐王以周最不肯为太子也,臣为君不取也。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公不知善,归其剑而责③之金。越人请买之千金,折而不卖。将死,而属其子曰:‘必无独知。’今君之使最为太子,独知之契也,天下未有信之者也。臣恐齐王之谓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君为多巧,最为多诈,君何不买信货哉?奉养无有爱于最也,使天下见之。”

[注释]

①司寇,主管刑狱的官职。布,人名。②周最,西周公子。③责:索要,求取。契:契约。

[译文]

司寇布作为周最说客对西周国君说:“您派人告诉齐王周最不愿做太子,我认为您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函冶氏为齐太公购得一把好剑,但太公并不知道这是一把好剑,于是就把那把剑退还给了函冶氏,而且还要求退钱。越国有人请求用千金购买这把剑,函冶氏觉得他出的价钱太少而不愿卖。函冶氏临死之前,嘱咐他的后代子孙说:‘一定不要固执的只懂得自己的剑好。’现在您让周最做太子,只是您自己知道事情的缘由,天下没有人相信这件事是真的。我担心齐王会觉得您实际上是要策立周果为太子却借口说周最自己不愿意做太子,以此来欺骗齐国。您的态度并不明确,而周最工于心计,您为什么不买大家都认可的好货呢?供养周最的财物千万不要吝啬,以便让天下的人都看到您的心意。”

秦召周君

[原文]

秦召周君,周君难往①。或为周君谓魏王曰②:“秦召周君,将以使攻魏之南阳③。王何不出于河南④?周君闻之,将以为辞于秦而不往。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越河而攻南阳。”

[注释]

①难往:不想去。②魏王:即魏安釐王。③南阳:魏邑,在今河南修武县。④出:指出兵。

[译文]

秦王召见西周君,西周君不想去。有人作为西周君的说客对魏王说:“秦王召见西周君,其真实的意图是想胁迫西周去攻打魏国的南阳。大王为何不向河南出兵呢?西周君听到魏出兵河南,就会以此为托辞拒绝去秦国。西周君不去秦国,秦国必然不敢横渡黄河攻打南阳了。”

犀武败于伊阙

[原文]

犀武①败于伊阙,周君之魏求救,魏王以上党②之急辞之。周君反③,见梁囿而乐④之也。綦母恢⑤谓周君曰:“温囿不下此,而又近,臣能为君取之。”反见魏王,王曰:“周君怨寡人乎?”对曰:“不怨且谁怨王?臣为王有患也。周君谋主也,而设以国为王捍秦,而王无之捍也。臣见其必以国事秦也,秦悉塞外之兵,与周之众,以攻南阳,而两上党绝矣。”

[注释]

①犀武:魏国大将。②上党:魏地。③反:通“返”,返回。④乐:喜爱。⑤綦毋恢:周国大臣。

[译文]

秦国在伊阙击败了魏将犀武,接着又开始讨伐西周。周赧王到魏国请求援助,魏王却以上党情势危急为借口拒绝了周赧王的请求。周赧王在返回国的途中,看见了魏国的梁囿,心里很喜爱。赧王的大臣綦毋恢于是对赧王说:“魏国的温囿并不比梁囿差,而且位置又离周国很近,我可以替大王您把它要过来。”于是,綦毋恢便返回魏国去见魏王。魏王问道:“周君怨恨我吗?”綦毋恢回答说:“他不怨恨您又能怨恨谁呢?我觉得大王您祸患将至了。周君毕竟是天下诸侯的首领,而且西周所处的地理位置是魏国的屏障,能够抵御秦国的进犯,魏国的地理位置却无法为西周防御秦国,以我之见,西周必然会去事奉秦国,秦国如果动用伊阙塞外的兵力,再联合西周的兵力,大肆用来攻打魏国的南阳,韩、魏两国之间上党要道就全都会被阻断了。”

[原文]

魏王曰:“然则奈何?”綦母恢曰:“周君形①不小利②事秦,而好③小利。今王许戍④三万人,与温囿,周君得以为辞于父兄百姓,而利温囿以为乐,必不合于秦。臣尝闻温囿之利,岁八十金,周君得温囿,其以事王者,岁百二十金。是上党每⑤患而赢四十金。”魏王因使孟卯⑥致温囿于周君,而许之戍也。

[注释]

①形:形式。②不小利:应为“不利”。③好:贪图。④戍:这里是指包围边防的人。⑤每:应为“没”,没有。⑥孟卯:齐人,即芒卯。

[译文]

魏王又说:“既然如此那么该怎么办呢?”綦母恢说:“周君是在不利的形势之下才事奉强秦,并且他又贪图小利。现在大王如果派三万人去为他戍边,再把温邑之囿割让给他,周君可以此为说辞面对父兄百姓,他们会认为得到温囿是幸事,必定不会与秦国联合。我曾听说温囿的年收入,是八十金,周君得到温囿,他每年事奉大王的钱财是一百二十金,这样上党不但免除了祸患而且净赚四十金。”魏王于是派孟卯把温囿出让给了周君,并且答应为他戍边。

韩魏易地

[原文]

韩魏易地,西周弗利。樊余①谓楚王②曰:“周必亡矣。韩魏之易地,韩得二县,魏亡二县。所以为之者,尽包二周,多于二县,九鼎存焉。且魏有南阳郑地三川,而包二周,则楚方城之外危;韩兼两上党以临赵,即赵羊肠③以上危。故易成之日,楚赵皆轻。”楚王恐,因④赵以止易也。

[注释]

①樊余:周臣。②楚王:宣王。③羊肠:即羊肠坂道,曲折如羊肠,因此得名。④因:由。

[译文]

韩、魏打算互换土地,这对西周来说很不利。西周的大臣樊余对楚王说:“周必定要灭亡了。韩、魏要互换土地,韩将得到两个县,魏损失两个县。魏国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打算包围东、西两周,这样魏国所得的土地远远比两个县大得多,九鼎又保存在那里。再说魏拥有南阳、郑地、三川,又把两周包围在其中,那么楚国方城以北的土地就危险,韩国兼管两个上党正对着赵国,也就是说赵国羊肠一带也危险了。因此互换土地成功之日,楚、赵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楚王害怕起来,由赵国出面去制止了这场交易。

秦欲攻周

[原文]

秦欲攻周①,周最②谓秦王曰:“为王之国计者,不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国,而声畏天下。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弊于周而合天下于齐,则秦孤而不王矣。是天下欲罢秦③,故劝王攻周。秦与天下俱罢,则令不横行于周矣。”

[注释]

①周:此指西周国。②周最:西周武公之子。③罢秦:使秦罢。

[译文]

秦国打算攻打西周,周最对秦昭王说:“如果从大王的国家的角度考虑的话,就不要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实际上对秦国来说无利可图,还会招致天下人畏惧的名声。天下人因为这名声惧怕秦国,必定向东与齐国结盟。秦军在攻打西周时疲乏了,又促使诸侯各国与齐国联手那么秦国必定孤立无援而不能称霸天下了。因为天下都想使秦国势力变弱,所以怂恿大王去攻打西周。如果秦国被天下人搞得疲乏了,那么你的号令就不能在西周横行无阻了。”

宫他谓周君合赵以备秦

[原文]

宫他①谓周君曰:“宛②恃秦而轻晋,秦饥③而宛亡。郑恃④魏而轻韩,魏攻蔡而郑亡。邾莒亡于齐,陈蔡亡于楚,此皆恃援国而轻近敌也。今君恃韩魏而轻秦,国恐伤⑤矣。君不如使周最阴合于赵以备秦,则不毁。”

[注释]

①宫他:周臣。②宛:本为申伯国,后为晋国附庸。③饥:饥荒,谷不熟为饥。④恃:依仗。⑤伤:伤害,受到伤害。

[译文]

大臣宫他对周君说:“以前宛国依仗秦国的势力而轻视晋国,后来秦国闹饥荒而宛国就灭亡了。郑国依仗着魏国的势力而轻视韩国,后来魏国去攻打蔡而最终郑被韩灭了。至于邾和莒被齐国灭亡,陈和蔡被楚国灭亡,这些都是依仗援国的势力就轻视毗邻的敌人所致。现在主君依靠韩、魏的势力而轻视秦国,我们恐怕要受到伤害了。主君不如派周最私下里与赵联手来防范秦国,那么就免于覆亡。”

谓齐王

[原文]

谓齐王曰①;“王何不以地赍②周最以为太子也?”齐王令司马悍③以赂进周最于周。左尚④谓司马悍曰:“周不听,是公之知困而交绝于周也。公不如谓周君曰:‘何欲置⑤?令人微告悍⑥,悍请令王进之以地。’”左尚以此得事⑦。

[注释]

①齐王:鲍本注为齐闵王。②赍(jī基):把东西送给别人。③司马悍:齐臣。④左尚:齐人。⑤何欲置:想立谁为太子。⑥微告:暗地里相告。⑦左尚以此得事:指左尚教司马悍劝齐宣王送给周最土地,以此而获得尊宠之职。

[译文]

有人对齐王说:“大王为什么不把土地分封给周最,协助他成为周王朝的太子?”于是齐王命令大臣司马悍到西周去用土地作为资本举荐周最。左尚对司马悍说:“如果西周国君不采纳,这样不但使您的谋略不能实现而且齐国和西周的也会断绝往来。您不如对周君说:‘您打算立谁为太子?可以派人偷偷告诉我,请允许我让齐王用土地去举荐太子。’”左尚教司马悍劝齐宣王送给周最土地,以此而获得了尊宠的职位。

三国攻秦反

[原文]

三国①攻秦反②,西周恐魏之藉③道也。为西周谓魏王曰:“楚宋不利秦之德三国④也,彼且攻王之聚⑤,以利秦。”魏王惧,令军设舍⑥速东。

[注释]

①三国:魏、韩、齐。②反:同返,古今字。③藉:通借,通假字。④楚、宋不利秦之德三国:此句谓,楚宋两国对于秦让三国得到好处感到不利。⑤聚:村落。⑥舍:军队驻扎一宿为舍。

[译文]

韩、魏、齐三国联军攻打秦国之后返回,西周唯恐魏国借道通过自己的国境。支持西周的人去对魏王说:“秦国割地给三国以求议和,楚、宋认为于己不利,他们打算强取您的城邑,以辅助秦国。”魏王恐惧极了,命令军队在西周驻扎了一宿就火速向东归去。

犀武败

[原文]

犀武败①,周使周足之秦②。或谓周足曰:“何不谓周君曰:‘臣之秦,秦、周之交必恶。主君之臣③,又秦重而欲相者④,且恶臣于秦,而臣为不能使矣。臣愿免而行⑤。君因相之,彼得相,不恶周于秦矣。’君重秦,故使相往,行而免,是轻秦也,公必不免⑥。公言是而行,交善于秦,且公之事成也;交恶于秦,不善于公且诛矣。’”

[注释]

①犀武败:周赧王二十三年,犀武败于伊阙。②周足:西周相国。③主君:指称周君。④又秦重而欲相告:有被秦国所重视而又想当西周相国的。⑤免而行:免去自己的相国而出使秦国。⑥公必不免:您请求免去相位,势必不能免。

[译文]

犀武在伊阙打了败仗之后,西周想派相国周足出使秦国。有人对周足说:“为什么不对周君说:‘让我出使秦国,秦、周之间的邦交会交恶。主君的大臣当中,有一个被秦国所看重而又想当相国的人,他必定会在秦王面前诽谤我,所以我这个时候是不合适出使秦国的。我请求先免去我的相位再出使秦国。主君便可以任命那个想当相国的人做相国,他得到相位,就不会在秦王面前说些伤害西周的话了。’周君很重视与秦国之间的邦交,所以派出相国出使秦国,如果临行前罢免了您的相位,这是对秦国的蔑视,这样看来,您的相位是一定不会被罢免的。如果您把事情如是说了再动身去秦国,就会与秦国友好邦交,而且您要办的事也定会成功;否则,与秦国的关系交恶,对您非但没有益处,而且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呢。”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1000问

    中国历史1000问

    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拂去岁月的灰尘,寻找创世祖先们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公元2010年年底,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讲述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晚清七十年——侵略、反抗与近代化探索相互交织;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博弈的十年;国共两“兄弟”的合作与内战三部分,能让读者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作为中华儿女,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体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热门推荐
  • 海外童话:范多尔瑟老奶奶和鹳鸟一家

    海外童话:范多尔瑟老奶奶和鹳鸟一家

    本书是刘兴诗爷爷在海外居留期间,根据所见所闻有感而发的一些文学童话作品。其中有的曾经用英文写作,翻译为荷兰文后,首先在海外发表,以后再自己翻译为中文出口转内销。每篇文末均注明写作地点和环境,有别于伪冒海外作品。其中:《谢谢您,施耐尔太太》获1998年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优秀作品奖,并列入《天使在人间》童话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及其他一些选集;《没法举行的宴会》是大陆作家的作品唯一选入台湾小学教材者;《圣诞老人之歌》选入王泉根主编《中国最美的童话》,重庆出版社;《泰莎和小金鱼》最早在荷兰发表,并加编者按,指出这是一位中国教授的作品;《星孩子》列入1983年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推荐书。
  • 余生,请多多指教

    余生,请多多指教

    他是权势倾天的高冷贵。她是婚前被抛弃的苦逼女。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她走到他面前。“娶我可好?”他微怔,随即薄唇轻启,“好。”她傻住。“走吧。”“去那?”“民政局。”原本她以为自己也就是嫁了个总裁,却在前男友的婚礼上,发现他不止是总裁,还是……新文《染指帝国首席:老公,别闹》已开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我的男友是猫妖

    我的男友是猫妖

    陶七七这辈子做过的最大善事就是在某个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从恶犬的嘴下救下一只白猫。可是,她真心想仰天长啸了!是哪个该杀千刀的说好人有好报的?她除了平时犯2,偶尔八卦,做事偷懒,好歹还是一个好姑娘啊,为毛难得大发的善心竟然会招来一一只腹黑无良的绝色猫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杨力讲人体营养调节

    杨力讲人体营养调节

    如何吃出美味?吃得健康?《杨力讲人体营养调节》来告诉你。《杨力讲人体营养调节》内容涉猎广泛,不仅涉及有生命各阶段、职业分工、四季、提升机体状态、疾病,还有中华八大菜系、地方特色小吃、国外美食名吃等方面的营养调配、美食特点等,相信该书是不可多得的保健类图书。《杨力讲人体营养调节》还策划全面。每个小板块,不仅涉及有营养需求、膳食原则,而且还着重介绍烹调要点、饮食宜忌、美食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战匈奴

    战匈奴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
  • 重生星光璀璨

    重生星光璀璨

    还没拿到自己最想的那个荣誉,居然重生了,面对倒退了二十年的一切,她表示压力山大。电视?电影?MV?那不就靠个演技么;唱歌?主持?现场舞台剧?那不就是讲个嗓子么;大神编剧?国际巨星?额,那不就是个男人么?一个传奇的缔造,一段辉煌的星途,星光,因她璀璨!